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课堂一词多义教学的实验研究
在原型理论指导下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
该 范畴 的成员 , 则 就 不 属 于该 范 畴 。以 beeo 否 ahl r 为例, 范畴 由 hmn 该 u a ,ma ,aut eem re l dl,nvr ar d e i 四个 语义 特征 来 界 定 。倘若 一 个 实 体 缺失 了其 中 任 一特征 或权 值有 误 , 不能属 于该 范畴 。虽然 经 就 典 范畴理 论 的运 用 十分广 泛 , 是它 却难 以解释英 但 语语 言 中广为存 在 的一 词 多义 现 象 。以 hl o d一词
同 。“ 高楼 ” 中的“ ” “ 架 桥 ” 的 “ ” 涉 高 与 高 中 高 都 及一个 垂 直 的空 间概 念 , 前者 指 的是 物体 在垂 直 而
方 向I 围 , 范 而后 者指 的是 物体 的垂 直位 置 。这 些
( )H w l gwlti go ete hl( 续 ) 2 o n i s odw a r o 持 o lh h d ( )H w m c a r ostepnh l( 装 ) 3 o uhw t e h a o 盛 ed d
一
、
引 言
基础 的影 响深 远 的 理论 。范畴 化 原 型理 论 起 源 于
人类 学 、 哲学领 域 的研究 。亚里 士多 德是西 方哲 学 史上 第一 位 系统 地 研究 范 畴 的 学 者 。他 在 著 作 里
随着人 类社会 经 济文化 的发 展 , 念 会不 断缩 小 而 专 业化 , 有
在传统 意义 上 的研 究有 所不 同。在认 知语言 学里 , 我们 常用认 知域 和意象 图式来 解 释 意义 。 以“ ” 高
要 特性来 界定 , 同一范畴 中各成 员之 间 的关 系是 平 等的, 即不存在 典 型成 员 与 边 缘 成员 之 分 , 同 范 不
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及其对词汇习得的启示
徐 琳 琳
( 京 晓庄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苏 南 京 南 江
摘 要 : 型 理 论 是认 知 语 言 学 中最基 本 的理 论 之 一 。 原 它 为许 多语 言现 象提供 了解释 , 文试 运 用该 理 论 对 一词 多义 现 本 象进 行 解释 。 并在 此 基 础 上提 出关注 词 汇 的原 型 义 项是 词 汇 习 得 的有 效途 径 之 一 。 关 键 词 :原 型理 论 一 词 多义 词 汇 习得
词多义现象。 第 一 . 型 理 论 认 为 , 畴 不 是 建 立 在共 享 特 征 之 上 , 原 范 被 归 入 同一 范 畴 不 是 由各 成 员 的 共 同 特 性决 定 的 ,而 是 由家 族 相 似 性 决 定 的 , 就 是 说 同一 范 畴 各 成 员 并 不 是 完 全 相 同 的 , 也 它 们 只是 具 有 部 分 共 同 属性 。 一 词 多 义也 表现 出家 族 相 似 性 结构 。A sn 《 的意 义 》 ut 在 词 i 中指 出 , 个 词 的 各 种 意 义构 成 一 一 个 范 畴 . 意 义之 间不 是具 有 相 同 的特 征 , 是 以某 种 方 式 发 各 而 生关 系 ( 自赵 艳 芳 ,0 12 ) 以fc一 词 为 例 , 有 “ , 引 2 0 : 1 。 le a 它 脸 面 孔 ” “ 色 。 部 表 情 ” “ 体 的表 面 ” “ 、脸 面 、物 、 面子 , 严 ” “ 尊 、 面对 ” 等义 项 . 义项 并不 是 毫 无 关 联 . , 是 具 有 一 定 的联 系 , 各 的 而 只 是 联 系的 密 切 程 度 不 一 而 已 ,这 些 有 联 系 的词 义构 成 了该 词
语言范畴化理论基础上的词汇多义性及教学
相反, 原型 范 畴 化 理 论 则 是 从 动 态 方 面解 释 这 一过 程。原型理论来源于 Wigntn 哲学研究》 tes i在《 t e 中提出的 家族 相似性 。Wi es i 认 为 即使我 们 认 为 是 同类 的事 t ntn t e g 物之间, 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 它们充其量 只有“ 家族相似 性”即, , 同一类属 或范 畴 内的各个 成员 都有 着相 近的本 质
被 忽略 , 同时也能集 中地 反 映 出不 同范 畴之 间 的差异 。比
方法将其 进行分 类 和定 位 。 这个 分 类 过程 就 是 范 畴化 过
如 ,猫 ” 于基 本水平 范 畴 , “ 属 是人 们最 直 接认 识 和记忆 的 成员 。它 的上 位范畴 “ 动物 ” 盖几 乎各 种 不 同类别 的动 涵 物 。它 的下属 范 畴 可 以细 分 为 “ 丝猫 ” 波 等。 因此 , 畴 范 结构 在纵 向维 度上 可 以分为 上 述 三 个层 次 。在横 向维度 上, 范畴 的内在结 构是 主要 考察 点。该维 度表示 范 畴 以最 佳 范例 为组织 结构 , 畴 的确 定 以最佳 范 例 为参 照对 象 。 范 比如 , 鸟” 在“ 的范 畴 化 过 程 中 , 知 更 鸟 ” 认 知参 照 点 , “ 是 即原 型。范 畴化在 纵 向和横 向两个 维度上 运作 , ~观 点 这 是 R sh 人提 出的 。 oc 等
程 。范 畴化包括 对事 物 特 征 的估 计 以及认 知决 策 机 制如 何组合 这些 特性 。以 Lkf和 Lnakr ao agce 为代 表 的认 知语 言学家认 为 , 没有 必要在语 言知识 和非语 言 知识 之 间画 出 条分 界线 。范畴化 能力 与语 言能力 紧密 联 系在 一起 , 对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196美眉 2023.12下教研与美育大学校园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李娜(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摘 要:19世纪80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是一门认知科学。
原型范畴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指出范畴意义变化和延伸的理据性。
语言学习的基础是词汇,词汇的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
本文将原型范畴理论运用到英语多义词实践教学中,从认知角度分析,提出学生学习多义词的方法,并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词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Lakoff 和 Johnson为代表人物的认知语言学刚刚兴起。
认知语言学派强调认知对语言的作用,认为语言是在体验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
词汇的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
在英语中,大多数的单词至少有两层及以上的语义。
多义词现象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词汇时,除了较大词汇量的又一大挑战。
认知学派学者认为词汇的形式和的意义之间存在理据。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基础性理论之一。
原型范畴理论强调以原型语义为基础,不断拓展、引申语义,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语义网。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认知机制的学科,可以为多义词的语义形成提供合理的解释。
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的多义词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多义词的原型解释和其隐喻意义和转喻意义的理据性,使学生逐渐形成概念认知能力,强化学生对多义词的系统概念理解,以增强学生对多义词词义的掌握和运用。
二、原型范畴理论(一)认知语言学概述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它以个体具身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耿雪,2021)。
在认知语言学观点中,认知对语言的形成机制有着重要作用,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个体与现实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号工具。
Lakoff 和 Johnson认为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Lakoff强调语言的学习脱离不了认知(王寅,2015)。
从原型范畴理论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
从 原 型 范 畴 理 论 看 英 语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喻 蓉 李 雪叶
( 泸州 医学 院 外 语 学 院 , 四川 泸 卅 6 6 0 ) I 4 0 0
摘 要 :一 词 多义 是 语 言 的 普 遍 现 象 , 现 了人 类 对 客 体 观 世 界 的 范 畴 化 和概 念 化 的过 程 。本 文从 认 知语 言 学 的 角度 出发 ,运 用 原 型 范 畴理 论 对 英 语 一 词 多义 现 象进 行 了新 的诠 释 , 而 为 多 义词 的教 学提 供 了有 益 的启 示。 从 关键词: 英语 一词 多义现 象 原 型 范畴理 论 认 知 语 言 学
1引 言 .ຫໍສະໝຸດ 词多义现象一 直以来都受到众多语 言学家的关注 , 是 语 言 学 研 究 的 对象 之 一 。起 初 , 只有 一 个 意 义 , 随着 时 间 词 但 的发 展 一 个 词 就被 赋 予 了更 多 的 意 义 。从 而产 生 了一 词 多 义 现 象 。一 词 多 义现 象 是 一 个 词 语 有 多 种具 有 相 互 联 系 的意 义 的语 言 现 象 ( 艳 芳 , 0 1 3 ) 赵 2 0 : 6 。一 词 多 义是 人 类 语 言 的普 遍 现象 , 是人 类 对 社 会 不 断认 知发 展 的结 果 , 体现 了人 类 认 知 发 展 的过 程 。 而 且 , 知语 言学 的研 究 表 明 , 认 一词 多义 现 象 与 许 多语 言 学 的 理 论是 相 关 联 的 , 以用 这 些 理 论 分析 和诠 释 。 可 认 知 词 汇 语 义 学 将原 型理 论 和 范 畴 理 论 的 主要 观 点用 于词 汇 的 次 多 义 的 分 析发 现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是 原 型 范 畴理 论 的一 种 延 伸 ,原 型 范 畴理 论 对 于一 词 多 义 现 象 的 形成 具 有 较 强 的解 释力 ( 敖世 翠 ,0 6 。根 据原 型范 畴理 论 , 多 义词 的众 多 义 20 ) 在 项 中 , 典 型 成 员 和 边缘 成 员 之 分 , 有 而且 这 些 义 项 之 间或 多 或 少 体 现 出 一定 的家 族 相 似 性 , 们 之 间 范 畴 的 边 界 是模 糊 的 。 它 本 文 主 要 从 原 型范 畴 理 论 这 个 角 度对 英 语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进 行 认 知 解 析 , 而 对 多 义词 的教 学 工 作 提 供 一 些 启示 , 从 由此 帮 助 学 生 更 好 地 掌握 多 义 词 的 丰 富含 义 。 2 型范 畴理 论 . 原 从 亚 里 士 多德 到维 特 根 斯 坦 之 前 的两 千多 年 是 传 统 经 典 范 畴 理 论 ( 叫 L g aV e C tgrai ,范 畴 化 的 逻 辑 又 o i l i o a o zt n c w f e i o 观 ) 期 ( n ee & S h i , 9 6 2 ) 时 U g rr c m d 1 9 :2 。经 典 范 畴理 论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假 设 : 1 范 畴 是 由一 组 客 观 充 分 必 要 特 征 联 合 定 义 () 的 ; 2 范 畴特 征 是 二 元 的 ; 3 范 畴 有 明确 的界 限 ; 4 一 个 范 () () () 畴 里 所 有 成员 地 位 相 等 。经 典 理 论 在 二 十世 纪 的语 言 学 研 究 中起 着 主流 作 用 , 音 位 学 、 法 学 中 的形 式 主 义 、 义 分 析 在 句 语 特 征 等 方 法 就 是建 立在 亚 氏假 设 之 上 的( 寅 ,0 79 ) 王 2 0 :9 。但 当运 用 经 典理 论 解 释 更 多 的 现 象 . 别 是 自然 范 畴 、 会 现 象 特 社 时 就 显 得无 能 为 力 。 为 大 部分 范 畴 不 具有 二 分 性 , 因 而是 建 立 在 原 型 之 上 的 。 自二 十世 纪 七 十 年代 以来 , a o 、 a o 等 人 Lb vL kf 对 一 些最 基 本 概 念 进 行 了定 量研 究 ,发 现 在 范 畴 化 中起 关 键 作用 的是 “ 型 ” Poo p ) 从 而建 立 了原 型 范 畴理 论 。 oc 原 (r t e, ty R sh 把具 有 家 族 相 似 性 的 自然 范 畴称 为原 型范 畴 。范 畴 是 以 原 型
谈英语一词多义现象
谈英语一词多义现象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在课堂一词多义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原型范畴理论在提高学生的多义词理解和应用方面是有效的。
本研究为课堂一词多义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一词多义现象在语言学习中普遍存在,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学习多义词已成为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对多义词的认知和理解有很好的解释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在课堂一词多义教学中的应用。
原型范畴理论是由Rosch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人们是通过原型或典型样本来认识和理解范畴的。
在语言学领域,已有研究将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多义词的认知和理解(e.g., Geeraerts, 1997; Laufer & Shobbrook, 2004)。
一些研究也探讨了课堂一词多义教学的问题(e.g.,齿轮和 Geeraerts, 2004; Stefanowitsch & Gries, 2003),但很少有研究将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课堂一词多义教学。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验。
我们设计了一份教案,将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课堂一词多义教学中。
然后我们对这些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并收集他们在多义词理解和应用方面的数据。
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以评估原型范畴理论在课堂一词多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经过实验教学,我们发现,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学生在多义词理解和应用方面的成绩。
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数据,我们发现学生在理解和应用多义词的能力上有显著的提高。
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原型范畴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多义词的内在和语义特征,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词汇能力。
学生也反映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他们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原型范畴理论在课堂一词多义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这一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一词多义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原型范畴理论在多义词教学中的优势
教学活动 、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 帮助幼 儿进入 “ 沉浸 状态” :另 一方 面 .也需
活动 ,并在 自己原有基础上获得 不 同程 度的发展 。尊重幼儿的解释和幼 儿的表
现 方 式 ,审 幼 儿 之 “ 美” ,挖 掘 艺 术 活
要教师平衡好情感态度和能力技 能的关
系 ,在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的 同时亦重视 教师主导作用 的发挥 .因为拥有 必备 的 艺术表达技能才能让幼儿投入地 参与到
掌握 6 3 9 5个 单 词 和 1 2 0 0个 词 组 .其 中
流淌 的美感 ;《 水枪 喷画》 中 ,老 师让 孩子在游戏化 的喷画 中感受色彩 在不 同 力度 、方 向撞击下产生 的变化 ,并 通过
强调评价 的发展功能与 内在 的激励 机制 ,让每个幼儿都积极参 与艺 术学 习
方面则是教师放松 、自如的教学心 态和
教态 。
[ 3 ] 孙 玉兰 主编 . 幼儿 艺 术教 育 生活 化
四、评 价——帮 助 幼儿 满 足于 “ 激励式沉浸 ”
“ 激励 式沉 浸”,是受 到赞许 、认
同 、肯定等激励 而进入的沉浸状态。
“ 沉浸式 ”幼儿美 术活动 更关 注幼儿 的
内心和 自我需求 ,同时对老师也 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一方面 ,需要 老师更 多地 去了解幼 儿 ,坚持 以幼 儿 为本 的理念 ,
运用 “ 沉 浸 式 ” 教 学 手 段 组 织 适 宜 的
的探索与实践 [ H ] .北京 :北 京师 范
大学 出版社 .2 O 1 0.
[ 4 ] ( 美) 安 ・ 佩洛 . 艺术语 言 :以探 究
借形 添 画形 成 新 的作 品 。在玩 乐 中动 口、动手 、动脑 ,有效地发展 了幼儿 的
语义范畴原型理论视野下的“一词多义”词汇教学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外语系 , 江苏 常州 2 30 ) 10 1
摘 要: 作为人类认知范畴化的结果 , 多义” “ 词汇的各 个义项之 间存在着某种 理据性的联 系。 根据语义范畴原型理论 , 范畴的各个成 员是从 范畴原型( 最典型例子 ) 出发 , 通过 家族相似性联 系
维普资讯
20 06年 3月 第 2期
南 京 晓 庄 学 院 学 报
J OURN ANJNG AO AL OF N I XI ZHUANG UN VE I Y I RST
Mf.,0 6 l 20 , r
N .2 o
语义范畴原型理论视野下的 “ 一词多义" 汇教学 词
元对立 的, 即一个实体 如果具备 了某一范畴成员的
所有充要特征 , 那么它就是该范畴的成员 , 否则就不
属 于 该 范 畴¨ 儿 ∞ 。以 bce r为 例 , 范 畴 由 ahl o 该
( u a ) ( ae , au ) ( ee re ) hm n , m l) ( dl , nvrmar d 四个 语 t i
下作一词一义一例式的讲解 , 或者脱离语境对某一
词汇的意义进行一次性的数量上的简单罗列 , 因而 实际上将 “ 一词 多义” ( o s y 当作 “ 词 pl e ) ym 同形 异 义” (o oy y 来处理 。这样做既额外加重了学 词 hm nm ) 生记忆上的负担 , 又容易挫伤学生词汇学 习的 自信 心, 因而词汇教学效果甚微。要克服“ 一词多义” 词 汇教学中的这些困难 , 就有必要对多义语词各义项 之间进行适 当的理据性探索。本文拟运用当代认知
成 员最容 易 被 习得 。
事情 , 我指的是 ba a e( or gm s棋类游戏 )cr m s d ,a g e da ( 纸牌游戏) blgm s 球类游戏 ) Oy p a e ,a a e( l , l i gm s m c ( 奥林匹克游戏) 等等。对于所有这一切, 什么是共 同的呢?请不要说 : 一定有某种共同的东西 , 否则它 们就不会都被叫做 ‘a e 。——请你仔细看看 是 gm ’ 不是有什么全体所共同的东西—— 因为, 如果你观
原型范畴理论视野下的词汇教学实践
研究 的一个 中心话题 , 也是对 2 0 多年前亚里士多德 00 的经典范畴理论 的批判 .比起 经典 范畴理论 ,原型范 畴理论能更好地对语言现象做 出解 释 ,尤其是对词汇
语义分析起着重要 的作用 . 笔者从 日常 的教学 中发现 ,
原型理论对语言教学及词汇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命题结构 、意象图式模式 、隐喻模式和转 喻模式 .以
mo e =『p r t+ l 根本无法说 明 mo e 范 畴中 t r + ae ] ma ] h n[ e tr h 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百科知识 ,必须用一个基 于一组 认知模式综合起来 的 I M 来 阐释它 . C 这组认知模式包
从上述分析可 以看出 ,原型范 畴理论能更好地解
汇教学 中具有很好 的指导作用 . 31 重视基本词义和延伸词义 的关系 . 原型范畴理论将范畴区分为基本范畴 、上位范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o e 为 例 , 传 统 的 语 义 特 征 分 解 方 法 释词汇意义发展模式 以及词 汇意义之 间的关系 ,在词 tr h
第 2 5卷 第 2 期 21 0 0年 4月
天 中 学 刊
J u n l f in h n o r a a z o g o T
Vl125 N O. o. 2 Ap. r 201 0
原型范畴理论视野下 的词汇教学实践
杨 丽 梅
( 黄淮学院 外国 语言文学系, 河南 驻马 430 ) 店 600
1 原 型 范 畴 理 论 概 述
个 家族 ,家族成员具有某些家族相 似之处 .与此相
似 ,一个概念之下 的各种现象 A、B、C、D并 不具有 唯一共 同性 质 ,而是 A 相似于 B,B相似于 C,C相
原型范畴理论下一词多义的认知分析
用法 或几 个相 近词语 的比较等 ,而对词 汇 的不 同词 义 以及 词义之 间 的关 联性 等 的掌 握则显得 不够 。根 据我 国颁 布 的 《 语 水 平 词 汇 与汉 字 等 级 大 纲 》 汉
种非常规 现象 。
德 国语 言学家 特里尔 ( ot r r 提 出 的语义 Js T i ) e
场理论 开 始 注重 同一 词 类 的 词 之 间 的联 系 ,如 同 义 、近义 、反 义等 。反对孤 立地研 究单个 词 的语 义 变化 ,主张通过 比较词 与词 之间 的语 义关 系来确 定
结 构主义 语言学 认为 ,不 同的义项对应 不 同 的
词形 ,如果两个 义项恰 好对 应 同一个 词形 ,那 么这
词 汇量 的加大 ,尤其 是到 了 中高级 阶段 ,普遍存在
种 现象就是 同形异 义 现象 。在此思想 指导 下 ,单 义 现 象和 同形 异义是 常规语 言现 象 ,一 词多义 则成 为
第 l 第 6期 2卷 21 0 0年 1 2月
辽 东学院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u a o a enLa nn nv r t S ca S i c s o r l f s r i igU i s y( o i c n e ) n E t o ei l e
Vo . 2 N . 11 0 6
就要显 得 捉襟见 肘 了 。正如 赵 彦 春所 说 : “ 随着 世 界 的发 展变 化 ,会 产 生越来 越 多 的范 畴和概 念 ,人
类 的语 言 能力从来 都 是应对 自如 的 ;它总是 能 够推
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李源来源:《科学之友》2009年第21期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原型理论已开始逐步地渗入到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
文章回顾了原型理论的提出,简要探讨了原型理论,并从词典释义、词义的变化、英语词汇学习、一词多义以及翻译等角度分析了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原型理论;释义;词汇;翻译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089-03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一种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学科的各个领域。
原型最初是用来描述自然界,解释自然事物的,后来才被引入了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用来释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原型语义学(prototype semantics)。
西方对原型理论的研究要比国内早许多,国内现在也已经有很多研究原型理论及其应用的论著和文章。
随着原型理论在释义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肯定,语义学家和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步将原型理论应用到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使其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1原型理论的提出“原型理论产生于当代语言学和哲学界对于经典的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的批判,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对于语义范畴‘家族相似性’的深刻揭示。
”[1]“原型理论是针对传统释义方式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原型语义学的建立是与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从根本上决裂的。
”[2]说到原型理论的提出,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在原型理论之前,经典范畴理论一直占主导地位。
该理论认为“范畴由范畴成员共同拥有的一组充要特征来界定并且这些特征是二元对立的,即一个实体如果具备了某一范畴成员的所有充要特征,那么它就是该范畴的成员,否则就不属于该范畴”。
[3]经典范畴理论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精确定义的领域,比如科学以及法律等领域,也曾对20世纪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教学启示[论文]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摘要: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中,本文通过分析多义词产生的现象和语义引申模式,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出发为多义词教学提供新的视角,认为可从基本范畴词汇强化、词义扩展理据的讲解以及语义网络图的辅助方式来促进词汇教学。
关键词:多义词原型范畴理论教学一、原型范畴理论及其产生(一)经典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对传统范畴学说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典范畴学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该理论认为:(1)范畴由范畴成员共有的一组充分而且必要的特性来界定;(2)一个物体如果具备某范畴成员的所有的充要特性,则它属于该范畴,否则不属于该范畴,不存在好像属于该范畴、又好像不属于该范畴的情况;(3)不同范畴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4)同一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即不存在典型成员与边缘成员之间的差别。
[1]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词的语义以二元方法划分,割裂了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二)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又称原型理论或类典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
20世纪50年代,维特斯基在其《哲学研究》中通过对game 一词定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并指出范畴边界是模糊的。
rosch通过色彩词汇等多项研究发现,范畴是围绕着最典型成员以不同的典型性建立起来的,范畴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不是单纯的“是”或者“不是”的问题,证明了语义二分法存在缺陷。
在此基础之上,许多语言学家经过多项研究最终形成了原型范畴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范畴由一些相似的成员组成,这些成员之间不具有共同特征,而是相互重叠的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原型是范畴内最能代表范畴的最典型的成员,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
原型特征体现了语义的中心倾向,为研究多义词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一词多义(一)多义现象的产生多义词是语言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指一个单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义。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词语意义的发展变化是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
从原型理论视角探究一词多义现象
在 这三个 句子 中 。 “ h o l d ” 各 自拥有一 组差 异较 大的语 义
特征 , 很难利用经典范畴化理论来解释, 而原型理论是在批
判经典范 畴化理论 基础上 建立起来 的 。
2 . 原 型 范 畴 化 理 论
同。 B r e a l 认为 , 一词 多义指一个 词项拥有 两种或两 种 以上 密
切相关 的意义 聚合的语 言现象 ( T a y l o r , 1 9 9 5 ) 。
一
词 多义体 现 了人类语 言的经 济性 原则 。任何 词 汇在
( 2 ) H o w l o n g w i l l t h i s g o o d w e a t h e r h o l d ? ( 持续 )
生 了一词多 义 。如用 英语 中 的c r a n e ( 原 义指鹤 ) 来指 代起 重 机, 用m o u s e ( 原 义指老 鼠) 来指 代 电脑用 的 鼠标 。如 果这 种
作 为对经 典范畴化 理论 的批判 , E l e a n o r Ro s c h ( 1 9 7 3 )  ̄ J
关键词 : 原型理论 一词 多义 认知语 言 学 词 多义的界定与 发展
一
一
、
论 运用 十分广 泛 ,但是 它却 难 以解释 英语 语言 中广 为存 在
作为一 个科 学术语 , 一 词多 义首先 由法 国语 言学 家 、 现 代 语 义学奠 基人M. B r e a l 于1 8 6 7 年提 出并迅 速获 得学 术界认
( 3 ) H o w mu c h w a t e r d o e s t h e p a n h o l d ? ( 盛装 )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分析作者:陈龙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22期摘要:一词多义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中,它指的是一个词具有多种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含义,认知理论认为一词多义是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延伸的过程。
本文从原型范畴视角分析一词多义现象并阐述在词汇教学及记忆中的应用。
关键字:一词多义;原型范畴;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004-01一、引言一词多义指一个词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
一词多义的研究由来已久,自1867年Breal创造一词多义(Polysemy)这个术语以来,中外许多学者就对语言中这一普遍现象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例如Ullmann(1962)研究产生多义的语言外环境,Piaget(1972)基于经验主义的认知发生的研究,陆国君(2010)对中外一词多义现象的综述性研究等等。
二、原型范畴理论认知语言学冲破了传统语言学的束缚,从人类的认知过程来重新认知语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主张对语言的研究应基于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感知和概念化(李福印,2008)。
原型范畴理论,来源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施、莱考夫等人提出了一种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一个范畴由一些类似的成员构成。
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属性,地位也并不相等,从而形成范畴成员的家族相似性。
范畴中心是范畴的典型(原型),与原型相似性较低的成员属于非典型性成员或边缘成员。
语义范畴的边界是开放的、没有明显界限的。
范畴边界的开放性和模糊性确保了语义范畴的内在变化,使得新的成员可以较容易地进入范畴,成为边缘成员,而不必从根本上改变整个语义结构。
三、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的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观念不断产生和出现,而表达概念的语言则相对滞后,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每种语言都在通过如造新词、借用外来词、赋予原有的词以新义,以满足表达新事物的需要。
探析原型理论对汉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接 近 , 有较 高 的家族 相 似 性 , 的则 相 差 较远 , 具 有
具有较低的家族相似性 , 范畴内各词义的地位并
不 相等 。 二、 原型 理论 对 汉 语 多 义词 各 义 项 关 系的 分 析
的相似性 , 他们之间有某种问接和直接的关系。 世 界是 由不 同的物 质 构 成 的 , 们 在 认 识 客 人 观世界 的过程 中, 会对其进行分类 , 这样就会形成 各种范畴 , 与传统范畴理论不同的是 , 认知语言学 中的范畴不是 以一套充分必要条件定义 的, 它是 围绕一个原型( rty e , Po t ) 通过成员之间的家族 op
范 畴都 有一个 原 型 ,a ef 和 Jh sn 认 为 , L ko ono ¨ 人
们 可 以根据 范畴 中的原型 来完成 与该 范畴相 关 的
推 断 和 联 想 。凡 是 范 畴 化 的 产 物 就 是 “ 知 范 认
言现象 。而作 为认 知 语 言 学 的 核 心理 论 之 一 , 原 型理论 也备 受关 注 , 年 来 国 内许 多研 究 者 如 刘 近 溯 J王新 J王 强 探 讨 该 理 论 来 对 英 语 词 汇 、 、
畴”也就是 “ ” , 词 。最 能 代 表 该 范 畴 的事 物 就是 原 型词 义 , 词 的 其 他含 义 是 围绕 着 这 个 原 型 词 该 义 展开 的 , 原 型词义 间接 或直接 的影 响 。 受 原 型理论 认 为人 不可 能完全 客观 地认识 外部 世界 , 属 于 同一 范 畴 的各 成 员之 间并 不 存 在共 隶 同特征 , 只有 家 族 相 似性 , 征 不是 二 分 的 , 畴 特 范 的边界 是模 糊 的 , 畴 内的成 员 地 位 不 相 等 。1 范 ‘J 就像 一 个词 作为 一 个 范 畴 , 往 由一 个 核 心 意 义 往 即其原 型意 义和 几个 由该 核心意 义衍 生 出的其 他 意 义组 成 , 属 于这 个 范 畴 的所 有 词 义 并 不 一 定 隶 具有 某 种共 同特 征 , 以我 们不 能简 单 根 据 某种 所 特征 来 判断某 个 意 义 属 于或 不 属 于这 个 范 畴 , 且
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子良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7期张子良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山西晋中 031100摘要: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多义词,能否省时高效地记住这些多义词,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有利于改变当前多义词教学的教学现状,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多义词的各种义项,从而加深记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给学生带来更全面的收获。
关键词:原型范畴;词意;多义词教学1 原型范畴理论概论1953年,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原理。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和她的同事们在维氏提出的“家族相似性”原理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实验,从这些实验得出的结论对经典范畴理论提出了全而的挑战。
Rosch首先创立了原型范畴理论,是对经典范畴理论的一次革命。
所谓“原型”,就是一个范畴中的典型代表、典型成员,它是范畴成员中最清晰的例子,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
原型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范畴是建立在纵横交错的相似性网络之上,建立在“属性”之上的。
范畴不可能通过一组客观的充分必要条件来定义;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同一个范畴内成员间的地位不相等。
2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词汇多义化过程在词的语义范畴中往往存在一个代表性更强、典型性更显著的语义原型,其余义项是原型义项通过一定的机制意义延伸的结果。
词义的延伸主要经连锁、辐射、综合三种范式实现:(1)连锁型:指词汇从原型意义出发衍生出第二个意义,然后再从第二个意义产生出第三个意义,如此类推,每一个意义都是在前一个意义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后来产生的词义与原型意义看不出有明显的联系。
(2)辐射型:指词汇多个意义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像光芒四射般从中心向四周放射开去,派生出许多意义,这些派生意义与原型意义有联系,又相互独立。
(3)综合型:词义延伸的方向、方式通常并不单一,不只表现出单调的线性推进或唯独向四周放射,而是在连锁型衍生过程中交织着辐射型衍生方式,在辐射型衍生过程中穿叉连锁型衍生方式,呈现出连锁型与辐射型二者并存、交错发展的势态。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张素侠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
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现象的生成进行分析, 认为词的多义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词的多义性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生成的。
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隐喻原型范畴 1 引言几乎在所有语言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多义现象并进行专门的研究,它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1〕(赵艳芳2000:36)。
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它们以各种方式发生联系。
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词多义的语义延伸机制。
2 词汇延伸意义的认知性词汇的延伸义指的是从原义派生和演化出来的词义。
语言在其产生之初都是单义的,一个词只对应一个意义。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展,交际能力不断增强,语言符号也要适应日益发展的交际的需要,于是一个语言符号就具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
多义现象的产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了适应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需要。
客观世界的事物是纷繁复杂的,而人的大脑的认识和储存能力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语言要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存在客观上的相关性或相似性,或是在理解新事物时加入了主观上的相似性。
人们的这一认知思维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作为思维工具和外在表现形式的语言上,具体表现为运用已知的词汇去命名新事物、表达新观念或描述新经验。
于是,词汇的意义就在本义的基础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概念被不断扩充与抽象化,赋予旧词以新义,继而产生了一词多义。
由于词汇意义的拓展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词汇的延伸义就不再具有任意性特征,而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具有了认知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 是核 心或原 型 意义 , 其他 的词 义 都是 通过 认知 机制 , 隐喻 、 喻 等手 段派 生 出来 的。 由此 , 如 换 掌握 一个 词
的核 心意 义 , 等于抓 住 了它 的根 本 。教 师在 讲解 多义 词 时 , 果 能从 核 心 词 义 出发 , 步让 学 生 了解 词义 就 如 逐 发展 的 内在 理据 , 么学 生就 能 明 白同一词 条不 同义 项之 间 的联 系 , 而减 轻 记忆 负荷 , 强记 忆效果 。 那 从 加
项没有 主次轻 重之 分 。前 一种做 法 让学 生每 遇 到一个 新 的语 境 就得 学一 个新 词 。而 后 一种做 法关 于一个 词
的信息太 多 , 零散 , 太 造成 学 生记 忆 负担 太重 , 以编码 , 容 易从 短 时记 忆 中 自然 流 失掉 , 而 进 入 不 了长 难 很 从
狂 , 0 )或 者对 某个 词 ( 要 是 介 词 ) 义 系 统 的 习 得 状 况 的调 查 ( 云华 、 2 7, 0 主 语 瞿 张建 理 , 0 5 李 佳 、 金 亭 , 20 ; 蔡
20 ) 目前 , 08 。 已有一 些关 于基 本 义在 多义 词 习得 中作 用 的 实证 研 究 ( 群 、罗 炜 东 ,05 任 朝 华 ,0 9 , 赵 20 ; 2 0 ) 但 把原 型范 畴理论 与大 学英 语精 读课 词 汇教 学相 结合 , 细 探讨 各义 项 习得情 况 的实 验研 究几 乎没 有 。 详 在 大学英 语课 堂词 汇 教学 中 , 教师 在处 理多 义词 时 , 般采 取两 种方 法 : 种是 遇 到一个 讲一 个 , 一 一 只简单 地介绍 一个 词在 特定 语 境 中的 含义 。另 一种 是老 师往 往把 关 于某 词 的常见 义 项 一 次 性介 绍 给学 生 , 这些 义
时记忆 , 习效 果 自然不 会好 。实际 上 , 学 一个 词 的多个义 项 之间是 以许 多 方 式相 连 的 。如 果能 采用认 知语 言
学 的原 型范畴理 论 , 这个 问题 就能 得 到 比较好 的解 决 。多 数认 知 语 言 学 家 ( ao ,18 ;Ty r 20 ; a. L kf 97 al , 03 L n o gce,0 7 认 为 , akr20 ) 词义 属 于语 义范 畴 , 的不 同义 项就 是相 应 范畴 的不 同成 员 。 在 一个 词 的所 有 义项 中 , 词 有
1 0前 言 .
认知语 言学 的发 展为 外语 教 学提 供 了一个 新 的研 究 视 角 。 目前 这 方 面 的 探讨 不 少 , 绝 大部 分 是论 述 但 和调查 , 如认 知 语 言 学 理 论 对外 语 教 学 的启 示 ( 世 清 ,0 1 梁 晓 波 ,0 2 梁 晓波 、 勇 忠 ,0 6 文 旭 、 严 20 ; 20 ; 李 20 ; 叶
忆效果显 著提 高 , 尤其 是辅 以语 义 网络 图后 , 效果 更 佳 。2 核 心 义项 促 进 了其他 引 申义 项 的 习得 。 ) 3 核 心义项 习得 效果 最好 , 申义 离核 心 义项越 远 , ) 引 效果越 差 。
关键 词 : 一词 多义 ; 原型 范畴 理论 ; 堂教 学 ; 课 实验 中图分类 号 : 3 9 H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224 (0 0 0 . 3 —8 10 .63 2 1 )20 70 0
20研 究 设 计 .
2. 1研 究 问 题
本 研究 拟 回答 以下 两个 问题 :) 1 就学 习效 果而 言 , 于原 型 理论 的词 汇教 学法 是 否 比传统 教法更 好 ?2 基 )
原 型意 义能否 有助 于其 他义 项 的记 忆 ?
2 2 实验 对 象 .
本实验 对 象为北 京某 大 学二 年级 成绩 相 当的两 个 班 学 生 , 随机 选 定 一 个 班 为 实 验 组 ( 为 实验 组 1 以 分 (
的 5个词教 学方 法不 同 以外 , 其他 教学 内容 及教学 方法 均相 同 。具 体 见表 1 。
表 1 各 组 描 述
人 数 教 授 方 法
组 1
4 7
从 原 型 词 义 出发 , 解 词 义 的 扩 展 实 验 内 容 3
1 3
4 4
收 稿 时 间 :0 0 0 .5 2 1— 11
作 者简 介 : :  ̄ (97一)女 , 族 , 江 瑞 安 人 , 师 , 士 。研 究 方 向 : 用 语 言 学 。 曹P J : 17 , 汉 浙 讲 硕 应
3 7
下简称 “ 1 ) 组 ” 和实 验组 2 以下 简称 “ 2 ) 另一班 为对 照组 ( ( 组 ”, 以下 简称 “ 3 ) 组 ” 。两个 班 除 了本 实验 中选 定
山 东外 语 教 学
21 00年 第 2期 ( 总第 15期 ) 3
原型 范 畴 理论 应 用 于 课 堂一 词 多义 教 学 的 实验 研 究
曹 巧 珍
( 京航 空航 天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京 北 北 109 ) 0 11
摘要: 本研 究比较 了三 种 一词 多义教 学方 法对 学生记 忆单词 各 义 项 的 影 响 。 两种 基 于原 型 范畴理 论, 一种是 传 统教 学法 。 结果表 明 :) 用原 型 范畴 理论 , 学成 效 明显 : 义 项 短 时记 忆 、 时记 1应 教 各 长
组 1的教 学方法并 结合语 义 网络 图
传 统教 学 方法 , 即孤 立地 给 出词义 , 附 以例 句 并
本 次实 验 内容 为《 视 野大 学英语 》 郑树 棠 ,04 第 四册 第 1单 元 多义 词 中随机 选 定 的 5个单词 : p 新 ( 20 ) l , a ke ,r z ,ot , n e。笔者 从数 种权 威词 典 ( 括《 en be e pr rt d r e e e 包 柯林 斯 C B ID英 语 词 典》 麦 克米 伦 高 阶英语 词 O U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