雕塑艺术的特点
雕塑的特点有哪些主要的艺术特征
雕塑的特点有哪些主要的艺术特征雕塑,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雕塑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雕塑的特点一、雕塑的形体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觉,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美的灵魂。
雕塑的形体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如:罗丹《思想者》和马约尔《被锁链住的女人》,都具有感染力的动感语言,赋予有强劲生命力和丰富精神内涵的形体。
其次是雕塑的“影像”效果,就是作品形体大的起伏呈现的总体轮廓。
这个“影像”可能给人以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或是一种形体结构的美,这是形体“影像”传达出的作品内容信息之一,也给人们带来各种感受。
如:大连《锚》,就象一座宏伟升腾的丰碑。
而马约尔的《河》,是以女人体横卧的形体来象征河水流动的“影像”感受。
再次是雕塑在各方面的表现力,通过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等方面的表现意向,使雕塑形体更具表现力。
如:摩尔的《斜卧像》,给人以如山之厚重和自然之奇妙的感觉。
而布朗摩西《永无休止之柱》使人们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最后是雕塑的体积有一种量感。
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
如:四川《乐山大佛》的体积之大和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之众多,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瀑布》之宽广,这些作品都构成迫人气势和宏大气魄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品内容和表达主题的重要因素。
而面人泥人的小巧,则给人以玲珑可爱的审美感受。
如:无锡《小阿福》二、雕塑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雕塑作品,不可能像绘画那样进行复杂的精细描绘和环境空间的表现,因而形象单纯,所以通常赋予形体和体积以象征性和寓意性来表达主题。
一般多借助于人体来象征某种思想,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
如:罗丹的《思想者》、马约尔的《地中海》等。
也有多用装饰性较强的人物、动物形象,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如常见的龟、狮、龙、马等形象。
雕塑艺术的特点
雕塑艺术的特点雕塑艺术是一种通过立体造型表现艺术观念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以创造立体形象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材质、形态、空间和比例的处理,使静止的雕塑作品呈现出生动的动态感,让观者通过触摸、眺望和思考去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以下是雕塑艺术的特点:1.立体表现:雕塑作为一种立体艺术形式,通过形体的变化和结构的处理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表达意图,创造出各种形态和大小的雕塑作品,让观者在不同角度和距离中感受到立体形象的存在感。
2.材质的选择和运用: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材质的选择和运用。
艺术家可以使用石料、金属、陶瓷、木材等不同材质去创作雕塑作品,通过对材质的把握和运用,展现出不同的质感和触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3.形态和比例的处理:雕塑艺术中形态和比例的处理十分重要,它决定了雕塑作品的整体美感和协调性。
艺术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形体的曲线、角度和弧度来创造出特定的形态效果,通过精确的比例和结构设置来达到和谐的视觉效果。
4.空间的利用和塑造:雕塑艺术通过对空间的利用和塑造,使得作品具有空间感和透视效果,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立体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创造高低错落、前后错位或通过空心或密实的结构来刻画作品的空间感。
5.艺术观念和情感的表达:雕塑艺术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可以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和情感。
他们可以通过雕塑作品来表现对一种特定主题的思考、对社会现象的关注,或是表达个人内心的感受和声音。
总之,雕塑艺术通过独特的形式和手法,以立体造型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材质、形态、空间和比例的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立意和追求。
它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激发观者的思考和感悟。
艺术雕塑欣赏
《艺术雕塑欣赏》雕塑艺术与建筑、绘画、舞蹈等艺术种类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与建筑、绘画等共同被称为造型艺术。
又有“凝固的舞蹈”之称。
雕塑概念实际可以理解为“加”和“减”.“雕"就是“减”,将具有可塑性的材料以削、刻、凿等方法将不需要的部分去除,“塑”就是“加",将材料通过堆积、浇注、揉捏等方式塑造成为立体的形象.一、雕塑艺术的语言1、雕塑艺术的特点雕塑艺术是三维空间的艺术,是立体的艺术,有宽、有长、有深度,这是雕塑艺术最根本的特点。
(1)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
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2)雕塑是“诗”,不适于叙事,只适于抒情,宜于象征,象诗一样要求概括集中,一以当十,以少胜多,集中、凝练,雕塑更接近于音乐和建筑.可以说雕塑是造型艺术中的诗。
(3)雕塑因其高度概括,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
如美国“自由女神塑像”、前苏联“工农联盟雕像”.雕塑立于通衢大道,带有“强迫性",使人非看不可.(4)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及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化的艺术。
2、雕塑艺术的语言(1)物质实体性的形体,以及因形体变化而造成的光影。
(2)具象与抽象。
这主要是指表现手法,也就是雕塑作品表现的是否具体,以具体的形象雕塑来表达情感的具有具象性,反之,以注重形体动作来表达微妙的情感的,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的,实际是比较概括的、抽象的表现,它只是给人一种韵律、一种调子、一种隐约的感情,这种更接近建筑和音乐的则是具有抽象的内涵。
(3)雕塑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圆雕和浮雕两种类型。
它们是按所占空间和形象的突显程度而划分的。
圆雕是形象凌空而且可从四面观赏的雕塑,它的形式特征表现为三维的以艺术为中心点的立体形象.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深浅不一、凹凸不平的不同形象的雕塑.它的形式特征是凹凸对比的半立体式半平面形象.除此之外,按照材料的不同,题材的不同、表现手法、风格等等的不同,雕塑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式,但圆雕与浮雕是最常见的划分方式.欣赏雕塑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问题中展开:1、雕塑艺术的体积。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探析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探析一、题材丰富多样中国古代雕塑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宗教、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等。
其中,宗教题材是最为重要和常见的,佛教雕塑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佛陀形象被广泛塑造于画像、佛像以及塔婆等艺术品中。
此外,道教和儒家的神祗雕塑也逐渐兴起。
在神话传说方面,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经常被雕塑家们通过雕塑艺术来传承并表达。
二、形式独特多变中国古代雕塑在形式上表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
雕塑作品既有高大庄严的石窟造像,也有精巧的玉石雕刻。
石窟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一大特色,最著名的是以洛阳龙门石窟和大足石刻为代表。
这些石窟雕像通常巨大而庄重,富有雄伟的气势。
而在玉石雕刻方面,中国古代雕塑家以其高超的技法将玉石雕刻得栩栩如生,细致入微。
此外,青铜雕塑也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形式之一,雕塑家通过铸造和锻造等技法,塑造出了优雅而庄严的青铜人物像。
三、技法独特精湛中国古代雕塑的技法独特精湛,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
中国古代雕塑家擅长运用镆铘(mó yuè)、琢磨、刻削等技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各种表情和气势。
尤其擅长表现服装的褶皱、发丝的细腻以及动态的姿态等细节。
同时,雕塑家们还善于运用刀法的巧妙变化,以及对石材纹理的利用,让雕塑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立体感。
四、审美观念独特中国古代雕塑的审美观念强调的是“气韵生动”的特点。
中国古人强调“神似”和“神形具备”,即追求雕塑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形象达到完美的统一、不仅要求雕塑作品形似,更要求其形象能够表现出灵动、生动的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家强调形态和精神内涵的统一,让雕塑作品所包含的意象能够直触人心,产生强烈的审美享受。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独具特色,具有丰富的题材、独特的形式、精湛的技法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
通过对这些艺术特点的探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也能更好地凸显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雕塑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雕塑文化及其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雕塑文化逐渐浮现出自己的特点。
在艺术创作中,雕塑作品的风格,材料和主题都具有中国文化的特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雕塑文化及其特点。
一、雕塑的历史与发展中国雕塑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那些古老的雕塑作品,早已被岁月沉淀得肃穆庄重,流淌出了中国历史的精髓。
从商代的青铜器到秦汉的石刻和陶器,再到唐宋时期的木雕和石雕,每个时期的雕塑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以及审美观。
中国雕塑作品的风格多样,从古代器物到现代抽象作品,都能看到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雕塑材料也十分丰富,橄榄石、黑曜石、青铜、石膏、陶瓷等都被广泛使用。
此外,中国雕塑注重空间感和体积的表现,重视造型的比例和秩序性,力求实现整个作品的和谐美感。
二、特点一:形式多样中国传统雕塑可以被分类为石刻、木雕、泥塑、陶雕、金银器以及青铜器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材料和工艺,每一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风格和特点。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秦兵马俑,是以大规模的陶制品为代表的一个类型,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
这些俑被制作成精确的人形,并被穿着繁重的盔甲、武器和装饰品等。
此外,在唐宋时期,名家匠人的木雕作品被用来装饰宫殿和道观。
这些作品常常表现宗教和神话的主题,如金鸡报春和千手观音等。
选择不同的木材和精良的工具,艺人可以制作出非常精美的花鸟与人物雕塑。
在上述雕塑类型中,青铜器是又一种特色鲜明的雕塑类型。
青铜器之所以得到重视和启发,是因为青铜器从层次结构到每个细节都能体现出精神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文化代表性。
三、特点二:关注政治与信仰在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往往与政治有关。
在帝王墓中,陪葬的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陶瓷或金银器等捏造出来的陪葬品。
这些陪葬品往往都是与国家形象和政治意义紧密相关的。
例如,汉武帝坐像为南北朝时期雕塑作品,高达4米多。
它不仅忠实地体现了汉武帝的皇帝形象,更是全面地刻画了其思想信仰和治国方针。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重内容思想的表现;2.线条流畅,笔法精湛;3.对人物肖像的再现细致;4.色彩清新明快;5.形象传神,内容丰富;
6.把握工艺水平,技法精湛。
7.能够把文化、历史、地理等内容融入作品;8.把人文精神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9.能够将平凡的材料造就出高超的艺术品;10.表现力强,能够准确诠释人物特点
及神态。
11.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和节日色彩;12.把艺术融入实用功能,给人以美感和智慧;
13.具有大量的可塑性,能把不同的材质结合在一起;14.充满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粹;15.能够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16.能够传达出强烈的象征意义,使其作品更加有力;17.采用多种手法,将虚实相结合,创造性地把静止的形象表现在雕塑上;18.能够利用雕塑来表现抽象意象,
有时也可以结合装饰性的雕刻;19.能够体现出人物思想、心灵活动和情绪的变化;
20.表现出自然环境的丰富多彩、鲜明的视觉感受。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雕塑艺术有何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雕塑艺术有何特点中国古代历史悠久,雕塑艺术在这个文明古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独具一格,展示出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艺术风格。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中雕塑艺术的特点,从艺术性、表现手法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艺术性的特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追求的是深邃隽永的审美效果。
与西方雕塑追求逼真和立体感不同,中国古代雕塑更加注重表达意境和艺术感染力。
例如,汉代的“汉画像石”以立体浮雕的形式表现,雕塑人物形象庄重端庄,面部表情丰富多彩,给人以内敛含蓄之感。
这种艺术风格强调形式和意境的内涵性,通过简练和谐的雕刻手法,营造出一种高度凝练的美感。
此外,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追求的是整体美和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追求整体和谐之美。
因此,在古代雕塑作品中,人物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一种常见的审美特点。
例如,唐代的佛教石窟造像中,佛像与石窟壁画、石洞环境相得益彰,形成一种一体化的艺术效果。
这种整体美的追求与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相契合,体现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表现手法的特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注重平面性和谐。
在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中,常常使用扁槃技法,即在一定的限制内,突出物体的平面形态和比例关系,强调整体空间的均衡和协调。
这种平面性和谐的表现手法使中国古代雕塑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例如,北齐石刻中的“狮子吞扇”作品,石雕狮子的身躯线条流畅、整体感强烈,以扁平的雕刻手法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雕塑的立体感。
此外,中国古代雕塑也善于运用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
通过合理的构图和布置,使雕塑艺术作品达到视觉的平衡与协调。
例如,清代的名人像石雕作品,雕塑人物与石质背景的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创造了一种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的艺术表现。
这种空间布局的特点突出了中国古代雕塑在美学审美上的独特性。
三、功能的特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具有丰富的功能。
首先,雕塑作品常常用于寺庙和宫廷的装饰。
佛教石窟中的佛像和道教寺庙中的神像以及皇家陵墓中的石雕神兽,都承载着宗教信仰和统治者的崇拜。
西方雕塑的艺术特点
西方雕塑的艺术特点
一、西方雕塑艺术特点
1、重点及表现手法
西方雕塑把重点放在形式上,重视表现艺术家内在情感;以精致细腻、风格鲜明、气势磅礴的雕刻形式来展现他们的特色与个性;另外也注
重对影像的变换、内切形式的表现与对内容的强调,以及若有似无的
延展空间的表达。
2、空间表现
西方雕塑空间表现上会尽量利用圆滑或平滑的线条,形成充满张力与
层次感,崇尚雕塑悬浮在空谷之中,以空间张力营造出不可有余毫的
奇特韵味;另外还注重空间的多样性,有时借由运用多维度的视角,
使雕塑的光影更为立体抓获观者的心思。
3、意象抒发
西方雕塑借由出色的雕塑工艺与理性思考,把人性的沧桑与内心的震
撼融入到艺术的实践当中,借由象征性的意象表现和形象的巧妙转化,表达艺术家的思想与情感。
二、总结
西方雕塑以精致细腻、表现艺术家内在情感、重视对形内切形式的表现与对内容的强调以及空间表现为主,通过雕塑艺术把人性的沧桑与内心的震撼融为一体,表达更加真实而有情感的风格,给观者带来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
浅析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浅析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雕塑艺术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浅析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第一,雕塑的三维性。
与绘画艺术相比,雕塑艺术具有更为明显的三维特征。
通过对空间的塑造,雕塑作品能够呈现立体的形态和体量感。
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雕塑作品,感受到其中所表现的物质形态和空间构成。
这种立体性为雕塑提供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使其得以展示出更为立体、真实的形象。
第二,雕塑的材质特征。
雕塑艺术常常使用金属、石材、木材、陶瓷等各种材料进行创作,不同的材质赋予雕塑作品不同的质感和触感。
金属雕塑常常给人一种坚固、重量感强的印象,石材雕塑则往往富有质感和粗犷的美感,木质雕塑则显现出柔和、自然的特点。
这种材质特征使雕塑艺术能够触动观者的感官,使其能够通过视觉和触觉来体验作品的美感。
第三,雕塑的造型特征。
雕塑艺术以造型为主要手法进行创作,通过对形象的塑造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雕塑作品的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动物形象、抽象形象等。
不同的形象通过艺术家的塑造和表达,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意境和情感内涵。
在雕塑的造型中,艺术家通常会注重形象的比例、构图和线条的流畅性等要素,以达到审美的效果,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第四,雕塑的空间特征。
雕塑作品在展示的过程中,常常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种独特的空间感。
雕塑可以单独存在于一个空间中,也可以与建筑、景观等元素相结合,共同构建和谐的空间氛围。
观者通过与雕塑的互动和环境的共同作用,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雕塑作品所表达的美学思想和情感意境。
第五,雕塑的寓意特征。
雕塑作品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艺术家借助雕塑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等主题的思考和理解。
通过雕塑作品所传达的寓意,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并从中获得思考和启示。
这种寓意特征使得雕塑艺术具有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雕塑艺术具有三维性、材质特征、造型特征、空间特征和寓意特征等多方面的审美特征。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以下将从材料、造型、题材和风格等方面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首先,中国古代雕塑的材料丰富多样。
在中国古代的雕塑作品中,最常见的材料是青铜、玉石、石材和陶瓷等。
青铜雕塑是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和独特的雕塑类型,主要是由贵族和统治者所委托制作的。
玉石雕塑则被视为宝贵的艺术品,被用于制作各种神像和王朝的标志物。
石材雕塑则常见于寺庙和墓葬中,主要用于表现佛教和道教的神像。
陶瓷雕塑则常见于汉代和唐代的陶器上,形象生动,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
其次,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讲究写实和抽象相结合。
中国古代雕塑注重形神兼备,既追求逼真的表现,又注重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和意境的表达。
在雕塑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讲究人物的体态和神态,注重面部神情的表现。
同时,在形象表达上,雕塑家也常常运用夸张和抽象手法,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第三,中国古代雕塑的题材广泛多样。
中国古代雕塑的题材包括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日常等。
神话传说是古代雕塑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如神仙、龙、凤等神话人物和动物形象。
历史题材则常常用于雕塑皇帝、文臣和武将等历史人物形象,并通过雕塑来宣扬皇帝的功绩和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宗教雕塑则表现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信仰,常常用于寺庙和庙堂的装饰。
此外,中国古代雕塑还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展现了人们的劳动和休闲活动,如农民、渔民、妇女等形象。
最后,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多样,各具特色。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古代雕塑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例如,汉代雕塑以富丽堂皇的特点为主,表现了贵族的威严和身份地位。
而唐代雕塑则追求简约和纤细的线条,注重面部表情和神态的刻画。
明代雕塑则更加注重形象表达和造型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每个时期的雕塑风格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和审美的特点,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雕塑具有丰富的材料、写实和抽象相结合的造型,广泛多样的题材,以及多样性的风格特点。
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秦汉雕塑在形象塑造上注重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姿态动作,追求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例如,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战士形象栩栩如生,根据脸型、发型、衣饰等细节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个体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军队队形和装备。
二、注重肌肉线条的表现秦汉雕塑注重表现人物的肌肉线条,尤其是男性形象的肌肉力量感。
雕塑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常常呈现出健壮有力、肌肉发达的特点。
例如,汉代石刻《刘备像》中的刘备形象,雕刻了他坚毅坚强的肌肉线条,突出了他的英勇形象。
三、注重细节和装饰的雕刻秦汉雕塑注重细节的雕刻和装饰的表现。
例如,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战士的服饰、盔甲、鞋子等细节处理精细,刻画了不同兵种的装备特点。
汉代的佛教造像中,佛像的衣纹、头饰、饰物等都被精细地雕刻出来,给人一种华丽而庄重的感觉。
四、追求神圣庄严的氛围秦汉雕塑中的宗教题材作品,如佛像、神像等,追求神圣庄严的氛围。
这种庄严感主要通过雕塑的姿态、表情、服饰等来表现。
例如,汉代的佛像通常采用莲花座、半跏趺坐的姿势,面部表情庄重肃穆,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五、追求雕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秦汉雕塑强调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
在雕塑作品中,人物形象常常立于底座之上,通过雕塑的姿态、运动感和空间布局来表现立体感。
例如,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战马和战车的雕塑形象,通过马的奔跑姿态和战车的前后排布,形成了一种动感和空间感。
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注重肌肉线条的表现、注重细节和装饰的雕刻、追求神圣庄严的氛围以及追求雕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等方面。
这些特点体现了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独特风貌,对后世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
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雕塑艺术的最基本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主体,他以形态为语言,与人们交流、呼吸在同一空间。
雕塑的表现对象是人,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等。
由于雕塑本身的实体性、静止性和制作材料等特点,是雕塑形象同现实生活中事物的本来面貌十分相似,它既可触又可视,有强烈的空间感和以静制动的感染力。
以单纯中见丰富,在人体的瞬间静态中表现广阔的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因此,概括地讲,雕塑的审美特征正在于给欣赏者无限想象力,而不是一览无余。
雕塑的审美特征,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1雕塑艺术基本的塑造对象是人、动植物等,因此要尽量展示他们的形象和精神的美。
我们可以利用雕塑艺术的这一审美特征,运用物质实体的形式,从题材和内容,广度和深度上,揭示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用来美化生活,教育人民。
2雕塑造型简洁、明快、概括任何一种艺术,都不可能将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表现出来。
尤其是雕塑,在表现人与环境及自然界等方面时,往往采用象征、暗喻或折射等手段,就使得雕塑艺术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雕塑艺术的审美手段必须是简洁、明快而又高度概括的。
3由于雕塑使用坚固耐磨的物质材料,这样,与触觉相联系的质感和量感,便明显地具备了审美意义。
P264 审美艺术学赵连元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1主题性雕塑是指作品中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它是公共雕塑艺术的内容核心。
这一类雕塑的特征有着强烈的主题归属性,主题性的表述是它成立和作用的根本。
2纪念性雕塑纪念是人类对自身历史发展中所曾经历的主观刻画和描述,这种主观性是以客观经历为依据,根据记录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使用的认识评价方法的不同体现不同的价值取向。
在纪念性雕塑中,通过对历史的记录可以看到不同时期对历史纪念事件的评价。
纪念性雕塑是人类历史的记忆,他表现了时代的社会文化和精神追求。
P3 公共雕塑温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园林广场雕塑它属于公共环境的一部分,但他所在的环境比较单纯,以点缀装饰景点为主要作用,园林广场是一个生活环境,它没有建筑那么多约束,更能表现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而这一切表现都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
雕塑艺术的特点(精)
始皇曾经在这个地方完成了统一
六国的大业。如果把这尊雕像放 置在其他城市里面,其思想表现 力就大打折扣。这就是雕塑艺术
的借景性。也就是说,只有把它
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其思想才 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
秦始皇统一六国雕像
马踏能像绘画那样 进行细致和复杂的描绘,只能凭借 单纯的形象触发和唤起人们的想象
秦兵马俑
与联想,使人们通过想象和联想把 握其思想内涵,这就决定了雕塑作 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雕塑艺术的 象征性和寓意性常常与人们普遍的 思想观念、审美意趣和知识经验联 系起来,使人们很容易看到其内在 的思想或所表现的精神。
秦 兵 马 俑
《艺术欣赏》课件
一、形象性
雕塑作品的思想内涵、审
美意趣都是通过一定的形体来 表现的,以形体为基本表现形
汉 兵 马 俑
式是雕塑艺术的最大特点。形
体本身的直观性又决定了雕塑 艺术易于为大多数人所感知和 欣赏,这就决定了它是一种大 众性的艺术形式。
《艺术欣赏》课件
二、单一性和单纯性
雕塑的表现手段比较单 一,它只能依靠单纯的事物 形体来反映其精神品质、揭 示其思想内涵。这一特点决 定了雕塑作品本身必须具有 高度的概括性,力求在直观 的基础上有所凸显或暗示。
《艺术欣赏》课件
汉兵马俑
《艺术欣赏》课件
五、借景性
雕塑作品的形象一般 比较单纯,只有将其放置 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其思 想内涵和审美意趣才能完 全体现出来,这一点在城 市雕塑和园林雕塑上体现 得尤为突出。因此,雕塑
园林雕塑
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是十分 重要的。
《艺术欣赏》课件
比如说我们在咸阳街头所看 到的秦始皇统一六国雕像,放在 咸阳这样的城市里,使人们联想 到这个地方曾经是秦的都城,秦
关于雕塑艺术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雕塑艺术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雕塑艺术是一种通过创造立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情感和美感的艺术形式。
它与绘画、建筑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和特点。
下面是关于雕塑艺术的一些正确的说法:1.三维性:雕塑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区别于平面艺术形式,例如绘画。
雕塑通过创造物体的实际体积和空间来表达其内涵。
2.物质性:雕塑艺术通常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例如石头、木材、金属、陶瓷等。
这些材料赋予了雕塑以实体、质感和触感,使观众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作品的存在和触及。
3.雕刻技法:雕塑通常是通过切割、雕刻、磨削等手法和技术来制作的。
这些技法可以用来创造形态感、纹理、细节和结构,以使作品更加逼真和有力。
4.空间感:雕塑艺术可以利用空间的存在和利用来创造视觉上的立体感。
作品可以通过位置、方向、比例和形态来与周围空间进行对话,创造出远近、高低、升降和折返等视觉效果。
5.雕塑与环境:雕塑通常被设计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融合。
它们可以用来装饰公共场所、园林、建筑物等,为观众创造美感和愉悦的氛围。
6.表现力:雕塑可以通过形态、姿势、表情等来表达情感、意义和理念。
它可以通过形象的真实性或抽象性来传达观点和思考,触动观众的情感和共鸣。
7.历史与文化:雕塑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记录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展示了人类智慧和审美的成果。
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承载起文化、宗教和政治的象征意义,成为一个民族或文明的代表。
总的来说,雕塑艺术具有三维性、物质性、雕刻技法、空间感、与环境的互动、表现力以及历史与文化等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雕塑艺术成为一种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实体形象来传达思想、情感和美感。
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展现了古代人民智慧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雕塑材料、雕塑风格、雕塑题材等。
一、雕塑材料中国古代雕塑材料主要包括石、铜、木、陶等。
1. 石雕:石雕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
常用的石材有大理石、花岗岩、砂岩等。
石雕作品通常具有雄浑、厚重的艺术效果。
2. 铜雕:铜雕在古代中国广泛应用于神像、器物等方面。
铜雕作品具有精细、光亮的特点,常常用于表现人物形象的细节。
3. 木雕:木雕多见于寺庙建筑和宫殿装饰,常用的木材有楠木、黄杨木等。
木雕作品形态多样,线条流畅,具有浓厚的古朴气息。
4. 陶雕:陶雕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一大特色,多用于陶器的装饰。
陶雕作品形态丰富,体现了中国古代陶器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雕塑风格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具有多种风格,包括古迹风、佛教造像、宗教风等。
1. 古迹风雕塑:古迹风雕塑以宫殿建筑和陵墓雕塑为主要表现对象,形象生动,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文化的庄严和华丽。
2. 佛教造像:佛教造像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佛教造像通常以佛陀、菩萨和护法神等形象为主题,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崇敬和追求。
3. 宗教风雕塑:宗教风雕塑多见于道教和儒教,形式多样,常常描绘神仙、圣贤等形象,寄托着人们对神灵、圣贤的崇拜和祈愿。
三、雕塑题材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题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人物、动物、花鸟、神话传说等。
1. 人物雕塑:人物雕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题材,通常以皇帝、文人、武将等为形象,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风貌。
2. 动物雕塑:动物雕塑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常常以龙、狮子、麒麟等神兽为主题,寓意吉祥和祥瑞。
3. 花鸟雕塑:花鸟雕塑追求写实主义,以花卉和鸟类为主要题材,形态逼真,精雕细琢。
4. 神话传说雕塑:神话传说雕塑以神仙、神兽等神话形象为创作对象,丰富的想象力和神秘的色彩使得这类作品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名词解释意象雕塑的特点
名词解释意象雕塑的特点意象雕塑是一种以形象语言表现抽象概念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塑造物体的形象来传达作者的感情、思想和观点。
在意象雕塑中,艺术家通过表现形状、线条、质感等视觉元素,以及姿态、表情、动作等形式元素,创造出一种富有内涵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意象雕塑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抽象化的表现形式:意象雕塑以一种抽象化的形式表现抽象概念,不同于传统雕塑作品中对现实对象的直接再现。
它通过形象的表达方式,将含蓄的思想、情感转化为具象的艺术形象。
艺术家常常运用象征、暗示和隐喻等手法,创造出有力的艺术形象,以此诠释并传递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 丰富的象征意义:意象雕塑注重表达物象之外的象征意义。
它通过形象的符号代表性,将抽象的概念和内涵赋予物象,使其成为一种带有深远含义的象征。
艺术家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图案、符号或象征使物体具有特定的意义,以达到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表达。
3. 深沉的情感表达:意象雕塑不仅仅是对概念的抽象表达,也是对情感的深沉表达。
它通过物体的形象化来传递艺术家的情感和情绪。
艺术家常常通过形象的构造、线条的变化以及质感的表现,将内心的愤怒、忧郁或喜悦等情感融入作品之中,使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4. 复杂的构思和表现方式:意象雕塑的构思和表现方式常常较为复杂,需要艺术家具备深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意象雕塑中,艺术家可以尝试不同的形式表现方式,如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线条与质感的变化等,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内涵。
5. 多样的材质和技法运用:意象雕塑可以采用多种材质和技法进行创作。
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质,如石雕、木雕、铜雕等,以及相应的技法,如刻、磨、凿等。
不同的材质和技法运用会给作品赋予不同的质感和触感,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公共艺术品、雕塑展览和艺术博物馆中看到意象雕塑的身影。
这些作品以其抽象而深邃的内涵,引发观者的思考和感悟。
意象雕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形象的表达和象征的意义,传递出丰富的思想与情感,拓展了人类艺术创作的边界,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雕塑艺术的特点
雕塑艺术的特点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
当人类还生活在天然岩洞中,需要与威胁生命的野兽作斗争的蒙昧时期,就已经知道敲打石头,并把它打击磨制成锐利的武器或割削工具,进而运用审美意识和智能把一些可利用的物体雕磨成脱离实用的装饰品,以至成为单纯的雕塑作品。
如在法国发现的1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圆雕裸女和马、野猪等动物浮雕,以及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东沟发现距今5000-6000年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陶塑、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
原始雕塑是在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描绘人类本身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世界的一种反映。
雕塑是一种永久性的艺术,古往年代的许多事物经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已荡然无存,历代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
3000年前的妇好墓雕刻,使人能追溯中国殷商时代的信仰、制度、文化与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2000多年前统一中国的帝王大军的威仪。
西汉霍去病墓石刻大气磅礴,反映了汉武帝开拓疆域的决心和汉朝国威。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雕塑艺术愈来愈证明它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历史记载,是一代一代人向往追求的体现。
雕塑是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的物质材料(如石、木、金属、石膏、树脂及粘土等),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实体,以主体的造型形象和空间形式反映现实,称之为“凝固的舞蹈和诗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五维雕塑、动态雕塑以及软雕塑等。
使人们改变了时空观念,突破传统的三维的静态的形式,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进行探索。
雕塑的种类很多,按所用制作的材料,可分为石雕、木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玻璃钢雕塑等,在雕塑上施以粉彩叫彩雕或彩塑。
1、石雕:常用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
印象派雕塑的光影魅力
印象派雕塑的光影魅力印象派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光影魅力,在雕塑艺术领域独树一帜。
印象派雕塑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有所突破,更在光影的运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将从印象派雕塑的艺术特点、光影魅力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雕塑流派的价值和意义。
一、印象派雕塑的艺术特点印象派雕塑是西方雕塑艺术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打破了传统雕塑以静态、庄重为主要特点的风格,转而追求动态、生动、富有情感的表现形式。
印象派雕塑注重对光影的描绘,通过细腻的线条和柔和的质感,将光线在物体表面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印象派雕塑还强调对人物情感的表达,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传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二、光影魅力的表现1.光影的运用:印象派雕塑通过对光影的巧妙运用,将雕塑作品塑造得更加生动、立体。
艺术家们通过观察光线在物体表面的反射和折射,捕捉到光影在瞬间变化中的美感。
这种光影效果使得雕塑作品更具层次感和空间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2.动态的表现:印象派雕塑注重表现物体的动态,通过光影的变化来展示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动态特征。
这种表现方式使得雕塑作品更加富有生命力和动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物体的运动和变化。
3.情感的表现:印象派雕塑注重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光影的变化来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这种表现方式使得雕塑作品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让人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人物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三、影响与评价印象派雕塑的出现,对西方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雕塑的束缚,开创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
同时,印象派雕塑也推动了雕塑与绘画的融合,使得雕塑艺术更加具有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然而,印象派雕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受到绘画的影响,印象派雕塑在形式上过于追求细腻和逼真,有时会过于繁琐和复杂,导致作品缺乏整体感和简洁性。
其次,印象派雕塑在表现人物情感方面,有时过于注重外在形象的刻画,而忽略了内在情感的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雕塑艺术的特点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
当人类还生活在天然岩洞中,需要与威胁生命的野兽作斗争的蒙昧时期,就已经知道敲打石头,并把它打击磨制成锐利的武器或割削工具,进而运用审美意识和智能把一些可利用的物体雕磨成脱离实用的装饰品,以至成为单纯的雕塑作品。
如在法国发现的1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圆雕裸女和马、野猪等动物浮雕,以及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东沟发现距今5000-6000年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陶塑、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
原始雕塑是在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描绘人类本身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世界的一种反映。
雕塑是一种永久性的艺术,古往年代的许多事物经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已荡然无存,历代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
3000年前的妇好墓雕刻,使人能追溯中国殷商时代的信仰、制度、文化与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2000多年前统一中国的帝王大军的威仪。
西汉霍去病墓石刻大气磅礴,反映了汉武帝开拓疆域的决心和汉朝国威。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雕塑艺术愈来愈证明它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历史记载,是一代一代人向往追求的体现。
雕塑是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的物质材料(如石、木、金属、石膏、树脂及粘土等),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实体,以主体的造型形象和空间形式反映现实,称之为“凝固的舞蹈和诗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五维雕塑、动态雕塑以及软雕塑等。
使人们改变了时空观念,突破传统的三维的静态的形式,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进行探索。
雕塑的种类很多,按所用制作的材料,可分为石雕、木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玻璃钢雕塑等,在雕塑上施以粉彩叫彩雕或彩塑。
1、石雕:常用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
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
大型石雕有号称“山雕刻”的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碑和中国的乐山大佛以及云冈、龙门等石窟造像,都是用石材雕刻而成,通过雕琢加工,达到很强的建筑感和质量感效果。
2、木雕:木料雕塑因材料本身容易干缩、湿涨、翘裂、变形、霉烂、虫蛀,不宜做永久性大型室外雕塑,一般多为小型架上室内雕塑。
木雕构图一般以圆木的周边为限,采用树木弯曲的自然形态相形度势,因材施艺少加斧凿,可以不失天然趣味。
常用的材质有楠木、檀木、梨木、杨木、樟木、龙眼木等。
利用材质的自然形态和美丽纹理,雕塑出清新悦目的作品。
如:《王子卡阿培尔》。
3、泥塑:是用细质粘土、沙子、棉花等混合物来雕塑作品,要通过多次的干后修补,用胶水裱糊上一层棉纸,再涂上一层白粉胶色,然后画上需要的各种颜色,最后涂上一层油,保护彩色的鲜艳。
如:《罗汉坐像》。
4、陶塑:是用精制的粘土,经过雕塑成型,绘以各种釉彩,入室火烧而成。
陶塑品种很多,有实用性、观赏性等,可谓是丰富多彩。
如:《兵马俑》、《骆驼载乐俑》。
5、金属雕塑:是用铜、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经过铸造、锤打、拼焊等手法来雕塑作品,一般易制作大型永久性的雕像。
如:《自由女神》。
6、玻璃钢雕塑:是用合成树脂和玻璃纤维加工成型,质轻而强度高,成型快速方便,可制作动势大而支撑面小的雕塑构图。
无色透明的树脂可制出透明度很高的玻璃体雕塑。
供树脂用的各种色浆,可使玻璃钢雕塑表面获得饱和度很高的各种鲜艳色彩,也可镀铜仿金,材料本身具有现代感和装饰趣味。
用树脂加石渣(钻朵斧或磨光)制作的仿石雕塑习惯亦称为玻璃钢雕塑。
如:《马球手》。
雕塑按形态可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三种。
1、圆雕:和被表现对象相似的、占有空间的实体构成的雕塑个体或群体,它是在各个可视点都能感到其存在的可视实体。
圆雕一般不带背景,它主要通过自身的形象和与之相协调的环境,构成统一的艺术效果,通过集中、简练、概括地表达主题思想打动观众。
圆雕一般放置在可供四面观赏的环境中,也有出于宗教等原因和环境本身的限制,只允许或要求有一个或几个观赏面的,如石窟艺术和庙宇中的佛像和壁龛等建筑雕塑中的圆雕。
如:《思想者》、《卢舍娜大佛》。
2、浮雕:只有一个面向(观赏面)的雕塑形式,通常是指有一块底板为依托的,占有一定空间的被压缩的实体所构成的雕塑个体或群体。
浮雕中表现的型体和底板平行的二维尺度长宽的比例不变,只压缩型体的厚度。
压缩的原则是将型体用透视的规律,按比例近高(厚)远低(薄),在限定的空间(厚度、深度)内,表现出更大的型体。
浮雕的底板作背景处理,可加大作品的空间深度。
浮雕按压缩的程度,可分为高、低、薄三种。
高浮雕型体较厚,压缩比例不大,巴黎的马赛曲、中国唐代的昭陵六骏和现代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都属于此类。
低浮雕型体薄,压缩比例大,如埃及神庙和陵墓墙面上的浮雕和中国洛阳龙门宾阳洞的《帝后礼佛图》等。
薄浮雕利用极薄的空间塑造型体,几乎和底板成一平面,常见的有钱币、奖牌和纪念章上的浮雕,以及在一般浮雕中用于背影处理。
3、透雕:是在浮雕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成为介于圆雕与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从艺术效果上分为单面雕和双面雕。
如:《彩绘透雕小座屏》。
雕塑按作品题材内容的性质,可分为纪念碑或纪念性雕塑等。
按照环境、用途、放置位置,雕塑又分为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室内架上雕塑、案头雕塑等。
1、城市雕塑:一般反映安放在城市的室外大型雕塑,反映城市特色、历史,作为城市标记以及美化环境的效用。
如:法国《共和国的凯旋式》2、园林雕塑:指在公园、街心花园、湖畔林中的装饰性雕塑,反映与该环境有关的历史、人物、动物、神话、传说等。
如:法国《亚平宁山脉》3、纪念碑和纪念雕塑:安置在纪念碑建筑场合中的庄严而永久性的雕刻作品,以表彰历史人物和纪念重大历史事件,题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象征性事物或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一般规模和体积较大。
纪念碑雕塑如:德国《战士——解放者》、《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雕塑如:法国《巴尔扎克》、《鲁迅》4、室内架上雕塑:一般跟人等高或略小于人的高度,可随时搬动,无固定位置,常为博物馆、陈列馆和展览会场所采用,也是公用建筑或客厅内公共活动场所的美化装饰艺术品。
如:山西平遥《渡海观音》、《兵马俑》5、案头雕塑:一般作品较小,放在桌上、床柜、书架上,作为点辍装饰的艺术品,工艺雕塑较多见。
如:《观音》、《大阿福》雕塑艺术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一、雕塑的形体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觉,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美的灵魂。
雕塑的形体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如:罗丹《思想者》和马约尔《被锁链住的女人》,都具有感染力的动感语言,赋予有强劲生命力和丰富精神内涵的形体。
其次是雕塑的“影像”效果,就是作品形体大的起伏呈现的总体轮廓。
这个“影像”可能给人以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或是一种形体结构的美,这是形体“影像”传达出的作品内容信息之一,也给人们带来各种感受。
如:大连《锚》,就象一座宏伟升腾的丰碑。
而马约尔的《河》,是以女人体横卧的形体来象征河水流动的“影像”感受。
再次是雕塑在各方面的表现力,通过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等方面的表现意向,使雕塑形体更具表现力。
如:摩尔的《斜卧像》,给人以如山之厚重和自然之奇妙的感觉。
而布朗摩西《永无休止之柱》使人们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最后是雕塑的体积有一种量感。
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
如:四川《乐山大佛》的体积之大和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之众多,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瀑布》之宽广,这些作品都构成迫人气势和宏大气魄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品内容和表达主题的重要因素。
而面人泥人的小巧,则给人以玲珑可爱的审美感受。
如:无锡《小阿福》二、雕塑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雕塑作品,不可能像绘画那样进行复杂的精细描绘和环境空间的表现,因而形象单纯,所以通常赋予形体和体积以象征性和寓意性来表达主题。
一般多借助于人体来象征某种思想,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
如:罗丹的《思想者》、马约尔的《地中海》等。
也有多用装饰性较强的人物、动物形象,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如常见的龟、狮、龙、马等形象。
如:西汉的《马踏匈奴》、卡诺瓦的《爱神之吻唤醒了灵神》。
三、注重作品的材质与内容的关系雕塑材料的不同和对材料运用的如何,直接涉及到作品内容的体现。
如:《宋庆龄雕像》,利用洁白的大理石表现伟大女性的纯洁与高雅。
如:《思想者》则用青铜铸造与深沉的内容相吻合。
《欢乐柱》用侗族地区的木材雕成,使人感到亲切和具有乡土气息。
雕塑家还注意作品显示材质的美感,使材质自身的审美价值得以体现。
如:汉代石雕《霍去病墓石雕伏虎》,利用花岗石料自然形态稍事加工,使其神形得以体现,气势雄浑,充分显示石质材料本身的属性特征。
印钮《鳖》,巧用玉石材中的色斑雕琢成鳖,其余部分保持材质原貌特征使之富有情趣。
因此各种材料在雕塑制作上都能体现作品内容和材质的美感。
如:大理石《大卫》、玻璃钢《马球手》、彩泥《自在观音》、铸铁《守护神将》、金属《红色的花瓣》。
四、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置于室外就要与日影、天光、地景、建筑等发生关系,并受其制约。
因此,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使作品作用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所以在欣赏雕塑作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研究。
1、注意作品与场景的适应性。
不同的公共场所的场景,有不同的文化心理与文化背景,纪念雕塑庄严、肃穆,具有建筑性与宏伟性。
如:奥地利《斯特劳斯纪念碑》。
园林雕塑适应园林的优美恬静特点,给人以亲切感、轻松感和富有装饰性。
如:意大利《木雕群》。
2、注意与建筑形式的关联性。
雕塑风格应与建筑风格相协调适应,一般来说,现代建筑前的雕塑就应具有现代风格,古建筑前的雕塑应与古建筑相适应。
如:法国《大拇指》、美国《火烈鸟》。
3、注意借景构成关系。
借用环境和景物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如: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的《美人鱼》,倚坐在水边礁石上,使礁石、海水、天光、倒影都成为作品内涵不可缺少的部分。
4、注意心理诱导的作用。
雕塑的大小、形体,置放的位置与底座的高低等均具有不同的心理诱导作用。
如:《自由女神像》以高底座和高大仰视的作品使人产生崇高感。
而低底座的平视作品令人感到亲切。
如:罗丹《加莱义民》不用高底座,平放于地面,令加莱市民们感到英雄就在他们中间。
而《红色立方体》是美国海上保险公司门前的抽象雕塑,一角着地的立方体给人以不安全的危险感,其形式的心理诱导作用就是其表现的内容。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