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平面设计
合集下载
第三章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
地坪标高、绿化、
区域位置图。
道路、管线、排水等 (1:2000/5000绘制)
施工图设计
★(1)总平面布置施工图。 ★(2)竖向布置。 ★(3)管线综合平面图。 ★(4)道路设计图。 ★(5)有关详图:如围墙、大门等图纸。 ★(6)总平面布置施工图说明书。
(1)总平面布置施工图: 1)标明厂址原有地形的等高线; 2)标明测量坐标网及建筑施工坐标网; 3)标明全年(或夏季)风向频率的风玫瑰图; 4)标明全厂建筑物、露天作业场等平面位置坐标、地坪 标高及厂区转角(方位角θ); 5)道路、铁路的平面布置、标高及坡度; 6)竖向设计、排水设施; 7)厂区围护设施及绿化规划等。
(1)在生产区内,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先布置 主要车间位置,一般放在中心位置,坐北 朝南。 (2)根据厂区建设物、构筑物的功能关系放 置辅助车间。 (3)根据风玫瑰图放置锅炉房的位置。一般 放在主车间的下风向区,但要靠近负荷中 心。 (4)确定原料库、成品库及其它库的位置, 使各种库放在与生产联系距离最短的地方 ,但又不致交叉污染。 (5)确定厂区道路,使物流、人流、货流应 有各自的路线及宽度。 (6)确定给水、排水,供电方向及位置。 (7)布置厂前区的各种设施,同时考虑绿化 位置及面积大小。
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工厂生产工艺的要求
(1)主车间、仓库等应按生产流程布置,并尽量缩短距离, 避免物料往返运输。
(2)全厂的货流、人流,原料,管道等的运输应有各自路线, 力求避免交叉,合理加以组织安排。
(3)动力设施应接近负荷中心。
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必须满食品工厂卫生要求
(1)生产区和生活区、厂前区和生产区分开。 (2)生产车间应注意朝向。 (3)生产车间与城市公路有一定的防护区。 (4)应分区布置。 (5)总平面中要有一定的绿化面积:10%~15%。 (6)公用厕所要与主车间、食品原料仓库或堆场及成品库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章平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章平面设 计
3.1 概述 3.1.1 路线
(1)路线
(2)路线的平面
(3)路线的纵断面
(4)路线的横断面
图3-1 公路的平面、纵断面示意图
3.1.2 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 (1)汽车行驶轨迹
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 1) 轨迹连续圆滑,即在任何一点上不出现错头、折点。
3-2 不连续的路线
120
100 80
60
40
30
20
0.10
0.12 0.13 0.15 0.15 0.16 0.17
6
6
6
6
6
6
6
8
8
8
8
8
8
8
10
10
10
10
10
10
10
2)一般最小半径
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它是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 值。
表3-5 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的横向力系数和超高值
3)道路两侧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措施,以改善单调的景观。 4)长直线下坡方向尽头的平曲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5 道路图片
(3) 直线的最小长度 1)同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当设计速度≥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
3-6 同向曲线
3-7 同向曲线间插入短直线
80 400 250 2500 3350
60 200 125 1500 1900
40 30 20 100 65 30 60 30 15 600 350 150 800 450 200
表3-8 城市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设超高推荐半径/m
3.1 概述 3.1.1 路线
(1)路线
(2)路线的平面
(3)路线的纵断面
(4)路线的横断面
图3-1 公路的平面、纵断面示意图
3.1.2 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 (1)汽车行驶轨迹
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 1) 轨迹连续圆滑,即在任何一点上不出现错头、折点。
3-2 不连续的路线
120
100 80
60
40
30
20
0.10
0.12 0.13 0.15 0.15 0.16 0.17
6
6
6
6
6
6
6
8
8
8
8
8
8
8
10
10
10
10
10
10
10
2)一般最小半径
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它是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 值。
表3-5 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的横向力系数和超高值
3)道路两侧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措施,以改善单调的景观。 4)长直线下坡方向尽头的平曲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5 道路图片
(3) 直线的最小长度 1)同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当设计速度≥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
3-6 同向曲线
3-7 同向曲线间插入短直线
80 400 250 2500 3350
60 200 125 1500 1900
40 30 20 100 65 30 60 30 15 600 350 150 800 450 200
表3-8 城市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设超高推荐半径/m
平面构成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许修改后)
对称的形式在设计中比较保险,容易被接受,但创新的难度很大。
但是对称存在过于完美、缺少变化的弊端,所以我们要在保证整体平 衡的基础上求得局部的变化。它是根据力的重心,将其分量加以重新 配置和调整,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相对对称”与 “绝对对称”
(1)轴对称: 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 对称图形。
色彩对比:黑白灰对比成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变化
空间对比:也就是基本形的正与负 虚于实 黑与白的对比
•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 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 同种元素的组合、类似元素的组合、不同元素的组合
•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 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
• 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节奏 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 产生韵律。
慢节奏
中等节奏
快节奏
对应予构成和平面设计, 节奏就是点,线,面, 空间及相互关系体现的, 节奏有快慢,强弱,画 面则有疏密,大小,虚 实之分。
古代祥云的图案纹样本身 就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在 画面上很单纯的出现,就 表现出了一种很清新,淡 雅的韵律格调。
•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 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 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彼 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 三、节奏、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 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
1、变化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
但是对称存在过于完美、缺少变化的弊端,所以我们要在保证整体平 衡的基础上求得局部的变化。它是根据力的重心,将其分量加以重新 配置和调整,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相对对称”与 “绝对对称”
(1)轴对称: 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 对称图形。
色彩对比:黑白灰对比成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变化
空间对比:也就是基本形的正与负 虚于实 黑与白的对比
•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 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 同种元素的组合、类似元素的组合、不同元素的组合
•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 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
• 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节奏 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 产生韵律。
慢节奏
中等节奏
快节奏
对应予构成和平面设计, 节奏就是点,线,面, 空间及相互关系体现的, 节奏有快慢,强弱,画 面则有疏密,大小,虚 实之分。
古代祥云的图案纹样本身 就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在 画面上很单纯的出现,就 表现出了一种很清新,淡 雅的韵律格调。
•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 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 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彼 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 三、节奏、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 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
1、变化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
【铁道工程-课件】第3章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平面设计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设计 最大坡度 坡段长度 纵断面设计 坡段连接 坡度折减
线路平面图 ⒊主要设计成果 线路纵断面图
满足《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要求 ⒋设计要求 桥、隧、站和建筑物与线路的协调配合 工程造价省
优化设计
有利于运营
§2 区间线路平面设计
2.1平面组成和曲线要素
直线 线路平面
⒊ 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 ⑴增加轮轨磨耗 轮轨间的纵向横向滑动 、挤压,使磨耗增加。 半径越小,磨耗越大。 ⑵维修工作量加大 小半径曲线地段, 轨距、方向容易错位
⑶行车费用增加 ①小半径曲线限制列车速度 列车通过曲线时,需要减速、限速、加速,机车需要 额外做功,使得运行时分和行车费用增加。 ②小半径曲线使线路加长、总偏角加大,导致曲线阻力 功加大,行车费用增加。
⒉选定最小曲线半径的影响因素 ⑴路段设计速度——最小曲线半径要满足各个路段的需要 ⑵货车通过速度 坡度越陡,列车速度越慢。曲线上,外轨超高受允许过超 高的制约 ⑶地形条件 平原微丘——R宜大 山岳地区——R宜小 用足坡度地段——R越小,线路额外展长,工程费用增加
2.3.3曲线半径的选用
⒈曲线半径系列 一般为50或100米的整倍数 特殊为10米的整倍数 ⒉选用原则 ⑴因地制宜,由小到大合理选用 ⑵结合纵断面特点合理选用 ①坡度平缓地段和凹形纵断面坡底,列车速度高, 半径宜大 ②长大坡道、凸形纵断面的坡顶及双方向均需停车的 大站两端,半径可以小一些 ③足坡长大坡道顶部和进站前用足坡度上坡的地段, 半径不宜过小 ④小半径曲线宜集中设置
⒉第二、三线的线距 2 2440 410 5290 mm 取为5.3m 其中 2440—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半宽 410—信号机最大宽度
㈢区间曲线地段线距加宽 ⒈加宽原因 车体长 L 26 m 转向架中心距 Z 18 m 曲线半径为R ⑴车辆在曲线上时,车辆中部向内凸W1,两端向外凸W2
第三章 维多利亚时期的版面设计PPT课件
.
21
三、儿童读物的设计发展
.
1880年前后,卡特科特创作的儿童读物插画
• 维多利亚时期前,儿童读物主要 在于对儿童说教,内容与道德伦 理密切相关,因此内容沉闷,儿 童们并不喜欢。
• 维多利亚时期,开始出现专门为 儿童编写的读物。早期的英国出 版的儿童读物中最著名的是“玩 具书”系列。
.
22
英国出版业显得非常杰出,他们在文字、插图、印刷、版面设计上都 注意到了儿童的特殊要求,因此出了很多杰出的儿童读物。
圣诞老人
象征自由的“哥伦比亚女神”
.
31
之后的查尔斯﹒帕森斯,其聘用了四位画家: 艾德温﹒阿贝 阿瑟﹒佛罗斯特 豪威德﹒派尔
(彩色网点插图第一人出版英国历史故事《阿瑟王》)
查尔斯﹒吉布森。
被称为“美国插画的黄金时代”
(1890-20世纪40年代)。
版面编排基本以插图为中心
.
派尔,《罗宾逊》一书插图
1881 年(45岁),谢列特把自己的公司卖给另外 一家大印刷公司查尔克斯公司(lmprimerie Chaix) ,自己则成为这家公司的设计艺术主管,集中精力 从事设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创造出的一 系列的典型的优美的女性形象,被设计界称为“谢 列特女”(the Cherettee ) ,其服饰在当时时尚界 非常流行。
二是字体设计兴盛维多利亚时期癿版面设计风格421872年商标设计431845年推销阿尔及利亚一书癿海报这种人物突出癿设计法应该就是从这张海报开始癿441866年詹姆斯雷利设计癿马戏广告采用木刻版尺寸非常庞大因为尺寸大能引起注意此时采用很多451867年瑞典歌曲四重唱海报461871年沃克设计癿戏剧海报471874年克莱因设计癿漫画册页充满了幽默癿气氛字体也不主题配合很受欢迎481884年莎士比亚麦克白演剧海报照片拼合斱式设计49总结维多利亚时期癿大众化平面设计特点
道路勘测第三章 平面设计
长直线对人员心里的影响
• (1)位于城市附近的道路,作为城市干道的一部 分,由于路旁高大建筑和多彩的城市风光,无 论路基高低均被纳入视线范围,驾驶员和乘客 无直线过长希望驶出的不良反应。
• (2)位于乡间平原区的公路,随季节和地区不同, 驾乘人员有不同反应。北方的冬季,景色单调, 太长的直线使人情绪受到影响。夏天稍许改善 一些,但驾驶入员加速行驶希望尽快驶完直线 的心理普遍存在。
第三节 圆曲线
一、圆曲线的特点 1.圆曲线上任一点曲率半径为常数R,故测设和计算 简单; 2.圆曲线比直线更能适应地形的变化,对地形、地 物、和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3.汽车在圆曲线上行使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往往比 直线上行使多占用道路宽度; 4.汽车在小半径圆曲线内侧行使,视距条件差,视 距受到路堑边坡或其他障碍物的影响较大,易发生行 车事故。
t
d kωr
l vd vd .1 kωr kω r
C
vd kω
l C r
汽车匀速从直线进入圆曲线(或相反)其行驶轨迹 的弧长与曲线的曲率半径之乘积为一常数,这一性质 与数学上的回旋线正好相符。
二、缓和曲线的形式
(一)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
回旋线是公路路线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缓和曲线。 我国《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
《标准及规范》对最小半径的规定
1.极限最小半径
▪是各级公路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安全行车 的最小允许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的极限值,是在特殊困难
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
R
V2 127(μ
ih
)
2.一般最小半径
▪ 一般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 能保证安全、舒适行车的最小半径。
第三章_建筑平面设计
水平视角 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 形成的水平视角大于等于 垂直视角 第一排学生眼睛与黑板垂 面上边缘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
教室布置及有关尺寸 a≥200mm; b 小学>850mm; 中学 >900mm; c>600mm; d 小学<8000mm; 中学<8500mm; e>120mm; f>550mm; 注:布置应满足视听及书写要求,便于通行并尽量不跨座而直接就座
第三章 建 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第三节 辅助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第四节 交通联系部分平面设计 第五节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平面设计
用来表达建筑物内部空间组合和外部 形象的建筑图有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 三种图样综合起来,即可全面地反映建筑 物从内到外、从水平到垂直的整体面貌。 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各部分在水平 方向的组合关系,通常较为集中地反映建 筑功能方面的问题。因此,进行建筑设计 时,总是先从平面设计入手。
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
房间名称 中小学 普通教室 面积定额(m2/ 人) 1~1.2 备 注
小学取下限
办公楼
一般办公 室 会议室
3.5
0.5 2.3
不包括走道
无会议桌 有会议桌
铁路旅客站
图书馆
普通候车 室 普通阅览 室
1.1~1.3
1.8~2.5 4~6座双面阅 览桌
(二)房间的平面形状
3.风向和小气候因素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夏季或冬季的 主导风向,适当调整建筑物的朝向,使夏 季可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而冬季又 可避免寒风的侵袭。
第二节 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
房间是组成建筑物最基本的单位。 房间的形式包括房间的大小、形状以及 门窗设置等。
Office-第3章-Photoshop介绍及简介
photoshop介绍及简介
photoshop是平面图像处理业界霸主Adobe公司推出的跨越PC 和MAC两界首屈一指的大型图像处理软件。
它功能强大,操作界面友好。
得到了广大第三方开发厂家的支持。
从而也赢得了众多的用户的青睐.
photoshop是平面图像处理业界霸主Adobe公司推出的跨越PC 和MAC两界首屈一指的大型图像处理软件。
它功能强大,操作界面友好。
得到了广大第三方开发厂家的支持。
从而也赢得了众多的用户的青睐.
ADOBE photoshop最初的程序是由Mchigan大学的研究生Thomas创建,后经Knoll兄弟以及ADOBE公司程序员的努力ADOBE photoshop产生巨大的转变,一举成为优秀的平面设计编辑软件。
它的诞生可以说掀起了图象出版业的革命,目前ADOBE photoshop最新版本为CS3,它的每一个版本都增添新的功能这使它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也使它在这诸多的图形图象处理软件中立于不败之地。
photoshop支持众多的图像格式,对图像的常见操作和变换做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使得任何一款同类软件都无法望其颈背;它拥有异常丰富的插件(在photoshop中叫滤镜),熟练后您自然能体会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境界.。
设计基础PPT课件: 第3章 平面设计艺术鉴赏
3.2广告招贴设计鉴赏
知识点31 b.文字美:传达信息功能、图形审美作用双重角色元素【选择】(P37第2段第2行) 创意美(创意:字体设计) 编排美(视觉整体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广告招贴设计鉴赏
知识点31 c.色彩美:色彩给人的视觉效应和情感效应【选择】(P37倒数第3段) 对比和调和 节奏和韵律
3.2广告招贴设计鉴赏
3.3标志设计的鉴赏
知识点33 3、创意中的功能内涵 【选择】(P43第1段第2行) 一个好的标志设计,正是把它实用、功利的制约转换成为新颖、独创的契机 。 4、创意中的工艺制约【选择】(P43第2段第1行 ) 一个成功的标志要适用于各种用途。
3.3标志设计的鉴赏
知识点34 三、标志设计的艺术表现【选择】 (P43第4段) 1、构成艺术美 构成手法是标志设计中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法,使之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构成手法主要包含:重复,特异、对称、错视、肌理等。采用构成手法设计的标志 , 图形感强、简洁。
目的在于传达与识别
3.3标志设计的鉴赏
知识点33 二、标志创意(P39第4段开始) 重点 1、标志创意 在众多的标志设计中,创意是标志设计的生命。【1707单】(P41第3段开始) a.以企业的经营内容、行业特征进行创意,特定的行业特色美 b.以传统文化、民族艺术进行创意,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很强的民族感染 力 c.以特殊的图形符号进行创意,简洁易懂、国际性强
3.1设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
知识点28
1.图形 a.图形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选择】 (P30第2段第1行) b.具象图形:直接将信息传播给观众,具有一定亲和力和认知度,易接受。【1910单】(第3段第1行)
c.抽象图形: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和注意度。(第3段第4行)
03(08)第三章 平面设计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道路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汽车驶 安全稳定采用的最小半径。 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置超高而允许设置等于直线路 段路拱的反超高,从行驶的舒适性考虑必须把横向力系数控制到最 小值。
当路拱横坡为1.5%时横向力系数采用0.035,当路拱横坡为2.5%时 横向力系数采用0.040, 当路拱横坡为3.0%时横向力系数采用 0.045 ,当路拱横坡为3.5%时横向力系数采用0.050 。
(3) 圆曲线运用
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上表的规定。直线与小于上表 所列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相衔接处应设置回 旋线,参数及其长度应根据线形设计以及对安全视 觉景观等的要求选用较大的数值。
四级公路的直线与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相衔接处可不设置回旋线,用超高加宽缓和段径相 连接。
EN
练习
3-4(1) P 67
rl C A
(二)缓和曲线基本形式
1、回旋线的数学表达式
rl=A
2
r----回旋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m) l----回旋线上某点到原点的曲线(m) A---回旋线的参数。
A2 dl Rd d l
l
2
2A
2
dx dl cos
dy dl sin
dx A cos d 2
3、缓和曲线的省略 1.在直线与圆曲线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 3-1所列“不设 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2.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间,当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 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3.小圆半径大于表3-5中所列半径,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1)、小圆曲线按规定设置相当于最小回旋线长的回旋线时,其 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不超过0.10m。
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章 线路平面及纵断面设计
i = imax − 10.5 α 10.5 × (16.33 + 17.17) Σ = 6− = 5.22 Li 450
取5.2‰
12
第三节 区间线路纵断面设计
ix=6‰,LL=660m,用足限制坡度上坡设计。 , ,用足限制坡度上坡设计。
6 250
250
a-20°30' R-2000 K y-715.58
取11.5‰ 取11.0‰
7
11.5
11.0 600 550 11.0 700 450 12 850 450
③
11.3
② ①
12 300
11.0
比较三种设计方法,可以找出较好的设计方案, 比较三种设计方法,可以找出较好的设计方案,由 于是用足坡度设计,从争取高程的角度来看: 于是用足坡度设计,从争取高程的角度来看: ①12×0.3+11×0.85=12.95m × × ②11.3×0.7+11×0.45=12.86m × × ③11.5×0.6+11×0.55=12.95m × ×
= 11.33
取11.3‰ 取11.0‰
6
11.5 600 11.3 700 12 300 300 11.0
11.0 550 11.0 450 12 850 1150 450 1600 11.0 300 1900 12 500 2400 11.4 300 2700 11.1 250 2950
② ③ ① ④
302.01 1145 1617.34 1893.8 2418.05 2734.44 2931.23 2572.44
④
(7)将第 步骤进行合并折减,坡段长度取 将第(6)步骤进行合并折减 坡段长度取550m,设 将第 步骤进行合并折减, , 计坡度为: 计坡度为:
取5.2‰
12
第三节 区间线路纵断面设计
ix=6‰,LL=660m,用足限制坡度上坡设计。 , ,用足限制坡度上坡设计。
6 250
250
a-20°30' R-2000 K y-715.58
取11.5‰ 取11.0‰
7
11.5
11.0 600 550 11.0 700 450 12 850 450
③
11.3
② ①
12 300
11.0
比较三种设计方法,可以找出较好的设计方案, 比较三种设计方法,可以找出较好的设计方案,由 于是用足坡度设计,从争取高程的角度来看: 于是用足坡度设计,从争取高程的角度来看: ①12×0.3+11×0.85=12.95m × × ②11.3×0.7+11×0.45=12.86m × × ③11.5×0.6+11×0.55=12.95m × ×
= 11.33
取11.3‰ 取11.0‰
6
11.5 600 11.3 700 12 300 300 11.0
11.0 550 11.0 450 12 850 1150 450 1600 11.0 300 1900 12 500 2400 11.4 300 2700 11.1 250 2950
② ③ ① ④
302.01 1145 1617.34 1893.8 2418.05 2734.44 2931.23 2572.44
④
(7)将第 步骤进行合并折减,坡段长度取 将第(6)步骤进行合并折减 坡段长度取550m,设 将第 步骤进行合并折减, , 计坡度为: 计坡度为:
第三章平面设计(断背曲线)
以及运营经济。
(一)因素
在指定车速V下,极限最小半径决定于容许 的最大横向力系数和该曲线的最大超高。
1.关于横向力系数 (1)危及行车安全
为保证汽车用普通轮胎在最不利路面状 况下能不产生横向滑移, μ应小于0.2。 μ≤φh (2)增加驾驶操纵的困难
要求μ<0.3。
(3)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μ的存在使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增加。横向力系数
的失误,通常称为断背曲线。设计中应尽
量避免。
❖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 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
由于两弯道转弯方向相反,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 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其间的 直线最小长度应予以限制。《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规定:“当设计速度≥60km/h时,反向曲线间的 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 km/h计)的2倍为宜。”
哪一个最优?
美 国 俄 勒 冈 州 典 型 沙 漠 公 路
香 榭 丽 舍 与 凯 旋 门
§2.3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与圆曲线
一、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 指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外部因素作用下, 汽车尚能保持正常行驶状态和方向,不致 失去控制而产生滑移、倾覆等现象的能力。
1.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力的平衡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其作用点在
ih 2.5%
h 0.025
哪一个最大? 哪一个最小?
3.圆曲线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时,在地形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 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但半径过大,使圆曲线过长, 对测设和施工都不利,而且过大的半径,其几何性 质与直线已无多大的差异。因此《公路路线设计规 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以不超过10000m为宜。
(一)因素
在指定车速V下,极限最小半径决定于容许 的最大横向力系数和该曲线的最大超高。
1.关于横向力系数 (1)危及行车安全
为保证汽车用普通轮胎在最不利路面状 况下能不产生横向滑移, μ应小于0.2。 μ≤φh (2)增加驾驶操纵的困难
要求μ<0.3。
(3)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μ的存在使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增加。横向力系数
的失误,通常称为断背曲线。设计中应尽
量避免。
❖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 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
由于两弯道转弯方向相反,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 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其间的 直线最小长度应予以限制。《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规定:“当设计速度≥60km/h时,反向曲线间的 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 km/h计)的2倍为宜。”
哪一个最优?
美 国 俄 勒 冈 州 典 型 沙 漠 公 路
香 榭 丽 舍 与 凯 旋 门
§2.3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与圆曲线
一、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 指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外部因素作用下, 汽车尚能保持正常行驶状态和方向,不致 失去控制而产生滑移、倾覆等现象的能力。
1.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力的平衡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其作用点在
ih 2.5%
h 0.025
哪一个最大? 哪一个最小?
3.圆曲线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时,在地形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 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但半径过大,使圆曲线过长, 对测设和施工都不利,而且过大的半径,其几何性 质与直线已无多大的差异。因此《公路路线设计规 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以不超过10000m为宜。
3 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1.个数、容量和平面分布 :在日常使用中,快速、方便地到达各使用层面 ; 楼、电梯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或货流的主要出入口布置 ;
数量和分布需综合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各层人数和消防分区等因素来确定
2.使用的安全 :应按各类建筑的设计规范中对于楼梯间的设置及其构造要求 来设计
3.4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第3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3章 建筑平面设计
3.1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是从各层标高以 上大约直立的人眼的高度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朝下看所 得的该层的水平投影图。 既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又反 映各建筑空间与围合它们的垂直构件之间的相关关系。
2. 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 连结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各使用空间互相 (b) 用走道连接 (c) 用起居室连接各其它房间的典型住宅平面 (d) 某旅馆用内走道连接各间客房 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是使用最多最常见 各并联部分 的一种组合方式 并联式平面组合的建筑实例
民用建筑 常用家具尺寸
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 所需的空间尺度
教室、卧室、营业厅中 家具近旁必要尺寸
3.2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确定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 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 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 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 通的面积)
顾客入口
某饭店大堂
工作人员入口
并联式的平面组合交通 组织尽量明确简捷,避 免不必要的交叉
3.4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 :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 : 1. 串连式组合:令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 。通常可见于空 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系相当紧密,相互 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 2. 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 连结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各使用空间互相 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是使用最多最常见 的一种组合方式 3. 混合式组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根据需要,在建筑物的 某一个局部采用一种组合方式,而在整体上以另一种组合方式 为主
数量和分布需综合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各层人数和消防分区等因素来确定
2.使用的安全 :应按各类建筑的设计规范中对于楼梯间的设置及其构造要求 来设计
3.4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第3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3章 建筑平面设计
3.1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是从各层标高以 上大约直立的人眼的高度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朝下看所 得的该层的水平投影图。 既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又反 映各建筑空间与围合它们的垂直构件之间的相关关系。
2. 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 连结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各使用空间互相 (b) 用走道连接 (c) 用起居室连接各其它房间的典型住宅平面 (d) 某旅馆用内走道连接各间客房 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是使用最多最常见 各并联部分 的一种组合方式 并联式平面组合的建筑实例
民用建筑 常用家具尺寸
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 所需的空间尺度
教室、卧室、营业厅中 家具近旁必要尺寸
3.2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确定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 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 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 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 通的面积)
顾客入口
某饭店大堂
工作人员入口
并联式的平面组合交通 组织尽量明确简捷,避 免不必要的交叉
3.4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 :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 : 1. 串连式组合:令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 。通常可见于空 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系相当紧密,相互 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 2. 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 连结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各使用空间互相 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是使用最多最常见 的一种组合方式 3. 混合式组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根据需要,在建筑物的 某一个局部采用一种组合方式,而在整体上以另一种组合方式 为主
3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
(2)室外地坪向月台倒坡0.90~1.10m。
(3)月台高出室外地坪为室内外高差(一般为0.3m)设 置变幅式登车桥。
5.注意绿化、美化环境。
6.厂区道路一般采用混凝土路面。厂区尽可能采用环 行道,运煤出灰不穿越生产区。
7.技术经济指标为新建饮料厂建筑系数30%~40%,土 地利用系数50%~70%,绿地率不低于25%
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构筑物在总平面中的关系。
(略,见书上)
四.总平面设计阶段
(一)初步设计阶段
对于一般的食品工厂设计,其初步设计的内容常 包括一张总平面布置图和一份设计说明书。
1 总平面布置图
图纸比例按1:5000或1:10000,图内有地形等 高线,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和将来拟建的建、构筑物 的布置位置和层数、地坪标高、绿化位置、道路梯级、 管线、排水沟及排水方向等。在图的一角或适当位置 绘制风向玫瑰图和区域位置图。
2.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依据 (2)布置特点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A 建筑系数 B 土地利用系数 C 绿化率 (4)概算
(二)施工图设计
目的是使初步设计进一步深化,落实和深入一 些细节问题,便于指导施工。
五 饮料厂总平面布置
饮料厂总平面布置要求如下:
1.以生产车间为主体,组建大跨度联合厂房。集原料、包 装材料等仓库及生产加工间、成品库等为一体,既分又 合,使物料运输线路最短、管道短捷,达到节约用地, 又便于机械化、连续化生产。全厂物流关系如图所示
•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11.520.11.5Thursday, November 05, 2020
•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1:23:4611:23:4611:2311/5/2020 11:23:46 AM
(3)月台高出室外地坪为室内外高差(一般为0.3m)设 置变幅式登车桥。
5.注意绿化、美化环境。
6.厂区道路一般采用混凝土路面。厂区尽可能采用环 行道,运煤出灰不穿越生产区。
7.技术经济指标为新建饮料厂建筑系数30%~40%,土 地利用系数50%~70%,绿地率不低于25%
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构筑物在总平面中的关系。
(略,见书上)
四.总平面设计阶段
(一)初步设计阶段
对于一般的食品工厂设计,其初步设计的内容常 包括一张总平面布置图和一份设计说明书。
1 总平面布置图
图纸比例按1:5000或1:10000,图内有地形等 高线,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和将来拟建的建、构筑物 的布置位置和层数、地坪标高、绿化位置、道路梯级、 管线、排水沟及排水方向等。在图的一角或适当位置 绘制风向玫瑰图和区域位置图。
2.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依据 (2)布置特点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A 建筑系数 B 土地利用系数 C 绿化率 (4)概算
(二)施工图设计
目的是使初步设计进一步深化,落实和深入一 些细节问题,便于指导施工。
五 饮料厂总平面布置
饮料厂总平面布置要求如下:
1.以生产车间为主体,组建大跨度联合厂房。集原料、包 装材料等仓库及生产加工间、成品库等为一体,既分又 合,使物料运输线路最短、管道短捷,达到节约用地, 又便于机械化、连续化生产。全厂物流关系如图所示
•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11.520.11.5Thursday, November 05, 2020
•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1:23:4611:23:4611:2311/5/2020 11:23:46 A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右- ,右= 右 180 180
2.纸上定线 以直线为主定交点:主要用于平原、微丘区,是 根据地形、地物条件,选设定作为路线基本轴线的直 线,再根据两两直线相交得交点,继而设臵圆曲线和 缓和曲线,该方法称以直线为主定交点法,也是传统 的方法。 以曲线为主定交点:常用于互通立交匝道布线、 定线或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选线、定线 ,是根据地形及环境条件和路线技术要求设臵圆曲线 (或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组合)作为基本轴线,再把曲 线的切线画出,延长各切线两两相交定出交点。
2
(3)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μ的存在使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增加。横向力系 数 为μ=0.2时,其燃料消耗 与轮胎磨损 分别比μ=0时 多20%和近3倍。 (4)行旅不舒适 当μ超过一定数值时,驾驶者在曲线行驶中驾驶紧张,乘 客感到不舒适。 μ <0.1~0.15间,舒适性可以接受。 综上所述对行车的安全、经济与舒适方面的要求,最大 横向力系数采用:
(2)反向曲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直线的最小长度
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 直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 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 作的方便。
《规范》规定: 当设计速度≥60km/h时,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 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 倍为宜。
二、直线的运用
采用直线线形时必须注意线形与地形的关系,在运用直线 线形并决定其长度时,必须慎重考虑,一般不宜采用长直线。
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宽阔河谷
地带; 城镇及其近郊道路,或以直线为主体进行规划的地区; 长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 路线交叉点及其附近; 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二、汽车行驶轨迹与道路平面线形
(一)汽车行驶轨迹
行驶中的汽车其重心的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 ①轨迹是连续的、圆滑的,任一点不出现错头和破折。 ②曲率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 ③曲率变化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值 。
直线-圆-直线: 不满足第二、三条 性质,但满足第一条要 求,满足了车辆的直行 和转向要求,可作为低 等级山区道路采用。
直-缓-圆-缓-直: 为满足第二条要求,在直线与圆曲线 间引入了一条曲率逐渐变化的“缓和曲线 ”,使整条线形符合汽车行驶轨迹特性的 第一条和二条,保持了线形的曲率连续。 它不满足第三条要求,不是最理想的,但 与汽车行驶轨迹接近,国内外普遍采用。
(二)平面线形要素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 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 ,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 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对于 车速较高的道路,线形设计还应考虑汽车行驶美学及 驾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一定建筑物等措施。 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应对路面超高、停 车视距等进行检验,必要时须采用设臵标志、增加 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2.直线的最小长度
相邻两曲线之间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线,这个直 线是指前一曲线的终点(HZ或YZ)到后一曲线的起 点(ZH或ZY)之间的长度。 (1)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同向曲线:是指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之间 连以直线而形成的平面线形。 断背曲线:同向曲线间连以短的直线。
X b G 2h g
V2 ih 127R
R
V
2
b 127 ih 2h g
5.横向稳定性的保证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 数值的大小。 现代汽车在设计制造时重心较低,一般
b 2hg
h 0.5
h
b 2h g
设计速度 横向力系数
120 0.1
100 0.12
80 0.13
60 0.15
40 0.15
30 0.16
20 0.17
2.关于最大超高 (1)要考虑车辆组成 在混合交通的道路上,要同时顾及快、慢车,快车超高 宜大,慢车超高宜小。 (2)要考虑气候因素 慢车及停在弯道上的车辆在不利季节情况要能避免沿路 面最大合成坡度下滑。 (一年中气候恶劣季节路面 的横向摩阻系数) (3)要考虑驾驶者和乘客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对重山区、城市附近、交叉口以及有相当数量非机动车 行驶的道路,最大超高还要比一般道路小些。
《规范》规定: 当设计速度≥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 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 倍为宜;当地形条件及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最小 直线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3倍。 对于设计速度≤40km/h时,参考执行即可。 在受到条件限制时,宜将同向曲线改为大半径 曲线或将两曲线作成复曲线、卵形曲线或C形曲线。
ih max 8%
0.1 ~ 0.16
强调说明: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是在特殊 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
2.一般最小半径 定义: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最大超高和允许 的横向摩阻系数情况下,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 小半径。 《标准》中计算一般最小半径时:
第二节
直 线
一、直线的特点
优点
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具有短捷、直达的印象。 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测设简单方便(用简单的就可以精确量
距、放样等)。 在直线上设构造物更具经济性。
缺点
直线单一无变化,与地形及线形自身难以协
调。 过长的直线在交通量不大且景观缺乏变化时, 易使驾驶人员感到单调、疲倦。 在直线纵坡路段,易错误估计车间距离、行车 速度及上坡坡度。 易对长直线估计得过短或产生急躁情绪,超速 行驶。
• 路线偏角的计算:已知相邻两边方位角θi和θi+1, 计算该交点的偏角α。 • α = θi+1-θi • 当α >0时,路线为右偏R;当α <0时,路线为左偏 L。
四、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1.直线的最大长度
我国《标准》和《规范》对直线的最大长度没有具体的规定 ,但原则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尽量避免长直线。
Gv 2 F gR
超高:为了减少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平曲 线上的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披的形式,称为横向超高。
2.曲线上汽车的受力分析 将离心力F和车重分解为平行于路面的横向 力和垂直于路面的竖向力,即: 横向力: X=Fcosα-GSinα ih 竖向力: Y=FSinα+Gcosα α很小,可以认为sinα≈tgα=ih ,cosα≈1 , ih称为横向超高坡度
X h G
R
127 h ih
V2
利用此式可计算出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不产生横 向滑移的最小平曲线半径R或最大允许行驶速度V。
4.横向倾覆条件分析
稳定条件: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 即:
b b Xh g Y ( Fi h G ) 2 2
F·i比G小得多,可略去不计,则 h
l 2V
当设计速度≤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
当直线两端设臵有缓和曲线时,也可以直接相 连,构成S型曲线。
第三节 圆曲线
一、圆曲线的特点
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臵 圆曲线。 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曲率1/R=常数,测设和计算简单; 比直线更能适应地形的变化; 在圆曲线上行驶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要比在直线上行驶多占用道路宽度; 在小半径的圆曲线内侧行驶时,视距条件较差 。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三章 平面设计)
内容提要
• 汽车行驶轨迹特性与道路平面线形要素 。 • 直线的特点和运用、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 圆曲线的特点、半径大小及其长度 。 • 缓和曲线的性质、形式及最小长度和参数 。 • 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和线形要素组合类型 。
第一节 概 述
一、路线的相关概念
道路: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 洞、隧道等组成的空间带状构造物。 路线:道路中线的空间位臵。 线形:道路中心线的立体形状。 路线平面: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路线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展开是指 展开平面、纵坡不变)。 路线横断面:中线上任一点的法向切面。 路线设计:确定路线空间位臵和各部分的几何尺寸。
最大长度主要应根据驾驶员的视觉反应及心理上的承受能 力来确定。 一般认为:直线的最大长度在城镇附近或其他景色有变化 的地点大于20V是可以接受的;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 20V以内;而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应特殊处理。
当直线长度大于1km时,可采用下列技术措施予以弥补:
纵坡不应过大,一般应小于3%。 同大半径凹型竖曲线结合为宜。 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栽植不同树种或设臵
2
3.横向倾覆条件分析 横向倾覆:汽车在横向力的作用下,可能产生绕外侧车轮触 地点向外倾覆的危险。 Y X
hg b
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
横向滑移:汽车在横向力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沿横向力方 向的侧向滑移。 稳定条件:横向力大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 力。即:
X Y h G h
φh——横向附着系数
断背曲线的错觉 ①当直线较短时,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直线与两端 曲线构成反弯的错觉; ②当直线过短甚至把两个曲线看成是一个曲线。 危害: 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造成驾驶操作失误,应尽 量避免。 解决办法: 因为是视觉上的判断错觉,最好的办法是在两同 向曲线间插入长的直线段,让驾驶员在前一个曲线 上看不到下一个曲线。
• • 3.关于最小超高 • 道路超高横坡度应该小于道路直线段的路拱 坡度,否则不利于道路排水。
(二)最小半径的计算
《标准》根据不同横向摩阻系数值,对于不同等级的公路规 定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三个 最小半径。
2.纸上定线 以直线为主定交点:主要用于平原、微丘区,是 根据地形、地物条件,选设定作为路线基本轴线的直 线,再根据两两直线相交得交点,继而设臵圆曲线和 缓和曲线,该方法称以直线为主定交点法,也是传统 的方法。 以曲线为主定交点:常用于互通立交匝道布线、 定线或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选线、定线 ,是根据地形及环境条件和路线技术要求设臵圆曲线 (或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组合)作为基本轴线,再把曲 线的切线画出,延长各切线两两相交定出交点。
2
(3)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μ的存在使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增加。横向力系 数 为μ=0.2时,其燃料消耗 与轮胎磨损 分别比μ=0时 多20%和近3倍。 (4)行旅不舒适 当μ超过一定数值时,驾驶者在曲线行驶中驾驶紧张,乘 客感到不舒适。 μ <0.1~0.15间,舒适性可以接受。 综上所述对行车的安全、经济与舒适方面的要求,最大 横向力系数采用:
(2)反向曲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直线的最小长度
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 直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 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 作的方便。
《规范》规定: 当设计速度≥60km/h时,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 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 倍为宜。
二、直线的运用
采用直线线形时必须注意线形与地形的关系,在运用直线 线形并决定其长度时,必须慎重考虑,一般不宜采用长直线。
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宽阔河谷
地带; 城镇及其近郊道路,或以直线为主体进行规划的地区; 长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 路线交叉点及其附近; 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二、汽车行驶轨迹与道路平面线形
(一)汽车行驶轨迹
行驶中的汽车其重心的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 ①轨迹是连续的、圆滑的,任一点不出现错头和破折。 ②曲率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 ③曲率变化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值 。
直线-圆-直线: 不满足第二、三条 性质,但满足第一条要 求,满足了车辆的直行 和转向要求,可作为低 等级山区道路采用。
直-缓-圆-缓-直: 为满足第二条要求,在直线与圆曲线 间引入了一条曲率逐渐变化的“缓和曲线 ”,使整条线形符合汽车行驶轨迹特性的 第一条和二条,保持了线形的曲率连续。 它不满足第三条要求,不是最理想的,但 与汽车行驶轨迹接近,国内外普遍采用。
(二)平面线形要素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 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 ,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 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对于 车速较高的道路,线形设计还应考虑汽车行驶美学及 驾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一定建筑物等措施。 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应对路面超高、停 车视距等进行检验,必要时须采用设臵标志、增加 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2.直线的最小长度
相邻两曲线之间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线,这个直 线是指前一曲线的终点(HZ或YZ)到后一曲线的起 点(ZH或ZY)之间的长度。 (1)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同向曲线:是指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之间 连以直线而形成的平面线形。 断背曲线:同向曲线间连以短的直线。
X b G 2h g
V2 ih 127R
R
V
2
b 127 ih 2h g
5.横向稳定性的保证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 数值的大小。 现代汽车在设计制造时重心较低,一般
b 2hg
h 0.5
h
b 2h g
设计速度 横向力系数
120 0.1
100 0.12
80 0.13
60 0.15
40 0.15
30 0.16
20 0.17
2.关于最大超高 (1)要考虑车辆组成 在混合交通的道路上,要同时顾及快、慢车,快车超高 宜大,慢车超高宜小。 (2)要考虑气候因素 慢车及停在弯道上的车辆在不利季节情况要能避免沿路 面最大合成坡度下滑。 (一年中气候恶劣季节路面 的横向摩阻系数) (3)要考虑驾驶者和乘客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对重山区、城市附近、交叉口以及有相当数量非机动车 行驶的道路,最大超高还要比一般道路小些。
《规范》规定: 当设计速度≥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 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 倍为宜;当地形条件及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最小 直线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3倍。 对于设计速度≤40km/h时,参考执行即可。 在受到条件限制时,宜将同向曲线改为大半径 曲线或将两曲线作成复曲线、卵形曲线或C形曲线。
ih max 8%
0.1 ~ 0.16
强调说明: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是在特殊 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
2.一般最小半径 定义: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最大超高和允许 的横向摩阻系数情况下,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 小半径。 《标准》中计算一般最小半径时:
第二节
直 线
一、直线的特点
优点
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具有短捷、直达的印象。 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测设简单方便(用简单的就可以精确量
距、放样等)。 在直线上设构造物更具经济性。
缺点
直线单一无变化,与地形及线形自身难以协
调。 过长的直线在交通量不大且景观缺乏变化时, 易使驾驶人员感到单调、疲倦。 在直线纵坡路段,易错误估计车间距离、行车 速度及上坡坡度。 易对长直线估计得过短或产生急躁情绪,超速 行驶。
• 路线偏角的计算:已知相邻两边方位角θi和θi+1, 计算该交点的偏角α。 • α = θi+1-θi • 当α >0时,路线为右偏R;当α <0时,路线为左偏 L。
四、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1.直线的最大长度
我国《标准》和《规范》对直线的最大长度没有具体的规定 ,但原则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尽量避免长直线。
Gv 2 F gR
超高:为了减少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平曲 线上的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披的形式,称为横向超高。
2.曲线上汽车的受力分析 将离心力F和车重分解为平行于路面的横向 力和垂直于路面的竖向力,即: 横向力: X=Fcosα-GSinα ih 竖向力: Y=FSinα+Gcosα α很小,可以认为sinα≈tgα=ih ,cosα≈1 , ih称为横向超高坡度
X h G
R
127 h ih
V2
利用此式可计算出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不产生横 向滑移的最小平曲线半径R或最大允许行驶速度V。
4.横向倾覆条件分析
稳定条件: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 即:
b b Xh g Y ( Fi h G ) 2 2
F·i比G小得多,可略去不计,则 h
l 2V
当设计速度≤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
当直线两端设臵有缓和曲线时,也可以直接相 连,构成S型曲线。
第三节 圆曲线
一、圆曲线的特点
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臵 圆曲线。 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曲率1/R=常数,测设和计算简单; 比直线更能适应地形的变化; 在圆曲线上行驶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要比在直线上行驶多占用道路宽度; 在小半径的圆曲线内侧行驶时,视距条件较差 。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三章 平面设计)
内容提要
• 汽车行驶轨迹特性与道路平面线形要素 。 • 直线的特点和运用、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 圆曲线的特点、半径大小及其长度 。 • 缓和曲线的性质、形式及最小长度和参数 。 • 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和线形要素组合类型 。
第一节 概 述
一、路线的相关概念
道路: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 洞、隧道等组成的空间带状构造物。 路线:道路中线的空间位臵。 线形:道路中心线的立体形状。 路线平面: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路线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展开是指 展开平面、纵坡不变)。 路线横断面:中线上任一点的法向切面。 路线设计:确定路线空间位臵和各部分的几何尺寸。
最大长度主要应根据驾驶员的视觉反应及心理上的承受能 力来确定。 一般认为:直线的最大长度在城镇附近或其他景色有变化 的地点大于20V是可以接受的;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 20V以内;而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应特殊处理。
当直线长度大于1km时,可采用下列技术措施予以弥补:
纵坡不应过大,一般应小于3%。 同大半径凹型竖曲线结合为宜。 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栽植不同树种或设臵
2
3.横向倾覆条件分析 横向倾覆:汽车在横向力的作用下,可能产生绕外侧车轮触 地点向外倾覆的危险。 Y X
hg b
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
横向滑移:汽车在横向力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沿横向力方 向的侧向滑移。 稳定条件:横向力大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 力。即:
X Y h G h
φh——横向附着系数
断背曲线的错觉 ①当直线较短时,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直线与两端 曲线构成反弯的错觉; ②当直线过短甚至把两个曲线看成是一个曲线。 危害: 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造成驾驶操作失误,应尽 量避免。 解决办法: 因为是视觉上的判断错觉,最好的办法是在两同 向曲线间插入长的直线段,让驾驶员在前一个曲线 上看不到下一个曲线。
• • 3.关于最小超高 • 道路超高横坡度应该小于道路直线段的路拱 坡度,否则不利于道路排水。
(二)最小半径的计算
《标准》根据不同横向摩阻系数值,对于不同等级的公路规 定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三个 最小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