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焓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第一章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高中化学“选修四”焓变与反应热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四”焓变与反应热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每天给你想要的关注不错过化学姐高二的同学们在这个学期将要学习到选修四的知识,选修四第一章节主要讲了化学的能量变化,今天化学姐就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反应热与焓变这两个知识点。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
(2)符号:ΔH。
(3)单位:kJ·mol-1或kJ/mol。
(4)ΔH的计算方法Δ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ΔH=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释放的总能量Δ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①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越小,说明反应物越不稳定,本身的能量越高。
② 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多,说明生成物越稳定,本身的能量越低。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与水或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⑥铝热反应等。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2424.燃烧热中和热(1)燃烧热①概念:在101 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②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818222O(l)ΔH=-5 518 kJ·mol-1。
2O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②离子方程式可表示:OH2O(l)ΔH=-57.3kJ·mol。
c=4.18 J·g-1·℃-1=4.18×10-3kJ·g-1·℃-12O的物质的量。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AHA12GAGGAGAGGAFFFFAFAF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AHA12GAGGAGAGGAFFFFAFAF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得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得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得ΔH为“—”,吸热反应得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就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得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就是kJ/mol,而不就是kJ,热量得单位就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得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得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得总能量)-E(反应物得总能量)∆H=E(反应物得键能)-E(生成物得键能)2.常见得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得反应、酸碱中与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得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得反应、水煤气得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得反应3.需要加热得反应,不一定就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得反应,不一定就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就是放热还就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得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 △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得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得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得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与生成物得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得数值与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与生成物得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与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得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 △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得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得物质得量,并不表示物质得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就是整数,也可以就是分数。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选修4知识点汇总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 (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H 为“-”或△H<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为“+”或△H>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 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例:CH4 (g) + 2O2 (g) = CO2 (g) + 2H2O (l) ΔH=-890.3 kJ/mol三、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25℃,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C→CO2,S→SO2,H→H2O,只能在氧气中燃烧。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常考选择: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超全)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清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 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第一章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吸热反应△H的符号为“+”。
特别提醒:(1)运用盖斯定律的技巧:参照目标热化学方程式设计合理的反应途径,对原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恰当“变形”(反写、乘除某一个数),然后方程式之间进行“加减”,从而得出求算新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H 的关系式。
(2)具体方法:①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也必须乘上该数;②热化学方程式“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加减”;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DH的“+”“H,1molNH3含有3molN-H ,1molCH4含有4molC-H。
选修4化学反应及原理知识点总结.doc
选修4化学反应及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的定义2.焓变的意义(1)符号(2)单位 3.焓变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热化学键形成热放热反应放热吸热△H 为“-” 或△H 放热)△H 为“” 或△H 0 4.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
常见的放热反应(6个)常见的吸热反应(4个)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5条)三、燃烧热1.概念2.注意事项(4条)①研究条件②反应程度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④研究内容四、中和热1.概念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什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3.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的原因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五、盖斯定律1.内容2.盖斯定律的应用本章难点点拨难点一焓变及其计算难在不能全面把握焓变要素,不能把方程与焓变对应起来难在吸放与“、-”,反应方向、状态变化与焓变的关系解决规律小结1、方程加,焓变加,方程减,焓变减。
2、反应的向变符不符方向不同,焓变变号。
3、质变对不对反应前后物质不同,焓变值不同。
4、态变符不符状态不同,焓变值不同。
晶型不同,焓变不同。
5、量变配不配(焓变符号、焓变值、焓变单位)焓变值为按系数完全进行的值。
对可逆反应是不可能完全反应的,但焓变数值是对应与方程系数完全反应的数据。
6、反应条件符不符如燃烧热对应于101kPa、25℃难点二反应方向(恒压条件下)焓变、熵变以及温度对反应方向的影响难在1、ΔH和ΔS的理解2、反应方向判椐的理解和应用ΔH-T 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3、易产生焓变正负、熵变正负、反应自发与否的片面关系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⑵表示方法⑶计算公式及单位⑷影响因素①决定因素(内因)②条件因素(外因)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 1 反应物的浓度 2 反应物的压强 3 反应物的温度 4 催化剂3.注意事项(5条)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2、化学平衡的特征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 影响规律2 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平衡移动方向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三、化学平衡常数(一)定义及符号(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焓变知识点总结
【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焓变
课题:化学反应的焓变基础自测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焓变(1)焓(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2)焓变(ΔH):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ΔH=H(生成物)-H(反应物)。
(3)焓变与反应热: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4)焓变概念: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kJ·mol-1。
(5)ΔH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①吸热反应:ΔH>0;②放热反应:ΔH<0。
3.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的原因(1)从反应物断键和生成物成键角度①化学反应过程:②化学键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若E1>E2,反应吸收能量,ΔH>0,为吸热反应;若E1<E2,反应放出能量,ΔH<0,为放热反应。
(2)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大小角度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
如果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的形式,就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如图所示: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1)热化学方程式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对于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1,表示在25 ℃(298 K)、101 kPa时,1 mol H2与12mol O2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85.8 kJ。
3.书写原则(1)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可以用整数也可以用分数。
(2)必须注明物质的状态、ΔH的“+、-”和单位。
(3)应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若不标明,则表示是在25 ℃(298 K)、101 kPa条件下的反应热。
(4)对于相同反应,ΔH的数值必须与化学计量数对应。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第一章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 ( 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 H(2).单位: kJ/mol3. 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 放热 >吸热 )△H 为“-”或△H<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 H 为“ +”或△ 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 Ba(OH) 2· 8H2O 与 NH 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 H 2、CO、C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 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 aq 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 H 加倍;反应逆向进行,△ H 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 25 ℃, 101 kPa 时, 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 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H<0,单位 kJ/mol )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 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一、焓变、反响热要点一:反响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响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响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响的ΔH为“—〞,吸热反响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响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1.放热反响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响的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响物的总能量〕∆H=E〔反响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①放热反响: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响、酸碱中和反响、燃烧反响、多数化合反响。
②吸热反响:多数的分解反响、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响、水煤气的生成反响、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响3.需要加热的反响,不一定是吸热反响;不需要加热的反响,不一定是放热反响4.通过反响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响为吸热反响,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响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表示放热反响,△H值“+〞表示吸热反响;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5.正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必为吸热反应,二者△H的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中和热、能源要点一:燃烧热、中和热及其异同特别提醒:1.燃烧热指的是1 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注意:稳定的化合物,如H2→H2O(l)而不是H2O(g)、C→CO2(g)而不是CO 、S→SO2(g)而不是SO3。
2.中和热是指酸、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所放出的热量。
注意:弱酸、弱碱电离出H+、OH-需要吸收热量,故所测定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浓硫酸与碱测定中和热时,因浓硫酸释稀要放热,故测定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3.因燃烧热、中和热是确定的放热反应,具有明确的含义,故在表述时不用带负号,如CH4的燃烧热为890KJ/mol。
4.注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和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和表示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不同。
燃烧热以可燃物1mol为标准,且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中和热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
要点二:能源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以新型能源开发与利用为背景材料,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求算反应热,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关于能源问题,应了解下面的几个问题:(1)能源的分类: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如水等,非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非再生能源,如核聚变燃料)(2)能源的开发;①太阳能:每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为5×1019kJ,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量消耗的1.3万倍。
②生物能:将生物转化为可燃性的液态或气态化合物,再利用燃烧放热。
③风能:利用风力进行发电、提水、扬帆助航等技术,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干净能源。
④地球能、海洋能。
四、反应热的求算1.由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其反应热总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具体反应的途径无关。
2.反应热的数值等于E(形成新键释放的总能量)与E(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之差,放热反应△H的符号为“—”,吸热反应△H的符号为“+”。
特别提醒:(1)运用盖斯定律的技巧:参照目标热化学方程式设计合理的反应途径,对原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恰当“变形”(反写、乘除某一个数),然后方程式之间进行“加减”,从而得出求算新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H的关系式。
(2)具体方法:①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也必须乘上该数;②热化学方程式“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加减”;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 H的“+”“—”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4)注意1molH2、O2、、P4分别含有1molH-H、1mol O=O、6molP-P,1molH2O中含有2molO—H,1molNH3含有3molN-H ,1molCH4含有4molC-H。
特别提醒】“五看”法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①看方程式是否配平;②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③看ΔH变化的“+”、“-”是否正确;④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 kJ·mol-1⑤看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相对应。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有能量变化。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设为x)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设为y)之间的关系为:(1)x>y,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2)x<y,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AC2.(2010 山东)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解析〗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 错;反映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C是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正确;根据H =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错。
〖答案〗C3. 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O2(g);ΔH=+242 kJ·mol-1B.2H2(g)+O2(g)=2H2O(l);ΔH=-484 kJ·mol-1C.H2(g)+ O2(g)=H2O(g);ΔH=+242 kJ·mol-1D.2H2(g)+O2(g)===2H2O(g);ΔH=+484 kJ·mol-1〖解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与普通方程式的区别:①一定要标明各物质的状态,B项中水为液态,排除。
②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其实际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
③用ΔH 表示其热效应时,吸热,其值为正;放热,其值为负。
H2与O2反应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ΔH应为负值,而其逆反应ΔH则为正值。
故排除C、D两项,〖答案〗A4.①CaCO3(s)===CaO+CO2(g) ΔH=+177.7 kJ②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③H2SO4(l)+NaOH(l)=== Na2SO4(l)+H2O(l) ΔH=-57.3 kJ/mol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⑤CO(g)+ O2(g)===CO2(g) ΔH=-283 kJ/mol⑥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57.3 kJ/mol ⑦2H2(g)+O2(g)===2H2O(l) ΔH=-517.6 kJ/mol(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有____,不正确的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信息,写出C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____;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____。
〘导航〙中和热、燃烧热是两种特定形式的反应热,其基本要求与反应热相同,同时要注意两个概念本身的内涵。
〖解析〗①中CaO未注明聚集状态;ΔH单位应为kJ/mol;②式不符合实际反应情况,碳和水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ΔH>0;③式中各物质聚集状态标注中,除H2O外,应为(aq);由④、⑤可得C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101 kPa时,1 mol纯物质(指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答案〗 (1)①②③①中CaO未注明状态,ΔH单位错;②式不符合反应事实,吸热反应ΔH>0;③式中各物质均处于稀溶液中,状态(除H2O外)均为溶液(aq) (2) C(s)+O2(g)===CO(g) ΔH=-110.5 kJ/mol (3)④⑤⑥6.(2010广东理综卷,9)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ΔH1H2(g)+Cl2(g)=2HCl(g) ΔH22 Cl2(g)+ 2H2O(g)=4HCl(g)+ O2(g) ΔH3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解析〗第三个方程式可由第二个方程式乘以2与第一个方程式相加,有盖斯定律可知ΔH3=ΔH1+2ΔH2 〖答案〗A7.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 3CO(g)=2Fe(s)+3CO2(g) ΔH=-24.8 kJ/molFe2O3(s)+CO(g)= Fe3O4(s)+ CO2(g) ΔH=-15.73 kJ/molFe3O4(s)+CO(g)=3FeO(s)+CO2(g) ΔH=+640.4 kJ/mol则14 g 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ΔH约为( )A.-218 kJ/mol B.-109 kJ/mol C.+218 kJ/mol D.+109 kJ/mol〘导航〙像这种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计算的试题,关键是找出欲求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已知几个热化学方程式的关系,通过必要的加减乘除除掉欲求热化学方程式中没有,而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有的物质,如该题欲求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没有Fe2O3和Fe3O4,所以只要想办法除掉这两种物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