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四课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第四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事实说明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B.内因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B.内因只有通过外因才能起作用

C.外因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变化发展

D.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的这副落第联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C.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诗强调的是

A.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B.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在事物发展中,内外因的作用是不同的5.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家的这个告诫强调的是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6.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句话

A.看到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B.肯定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否定了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D.夸大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丈夫。”孟轲的这个观点认为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C.外因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D.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因和外因缺一不可8.苏轼在《范增论》中讲到刘邦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关系时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这段话蕴涵的主要哲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9.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于

A.内因B.外因C.矛盾D.主要矛盾

10.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量变

①是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②包括数量增减和各构成成分的排列结构的变化

③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主次地位没有易位、统一体尚未破裂的状态

④原因在于事物外部矛盾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质变

①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②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地位相互转化引起的

③是事物数量变化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

④是新事物战胜取代旧事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2.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A.两种状态B.根本原因C.必然趋势D.内在动力

13.下列各项属于量变的是

①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②组成事物各部分在排列和结构次序上的变化

③事物不显著的变化

④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破裂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是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副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量变是事物的不显著的变化B.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5.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这是因为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C.量变到达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

B.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D.事物的发展变化从量变开始,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17.“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A.部分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18.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2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3 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这个事实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B.一般说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量变能引起事物性质的改变

D.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注意引起事物质变的数量界限

19.把握“适度”的原则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意义。下列做法和说法中,符合适度原则的是

A.过犹不及B.画蛇添足C.多多益善D.矫枉过正20.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

A.新事物是新出现的事物B.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发展起来的

C.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D.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

21.下列各项符合辩证法观点的有

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②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③杀鸡取卵,竭泽而鱼

④近朱者必赤,近墨者必黑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2.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毛泽东讲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的共同哲理是

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②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③事物发展

是在曲折中前进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2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是否承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是否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24.俗话说:“好事多磨”。这句话从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C.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D.事物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25.“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B.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C.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以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

26.“可以把辩证法间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这样就可以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这是因为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C.矛盾观点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内容和发展的源泉

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

27.下列观点属于形而上学观点及其表现的是

①存在即被感知②天不变,道亦不变③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

④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28.下列看法中,符合辩证法的有

A.和谐就是美和善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C.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29.“井底之蛙”是讽刺那些

A.不从实际出发的唯心主义者B.否认意识能动性的人

C.孤立地看问题的人D.把局部当作整体的见识短浅的人30.宋代诗人杨万里诗云:“莫道下山便无难,赚得路人错欢喜。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方出一山拦。”这首诗的哲学寓意是

A.物质世界纷繁复杂,神秘莫测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在人生道路上,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