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可爱的蚕宝宝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https://img.taocdn.com/s3/m/a60c77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02.png)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物世界》第三节《可爱的蚕宝宝》。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以及蚕丝的制作原理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蚕宝宝的基本生长过程,认识蚕丝的来源。
2. 学习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力和耐心。
3. 增进对自然界生物的兴趣,激发爱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的观察与记录。
教学重点:蚕丝的制作原理、蚕宝宝各阶段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蚕丝制品,放大镜等。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蚕宝宝饲养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蚕宝宝的外形特征,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图片和视频,详细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以及蚕丝的制作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蚕宝宝,记录其生活习性,讨论蚕丝的用途。
4. 课堂互动(10分钟)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观察作业,要求学生记录蚕宝宝每天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蚕宝宝2. 内容: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蚕丝的制作原理蚕宝宝的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描述蚕宝宝各阶段的变化。
2. 作业题目:思考蚕丝的用途,并与同学分享。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列举蚕丝的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蚕宝宝的生物特性,培养观察力和耐心。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蚕宝宝生长过程的观察,适时给予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探索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提高科学素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组织学生参观蚕丝制品的制作过程,加深对蚕丝价值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蚕宝宝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及蚕丝制作原理的阐述。
3. 教学难点: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的观察与记录。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https://img.taocdn.com/s3/m/0faa8b8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9.png)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第四章第二节“可爱的蚕宝宝”。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蚕宝宝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过程以及蚕宝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让学生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蚕宝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难点:理解蚕宝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蚕宝宝、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实物蚕宝宝,引导学生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蚕宝宝。
2. 蚕宝宝的形态特征: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形式,详细介绍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呈白色、有许多小脚等。
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蚕宝宝的样子。
3. 蚕宝宝的生活习性:教师通过视频资料,展示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如吃桑叶、蠕动等。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蚕宝宝的生活环境,如温度、湿度等。
4. 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5. 蚕宝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蚕宝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丝绸的制作、养蚕业的发展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蚕宝宝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6. 随堂练习:(1)根据蚕宝宝的外形特征,画出蚕宝宝的样子。
(2)简要描述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3)写出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4)谈谈你对蚕宝宝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
7. 作业设计:(1)画出蚕宝宝的样子。
答案:略(2)简要描述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答案:蚕宝宝生活在温湿的环境中,以桑叶为食,通过蠕动来移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可爱的蚕宝宝》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可爱的蚕宝宝》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fa37d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0.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可爱的蚕宝宝》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中班儿童在情感、语言、思维、身体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周围的事物,对自己的认知也更为清晰。
科学教育应成为中班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教学以《可爱的蚕宝宝》为主题,在了解蚕宝宝的生长发育中,探究如何让幼儿感知生物成长的奥妙,增强他们的自然科学意识和探求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蚕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
•能够描述蚕宝宝的外貌特征和生命特征。
•能够对比蝴蝶和蚕宝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关注与观察生物成长的意识,培养对小生命的爱护之心。
•通过亲身参与观察、感知,让幼儿对生命的顽强与生命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3.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真实具体的情境,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活动和讨论交流,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习欲望。
三、教学方法1. 组织大课(10min)教师与幼儿进入教学主题,通过导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实物、故事等方式开展导入。
2. 知识点讲解(15min)教师通过视频、图片、实物等方式向幼儿讲解蚕宝宝的外貌特征、生命特征,以及蚕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等相关知识。
3. 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60min)•实践活动1:观察蚕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教师将蚕宝宝放在幼儿观察槽中,引导幼儿观察变态蚕宝宝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放大镜等工具,让幼儿观察蚕宝宝的细节,促进对蚕宝宝的深层次认识。
•实践活动2:认识蚕宝宝教师向幼儿介绍蚕宝宝的特征,然后让幼儿根据蚕宝宝的特征进行认辨。
幼儿还可以利用材料或画画等方式,制作自己的蚕宝宝。
•实践活动3:经验生活的引入幼儿从市场上买回桑叶,放入蚕盒,亲手喂养蚕幼儿。
让幼儿亲身参与喂食蚕,并观察、记录蚕的生长情况,增加对蚕宝宝的了解。
4. 情感反思(5min)教师引导幼儿花费5分钟的时间回忆今天学到的关于蚕宝宝的学习内容、对于蚕宝宝的感受和思考,以及各自的体会。
幼儿园中班关于蚕的科学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关于蚕的科学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7a8f6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5.png)
幼儿园中班关于蚕的科学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幼儿园中班关于蚕的科学教案6篇写教案是每个老师都应该要掌握的技能,制定好教案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中班关于蚕的科学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可爱的蚕宝宝》科学教案
![中班《可爱的蚕宝宝》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51f9b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e.png)
中班《可爱的蚕宝宝》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的生长变化》,详细内容为“可爱的蚕宝宝”。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认识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描述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难点:观察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变化,理解蚕宝宝生命周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实物蚕宝宝、观察盒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实物蚕宝宝,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教师结合图片,详细讲解蚕宝宝的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如吃桑叶、吐丝、结茧等。
3. 随堂练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变化。
(2)幼儿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4. 巩固拓展:(1)教师出示蚕宝宝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幼儿观看。
(2)幼儿结合视频,复述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蚕宝宝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蚕宝宝》2. 内容:(1)蚕宝宝的生长过程(2)蚕宝宝的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心中的蚕宝宝。
(2)写一段关于蚕宝宝生长过程的话。
2. 答案:(1)幼儿作品,以创意为主。
(2)例文:蚕宝宝是从小小的卵孵化出来的,经过吃桑叶、吐丝、结茧,变成美丽的蝴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的情感。
中班《蚕宝宝》教案8篇
![中班《蚕宝宝》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7dda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a.png)
中班《蚕宝宝》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致辞演讲、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汇报材料、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written documents, reporting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班《蚕宝宝》教案8篇一个周密的教案能够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需要通过写教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方法,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蚕宝宝》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科学可爱的蚕宝宝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可爱的蚕宝宝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d7c2a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0.png)
中班科学可爱的蚕宝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
2.了解蚕的重要价值,培养环保意识。
3.锻炼幼儿观察能力及合作精神。
4.饲养蚕宝宝,让幼儿了解动物的需求,培养照顾小动物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了解蚕宝宝及其特点通过讲解幼虫和种蛹蚕的特点,让幼儿了解蚕宝宝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方式。
并展示蚕宝宝的干样品,以加深幼儿认知。
2.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蚕的生长发育过程,让幼儿渐渐理解并记忆各个阶段有些不同的特征:肝心腺、吐丝、变蛹,直至蚕把自己长成脆喙状这个完整的过程。
3.观察蚕宝宝的生长和变化利用显微镜和放大镜来观察蚕宝宝体表的特征, 并对蚕的生长发育逐一说明并让都知道蚕宝宝有口腔、肛门、角质器、令孔等器官的作用及重要行程。
4.了解蚕的重要性通过教具或图片资料讲解蚕宝宝的各种用途,并使幼儿对蚕的重要价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保护动物、可持续性发展”的环保意识。
2.教学方法1.问答式教学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提问和回答中互动,提高课程的练习效果,兴趣。
2.讲解和演示讲解和演示各个蚕的生长阶段、蚕宝宝吐丝之前和之后的差异,以及通过种蛹蚕来培养无环境意识,提高他们身边的环保知识。
三、教学流程1.师生互动:教师先向孩子们提问有关蚕的问题进行互动,了解幼儿们对蚕的基础知识和认知情况,为随后的教学做准备。
2.呈现:教师向孩子们呈现蚕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转化过程。
3.诱导:教师利用模型或实物设备让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了解蚕宝宝的特征。
并引导幼儿园去观察,提高抗干扰能力。
4.实验:教师通过种蛹蚕让孩子们进行实验,让他们亲手触摸蚕,提高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
5.复盘:课堂结束后,教师要让孩子们进行课堂复盘,回顾所学内容,提高幼儿对蚕的认识和记忆。
四、教学评估1.教学中提出问题并引导幼儿回答,了解其情况。
2.实验部分,通过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和练习后的反应,了解他们是否明白过程和学到有用的知识。
幼儿园蚕宝宝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蚕宝宝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38af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5.png)
幼儿园蚕宝宝教案(通用15篇)幼儿园蚕宝宝篇1活动目标:1.尝试将粘土揉团成圆,按一个紧接着一个连成蚕宝宝,表现出蚕宝宝在桑叶上的不同形态。
2.发展手指的小肌肉群动作,提高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3.利用油性勾线笔添画出蚕宝宝的眼睛和脚。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材料准备:白色超轻粘土、已完成的印有叶子的黑色卡纸、油性勾线笔、ppt。
活动重难点:重点:揉搓粘土,按一个接着一个轻轻按压连成蚕宝宝。
难点:利用材料表现蚕宝宝吃桑叶的不同造型,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活动过程:1.调动对蚕宝宝已有的生活经验。
(1)教师出示蚕宝宝图片,提问:今天老师带来可爱的蚕宝宝来班级做客,谁来说说蚕宝宝长什么样?小结:蚕宝宝白白的、长长的、身体有环节像小火车,有许多小脚。
(2)通过图片重点观察蚕宝宝。
欣赏蚕宝宝吃桑叶的图片,提问:蚕宝宝在桑叶上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你们猜猜它们都在干嘛?小结:有的蚕宝宝抬起头来寻找哪里的桑叶更好吃,有的在睡觉,有的埋着头吃桑叶,还有的和好朋友在玩耍……。
2.学习揉搓的技能,表现蚕宝宝的不同造型(1)激发幼儿主动创作的兴趣。
(2)出示作画材料:白色超轻粘土、油性黑色勾线笔。
(3)利用轻泥学习揉团成圆。
教师以儿歌(轻粘土,揉一揉,揉成圆,一个接着一个,像开小火车)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创作。
(注意:提醒幼儿将揉成圆的轻粘土一个挨着一个连成蚕宝宝。
)(4)用勾线笔装饰蚕宝宝的眼睛和腿。
(注意:每个圆上点两个黑点)小结:蚕宝宝们在桑叶上发生好多有趣的事!有的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耍,有的把头埋在桑叶底下,有的躺着休息……)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作品欣赏(1)谁来分享一下,你的蚕宝宝们在桑叶上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2)今天每位小朋友表现都很棒,蚕宝宝们玩得非常开心!让我们也来学学蚕宝宝的爬行动作,一起到外面吃树叶吧!幼儿园蚕宝宝教案篇2【案例背景】小班的孩子还没有什么绘画的技巧,甚至个别的孩子还不太愿意拿蜡笔或水彩笔作画,但是他们对于鲜艳的色彩比较感兴趣,于是我想通过玩色活动来培养孩子们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https://img.taocdn.com/s3/m/829c307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7.png)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可爱的蚕宝宝”。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蚕宝宝的基本生长过程,认识家蚕的发育阶段。
2. 学习观察和记录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3. 了解蚕宝宝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观察和记录蚕宝宝的生活习性,理解蚕宝宝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放大镜,观察记录表。
2. 学具:彩笔、画纸,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它有几个发育阶段呢?”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蚕宝宝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介绍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如喜欢吃桑叶、吐丝结茧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蚕宝宝,记录其生活习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点评,强调蚕宝宝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蚕宝宝2. 内容:生长过程:卵、幼虫、蛹、成虫生活习性:吃桑叶、吐丝结茧与人类的关系:提供丝绸、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答案示例:观察对象:小鸟生活习性:筑巢、孵蛋、捉虫与人类的关系:捉虫保护农作物、传播种子、观赏价值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记录、分享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蚕宝宝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但在引导幼儿观察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蚕宝宝的生活习性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中班健康蚕宝宝教案6篇
![中班健康蚕宝宝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3dbe4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f.png)
中班健康蚕宝宝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演讲发言、汇报材料、对照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speeche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reference material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班健康蚕宝宝教案6篇完备的教案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和科学,教师通过准备教案可以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中班健康蚕宝宝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蚕宝宝》](https://img.taocdn.com/s3/m/b40bb2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c.png)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蚕宝宝》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蚕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2. 能够观察和描述蚕宝宝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外貌和行为特征;3. 能够培养对蚕宝宝的保护意识,知道如何正确喂养和照顾蚕宝宝;4.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蚕宝宝的丝线制造过程,并体验到丝绸制品的价值。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蚕宝宝幼虫、蚕宝宝饲料、蚕宝宝饲养箱、磅秤、显微镜等;2. 资料准备:关于蚕宝宝生长发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 实地考察:安排班级前往蚕宝宝养殖场或丝绸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蚕宝宝的生长发育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你们听说过蚕宝宝吗?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就有一段关于蚕宝宝的故事,你们听过吗?2. 探究环节(30分钟)(1)观察蚕宝宝的外貌提供蚕宝宝幼虫给学生观察,并让学生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蚕宝宝体表的细节。
引导学生描述蚕宝宝的外貌特征。
(2)了解蚕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通过图文、视频等资料介绍蚕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帮助学生了解蚕宝宝从卵到幼虫再到蛹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3. 实践环节(30分钟)(1)喂养蚕宝宝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些蚕宝宝幼虫和蚕宝宝饲料。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喂养蚕宝宝,并注意观察和记录蚕宝宝的生长情况。
(2)保护蚕宝宝环境让学生了解蚕宝宝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干净、通风,并控制适当的温度湿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蚕宝宝环境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不要随意捉拿或伤害蚕宝宝。
4. 拓展环节(40分钟)(1)实地考察蚕宝宝养殖场或丝绸加工厂组织班级前往蚕宝宝养殖场或丝绸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蚕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丝绸制品的制作过程。
(2)制作丝绸制品模型回到教室后,引导学生使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丝绸制品模型。
5. 总结回顾(10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丝绸制品模型,并介绍模型的制作过程和意义。
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回答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ba9013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d.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可爱的蚕宝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蚕宝宝是哪种动物的生长阶段,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蚕宝宝生长过程的观察与理解。
教学重点: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实物蚕宝宝,放大镜等。
2. 学具:彩笔、画纸,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实物蚕宝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幼儿观看蚕宝宝生长过程的视频,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蚕宝宝的特点,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观察蚕宝宝,记录观察结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蚕宝宝》2. 内容:(1)蚕宝宝的生长过程(2)蚕宝宝的生活习性(3)蚕宝宝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 答案:根据观察,完成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养蚕基地实地观察,深入了解蚕宝宝。
(2)开展“关爱小动物”主题活动,培养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可爱的蚕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可爱的蚕宝宝》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d4a645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f.png)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可爱的蚕宝宝》含反思可爱的蚕宝宝一、教学目标:1.了解蚕宝宝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能够认识和观察蚕宝宝。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发现和思考蚕宝宝的生长特点。
2.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四、教学准备:1.制作蚕宝宝模型。
2.准备蚕宝宝的吃食——桑叶。
3.准备幼儿参与的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向幼儿播放一段有关蚕宝宝的视频,让幼儿初步认识蚕宝宝。
然后向幼儿提问:“蚕宝宝吃什么?”“蚕宝宝长成什么样子?”通过互动回答,激发幼儿对蚕宝宝的兴趣。
2.观察蚕宝宝(20分钟)老师将制作好的蚕宝宝模型带到课堂上,让幼儿进行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模型的身体特点、颜色、触角、腿和眼睛等。
同时,将一片桑叶放在模型旁边,让幼儿观察蚕宝宝的食物。
3.亲自喂食(1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到室外的菜园子里采摘桑叶,并将桑叶带回课堂。
然后,每个幼儿都可以亲自喂食蚕宝宝。
通过亲身参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4.自由游戏和探究活动(30分钟)给幼儿准备一些蚕宝宝的故事书和相关的玩具,让幼儿自由游戏,并进行一些探究活动。
比如,用放大镜观察蚕宝宝的毛发,用秤量一下蚕宝宝的重量等。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5.制作蚕宝宝的家(1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动手制作一个蚕宝宝的家。
幼儿可以用纸板、剪刀和胶水等材料,按照自己的创意来制作一个温暖舒适的家,让蚕宝宝在其中安心生长。
通过制作家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6.反思和总结(10分钟)在课堂结束前,老师向幼儿提问:“你们观察到了蚕宝宝有什么特点?”“你们喂食蚕宝宝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鼓励幼儿回忆和总结课堂上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幼儿对蚕宝宝的特点和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https://img.taocdn.com/s3/m/b5c6ca2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d.png)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认识动物》,详细内容为“可爱的蚕宝宝”。
通过本章学习,幼儿将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以及蚕丝的制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蚕宝宝的基本生长过程,认识蚕丝的来源。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表达蚕宝宝生长变化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蚕丝的来源。
难点:观察、记录蚕宝宝生长变化,培养幼儿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蚕丝制品。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小动物是什么吗?它们在做什么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图片和视频,详细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蚕丝的来源。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蚕宝宝,记录其生长变化。
4. 互动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观察记录,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蚕宝宝生长过程。
5. 作品展示(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蚕宝宝2. 内容: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蚕丝的来源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表达方面仍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养蚕基地,深入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和蚕丝制作过程。
同时,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引导性5. 互动讨论的组织和鼓励表达6. 作品展示的交流和学习7.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的衔接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本次教学中,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和蚕丝的来源是核心知识,需要幼儿深刻理解和掌握。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蚕宝宝》](https://img.taocdn.com/s3/m/c60df9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9.png)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蚕宝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认识小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可爱的蚕宝宝》。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以及在我国农业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蚕宝宝生长过程的记忆。
教学重点: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蚕宝宝生长过程图片、视频、实物蚕宝宝、放大镜、饲养蚕宝宝所需的桑叶等。
学具:彩笔、画纸、观察记录表、饲养蚕宝宝的小箱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里的桑树,引导幼儿关注桑叶上的小动物,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结合实物,详细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观察实物蚕宝宝,用放大镜观察蚕宝宝的细节,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分享观察到的蚕宝宝的特点,讨论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5.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笔和画纸描绘蚕宝宝,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蚕宝宝2. 内容:生长过程:卵→幼虫→蛹→成虫生活习性:喜食桑叶,吐丝结茧重要性:丝绸产业的原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表记录内容: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观察到的特点。
2. 答案:生长过程:卵→幼虫→蛹→成虫生活习性:喜食桑叶,吐丝结茧观察到的特点:蚕宝宝身体柔软,有许多脚,喜欢吃桑叶,会吐丝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蚕桑养殖场,深入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开展“关爱小动物”主题活动,培养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中班科学《可爱的蚕宝宝》教案
![中班科学《可爱的蚕宝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bb0f3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6.png)
中班科学《可爱的蚕宝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可爱的蚕宝宝》。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幼儿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认识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了解蚕宝宝的外形特征。
2. 学会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增进对自然界生物的关爱,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重点:认识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实物蚕宝宝,观察记录表。
学具:画笔、彩泥、剪刀、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实物蚕宝宝,引导幼儿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征,让幼儿说说他们对蚕宝宝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蚕宝宝的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实物蚕宝宝,记录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蚕宝宝的感受,交流观察记录。
5. 课堂小结(5分钟)6. 制作蚕宝宝手工作品(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彩泥、画笔等学具制作蚕宝宝手工作品,巩固所学内容。
7. 展示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手工作品,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蚕宝宝》2. 内容: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卵→幼虫→蛹→成虫蚕宝宝的外形特征:身体柔软,有许多脚,吃桑叶,吐丝作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饲养的蚕宝宝生长过程,用画笔描绘蚕宝宝的变化。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幼儿了解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培养了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可爱的蚕宝宝》(2篇)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可爱的蚕宝宝》(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48a09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5.png)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可爱的蚕宝宝》【活动目标】1.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用途。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3.愿意养蚕和关心蚕宝宝,萌发对小动物的爱。
【活动准备】各个生长阶段的蚕宝宝图;蚕生长过程图片;班里饲养的蚕宝宝以及其照片;人手一片桑叶。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主题最近我们班的自然角来了一些小客人,他们在我们的照顾下慢慢长大了,你们知道是谁吗?(蚕宝宝)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蚕宝宝爱吃什么?二、通过讨论、观察,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1.提问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蚕卵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先说一说,再出示图片)(2)蚕卵怎么样能孵出蚕宝宝来?蚕卵孵出来的幼蚕像什么?叫什么?师小结: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我们可以用棉花把蚕卵包起来晒晒太阳就能孵出蚕宝宝来了。
(迁移小蝌蚪的成长)幼蚕很小,像蚂蚁一样,它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蚁蚕。
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地长大,它又有哪些变化?又变成什么样子?(依次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蚕宝宝在各个阶段的特征)2.幼儿分批观察班里的蚕宝宝,等待的幼儿和小伙伴说一说蚕宝宝是怎么样慢慢变化的。
3.出示蚕宝宝的一生循环图,帮助幼儿理顺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师小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
(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
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蚕蛾灰白色,有翅膀,雌蛾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三、了解桑叶以及蚕的用途1.蚕宝宝喜欢吃什么?(桑叶)桑叶是什么样子的?(桑叶人手一片观察)2.饲养蚕有什么用?蚕屎可做枕芯,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
3.师:蚕对我们的用处很大,我们在饲养时,应注意些什么?勤换桑叶,让蚕宝宝吃饱;帮蚕宝宝清理便便,注意卫生;蚕结茧时,不要移动等。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https://img.taocdn.com/s3/m/60273bdcdd36a32d72758193.png)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蚕与人们的关系,萌发爱护蚕宝宝的情感,观察、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及生活习性,并用符号进行记录,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观察、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及生活习性,并用符号进行记录。
2、初步了解蚕与人们的关系,萌发爱护蚕宝宝的情感。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课件、蚕生长过程图片、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一、猜谜引出主题谜语:有位纺织娘,老来忙又忙。
会纺银丝线,能造银丝房。
提问:这是什么呀?(蚕)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蚕宝宝爱吃什么?二、出示挂图,通过讨论和观察,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1、提问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蚕卵是什么样子的?(2)蚕卵孵出来的幼蚕像什么?叫什么?小结:幼蚕很小,像蚂蚁一样,我们给它取名蚁蚕。
(3)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地长大,它又有哪些变化?又变成什么样子?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讨论蚕宝宝长大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banzhuren)请小朋友们看图想一想,说一说,再按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排一排先后顺序。
3、师小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
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
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蚕蛾灰白色,有翅膀,雌蛾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三、了解蚕的`用途1、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蚕的用途:蚕屎可做枕芯,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
可爱的蚕宝宝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可爱的蚕宝宝中班科学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6c2f3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2.png)
可爱的蚕宝宝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2 培养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能力。
1.3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蚕宝宝图片、实物或视频、观察记录表。
2.2 环境:安静、舒适,有利于观察和思考。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蚕宝宝,引发幼儿兴趣。
3.2 观察蚕宝宝:让幼儿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眼睛等。
3.3 交流分享: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到的蚕宝宝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词语描述。
3.4 观察蚕宝宝的生活习性:让幼儿观察蚕宝宝吃桑叶、蠕动等生活习性。
3.5 记录观察结果:请幼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蚕宝宝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创意画: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画出自己喜欢的蚕宝宝。
4.2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蚕宝宝,模拟蚕宝宝的生活场景。
4.3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观察蚕宝宝在家中的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5.2 评价幼儿对蚕宝宝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5.3 收集和分析幼儿的观察记录表,了解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蚕宝宝的安全,避免幼儿误食或受伤。
6.2 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观察和触摸蚕宝宝,尊重生命。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图片:收集各种蚕宝宝图片,展示不同的生长阶段。
7.2 视频:录制蚕宝宝的生活习性,便于幼儿观察和理解。
7.3 观察记录表:设计一份简单易懂的记录表,方便幼儿记录。
第八章:教学指导8.1 观察蚕宝宝:教幼儿如何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8.2 描述蚕宝宝:指导幼儿如何用词语描述蚕宝宝的特点。
8.3 记录观察结果:引导幼儿如何填写观察记录表。
第九章:教学反馈9.1 课堂反馈:在活动结束后,了解幼儿对蚕宝宝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9.2 家庭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观察和表现。
9.3 改进教学:根据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蚕宝宝
活动目标
1、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用途。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观察阅读活动,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3、萌发幼儿养蚕和关心蚕宝宝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蚕生长过程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谜语:小时侯穿黑衣,长大穿白袍,到老留下一卷丝,献给人们做嫁衣。
提问:这是什么呀?(蚕)
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蚕宝宝爱吃什么?
二、通过讨论、观察和操作活动,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1、提问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蚕卵是什么样子的?
(2)蚕卵孵出来的幼蚕像什么?叫什么?
师小结:幼蚕很小,像蚂蚁一样,我们给它取名蚁蚕。
(3)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地长大,它又有哪些变化?又变成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排序
提问(1)蚕宝宝长大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请小朋友们看图想一想,再按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排一排先后顺序。
(2)个别幼儿上来给图片排序,全体幼儿观察。
3师小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
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
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蚕蛾灰白色,有翅膀,雌蛾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三、了解蚕的用途
1、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认识桑树和蚕宝宝。
说说蚕宝宝喜欢吃什么?饲养蚕有什么用?
蚕屎可做枕芯,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
师:蚕对我们的用处很大,我们在饲养时,应注意些什么?
勤换桑叶,让蚕吃饱;蚕结茧时,不要移动等。
四、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师指导幼儿观察蚕宝宝成长的过程,启发幼儿画箭头表示蚕宝宝生长过程。
中班科学《磨豆浆》
活动准备:
(1)了解磨豆浆的过程,感受制作豆浆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对磨豆浆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初步的使用石磨的经验。
(2)石磨.电磨若干,豆浆.茶杯.泡好的黄豆。
活动过程:
1.品尝豆浆,了解豆浆的作用。
提问:你们喝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喝豆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幼儿操作石磨,学习磨豆浆。
(1)教师示范磨豆浆的方法,强调石磨的旋转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进行的操作方法。
(2)幼儿两人一组用石磨磨豆浆。
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会两人合作。
(3)请幼儿表述磨豆浆的过程。
提问;磨出豆浆来了吗?你们是怎样磨的?
小结:一个小朋友推磨,一个小朋友一边加黄豆.一边不断加水,相互配合,才能磨出豆浆。
3.操作比较石磨与电磨,感受新制浆工具的优点。
(1)出示电动磨豆浆机,请幼儿比一比它与石磨有什么不同?(着重从外形上区分。
)(2)幼儿观察两位教师分别用石磨与电磨磨豆浆的过程。
并表述观察结果。
(3)请幼儿分别操作石磨与电磨(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开关),并相互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石磨在没有电的时候可以磨出豆浆,但它速度慢,费力,很不方便。
电磨更快捷.更卫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用电磨做豆浆又快又省力。
4.教师挤豆渣,幼儿进一步了解做豆浆的过程。
总结:我们可以用石磨磨豆浆,也可以用电磨磨豆浆,磨的时候先要把黄豆泡好,在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磨好后还要滤渣,豆浆经过煮沸就可以食用了。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室(或区角)里,提供石磨.电磨供幼儿操作。
(2)请幼儿带一些小的新产品到幼儿园,开辟“我们身边的新产品”展览角,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
活动建议:
(1)受石磨.电磨数量的限制,本活动易采用分组教学。
(2)品尝豆浆的环节,可结合幼儿园的早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