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产生原因

合集下载

【地理知识点】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和联系

【地理知识点】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和联系

【地理知识点】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和联系
滑坡是斜坡上大量土体和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泥石流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

斜坡上大量土体和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滑坡。

滑坡主要发生在易于亲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质岩中。

当坚硬岩层内存在有利于滑
动的软弱面时,也易于形成滑坡。

埋藏于土体或岩体中倾向与斜坡一致的层面、夹层、层
间错层、断层面、裂隙面等,都易形成滑坡。

由于水的浸入,使滑动面减小了摩阻力,同
时也增加了滑坡体的重量,特别在滑动面下有泉水的地方更易形成滑坡。

其它如:风化、降水,人为不合理地加载、地表水对坡脚的冲刷、地震等,也是形成
滑坡的原因。

泥石流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

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
形陡峻的山区。

一般来说,形成泥石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集中的不稳定的松散土石物质;二是有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三是有宜于汇水和较陡的地形。

滑坡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
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

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
要固体物质来源。

滑坡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

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

泥石流与
滑坡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滑坡推力知识点总结

滑坡推力知识点总结

滑坡推力知识点总结一、滑坡推力的定义滑坡推力是指导致土体发生滑坡的力量或作用。

滑坡推力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重力、水力、地下水位的变化、地震和人为因素等。

这些力量的作用会导致土体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从而引发滑坡。

二、滑坡推力的类型1. 重力推力重力是导致滑坡的最主要的推力。

当土体的重力超过了抵抗滑动的强度时,土体就会发生滑坡。

重力推力是由于坡面的坡度超过了土体的稳定坡度,或者由于土体的重力特性发生了改变,例如土体中的孔隙水增加、重力中心的移动等。

2. 水力推力水是另一个导致滑坡的重要推力。

大雨或者融雪会导致土体中水分的增加,进而改变了土体的稳定性。

孔隙水的增加使得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从而增加了土体发生滑坡的可能性。

此外,水力也会在坡面上形成压力,进一步导致了土体的滑动。

3. 地下水位的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是导致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体中孔隙水的增加会减小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增加了滑坡的危险性。

而地下水位下降时,土体的重力特性也会发生变化,导致滑坡的可能性增加。

4. 地震地震是导致滑坡的另一个重要推力。

地震会使土地产生振动,从而导致土体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引发了滑坡。

地震引发的滑坡往往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因此地震对于滑坡的预防和应对也是非常重要的。

5.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当的土地利用、采矿、建筑和工程施工等活动都可能改变土体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滑坡的发生。

因此,对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滑坡推力的评估和预测为了应对滑坡灾害,对滑坡推力进行准确的评估和预测非常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和工具:1. 地质勘探和监测地质勘探是评估滑坡推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地形、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等因素的详细调查和研究,可以对滑坡的危险性进行初步评估。

此外,利用遥感技术和现代监测仪器也可以对潜在的滑坡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滑坡预兆,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地质灾害滑坡工程治理方案

地质灾害滑坡工程治理方案

地质灾害滑坡工程治理方案一、引言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滑坡灾害,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工程治理方案。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地质灾害滑坡工程治理的方法和策略。

二、滑坡原因分析滑坡是由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降雨、地震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在滑坡的破坏机理中,常见的有岩土体的失稳和强度降低,或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地下水位。

三、滑坡治理方法1. 变修地和增加支护变修地是指对滑坡处的地形进行调整,通过挖掘、填方等措施,减少局部地势的陡坡或洼地,使之变得平缓,并增加支护构筑物,以增强地面的稳定性。

2. 排水处理排水处理是指通过排水井、排水管等措施,将地下水导流排除,以降低岩土体内部的水压,减少滑坡的发生可能。

3. 土体加固土体加固是指采用荷载、抗拉材料等对岩土体进行加固,提高土体的抗滑稳定性。

4. 绿化植被通过植被植物,增加山体的抗蚀能力,减少雨水冲刷山体的机会,并减少滑坡的发生可能。

5.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山体的位移、水位等参数,以便及时预警和采取有效的措施。

四、案例分析某地区因两年来强降雨,山地滑坡频发,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针对性地治理滑坡,当地政府制定了滑坡治理工程方案。

1. 首先对滑坡地区进行了土地调查和勘测,确定了滑坡地区分布情况和滑坡危险点。

2. 加强了滑坡地区的监测,建立了滑坡处的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掌握地势变化和水位变化。

3. 通过变修地和增加支护的方式,对滑坡地区进行加固,并进行排水处理,将地下水及时导流。

4. 绿化植被化滑坡地区,增加地表覆盖,并防止雨水冲刷。

5. 实施土体加固工程,对滑坡处进行荷载和抗拉材料加固,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五、滑坡治理经验总结1. 滑坡治理需要科学论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2. 加强滑坡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土石坝滑坡的原因及预防防护措施和加固措施

土石坝滑坡的原因及预防防护措施和加固措施

土石坝滑坡的原因及预防防护措施和加固措施土石坝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条件不良:土石坝建造的地质条件不良,如土层松散、岩石裂隙多、地基不稳等,容易导致土石坝滑坡。

2.水文条件不良:土石坝建造的水文条件不良,如水位过高、水压过大、水流速度过快等,容易导致土石坝滑坡。

3.人为因素:土石坝建造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不良、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当等人为因素也会导致土石坝滑坡。

为了预防和防护土石坝滑坡,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地质勘察:在土石坝建造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建造地点,避免建造在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区。

2.加强水文监测:在土石坝建造后,需要加强水文监测,及时掌握水位、水压、水流速度等水文条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水文条件不良导致土石坝滑坡。

3.加强维护管理:土石坝建造后,需要加强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土石坝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人为因素导致土石坝滑坡。

4.加强技术措施:在土石坝建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如加固土石坝的基础、采用防渗措施、加强土石坝的稳定性等,避免土石坝滑坡。

加固措施和加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加固土石坝基础:加固土石坝基础是防止土石坝滑坡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用加固地基、加固坝体等方法,提高土石坝的稳定性。

2.采用防渗措施:防渗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土石坝滑坡。

可以采用加固坝体、加固坝顶、加固坝底等方法,提高土石坝的防渗性能。

3.加强土石坝的稳定性:加强土石坝的稳定性是防止土石坝滑坡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用加固坝体、加固坝顶、加固坝底等方法,提高土石坝的稳定性。

总之,土石坝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需要采取科学的预防和防护措施,避免土石坝滑坡的发生。

加固措施和加固方法也是防止土石坝滑坡的重要手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土石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坝滑坡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土坝滑坡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土坝滑坡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C O N T E N T S目录02土坝滑坡防治的措施04应对突发土坝滑坡的措施06加强科研和学术研究01土坝滑坡产生的原因03预防和减轻土坝滑坡的策略05加强公众教育和提高意识土坝滑坡产生的原因土质:土质松软、易受侵蚀地下水:地下水位高、渗流作用强地质构造: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发育,易产生滑坡地形:坡度大、坡面陡A B C D降雨:持续降雨导致土体饱和,降低土体抗剪强度气温:气温变化导致土体冻融,破坏土体结构风:强风导致土体表面风化,降低土体稳定性蒸发:蒸发导致土体水分流失,降低土体抗剪强度人类活动因素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导致土坝稳定性下降01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土坝的破坏和扰动02环境污染: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导致土坝环境恶化03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土坝结构受损04土坝滑坡防治的措施建立预警系统A B C D监测土坝的变形和位移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预测滑坡的可能性和规模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加强土坝监测建立监测系统: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土坝的变形、渗流、应力等参数定期检查:定期对土坝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预警:建立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确保应急响应迅速有效制定应急预案01建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02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包括报告、响应、处置、善后等环节03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包括人员疏散、抢险救援、物资保障等措施04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05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置险情0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实施加固措施采用锚固技术:在坝体与地基之间采用锚固技术,提高连接强度采用排水设施:设置排水设施,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坝体压力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滑坡隐患增加坝体强度:采用高强度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等改善坝体结构:优化坝体形状、坡度等,提高稳定性采用抗滑桩:在坝体两侧打入抗滑桩,提高抗滑能力预防和减轻土坝滑坡的策略合理设计土坝结构坝体结构:选择合适的坝体材料和结构形式,提高坝体的稳定性和抗滑能力坝坡设计:合理设计坝坡的坡度和坡向,减轻坝体受力,降低滑坡风险0102排水设施: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降低坝体含水量,防止滑坡03监测和预警: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滑坡风险04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01020304选用抗滑性能好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选用耐久性好的材料,如石材、木材等选用抗渗性能好的材料,如沥青、防水卷材等选用环保材料,如再生材料、绿色建材等加强土坝的施工质量控制严格遵循施工规范,确保土坝施工质量01加强土坝的压实度控制,确保土坝的稳定性02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土坝的施工效率和质量0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土坝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04定期进行土坝维护和检查01定期检查土坝的稳定性和渗漏情况05定期对土坝周围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03定期检查土坝的排水设施和防渗设施02定期清理土坝周围的植被和垃圾04定期对土坝进行加固和修复定期对土坝的维护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06应对突发土坝滑坡的措施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理01020304建立预警机制:监测土坝的变形、渗流、水位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土坝的规模、地形、地质等条件,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快速响应:一旦发生突发土坝滑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抢险救援、监测预警等工作转移受影响区域的人员和财产监测预警:建立监测系统,及时预警滑坡风险01疏散撤离:在滑坡发生前,及时疏散受影响区域的人员和财产03财产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受影响区域的财产,减少损失05制定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02临时安置:为撤离人员提供临时安置点,保障基本生活需求04进行灾后修复和加固工作01评估土坝滑坡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02制定修复和加固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材料选择等03实施修复和加固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04监测修复和加固效果,确保土坝安全稳定加强公众教育和提高意识加强公众对土坝滑坡的认知教育A B C D宣传土坝滑坡的危害性,提高公众对土坝滑坡的认识普及土坝滑坡的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加强土坝滑坡的监测和预警,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开展土坝滑坡的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公众对土坝滑坡预警的响应能力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土坝滑坡的危害和预警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破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活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跨山”、“地滑”、“土溜”等。

Key words:landslide;formation mechanism;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1.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1.1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

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从斜坡的物质组成来看,具体松散土层。

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石土层的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坚硬岩石中由于岩石的抗剪强度较大,能够经受较大的剪切力而不易产生变形滑动。

但是,如果岩体中存在着滑动面,特别是在暴雨之后,由于水在滑动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动。

1.2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降雨对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积水,从而增加了滑坡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

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的特点。

1.3地震对滑坡的影响。

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滑坡的土石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松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很不利。

另外,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许多余震,在地震力的反复震动冲击下,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变形,最后就发展成滑坡。

2.滑坡的防治措施整治滑坡的措施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以制止滑动或控制滑坡发展为主;二是针对危害采取的措施.要避开滑坡危害,两者均须明确滑坡变形产生的基本条主要原因和变形过程,然后才能针对病因采取整治措施。

对大型崩堤性滑坡集中地段,在选线中以绕避为主。

对一般的滑坡,应迅速查清其性质和原因,一次性根治不留后患。

对大型复杂的滑坡群,短期内不易彻底查清其性质的,应分期连续整治,先采取稳定坡体的临时措施。

滑坡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

滑坡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

滑坡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滑坡是指地表或岩石坡体在重力作用下,由于内部结构破坏或外力作用等原因,使得坡体发生断裂、滑移或倾覆的现象。

滑坡的形成条件与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滑坡形成条件1.地质构造条件:滑坡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当地质构造出现断层、褶皱等破碎带时,容易引发滑坡。

2.地震活动:地震造成的地面震动会导致坡体内部破坏,进而引发滑坡。

3.地质条件:滑坡的形成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比如,含水层存在于不透水层上方时,水分无法迅速排出,导致坡体失稳。

4.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坡体的破坏也是滑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采矿、爆破、挖掘等活动,会导致坡体结构失衡,引发滑坡。

二、滑坡防治措施1.地质调查与评价:在建设前进行地质调查与评价,了解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信息,预测滑坡风险。

2.坡体加固:对于滑坡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设置护坡墙、加固地基等,提高坡体的稳定性。

3.排水措施:合理排水是防治滑坡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设置排水管道、排水井等设施,将地下水迅速排泄,减少坡体的饱和度。

4.植被恢复:适当植被可以增加坡体的抗冲击能力和抗滑性。

可以进行植被覆盖或者植树造林,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坡体稳定性。

5.监测与预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地形测量、地下水位监测等,对滑坡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6.合理规划与管理: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坡地资源,避免滑坡风险区域进行建设。

滑坡的形成条件与防治措施是相互关联的。

只有深入了解滑坡形成的条件,才能有效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地质调查与评价、坡体加固、排水措施、植被恢复、监测与预警以及合理规划与管理等手段,可以有效减少滑坡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滑坡原因

滑坡原因

工程地质作业1.结合实际分析影响滑坡的因素(1)斜坡外形:作为滑坡产生的先决条件,基本上所有滑坡都发生在有斜坡处。

详见以下各图。

(2)岩性:土层较薄弱或易亲水软化时多出现滑坡。

经统计,114个滑坡事例中,发生在松散沉积层的滑坡占76%,基岩滑坡只占21%,松散层中的滑坡主要与粘土有关,滑动面主要发生在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夹层中。

对基岩来说,主要与千枚岩、页岩、云母片岩、滑石片岩等遇水容易软化的地层有关。

如图1,本图中为松散沉积层,由于土体沉积不稳定易松动,稍微有触发因素即发生滑坡。

图1 图2(3)构造/岩层产状:当斜坡内软弱面与斜坡坡面倾向一致时,斜坡的岩土体易失稳发生滑坡,如断层裂隙、岩层的倾角等。

a. 断层和裂隙:如图2,岩体中存在裂隙或断层时,岩体的整体性被破坏,促进岩体风化速度,增强岩体的透水性,因而使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当裂隙主要发育方向与路线走向平行、倾向与边坡一致时,无论岩体产状如何,边坡都易发生滑坡等不稳定破坏。

b. 岩层倾角:如图3,本图显示了岩层倾角与山坡倾角的三种关系。

其中,如图4,顺层滑坡,即山坡倾角大于岩层倾角时,若坡脚防护不足且其他条件满足,极易发生滑坡,此时岩层将沿自身层状结构顺坡滑下;而山坡倾角小于岩层倾角时,不易滑坡,但容易发生掉块现象;如图5,逆向时,坡面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岩层较稳定,不易滑坡。

岩层结构面与自然边坡同向(4)水:与上部透水层和下部不透水层的地层结构有关。

从气候上看,90%以上的滑坡和降雨有关,还与冻融作用有关。

滑坡与地下水有关,绝大多数滑坡都是沿着饱含地下水的软弱面发生的。

(5)地震:地震往往是滑坡的诱导因素。

地震直接破坏岩石的结构,减小粘结力,促使滑坡产生。

1973年四川炉霍地震造成223个滑坡。

据统计,烈度在9-10度的强烈地震都会引起大量滑坡发生,烈度8度以下的地震也会促使滑坡的发生。

人工开挖坡脚形成高陡边坡或临空面,破坏了自然斜坡的稳定状态,也是引起滑坡的重要因素。

滑坡成因与治理措施

滑坡成因与治理措施

滑坡成因与治理措施1 滑坡成因1.1 地质作用自然地质作用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滑坡由折皱和断层引起,小滑坡由节理、小断层和局部剪切区所引起。

自然地质作用产生自然滑坡,如开挖山体引起工程滑坡。

滑坡常出现丘形地面、凹地、凸地、裂缝等。

新近的和活动的滑坡外观有陡峭的和裸露的崖坡,外貌清晰,断壁新鲜,张开裂缝。

老滑坡体上残留部分环谷、断壁擦痕。

1.2 水水是诱发滑坡或在滑坡出现之后滑坡加剧的主要原因:1)土壤水饱和或超饱和引起土体液化,抗剪强度降低,剪应变变小,产生位移,易造成同类土滑坡;2)地下水渗透至滑动面,滑动面阻止了地下水流过,界面土体液化,易产生顺层滑坡;3)大量的水从裂缝和深裂隙渗入滑坡破坏区,形成滑裂面,从而引起滑坡、坍塌和崩塌。

判别滑坡最直接的方法是具有透水性或可溶性的土层覆盖在相对不透水层上或与相对不透水层互层的情况。

滑坡改变地面水的排水情况及地下水的状况,滑坡开始迹象坡趾附近泉眼流量中断或减小,滑坡停止泉眼流量增加或移位。

1.3 气候和植被滑坡区的气候,包括降雨、温度、蒸发、风、降雪、相对湿度和大气压等,是影响滑坡的基本动力因素。

1)降雨、降雪当超过临界值时,伴随滑坡发生,引发山洪灾害;2)因气候影响,岩体风化加强(特别是软质岩石0MPa~30 MPa),岩体结构疏松,形成临空面,产生滑坡;3)人类活动负面效应引起滑坡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植被不能使土体表层干燥和通过根系固结、稳定土体,引发滑坡。

滑坡迹象有弯曲和变形的树木以及植被的变化。

2 滑坡治理措施2.1 非工程措施1)搬迁避让:由于地质作用产生大滑坡,对生命财产威胁较大,难于治理,采取安全、经济的搬迁避让措施;2)检测预警:滑坡虽有不稳定趋势,但尚未出现明显的不稳定迹象,且对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相对较小,可通过检测预警发出危险信号,快速撤离危险区;3)生态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改水田为旱地,禁止私挖乱采等措施。

滑坡的成因

滑坡的成因

滑坡的成因
滑坡的成因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
(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
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

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内外动力和人为作用:
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

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今天。

山体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山体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山体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山体滑坡是指山坡上的土石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或内部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失稳,导致大量土石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了解山体滑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体滑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分渗透:地表水、降雨、融雪等水分能渗透到土壤中,使土壤饱和,降低了土壤的抗剪强度,从而引起滑坡。

2.地震活动:地震会引发山体的震动,从而导致土壤的破碎和变形,进而引发滑坡事故。

3.土壤侵蚀:长期的水流、风力等外力作用会导致土壤的侵蚀,使土壤质量下降,从而加剧了山体滑坡的发生。

为了预防和减少山体滑坡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山体滑坡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滑坡体的动态变化,以便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2.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严格控制山区的开发建设,避免在滑坡易发区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开挖和建设。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将人类活动区与滑坡易发区进行有效隔离。

3.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大对山区土壤的保护力度,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如植树造林、修建护坡、设置排水沟等,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

4.加强地震预警: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工作,提前发现地震活动的迹象,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5.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山体滑坡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山体滑坡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监测系统,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地震预警,加强教育宣传等措施,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

公路隧道洞口滑坡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案

公路隧道洞口滑坡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案

公路隧道洞口滑坡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案一想到公路隧道洞口滑坡这个问题,脑海里瞬间浮现出那些新闻报道的场景,一辆辆汽车在洞口前戛然而止,焦虑的人们站在路边,望着那片滑坡的泥土,心中满是无奈。

作为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原因分析1.地质条件复杂公路隧道洞口滑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质条件复杂。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千差万别,有些地方山体松散,岩石破碎,遇到雨水侵袭,很容易发生滑坡。

2.水文因素雨水是导致公路隧道洞口滑坡的重要因素。

连续的降雨会导致土壤饱和,增加土壤的重量,降低土壤的抗剪强度,从而引发滑坡。

3.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也是导致公路隧道洞口滑坡的原因之一。

过度开发、植被破坏等行为,都会破坏山体稳定性,诱发滑坡。

4.隧道设计不合理有些隧道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水文因素,导致隧道洞口附近山体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滑坡。

二、处置方案1.预防为主,加强监测预防公路隧道洞口滑坡,要加强监测。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对地质条件、水文因素、人为活动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2.针对地质条件,采取加固措施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采取加固措施至关重要。

如采用锚固、喷浆、注浆等方法,提高山体稳定性。

3.治水防水,降低风险雨水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因此治水防水至关重要。

在隧道洞口附近设置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饱和度。

4.恢复植被,提高生态效益恢复植被是提高山体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在隧道洞口附近种植适宜的植被,增加土壤抗剪强度,降低滑坡风险。

5.改进隧道设计,提高安全性隧道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水文因素,确保隧道洞口附近山体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地质条件的探测,及时调整设计方案。

6.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救援能力针对公路隧道洞口滑坡,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救援能力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救援体系,确保在发生滑坡时,能够迅速响应,减少损失。

7.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公路隧道洞口滑坡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滑坡的组成要素

滑坡的组成要素

滑坡的组成要素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它指的是在地表和地下发生的大规模岩土体的移动和变形。

滑坡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滑坡都有一些共同的组成要素。

首先,滑坡的组成要素之一是滑坡体。

滑坡体是指发生滑坡的土石体,它是滑坡的主体部分。

滑坡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有的很小,只有几平方米,有的则非常大,达到了几平方千米。

滑坡体的形态也各异,有的呈现三角形,有的呈现半圆形,还有的呈现不规则形状。

滑坡体的形态和大小取决于滑坡的成因、岩土体的性质和地形等因素。

其次,滑坡的组成要素之二是滑面。

滑面是指滑坡体内部的断裂面或者是岩土体的失稳面,它是滑坡形成的关键因素。

滑面的形状和位置对滑坡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滑面的形态有平面、曲面、弯曲面等,位置有浅层滑面、深层滑面等。

滑面的形态和位置取决于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

第三,滑坡的组成要素之三是滑坡体上部和下部的支承体系。

滑坡体上部的支承体系是指滑坡体上部的土层或岩层,它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滑坡体下部的支承体系是指滑坡体下部的岩土体或者是地基,它也对滑坡体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支承体系的稳定性和强度是滑坡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第四,滑坡的组成要素之四是滑坡体内的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是指滑坡体内的水文环境,包括地下水的分布、流动状况、水位变化等因素。

水文地质条件对滑坡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有着很大的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不良会导致滑坡体内部的土石体饱水,从而增加滑坡体的重量,降低滑坡体的稳定性。

第五,滑坡的组成要素之五是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自然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产生影响。

自然因素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人为因素则是加剧滑坡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之,滑坡的组成要素包括滑坡体、滑面、支承体系、水文地质条件和外部因素等。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滑坡的形态、大小、稳定性和发展趋势。

滑坡的成因_分类防治措施

滑坡的成因_分类防治措施

滑坡的成因要探讨滑坡的成因,就必须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

内在因素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的影响,它们常常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

外在因素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查明和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对了解边坡失稳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

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

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

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2、内外营力(动力)(1)水的作用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活动是导致滑坡的重要原因,据调查90%以上的滑坡与水的作用有关。

因水渗入坡体后会引起岩土的重度的增加,抗剪强度降低,产生动水力和静水力,此外,地下水还能溶解岩土中的易溶物质,使斜坡土、石体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河流等地表水会不断冲刷和切割坡脚,对坡脚产生冲蚀淘空作用。

滑坡灾害应急预案

滑坡灾害应急预案

滑坡灾害应急预案一、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状态的描述滑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山坡地质灾害。

滑坡是斜坡岩,斜坡地表土石体的一种重力运动形式,滑坡来势迅猛,除非有明显的征兆和预测预报,很难幸免躲避,因此危害极大。

我们在山区施工中会经常遇见这种情况。

二、滑坡产生原因分析1、过量降水或旱地灌水激发滑坡当地面土壤堆积层已饱含大量水时,新的暴雨只要降水很少时即可激发滑坡。

因为过量的水使土壤间的导水作用失效沿剪切面毛细水压力过大造成了滑动破坏的条件。

2、人类活动不当激发滑坡人类既受滑坡之害,同时由于自己的活动激发滑坡。

如修筑大坝、开发山地、砍伐森林过程中由于设计施工不合理从而诱发滑坡。

同时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也会诱发滑坡。

三、防范重点地质不良地区、高边坡或边坡不稳定地带、滑坡体地带。

四、应急准备组织领导小组1、公司成立应急准备领导小组:组长:关继忠副组长:赵东荣张成忠余承宏成员:公司办公室、工程管理部、机械物资部、安全质量监察部、公安分处、卫生防疫站等部门负责人。

2、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总工或副经理成员:施工、安检、调度、机械、公安、物资五、应急措施在灾害多发地段,特别是滑坡危险地段,确定危险区,控制区和观察区,并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不同的紧急撤离方案。

其一,建立灾害预报网络;在地质危险体附近已经动工建设的项目,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清查、评估和监测,发现险情要及时排除,从根本上把地质灾害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其二,建立快速处理临灾信息及决策机制,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及避免灾害损失。

在暴雨季节或连日多雨,灾害来临之时,要及时把在易发地质灾害区域施工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物资等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

山区的河边、山边等处的临时房屋的房前房后多加检查,该加固的要加固,注意排水通畅,必要时该转移的要及时转移,待确定安全后才搬回居住。

其三,建立责任制,加强工程建设中有关防治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监督检查;灾害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要以“宁可准备十次空,不可麻痹一次松”态度,严阵以待,高度警惕,降雨过程没有结束,抗灾工作就不能停止,争取实现“不死人、少损失”的目标。

发生滑坡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发生滑坡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发生滑坡的原因与应对措施滑坡的原因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

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

人为因素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

例如: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

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水库的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诱发滑坡发生。

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软弱面下滑。

尤其是厂矿废渣的不合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

滑坡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便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滑坡等等。

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结合,则就更容易促进滑坡的发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程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因而滑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应加以重视。

滑坡的防治措施消除和减轻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滑坡治理请示报告

滑坡治理请示报告

滑坡治理请示报告1. 引言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治理滑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特向有关部门呈报滑坡治理请示报告。

本报告将从滑坡原因分析、治理措施选择、预算安排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滑坡原因分析滑坡的发生通常是由地质构造、地表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为了科学有效地治理滑坡,我们首先需要对滑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2.1 地质构造滑坡的地质构造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质构造破裂带的存在,会导致地层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引发滑坡。

我们需要通过地质勘察,确定滑坡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

2.2 地表条件地表条件是滑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表土壤的类型、坡度、植被覆盖情况等都会对滑坡的发生产生影响。

我们需要对滑坡地区的地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其对滑坡的影响程度。

2.3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变化也是滑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下水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土壤的稳定性,从而引发滑坡。

我们需要通过水文调查,了解滑坡地区的地下水位情况。

3. 滑坡治理措施选择在对滑坡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滑坡治理措施。

根据滑坡的具体情况和治理要求,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3.1 地质改良通过地质改良手段,如加固地基、注浆加固等,提高地层的稳定性,减少滑坡的发生概率。

地质改良是一种常见有效的滑坡治理措施。

3.2 排水系统建设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控制地下水位的变化,减少地下水对土壤稳定性的影响。

排水系统建设是有效治理滑坡的关键措施之一。

3.3 植被恢复通过植被恢复,增加土壤的抗冲蚀性和抗滑性,减少滑坡的发生。

植被恢复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滑坡治理措施。

4. 预算安排为了有效治理滑坡,需要合理安排滑坡治理的预算。

预算的安排应考虑滑坡治理措施的选择和实施难度,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4.1 人力资源滑坡治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实施,人力资源的投入是治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山体滑坡的成因是什么

山体滑坡的成因是什么

山体滑坡的成因是什么
山体滑坡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因素:降雨、冰雪融化、河流冲刷以及地震等自然因素都可能诱
发山体滑坡。

这些因素会导致土体或岩体顺斜坡向下滑动,形成滑坡现象。

2.地质因素:山体滑坡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活动等因
素密切相关。

例如,岩层产状、断层、节理裂隙发育等地质构造因素可能导致土体或岩体失去稳定性,从而引发滑坡。

3.人为因素: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堆载、水路
蓄泄水等,也可能导致山体滑坡的发生。

这些活动可能破坏山体的自然平衡,降低其稳定性,从而引发滑坡。

综上所述,山体滑坡的成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面对山体滑坡时,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简述滑坡的主要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

简述滑坡的主要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

简述滑坡的主要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滑坡是指地表地下的土石体,在重力作用下因各种原因而发生移动的现象。

根据滑坡发生的原因、滑动的方式、滑坡的形态和滑坡的速度等不同特征,滑坡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滑坡的主要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

1.根据滑坡发生的原因分类(1) 自然滑坡:自然滑坡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滑坡,如地震、暴雨、冰雪融化等。

(2) 人为滑坡:人为滑坡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滑坡,如挖掘、填埋、建筑等。

2.根据滑动方式分类(1) 平移滑坡:平移滑坡是指土石体在一个水平面上向下移动。

(2) 旋转滑坡:旋转滑坡是指土石体绕着一个旋转中心向下滑动。

(3) 滑动滑坡:滑动滑坡是指土石体沿一条滑面向下滑动。

(4) 流动滑坡:流动滑坡是指土石体像流体一样向下流动。

3.根据滑坡形态分类(1) 斜坡滑坡:斜坡滑坡是指土石体在斜坡上滑动。

(2) 坡脚滑坡:坡脚滑坡是指土石体在山坡的底部滑动。

(3) 沟谷滑坡:沟谷滑坡是指土石体在沟谷中滑动。

(4) 坝型滑坡:坝型滑坡是指土石体在山谷中形成一道“坝”,阻挡山谷内的水流。

4.根据滑坡速度分类(1) 缓慢滑坡:缓慢滑坡是指滑坡速度比较慢,通常在1毫米到10厘米之间。

(2) 中速滑坡:中速滑坡是指滑坡速度在10厘米到1米之间。

(3) 快速滑坡:快速滑坡是指滑坡速度在1米以上。

滑坡的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来区分滑坡类型。

滑坡的分类方法对于滑坡的预测、防治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为滑坡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产生原因及治理办法
1.滑坡的类型及发育特征
1.黄土滑坡指滑体物质由黄土类土组成的滑坡,主要分布在西辽河平原南部黄土台地区以及准格尔旗、和林格尔、清水河一带的黄土丘陵区。

此类滑坡多数规模较大,按滑动面与层面的关系划分为均质滑坡或顺层滑坡。

滑坡后壁多呈陡壁或圈椅状,滑床面形态呈弧形,变形破坏方式为拉裂破坏,滑动速度较快。

2.堆积层滑坡指滑体由第四系坡残积含砾石砂土或粘性土组成的滑坡,此类滑坡主要分布在我区东部大兴安岭山地区,多见于中低山缓坡和沟谷陡壁处,规模普遍较小,多属中、小型浅层滑坡。

滑坡后壁呈现陡坎或裂缝,按滑动面与层面的关系划分为顺层滑坡,滑床面形态为直线或折线形,变形破坏方式属拉裂、剪切破坏,滑动速度由慢到快。

3.按规模大小划分内蒙古地区滑坡按滑体体积大小划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4种。

4. 巨型滑坡滑体体积大于1000×104m3的滑坡,我区巨型滑坡主要有元宝山露天矿西排土场滑坡,规模为1512 X 104rl'13,属黄土滑坡;元宝山西露天煤矿工作帮滑坡,规模为1258.44×104m3,属岩石滑坡,均分布在赤峰市元宝山低山丘陵区。

5.大型滑坡滑体体积在100×104—1000×104m3之间的滑坡。

大型滑坡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元宝山区、包头市石拐矿区和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低山丘陵区,以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黄土台塬。

既有岩石滑坡又有黄土滑坡。

6. 中型滑坡滑体体积在10×104—100×104m3之间的滑坡。

中型滑坡主要分布在赤峰元宝山区、包头石拐矿区的低山丘陵区和赤峰克什克腾旗芝瑞乡中低山区。

多为岩石滑坡和黄土滑坡,其次为堆积层滑坡。

7.小型滑坡滑体体积小于10×104m3的滑坡。

该类滑坡分布较广,类型主要为堆积层滑坡,其次为岩石滑坡和黄土滑坡。

2.崩塌与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动力破坏因素
1.塌崩与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
2.1.1 地形地貌崩塌与滑坡的形成与地形条件直接相关,地形切割强烈的山区和丘陵区为该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势能条件。

我区发生崩塌的斜坡坡度一般大于45o,大部分发生在大于600的斜坡上。

滑坡多发生在斜坡坡度大于100,小于45。

,下陡中缓上陡的折线山坡。

另外在各级陡立的阶地、黄土台塬,崩塌滑坡也比较发育。

2.1.2地层岩性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崩塌与滑坡的物质基础。

我区崩塌多发生在厚层坚硬岩体、软硬相间岩体、黄土类土及软弱岩石和松散土层中。

硬膪陛岩石常能形成高陡斜坡,其前缘由于卸荷裂隙的发育而形成张裂缝,并与其它结构面组合,逐渐发展而形成连续贯通的分离面,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生岩体崩塌;由软硬相间岩层组成的陡坡,其中的软弱岩层常被风化剥蚀而形成凹龛,使上部的坚硬岩层失去依托,形成局部崩塌;黄土柱状节理发育,具有较强的直立性,能维持相当高的直立边坡,极易发生土体崩塌;而岩性较弱的岩石和松散土层多产生以坠落和剥落为主的崩塌。

下述地层岩性组成的斜坡在我区较易发生
山体滑坡,包括有粘性土、黄土类土和各种成因形成的松散、松软沉积物,以及岩体中夹有软弱岩层的岩组。

山区中各类松散沉积物在一定诱发因素影响下,易沿下覆基岩接触面形成滑动;软弱岩层遇水软化,是岩体中的薄弱环节,易形成层面滑动。

2.2崩塌与滑坡动力破坏因素
2.2.1 自然因素
2.2.1.1 降水降雨、融雪的渗透水作用,是我区产生崩塌与滑坡的最主要外因之一。

渗透水进入土体孔隙或岩石裂隙,使土石的抗剪强度降低,易形成斜坡的滑动或崩落。

但崩塌滑坡与降雨往往不是同步发生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我区降水多集中在7月、8月、9月3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一75%,且多以暴雨出现,一次较强的暴雨往往诱发山体崩塌和滑坡。

2.2.1.2地下水地下水水位的增高,使得岩土体重量增大,浸湿范围扩大,在地下水的不断冲刷下,会使岩石洞穴或裂隙不断扩大,甚至会局部被掏空,同时会减弱岩块间的结合力和摩擦力,加上重力的影响,易促使崩塌与滑坡的发生。

在我区斜坡上地下水主要来自降雨和融雪的渗透水补给。

另外昼夜的温差,季节温度的变化,促使岩石风化,降低其抗剪强度;地表水水流冲刷、潜蚀、淘蚀坡脚,削弱斜坡的支撑部分;河水涨落引起地下水水位的升降,也均能诱发斜坡产生崩塌与滑坡。

2.2.2人为因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界
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在剥蚀、侵蚀、堆积过程中形
成了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人类活动的介入,破坏了原
有的动态平衡,甚至大大加快了剥蚀、侵蚀的速度,成
为我区现代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2.2.2.1采掘矿产资源我区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矿
业开发已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

矿山开采引发的崩塌
滑坡地质灾害比较普遍,经济损失巨大。

诱发灾害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采空区坍塌,导致山体开裂,继
而引发山体斜坡产生滑坡或崩塌;露天开采,开挖边
坡,爆破振动,诱发露天矿边坡崩塌与滑坡的发生;矿
山弃土石堆放使斜坡加载,斜坡失去平衡而诱发坡体
产生崩塌滑坡;矿山废渣和废石堆积形成陡立不稳定
边坡,也极易形成废石堆的崩塌与滑坡。

2.2.2.2修路建房开挖边坡修建公路、铁路、依山
建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开挖边坡,使斜坡下部失去支撑,
形成人工陡边坡。

此类诱发因素形成的崩塌滑坡在我
区的山地丘陵区分布普遍,比较发育。

3崩塌滑坡的分布规律
由于受大地构造、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和区域气候
的控制,崩塌滑坡的分布在某些地域内表现为成带、成
片地集中分布规律。

我区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大兴安
岭山地区南段、西辽河平原黄土台地区、阴山山地区、
鄂尔多斯高原的低中山和黄土丘陵区、阿拉善高原低
中山区。

大兴安岭山地区南段山体狭窄,其间沟谷发
育,森林覆盖率较低。

山体多表现为基岩裸露,以坚
硬、较坚硬的块状侵入岩和火山岩为主,新构造运动以掀斜断块上升为主,使得山地断裂纵横,岩体破碎,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加之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风化侵蚀作用强烈,崩塌滑坡发育;西辽河平原黄土台地区土质疏松、多孔,柱状节理发育,经长期流水切割,河谷下切侵蚀作用和山谷向源侵蚀作用强烈,崩塌滑坡发育;阴山山地区以低中山为主,山势崎岖,坡陡谷深,流水切
割、自然风化作用强烈,岩体主要由变质岩类和岩浆岩类组成,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山体的持续上升和构造断
裂带的复活,使得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崩塌滑坡发育;鄂尔多斯高原低中山区相对高差150—500m.山
体高而陡,剥蚀作用强烈,山体主要由坚硬的中厚层状石灰岩组成,褶皱及断裂发育,崩塌滑坡发育;鄂尔多斯高原黄土丘陵区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50—
150m,黄土结构松散,柱状节理发育,重力侵蚀和向源侵蚀作用强烈,崩塌滑坡发育;阿拉善高原低中山区山
峰陡峻,相对高差150—800m,沟谷切割强烈。

基岩裸
露,剥蚀作用强烈,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崩塌滑
坡发育。

4崩塌与滑坡灾害的危害
崩塌滑坡的危害在我区主要表现有:(1)破坏公路
并危及过往车辆的行车和人员安全。

(2)压埋居民房
屋、采矿设备和开采矿床并严重危及采场工人的生命
安全。

(3)崩塌滑坡的堆积物为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提
供了大量的物质来源。

5崩塌滑坡的发展趋势与防治
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
影响作用不断加大,人为动力因素诱发的崩塌滑坡将
很大程度决定我区未来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态势。


合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特别是主要交通设施、能源工业以及重要的水库工程的建设,预测崩塌滑坡地质
灾害在我区有逐步加重的趋势。

崩塌滑坡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对潜在的崩
塌滑坡的防治,在我区应重点采取宣传、监测、预报、避让和对危害重要工程设施及人I:1密集区的灾害点进行重点治理的防治措施。

我区崩塌、滑坡主要危害交通
线路、居民住房、矿山设备,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对威胁交通路线的崩塌、滑坡潜在点多采用支挡工程和排
水工程;对威胁居民住房的崩塌、滑坡应以避让为主;对威胁矿山设备及人员安全的崩塌、滑坡潜在点,应根据矿山开发中崩塌滑坡发生的诱因,及时制止致灾的
动力破坏作用,延缓崩塌滑坡发生大规模的破坏。

参考文献
[1] 刘银虎。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内蒙古
地质环境监测院,2004,2—4.
[2] 闰秀生.内蒙古自治区石拐区地质灾害调查与规划报告.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

22—33.
[3] 姜周学.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地质灾害调查与规划报告.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23-28.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