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运动的世界PPT课件3
合集下载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 s t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实验装置组装:如下图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 止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t 15s
这种方法测出的速度比实际速度偏小.
课堂小结
1 如何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2 如何分析实验数据 3 尊重测量结果、客观分析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尝试实验: 1.测量正常行走、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 2.测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1:测量正常行走、竞走和跑步的平均
速度.(参考方案) 实验原理:v s
t
实验器材:停表或手表,卷尺,小红旗(或发令枪)
实验步骤: ①在操场上测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记号; ②选出三位同学做计时员分别站在10m、20m和 30m处; ③选一名发令员,当小红旗下落时开始计时; ④另外三位同学分别采取正常步行、竞走或跑步的 形式通过30m的路程; ⑤组内互相交换角色、重复实验;
(同组的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一次,并对比.)
s2
实验记录表格:(记录结果要有单位)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实验进行中……
实验结论与分析: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讨论: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⑥将每一次的实验数据填在记录表格内: 路程s/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教学课件
[猜想] 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 怎样测速度? 测出路程S和时间t
何 设
测任意的路程和
取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计 时间吗? 举例 实
取相等的t,测出每段走过的路程S
验 哪一种更方便? 取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实验方案
原理 v s t
器材 停表、刻度尺、斜面、小车、金属片 注意事项
从实验中看到,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 的情况下,可以出现搔扒反射;而在没有 脑、脊髓又受损伤的情况下,不能出现搔 扒反射。
这表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 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 排尿反射等。
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人 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 和排尿就是一个例证。小儿因 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所 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4.根据数据算出小车从中点滑过斜面下半段路程 的S3,以及用的时间t3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路程 (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全程 S1= 上半段 S2= 下半段 S3=
t1=
v1=
t2=
v2=
t3=
v3=
[分析与论证] 1.相等的S内,t的变化
2.计算出v,结论是什么
S分得不等
[评估] 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 计时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华安三中林惠州
复习提问:
1.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3.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变速直
线运动?
观察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运动的世界PPT课件
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
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 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 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
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
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 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 化》运动的世界PPT课件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阅读教材29页材料
怎样才能证明南南同 学跑步速度是变化的?
通常要验证观点是否正 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
明。
1.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
如 查找有关的科学资料
何
收
图书馆
互联网
书店
集
证
据
2.通过实验收集数据
下面是从互联网查找“世界飞人〞北京奥运 会短跑冠军博尔特跑100米的研究资料: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
s v 通过下半段路程 3的平均速度 3呢?
S3=
t3=
s2
金属片
s3 t3
s1 t1
t2
5.通过计算
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
下半段时间t3=t1-t2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
度v3。
【设计表格】
路
程
S1= S2=
S3=S1-S2=
运动时间 t1= t2= t3= t1- t2=
课堂小结
1、科学探究的环节 2、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分析过程〕 3、实验报告格式
可爱的同学,找资料眼 睛累了吧!长时间屏幕,眼 睛会干涩、酸痛、疲劳的。
不过现在教同学们一个 小办法,左边我为大家准备 了一张视力保健“远眺图” ,看看图就能缓解眼疲劳, 起到远眺解乏的作用。
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 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 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
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
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 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 化》运动的世界PPT课件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阅读教材29页材料
怎样才能证明南南同 学跑步速度是变化的?
通常要验证观点是否正 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
明。
1.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
如 查找有关的科学资料
何
收
图书馆
互联网
书店
集
证
据
2.通过实验收集数据
下面是从互联网查找“世界飞人〞北京奥运 会短跑冠军博尔特跑100米的研究资料: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
s v 通过下半段路程 3的平均速度 3呢?
S3=
t3=
s2
金属片
s3 t3
s1 t1
t2
5.通过计算
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
下半段时间t3=t1-t2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
度v3。
【设计表格】
路
程
S1= S2=
S3=S1-S2=
运动时间 t1= t2= t3= t1- t2=
课堂小结
1、科学探究的环节 2、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分析过程〕 3、实验报告格式
可爱的同学,找资料眼 睛累了吧!长时间屏幕,眼 睛会干涩、酸痛、疲劳的。
不过现在教同学们一个 小办法,左边我为大家准备 了一张视力保健“远眺图” ,看看图就能缓解眼疲劳, 起到远眺解乏的作用。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运动的世界PPT课件
科学课件: . /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 /kejian/wuli/
化学课件: . /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 . /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 . /kejian/dili/
历史课件: . /kejian/lishi/
c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1. 使倾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实验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 第二章第四节 ]
-.
新课导入
想一想
南南放学回家骑车行驶在斜坡上,感觉 车越往下运动速度越快。南南想: 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究竟有没有 变化呢?能否设计一个类似实验来研究 呢?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
学
2.牢记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原理;
习 目
3.会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能将物体通过的路程
刻度尺、斜面、停表、金属片、小木块、小车.
ppt模板: . /moban/
ppt素材: . /sucai/
ppt背景: . /beijing/
ppt图表: . /tubiao/
ppt下载: . /xiazai/
ppt教程: . /powerpoint/
资料下载: . /ziliao/
范文下载: . /fanwen/
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交
(2)实验过程中,怎样减小测量误差?如果小车到了挡板后才停止计时结果会怎样?
流
使小车运动速度较慢,用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实验;结果偏小。
评
(3)斜面的坡度为什么要适中且较缓?
估
目的是使小车运动速度较慢,便于测量时间。
(4)金属挡板有什么作用?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1)实验的原理是:____V=_S_/t __ (2)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刻_度_尺和_停_表__。 (3)物体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1=__m/s;物体通过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t2=__s,物体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2=___m/s;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___m/s。
写在最后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探究:某同学在跑步时,其中间一段 (30~70m之间)的速度是否变化?
1、提出问题: 某同学在100m跑的过 程中,其中间一段 (30~70m)的速度是 否变化呢?
2、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同学在100m跑源自过程中, 跑中间一段路程的速度不变。
猜想二:该同学在100m跑的过程中, 跑中间一段路程的速度是变化的。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将中间这段路程(30~70m)分成等长 的四段,测出该同学通过各段的速度, 就可以知道他跑中间这段的速度是否 变化。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实验所需器材:皮卷尺1把、停表5只。 (2)实验步骤:
a、首先在直跑道上量出100m路程,然后 分别在 30m、40m、50m、60m、70m处, 各作一记号。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b、选1位同学充当发令员;选出另5位同 学充当计时员,分别站在30m、40m、 50m、60m、70m处。
C、发令枪响后,让该同学跑完100m路 程,5位计时员分别记下该同学通过30m、 40m、50m、60m、70m处的时间。如下图 所示:
(3)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及实验数据:
路程 30 40 S/m
50 60 70
时间 t/s
t1
t2
t3
t4
t5
5分析与论证: 通过30~40m段的速度: 通过40~50m段的速度:
写在最后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探究:某同学在跑步时,其中间一段 (30~70m之间)的速度是否变化?
1、提出问题: 某同学在100m跑的过 程中,其中间一段 (30~70m)的速度是 否变化呢?
2、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同学在100m跑源自过程中, 跑中间一段路程的速度不变。
猜想二:该同学在100m跑的过程中, 跑中间一段路程的速度是变化的。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将中间这段路程(30~70m)分成等长 的四段,测出该同学通过各段的速度, 就可以知道他跑中间这段的速度是否 变化。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实验所需器材:皮卷尺1把、停表5只。 (2)实验步骤:
a、首先在直跑道上量出100m路程,然后 分别在 30m、40m、50m、60m、70m处, 各作一记号。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b、选1位同学充当发令员;选出另5位同 学充当计时员,分别站在30m、40m、 50m、60m、70m处。
C、发令枪响后,让该同学跑完100m路 程,5位计时员分别记下该同学通过30m、 40m、50m、60m、70m处的时间。如下图 所示:
(3)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及实验数据:
路程 30 40 S/m
50 60 70
时间 t/s
t1
t2
t3
t4
t5
5分析与论证: 通过30~40m段的速度: 通过40~50m段的速度: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学会正确记录数据。 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 验(实践)来证明。
学校即将召开秋季运动会,初二(3)班 的老师组织四位参加4×100m接力跑的同 学进行训练,练了一会儿,同学们开始讨论: 小刚认为小勇越练越慢,而小勇认为他越跑 越快,到底谁的感觉是对的?
判断一个人的观点是否正确需要证据来证明,那么 如果你是小刚或是小勇如何寻找证据说明自已是对 的呢?
0s
1s
2s
3s
4s
实验分组
现在就以小组讨论一下需要用什么仪器和什么 方法来收集证据,选择一个方案,研究出具体 实施过程。
活动
按研究方案,分组实施,写出探究报告。
同学们现在就可以根据你的实验 方案来做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同学们经过研究与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并 付诸实施。写出了探究报告,我们一起来看一 下A小组的探究报告。 首先在大方案选取上,他们选了方案二, 因为方案一只能测出平均速度,看不出速度 的变化情况。方案三虽能看出速度的变化情 况但是因以时间为标记,不便于实施。所以 大部分小组都选择了方案二。
从起点线开始,用刻度尺测出相等的两段距离,并做好 标记A、B、C。
环节三:设计实验
讨论二: 怎样测小车运动的时间? (1)秒表的使用方法 (2)上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方法:t1 = tB 复位 (3)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思考:能让小车从B点开始运动吗? 能让小车运动到B点时开始计时吗? 讨论三: 方法:t2 = tC -tB
停表 卷尺
5个
(4)收集的实验数据
(过程演示)
(实验数据)
路程s/m 时间t/s
0 0
25 4.51
50 9.00
75 100 13.42 17.71
学校即将召开秋季运动会,初二(3)班 的老师组织四位参加4×100m接力跑的同 学进行训练,练了一会儿,同学们开始讨论: 小刚认为小勇越练越慢,而小勇认为他越跑 越快,到底谁的感觉是对的?
判断一个人的观点是否正确需要证据来证明,那么 如果你是小刚或是小勇如何寻找证据说明自已是对 的呢?
0s
1s
2s
3s
4s
实验分组
现在就以小组讨论一下需要用什么仪器和什么 方法来收集证据,选择一个方案,研究出具体 实施过程。
活动
按研究方案,分组实施,写出探究报告。
同学们现在就可以根据你的实验 方案来做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同学们经过研究与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并 付诸实施。写出了探究报告,我们一起来看一 下A小组的探究报告。 首先在大方案选取上,他们选了方案二, 因为方案一只能测出平均速度,看不出速度 的变化情况。方案三虽能看出速度的变化情 况但是因以时间为标记,不便于实施。所以 大部分小组都选择了方案二。
从起点线开始,用刻度尺测出相等的两段距离,并做好 标记A、B、C。
环节三:设计实验
讨论二: 怎样测小车运动的时间? (1)秒表的使用方法 (2)上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方法:t1 = tB 复位 (3)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思考:能让小车从B点开始运动吗? 能让小车运动到B点时开始计时吗? 讨论三: 方法:t2 = tC -tB
停表 卷尺
5个
(4)收集的实验数据
(过程演示)
(实验数据)
路程s/m 时间t/s
0 0
25 4.51
50 9.00
75 100 13.42 17.71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课件(共18张PPT)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直尺下落速度越来越快, 做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用停表测出通过这段路程 所用的时间t,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v s 。
t
平均速度:某段时间或末端路程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 其结果为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平均速度求解 的根本方法。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装置
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等。
装置:如图所示。
防止小车滑落,便 于准确测量时间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
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数据记录表中。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不同路段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同。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注意事项
(1)斜面倾斜程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如果斜面倾斜程度过 小,小车做变速运动不明显,小车也有可能不会运动;如果倾斜 程度过大,小车运动得太快,时间太短,会增大时间测量误差。
(2)斜面长度应长一些,方便计时。
第一段s的用时t1
=
s v1
,第二段s的用时t2
=
s v2
。·
总用时t
t1
t2
s v1
s v2
,
故平均速度v= 2s t
2s 1.5m/s
1.2m/s。
随堂练习1
B
拓展延伸
若物体通过两段相同路程s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其总路程的
平均速度为 2v1v2 。
v1 v2
(3)测量路程时,避开小车的长度。小车有一定的长度,测量路 程时,不能直接从斜面顶端量到末端或中点,必须从小车的头量 到头,或从尾量到尾。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用停表测出通过这段路程 所用的时间t,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v s 。
t
平均速度:某段时间或末端路程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 其结果为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平均速度求解 的根本方法。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装置
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等。
装置:如图所示。
防止小车滑落,便 于准确测量时间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
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数据记录表中。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不同路段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同。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注意事项
(1)斜面倾斜程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如果斜面倾斜程度过 小,小车做变速运动不明显,小车也有可能不会运动;如果倾斜 程度过大,小车运动得太快,时间太短,会增大时间测量误差。
(2)斜面长度应长一些,方便计时。
第一段s的用时t1
=
s v1
,第二段s的用时t2
=
s v2
。·
总用时t
t1
t2
s v1
s v2
,
故平均速度v= 2s t
2s 1.5m/s
1.2m/s。
随堂练习1
B
拓展延伸
若物体通过两段相同路程s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其总路程的
平均速度为 2v1v2 。
v1 v2
(3)测量路程时,避开小车的长度。小车有一定的长度,测量路 程时,不能直接从斜面顶端量到末端或中点,必须从小车的头量 到头,或从尾量到尾。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感悟新知
思想方法
知-讲
间接测量法:将一个被测量转化为若干个可直接测量
的量加以测量,然后再依据由定义或规律导出的关系式
(即测量式)进行计算或作图,从而间接获得测量结果的方
法,称为间接测量法。
应用举例:速度大小不能直接测量,我们先分别测量
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测算出物体 运动的速度。
感悟新知
知-练
(2)小车从B 到C 的平均速度为_0_._5_ m/s。小车在从A 到 C 整个过程中做_变__速__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 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 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__不__正__确__,理由是。_让__小__车__从__B__点__由__静__止__释__放__,__到__达__C__点_____ __的__时__间__,__并__不__等__于__从__A__点__释__放__经__过__下__半__程__的__时__间____________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的数据见下表:
感悟新知
照片序号
时间t/s 路程s/mm
知-练
1
2
3
4
5
6
0
10 20 30 40 50
0 12.0 22.2 34.2 48.7 61.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蜗牛是做 _变__速__直__线__ 运动,蜗牛在整个50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__1_.2_2_4___mm/s。
感悟新知
知-练
(3)实验结论: 若__v__>__3_0__k_m__/h__则__超__速__,__若__v_≤__3_0_k_m__/_h_则__不__超__速__ 。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t1=
v1=
t2=
v2=
t3= t1- t2=
v3=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实验数据: 路 程(m)
S1= 0.6 S2=
S3=S1-S2=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t1= 4
v1=
t2=
v2=
t3= t1- t2=
v3=
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 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 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 程的平均速度v2。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实验数据: 路 程(m)
S1= 0.6 S2= 0.3
S3=S1-S2= 0.3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t1= 4
v1= 0.15
t2= 2.5
v2= 0.12
t3= t1- t2= 1.5 v3= 0.2
6.实验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 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 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 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
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s3= s1-s2 t3= t1-t2
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 s
t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
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2.实验设计
S1
金属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运动的世界教学课件
设计实验:讨论并回答 (1)怎样判断小车在下滑过程中的速度是否变化? (2)要测量小车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需要测量每一段的_________ 及其对应的_________。 (3)如何测量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和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测量下半 段路程的时间能否让小车从中点处开始下滑进行测量呢?
新知讲解
时间(s)
t1= t2= t3=
平均速度(m/s)
v1= v2= v3=
分析论证:比较速度值,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交流反思:
(1)对比其他小组的数据和结论,是否相同? (2)实验过程中,怎样减小测量误差? (3)实验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强化练习
(衡阳中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 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B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 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 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 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知识总结
速度的变 化
1.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平 均快慢程度
2.测量原理:v s 。
t
巩固练习
1. (十堰中考)某段道路的标志牌如图,它表示:大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 得超过__8_0_k_m_/_h___。
巩固练习
2.(攀枝花中考)在攀枝花市中考体育800m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 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分20秒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 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为___4_____m/s。
新知讲解
时间(s)
t1= t2= t3=
平均速度(m/s)
v1= v2= v3=
分析论证:比较速度值,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交流反思:
(1)对比其他小组的数据和结论,是否相同? (2)实验过程中,怎样减小测量误差? (3)实验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强化练习
(衡阳中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 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B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 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 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 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知识总结
速度的变 化
1.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平 均快慢程度
2.测量原理:v s 。
t
巩固练习
1. (十堰中考)某段道路的标志牌如图,它表示:大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 得超过__8_0_k_m_/_h___。
巩固练习
2.(攀枝花中考)在攀枝花市中考体育800m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 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分20秒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 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为___4_____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2.如何收集数据? 3.如何用实验证明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
探究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在“体验”中针对自行车和人的运动情况,提出他在中间一 段速度是否变化?这是科学探究中的 化或不变,这是科学探究中的 。 。回答速度变
s 为t;③则蚊香的燃烧速度为 v 。 t
答案:(1)器材:刻度尺、细棉线、秒表、蚊香、火柴; (2)测量方法:①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两
端点处做标记,拉直棉线,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间的距离为s;
②用火柴点燃蚊香并计时,测出蚊香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为t; ③则蚊香的燃烧速度为 v 。
是进行具体的实验和收集证据,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提出的问题 是否正确。
3.进行实验
4.收集证据 公共信息源 通过调查研究,从___________查找有关的科学资料,也可 实验 以通过_____收集数据。
二、实验探究
1.探究步骤:
2.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 (1)_________。(2)猜想与假设。 实验方案 (3)_________。(4)实验数据。(5)探究结论。
提示:针对看到的现象产生疑问,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
来就是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
自己的观点就是猜想与假设。 参考答案: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2.怎样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查找有关的科学
资料;也可以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在收集证据时,应操作规 范、实事求是,具有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
(2)说明测量方法。
【思路导引】解题的关键:弄清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即一小 段蚊香的长度及燃烧这一小段蚊香需要的时间,由需要测量的
物理量确定器材。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物体速度的实验探究。(1)根据速度的
s 计算公式 v 可知,要测量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需测量蚊香 t
燃烧的长度及相应的燃烧时间;测量长度需要用刻度尺及细棉
s 代入 v 计算出速度,进行比较。如果速度值不同,则证明物 t
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发生变化;如果速度值相同,证明物体 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① v
时间
④发生变化
s ②刻度尺 停表 ③路程 与路程对应的 t
(4)实验数据:下表是一组同学测得的数据
路程/m 上一段 下一段 sAB=0.45 sBD=0.45
即让斜面的坡度减小;让斜面更长一些。
②如何测量BD段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BD段的平均速度由BD段的路程和通过BD段的时间计 算得出;BD段的路程用刻度尺直接测出,通过 BD段的时间,用 停表测出,测量方法:小球到达B点开始计时,到达D点停止计
s 时,然后运用公式 v 求解。 t
一、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2.设计实验
3.用小球代替自行车,用斜面代替下坡路,探究速度的变化
(如图)。
(1)提出问题
小球沿斜面滑下时,其中间一段(AD)速度是否变化? (2)猜想与假设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小组的猜想是:速度变化。
、 。
③实验方法:把小球运动的路程AD分成(AB、BD)两段,测量出
线,测量时间需要用秒表,关于蚊香的实验,就应该有蚊香, 而且要点燃蚊香就要用火柴; (2)由于蚊香是呈螺旋盘绕状,其长度的测量需采用化曲为 直法。具体方法:①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 两端点处做标记,拉直棉线,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间的距离为 s;②用火柴点燃蚊香并计时,测出蚊香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
s t
【方法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1.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进行实验和收集
证据,其目的是(
)
A.为了理解所提出问题的意义 B.为了提出自己的观点 C.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D.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
【解析】选D。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科学探究的过程
中首先是提出问题,再进行猜想、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然后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体验】运动物体速度是否变化 活动1:骑自行车从斜坡上自由驶下,感觉速度的变化。
活动2:小明正在操场上进行100米赛跑的测试。
(1)骑着自行车从斜坡顶端驶下的中间过程,自行车的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在跑中间一段路程时,他的速度 化”或“不变”)。 提示:(1)变大 (2)根据实际感觉填写即可 (选填“变
经过AB、BD段的
平均速度进行比较。
和
,计算出对应的
④实验分析:如果测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两段的速度值不一 样,就能证明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 。
提示:此实验的原理就是利用速度公式来计算。要比较物体的 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就需要测出物体经过的路程、与路程对应 的时间,测量路程用刻度尺,测量时间用停表;把测得的数据
【拓展延伸】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 时间的工具。运动物体带动的纸带
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
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纸带上 的点也表示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
的位置。研究纸带上各点间的间隔,就可分析物体的运动情
况。
考点
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探究
【典例】(2012·潍坊中考)蚊香生产者为
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 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 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
运动时间/s tAB=9 tBD=6
平均速度/m·s-1 vAB=0.05 vBD=0.075
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结论:小球沿斜面滚下时,其中间一段的 速度是
提示:由表中数据可知AB、BD的速度不相同,说明中间一段的 速度是变化的。 参考答案:变化的
(5)交流与评估 ①在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怎样才能减小误差? 提示:实验时有路程和时间的测量,有测量就会存在误差,特 别是测量时间时,由于不是一个同学测量,每个学生的反应时 间不同,误差会大一些。让小球滚动慢些,即让斜面的坡度减 小;也可以让斜面更长一些,以便减小学生反应时间的影响。 参考答案:测量路程和时间时会产生误差 让小球滚动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