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贝壳的人,牛顿的故事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通用12篇)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28f6b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2.png)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牛顿小时候的故事(通用12篇)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牛顿小时候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篇1牛顿曾经一度“说谎”,而且这个不怎么高明的谎言竟然成功地骗过了母亲,这件事情让他一生都难以忘记。
当时,牛顿的母亲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一生贫苦,更不想让天资聪慧的牛顿永远留在乡间,于是就想培养他独立谋生的能力,要他去学一学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可是牛顿非常喜欢学校,也非常喜欢读书,但母亲始终不答应他的请求,坚决要他辍学。
最后牛顿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
那些日子里,牛顿每天清早跟着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生意。
可是这个好学的孩子并不喜欢经商,他就“偷懒”地把一切事情都交托给老仆人经办,而他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日子一天天过去,牛顿却丝毫没有培养起经商的兴趣和热情,反而使他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面只有那些书,那些字里行间的美妙含义,那些在温暖的英国乡间午后度过的读书时光……后来,倔强的牛顿干脆就不去镇里经商了,而是嘱托老仆人独自去。
可是,他毕竟是个孩子,也怕家里人发觉,所以他每天还是与老仆人一同出门,不过,走到半路他就停下来,躲在一个篱笆下面读书。
每当傍晚时分老仆人归来的时候,牛顿再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和老仆人一同回家。
牛顿在这个自己编织出来的“谎言”中,悠然自得地读完了许许多多的书籍,少年金色时光里充满了浓浓的书香。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
一天,牛顿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却偏偏被路过的舅舅看见。
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盛怒之下还把牛顿的书一把抢了过来。
可是舅舅一看,牛顿所读的是一本数学书,上面画着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受到了莫名的感动。
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捡贝壳的人,牛顿的故事
![捡贝壳的人,牛顿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e8c9a1031126edb6f1a10a2.png)
捡贝壳的人,牛顿的故事爱因斯坦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能够将物理实验、数学理论、机械发明结合为科学艺术的人只有一位,那就是牛顿。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发明微积分,首先提出可见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个分光组成的。
他将数学导入科学,使物理、化学成为更精确的学问。
在牛顿的动力学三定律中,数学成为描述宇宙运动的语言。
种种杰出成就,为他赢得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与近代物理学之父的尊称。
捡贝壳的人,牛顿的故事牛顿生于1642年12月25日(据当时英国使用的儒略历)午夜,是一个早产儿。
父母亲都是信仰坚定的基督徒。
在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的父亲病逝。
家徒四壁,母亲哈拿绝望地抱着奄奄一息的早产儿牛顿,向上帝发出了这样的祷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于你。
在牛顿的一生中,母亲的这个祷告对于他的个性与信仰有很深刻的影响。
他经常思索母亲当年的祷告上帝让他活下来,一定有些事是要他去完成的。
1661年6月,牛顿进入剑桥大学。
牛顿是个穷学生,母亲存的钱只够付学费,他必须为老师做实验助手,才能赚取生活费。
如此无意中,牛顿接近了当时剑桥的优秀教授,承袭了这些教授一生的研究精华,成就了他后来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好学的牛顿在剑桥大学不但不浪费任何资源,还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好老师。
亨利·摩尔是影响牛顿科学与信仰最深的老师。
摩尔教授是数学家,也是位虔诚的基督徒。
摩尔以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敏锐直觉,一下子就发现牛顿的不同。
他发现牛顿在每学期开学以前,先利用假期,将上课要学的所有课本都看完,等到上课时,牛顿已经在看比那门课更进阶的研究报告了。
牛顿自己也写道:当我走进教室上课时,常发现对上课内容的了解深度,已经超过了我的老师。
这种读书法会令一般老师倍感压力,摩尔却把牛顿找来,给他程度更深的书,并且让自己的1800本藏书成为随时向牛顿开放的图书馆。
《牛顿》读后感
![《牛顿》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c6c10d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b.png)
《牛顿》读后感《天才简史》系列视频中介绍牛顿的文字稿:“艾萨克·牛顿,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还是现代光学、天文学、高等数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经典力学的开创者。
他的研究,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哲学、经济和艺术,所学包括飞机制造、船舶设计、火箭导弹、现代建筑等众多领域,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百科全书”式天才。
他的出现,为黑暗的欧洲带来了科学的光明,让英格兰迅速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改写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命运。
1643年,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
他的童年可以说是相当悲惨的,早产的牛顿瘦小到甚至可以装进一只大马克杯中。
出生前三个月,父亲去世,三岁时,母亲改嫁,将他交由外祖母抚养。
年幼的牛顿对母亲一直都很疏远,性格也相当内向,不喜欢说话交流,反而喜欢独自一个人安静的待在角落里,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
也经常会一个人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儿,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到了中学,稍微长大一点的牛顿开始对自然现象和几何学产生了兴趣。
18岁那年,顺利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
他在这里接触到了大量先进的思想,包括笛卡尔等人的现代哲学理论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开普勒等天文学家更先进的思想。
这些思想在当时还被排斥在主流之外,敏锐的牛顿第一时间发现了他们的价值,并将它们用于自己的研究。
1665年,正值伦敦流行鼠疫,休学返乡的两年中,牛顿智慧的光芒开始迸发,旷古绝今的才华展露无遗。
1665年初,牛顿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同年11月到次年5月,牛顿潜心于正反流数法的研究,随后便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微积分学。
接着,牛顿将目光转向重力领域,偶然中见到苹果落地而深受启发,从而提出了震撼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
可以说这是牛顿学术生涯中的黄金岁月,年仅22岁的牛顿取得了别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巨大成就。
如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等,几乎全部都是在此期间孕育成型的,他一生伟大的科学蓝图也从此逐渐诞生。
有关自谦的名人故事
![有关自谦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7de59b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1.png)
有关自谦的名人故事
《牛顿的自谦》
嘿,你们知道牛顿吧!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呀!
有一次,牛顿和朋友聊天,朋友对他的成就赞不绝口,直说他是多么多么厉害。
牛顿却笑着摆摆手说:“哎呀,我呀,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捡到几个漂亮的贝壳而已,而真理的大海还在那儿等着人们去探索呢!”这句话,是不是让你觉得牛顿特别谦虚呀?这就好比一个登山高手,明明已经登上了很高的山峰,却还说自己只是刚刚起步。
牛顿的这种自谦可不是一次两次哦。
在他的科学研究中,他总是强调自己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还需要不断学习。
他从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自满。
这不就像是一个已经装满水的杯子,却还在说自己能装更多。
想想看,如果牛顿不是这么自谦,而是到处炫耀自己的成就,那他还会有那么大的动力去继续探索吗?恐怕就很难说了吧!
所以呀,我们都要学学牛顿的这种自谦精神,别有点小成绩就觉得了不起啦!。
牛顿的有趣小故事
![牛顿的有趣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bca724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6.png)
牛顿的有趣小故事阿克塞尔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伟大成就主要是立足于他创新的科学思想和建构的科学查询系统。
他还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知识,包括力与运动、三大定律,以及力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
牛顿的科学精神和他的成就使他在英国和世界各地享有极高的声誉。
他的许多故事也被用作科学教育的范例,以展示他的科学天赋和运用他的科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故事将牛顿与一棵苹果联系在一起。
这个故事说,牛顿在庄园里散步时撞见一棵苹果砸掉了,令他大吃一惊。
这个小小的事件触发了他发掘真理的科学精神,思考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从而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即物体因相互间的引力而相互影响,导致它们间的相对运动。
另一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牛顿为把浸在水里的金币取出时。
牛顿的一个朋友向他展示一个他去一口深水中捡起的一枚金币,但把它放回水里又不能取出来。
牛顿就开动他的脑筋,想到可以用杠杆原理来增加力量将金币取出水里。
于是,他立刻把棍子放在金币处,一头放水里,一头放岸边,用极小的力量就把金币拉出水面。
牛顿的另一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他参加一场赌博时。
牛顿当时有一个非常擅长骰子投注的朋友。
一次,他们在投注时,牛顿明白了赌博的原理,他通过计算了解到,只有将筹码押在大小及奇偶上,才能获得胜利。
因此,他便照做了,结果他一直赢得胜利,从而大大增加了他们双方的财富。
以上,就是阿克塞尔牛顿最为著名的三个有趣小故事,它们体现了牛顿的科学精神,也证明了他在科学界是位宝贵的天才。
这些有趣的小故事也被用作科学教育的范例,教育人们思考问题,努力探索真理。
顿的贡献使科学发展得到跨越式的推进,为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
无论如何,他有资格成为科学家中最伟大的,也是最受人尊敬的。
艾萨克·牛顿语录
![艾萨克·牛顿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891e668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b.png)
艾萨克·牛顿语录
“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海滩上捡到了更多的贝壳。
”艾萨克·牛顿。
在科学史上,艾萨克·牛顿被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的贡献对整个
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谦逊地表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海滩上捡到了更多的贝壳。
这句话不仅展现了牛顿的谦虚态度,也启示着人们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应该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
牛顿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应该自满自足。
在
科学研究和探索知识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谦卑的心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就像在海滩上捡贝壳一样,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只是大海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谦虚是一种美德,它让我们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和
进步。
正如牛顿所说,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海滩上捡到了更多的贝壳,这句话提醒我们,不管我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初心,保持谦卑的心态,不断地追求知识和真理。
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像牛顿一样,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不
断地学习和探索。
我们应该像在海滩上捡贝壳一样,不断地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进步。
正是谦虚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愿我们都能像艾萨克·牛顿一样,谦虚地面对知识和真理,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牛顿的故事(精选22篇)
![牛顿的故事(精选2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c7521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e.png)
牛顿的故事(精选22篇)牛顿的故事(精选22篇)牛顿的故事 11642年的圣诞节前夜,在英格兰林肯郡沃尔斯索浦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牛顿诞生了。
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磅重。
接生婆和他的双亲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
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活到了竟活到了85岁的高龄。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
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
从此牛顿便由外祖母抚养。
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牛顿才回到了母亲身边。
大约从5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12岁时进入中学。
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药剂师的房子附近正建造风车,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也制造了一架小风车。
推动他的'风车转动的,不是风,而是动物。
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
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
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
每天早晨,小水种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
后来,迫于生活,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
但牛顿对务农并不感兴趣,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
每次,母亲叫他同她的佣人一道上市场,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时,他便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躲在树丛后看书。
有一次,牛顿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踪牛顿上市镇去,他发现他的外甥伸着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会神地钻研一个数学问题。
牛顿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于是舅父劝服了母亲让牛顿复学。
牛顿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上的营养。
他写了一首题为《三顶冠冕》的诗,表达了他为实现献身科学的理想而甘愿承受痛苦的态度:世俗的冠冕啊,我鄙视他如同脚下的尘土,它是沉重的,而最佳也只是一场空虚;可是现在我愉快的欢迎一顶荆棘冠冕,尽管刺得人痛,但味道主要的是甜;我看见光荣之冠在我的面前呈现,它充满着幸福,永恒无边。
《牛顿》读后感
![《牛顿》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d8997d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1.png)
《牛顿》读后感《牛顿》读后感《牛顿》读后感1牛顿,出生再公元一二年在英国某个纯朴的乡下,牛顿就具备三个特质:他偏好研究机械原理,对陌生事物拥有旺盛的好奇心,以及很会模仿。
十八岁那一年进入著名的剑桥大学,二十三岁获得剑桥大学学位,这段时间打下深厚的科学基础。
有一天,牛顿脑子里仍然不死心的思考着一些想不通的问题,后来又想到“地心引力”这件事,喃喃自语:“真是奇怪,为甚么所有的东西都要往地上掉,而不会往上飞起来?小鸟是可以飞,可是飞累了也是要往下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拉着我们吗?”忽然树上一棵成熟的苹果,不偏不倚的敲在他头上,让他想通了,领悟到任何东西彼此间都存在着吸引力,进而提出“万有引力”的'理论。
我觉得牛顿是费了非常多的心血去研读、观察,并且他有着极佳的数学、物理基础,才能够推论出这个定律,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以为是那个苹果的功劳,他曾谦虚的说:“我只是在沙滩上捡拾小贝壳的孩子,还未到达海边呢!”这是真是送给无数莘莘学子最好的勉励了。
牛顿谦虚的态度,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他源源不绝的好奇心,使他发觉不为人知的自然奥妙,让后人能追求科学文明,也让世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牛顿》读后感2牛顿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他一生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发明微积分学,研究光谱及望远镜,他还发明了六分仪。
大家肯定认为他小时候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牛顿小的时候是一个内向的孩子,而且还上课不注意听课,有时会有一些幻想,经常把教文法的男老师想成地狱的魔鬼。
可是他长大以后为什么能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呢?当我读到《苹果落地的启示》时,我终于知道了答案。
牛顿是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的人。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他常常对别人不在意的事情产生疑问。
比如有一次牛顿正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突然一个熟透的苹果落在了他头上。
如果是别人肯定会习以为常,想熟透的苹果自然会落地。
牛顿的故事100字左右
![牛顿的故事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d7450a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1.png)
牛顿的故事100字左右
1.牛顿与苹果
牛顿坐在树荫下专注地读书,突然,一颗苹果从树梢坠下,砸在了他的头顶。
面对这意外的打扰,他并未动怒,反而陷入了沉思,脑海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
最终,这颗苹果启发了他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为现代物理学打下了重要基础。
2.牛顿的忘性
牛顿是一位非常专注的科学家,常常沉浸在研究中忘记周围的一切。
有一次,他边煮鸡蛋边思考科学问题,结果回过神来时,发现锅里煮的竟然是自己的怀表。
这个故事不仅令人捧腹,更凸显了牛顿对科学的痴迷与献身精神。
3.牛顿与哈雷
天文学家哈雷拜访牛顿,请教关于行星运动的问题。
牛顿指着桌子的一个角说:“这个角的动量无限大。
”哈雷不解其意,牛顿解释道:“因为没人能让它动起来。
”这个故事既展现了牛顿的幽默感,也揭示了他对科学的深刻理解。
4.牛顿与信仰
有人曾问牛顿是否相信上帝,他回答:“我只是一个在海滩上玩耍的孩子,偶尔找到一块较光滑的卵石或一个较漂亮的贝壳,而浩瀚的真理海洋仍在我面前未被发现。
”这个故事表明,虽然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对未知的世界仍保持着敬畏和谦逊的态度。
5.牛顿定律
当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时,有人质疑这些定律的实用性。
牛顿回应道:“我只是为你们找到了描述世界的方式,至于用它做什么,那是你们的事。
”这句话不仅展现了牛顿对科学探索的纯粹热爱,也启示我们科学知识需要后人的不断发掘和创新。
牛顿的物理科学家事迹5篇
![牛顿的物理科学家事迹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a3218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1.png)
牛顿的物理科学家事迹5篇牛顿的物理科学家事迹(篇1)关于牛顿的另一个谎言是他的谦虚,证据就是牛顿老师说过两段著名的话,一段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另一段是海边捡石子。
但任何话语都是有语境的,巨人肩膀那一句的语境是这样的:胡克其实早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推导出了正确的公式,但由于数学不好,他只能勉强解释行星绕日的圆周运动,而且他没有认识到支配天体运行的力量其实是普遍存在的,是“万有”的。
第谷早在100年前就发现了行星的公转其实是椭圆运动,开普勒甚至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所以科学界对胡克的成果不太重视。
后来数学小狂人牛顿用微积分极其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把他提出的力学三条基本定律成功推广到了星系空间,改变了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公认的天地不一的旧观点,被科学界奉为伟大的发现。
于是胡克大怒,指责牛顿剽窃了自己的成果。
牛顿尖酸刻薄地回敬道:是啊,我还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这本是一句反语,至少不是真的想客气一下。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另一段话上:牛顿晚年因为树敌过多,来自欧洲大陆比如法德的一些新锐科学家质问他:“牛顿你牛什么啊?”牛顿此时完全地展现了他科学界大宗师的风度与水平,潇洒地回敬道:“我没有什么牛的。
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独自玩耍的小孩,偶尔会为捡到几个美丽的贝壳而欣喜若狂,却对面前浩瀚的真理大海无所察觉。
”意思是说你们连贝壳都看不见有什么资格评价我?牛顿老师人品差,不谦虚,没朋友,按现在的说法这是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事业不会成功。
但我们也发现,当智商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可以取代情商的。
所以那些说自己情商低的所谓天才们,你们没成功只是还不够聪明而已,怨不着人家情商。
要知道,牛顿是个遗腹子和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到五斤,没吃过DHA和RHA配方的奶粉,亲娘改嫁后跟文盲姥姥度过无聊的童年,没有任何的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启蒙,七岁上学以前脑子里空空如也,牛妈妈对他的期望仅仅是认识点字然后回家务农。
但是牛顿上中学后已经熟练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西班牙语和英语,然后被推荐进了剑桥,20岁出头就当了卢卡斯教席的终身教授。
高考素材:牛顿的故事
![高考素材:牛顿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11e1409453610661ed9f461.png)
高考素材:牛顿的故事伊萨克·牛顿,于1642年的圣诞节出生于英格兰林肯州活尔斯索浦。
父亲在他出生前3个月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后他只得由外祖母和舅舅抚养。
幼年的牛顿,学习平平,但却非常喜欢手工制作。
同时他还对绘画有着非凡的才华。
牛顿12岁开始上中学,这时他的爱好由手工制作发展到爱搞机械小制作。
他从小制作中体会到学好功课,特别是学好数学,对动手搞好制作大有益处。
于是牛顿在学习加倍努力,成绩大进。
牛顿15岁时,由于家庭原因,被迫辍学务农。
非常渴求知识的牛顿,仍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苦读。
牛顿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牛顿的舅舅。
终于在舅舅的资助之下又回到学校复读。
1661年,19岁的牛顿,考入了着名的剑桥大学。
在学习期间,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鲁独具慧眼,发现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传授给了牛顿,并把他引向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
1664年经考试牛顿选为巴鲁的助手。
1665年,牛顿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正准备留校继续深造的时候,严重的鼠疫席卷英国,剑桥大学被迫关闭了。
牛顿两次回到故乡避灾,而这恰恰是牛顿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牛顿在家乡安静的环境里,专心致志地思考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问题,思想火山积聚多年的活力,终于爆发了,智慧的洪流,滚滚奔腾。
短短的18个月,他就孕育成形了:流数术、万有引力定律和光学分析的基本思想。
牛顿于1684年通过计算彻底解决了1666年发现的万有引力。
1687年,他45岁时完成了人类科学史上少有科学巨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继承了开普勒、伽里略,用数学方法建立起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轰动了全世界。
牛顿的数学贡献,最突出的有三项,即做为特殊形式的微积分的“流数术”,二项式定理及“广义的算术”。
牛顿为了解决运动问题,创立了一种和物理概念直接联系的数学理论,即牛顿称之为“流数术”的理论,这实际上就是微积分理论。
牛顿在1665年5月20日的一份手稿中提到“流数术”,因此牛顿始创微积分的时间来说比现代微积分的创始人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茨大约早10年,但从正式公开发表的时间说牛顿却比莱布尼茨要晚。
科学家牛顿的真实事迹5篇
![科学家牛顿的真实事迹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0fa7a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3.png)
科学家牛顿的真实事迹5篇科学家牛顿的真实事迹篇1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
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
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
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吹肥皂泡的疯老头牛顿搬进一幢新楼以后,开始研究光线在薄面上是怎样反射的。
他每天都在读书、思考。
早上起床穿衣服,突然想到了研究中的问题,他就像被定身法定住了一样,呆住了,然后开始实验或工作,所以他时常穿错了袜子或者在夏天穿上秋天的衣服。
太阳光是最好的光源,肥皂泡是最理想的薄面,太阳光照到上面,它为什么会变得五颜六色呢?牛顿的脑子里翻江倒海了。
他提着一桶肥皂水走到院子里,吹起了肥皂泡。
你看,他那两只眼睛直盯着飘来飘去的肥皂泡,一个泡破了,接着又吹一个,从太阳一出来他就吹,一吹就是几个小时。
邻居家的小孩子从楼窗上伸出头来,冲他叫:疯老头!你一只脚没穿袜子!邻居家的老太太摇着头:老小,老小,老了倒成了孩子!后来人们知道了这疯老头就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研究员,他吹肥皂泡是在研究学问,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了。
科学家牛顿的真实事迹篇2牛顿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实验室。
他很少在两三点钟以前睡觉,有时整天整夜守在实验室里。
为他做饭的保姆只好把饭菜放在外间屋的桌子上。
有一次,牛顿的一位朋友来看他,在实验室外面等了他好久,肚子饿了就独自把桌上的烤鸡吃了,不辞而别。
过了好长时间,牛顿的实验告一段落,他才觉出肚子咕咕在叫,赶快跑出来吃鸡。
他看到盘子里啃剩下的鸡骨头,居然对助手说:哈哈,我还以为我还没吃饭哩,原来已经吃过了呀!还有一回,一个好朋友请牛顿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议论科学问题。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牛顿站起来说:对了,还有好酒呢,我去取来咱们一起喝。
牛顿海边捡贝壳的名言
![牛顿海边捡贝壳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1d9c03e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4.png)
牛顿海边捡贝壳的名言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牛顿,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然而,他并非只在实验室里研究科学问题,他也经常走出实验室,去自然界中寻找灵感。
据说,有一次牛顿在海滩上捡贝壳时曾说了一句著名的话:
“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shore, 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 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似乎只像一个男孩在海滩上玩耍,不时地
挑选比寻常的更光滑的卵石或更漂亮的贝壳,而真理的巨大海洋却仍未被我所探索。
”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牛顿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也启示我们要时刻保持探索精神,不断寻找更好的方案和更高的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牛顿一样,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和事物,从中发掘新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远,看得更清楚,更有意义。
- 1 -。
牛顿的故事200字
![牛顿的故事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34a15c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7.png)
《牛顿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牛顿的故事。
牛顿呀,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
他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小乡村。
小时候的牛顿,可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孩子。
但是他特别喜欢观察周围的东西。
有一次,他在果园里玩。
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砸在了他的头上。
这要是咱们,可能揉揉脑袋就过去了。
可牛顿不一样,他就开始想啦:“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从那以后,牛顿就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他天天想,夜夜想。
后来呀,牛顿长大了,他还是不停地研究。
他发现了好多好多重要的东西。
比如说,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可太厉害啦!就是因为他一直在思考苹果掉下来的问题,最后才弄明白了为什么地球上的东西都会往下掉。
还有呢,牛顿在数学方面也很厉害。
他发明了微积分,这可难啦,但是牛顿就做到了。
小朋友们,牛顿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爱观察,爱思考,遇到问题不放弃。
我们也要像牛顿一样,多观察,多想想为什么,说不定以后我们也能发现很了不起的东西呢!《牛顿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牛顿的故事。
牛顿上学的时候,可喜欢读书啦。
他经常一个人在教室里看书,看得特别认真。
有一回,牛顿做实验做得入了迷。
到了吃饭的时间,他的好朋友来叫他,叫了好几声,牛顿都没听见。
朋友只好拉着他去吃饭,可牛顿心里还想着实验的事儿呢。
牛顿家里很穷,有时候他连蜡烛都舍不得点。
晚上他就借着月光读书学习。
冬天的时候,天气特别冷,他的手都冻僵了,可还是坚持学习。
后来,牛顿去了剑桥大学读书。
在那里,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研究。
有一次,他为了研究一个问题,连续好几天都没怎么睡觉。
最后,他终于解决了那个难题,开心得不得了。
小朋友们,牛顿这么努力,才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不怕困难,努力学习。
《牛顿的故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牛顿的故事。
牛顿特别喜欢做实验。
有一次,他想看看光是什么颜色的。
他就找了一块三棱镜,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照在墙上。
你们猜怎么着?墙上出现了七种颜色,就像彩虹一样漂亮。
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牛顿与启蒙时代简介
![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牛顿与启蒙时代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2c4991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a.png)
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牛顿与启蒙时代简介示例文章篇一:嘿,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超级厉害的牛顿和那个神奇的启蒙时代。
你们知道牛顿吗?他可不是一般人哟!就好像我们在动画片里看到的超级英雄一样,牛顿在科学的世界里那可是超级厉害的存在!牛顿小时候呀,可不是那种一出生就聪明绝顶的孩子。
他就像我们班一开始成绩不太好,但后来努力变得超厉害的同学。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是他的脑袋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
有一次,牛顿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这要是咱们看到,可能捡起来就吃了,对吧?可牛顿不这样,他就开始想啦:“哎呀,这苹果为啥会往下掉,而不是往天上飞呢?”这一想可不得了,他后来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就好比我们找到了一个超级宝藏的钥匙,能打开好多好多未知的大门。
在那个启蒙时代呀,可不止牛顿一个厉害的人。
那是一个大家都在努力探索、努力发现的时代,就像是一群小伙伴一起在一个大迷宫里找出口。
有人在研究星星,有人在琢磨数学,还有人在探索怎么让机器变得更厉害。
大家都充满了好奇,都想要知道这个世界更多的秘密。
牛顿和其他的科学家们经常会在一起交流,想象一下,就像咱们在课间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怎么解开一道难题。
他们会争论,会互相启发,那种场面一定特别热闹。
“嘿,你说我的想法对不对?”“不对不对,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他们的讨论声仿佛就在我们耳边。
牛顿的发现可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了苹果会掉下来的原因,他的成果就像是给人类点亮了一盏超级亮的灯,让我们在黑暗中能看得更远,能走得更快。
小朋友们,你们想想,如果没有牛顿他们这些伟大的人在启蒙时代的努力,我们现在的生活能这么方便、这么有趣吗?我们能坐飞机到处去玩吗?能用上好玩的手机和电脑吗?肯定不能呀!所以说,牛顿和那个启蒙时代真的太重要啦!他们就像是勇敢的探险家,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通往知识和进步的大道。
我们要记住他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充满好奇,勇敢地去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示例文章篇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超级厉害的人叫牛顿!今天呀,我就来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带你们走进那个神奇的启蒙时代。
牛顿勤奋好学的故事
![牛顿勤奋好学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9a523c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b.png)
牛顿勤奋好学的故事伊萨克·牛顿,于1642年的圣诞节出生于英格兰林肯州活尔斯索浦。
父亲在他出生前3个月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后他只得由外祖母和舅舅抚养。
幼年的牛顿,学习平平,但却非常喜欢手工制作。
同时他还对绘画有着非凡的才华。
1648年,牛顿被送去读书。
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牛顿12岁开始上中学,这时他的爱好由手工制作发展到爱搞机械小制作。
他从小制作中体会到学好功课,特别是学好数学,对动手搞好制作大有益处。
于是牛顿在学习加倍努力,成绩大进。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
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地跑动,于是轮子不停地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
每天早晨,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
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1654年,牛顿进了离家有十几公里九龙的金格斯皇家中学读书。
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
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
他在金格斯皇家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牛顿15岁时,由于家庭原因,被迫辍学务农。
非常渴求知识的牛顿,仍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苦读。
牛顿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牛顿的舅舅。
终于在舅舅的资助之下又回到学校复读。
1661年,19岁的牛顿,考入了着名的剑桥大学。
在学习期间,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鲁独具慧眼,发现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传授给了牛顿,并把他引向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
持之以恒的简短故事
![持之以恒的简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b9e9c74e53a580217fcfe7c.png)
持之以恒的简短故事1.关于持之以恒的短小的故事得意门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高斯,1777年4月出生在德国。
他是18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高斯从小就勤奋好学,很早就显示出超人的数学才能。
据说有一次,他的父亲正在计算帐目,小高斯静静地站在旁边看,当他的父亲自以为算得正确时,小高斯却认真地说:“爸爸,您算错了,应该是……”经检查,果真是高斯的答案正确。
高斯7岁那年,父亲送他到附近的学校读书。
在学校里,高斯是他们班最小的学生,但他是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高斯学习既刻苦、又勤奋。
白天在学校里,除上课时专心听讲之外,他还尽量利用课外时间钻研数学,阅读了很多大数学的著作;晚上,为了节省灯油,父亲要求小高斯天一黑就上床睡觉,但高斯太喜欢读书了,他把一个大萝卜挖去了心,塞进一块油脂,插上一根灯芯,做了一盏小油灯。
他一个人躲在顶楼上,在微弱的灯光下,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直到深夜才睡。
在上学期间,高斯还写了许多“数学日记”,记录了他在解题时的新发现和巧妙的解法等。
有了这些坚实的知识基础,高斯在17岁时就了现了好几个数学定理,成了很有名的小数学家。
1795年,高斯18岁,来到著名的哥廷根大学攻读数学。
第二年,他成功地解决了当时自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以来两千多年一直悬而未决的数学一大难题,轰动了整个数学界。
有人曾问高斯:“你为什么在科学上能有那么多的发现?”高斯回答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专心和持久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也会作出同样的发现。
”由此看来,“专心致志,持久以恒”是高斯成功的秘诀。
据说,由于高斯研究数学过于专心,曾惹了不少“笑话”。
一次高斯的妻子病了,而这时高斯正坦埋头钻研一个数学问题,有人急匆匆地跑来告诉他,夫人的病越来越重了。
高斯好像没有听到,仍继续工作。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告诉他,夫人的病更厉害了,高斯说:“我马上就去!你先去吧!”说完,他仍旧坐在那里,思考他的数学问题。
人们见他还没有来,就派了一个胆大的人去通知高斯:“夫人快不行了,如果您不马上去就怕很难见到她生前的最后一面了!”而高斯却慢腾腾地说:“叫她等一下”。
拾贝壳的男孩
![拾贝壳的男孩](https://img.taocdn.com/s3/m/088ef33a172ded630a1cb61e.png)
拾贝壳的男孩如果有人问你,这个世界上谁拾到的贝壳最美,你会答谁呢?很难吧!能不能给点提示啊?好吧,不难为你了: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是世界上三位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他生前就成为科学界的主宰,几乎被当作偶像崇拜。
他作为英国皇家学会连任24 年的终身会长,法国科学院至尊的外国院士,并前所未有地被封为贵族,获得爵士称号。
他死后作为自然科学家又第一个获得国葬,长眠于威斯敏特教堂,还是历代帝王和第一流名人的墓地。
他在物理、数学研究上的主要成果,至今仍是各国大、中学生必修的功课。
还没答出来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我这篇文章真就找到最合适的读者了。
我没有冒犯你的意思,但是你必须回答这个问题:请问你多少岁?如果你还没有到22 岁,那么恭喜你,你也许就是下一个牛顿!?如果说牛顿从出生那天到22岁这22 年中有哪天与众不同的话,那么就是牛顿出生的那天,那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与世长辞。
迫不及待想知道你出生的那天有没有哪个伟大的科学家逝世吧,那就去百度一下吧。
很高兴你没有被网络吸引,足见本人的文章很有吸引力哦!牛顿不是天生的神童。
少年时代的牛顿不像高斯、维纳那样,从小就显露出引人注目的科学天才。
如果说牛顿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的动手能力相当强。
他每做一件东西,总是一声不吭地埋头苦干。
如果做得不合适就拆了重做,绝不马虎。
他做过会活动的水车;做过能测出准确时间的水钟;还做过一种水车风车联动装置,使风车可以在无风时借助水力驱动。
当时一场罕见的暴风雨侵袭英格兰。
狂风怒吼,牛顿家的房子直晃悠,就像要倒了似的。
牛顿为大自然的威力迷住了,不禁想测验飓风的力量。
他冒着狂风暴雨来到后院,一会儿逆风跑,一会儿顺风跳。
为了接受更多的风力,他索性敞开斗篷向上跳跃,认准起落点,仔细量距离,看狂风把他吹出多远。
如果说牛顿在中学还勉强算是优等生的话,那么在读剑桥大学时牛顿只能算中等表现。
剑桥大学集中了各地的尖子学生,他的学习成绩赶不上别人,特别是数学的差距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捡贝壳的人,牛顿的故事篇一:牛顿的故事牛顿的故事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
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
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
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
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
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
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
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
这一年,他才24岁。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女教师。
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
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小男孩,相信他第二天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
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纷纷摇头。
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
”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
”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望着爱因斯坦。
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
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科学,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
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
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
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
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
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有不少草叶。
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你在这儿干什么呢?”“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
”“孵什么蛋,快点出来!”爸爸大声喝道。
“母鸡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样孵出小鸡来。
”“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妈妈却没有责怪和取笑他,因为她知道这孩子的性格,微笑着说:“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
”爱迪生虽然没有孵出鸡来,但是通过这次孵蛋活动增长了知识。
还有一次,爱迪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能不能给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气球没翅膀也能飞上天,那么在人的身体里充上气行不行?于是全找来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一个小伙伴喝了下去,看看他能不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
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肚子疼了起来,大声哭喊,差点儿送了命。
为了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顿,还说不准他以后搞什么实验了。
可是爱迪生还是不服气,说:“我不做实验,怎么会知道人能不能飞起来呢?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
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
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
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
她就是居里夫人。
篇二:牛顿的故事篇一:牛顿的故事1、牛顿的故事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
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
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一天,保姆要出去,临走前叮嘱牛顿:“我有事,先出去下,肚子饿了去煮鸡蛋吃,我烧好水了。
”保姆回来发现牛顿把一块怀表拿去煮了。
而牛顿却在研究发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太投入一件事,该收手时就收手。
2、爱迪生的故事1862年8月,一天早晨,爱迪生正在某个小车站上卖报。
猛一抬头,只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蹲在铁轨旁玩石子,一列货车正朝他飞驰而来。
爱迪生“哎呀”一声,扔下报纸,奋不顾身地冲下站台,一把抢出小孩。
这时候,火车擦着他的耳朵呼啸而过。
好险哪!爱迪生抱着小男孩摔倒在铁轨旁,他的脸和手被划破了,然而,孩子得救了。
小男孩的爸爸叫麦肯基,是这个站的站长,他是一位优秀的报务员。
麦肯基亲眼看到这惊险的场面,感动得话都说不连贯了:“谢??谢谢,谢谢你救??救了我的孩子!”爱迪生却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从地上捡起报纸,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土,登上火车就走了。
第二天,当爱迪生乘坐的火车进站的时候,麦肯基早已在站台上等候着了。
他十分诚恳地对爱迪生说:“我没有什么可以酬谢你的。
听说你对电报很有兴趣,要是你愿意,我可以教你收发报技术,使你成为一名报务员。
”这番话正说在小爱迪生的心坎上。
他高兴地接受了麦肯基的好意,跟着他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
爱迪生学习很专心,进步很快。
才三个月的工夫,他收发电报的技术已经很熟练,麦肯基推荐他担任了火车站的报务员工作,这次非常意外的学习机会,为爱迪生以后进行的伟大发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综合科学家故事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中学时代,听说可以用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这个仪器的名子叫日晷。
他很好奇,就找老师问了日晷的原理,回家找了些废旧材料,很快就做出来啦。
他利用自己做出来的日晷,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哥白尼长大后,提出了著名的“日新说”,推翻了过去一直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地心说”的错误说法。
伟大的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从小随父亲到海上打鱼。
他对大海发生的所有自然现象都感兴趣。
出海时,回到家里,罗蒙诺索夫总是要问父亲许多问题。
“为什么夏季傍晚海面会出现光亮的水纹?”“为什么冬夜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北极光?”“为什么海水每天两起两落?”爱迪生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
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总想试一试,弄个明白。
有一次他看见花园的篱笆边有一个野蜂窝,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拨,想看个究竟,结果脸被野蜂蜇得肿了起来,他还是不甘心,非看清楚蜂窝的构造才行。
爱迪生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大动物行为学家古多尔曾经说过:闷热的鸡窝常常和我们儿童时代的回忆交织在一起。
小时候,我曾钻进鸡窝一直呆了五个钟头,为的是要看看母鸡究竟是怎么下蛋的。
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常常一个人靠着家乡的一些来历不明的石头出奇的遐想,好奇的自问,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们是借助什么力量到这儿来的。
后来李四光走遍了全中国山川河流,作了大量的考察与研究,终于断定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砾,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
纠正了国外学者断定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理论。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看到苹果熟了,掉下来很好奇,他想,地球上的东西,失去了支持后为什么都掉到地上来,而不会向其它方向掉呢?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4、爱迪生故事童年时期爱迪生在1847年2月11日一个风雪中的凌晨三点钟诞生了,爸爸还把他带到街上去向别人夸耀,大家都叫他阿尔,小时候的爱迪生很爱发问,常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觉得很烦,家人也好,路上的行人也好,都是他发问题的对象,如果他对于大人的答复感到不满时就会亲自去实验,例如有一次阿尔看到了一只母鸡在孵蛋,他就问妈妈为什么母鸡总是成天坐在那里呢?妈妈就告诉他母鸡在孵蛋,阿尔便想如果母鸡可以那我也一定可以,过了几天爸爸妈妈发现阿尔一直蹲在木料房里,不知道在做什么,当家人发现阿尔在孵蛋的时候每个人都捧腹大笑了起来。
八岁的时候阿尔去上小学了,可是他只上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阿尔在上课的时候,妈妈常被叫到学校去跟老师说话,这是因为阿尔常常提出一些老师认为很奇怪的问题,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于是妈妈就决定自己来教导阿尔,并决心把阿尔教成一位伟大的天才,就这样阿尔便开始了他的自学课程,阿尔被妈妈教的很好,后来阿尔也得到了允许,可以在地下室里设置一个实验室,为了不让别人乱动他的实验品阿尔还想出妙计,就是在每一个实验品的瓶子上贴上毒药标签。
十二岁的一个早晨,阿尔突然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去卖报纸好不好?妈妈听了之后下吓一大跳,爸爸听了也很生气,可是经过了阿尔再三的请求他的父母终于同意了,他高兴的跑到铁路公司,也获得了在火车上卖报的允许,从休轮港到底特律有一百公里的路程,阿尔在车上当了几个月的报童后,他在底特律开了两家店,其中一家是卖杂志的,另一家是卖蔬菜、水果、奶油等,他也雇用了两个少年帮忙看店,并约定和他们分享红利,不久铁路通又增加了一班车,阿尔便派一位报童随车贩卖,就这样一个十二岁的报童已经不知不觉得成为了一个少年资本家。
流浪的岁月另一次爱迪生丢掉工作,是因为把发明用在不对的地方—当时他在铁路局担任晚班的报务员,铁路局规定,晚上九点以后,为避免工作人员偷懒睡觉,报务员需每一小时发一次讯号给车务中心。
于是爱迪生便自制一台自动定时发报机,这东西使爱迪生成为全局里最准时,最可靠的发报员。
但是,在一次查勤中,车务主任发现了正在睡觉的爱迪生,和这台巧妙的机器,虽然主任很欣赏他的天分,但是铁路局需要的是一个老实安分的人,而不是一个发明家,所以,爱迪生又被炒鱿鱼了!21岁以前,爱迪生可以说是经常换工作,周游于一些电信,电报公司,直到他来到纽约,靠着对机械的了解,和优良的维修技术,慢慢的闯出了名声,成立了自己的工程公司,专门制造和改良一些事务机器,例如:黄金行情显示器,股票行情显示器,金价印刷机等商用机器,同时研发,承制各种科学仪器。
门罗公园的鬼才1876年,爱迪生在纽约南方的「门罗公园」,成立了他的实验发明中心,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爱迪生发明工厂」。
这里拥有精密的设备仪器,还有一批才华卓越的各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