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同心县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卷(六)
宁夏高三高中语文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宁夏高三高中语文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
请从“康桥”“雨巷”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4分)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答:二、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
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
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
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
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
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
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
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
宁夏高三语文三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中学试卷.doc
宁夏高三语文三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中学试卷绝密★启用前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三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银川市第九中学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命题人:银川第九中学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3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季羡林⑴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
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
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⑵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
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
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
”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⑶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⑷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
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
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⑸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
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
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
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名篇名句默写1.按要求填空。
(1)慎终如始,。
(《老子》四章)(2)携来百侣曾游,。
(《·长沙》)(3)苏洵《六国论》中的“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四句,描写了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
二、语言文字运用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服饰是文化礼仪的载体,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读懂“新中式”热度背后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在传承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我们一定能让服饰之美绽放新光彩,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①无形中加深着人们对中式美学的理解②越来越多的“国潮”服饰现身大街小巷、融入百姓生活③“国潮”服饰彰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④提升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3.为弘扬汉服文化,学校某社团拟举办“汉服秀”,小金草拟了一段汉服推介发言稿,发言稿中的画线处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大家好!即将粉墨登场[甲]的服饰是马面裙。
马面裙原是明清时期最具特色的服饰之一,改良后的马面裙百花齐放[乙],兼顾传统与时尚,深受年轻人的追捧。
时下穿着马面裙出游,总能引来旁人侧目而视[丙]。
中华传统服饰种类不一而足[丁],敬请各位期待接下来的精彩演出。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变迁【摘要】【关键词】传统文化 ______ 社会学仁孝忠①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化进程颠覆了传统中国所构建的文明秩序,即一个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文化体系。
围绕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关系,学术史以及思想史的研究进行了诸多讨论,这里不再赘言。
本文主要围绕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结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相关社会学经验研究,分析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模式。
2024届宁夏部分区域高三下册高考语文(一模)专项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2024届宁夏部分区域高三下册高考语文(一模)专项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十余年来,人文地理学者对于“意象”问题颇为关注。
地理学者考虑“意象”没有文学史家那么麻烦,只是将它理解为客观事物在人类主观世界中的反映。
既如此,地理学者不再刻意强调“意象”是否经过某种“加工”,因为环境感知必然受到文化价值取向、知识背景的制约。
就是说,凡进入观念世界的客观物象其实都已经过了主观选择。
意象的表达自来以文学语域为其胜场。
因而人文地理学者在研究地理意象时,少不得须取材于文学作品。
从地理本位看,比较重要的是两个方面。
一是利用历史地理的知识背景对古典文学中的类型化意象进行探讨。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理意象,类型化的趋势非常突出。
例如,古乐府中的“巫山高”“陇头水”,唐人吟咏中经常出现的“淮南落木”,以及唐宋词牌中的“望江南”“八声甘州”等等,各自包含了独特的意蕴。
毫无疑问这种探讨属于文学地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甚至不妨说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文学地理的研究引人注目,特别在文学史界,出现了若干种专著。
但那些研究一般都是对作家和作品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因而其中所谓“地理”往往只表现为平面的分布态势,或者是作为背景的人文社会环境。
事实上,地理因素完全可以参与文学创作过程。
它可以点燃诗人的激情,成为作家发挥想象力的凭据,从而形成一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语料,寄托某些特定的思想情感。
也有人从文学角度对一些地理意象进行过探讨。
例如,唐宋文艺作品中的“潇湘”,近年来艺术史、文学史学者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台湾学者衣若芬女士认为,“潇湘”的意蕴有恨别思归、愁苦闲适之类。
地理学者出于自身的敏感,对此更关注的是其中的“象”,即作为一个地理实体而给人留下的空间感、场景感。
这种空间感不是哲学、社会学意义上用以形容“公共领域”的“空间”,而是有长宽高、有声光色的物理空间给人的感觉。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
【精品】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这个固有印象可能已经被打破了。
北京时间4月4日,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获得了【精品】的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语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我讲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
”作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他获奖后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文学、儿童文学的信心。
“这次得奖的意义还在于帮我论证了自己多年来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判断,即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学。
”30年前就看好曹文轩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张秋林十分兴奋,“当时我就觉得他会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领军式人物。
”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曹文轩的获奖是一种文化自觉,会整体提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信心。
”出版行业另外一位资深人士则向本报记者表示,被认为是中国童书市场“黄金时代”的过去十年,用“野蛮生长”来形容更恰当,但曹文轩的获奖一下提升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关注度和创作水准。
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卢俊说,中国儿童文学市场确实很火,但这个市场应该用更好的商业理念、价值观去规范、定义。
不过,无论怎样,曹文轩的获奖,对于中国童书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影响,曹文轩获奖之后才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摘自【精品】4月6日“一财网”,有改动)材料二:北京时间4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精品】国际安徒生奖。
儿童文学的“诺奖”桂冠,首次花落中国。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儿童文学读者群,近年来的童书阅读热,更凸显了儿童文学市场的“饥饿”。
不少人认为,曹文轩的获奖,确立了中国儿童文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份自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认为,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获雨果奖一样,曹文轩此次获奖,也许能缓解中国儿童文学渴望被世界认可的焦虑。
宁夏高三高中语文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宁夏高三高中语文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年来,国内真人秀发展势头迅猛,《极限挑战》《花样姐姐》等户外真人秀节目红极一时。
随着较早的几档明星户外真人秀取得惊人的收视成绩与口碑,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意识到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节目形态创意层出,涉及体验类、游戏类、剧情类等各种模式。
随着户外真人秀节目逐渐进入霸屏时代,相关问题也层出不穷。
大量节目相似雷同,大多引进国外节目模式,缺乏自身创新力度,争抢明星资源哄抬出场费,节目制作费用减少导致节目质量滑坡……户外真人秀节目发展需要突破当前桎梏,才能防止进入恶性循环。
让综艺走出演播室、把镜头直接对准现实生活,户外真人秀这种天然的优势让综艺节目更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可以参与节目,进入综艺镜头之中,综艺节目也逐渐从“全明星”阵容向“星素结合”,甚至素人真人秀模式转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普通群众,避免过度明星化;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引导真人秀节目健康发展——自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导思想以来,“秀”已经开始摆脱原来的“星味”,向接地气的方向发展。
但需要正视的是,很多真人秀节目仍然没有摆脱明星阵容撑场子的局面。
当前,综艺节目明星出场费的哄抬导致节目制作费用缩减,已经影响到了节目本身的质量,也逐渐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虽然素人户外综艺节目模式还未成型,但诸如《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素人音乐节目的成功,充分展现了普通大众的智慧和魅力,也给户外真人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东方卫视推出的大型户外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将六位“极限男人帮”的明星扔进茫茫人海,让他们依靠群众的帮助完成各项任务:让明星变成普通人,体验快递员、幼儿园老师、家政人员等职业的酸甜苦辣,求助路人搭车、发微博寻人、搬运货物、问路等情节让观众有了实实在在的参与感。
宁夏高三高中语文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宁夏高三高中语文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形式上介于诗与文之间,语言大体整齐、押韵,但又经常夹杂着散文的句式,往往铺排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抒写情致。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说明赋这种文体在《诗经》中就有了它的生命的因素,到了《楚辞》,这种因素又扩大了疆界。
及至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作品,一方面吸收了《诗经》《楚辞》作品中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楚辞》作品中铺排的写法;同时,又融合进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素,并以“赋”名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文体——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指出了赋的文体形式由古诗衍化而成。
刘歆在《艺文志》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
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
《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
’”这里所说的“赋”,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
春秋之后,贵族不需要也没有机会用背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
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吟诵于唇吻。
于是“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称这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为“赋”。
赋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了配乐演唱。
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
宁夏高三高中语文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宁夏高三高中语文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能拿鲁迅当商业噱头周俊生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
文艺界、媒体界、出版界、戏剧界、展览界等,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纪念鲁迅的活动,向这位思想文化巨擘致敬。
但是,有的人却将鲁迅视作噱头、看成商机,一款名为“鲁迅群侠传”的手机游戏产品,将鲁迅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如孔乙己、阿Q装扮成游侠,闹得不亦乐乎。
鲁迅作品,包括作品中的这些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款打着“纪念鲁迅”名头的游戏产品一经面世就受到激烈批评,现已下线。
用电子游戏来演绎鲁迅可不可以?答案是肯定的。
电子游戏出现以后,一直很有市场,现已成为吸金量可观的产业。
一些游戏公司挑选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文学形象改编成游戏作品,不仅丰富了游戏题材,也有助于这些作品的传播。
但是,将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植入游戏产品,需要保持慎重的态度。
鲁迅的小说以深刻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国民性中的弱点见长,其中的一些人物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不仅毫无侠性,而且是悲剧人物。
让他们以侠客形象出现在游戏中,如果尊重原著题旨,这款游戏就玩不下去,如果按侠客的套路来重塑这些人物,就构成了与鲁迅原著完全相反的观感。
这样的游戏产品实际上是对鲁迅作品的颠覆,是对鲁迅的不尊重。
作为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电子游戏进行经典文学作品二度开发,将合适的文学元素嫁接到游戏中本无不可,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改编必须是在尊重原著形象的基础上完成的,不能对原著形象进行颠覆。
以中国的几部古典名著而论,《三国演义》《西游记》比较适合改编成游戏产品,它们的历史战争和神仙魔怪题材与电子游戏所要达到的竞技、魔怪效果比较切合,而《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就不大适合改编成游戏产品,因为这两部名著所表现的儿女情长和社会风俗与游戏所要达到的效果有很大距离。
鲁迅作品是艺术创造进行二度开发的一座富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同心县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卷(六)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杨绛的文字表达可以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是一种沉潜的定力,一种绚烂之极臻于平淡的朴素和通透。
B . 他在画中将写意和工笔两种画法结合在一起,彼此衬托,相得益彰:植物更显得欣欣向荣,草虫更显得栩栩如生。
C . 世界篮球锦标赛分组抽签结果揭晓后,比赛门票的销售出现了高潮,特别是有美国队参赛的门票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
D . “政务”如何公开?当政者如能打开天窗说亮话,公开决策、举措,就会得到群众的认同,大家自然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了。
2. (2分) (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我国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实践创新,继去年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之后,今年又相继推出新的理念。
B . 《烽火•冼星海》这部音乐剧创造性地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融入剧情,希望能让观众在剧情中听到冼星海的作品,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及其作品的精神。
C . 近几年,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以及高清视频截图的出现,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多方面的挤压。
D .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3. (6分)(2018·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
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
宋代刘颁《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
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
’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
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
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
”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
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
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
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
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
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有其渊源。
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
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
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杜甫诗歌中酒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提到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B . 宋代的刘颁和陈岩肖都认为,杜甫所说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C . 王嗣奭不认可杜甫在诗中所说的唐代那时的酒价,但他也承认,那时酒价确实比较贵。
D . 杜甫诗歌中酒价的叙述似乎可以在《新唐书·食货志》中得到印证,但因年代相隔较长,也不能完全采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唐朝时一斗酒曾卖三百钱是可信的,不能因为有人对杜甫的叙述不以为然就否认这一点。
B . 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巨大,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各自饮的酒品质不同。
C . 李白、王维等人对于美酒价格的叙述,深受曹植影响,是对曹植叙述范式的追摹和袭用。
D . 诗歌不能等同于历史,因此把诗歌描述的内容当成是历史事实来解读是不适宜的。
(3)作者认为,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它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相关文段,简要概括。
4. (10分) (2016高三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之母”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当时的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屠呦呦在1970年代参与了一个大规模的研究项目,该项目主要是源于当时战争的需要。
越南战争期间。
疟疾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比战伤减员高出四五倍,这使得军队战斗力严重受挫。
越南方面求助于我国。
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之下,1967年5月23日,解放军总后勤部商请国家科委,并会同卫生部等部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此后,“523”就用以指代此次疟疾防治研究项目。
按照当时的部署,“523”项目分了几个研究组,其中临床研究组赴疟疾疫区,观察先期研发出的疟疾预防药的效果;中医药组一方面查阅文献,一方面深入民间,寻找治疗疟疾的秘方和验方,采集中草药样品,有时还在疫区就地试用观察;还有化学合成药组,与药厂合作,进行合成、筛选新药的工作。
1970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加入了中医药组。
她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
根据她2009年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记载,当时他们共筛选了两百多种中药,并终于在1971年10月从中药青蒿中获得具有100%疟原虫抑制率的提取物,取得中药青蒿抗疟的突破。
后来又经去粗取精,于1972年11月8日得到抗疟单体——青蒿素。
1973年,青蒿素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
后来,山东中医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等单位也从黄蒿中获得了青蒿素结晶。
同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始着手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确定工作。
1975年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确定了青蒿素的确切结构,后又在1978年确定了青蒿素的绝对构型。
1977年的《科学通报》介绍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1979年在《化学学报》发表的《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又更详细地介绍了青蒿素的相关化学反应。
人们一度认为,抗疟药物的结构中必须有含氮元素的环才能有效,但青蒿素却完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这种新结构的抗疟药,解决了长期困扰医学界的对喹啉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疟疾的治疗问题,并在过去30年里挽救了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非洲,由屠呦呦主持研发的新一代抗疟药双氢青蒿素(商品名“科泰新”),广泛用于抗疟治疗,被誉为“神药”。
有人甚至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起名叫“科泰新”。
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屠呦呦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她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还曾经因为在条件较差的实验室工作,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都积极主动地完成。
当年的科研人员们的献身精神,在屠呦呦和她团队人员身上等到了充分的体现。
为了确定药物对人类的有效性,屠呦呦和研究组的成员甚至充当了第一批志愿者,“以身试药”。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样做极有可能对自己的肝肾功能造成伤害,但是她们依然义无反顾。
“我们需要尽可能快地证明这种好不容易发现的治疟药物的临床效果。
”回忆起当年的行为,屠呦呦说。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这是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取材自林晓娜同名报道)(1)下面各项对文本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A . 青蒿素的研制完全依靠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这是中国古代医学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B . 科学研究只有基于现实的直接需要才会有价值,青蒿素等的研制就证明了这种说法。
C . 青蒿素解决了以往抗疟药的耐药性问题,是因为青蒿素有不同以往药物的化学结构。
D . 以身试药虽然危险,但在科研人员看来这却是比较有效的直接验证临床药效的手段。
E . 在屠呦呦看来,自己获得诺奖才能证明中医中药的伟大意义能为世界各国人民认可。
(2)总结屠呦呦取得成就的几条原因。
(3)屠呦呦女士曾被戏称为“三无院士”,即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和无院士头衔,对此社会各界有不同看法。
请简要阐释你的看法。
5. (13分)(2016·台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帽子周波东沙从来不戴帽子,所以,从来没有人见过他戴帽子的样子。
冬天的海岛比北方还冷,大街上走着很多戴帽子的男人,东沙不学他们,总说男人不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