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嘴杨巴教案
好嘴杨巴教学设计
1、为什么明明杨七的手艺好,最出名的却是杨巴?
2、杨巴好嘴之“好”体现在哪里?
总结例文中的描写方法,有利于总结写作技巧。
五、写作指导
总结规律:
1、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重点描写与中心思想有联系的特征上。
2、适当运用修辞,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3、描写中要融入自己的感情。
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七、作业
将片段练习进行拓展,写一篇600左右的作文。
加深理解,学有所获。
把、拓展延伸
介绍一些借物抒情佳作
积累写作素材
五、板书设计。
特点修辞感情
美丽比喻思念
如何描写抒情热闹比喻、排比怀念
宁静比喻、拟人想念
抓住特征善用修辞融入感情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中国历代以来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名人伟人立传。其实,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也不乏奇手、高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俗世奇人》,去认识一下里面的两位奇人。
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ppt展示)
2、作者
3、写作背景
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三、整体感知
1、读课文。学生接力读。
2、学生互评后,教师指导朗读。
3、课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分别是杨七、杨巴和李中堂,试从他们的角度,描述他们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注意叙述要符合情节)
初步品味语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四、质疑合作
课前预习时布置作业,找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后推选出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六、小练笔
一)根据下列“物”或“意”,说说可寓之“意”或可托之“物”
1、物:〔1〕仙人掌〔2〕树根〔3〕春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共3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共3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时的语言知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其能够自信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对西藏地区的了解与文化认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本单元的生词和词组。
2. 了解西藏地域文化的相关知识及风俗习惯。
三、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其能在不同语境下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表达。
2. 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与提高。
四、教学方法:1. 交互式授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头交流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法:营造一种情境,帮助学生贴近故事情节,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的吸收语言知识。
五、教学设计1. 预备知识:介绍作者、作品及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私下自行阅读并把阅读中的难点及不理解的问题用配有图片的PPT展示出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讲解课文: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预设了接下来学习的语言知识。
通过清晰的语音、简洁的语言和有趣的配图,引导学生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全面、深入地掌握起来。
3. 语言实践: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现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的信息沟通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
在讨论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与讨论者进行交流表达,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 情境模拟:通过模仿杨巴的表演,设计多种情境模拟,营造生动形象的交流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其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实际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表演、模拟,自行扮演人物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5. 学生作品展示:最后,学生们进行展示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成功和成就感。
六、教学效果评价:1. 各类测评:通过作业、测试、报告等各类测评,检测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水平与语言技能的提升情况。
好嘴杨巴教案
《好嘴杨巴》冯骥才【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秫、撮、擀、硌、懵等词语。
2、分析人物的“好嘴”,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3、探讨文章主要人物杨巴的说话艺术;4、加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重点】探讨杨巴的说话艺术【教学难点】分析杨巴的“好嘴”,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点拨法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引出“好”(板书:好嘴)凭你的理解,你认为什么样的“嘴”才称得上是“好嘴”?最好能举个例子。
教师鼓励学生谈出不同的理解,比如滔滔不绝的、左右逢源的、咄咄逼人的、拍马逢迎的、妙语连珠的、一语中的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媒婆、《七品芝麻官》中的包龙星等) 但是,杨巴只说了一句话,就被冯骥才成为好嘴。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板书:杨巴)二、《俗世奇人》及作者简介:(投影)《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
全书由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
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冯骥才,当代作家、画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50余种。
中篇小说《啊!》、《神鞭》,短篇小说《雕花烟斗》均获全国优秀作品奖。
《俗世奇人》共有18篇作品,每篇记述一个奇人趣事,各自独立。
内容虽互不相关,但“读起来正好是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
《俗世奇人》包括苏七块、泥人张、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冯五爷、蓝眼、好嘴杨巴等。
(点名学生朗读了解)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识读生字词秫()擀()硌()黏()下晌()懵()2、整体感知:(提示:删选信息法)课文讲述了天津街头两位卖高手杨七和扬巴,杨七是一个的人,杨巴是一个人。
在给进献茶汤中,的一句话让杨家茶汤名满津门。
《好嘴杨巴》教案寇杰
《好嘴杨巴》教案【一】、导入新课——引出“好”:同学们,凭你的理解,什么样的“嘴”才称得上是“好嘴”?(教师鼓励学生谈出不同的理解,比如滔滔不绝的、左右逢源的、咄咄逼人的、拍马逢迎的、妙语连珠的、一语中的的……)对,我们通常说他有一张“巧嘴”,有一张“好嘴”就是因为他所说出的话让人感觉咄咄逼人、或滔滔不绝等。
但是,在冯骥才的一则故事里,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疑惑,就在冯骥才的指引下,去一趟天津卫,来看一出好戏。
[幻灯片1](那么,让我们在带着疑惑去天津卫看好戏之前,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检查预习:(谁能来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填写这几个空,先让大家了解一下作者?)[幻灯片2]1、走近作者:(大屏幕展示)•本文作者是当代作家________,他以写知识分子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短篇小说《 _________ 》,中篇小说《____》《____》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他的小说集《俗世奇人》共收录了二十篇作品,可以说每篇写一个人物。
(咱们了解完作者后,谁再来帮这几个字词注注音。
)[幻灯片3]2、教师出示课文生字词:(大屏幕展示)(指名读,订正,强调重点。
生齐读两遍)小撮cuō咯牙gè啪pā擀面gǎn 黏软nián 秫米shú吓懵měng 内疚jiù(好,看来大家的预习情况还是不错的,希望能够再接再励。
)【三】、整体感知:(讲述好嘴之“好”)1、复述故事:[幻灯片4]( 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试着复述故事的情节。
要求:说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 (好,读完后谁来试着复述一下本文的故事情节)略:(秦)详:(三班)(通过这两位同学的复述,我们已经很清楚了本文的故事情节。
)2.课本剧的表演:(那么,接着让我们带着刚开始的那个疑惑,,去一趟天津卫,来走入这出好戏,请看:[幻灯片5](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初中语文好嘴杨巴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好嘴杨巴》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巴金及其作品《好嘴杨巴》的相关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巴金及其作品《好嘴杨巴》。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 分析角色形象:(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欣赏文学作品:(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情节等方面欣赏课文。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好嘴杨巴》的读后感。
3. 推荐一本巴金的作品,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角色形象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4. 学生的读后感质量。
5. 学生分享推荐作品的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堂趣味性。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俗世奇人好嘴杨巴 [《俗世奇人》——《好嘴杨巴》教案]
《俗世奇人好嘴杨巴[《俗世奇人》——《好嘴杨巴》教案]》摘要:复述、想象感受跌宕情节和“津味”语言提高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板嘴)凭你理你认什么样“嘴”才称得上是“嘴”,说杨巴是“嘴”其实作者就让他说了句话《嘴杨巴》教案教学目标复述、想象感受跌宕情节和“津味”语言提高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组合作环境下理“嘴”含义提高多角探究问题能力3对“”能有己看法提高透现象看质问题分析能力教学重目标教学难目标3 教学课课【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引出“” (板嘴)凭你理你认什么样“嘴”才称得上是“嘴”?能举例子(教师鼓励学生谈出不理比如滔滔不绝、左右逢、咄咄逼人、拍马逢迎、妙语连珠、语……)但是冯骥才则故事里主人公杨巴只说了句话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嘴”呢?(板杨巴)(说明“句话”与“嘴”——课始教师就有制造学生认知上矛盾利用张力激起学生期待)二、整体感知——讲述“” 出现主要人物有杨巴、杨七、李鸿请选择人物角揣摩他心理活动尽量保持原有语言风格用人称创造性复述故事学生课分头准备;组讲取长补短; 3班复述鼓励模仿天津话讲述;师生共评(说明这种换人称创造性复述活动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是语言“化”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对人物心理把握)三、重研——探究“” 说杨巴是“嘴”其实作者就让他说了句话研究这“”既可以从说话难看从这句话身看也可以从说话效看还可以从他人角看请你选择角分组深入探究杨巴嘴到底“”何处?组探究全班讨论(参见“简析”部分) 3教师总结(说明这是重学生不定认识很全面深刻教师要引导拨力使学生认识到要从多角深入地看问题)四、深入理——评价“” 作者说“手艺再高东西再拿到生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货买卖人功夫半嘴上”“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毫不疚因己成名靠是己张嘴李堂并没有喝茶汤呀”你怎样看待杨巴这张“嘴”?你想拥有这样张“嘴”吗?教师结这些人物封建代社会地位较低下谋生程常受到各方面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这种生存压力也促成了人物特殊生存策略但这又是多么无奈回答明明是李堂错却要抢着加己身上;明明己无错却要抢着恕罪这种机灵是生存空遭到挤压人格扭曲是面对生存困境顺应变是以牺牲己人格做代价(说明引导学生围绕这话题分组展开讨论或辩论力图使学生把己“摆”进教学活动由叙述、探究向评议也是种情感态渗透紧密结合延伸避免了脱离发挥发言教师要尊重学生前提下做价值观引导)五、拓展延伸——想象“” 想象段故事杨七和杨巴相识模仿“津味”语言风格讲述突出人物各领合人物各性格(说明这种补白式是次“回首”人物理、情节把握、语言运用综合训练又补救了对次要人物杨七理可以先处理练习二3、两道题让学生体会下“津味”语言风格评价要特别关人物身领和性格特)【教有所思】思得①分析从矛盾开始这课难教难浅易教学我抓住了“句话”(杨巴只说了句话)与“嘴”矛盾设计教学活动着力挖掘“”含义引导学生多角探究从而真正进入有效分析层次分析要从揭示部矛盾开始——尤其对容浅显、似望而知②活动让学生语陶醉我紧紧围绕眼“”开展了“引出‘’——讲述‘’——评价‘’——想象‘’”四语活动这四活动分别指向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深入理和拓展延伸由课外到课由叙述到议论循序渐进逻辑严密“讲述‘’”是很有思维含量活动对学生很有挑战性特别是鼓励学生用天津话讲述学生很感兴趣“你想拥有这样张“嘴”吗?”学生发言积极异彩纷呈有说生命可贵这张嘴保全了己生命有说生命诚可贵人格价更高说话要忠己心灵还有说现今社会单凭张“嘴”还不行还要有安身立命真才实学“想象‘’”是次巧妙地“再回首”相识方法各种各样但都能尊重人物性格特轨道上进行简直是神笔思感受主要有三①主学习不够这课上下我越越感觉这思路明显缺就是预设性太强学生主发现不够从导入到感知由感知到研由研到延伸是逻辑严密、不容打破打乱系统并且都教师预设和掌控教学呈现种封闭状态开放性不够②学生准备不够“讲述”和“想象”这两活动思维含量都很高要出色完成必须充分、积极思维加工教学我有“往前赶”心理给学生预留不够充足致使有学生仓促对话准备不足“探究”活动学生很难从多角分析问题很容易架空教师要作必要提示和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也可以给每组提示相应角然让他们按教师提示探究③系现实不够除导入和次讨论“你想拥有这样张“嘴”吗”外再无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实践再证明教学只有从学生心灵扬帆起航处处把学生“摆进”学生才能陶醉其积极参与比如设计这样问题如换作是你你会怎么说?假设杨七杨巴就生活你区里你认他们会生活得很吗?你想分别对他们说什么?。
《好嘴杨巴》教案
利用道具、布景等手段,营造故事发生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氛 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小组合作探究法在文本解读中的运用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文本中的 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培 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 探究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 意图,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 全面把握。
人物形象分析:杨巴形象及性格特点
杨巴形象
杨巴是一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口才了得的茶汤摊主。
性格特点
杨巴机智敏捷,善于察言观色,能够迅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他待人热情周到,善于与顾客沟通,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 尊重。在面对中堂大人的误会时,他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 用巧妙的语言化解危机。
语言风格与修辞手法
评价方式与标准设计
过程性评价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 自己的见解和问题,与老 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认真听讲和记录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及时 记录重要内容,以便回顾 和复习。
小组合作与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 习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 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结果性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检 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通过学习《好嘴杨巴》等作品,我们可 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从 不同角度审视文本中的人物、情节和语 言等元素,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 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VS
创新能力的激发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 象力和创造力,对文本进行改编或续写等 创作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 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初中语文好嘴杨巴教案范文总汇大全
初中语文《好嘴杨巴》教案优秀范文总汇大全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好嘴杨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掌握和学习杨巴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好嘴杨巴》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杨巴的性格特点和价值意义。
3. 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4. 课内外阅读推荐的书籍和文章。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好嘴杨巴》的阅读与理解。
2. 杨巴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的分析和学习。
3. 课内外阅读的推荐与指导。
2.2 教学难点1. 对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
2. 杨巴精神品质的深度学习和探讨。
3. 课内外阅读的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阐述杨巴的精神品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杨巴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2 教学手段1. 投影仪:展示课文相关内容,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书籍和文章:提供课内外阅读的书籍和文章,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好嘴杨巴》的基本情节和背景。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杨巴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4.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杨巴的精神品质。
5. 课内外阅读推荐:介绍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4.2 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阅读理解:15分钟3. 分析讨论:20分钟4. 深入探讨:15分钟5. 课内外阅读推荐: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评价其课堂参与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好嘴杨巴》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好嘴杨巴》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好嘴杨巴》。
本课文以城乡两地,人与动物的情感交流为主要线索,让学生深入了解阳春白雪、刁钻狡黠的杨巴,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到动物和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感受到动物也有温情和感情,这对于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爱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都有积极的作用。
2.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动物和人类之间的温情互动关系。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杨巴与人类之间的情感交流。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情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5. 教学方法阅读课文、小组讨论、课堂讲解、个人思考和总结。
6. 教学时间本节课为一节课时,45分钟。
7.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老师放一张主人公杨巴的图片,让学生看看这个大臣猫长什么样子,会如何思考,与人的交往是如何的等。
2.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教师可提供课前预习问题,比如:“你会如何评价杨巴?”“你觉得动物和人可以互动吗?”等等,让学生自己准备好后进行课文阅读。
3.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杨巴与人的交往中表现出的情感,每个小组需要成员讲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小组内共同讨论。
4.教师进行课堂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进行总结,同时着重提醒学生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要点。
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和回答教师的问题,查漏补缺。
8. 教学素材《好嘴杨巴》一篇课文、学生自己阅读的文本、学生讨论和思考的决议整理表格。
二、反思这堂课主要以阅读课程为主,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和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了杨巴与人的交往中表现出的情感,体现出了教材中“读懂分文、胸有文学”的教学宗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主动性不高,小组讨论的效果也不如预期。
好嘴杨巴语文教案
好嘴杨巴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语句。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语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懂得诚实守信、聪明才智和敬业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语句。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文本及教学参考资料。
(2)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资料。
(3)生字词卡片或黑板。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搜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
(2)简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和解释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预习时搜集的生字词资料。
(2)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4. 分析课文:(1)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好嘴杨巴的故事。
3. 调查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对于好嘴杨巴的评价和看法。
六、教学过程6. 深入解读:(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好嘴杨巴语文教案
好嘴杨巴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沟通交流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挫折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2)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生字词学习:(1)列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自主学习。
(2)老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学生跟读并模仿运用。
3. 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介绍:(1)老师简要介绍课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老师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 课文讲解与分析:(1)老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1)老师列出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
(2)老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模仿运用。
4. 分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 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绘制课文情节思维导图。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初中语文好嘴杨巴教案范文大全
初中语文《好嘴杨巴》教案精选范文大全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好嘴杨巴》这篇文章,了解杨巴的人物形象,掌握文章的主要情节,并能够分析作者在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1.2 教学内容《好嘴杨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杨巴这个卖烧饼的人物的生平事迹。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杨巴的聪明才智、机智灵活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主要情节,理解杨巴的人物形象。
2.2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在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2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话题,让学生阅读文章。
Step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文章的主要情节。
Step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杨巴的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杨巴的描写手法。
Step 4: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Step 5: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
第四章:课堂活动设计4.1 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杨巴的故事情节,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4.2 活动步骤Step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杨巴的故事情节。
Step 2: 每组进行讨论,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Step 3: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的发现。
Step 4: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杨巴的人物分析作文。
5.2 评价标准是否能够准确描述杨巴的人物形象。
是否能够分析作者在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作文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结构是否清晰。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杨巴这个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对比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与现实中的原型之间的异同。
6.2 教学延伸讨论杨巴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一背景对杨巴性格形成的影响。
好嘴杨巴的教案
好嘴杨巴的教案一、引言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口才的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好嘴杨巴的教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才能力,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演讲者和沟通者。
本教案将介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通过训练和实践,学生将逐渐提高自己的口才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演讲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演讲技巧和口才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通过辩论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辩论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听取他人演讲和辩论,培养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口才训练a. 提高演讲技巧:学习演讲的基本技巧,如声音的控制、语速的调节和手势的运用等。
b. 创造有效的演讲主题:学习如何选择一个有足够说服力的演讲主题,并进行相关素材的收集和整理。
c. 实践演讲: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讲,帮助他们提高口才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辩论训练a. 学习辩论的基本知识:介绍辩论的基本概念和辩论的结构,包括论题的设定、立论和驳论等。
b. 辩论技巧培养:培养学生的辩论技巧,如思辨能力、逻辑思维和论据的运用等。
c. 组织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辩论能力和自信心。
3. 团队合作a.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分享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b. 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项目,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师通过自己的演讲和辩论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实践:学生通过实践演讲和辩论的方式进行口才训练,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激励和反馈:给予学生积极的激励和反馈,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
初中语文好嘴杨巴教案范文大全
初中语文《好嘴杨巴》教案精选范文大全第一章:《好嘴杨巴》作品简介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感受作品的现实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作者及作品背景的了解。
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教学难点:1.作品现实意义的感悟。
2.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作品现实意义的感悟。
4.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文学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分析杨巴的性格特点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杨巴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把握。
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杨巴的性格特点的分析。
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难点:1.对杨巴性格特点的深入理解。
2.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杨巴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分析杨巴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把握。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杨巴性格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章:探讨杨巴的聪明才智教学目标:1.通过探讨杨巴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杨巴的聪明才智的探讨。
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难点:1.对杨巴聪明才智的深入探讨。
2.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杨巴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探讨杨巴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杨巴聪明才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四章:理解杨巴的人生价值观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杨巴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好嘴杨巴教案
好嘴杨巴【知识目标】深入感受跌宕的情节和“津味”语言,咀嚼课文的人情事理,感受市井人生。
【能力目标】1.合作探究,理解“好嘴”的含义,提高多角度探究问题的能力。
2.对“好”能有个性化的见解,提高根据人物所处的历史区间客观唯物的分析能力。
3.模仿课文,学会以方言俗语入作文,让自己的文字也生动鲜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指导学生品味祖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的魅力。
2.激发学生对人情事理的思考,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1.多角度分析杨巴的“好嘴”,学会用历史唯物的眼光看待人物的行为。
2.模仿课文,以家乡的乡土风物和方言俗语入作文,让自己的语言也鲜活生动起来。
【难点】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参与记录家乡的土语乡俗。
【教学过程】一、导入竹板那个一打,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天津奇人好嘴杨巴。
咱们这课文,写的就是他,作者冯骥才,当代的作家。
天津的街头,大伙都认识他,见他就问:“大冯,来套煎饼果子吗?”天津,一座散发着独特魅力的老城。
一座有确切建成时间记录精确到天的城市,一块号称“九河下梢”的风水宝地。
各路人物都在这里聚首,演绎出了多少“俗世”中的传奇。
二、作者简介冯骥才,我们已经在上《泥人张》的时候做了简单的介绍,他是一位生在天津的当代作家,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有浓厚的兴趣。
据说在天津,不知道冯骥才的人可能很少,他那1米9多的大个子在街上一晃荡,便有人喊:大冯,忙嘛呢?来套煎饼馃子吧!”巧了,今天我们的课文里的茶汤和煎饼馃子差不多,也是天津的小吃之一。
三、简要介绍茶汤天津茶汤也是一绝。
茶汤不仅色香味俱佳,冲调的手艺也同样讲究,实际就是一种精妙的民间手艺绝活。
最惹人注意的还是那把大铜壶,壶中能盛水40公斤。
如果没点力气,是干不了这一行的。
这把大铜壶的壶身擦得锃亮, 铜壶的奥妙在于壶的底盘中心有一只碳火炉, 能保持壶水随时都呈滚开状态,这样茶汤才能一冲就熟。
卖茶汤的人用这壶还要有些技巧,壶把在壶身的一侧,壶的肚大底小,要利用杠杆原理,在壶把上稍加用力,壶身就可以倾斜,滚开的水就从壶嘴冲人茶汤碗内。
好嘴杨巴教案
好嘴杨巴教案杨巴教案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法,主要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份关于好嘴杨巴教案的教学设计,共计700字。
课时:2节课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灵活运用“好嘴杨巴”的概念。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好嘴杨巴”的技巧进行口头表达。
3. 学生能够通过互动和讨论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杨巴教材或课文片段。
2. 讨论话题和问题的准备。
3. 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导入:向学生介绍“好嘴杨巴”的概念和意义。
2. 激发兴趣:与学生分享一些表达技巧和来源的例子,如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名人演讲等。
3. 特点了解:分组让学生讨论和总结“好嘴杨巴”的特点,并向全班展示。
4. 小组活动:给学生分发几个讨论话题以及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使用“好嘴杨巴”的技巧,比如提出观点时使用修辞手法、引用社会新闻等来支持观点。
5. 结束:请学生反思并分享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第二节课: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好嘴杨巴”的特点,以及在小组活动中的技巧运用和经验。
2. 讨论拓展:给学生一个新的话题,并给出相应的问题。
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进行全班分享,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教师点拨: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和指导。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表达技巧和观点,并给予正面的评价和鼓励。
4. 小组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比赛内容为通过演讲的形式展示自己对某一话题的看法和观点。
每个小组派出1名代表进行演讲,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委打分。
评分标准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观点的深度和广度等。
5. 结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听一些优秀的演讲或演讲者的演讲,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
2.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口头表达的技巧和能力。
好嘴杨巴教案
好嘴杨巴教案课题:好嘴杨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发展阶段中语言表达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表达的能力;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4.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语言交流。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和打招呼,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
2. 以图片或实物引入主题:展示或提供一些与好嘴杨巴(或与本地某个口头表达习惯有关的)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兴趣。
概念阐释(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好嘴杨巴的概念:解释好嘴杨巴是指善于使用语言表达自己、交流和倾听他人的能力。
2. 分享好嘴杨巴的重要性:与学生一起讨论好嘴杨巴对于人际交往、合作学习以及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实践活动(25分钟):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分享并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好嘴杨巴的例子。
2. 角色扮演:选择一些日常情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模拟并展示如何运用好嘴杨巴的能力进行有效沟通。
3. 组内讨论和改进:让每个小组观察其他小组的表演,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改进建议,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总结(10分钟):1. 回顾学生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他们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经验,提醒他们哪些做法是有效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实践和反思才能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3. 下一步行动: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提醒他们关注自己口语表达的进展和改进。
延伸活动(可选):1. 英语角活动:安排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鼓励他们积极主动与其他人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 演讲比赛:组织一个小型演讲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好嘴杨巴。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运用好嘴杨巴的能力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
2. 收集学生的反馈:询问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的感受和认识,并关注他们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嘴杨巴【知识目标】深入感受跌宕的情节和“津味”语言,咀嚼课文的人情事理,感受市井人生。
【能力目标】1.合作探究,理解“好嘴”的含义,提高多角度探究问题的能力。
2.对“好”能有个性化的见解,提高根据人物所处的历史区间客观唯物的分析能力。
3.模仿课文,学会以方言俗语入作文,让自己的文字也生动鲜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指导学生品味祖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的魅力。
2.激发学生对人情事理的思考,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1.多角度分析杨巴的“好嘴”,学会用历史唯物的眼光看待人物的行为。
2.模仿课文,以家乡的乡土风物和方言俗语入作文,让自己的语言也鲜活生动起来。
【难点】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参与记录家乡的土语乡俗。
【教学过程】一、导入竹板那个一打,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天津奇人好嘴杨巴。
咱们这课文,写的就是他,作者冯骥才,当代的作家。
天津的街头,大伙都认识他,见他就问:“大冯,来套煎饼果子吗?”天津,一座散发着独特魅力的老城。
一座有确切建成时间记录精确到天的城市,一块号称“九河下梢”的风水宝地。
各路人物都在这里聚首,演绎出了多少“俗世”中的传奇。
二、作者简介冯骥才,我们已经在上《泥人张》的时候做了简单的介绍,他是一位生在天津的当代作家,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有浓厚的兴趣。
据说在天津,不知道冯骥才的人可能很少,他那1米9多的大个子在街上一晃荡,便有人喊:大冯,忙嘛呢?来套煎饼馃子吧!”巧了,今天我们的课文里的茶汤和煎饼馃子差不多,也是天津的小吃之一。
三、简要介绍茶汤天津茶汤也是一绝。
茶汤不仅色香味俱佳,冲调的手艺也同样讲究,实际就是一种精妙的民间手艺绝活。
最惹人注意的还是那把大铜壶,壶中能盛水40公斤。
如果没点力气,是干不了这一行的。
这把大铜壶的壶身擦得锃亮, 铜壶的奥妙在于壶的底盘中心有一只碳火炉, 能保持壶水随时都呈滚开状态,这样茶汤才能一冲就熟。
卖茶汤的人用这壶还要有些技巧,壶把在壶身的一侧,壶的肚大底小,要利用杠杆原理,在壶把上稍加用力,壶身就可以倾斜,滚开的水就从壶嘴冲人茶汤碗内。
冲时得胆子大些,仔细掌握好开水量,不多不少正好冲成一碗,这也得有点功夫。
四、整体感知1.3分钟速读课文·给段落表序号·思考①在《好嘴杨巴》中手艺高明的是谁?请你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②为什么后来杨家茶汤改叫做杨巴茶汤,杨七反而渐渐被埋没,无人知晓了呢?③杨巴能够做到这一切,靠的是什么?答案讲解:①杨七杨七的手艺好,关键靠两手绝活。
一般茶汤是把秫米面沏好后,捏一撮芝麻洒在浮头,这样做香味只在表面,愈喝愈没味儿。
杨七自有高招,他先盛半碗秫米面,便洒上一次芝麻,再盛半碗秫米面,沏好后又洒一次芝麻。
这样一直喝到见了碗底都有香味。
他另一手绝活是,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铁锅炒过,再拿擀面杖压碎。
压碎了,里面的香味才能出来。
芝麻必得炒得焦黄不糊,不黄不香,太糊便苦;压碎的芝麻粒还得粗细正好,太粗费嚼,太细也就没嚼头了。
这手活儿别人明知道也学不来。
手艺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此中道理跟写字画画差不多。
②因为杨巴一句话化解了一场大祸,不但没得罪李中堂,反而获得了他的首肯,名震津门。
③靠的是一张好嘴。
在天津的平民文化中,耍嘴皮子是天津话的突出特点。
据说,在旅途中,一群人在一起,大家听一个人说话的,那个说话的人一定是天津人。
课文里一开始就说,卖茶汤光有杨七的手艺好,行不行?我们一起把相关的课文读一读。
可是,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
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
同学们都能看懂这一段话,但是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
我们不妨用今天淘宝网对一件商品的描述来看看是生意人是怎么做到“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的。
这不过是一蓬绿绿的草罢了,并无什么特殊之处。
但是你来看看店家的吆喝:在我们的心中,深藏著接近自然的渴望,而简单易种又充满盎然绿意的观叶小品刚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你是不是已经有点动心?别着急,更煽情的在下面:栽培光纤草的过程有不同的乐趣:在幼苗期看到参差不齐的绿芽,就像换牙期的小孩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那是单纯的可爱;在生长期柔细的叶姿有如少女的发丝,让人不禁想轻轻地抚摸,那是温柔的可爱;在开花期点点白花,仿佛有无数的萤火虫在绿林穿梭,那是开心的可爱;希望大家也能来体会栽培植物的快乐,不要放弃对植物的热情。
看到这里,你已经不止是怦然心动,更是早就掏出钱包了吧?怪不得杨家茶汤这买卖,杨七手艺再好,要想在生意场上立足,还是得“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五、重点研读可是,生意人像杨巴那样能说会道的应该并不少,尤其是在天津,没有两下子,就不敢在这码头上混。
怎么偏偏就杨巴能扬名立万了?关键在于,他要应付的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大名鼎鼎的合肥李鸿章:李鸿章,晚清重臣,世人多尊称其为李中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非常大的一位人物。
李鸿章和天津有不解之缘,他使天津成为开展洋务运动的基地,为中国的现代化迈出艰难的第一步,也为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写下独特的一页。
他创办了天津机器制造局,他还自筹款项,在天津创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所规模完整的私立西医医院。
天津人把许多民间传奇安在李鸿章头上,是有原因的。
但是,李中堂的脾气大,也是非常出名的。
他骂过日本公使,对土耳其君主大呼小叫。
在晚清官场,更是人人尽知他那可怕的“中堂脾气”。
小手艺人碰上了李中堂,结果真让人捏一把汗啊。
①阅读·思考找到对李中堂的描写,并用一个字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怒)讲解分析: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怒!请同学们把相关的语句朗读一遍,要读出李中堂的这个“怒”来。
李中堂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碎瓷乱飞,茶汤泼了一地,还冒着热气儿。
在场众官员吓懵了,杨七和杨巴慌忙跪下,谁也不知中堂大人为嘛犯怒?天津官员就是想要“把中堂大人哄得高兴”,才否定了“熬小鱼”、“炸麻花”,选了“好吃无险”的杨家茶汤。
结果竟然是没吃就砸了瓷碗。
这下,天津官员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更苦了杨七杨巴,可能要“挨顿臭揍”——这都是眼前的小事,关键问题是,这事张扬开来,以后生意就没法做了,怎么安身立命呢?②这时,亏得杨巴把住了李中堂的脉。
一张嘴,只说了一句话,就转危为安。
请找到表现杨巴危机公关能力的文字并朗读。
当官的一个比一个糊涂,这就透出杨巴的明白。
他眨眨眼,立时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没喝过茶汤,不知道洒在浮头的碎芝麻是嘛东西,一准当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脏土,要不哪会有这大的火气?可这样,难题就来了——倘若说这是芝麻,不是脏东西,不等于骂中堂大人孤陋寡闻,没有见识吗?倘若不加解释,不又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说不说,都是要挨一顿臭揍,然后砸饭碗子。
而眼下顶要紧的,是不能叫李中堂开口说那是脏东西。
大人说话,不能改口。
必须赶紧想辙,抢在前头说。
杨巴的脑筋飞快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来了!只见他脑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响,一边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
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说完又是一阵响头。
请自选一个角度,探究:杨巴的嘴到底“好”在何处?(从说话的难度,话语本身,说话的效果以及别人的角度来考虑,自由组合合作探究)答案分析:1.从说话的难度看。
一是李中堂勃然大怒:“打落”“乱飞”“泼了一地”,众官员都“吓懵了”,没有杨七的描写,可见他一点辙都没有。
火烧眉毛,这需要“敢说”。
二是左右为难:说是芝麻,这等于“骂中堂大人”不认识普通农作物,无知愚笨;不说是芝麻,“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自己要吃大亏,甚至会掉脑袋。
这需要“巧说”——不说破,但是要说明白,给李中堂一个台阶下。
三是时间紧迫:必须赶在中堂说话之前说,不然说什么都没用了。
需要“快说”。
2.从这句话本身看。
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不知道”,他早就“立刻猜到”,这儿却说“不知道”——揣着明白装糊涂;二是“不爱吃”,前文明明说中堂大人“不知道”那个是碎芝麻以为是脏土才砸了碗,这儿却愣说他发脾气是因为“不爱吃”碎芝麻,给足了李中堂面子,也让他有台阶可下。
3.从说话的效果看。
它不但使所有人转危为安,而且使李中堂对杨巴“心生欢喜”、“赏银百两”(据说清晚期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375,百两银子价值接近四万元),从而使杨巴“威名大振”。
4.从他人的角度看。
故事开端,并不写杨巴,而是从夸赞杨七的高超技艺开始;在第五段用“可是”一转,让人明白了写杨七是为了衬托杨巴。
杨巴说话之前,众官员“吓懵了”,“一个比一个糊涂”,而杨巴“立时猜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就来了”;杨巴说话之后,李中堂觉得他“机敏过人”,“心生欢喜”,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而杨巴“心里头却一清二楚全明白”。
教师小结:这正是:说谁不简单?杨巴不简单!就凭一张嘴,说动李鸿章。
得了大奖赏,从此美名扬!③你怎样看待杨巴的这张“好嘴”?学生自由组合讨论,举手回答。
可能涉及的答案有正面评价:杨巴机智勇敢、胆识过人。
也可能是负面的评价:杨巴这就是耍滑头,没错也认错,没有骨气、见风使舵。
(可让学生设身处地为杨巴着想,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不低头就要碰得头破血流。
人要能够适应环境,能屈能伸。
)分析评价:手艺人说起来好心酸,旧社会讲究士农工商。
居末流受人歧视欺压,遇权贵忍辱低头请罚。
耍嘴皮人谓世故圆滑,哪知我生存本是艰难。
看问题还要历史眼光,好口才也是能力非常。
演一段传奇好戏收场,愿同学提笔再续新章。
六、小结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俗世奇人·序言》七、拓展延伸品味津味风格的语言,学会用方言描绘家乡的人和物,给自己的作文增添浓厚的地域风味。
①请同学们找出课文里给人印象深刻的有天津独特韵味的语言。
举例:嘛样、嘛东西、为嘛……在天津,“嘛”和“什么”是通用的。
你找别人有事,他会问你“嘛事儿”;饭后遛弯,和熟人走对脸,准得打趣一句“吃的嘛”;天津人给你打保票,爱说“这有嘛”;瞧什么东西不顺眼,爱说“嘛玩意儿”;不想让你搀和事儿,一准儿皱着眉头问:“有你的嘛?”②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下面两组句子,三分钟后指定代表进行总结:第一组:A:你家高小庭挺聪明的,能不能让他帮我做一些事,我不会亏待他的。
B:你家高小庭蛮机灵,阿好相帮我做点事体,我也勿会亏待伊。
——陆文夫《美食家》第二组:A:王玉兰说,你让姑姑吃豆腐渣,喝难闻的豆汁,真丢人啊!B:王玉兰说,你让姑爸爸吃豆腐渣,喝那馊泔水一样的豆汁儿,亏先人哩!——叶广苓《醒也无聊》点拨:第一组中B句的作者陆文夫是江苏文坛一位有代表性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