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句法的新方法_比尔_希利尔

合集下载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问题研究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问题研究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要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农村复兴战略。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大规模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发展更好地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会议上指出,对农村发展最重要的是继承村庄的文化背景,保护村庄的景观并塑造村庄的自身特色,使人们能够看到山,看到水,记得住乡愁。

尽管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农村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更好的保护与发展乡村,使其能够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地域文化,是我们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1.1.2 传统村落保护的热潮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传统村落,国家住建部、文化部等四个部门于2012年9月,联合成立了一个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专家委员会,在会议上,决定将以前的的“古村落”名称更改为“传统村落”,以反映传统村的文化价值和传承的重要性。

2012年12月,国家住建部等部门组织了对我国传统村落的首次调查,经过多个地区的初步评估和推荐,经过专家委员会的审查并认定,具有重要安全价值的第一个重要646个村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庄名单,其中江西省33个,包括所研究的南昌安义古村群罗田村;2013年8月,公布了中国传统乡村名录中的第二批村庄,共计915个,其中江西省有56个,2014年11月,公示了第三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共计994个传统村落,其中江西省有36个;2014年11月,宣布了第四批列入中国传统村庄名单的村庄,共有1602个传统村落,其中江西省有50个;2019年6月,宣布了列入中国传统村庄名单的第五批村落,共计2666个传统村落,其中江西省有168个。

目前正在申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庄。

在继承我们的农业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村落正在逐步建立。

它不仅是历史记忆,而且还包含文化的发展,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空间句法在小尺度空间要素中的应用探讨

空间句法在小尺度空间要素中的应用探讨

空间句法在小尺度空间要素中的应用探讨作者:***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1年第20期摘要:空间句法为分析和理解人居环境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的支持。

目前,空间句法已经被证明能够在宏观尺度上分析和解释空间结构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应用较为广泛,但该理论对建筑内部空间的研究目前在我国还讨论得较少。

本文基于空间句法对建筑内部的景观、承重结构、空间可视性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空间深度、空间整合度的相关数据,提出空间句法同样可以被应用在组成建筑内部空间的要素上,并能指导理解空间形态和使用者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程度。

关键词:空间句法建筑空间空间深度整合度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7(b)-0052-05Application of Space Syntax in Small-Scale Spatial ElementsHU Qi1,2(1.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Chong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Science &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573 China; 2. BIM Smart City Research Laboratory, Chong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Science &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573 China)Abstract: Spatial syntax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analyzing and understanding human settlements. At present, spatial syntax has been proved to be able to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behavior on a macro scale. It is widely used,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ior space of buildings is still less discussed in China. Basedon the spatial syntax,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landscape, load-bearing structure, spatial visibility and other elements of the building.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data of spatial depth and spatial integra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patial syntax can also be applied to the elements of the internal space of the building, and can guid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atial form and the user's social behavior.Key Words: Space syntax; Architectural space; Spatial depth; Integration1 背景與意义自1984年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和朱丽安娜·汉森(Julienne Hanson)第一次提出通过可度量的空间模型对空间和社会行为进行解读以来,空间句法已被广泛运用于分析、比较、理解或优化城市街道、开放空间、园林景观、建筑内部空间等方面[1]。

空间句法原理与方法

空间句法原理与方法

建筑环境景观设计
结合空间句法分析,优化建筑周围环 境景观设计,提升建筑整体环境品质。
交通规划设计
道路网络规划
运用空间句法分析道路网络的空间结构 和连通性,优化道路网络布局,提高道
路通行效率。
公共交通规划
结合空间句法原理,优化公共交通线 路和站点布局,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
平。
交通节点设计
根据空间句法分析结果,合理设计交 通节点,提高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停车设施规划
运用空间句法分析停车需求的空间分 布和流动规律,合理规划停车设施布 局。
环境景观设计
绿地系统规划
运用空间句法分析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和连通性, 优化绿地系统布局,提高绿地生态效益。
景观节点设计
根据空间句法原理,优化景观节点设计,提高景 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ABCD
水系景观设计
结合空间句法分析结果,合理设计水系景观,提 升水系的美观度和生态价值。
空间句法原理与方法
• 空间句法概述 • 空间句法的基本原理 • 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 • 空间句法的实践应用 • 空间句法的未来展望
01
空间句法概述
空间句法的定义
空间句法是一种研究空间关系的理论 和方法,它通过分析空间结构来研究 空间布局和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关注空间元素之间的相互关 系和空间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关系 和变化对人类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影响 。
空间句法可以用于研究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 结构和变化,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交通工程
空间句法可以用于研究交通网络的空间结构和交通流量的关系,优化 交通规划和设计,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地理学
空间句法可以用于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关系,揭示地理要 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空间句法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分析

空间句法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分析

空间句法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分析作者:陈雨荷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年第10期摘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在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大多数以实地调研的方式来了解村落场地的现状。

但是,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对传统村落场地的实际调研活动难以开展。

因此,在后疫情时代,空间句法作为一种云调研的量化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空间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可以为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优化提供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空间句法;高田坑村;空间结构传统村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涉及经济、人文、历史、建筑、地理、景观、文化等多个领域。

对其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定性研究上,主要通过人的认知对村落空间进行描述;在定量研究上,主要方法有GIS和空间句法。

空间句法是理性且可以对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可以对现有空间结构进行归纳与分析,也可以对传统村落的规划进行评估。

在后疫情时代,运用空间句法可以有效地对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剖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为传统村落未来的发展提供优化策略。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高田坑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北临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西靠婺源篁岭。

高田坑村是一个以山峦形势为骨架、水源植被为血肉的传统村落。

村落被周边丘陵所环抱,形态呈燕窝状,其海拔高度近700米,是开化县海拔最高的村落。

高田坑村历史悠久,尚留存88幢完整的黄泥夯土房且保留有传统建筑的风貌,村落的房屋布局集中分布在村内溪流的两侧。

(二)研究方法空间句法是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教授和他的团队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用于量化空间的方法,强调空间的关系而非内容。

空间句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四种,分别是视域分析法、轴线分析法、线段分析法和凸空间分析法。

这四种方法均是将空间抽象地表达成空间模型,再通过相关软件对空间模型进行计算,最后分析数据并得到空间关系。

空间句法

空间句法

概念英国学者希列尔(Hillier)于1983年首次提出“[url=]空间句法[/url]”理论,系统阐述了一种建立在“图底分析”、“关联耦合分析”和“社会分析”综合基础上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社区空间分析方法。

Hillier认为,“它将给城市设计展开一个新天地,提出一个…自上而下‟进行[url=]城市设计[/url]的理性方法,并以设计来影响社区生活,但最重要的是,空间句法乃是考虑城市设计最古老的问题的一种方法,这问题就是如何在旧城市中进行新的建设。

”综述空间句法是Hillier曾进行过的“环境范型”(Environmental Paradigm)和“逻辑空间”(Logic Space)研究的延续。

他认为,由于设计者缺乏能用以说明和研究城市的各种空间秩序的概念和技术,不能深刻理解空间的逻辑条理,因而,他们也就无法对空间设计的社会效果得出中肯的认识。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城市空间格局的理解,正是空间整体组织的作用,才使城市成为产生、维护和控制人们活动格局的结构,其影响远远超出了设施位置和居住密度一类的问题。

空间句法的分析过程是,在城市和建筑两个层次上,用客观、精确的描述方法,实际调查研究环境,把社会可变因素与建筑形体严格联系起来。

然后,借助于电脑进行模拟实验,以此作为启发与评价设计的工具。

经过对100多个城镇和城市设计方案的分析,Hillier证明,城市空间组织对活动和使用模式的影响主要涉及3个变量,即:空间的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使用的连续性(Continuity)和可预见性(Predictability)。

这里希列尔所感兴趣的空间格局是二维的,因为人在城市中运动大都是在二维平面中进行的。

Hillier把历史城镇中常具有的不规则建筑布局称之为“变形网格”,而在这种变形网格中,从特定空间观察的一维视线长度则称为“轴线”,空间中第二维的宽度又定义为“凸状”(Convexity)。

空间句法简述PPT

空间句法简述PPT

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 境心理学等领域,用于研究空间布局 对人类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影响。
目的
通过分析线段的长度、方向、曲率等 属性,以及线段间的连接关系,来理 解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连接分析
定义
连接分析关注空间中各个元素之 间的连接关系,包括连接点的位 置、连接线的长度、方向等属性。
空间关系是指物体、现象和空间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相对位置、距离、方向 等。
空间关系是空间句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研究空间关系,可以揭示空间结构 的特点和规律。
空间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的空间关系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信息和空间结 构。
空间结构
01
空间结构是指空间中物体、现象和关系的组织方式和
空间句法的起源
空间句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 由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和朱 迪·詹森(Julie Janson)提出。
他们认为,空间结构对人类行为和社 会现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出了空 间句法这一概念,以探究空间与人类 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空间句法的应用领域
城市规划
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中广泛应用于分析城市空间布局、交 通网络、公共设施分布等,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理论依 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空间句法分析,可以理解植 物配置与景观空间的关系,为植 物配置提供依据。
05
空间句法的优缺点
优点
空间句法通过图形和图像的方式,将复杂的空间关系 简化为易于理解的视觉表达,帮助用户直观地理解空
间结构。
输入 标题
量化分析
空间句法可以对空间关系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数学模 型和算法,对空间结构进行深入挖掘,提供更为精确 和深入的见解。
排列顺序,是空间关系的综合表现。

基于空间句法与认知地图的校园空间改造研究

基于空间句法与认知地图的校园空间改造研究

随着人们对校园环境的要求提高,大量老旧高校都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高校更新改造是高校重拾校园魅力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众多高校规划设计中脱颖而出是首要研究的问题。

如何体现一个学校的校园环境品质,打造自身的校园名牌?如何使大家对母校校园环境产生相同的认同感?这些问题也都是更新改造任务需要回答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学生入手,因为他们生活在这里,是对校园最熟悉的一部分人。

通过他们对校园意象的描述和绘制,总结和归纳他们心中校园的“公共意象图”,然后结合空间句法的模拟研究分析,总结校园现有规划设计的优缺点。

这对于研究校园意象对校园更新改造及环境优化都有一定的意义。

1理论概述当前校园意象研究主要是根据认知地图、空间句法等概念而开展的,区别在于调研方法、分析工具和数学模拟技术[1]。

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中提出要基于视觉心理和场所的关系,通过测试者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来分析认知地图与城市形态的关系[2]。

这本书被后世的学者称为城市意象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其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①对于未接受相关知识的测试者,采取线下访谈、绘制草图等方法;②对于接受过城市意象教育的测试者,让他们对整个研究范围进行现场勘探,绘制出该范围较为明确的地图,指出有特点以及容易记忆的意象,在草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并显示强弱关系,然后将搜集到的所有测试者的认知地图进行汇总和统计,得出研究范围的“公共意象图”,从而总结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个城市意象元素与整体结构的关系。

摘要 校园意象探索对高校校园环境更新与改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以认知地图和空间句法理论及其研究结果为依据,利用语义分析法、认知地图法解读校园意象并绘制学生印象中的“公共意象图”,再利用空间句法模拟技术进行分析。

分析得出校园意象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商业中心、演艺中心等区域;校园道路复杂多变,部分道路交通能力不足,不利于空间结构的完善开发;校园内建筑造型统一单调,这也使得学生对一些不经常去的教学楼感知不强。

空间句法书单

空间句法书单

Depthmap软件使用教程——《空间句法简明教程》
《空间研究3——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段进
《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比尔·希列尔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Hillier, B. & Hanson, J.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1975.
《交往与空间》扬·盖尔1971.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2001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王建国,1991
《城市建筑学》阿尔多·罗西
论文
《History and the form of cities历史与城市形态》Bill Hillier
《场所艺术与空间科学》Bill Hillier
《空间句法的新方法》Bill Hillier,Chris Stutz
《说文解字:空间句法》杨滔
《空间句法:从图论的角度看中微观城市形态》杨滔
《连续运动与超链接机制——基于重庆地面及地铁交通流量数据的大尺度范围空间句法实证分析》盛强, 杨滔, 侯静轩.
《目的性与选择性消费的空间诉求——对王府井地区及3个案例建筑的空间句法分析》盛强,杨滔,刘宁
《数字城市与空间句法:一种数字化规划设计途径》杨滔
《无之以为用—论空间句法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盛强,杨滔,刘宁
《城市空间形态的效率》杨滔
《再论“空间句法”》张愚,王建国。

空间句法的新方法_比尔_希利尔

空间句法的新方法_比尔_希利尔

54世界建筑2005/111 步行可达指数。

图中显示了影响伦敦哈罗兹,金茨桥区域的步行活动的重要因素。

/Walkability Index.Bar chart showing significantfactors influencing pedestrian movement in the area aroundHarrods in Knightsbridge, London, as identified by the WalkabilityIndex.2 同一地区的步行活动预测图显示出了对新的联系(金茨桥和海德公园之间)的需求,可以同其他重要因素联系起来。

预测等级通过不同空间句法是一种研究城市的方法,主要是了解社会和经济因素是如何逐步影响并形成空间的。

用当今的流行术语来说就是把城市看成是自组织系统。

空间句法最为人所知的方面也许是它建立了在建筑环境里分析空间模式或者说分析空间组构的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揭示了城市中的空间结构,而且把它们和人的移动、停留和交流方式相联系。

空间句法还能预测设计和规划所带来的中长期效果,因此,能让设计者和规划者在工作中遵循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而不是违背它们。

这些研究方法已经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成功地运用,其中包括轴线分析法(用来分析城市街道网络和步行系统)和“可视性分析”(用来分析公共空间内的视域模式)。

但是同时新的分析方法正不断地由伦敦大学学院空间句法实验室以及它的商业合作伙伴空间句法有限公司开发和研究出来。

本文将简要地介绍其中一些发展。

组构的修正:步行可达指数正如空间句法理论所说,空间组构强烈地影响人的流动,但并不意味着组构完全决定了人流或者它的作用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在一些案例中,组构的影响比较弱,所以,要理解人流模式或者预测设计结果就需要一些其他额外的信息。

这些附加的信息包括一些相关因素,如交通节点、土地利用、临街建筑、基础设施、主要吸引物和美学因素等。

现在这些其他因素都通过最近研发的一项称为步行可达指数的技术整合到了组构模式上。

探索空间的前沿——比尔·希列尔(1937—2019)

探索空间的前沿——比尔·希列尔(1937—2019)

收稿日期:2020年12月20日Received Date: December 20, 2020艾伦·佩恩(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特建筑学院)Alan Penn,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22 Gordon Street, London WC1H 0QB. E-mail:*************.uk参考文献引用格式:艾伦·佩恩. 探索空间的前沿: 比尔·希列尔(1937-2019) [J]. 城市设计, 2021 (1): 6-13.Penn A. Exploring the frontiers of space: Bill Hillier (1937 - 2019) [J]. Urban Design, 2021 (1): 6-13.比尔·希列尔是位一流科学家和理论学者,于2019年11月5日逝世1(图1)。

他一生都致力于将盎格鲁—撒克逊的实证科学传统延续到建筑学之中。

他揭示了社会如何嵌入我们所建造的房屋以及建成环境的结构之中。

他也揭示了环境的组织构成怎样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结构,这体现为空间中的行为举止、交通交流使用以及人们交往的模式(图2—图5)。

按照这种方式,他发现了全面揭示社会再生产和社会演变的基本机制,其中社会再生产指社会形态持续存在的时间跨度超越了个人的生命周期,而社会演变则指社会形态以事件的形式不时地迅速变化和创新。

他指出,建筑不只是体现为社会且由社会形成的社会产品,也不简单地作为社会活动发生的被动背景;建筑是积极的生命体,以此不断地建构并再生产社会。

在该体系下,他阐明了建筑物和城市在社会经济的语境之中,有可能繁荣或衰败。

这也辅助人们理解了人类社会的演变。

作为伦敦房地产商的儿子,比尔并不是科班出生的建筑师或科学家。

他在剑桥大学女王学院攻读英语文学学位,也许他本能成为诗人。

基于空间句法的教学楼空间组织特征

基于空间句法的教学楼空间组织特征

梁慧琳则利用GIS 辅助并结合空间句法的方式分析私家园林的空间组织开合变化及渗透程度;郭佳希利用最新空间句法研究手段——视域分析法,分析网师园的空间组织及其后期改造的适应性。

由此可见,通过空间句法定量分析校园建筑内部的空间组织特征、探索其与设计手法的匹配度及多层次需求的关注度,具有一定的时代需求。

2空间句法理论概述20世纪80年代初,伦敦大学巴特利特学院的教授比尔·希利尔(Bill Hillier)及其研究团队首次提出空间句法理论,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中,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关系。

通过在Depth map 软件内建立虚拟模型、运算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客观地显示每个建成环境的关联性及可达性,有利于将社会因素和实体空间相联系,进一步探索空间组织定量化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3建筑馆的空间组织分析3.1原始数据的处理通过实地测绘,得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6号教学楼二层的1∶1的矢量测绘图并进行了简化处理(见图 1),转换成模拟软件可识别的dxf 格式平面图,并导入Depth map 软件中进行分析。

摘要 校园建筑内部功能空间的布置形式、空间的视域渗透关系与可达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师生的使用行为存在潜在影响。

许多既有的校园建筑建成历史悠久,其空间与使用人群行为活动规律存在着矛盾。

本文基于空间句法,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6号教学楼二层的空间为例,利用Depth map 软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模拟、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可行性改造建议。

关键词 空间句法;视域分析法;Depth map;校园建筑中图分类号 TU984.1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2.24.35Abstract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layout form of the internalfunctional space, the space horizon penetration relationship and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campus building have a potential influence on the use behavior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Many existing campus buildings have a long history of construction, and their space is contradictory to the law of crowd behavior and activities. Based on space syntax, taking the space on the second floor of No. 16 Teaching Building on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uses Depth map software to simulate, analyze and evaluate its internal space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d then puts forward feasible transformation suggestions.Key words space syntax; visual analysis method; Depth map; campus building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校园建筑是供师生群体学习、交流的场所。

“城市机器”的空间句法

“城市机器”的空间句法

“城市机器”的空间句法作者:李哲何欢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6期摘要:把城市比喻为一部复杂的、高速运转的机器,空间在房屋和城市形态、规划及功能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提出了“空间组构”这一概念——空间句法,即复杂系统中任意一关系取决于与之相关的其他所有关系。

本文主要阐述空间句法理论,以及它与来城市机器的关系及分析、影响。

关键字:城市机器空间句法组构关系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早在1984年英国伦敦大学学者比尔·希利尔(Bill Hillier)著作《空间的社会逻辑》中提出“社会与空间”的相关理论,直至1994年他的著作《空间是机器》的出版,郑重提出“空间组构”的概念——空间句法:展示如何通过分析建筑物内外的空间模式,使我们重新领悟形式和功能的相辅相成。

空间句法的相关概念我们常以为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街道网络格来理解人们如何在城市中运动的方法(如伦敦千年桥),一种以视域分析来了解公共空间运作方式的方法(如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的再设计),但,它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建筑性理论。

在了解空间句法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两个关键的想法:其一,学会在思考空间时,不仅仅把它看作人类活动的背景,也不仅仅它视为物体的背景,而是把它看作人类做任何事情的内在属性;其二,空间如何为人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在于这个空间或是那个空间,而是在于组成一种布局的所有空间之间的关系。

相关概念连接值连接值Ci:表示系统中与第i个单元空间相交的其他单元空间的数目。

相连接的节点数越多,该空间渗透性越好。

控制值控制值Cvi:表示单元空间之间相互控制的程度。

相邻接的单元个数越多,该空间对邻接末端单元控制度越好。

深度值深度值D:指在一个空间系统中某一单元空间到其他空间的最小连接数。

该节点距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距离越短,表明该节点距其他节点距离远。

而局部深度值则表示到达某一空间转换的次数,表明的是该点的空间可达性。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1期
《空间句法在中国》
作者: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I S B N:978-7-5641-4171-4
出版日期:2015 年6 月
定价:99.00 元
开本:16K
页码:256 页
作者简介:段进,东南大学
读者对象:本书不仅适合城市规划和空间理论的研究者阅读,而且适于处于城市规划实践第一线的规划师、城市设计师参考,同时,建筑城规院校的师生及广大空间句法爱好者也可以阅读或参考。

内容简介:空间句法是一种关于建筑与城市空间解析的系统理论,它采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新颖而独特,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书是继《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国内又一本关于空间句法的著作。

本书的视野关注于空间句法在中国的最新进展、潜在问题和未来发展。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与方法的探索。

介绍了空间句法在中国的兴起、演进与应用,以及句法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动态和软件技术的创新情况。

第二部分是规划与实践的应用。

第三部分是未来的发展与挑战。

该部分对空间句法公司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空间句法在中国发展的困境和误区,并就未来如何使空间句法在独具中国特色的背景下得到更有效的发展与使用进行了讨论。

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性解读

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性解读

城市尺度的环境规模、时间和复杂性时,清晰或可读性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它不是美丽城市的唯一特征。

因此,不能将城市或建筑空间仅仅看成是自身存在的事物,而是应将它理解为被体验者所感受的城市和空间。

空间句法与城市意象理论相似,也是基于空间认知解析城市空间,是一种进行城市形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它不仅是通过量化几何关系来进行空间评价,而且是理解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社会逻辑语言,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关系拓扑结构的某种物质呈现,将活动和空间结合,提供了对城市建筑空间结构的定量描述。

人主要通过运动的方式以视觉体验建立对实际空间的感知和意象,而人在运动中感知到的空间信息一般是不连续的,并且会根据这种不连续性把空间系统自然地划分为视觉感知的基本单元。

空间句法就是依循此原理,将大尺度空间划分成多个小尺度空间,然后根据可视性判断这些小尺度空间是否存在空间上的相交,从而形成一个小尺度空间的连接图,并通过连接图的计算得出一系列描述空间形态特征的特征值,如连接值、深度值等。

基于空间认知原理,句法主要由三种基本空间表示方法组成,本文主要用到其中两种。

①轴线法。

轴线具有视觉感知和运动状态双重含义,是指在公共空间中任一点所能看到的最远距离的集合,表示沿平面方向展开的一个小尺度空间。

②视域法。

视域法是指空间某一点可视的区域,同样也表示在平面方向展开的一个连续区域。

1.2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的比较城市意象理论聚焦于城市的视觉特征,并试图得出城市居民的心智地图,在居民的城市心智地图中城市空间元素是有选择的并依赖于其特定特征,在思想方法上受现象学的影响较大,关注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以个体的视角体验来进行描述;而空间句法从抽象的拓扑结构对空间进行描述,是从整体性的结构层面来描述空间,并且进行定量的表达。

二者的关联之处在于,本质上都是以人的视觉感知为切入点,并且都试图解释城市空间形态对人的感知和行为的影响。

而可读性和可理解性的概念在实质上的意义也具有一致性,都强调空间形态集聚的特性及其易于识别与可理解,都是基于拓扑空间而非实际的度量空间。

nach 空间句法

nach 空间句法

nach 空间句法
"空间句法"是一种理论和方法,用于分析和理解建筑和城市空间的模式、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它由英国伦敦大学的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在1970年代首次提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以及专门的空间分析软件技术。

空间句法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认为空间不仅仅是欧氏几何所描述的可用数学方法来量测的对象,而且还包括了空间之间的拓扑、几何、实际距离等关系。

其次,空间句法理论不仅关注局部的空间可达性,而且强调整体的空间通达性和关联性。

最后,空间句法理论认为,个体空间元素不能完全影响社会经济活动,而整体性的空间元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才是影响并决定社会经济现象的因素。

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分析和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空间结构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空间句法的新方法

空间句法的新方法

空间句法的新方法
比尔·希利尔;克里斯·斯塔茨;黄芳
【期刊名称】《世界建筑》
【年(卷),期】2005(000)011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比尔·希利尔;克里斯·斯塔茨;黄芳
【作者单位】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特研究生院;空间句法咨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谈谈空间句法理论和埃森曼住宅系列中"句法"概念的异同——人类本位说与形式本位说 [J], 戴晓玲
2.空间句法自然出行原则在中国语境下的探索--作为决策模型的空间句法街道网络建模方法讨论 [J], 戴晓玲;于文波
3.现代美术馆空间的句法分析——以浙江美术馆空间句法的设计为例 [J], 陈尚勇;
4.现代美术馆的空间句法分析--以浙江美术馆的空间句法设计为例 [J], 陈尚勇
5.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地下空间活力研究\r——以成都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地下空间为例 [J], 罗克乾;沈中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场所艺术与空间科学_比尔_希利尔

场所艺术与空间科学_比尔_希利尔

空间本身建筑物和城市以两种方式存在 :我们建造和看到的物质形体;我们使用和穿行的空间。

在建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的大部分时间中,理论和评论仅仅集中在物质形式方面。

从19世纪晚期开始,建筑学才开始关注空间这个主题,并且上升到了理论高度,我的同事艾德里安・福提(Adrian Forty)精彩地总结了这个趋势(Forty,2000)。

到了20世纪,空间逐步正式地成为建筑学的一个方向,并且在20世纪末,大部分建筑和城市理论都包括一章关于空间的论述,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空间的理论真正出现了(Benedict,1995)。

尽管对于空间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但是空间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以及它是如何起作用?这些问题基本上还没有达到共识。

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是由一组各自不同但相互关联的空间模式构成的,它们以某种方式体现了生活模式。

但是由于哲学上和方法论上的障碍,这种直觉很难被进行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讨论我们感知的空间,就必须首先相信它是一个真实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独立于其他现象的。

然而这一点是很难被证明的。

第一,空间看上去是由实体围合而成的虚空,而不是一个实体,因而空间很难像实体那样被辨认以及被命名。

如果我们尝试着认为“空间”是各种我们具体感知的空间的统称,就像“鸟”是不计其数的各种鸟类的统称一样,那么我们将发现特指的具体“空间”就不是那些具有可识别外形的物体,而是很多形状自由、大小不一的虚空,有时它们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比如城市空间,而且它们常常缺少共性。

因此,我们能给鸟类一个统称,但是不能以同样的方式给空间一个统称。

第二,即使我们愿意接受空间存在的事实,但是它是否是真正独立的物质?建筑学告诉我们,空间秩序的建立基本上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去布置实体元素,比如边界和墙。

当一个物质的外形甚至它的存在都是由其他物质限定的,这个物质又是如何独立存在的呢?正是由于空间和物质形式明显不可分的事实促使罗杰・斯克鲁顿(Roger Scruton)等学者们认为空间的概念是建筑学中的错觉:他认为一个场地中的空间和在这个场地上建造的教堂中的空间是一样的,所有改变的只是实体元素。

空间句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凯文·林奇纪念演讲

空间句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凯文·林奇纪念演讲

空间句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凯文林奇纪念演讲
比尔·希利尔;蒂姆·斯通纳;秦潇雨
【期刊名称】《城市设计》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空间句法专栏特别报道比尔·希利尔教授于2017年12月12日所作的凯文·林奇纪念演讲,由英国空间句法公司的蒂姆·斯通纳代为报告。

该演讲是希利尔教授荣获2016年英国城市设计终身成就奖的仪式的一部分。

他是英国伦敦大学的建筑与城市形态领域教授以及空间句法理论的创始人。

【总页数】16页(P6-21)
【作者】比尔·希利尔;蒂姆·斯通纳;秦潇雨
【作者单位】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伦敦空间句法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美国索引协会:过去、现在与未来——美国索引协会前主席Frances·S·Lennie 女士在中国索引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J], 弗朗西丝·伦尼;伏安娜(译);
2.空间句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凯文·林奇纪念演讲 [J], 比尔·希利尔;蒂姆·斯通纳;秦潇雨;
3.空间句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凯文·林奇纪念演讲 [J], 比尔·希利尔[英];蒂姆·斯通纳[英];秦潇雨(译);杨滔(校);;
4.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展望——空间结构设计的过去·现在·未来 [J], 罗鹏
5.胰岛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纪念胰岛素发现100周年 [J], 肖新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接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连接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连接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作者:卢峰,刘亚之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2016年第3期卢峰,刘亚之摘要:对于城市设计而言,连接理论是建立场所相互关系、构架城市空间秩序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理论思潮的整理与归纳,分析梳理出连接理论思想的起源、应用、理论形成及后续的发展与影响四个阶段,探讨其理论的局限性,进一步理解认识其在城市设计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连接理论;城市设计;发展脉络;城市空间作者:卢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cn刘亚之,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1986 年罗杰· 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在《寻找失落空间》中从现代城市空间的历史与演变作为例证分析入手,归纳整理并提出了城市空间设计的三种理论,即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

连接理论,也可称为关联耦合理论,要点在于通过城市空间“线”的组织,包括地段边界、交通流线、轴线等,把建筑物与外部空间环境联系起来,目的是组织一种关联系统或是一种网络,建立有序的城市空间结构。

特兰西克也指出,连接理论所表达的“连接(linkage)作为组织城市空间要素,塑造城市空间形态”的思想,在槙文彦、黑川纪章、培根等建筑师不同时期的城市设计实践与构想中都有所体现。

以下结合不同时期城市设计相应理论思潮与典型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对连接理论的思想起源及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1 起源从村落的自然聚集,到中世纪欧洲城镇在崎岖地带建造防御工事而留出平整地块耕作农田的做法,14 世纪以前的城市建设清晰体现了人对于居住“趋利避害”的特点。

以安徽宏村为例,约宋朝年间,因两次大火烧毁家族原有宅地,宏村亟须重建。

建村者以“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原则,引水源至每户门前以防止火灾发生。

这样依循自然规律、趋利避害的想法,最终形成了宏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的特色村落空间格局(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世界建筑2005/111 步行可达指数。

图中显示了影响伦敦哈罗兹,金茨桥区域的步行活动的重要因素。

/Walkability Index.Bar chart showing significantfactors influencing pedestrian movement in the area aroundHarrods in Knightsbridge, London, as identified by the WalkabilityIndex.2 同一地区的步行活动预测图显示出了对新的联系(金茨桥和海德公园之间)的需求,可以同其他重要因素联系起来。

预测等级通过不同空间句法是一种研究城市的方法,主要是了解社会和经济因素是如何逐步影响并形成空间的。

用当今的流行术语来说就是把城市看成是自组织系统。

空间句法最为人所知的方面也许是它建立了在建筑环境里分析空间模式或者说分析空间组构的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揭示了城市中的空间结构,而且把它们和人的移动、停留和交流方式相联系。

空间句法还能预测设计和规划所带来的中长期效果,因此,能让设计者和规划者在工作中遵循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而不是违背它们。

这些研究方法已经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成功地运用,其中包括轴线分析法(用来分析城市街道网络和步行系统)和“可视性分析”(用来分析公共空间内的视域模式)。

但是同时新的分析方法正不断地由伦敦大学学院空间句法实验室以及它的商业合作伙伴空间句法有限公司开发和研究出来。

本文将简要地介绍其中一些发展。

组构的修正:步行可达指数正如空间句法理论所说,空间组构强烈地影响人的流动,但并不意味着组构完全决定了人流或者它的作用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在一些案例中,组构的影响比较弱,所以,要理解人流模式或者预测设计结果就需要一些其他额外的信息。

这些附加的信息包括一些相关因素,如交通节点、土地利用、临街建筑、基础设施、主要吸引物和美学因素等。

现在这些其他因素都通过最近研发的一项称为步行可达指数的技术整合到了组构模式上。

步行可达指数是建立在统计学方法的多重回归分析(MRA)的基础上。

多重回归分析是经验性地分析数据,以此来决定每个元素作为人流模型中所起的可变量作用。

多重回归分析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人流模式相关的问题,因为它强调了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比如建筑高度、交通节点或者活跃的临街行为等等,有时它们和局部整合度(影响人流的主要组构量度)一样重要。

同时,改变不同的输入变量的值,例如那些步行道的宽度或者活跃临街行为的数量,都可以帮助预测可能发生的人流模式。

事实上,这些因素的结合是可以被分析和修改的,这也就有了一个灵活性的方法。

步行可达指数在一些地区尤其有效,这些开发对空间结构、人流和土地利用的影响不同步,比如伦敦的大象城堡(Elephant and Castle)地区(它的总图设计采用了很多空间句法分析)。

实际上,对于这样一个技术的需求正好说明路网结构、人流和土地利用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发育良好的城市的产物。

这也许是为什么传统城市更为人称道的主要原因。

这并不意味着城市必须设计得和过去一样,但是却意味着它们设计的根据应借鉴那些具有活力的城市的经验。

更精确尺度的组构:线段分析空间句法的一个很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同时在城市宏观和微观尺度上分析空间。

线是都市分析的一个主要单位(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城市空间本质上是一个线性空间网络)。

但是这并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最精确的尺度,因为这些线在交点之间的不同线段经常是起着不同作用的。

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不同城市存在非常不同的几何形式,从更加网格状到更加有机状。

为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句法模式。

它仍然是建立在线网的基础上,但是它的基本单位是交点之间的线段。

这种模式不仅能在更精确的尺度上进行结构分析,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定义一个节点和另外一个之间的距离来进行不同类型的分析:实际路程距离(从点A到点B多远),最少转弯距离(一条路线有多少转弯),最小角度距离(两点之间的实际路径与连接两点的直线所形成的偏差角度大小)。

这些不同的分析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都市的复杂程度。

尽管这种新模型还在研究测试中,但是它已经被证明对于分析城市最微观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非常有效。

这个模式现在被用来分析更精确的人流模式,同时它也指明了路程、几何和拓扑3个元素的作用使得城市空间网络本身形成了人流。

这个领域的重要新成果在不久的将来公布,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惊人的成果。

主观的组构:空间中智能行动者现在来介绍最新的发展:EVAS空间中智能行动者。

它是从视线分析(VGA)方法发展而来,已经被运用在很多公共空间项目上,包括最近的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的重新设计。

EVAS创造了虚拟环境(它建立在地图或者建筑图纸基础上),然后给虚拟的智能行动者赋予限制视角的朝前的视域。

当这些智能行动者四处活动时,他们用“感知—行动”的规律来指导他们的运动行为,例如他们会被某个进入视野的特殊物体所吸引。

如果环境改变(例如模拟一个新设计),EVAS会显示人流模式如何相应变空间句法的新方法NEW METHODS IN SPACE SYNTAX比尔・希利尔,克里斯・斯塔茨/Bill Hillier, Chris Stutz作者简介:比尔・希利尔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特研究生院教授 兼院长,空间句法咨询公司非执行董事。

克里斯・斯图兹,空间句法咨询公司副主管。

收稿日期:2005-10-0912颜色来表达,红色最高,蓝色最低。

/Pedestrian movementforecast map of same area with proposed new link (betweenKnightsbridge and Hyde Park), incorporating likely effects oflayout/configuration and other significant factors. Forecastlevels for each segment are represented on a colour scale, withhighest levels red and lowest levels blue.影响步行活动的因素/Factors influencing movement非常重要/Very significant不重要/Not significant重要/Significant空间布局/Spatial layout零售/Retail地铁/Tube特殊因素/Special静止边界/Inactive frontages哈罗兹/Harrods55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化的。

这些根据环境判断的能力也是可以修改和测试的。

尽管其他一些基于智能行动者的技术模型也存在一段时间了,但是EVAS的模型和那些模型完全不一样。

当然,大部分模型都有着相似的基本目标:模拟复杂的社会过程,因为直接观察这个过程是费钱费力的,或者根本不可能的。

另外还有一些基于智能行动者的技术最近被用在人的运动行为模拟中。

但是这些技术倾向于或是宏观的人口流动模拟,或是另外一个极端——非常特殊情况的微观动态模拟,例如火灾逃生和拥挤人群中的某个行为模式。

事实上,没有一个模型是考虑到都市地区或者大型公共建筑里人的自由行动。

在这些情景下的个体行动模式总是大多被避免的,因为在这些中观的层面中,人们在行进过程中所见到的将对他们的行为产生重要作用,由此给智能行动者赋予视域将带来繁重的计算过程。

EVAS通过运用预先计算了环境中的某个制定位置所见的视线性分析(VGA)技术,从而突破了这个技术局限。

当要将智能行动者放入模型中时,只要通过咨询数据库就可以从中获得个体行动者目前所在位置视域的信息。

这就使得复杂的环境能够得到快速的模拟,而避免了长时间的计算。

综上所述,步行可达指数看来是很清楚地显示了地点和土地利用密度对于人的运动的作用,但这也可以被看作是显示了与结构的系统相关性。

智能行动者模拟提供了更精确的调查方法显示这些元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同时它也意味着可以更进一步了解个人对于空间利用的体验,特别是针对这个老问题:组构还是吸引点,哪个对人流影响更大?总结对于空间句法最近工作的这些总结应该是展示了一343 线段分析。

中伦敦一区域地图,显示了每一片段的最小转弯角度。

红色段为转角较大路线,蓝色段为最小路线。

/Segment Analysis. Mapof an area in central London showing the degree to which eachsegment of street lies on least-angle-change routes from allpoints to all others. Segments in red are part of the most routes,segments in blue part of the least.些非常有趣而且有效的新工具。

空间句法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单纯解决设计问题的技术工具。

相反的,它是研究城市如何建构与如何运作之间的关系。

强调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现在却越来越能够确定它们的共同点,以此来建立一个更加通用的城市理论:就是特别强调的宏观与微观尺度的关系。

不管承认与否,设计者和规划者在理论层面上对于城市的理解总是影响着城市设计。

关于城市最重要的一面是它们总是在某种程度上自由发展而成的。

空间句法的贡献在于指出了城市是如何自然演变发展的,而这种对于城市的理解也是未来的规划和城市设计所要倚重的。

□(黄芳 译,此文感谢艾伦・佩恩,阿里斯戴尔・特纳, 诺亚・瑞弗德,提姆・斯通纳和阿兰・基亚拉迪亚的帮助。

)4 空间中智能行动者。

米兰地图体现了空间中智能行动者分析。

空间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智能行动者被吸引后需要的转弯次数,红色最高,蓝色最低。

/Spatial Agents.Map of a site in Milan showingSpatial Agent analysis. Spaces are represented on a colourscal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times they were traversed bymoving virtual agents during the analysis, with spaces crossedmost in red and least in bl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