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5)

合集下载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word教案(4)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word教案(4)

更多优质资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诗酒叙华年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本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
(一)观察蚕卵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再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

从学生的汇报看,他们的观察很到位。

例如:他们能用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到蚕卵中心处略微向下凹,蚕卵有的是黄色,大多是灰紫色……这些说明学生已经能借助有效的工具进行细致的观察了,我感到十分高兴。

(二)了解蚕健康生长需要的条件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蚕要从卵里钻出来了,我们怎样迎接小蚕的诞生?学生谈到了要为小蚕建立一个“家”,并在盒盖上钻些小孔、为它准备食物等。

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盒盖上钻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蚕的孵化需要空气。

再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蚕卵的孵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问题2:蚕宝宝诞生了,我们怎样才能让它健康成长?
这里让学生根据以往的饲养经验来交流,同时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学生明确了蚕的健康成长还需要考虑光照、食物、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三)学习观察记录的要点和方法(这一环节不宜忽视)
提出两个问题:
1.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记录的?
2.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蚕的各个时期记录下来?
旨在引导学生科学、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更多优质资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诗酒叙华年。

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 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 教科版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卵(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

○1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2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

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word教案(3)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word教案(3)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教材修改个人意见》:北方的老师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时候,可以用黄粉虫代替蚕的观察。

因为北方的气候不适合蚕生长,而且北方没有桑叶,即使有柞树蚕但造价也很高,很不适合我们的教学,黄粉虫既经济又好购买,而且黄粉虫的一生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就是黄粉虫的生命周期。

并且能够让学生经历养黄粉虫的过程, 黄粉虫一生形态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过程;了解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我已经实验一年了,如果哪位老师感兴趣也可以试一试。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科学概念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卵(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一. 教材分析《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蚕的生命周期,探究蚕卵孵化过程,认识蚕的生长发育特点。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蚕的生长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蚕的生命现象。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周围的生命现象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见过蚕或蚕宝宝,但对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缺乏系统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孵化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感兴趣,如蚕卵为什么是绿色的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究蚕的生命周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蚕的生命周期,了解蚕卵孵化过程,认识蚕的生长发育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探究蚕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树立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说出蚕的生命周期,了解蚕卵孵化过程,认识蚕的生长发育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探究蚕的生长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蚕的生长过程,了解蚕的生命现象。

3.实验法: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蚕的生长过程。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蚕的生长图片、实物标本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观察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蚕的生长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蚕的生命周期和生长发育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蚕的生长特点。

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案

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材分析】本节在教科书中共两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教学重点是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他们养过蜗牛、金鱼等,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自己感性认识的。

教科书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生命周期的初始认识。

第22页是蜗牛的几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卵、蜗牛交尾、成年蜗牛和蜗牛产卵。

【学生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学习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蚕卵的颜色;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和方法:1.了解并掌握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以及蚕卵是蚕蛾产出来的,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

难点:蚕的养殖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本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观察法,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以及蚕卵是蚕蛾产出来的,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2019版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1)

2019版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科学概念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卵(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

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空气、湿度、温度、光照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和课件。

学生材料: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学生看视频)2、谁能说一说这些丝绸是怎么来的?(蚕吐出的丝织成的)3、你们说对了没有呢?我们接着看视频(生接看视频)4、你们真聪明,看,这就是可爱的蚕宝宝。

(课件展示蚕宝宝)5、这么可爱的蚕宝宝没有出生以前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猜)6、这就是蚕宝宝出生以前的样子,它的名字叫蚕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板书课题。

二、观察蚕卵1、师:一颗小小的蚕卵从出生到长大,最后吐丝结茧居然孕育着这么神奇的生命过程,让我们好好地来观察观察这颗神奇的蚕卵吧!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来了一些蚕卵,假如给你,你想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看,放大镜看,摸等)3.你想从哪些方面去观察蚕卵?(颜色、大小、形状)4、课件出示观察要求:①仔细认真地观察填写观察记录。

②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

③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发现。

④同桌小声交流,不要大声喧哗。

5、请组长来领取蚕卵和观察记录表,学生观察,教师巡视。

2019版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2)

2019版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2)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卵(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

○1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2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

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课件--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课件--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蚕的孵化过程
孵化前蚕卵颜色 逐渐变成紫黑色
刚穿破蚕卵的 蚕宝宝
蚕宝宝的头已微微 探出蚕卵外
爬行中的蚁蚕看起来 就像一只小蚂蚁
已爬出蚕卵 的蚕宝宝
即将脱离蚕卵 的蚕宝宝
温馨提示:
注意观察蚕卵的变化,记录 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想想小 蚕的孵化和哪些条件有关。
如果天气干燥 ,可以在蚕卵 上洒些水。
知识迁移
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 里喷洒杀虫剂。
知识迁移
蚕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吗?
空气中湿度高低,也直接影响蚕体水分的散发、 体温调节和物质代谢。蚕宝宝需要的水分,是从桑叶 中来的。如果蚕室湿度小,过于干燥,蚕宝宝从身体 表面蒸发的水分就多,从桑叶中得到的水分就满足不 了它的需要,阻碍蚕宝宝的生长发育,桑叶也容易干 枯受损失。如果蚕室湿度大,过于潮湿,蚕宝宝体内 水分散发慢,存在蚕体内的水分太多,蚕体虚胖,很 易感染得病。所以,蚕室必须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先用眼睛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 再用放大镜、尺子等工具进行观察。
颜色: 淡黄色或紫黑色 形状: 扁圆形 大小: 非常小,长约1毫米 其它发现:蚕卵的中间是凹进去的
不同时期的蚕卵:
刚产下的卵呈 产下2、3天的 即将孵化的卵 现淡黄色。 卵呈现淡黄色。 呈现紫黑色。
蚕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吗?
外界温度的高低,对蚕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很 大的关系。如果蚕较长时间处在 16℃的温度中,就 会运动滞呆,发育缓慢,体重减轻,体型变小,蚕 茧产量质量都要降低。在7.5℃的低温中,蚕就既不 进食也不活动,停止发育。如果蚕长期处在30℃以 上的高温中,蚕也会出现发育困难、代谢作用衰退 的状态,而且容易生病。所以外界温度太高或太低 对养蚕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靠人工 在蚕室里保持一定的温度。

三年级科学下册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教科版
3、养蚕小窍门;
4、找不到桑叶怎么办?
【展示交流、精讲点拨】
1、蚕的生命是从()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
2、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和()。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动物的()。
【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一、选择
1、刚孵出的蚕宝宝是(ຫໍສະໝຸດ 色的,像小蚂蚁。2、小蚕吃的桑叶要切成()或()。
教学
过程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咱们今天学习一个新的小动物。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通过放大镜观察蚕卵,有哪些发现呢?
颜色:
形状:
大小:
2、刚孵出来的小蚕是什么样的?
3、除了保持小蚕的“房间”清洁,还要注意把小蚕放在()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
二、判断
1、天气干燥时,把蚕卵放在水里,就容易孵出来。()
2、蚕宝宝出壳后,可以用手把它们捏到桑叶上。()
学科组审核: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单元

课题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4、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学习过程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5)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5)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1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背景和目标本单元的1—5课是指导学生通过亲自饲养、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从而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前面4课按蚕的生长和变态过程进行教学,第5课总结蚕的一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因为养蚕活动中大量的观察、记录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因此,每节课既有当堂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的任务,又有指导学生课外观察记录的任务,同时还有对蚕生长发育情况的预测。

每课大体有三个步骤。

1.过去几周观察到了什么?2.现在的蚕是什么样的。

3.预测蚕今后的变化,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外观察。

蚕的生命孕育在蚕卵中,新的生命即将从蚕卵里出生。

本课指导学生观察孕育着生命的蚕卵,让学生做好饲养小蚕的物质和思想准备,以及了解饲养、观察、记录小蚕的方法。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科学概念.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葛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三)教科书说明本节在教科书中共两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教学重点是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他们养过蜗牛、金鱼等,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自己感性认识的。

教科书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生命周期的初始认识。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一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一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教材分析:本节在教科书中共两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教学重点是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他们养过蜗牛、金鱼等,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自己感性认识的。

教科书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生命周期的初始认识。

第22页是蜗牛的几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卵、蜗牛交尾、成年蜗牛和蜗牛产卵。

学情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学习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蚕卵的颜色;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能力目标:1.了解并掌握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目标: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以及蚕卵是蚕蛾产出来的,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蚕的养殖方法。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学生准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蚕会吃桑叶,蚕是白色的,蚕会变蛾子……有同学了解了一些关于蚕的知识,知道蚕的生命就是由蚕卵开始的,而且更多同学迫不及待想要养蚕,和小蚕交朋友,从今天开始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养蚕。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蚕卵孵化的过程和蚕的生命周期。

2.能够观察和描述蚕的生长变化,并掌握相关的生物基础知识。

3.学习爱护动物,尊重生命。

二、教学准备1.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本第一单元。

2.班级中蚕室。

3.放大镜、显微镜等实验用具。

4.蚕卵、蚕茧、蚕丝等相关实验材料。

三、教学内容1. 课前热身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丝是怎么做成的呢?”2.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蚕卵和蚕茧,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两者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蚕卵里有什么呢?蚕卵怎么孵化出来的?”等问题。

3. 实验探究•步骤一:观察蚕卵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蚕卵,并让学生记录下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步骤二:孵化蚕卵将蚕卵放入蚕茧上,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观察蚕卵孵化的过程,并记录下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步骤三: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蚕的不同阶段,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和特征,并记录下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步骤四:制作蚕丝让学生了解蚕丝的制作过程,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制作蚕丝。

4. 拓展练习让学生以“蚕的生长过程”为主题,分小组讨论并撰写报告,重点涉及以下问题:1.蚕的生命周期是什么?2.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哪些?3.蚕丝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巩固学习成果。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到了蚕卵孵化、蚕的生长变化和制作蚕丝的过程,从而掌握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此外,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和观察学习,学生培养了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3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3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一、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教学重点是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第一部分:观察蚕卵
本课是单元的第1课,也是学习养蚕、认识蚕的生命周期的第1课。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在学生们的眼里,生命的存在形式多数是动态的。

那么静态的蚕卵是不是生命呢?相信学生们通过讨论,能把蚕卵和蚕联系起来,明白静态的蚕卵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

对蚕卵的观察,重点要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这个活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二、教学背景: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他们养过蜗牛、金鱼等,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自己感性认识的。

教科书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生命周期的初始认识。

学生对于蚕认识了解较多,部分学生还曾饲养过蚕,但对于蚕卵却缺乏关注。

蚕的生命孕育在蚕卵中,新的生命即将从蚕卵里出生。

本课指导学生观察孕育着生命的蚕卵,让学生做好饲养小蚕的物质和思想准备,以及了解饲养、观察、记录小蚕的方法。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1)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1)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1)科学概念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卵(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

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学生背景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但是一个养蚕过程下来,如果有一半的孩子能够坚持下来了就说明老师成功了。

科学概念1、知道蚕卵颜色有紫褐色、黑色、灰色,圆形、上面有凹坑、米粒般小等。

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重难点分析: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

知道蚕卵是从蚕蛾孵化来的。

知道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

同时养殖方法也是难点,所以在这里进行了“房子”指导和阅读材料的下发。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板书设计:阅读资料:养蚕小窍门教学思路: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蚕的了解情况导入新课,让学生不陌生,亲近科学。

通过观察图片蚕蛾产卵过程及对卵的观察,让学生知道卵是蚕蛾产的,为后面的蚕的一生的科学概念认识打下繁殖过程的铺垫。

然后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认识蚕卵,既学会观察方法,又知道蚕卵颜色是不同的,蚕卵里是有生命的。

三年级科学下《二 动物的生命周期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优质课教案_0

三年级科学下《二 动物的生命周期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优质课教案_0
(2)活动准备:
①准备一个盒子,作为蚕的“房子”。
②在盒盖上扎些小孔,思考:为什么要扎小孔?
③讨论:天气干燥怎么办?(能够在蚕卵上洒一些水)
(3)活动—制作小蚕的“家”
学生畅所欲言,用纸盒当房子,盒盖上扎上小孔,保持通风,为小蚕取暖,为小蚕除沙,为小蚕保湿等等
学生动手制作
亲手实践,培养实践水平的同时,增强对小蚕的喜爱之情。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和责任心。
4、蚕丝的应用
(1)谈话:人
们利用蚕丝做了哪些东西?(课件出示蚕丝被、丝巾、蚕丝面膜等)
(2)小组观察蚕丝做的物品有什么特点?
5、播放——太空养蚕,谈话:前不久我们国家发射的神州十一号宇航飞船上,不但能载人,还带上了六个小家伙,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有趣的太空养蚕实验。
学生说说蚕丝的应用
学生小组观
察并描述蚕丝的特点
学生观看,激发热爱科学的热情和
积极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动态的形式或讲解或补充,通过了解蚕丝的应用,明确蚕丝和我们的密切关系。通过了解太空养蚕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
实践应用
36’22”~40’
02”
动手实践,为小蚕设计并建造一个家,培养关
爱动物之情
6、制作—
小蚕的家
(1)谈话:小蚕非常可爱,对我们人类的贡献也非常大,所以它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关心爱护它。现在让我们一起动起手来,为小蚕建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吧!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导入新课
00’10”~04’
34”
比较不同动物的卵,对卵的颜色、形状、大小
有了初步的理解。
1、谈话:卵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word教案(8)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word教案(8)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卵(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

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

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小学科学《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案

小学科学《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案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知道蚕卵颜色有紫褐色、黑色、灰色,圆形、上面有凹坑、米粒大小等。

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2.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3.重难点分析: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

知道蚕卵是从蚕蛾孵化来的。

知道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

同时养殖方法也是难点,所以在这里进行了“房子”指导和阅读材料的下发。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欣赏鸡、蜗牛一生的生长变化的图片。

和它们有着相同的繁殖方式的动物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动物——蚕。

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出示蚕一生的生长变化的图片。

同学们了解一些关于蚕的知识,知道蚕的生命就是由蚕卵开始的,而且更多同学迫不及待想要养蚕,和小蚕交朋友,从今天开始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养蚕。

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卵讲解:1.蚕的生命由蚕卵开始,那你想认识蚕卵吗?出示一张蚕卵。

2.如果给你一张蚕卵,你想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看,放大镜看,摸等)3.你想从哪些方面去观察蚕卵?(1)板书:颜色大小形状(2)出示记录单,提观察要求:仔细观察蚕卵,把我们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多,观察完有时间可以尝试画一个蚕卵。

提示:不要忘了填好表头。

(3)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2.让学生自己分组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1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背景和目标本单元的1—5课是指导学生通过亲自饲养、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从而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前面4课按蚕的生长和变态过程进行教学,第5课总结蚕的一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因为养蚕活动中大量的观察、记录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因此,每节课既有当堂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的任务,又有指导学生课外观察记录的任务,同时还有对蚕生长发育情况的预测。

每课大体有三个步骤。

1.过去几周观察到了什么?2.现在的蚕是什么样的。

3.预测蚕今后的变化,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外观察。

蚕的生命孕育在蚕卵中,新的生命即将从蚕卵里出生。

本课指导学生观察孕育着生命的蚕卵,让学生做好饲养小蚕的物质和思想准备,以及了解饲养、观察、记录小蚕的方法。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科学概念.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葛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三)教科书说明本节在教科书中共两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教学重点是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他们养过蜗牛、金鱼等,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自己感性认识的。

教科书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生命周期的初始认识。

第22页是蜗牛的几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卵、蜗牛交尾、成年蜗牛和蜗牛产卵。

第一部分:观察蚕卵本课是单元的第1课,也是学习养蚕、认识蚕的生命周期的第1课。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在学生们的眼里,生命的存在形式多数是动态的。

那么静态的蚕卵是不是生命呢?相信学生们通过讨论,能把蚕卵和蚕联系起来,明白静态的蚕卵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

对蚕卵的观察,重点要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 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除了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希望学生在仔细观察中,能有另外的发现,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

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这个活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我们要为即将孵出的小蚕建造一个舒适的“家”。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

具体来说要准备一个盒子作为蚕的“房子”,还要在盒盖上扎些小孔,“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

“为什么在盒盖上扎些小孔呢?”“为什么要洒水呢?”这是因为蚕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比如空气和湿度。

可以看出教科书在活动设计中有意引导学生关注蚕的生命和环境的关系。

课文中学生的对话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即启发学生在养蚕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二方面内容是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

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

在蚕卵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当外界气温合适的时候,蚕卵内部的变化在悄悄进行,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

这时候,细心的学生可能会发现,从卵壳外隐约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环状物在蠕动,这就是即将出壳的小蚕。

也许还能看到刚好有小蚕咬破卵壳从蚕卵中爬出来。

小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蚁蚕长约2毫米一3毫米,体宽约0. 5毫米,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在观察蚕卵的变化时,教科书要求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

日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温度。

第三方面内容是指导小蚕的饲养方法,这是养蚕活动中很关键的问题,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拿到蚕卵后可能不久就会孵化出小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小时一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教科书第23页资料介绍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主要提到了小蚕的食物是什么(第23页右下图中的叶子是蚕的食物——桑叶),怎样让小蚕吃饱吃好,怎样保持蚕房的清洁及避免受到伤害。

这段资料不仅介绍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它还告诉学生:除了气温、湿度,蚕还需要另外的生活条件——食物及安全卫生的场所。

(四)教学建议这一课教学的时间,选择在当地蚕卵即将孵化之前为宜,南方城市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

蚕适于在温度范围为22 0C-}-29 0C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7 0C 左右。

教学前可先了解一下学生对蚕及养蚕了解多少,然后进人新课的学习。

1.观察蚕卵。

教师要为每组学生准备观察用的蚕卵及放大镜。

为便于观察,最好每两人一套观察器材。

在观察产卵时,除明确观察的任务及要求外,要教育学生细心和小心。

细心指细致观察,在观察中善于提出问题。

小心爱护蚕卵,不要把它弄环,因为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观察蚕卵的活动结束后,让学生预测一下,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1)为小蚕的孵出做准备。

可让学生讨论,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讲道:要准备住的地方、吃的东西,还要为它保暖。

教师在学生讲的基础上要进行补充讲解,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最后教师要强调,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学生得到蚕卵后由于急于想看到小蚕孵出,可能会用棉花把蚕卵包裹起来,或者把把它揣到怀里,也有可能会把小蚕放到火炉旁边给它加温等。

对于这些做法,教师要耐心说服学生,最好还是让蚕卵在自然状态下,自己孵化较好。

因为适合小蚕孵出的时候,也正是桑树萌出嫩芽的时候,如果提前让小蚕孵出,可能会找不到桑叶喂养小蚕,小蚕便会死掉。

再说,蚕卵被棉花包裹,可能把空气也隔绝了,放到火炉边,蚕卵可能会被高温烤死。

(2)怎样饲养小蚕。

掌握饲养小蚕的方法,是这个单元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们对养蚕活动兴趣很浓,但因是初次饲养,加上饲养和观察活动多是在课外完成,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学生喜欢用手抚摸小蚕,把它放在手心当玩具;在换叶子及清扫粪便时,容易把小蚕弄丢;在缺少桑叶时,把一些似桑叶但不是桑叶的食物喂给小蚕吃;在给小蚕喂桑叶时不会计划及节省;等等。

为此教师必须加强指导,除了课堂上讲,教师在课下还要多了解学生的饲养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指导。

养蚕还应注意的事项如下所述。

①给蚕投放桑叶,叫给桑。

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

给桑要有一定的时间和数量,每天可以在清晨、中午、下午放学和晚上睡觉前各给桑一次,睡前可多放一些。

对4龄一5龄大蚕可适当增加给桑的次数。

桑叶的数量以蚕能基本吃净为宜。

如果桑叶剩得太多,说明给得多了,如果桑叶被吃得只剩叶脉,说明给得少了。

②清除蚕粪和桑叶的残渣的过程,称为除沙。

为避免小蚕丢失,对1龄小蚕可以不除沙。

2龄、3龄每天各除沙2次,4龄、5龄的大蚕应每天除沙1 ^- 2次。

如果是用葛笋叶养蚕,因葛笋叶含水量大,会使蚕的粪便也有较多的水分,蚕盒内湿度大,要增加除沙的次数,及时清除粪便和残叶。

③蚕在睡眠期,室内要安静,光线要稍暗,不要翻动眠蚕。

眠蚕蜕皮后,要到头部呈现淡褐色、爬动找食时才开始喂桑叶。

刚起眠的“起蚕”,消化力较弱,要喂鲜嫩桑叶并逐渐增加叶量。

④温度和湿度对蚕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在温暖和干燥的环境中,蚕吃得多,可以缩短饲养期,还可以防止病菌繁殖。

1龄、2龄小蚕,最适宜的温度是26 0C^-28 0C; 4龄、5龄大蚕,最适宜的温度是24 0C-}-25 0C,相对湿度是75%左右。

蚕室最忌闷热和潮湿,蚕房应放在阴凉的地方,一定要通风干燥;还要消灭蚊、蝇和鼠类,以免蚕受侵袭和被吃。

发现病蚕或死蚕,应立即剔除,以免蚕病蔓延。

⑤采摘的桑叶如果一时吃不完,可以储存起来。

储存的方法是放在塑料袋中扎紧带口,放在冰箱中冷藏。

需用时,取出后要等几分钟,使桑叶恢复到常温,擦净并晾干后才能给蚕吃。

⑥如果找不到桑叶,可动员学生用葛笋叶代替桑叶,但是小蚕出世就得用葛笋叶喂养。

如果开始用桑叶喂养,后来再改用葛笋叶喂养,小蚕会拒绝吃食。

用葛笋叶喂养的蚕,在三龄期以后,比吃桑叶的蚕的体长和体重要稍差一些,外皮颜色也要深一些。

不过吃葛笋叶的蚕最后一样能吐丝结茧,也能变成蚕蛾,蚕蛾也能产卵。

只不过茧较薄,产卵较少。

第二年春天,吃葛笋叶的蚕蛾产的卵也能孵出小蚕。

喂葛笋叶的蚕,因蚕室内湿度大,要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和残叶。

(3)怎样观察记录。

养蚕的观察记录分两个阶段。

第一是观察蚕卵的变化阶段。

教科书第23页有记录蚕卵变化的表格,其中很重要的是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蚕的生活和温度的关系。

第二是观察小蚕孵出以后的生长变化阶段。

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第24页第二课的内容,了解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即从体长、吃食情况、排出的粪便、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

除用文字和数据外,鼓励学生采取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

三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还不够强,往往观察不全面不精细,在描述时不善于用数据说明问题。

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仔细、全面的观察,而且在观察中量一量、数一数,尽量用数据说明问题。

观察记录可分别记在书中第23页和第24页。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很重要的特征,但学生在饲养过程中,不一定会注意到蚕的蜕皮。

教师可让学生提前阅读第二课的内容,知道什么是蜕皮,并注意观察和记录蚕的蜕皮过程。

蜕皮的记录记在第24页。

如果当地养蚕有困难,可以选择饲养其他适合的动物来代替养蚕。

如果人人养蚕有困难,可以小组饲养和个人饲养相结合。

(4)教师还应该做什么。

教师还要准备比较富余的蚕卵和小蚕。

因为学生刚开始饲养小蚕,极容易养死和弄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