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取火》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用冰取火》的主要内容,了解冰取火的故事背景和科学原理。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和动脑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用冰取火》的主要内容理解和分析。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冰取火的科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中的难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用冰取火》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简介课文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冰取火的科学原理(1)教师讲解冰取火的科学原理。

(2)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解释冰取火的原理。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学习收获。

(2)学生自由发挥,谈谈自己对冰取火的看法和感受。

6.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用冰取火》的主要内容。

(2)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科学话题,进行调查研究,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作业反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用冰取火的语文教案

用冰取火的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用冰取火》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用冰取火》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学会关爱自然,珍视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及其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的理解。

(2)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4. 实践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

(2)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与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思考:用冰取火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2. 课堂讲解(1)进一步讲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2)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3. 小组讨论(1)分组探讨:如何将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科学原理和环保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用冰取火的短文。

2. 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科学原理可以应用,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1.用冰取火(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1.用冰取火(课堂实录)

11.《用冰取火》课堂实录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给大家请了一些朋友,你们看,他们来了。

(课件:企鹅)是谁呀?你知道他们生活在哪里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到南极洲去看看。

(课件:南极风光)刚才同学们在观看时发出一声声惊叹,那谁愿意说说南极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在这样美丽却十分寒冷的地方,人们最需要什么?3、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个和火有关的小故事!(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脑子里产生了哪些小问号啊?(为什么用?怎样用?结果?)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能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你们都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课文当中的生字。

(课件出示)谁愿意领着大家读读?开火车读。

3、生字都认识了,老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试着用5W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后感悟,整体感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相信我们学起课文来思路会更加清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惑(一)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冰取火”读读课文的1——4段,你能找到答案嘛?生:打火器找不到了。

2、打火器找不到了,在咱们这只不过是一件小事,但他们却身处南极洲,那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南极洲的?谁来读读?生:.即使太阳一直挂在天空中,但南极洲却还是那样寒冷。

3、在这样的南极,没有了火队员们会是怎样的心情?生:紧张、害怕、惊惶、不知所措、无助、走投无路。

4.、你能不能带着这种种心情读读第三自然段?5、(播放一段忧伤,低调的音乐)创设情境。

(师画外音:现在我们就是一名勇敢的探险队员,踏上了这座冰雪覆盖的孤岛。

“怎么办,打火器找不到了”,我们无助,我们不知所措。

一分钟、两分钟,似乎时间也为我们放慢了脚步。

恐惧的你站在雪地里一动不动,任凭寒风呼啸,似乎一点也感觉不到;绝望的你在心里无数遍的呐喊,“女儿,我对不起你,不能陪你买心爱的玩具了。

”我们陷入了死的困境,流下了绝望的泪水。

北师大版语文《用冰取火》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用冰取火》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用冰取火》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用冰取火》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感受科学家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科学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科学原理理解。

2.学生合作探究的引导。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学生思考:冰块能取火吗?(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科学家如何用冰取火。

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冰取火》,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合作探究a.课文中的科学家是如何用冰取火的?b.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c.这篇文章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讨论了科学家用冰取火的过程,那么他们在实验中是如何克服困难的?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如凸透镜、聚焦等。

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理解科学原理。

(三)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用冰取火的实验方案。

2.将实验方案写成报告,下节课分享。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用冰取火》一文,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理解科学原理,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课堂讲解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科学原理的理解仍有困难,因此在课后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

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发言过于频繁,其他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用冰取火的语文教案

用冰取火的语文教案

用冰取火的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用冰取火这一主题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用冰取火的概念和背景。

展示相关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冰可以取火?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和问题,为后续实验做准备。

第二章:科学原理讲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用冰取火的科学原理。

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科学概念。

2.2 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冰的性质和融化过程。

解释冰融化时吸收热量的原理。

介绍凸透镜和光的聚焦作用。

2.3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冰的性质和融化过程。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冰融化时吸热的现象。

使用凸透镜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聚焦作用。

第三章:实验操作演示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用冰取火的实验操作步骤。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向学生演示用冰取火的实验操作步骤。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老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老师在旁边指导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

第四章: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理解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原理之间的关系。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火的变化。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的原因。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拓展。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拓展。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验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拓展讨论。

第六章:写作练习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进行写作。

提高学生表达清晰、逻辑严密的语言能力。

6.2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如何清晰、逻辑严密地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

用冰取火教案

用冰取火教案

用冰取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用冰取火的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用冰取火的原理,即凸透镜的聚焦作用。

(2)掌握用冰取火的具体操作步骤。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凸透镜的聚焦原理。

(2)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学生能够成功地用冰取火。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用冰取火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2、演示法: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过程。

3、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亲身体验用冰取火。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冰块、透明塑料袋、水、火柴、干草等。

2、教具准备:凸透镜、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没有打火机和火柴的情况下,如何生火吗?”(2)展示一些在野外生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火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1)介绍凸透镜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凸透镜能够将光线聚焦的原理。

(2)讲解用冰取火的原理:将冰块削成凸透镜的形状,也能起到聚焦光线的作用,从而产生高温点燃易燃物。

3、教师演示(1)教师现场演示用冰取火的步骤:选取一块较大且透明的冰块。

用小刀或其他工具将冰块慢慢地削成凸透镜的形状,尽量使其表面光滑。

将削好的冰凸透镜对准阳光,调整角度,使光线通过冰凸透镜聚焦在干草或火柴头上。

当干草或火柴头处出现明显的热点并开始冒烟时,小心地吹气助燃,使其燃烧起来。

(2)在演示过程中,强调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如削冰的技巧、调整角度的方法等。

4、学生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用冰取火的实践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总结交流(1)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和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

(2)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总结,再次强调用冰取火的原理和关键步骤。

6、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除了冰块,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成类似凸透镜的工具来取火?(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或进行实验,探索其他取火的方法。

《用冰取火》教案设计

《用冰取火》教案设计

《用冰取火》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引入《用冰取火》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冰与火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介绍《用冰取火》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冰与火的矛盾特性,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冰与火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探究。

1.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过程,评估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和兴趣。

第二章:冰的特性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冰的特性,包括冰的凝固点、冰的热容量等。

2.2 教学内容:介绍冰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冰的热容量较小,冰的融化需要吸收热量等特性。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冰的特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探究。

2.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考过程,评估学生对冰的特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火的特点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的特点,包括火的温度、火的燃烧过程等。

3.2 教学内容: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火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探究。

3.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考过程,评估学生对火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冰火相容的可能性4.1 课程目标:让学生思考和探讨冰火相容的可能性,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冰火相容的可能性,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进行交流和讨论。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和思考过程,评估学生对冰火相容的可能性的理解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课程目标:让学生总结和反思《用冰取火》的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用冰取火》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进行交流和讨论。

关于《用冰取火》公开课教案

关于《用冰取火》公开课教案

关于《用冰取火》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冰的性质以及在特定条件下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冰的性质:冰的熔点、冰的导热性、冰的折射率等。

2. 冰与火的辩证关系:在特定条件下,冰可以转化为火。

3. 冰的应用:生活中的冰、科技领域的冰、冰在医学中的应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冰的性质及其应用。

2. 利用实验、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与火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冰的性质和应用的思考。

2. 探究冰的性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的熔点、导热性、折射率等性质。

3. 讨论冰与火的辩证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在特定条件下冰如何转化为火。

4. 分享冰的应用案例:学生分组收集生活中的冰、科技领域的冰、冰在医学中的应用等案例,并进行分享。

5. 情境模拟: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体验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冰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分享报告:评价学生对冰的应用案例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4. 情境模拟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冰块、温度计、热源(如酒精灯、热水等)、实验容器等。

2. 案例素材:生活中的冰应用实例、科技领域的冰应用实例、冰在医学中的应用实例等。

3. 教学工具:PPT、投影仪、白板、markers等。

七、教学环境1. 实验室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实验器材摆放整齐。

2. 教学互动区:座位编排有利于学生沟通交流,投影仪、白板等设备齐全。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需45 分钟。

北师大版语文《用冰取火》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用冰取火》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用冰取火》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表达观点、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2)课堂讨论的组织与引导。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冰可以取火?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提高朗读水平。

三、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用冰取火的原理是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2.提问:上节课我们讨论了用冰取火的原理,那么作者是如何发现这个原理的呢?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冰取火。

2.各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课文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

2.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分组实验的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3.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用冰取火的语文教案

用冰取火的语文教案

用冰取火的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冰的性质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冰来实现取火的目的。

教学内容:1. 冰的性质和特点:冰是一种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冰融化成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

2. 取火的方法:利用冰融化时吸收热量的原理,通过某种方式引发火种,实现取火的目的。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展示冰的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冰的性质和特点。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冰来实现取火的目的。

3.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方案。

作业:1. 学生回家后,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咨询,了解更多的冰的性质和特点。

2. 学生准备一个简短的PPT,介绍自己小组的设想和方案。

第二章:探索冰融化取火的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冰融化取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冰融化取火的原理:利用冰融化时吸收热量的特性,通过某种方式引发火种,实现取火的目的。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融化时吸收热量的现象,并尝试引发火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冰融化取火的原理,并演示实验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火种引发的原理。

作业:2. 学生准备一个简短的PPT,介绍实验结果和火种引发的原理。

第三章:创意实践:制作冰融化取火工具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冰融化取火的原理。

教学内容:1. 制作冰融化取火工具: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够利用冰融化取火的工具。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制作并测试冰融化取火工具。

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冰融化取火工具。

3.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制作并测试冰融化取火工具。

作业:2. 学生准备一个简短的PPT,介绍实践活动和冰融化取火工具的制作过程。

第四章:冰融化取火比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用冰取火》教案

《用冰取火》教案

《用冰取火》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冰取火》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用冰取火》教案请关注北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

《用冰取火》教案【一】一、导入新课: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南极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南极的气候,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同学们,在这么寒冷的地方,我们的科考队员最需要的是什么?那么,如果在没有火的前提下,会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用冰取火的故事。

板书课题。

学生一起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质疑。

二、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等词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法指导: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去字,不错字。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等词语的意思.3、读课文,想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小组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师:下面请小组检查预习情况1、小组内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同桌互查。

2、小组内检查学习生字词的情况,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小组内检查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五、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指名一小组汇报课文的朗读情况。

2、指名一小组汇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一小组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用冰取火》教案【二】一、复习巩固1、听写本课生字词2、回忆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二、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探险队员师怎样用冰取火的,从而感受探险队员的智慧。

顽强的品质与不放弃的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出示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1、南极的天气怎样?2、探险队在南极洲遇到了什么困难?3、火有什么作用?4、一名年轻的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其结果如何?四、细读课文讨论交流: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南极的天气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得?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探险队在南极洲遇到了什么困难?3、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火的重要性,火有什么作用?4、当大家绝望的时候,年轻的队员是怎么做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

《用冰取火》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用冰取火》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用冰取火》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有趣的实验,让我们来看看用冰取火是怎么一回事。

请各位同学们准备好所需材料,这包括一个手电筒、一块冰块和一小片纸。

同学A:老师,为什么要用手电筒和纸?教师:很好的问题!这是因为手电筒里面有电池,电池产生的电流可以通过导线传导给纸,然后通过纸来点燃冰块。

同学B:但是冰是水,怎么会点燃呢?教师: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冰块虽然是水,但当温度足够低时,水的分子会变得非常稳定,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和普通的水是不一样的。

同学C:那我们快开始实验吧!教师:好的,接下来我们将依次进行实验。

首先,将手电筒打开,取出电池。

同学们跟着教师的指示一一完成。

教师:现在,我们将纸片包裹在导线的两端,确保纸触碰到导线的金属部分。

同学们都按照教师的示范将纸片包裹好。

教师:接下来,请仔细观察,我将用手电筒的一个导线轻轻地接触冰块。

教师将手电筒的导线靠近冰块,很快,纸片就开始冒烟了。

同学们惊奇地看着冒烟的纸片。

教师:这是因为导电的电流通过纸时,纸内部产生了高温,这样高温进一步传导给冰块,使冰块融化并蒸发,最终导致纸起火。

同学D:太神奇了!我们平时都只知道用火来融化冰块,没想到居然可以用冰取火!教师:这就是科学带给我们的惊喜!科学是一门强调实验验证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验,我们才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道理。

点评:这个课堂实录通过一个简单而又有趣的实验,向学生展示了科学的魅力和实验的重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详细解答,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好奇心。

同时,实验的操作简单,容易理解,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也有一定的锻炼。

通过这个课堂教学实录,学生们对科学实验有了更深的体会,并能够将实验中的科学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对用冰取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正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教师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引发了学生对科学的思考和探索,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11.用冰取火(课堂实录)

11.用冰取火(课堂实录)

11.《用冰取火》课堂实录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给大家请了一些朋友,你们看,他们来了。

(课件:企鹅)是谁呀?你知道他们生活在哪里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到南极洲去看看。

(课件:南极风光)刚才同学们在观看时发出一声声惊叹,那谁愿意说说南极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在这样美丽却十分寒冷的地方,人们最需要什么?3、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个和火有关的小故事!(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脑子里产生了哪些小问号啊?(为什么用?怎样用?结果?)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能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你们都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课文当中的生字。

(课件出示)谁愿意领着大家读读?开火车读。

3、生字都认识了,老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试着用5W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后感悟,整体感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相信我们学起课文来思路会更加清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惑(一)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冰取火”读读课文的1——4段,你能找到答案嘛?生:打火器找不到了。

2、打火器找不到了,在咱们这只不过是一件小事,但他们却身处南极洲,那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南极洲的?谁来读读?生:.即使太阳一直挂在天空中,但南极洲却还是那样寒冷。

3、在这样的南极,没有了火队员们会是怎样的心情?生:紧张、害怕、惊惶、不知所措、无助、走投无路。

4.、你能不能带着这种种心情读读第三自然段?5、(播放一段忧伤,低调的音乐)创设情境。

(师画外音:现在我们就是一名勇敢的探险队员,踏上了这座冰雪覆盖的孤岛。

“怎么办,打火器找不到了”,我们无助,我们不知所措。

一分钟、两分钟,似乎时间也为我们放慢了脚步。

恐惧的你站在雪地里一动不动,任凭寒风呼啸,似乎一点也感觉不到;绝望的你在心里无数遍的呐喊,“女儿,我对不起你,不能陪你买心爱的玩具了。

”我们陷入了死的困境,流下了绝望的泪水。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集合9篇)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集合9篇)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集合9篇)用冰取火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会写10个生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2、一般技能: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用具:课件,投影,生字卡片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在冬天玩过冰吗?感觉怎样?试想一下,用冰能取到火吗?该怎样取呢?你还有多少疑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把握不准读音的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认识它。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学生字词:1、要求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它方法快速记生字字型,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

3、再认真读课文。

四、反复读第一自然段:1、边看图片,边想象,那里的天气怎样?你感受到什么?。

2、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3、再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什么?五、整体感知。

1、在南极变化无常的天气里,探险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2、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

3、你能说说怎样用冰取火?七、找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

八、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齐读课文。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过渡:探险队员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1、自由读2、3、4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问题,或是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智慧 用冰取火》公开课教案_3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智慧  用冰取火》公开课教案_3
学习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回顾铺垫
同学们,你们在冬天玩过冰吗?感觉怎样?试想一下,用冰能取到火吗?该怎样取呢?你还有多少疑问?
二、学标展示
1、听课文朗读,将读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探究新知
(一)自学生字词:
1、在南极变化无常的天气里,探险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
2、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
3、你能说说怎样用冰取火?
四、知识移
找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并自己造句。
五、达标测试
生字及时听写
6、收获回味
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过渡
1、自由读2、3、4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1、要求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它方法快速记生字字型,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
3、再认真读课文。
(二)反复读第一自然段
1、边看图片,边想象,那里的天气怎样?你感受到什么?。
2、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3、再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什么?
(三)整体感知。
2、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问题,或是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3、指名读2、3、4段。
二、新知探究
1、默读5、6、7段,你体会到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取火的过程。
3、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出什么?
4、小小的火苗燃起来了,它代表着什么?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此时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冰取火》课堂教学实录教材简析《用冰取火》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主体课文。

讲的是一个探险队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过程中,他们的打火器找不到了,一个年轻的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点燃了火,挽救了大家的生命。

文章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决不放弃的信心,运用知识和智慧,就会战胜困难。

这也是文章的教学重点。

文章渗透了凸透镜聚焦及光的折射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用冰透镜取火的原理,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并结合实际,谈谈运用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重点1.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2.体会探险队员的聪明与智慧,懂得遇到困难要运用知识与智慧去解决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用冰取火所蕴涵的凸透镜的原理。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查找有关南极的资料,观察使用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课前欣赏春天的图片,听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大家刚刚走过了山花浪漫的原野,现在老师再带领大家去领略一番极地风光。

播放南极图片,老师介绍南极情况。

师:有一支探险队如期踏上了南极孤岛。

同学们,在南极那么寒冷的地方,我们的探险队员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在没有火的情况下,会怎么办?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用冰取火》来寻找答案。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下面咱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读书、研究,一起来解决大家的疑问。

师: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读课文后)这篇课文写了一个探险队到达南极,他们要生火做饭,发现打火器不见了,最后有一个年轻队员想到了用冰取火的方法,把火给点燃了。

师:很好,你说得非常完整而且简练。

那么,这件事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生:我觉得这个年轻队员特别聪明。

我觉得他的知识非常丰富,也很聪明。

师:哦,看来大家都有这种感受:年轻队员非常聪明,充满智慧,可以这样说吗?(板书“聪明”)二、理解为什么用冰取火师:大家的生命都系于一块冰的身上,一分钟、两分钟……火终于燃烧起来了!这团火对于大家来说太重要了。

因为他们身处南极。

你们了解南极吗?哪个同学来谈谈你对南极的了解?生1:我知道南极特别冷,如果你倒一杯水,水还没有落到地上就冻上了。

生2:我查资料上说南极特别冷,温度在零下六十九度呢。

师:仅仅是冷吗?刚才同学都关注了自己查的资料,别忽视课文呀,能从课文找到有关句子吗?生3:我找到了第1段的第2句。

(读原句)生4:我抓住了“变化无常”这个词,也许刚刚天气还挺好的,一会儿就刮起风暴,他们还在进行科学考察。

师:气候非常恶劣,让我们通过屏幕,也来感受一下南极风暴的残酷吧。

(课件演示南极风暴场面)这是从南极带回来的真实的录像资料,在恶劣的气候下,探险队员还要工作,为了科学考察还要坚守在南极。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被这种恶劣的天气状况惊呆了,是呀,这样的环境没有火……(生接。

教师课件出示重点句“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师:读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带着这种体会,好好读读这句。

发现了吗?这句话有一个特点。

生:开头都是“没有火”。

(师生合作读)师:这样的句子叫做排比句。

一层比一层要严重,一层比一层情况更危急。

这三个“没有火”,让我们感觉到火太重要了……师:再试试,读出这种感受。

(指名读)师:是呀,这种恶劣的环境,怎能没有火呢?带着这种感受我们来读课文第7自然段,谈谈你的体会。

三、理解“怎样取火”部分师: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这个年轻的队员是怎样运用智慧用冰取火的。

找到有关段落了吗?生:(快速浏览后,齐说)5~7自然段。

师:默读第5~7自然段,抓住能解决疑问的重点词语来理解取火的方法。

一会儿把你对这种方法的理解介绍给组内的小伙伴。

(生默读、标画、组内交流)(教师在学生自学中适当提示:介绍的时候,可以用抓词语讲解的方式,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师:哪个小组把你们组的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追问)你们组用什么办法理解的?生1:我们组是用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我们画的是第6自然段的几个词,取、刮、摩挲,他先取来一块冰,用小刀刮,然后不断摩挲,这些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让冰成为半球形的冰透镜。

生2:我们画了第7自然段的“举”、“向”、“穿”、“射”,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光穿过冰透镜形成焦点。

生3:应该还加上一个“焦点”这个词,因为,他让光穿过冰透镜是想把光线聚集,这样就可以点燃火种了。

师:其他小组还有没有用找重点词语的方法来理解的?(生没有举手)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用了画图的方法,那么刚才这两个小组讲清楚了吗?生:不太清楚,有点乱。

师:大家能否用表示顺序的词“先、然后、接着、最后……”(板书)试着说一说。

我想这样就能条理清晰了。

(全班练习。

指名说) 师:通过画图来理解课文内容也是一个相当好的方法,哪个小组是用这种方法来理解的?来给大家展示展示?(学生上来一组,在实物投影上边指图边解释)师:你们觉得他们组画的图有什么问题吗?生:光线穿过冰透镜,应该把线条画得穿过冰透镜。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评价他们的?(提示大家,别脱离开课文) 生:(读)“他举着冰透镜……”我觉得,如果光线不穿过冰透镜就不可能形成焦点。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生3:我从课文中抓住了“焦点”这个词,他的图不应该把光线最后画成平的,应该是几条线连成一个点,才是焦点呢。

师:你们组知道问题了吗?自己来说说。

师:这里蕴涵着丰富的光学方面的知识。

老师也找来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屏幕。

(课件动画:光的折射)师提示:同学们看的时候注意关于焦点的问题。

师:大家在看屏幕时仿佛很轻松,大家也了解了课文内容,在当时面临的是怎样的情况?生:面临死亡的威胁。

师:这真是一个紧张得令人窒息的时刻,这也是带给人希望的时刻。

(出示课文第7段)应该读出怎样的感受?(生练读)生1:我觉得应该读出非常危急的感觉,我来读读。

生2:我觉得在读“一分钟,两分钟……”时应该再紧张一点,因为他们等的时候肯定时间长,还特别特别饿,特别特别着急。

师:你从哪儿看出时间长的?生:有一个省略号!师:这个省略号仅仅是等待的时间长吗?生3:时间一长,他们就可能想:这样到底行不行呀,就更着急了。

师:是呀,当时大家的心情太着急了,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

生4:我觉得最后一句还应该读出兴奋的心情,因为他们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火着起来了,他们一定特别兴奋。

我来读读。

师:这里的标点符号关注了吗?要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

(生再次练习)四、体会最后的成功师:这个年轻的探险队员运用他的智慧,用冰点燃了生命之火,拯救了整个探险队!(师引读:这团红红的火……学生接读最后一段) 师:此时此刻,你就是探险队中的一员,我就是记者,采访一下,你又是什么感受?生1:我要向那个年轻队员说谢谢,是他救了我。

生2:我能够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活下来了,真是太激动了!师:能读出这种感受吗?(练读、指名读。

是呀,这团红红的火……齐读)五、深入理解核心人物师: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这个年轻的探险队员用他的智慧点燃了火种,真令人佩服!你敬佩他吗?除了聪明以外,还敬佩他什么?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读懂的?生1:我佩服他的不放弃的精神。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1:(读)“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我抓住“束手无策”这个词,说明当时他们都没有办法了,可是年轻的队员不放弃,还在想办法。

师:想象一下,当时他可能会怎么想?生2:他可能想,现在大家都绝望了,我不相信,不会就这样让自己死在南极。

师:带着这种理解,读读这句。

师:他一次次问自己,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吗?同学们体会一下,这句话还用回答吗?这种句子就是反问句,反问句不用回答,但是更强烈地表达了他不放弃的心情。

(生感情朗读后,指名读)师:(再出示4、5段)自己读读这两段,对比一下,别人都一筹莫展,而他面对惨白无力的太阳、茫茫的冰原陷入沉思,体会体会,还有什么新收获吗?生1:我觉得他没有跟别人一起陷于绝望,我抓住了“一筹莫展”这个词,就是没有一点儿办法,可他还在想办法。

师:是呀,也就是刚才大家谈过的他有一种不放弃的精神。

生2:我觉得他头脑特别灵活,冰透镜就像放大镜,放大镜能让易燃的东西燃烧,他想到用冰做放大镜。

师:太阳呢?生:当做光了。

师:他灵活运用知识使光能转化成了热能,点燃了这团生命之火。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师:回顾一下,从大家陷入绝望、一筹莫展的时刻,到成功后欢呼跳跃的激动。

是什么挽救了大家的生命?生:是火!师:仅仅是这些吗?(小组内交流)生小结:是知识、智慧和不放弃的精神。

(板书)师:课前同学们产生的疑问都解决了吗?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放弃,要冷静下来,想办法。

生2:要靠自己的智慧去战胜困难。

师播放歌曲《永不放弃》(刘欢)学生听后谈感受。

七、拓展延伸,好书推介师:电影《凤凰劫》和好书《生命中不可错过的智慧》请同学们在课后观看阅读,写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