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博弈模型及政策研究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中的博弈思考与政策建议

环境保护中的博弈思考与政策建议

( 不治理,不治理 ) ,双方企业都选择对环境不加以保护,
造成环境恶化。想改变这个结果,需要外力 ( 政府 )对博 弈进行干预,改变其收益矩 阵。
() 2 有政 府介 入 后的博 弈
会成本,就极易产生环境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 府出而,采用各种手段对企业排污进行控制。本文从博弈
[ 关键词] 环保
博弈
均衡
作为一种 自然资源, 环境的物理属性使其具有 了公共 物品的属性特征,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可以享用而不需要付
出代价 。同时 ,环境 没有所 有权 ,无法 参与市 场 交换, 不 能通过价格 、竞 争等 市场机 制来 实现其 最优配 置, 而在 目
将分 别小丁 不投 资环 保 的收益 M 和 № 。这一 博弈 的收 益 a 矩 阵见表 1 : 南 收益矩 阵可 看 出, 不 论企 业 A选择 治理 还 是 不治 理 , 由于 M > b b N ,企 业 B 都会 选择 不治 理 ,这是企 业 B的
企业 B
表 2 政府介入下大小企业之 间的博弈
企业 B
不治理 企业 A 不治理 治理 (a b M ,M ) (a , )
治理 (a b M ,N ) (a b ,N )
不治理
治理
企业 A
不治理 治理
(a P ,M - b M—a bP ) (a b P) N ,M _ b

经济生活 中,小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不一定低于大企
业,但 为了 易于进 行理 论分 析 ,本 文作 出以上假 定 ) 。
2 .两个 大 企业之 间 的博弈
() 1 无政府条件下的囚徒 困境 假设有两个大企业 A B 和 ,他们的排污能力相当,而 且生产活动不受环境 因素影响。A B 和 都面临治理污染和 不治理污染两种选择。假设企业不投资环保的收益分别为 Ⅵ 和 ,而由于治理污染需要成本,且环保 的直接经济 a 效益在短期 内不明显,故企业投资环保后的收益 N 和 N a b

政府和企业环境行为博弈及博弈均衡的改善

政府和企业环境行为博弈及博弈均衡的改善

政府和企业环境行为:博弈及博弈均衡的改善邹伟进。

胡畔(中国±也l面I尊经齐《塾l学院,涮匕武汉43洲)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在我国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政府和企业的目标函数不同,决定了二者行为方式的不同。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建立政府环境监管与企业污染治理的博弈模型,深入分析政府与企业的决策过程及博弈结果,以期为加强政府环境监管、提高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和企业;环境行为;博弈分析中图分类号:D625;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_0544(2009)06-0161—04一、博弈论的引入建设生态文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让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让政府合理有效的行使环境监管的职能,使企业和政府双方的环境行为在博弈中达到最优,使环境保护成为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利益和自觉行为,从而实现提高资源效率、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社会进步和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及均衡问题,也是研究理性的决策者之问冲突及合作的理论。

它改变了传统微观经济学的某些基本假设。

即决策主体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并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

也就是在相互存在外部经济条件下的个人选择问题。

环境资源由于其产权关系的残缺以及公共物品特点。

在使用中存在着大量的外部不经济性。

从而导致了环境问题。

而在环境保护过程中,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等决策主体利益行为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因此各方不仅要考虑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支付,同时也要考虑其他方的支付。

博弈论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就是把环境保护中涉及的企业和政府二者之间的决策行为数量化.更科学地表达和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从博弈论角度看中国环境污染治理难题

从博弈论角度看中国环境污染治理难题

从博弈论角度看中国环境污染治理难题作者:李潇鸿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24期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当前,我国以环境换发展的恶性后果日益显现,全国大气、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

近年来,在国家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一定改善,但仍无法根治,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紧迫性、反复性、长期性问题依然存在。

本文从博弈论角度对中国环境污染治理难题进行分析,主要涉及企业和政府两类主体,通过设计两个博弈方之间的博弈模型来对中国环境治理难的问题做出解释。

一、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假设:(一)政府不采取监管,企业出于利益最大化原则选择是否排污。

(二)假设环境污染会影响企业产量和质量,当环境受到污染时,企业的产量与质量降低,当环境质量提高时,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收益增加。

(三)假设不排污企业治理环境污染带来的收益增量大于其治理成本,即治理环境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大于零。

(四)环境中只有两家企业1和2,且相互竞争,生产规模及排污水平相当,生产的产品同质。

若两家企业均排污,则两家企业利润均为R0;否则,两家企业利润均为R,治理企业的治理成本为C;若一家排污,一家不排污,则排污企业利润为A,不排污企业的利润为B。

有A>R>R0>B。

从中可以看出,不管企业2选择什么,企业1的利益最大化选择都是排污,相反也是如此,即“排污”为企业1与企业2的占优策略。

在没有政府监管或政府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两家企业都会选择排污,即最后得到纳什均衡为(排污,排污),陷入了囚徒困境。

由此可见,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资源,由于环境资源成本难以有效体现在排污企业的经营成本中,难以计量,同时,排污引起外部不经济,环境成本一般由社会大众承担,因此导致,在企业家作为“理性人”时,企业纷纷选择排放污染,当总排放量超过环境的最大承载量时,环境无法自主缓解,最终造成环境破坏。

即公共资源容易在各参与人之间形成利益冲突以及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冲突,造成“公地悲剧”。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t a : n y t e e v r n n a o i y wh c a e u t n aNa h e u l r m se e t e S a a e t i e h t o l h n i me t l l ih c n r s l i s q i b i i f c i O t ti c n r s a n t o p c i u v h t r h
wi u e v l e , h n r a e o e e t n r t h u d b o sd r d a h i  ̄ae y Th o cu i n h sa t h g a u s t e i c e s f t ci a e s o l e c n i e e st e man s t g . e c n l s a h d o o r f r n ev l ea d s n f a c o ef r lt n o r e — r n e n i n e t l o e a c o ii s e e e c au n i i c n ef r h o mu a i f a g to i t de v r m n a v r n ep l e . g i t o t e o g n c
生 态环 境 治理 政策 有 效 性 的博 弈 分析


新l 1
( .辽 宁工 程 技 术 大 学 工 商 管 理 学 院 ,辽 宁 阜新 130 ;2 1 2 0 0 .辽 宁工 业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宁 锦 州 1 10 ) ,辽 20 1 要 :为 了解 决 生 态 环 境 治 理政 策 有 效 的 问题 ,采 用 博 弈 均衡 分析 方 法 , 析 了非 环 保 行 为 者 的风 险损 益 与 环 分
n - n io m e t l e a or ;Th mo t fe tv p iy s s v r p nih nt g i s n n e v r n n l on e v r n n a b h vi s e s e c ie ol i a e e e u s me a a n t o -n io me t c a b h vos e a ir ,whi ih ra lg tpu s me tn ra hi e ee to ae i fe tve Fo he e io m e t lc s s l net e i h nih n o gh rd t c in r t se c i . rt nv r n n a e e a

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博弈

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博弈

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博弈随着人类经济的蓬勃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生态保护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两者之间的博弈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议题。

对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博弈应该如何理解和解决呢?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博弈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和政府的博弈,二是人类和自然的博弈。

在企业和政府的博弈中,企业往往会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而政府则要考虑到环保和社会稳定等多个因素。

因此,企业通常会使用各种手段来降低环保成本,而政府则会出台相关法规来维护环保的利益。

这种博弈关系往往是针对性和矛盾性极大的。

在人类和自然的博弈中,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也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这种博弈关系是整个社会共同面临的现象。

面对自然环境的威胁,人类需采取积极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要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诸多因素。

二、如何平衡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博弈环境污染问题不是一个瞬间就能解决的,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和付出。

为了平衡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博弈,有以下几个建议:1、政府应出台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强执法。

政府是整个国家的管理者,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保护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法律力量来解决。

因此,政府应出台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强执法力度,让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2、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降低环保成本。

虽然环保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但这并不代表企业无法从中得到收益。

企业应适应环保市场需要,按照市场需求加大对环保设备和技术的投入,降低环保成本,同时还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3、培养一批环保人才,增强社会环保意识。

环保问题是长期的而,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应该重视环保人才的培养并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使更多的人明白人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态意识,倡导低碳低消费的生活方式。

4、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掘绿色能源的潜力。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日期:2012年05月25日谢海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十分严重。

创新体制机制,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一、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一)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1.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刚起步。

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刚开始起步,在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相关法律制度尚未确立,使得交易的合法性成为问题,即交易后合法的排污量难以界定。

二是总量控制指标难以确定。

三是指标的原始分配难以做到公平。

四是排污权交易信息平台和交易市场不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需要有成熟的买卖双方和中介机构。

2.尚未开征专门的环境税。

虽然我国税收中已经包含了与环境资源相关的税种,涉及交通燃油、供暖及加工燃料、机动车辆、自然资源、废弃物管理和污染排放等领域,但由于这些税种在制定之初并不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各种税收之间缺乏协调性,因而并未充分发挥促进污染减排的作用。

3.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由于环境产权界定不清,利益主体不明,再加上支持资金严重不足、补偿标准低且缺乏可持续性,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

一是生态补偿的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方式。

转移支付中以纵向为主,即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跨行政区域的横向转移支付尚未建立起来。

二是以部门为主导的生态补偿,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明确的分工,管理职责交叉,在整治项目与资金投入上难以形成合力。

三是生态补偿领域过窄、标准偏低。

四是以“项目工程”为主的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

4.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价格体系尚未形成。

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顺,主要包括:从资源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改革不到位,资源产权市场化程度低,运营不规范;资源行业行政性垄断与自然性垄断并存,对垄断行业的成本监管缺乏科学手段和制度性规定;资源税费和环保税费整体偏低,资源性产品价格没有体现资源的全部价值。

环境污染与治理中博弈(22页)

环境污染与治理中博弈(22页)

市场进入:高成本情况
进入
进入者 不进入
在位者 默许 40,50
0,300
斗争 -10,0 0, 300
市场:低成本情况
进进入 入 者不进入
在位者1 默许 斗争 30,100 -10, 140
0,400 0,400
贝叶斯均衡
:贝叶斯均衡是一种类型依从战略组合:给定自己的类 型和別 人类型的概率分布的情况下,每个参与人的期 望效用得到了 最大化,也就是说,没有人有积极性选 择其他战略。 \
•精炼贝叶斯均衡是所有参与人战略和信念的_ -种 结合,它 满足如下条件(1)给定每个人有关__ 他人类型的信念的 情况下,他的战略选择是最備I 的;(2)每个人有关他人 类型的信念都是使用1 贝叶斯法则从所观察到的行为中获得 的。 1
第四节: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精炼贝叶斯均衡
精炼贝叶斯均衡不能仅定义在战略组合 上,
0,0
斗鸡傅弈的应用:^泽东战略患想,冷战期间美苏争霸, 警察与 游行队伍,夫妻间吵架 ......
例五:市场进入阻挠(entry
deterrence)
在位者
进入者
进入 不进入
默许 斗争
.40,^0 -10, 0 ・ | 0, 300 0, 300‘
环境污染与治理中的博弈
发展 污染
中国 家的
欄 政 策
环境污染与治理中的博弈
•博弈论的基础知识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环境污染与治理中的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 全信息动态博弈
博弈论的基础知识
博弈论(game theory):足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 发生直接 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 均衡问题的学科。
博弈的基本要素包括:参与人,行动,倌息, 战略,

环境保护的博弈论分析

环境保护的博弈论分析

要:本文论述了博弈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了厂商和居民在环境保护中的决策过程,最后得到的均衡结果均对环境保护不利。

分析结果指出应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结合政府调控,通过提高博弈双方的收益,使博弈得到对
在某一家治理而另一家不治理的情况下,出资治理的厂商收益
6.博弈形成的纳什均衡结果为(不
,即如果乙一直坚持不治理,
最后甲只得投资治理,反之,如果甲一直坚持不治理,最后乙
假设在一家造纸厂附近有两户居民,对于造纸厂排放的废
水他们都有两种选择:参与保护和置之不理。

如果两人同时参
的成本,最后每户居民可得到总福利
,即参与保护的每户居民的最终收益为
;如果某一方参与保护,而
另一方持无所谓态度,则参与保护一方的收益为。

在此博弈中,如果甲参与保护的行
,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收益
,因此,乙的占优决策是不保护;如果甲采取置之不理的态
,所以乙的占优决策同样也是不保护。


样,无论乙怎样选择,甲的占优决策也同样是不保护。

因此,
博弈得到的纳什均衡为(不保护,不保护)
假定有厂商和居民两方,厂商从事生产活动时有污染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三方博弈及对策研究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三方博弈及对策研究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三方博弈及对策研究摘要:针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构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过程中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包括农村工业企业)的利害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质就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三方进行利益博弈与协调的过程,根椐三方博弈关系与行为特征,在统筹协调、投入保障、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环境补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对策。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三方博弈Trilateral Game and Countermeasures in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to Food Security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game theor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take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operators (including rural worker, enterprise) in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echanism. The essence of agri-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trilateral game and coordination proces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operator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s of trilateral game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establish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chanisms, including co-ordination, investment protection, paid usage of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so on.Key words: food security;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rilateral game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基础之上的,在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的同时,面临着耕地日益减少和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了耕地、水资源的平衡,造成粮食减产。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耕地中、低产田的比例大,污染程度高、盐碱化速度快,这些构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弱质化特征[1]。本研究根据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运用博弈论方法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包括农村工业企业,下同)互动博弈关系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途径。1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主体行为分析1.1 中央政府的行为分析中央政府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的决策者和监督者,主要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和税收减免等措施促进地方政府积极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法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的行为[2]。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但仍然存在生态环境补偿法律保障不力、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目前我国的横向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央政府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没有统一的综合管理机构和公共决策平台,使各区域各行其是和盲目开发现象严重。在对农业污染预防和治理上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加上长期以来的”重城市、轻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战略使农村生态环境不断弱化。1.2 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地方政府作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推动者和直接监管者,主要通过管制、建立激励机制和体制改革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生态环境资源实现合理配置。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生态环保政策体系不健全和地方政府追求GDP政绩造成了生态环境被破坏程度日益严重。地方政府缺乏健全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自身资本投入不足,资本市场又发展滞后,限制了农业生态环境投资的增加。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纵容变相占用耕地,使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距离1.20亿hm2红线越来越近。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严重下降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粮食生产安全。1.3 农业生态环境直接利害关系者的行为分析农业经营者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执行者,生产经营行为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和管制行为的影响较大,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再加上农业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导致农业经营者倾向于对农业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和使用,加重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有限理性”的农业经营者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情况下,生产经营决策往往具有“短视性”[3],通过采取粗放式生产来提高生产水平,这就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污染,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2 三方博弈模型的构建2.1 参与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博弈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本研究用C、L、F分别代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等3个博弈主体。农业经营者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努力程度eF,地方政府的努力程度eL和中央政府的努力程度eC。2.2 行动农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地方政府追求地方经济收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中央政府追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之和最大化。2.3 策略特征假设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投入资金和努力之后,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总效果和社会总收益为R,R是eC、eL、eF的增函数,且R符合对eC、eL、eF 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由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三方中任何一方不能提供有效投入资金或者政策努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总收益都将为零,即R(0,eL,eF)=R(eC,0,eF)=(eC,eL,0)=R(0,0,0)=0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本分别为c(eC),c(eL),c(eF),三者均符合边际成本递增规律。2.4 效用与收益假设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社会总收益中,中央政府谋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不参与分配,农业经营者能够获得的比例为δ,显然农业经营者不可能独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全部收益,所以有0<δ<1;地方政府获得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收益比例为1-δ(地方政府作为本地民众利益的代表者,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提升本地民众的幸福指数)。由于地方政府为地方经济的引领者,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把经费和精力投入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到有限经费投入到其他产业的发展中[4],因此,可以假设地方政府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的投入和努力eL的机会成本为r(0<r≤1),即放弃对其他产业发展支持产生收益的支持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政府制定的税率为t(0≤t<1),中央政府为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向农业经营者、地方政府等提供补贴支持,补贴比率为σ(0≤σ<1)。通过上述分析,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获得的收益函数分别为:VC=(1+t-σ)R(eC、eL、eF)-c(eC) (1)VL=(1-δ)(1+σ)R(eC、eL、eF)-(1+r)eL-c(eC) (2)VF=(1-t)δ(1+σ)R(eC、eL、eF)-c(eF) (3)3 博弈过程分析3.1 博弈求解过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的三方博弈是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借用逆向归纳法的思路进行博弈方程求解[4]。尽管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并不是同时做出行为决策,但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无法直接观察到农业经营者在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的投入和努力程度,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做出博弈决策时,农业经营者还没有把决策付诸实施。因此在该三方博弈模型中可以把三者的行为视为同时行动。结合三者追求各自效益最大化原则,对(1)、(2)和(3)求一阶导数可得(4)、(5)、(6)分别是农业经营者、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努力最大化收益决策。首先,农业经营者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决策情况。(4)式为农业经营者的最优决策,当农业经营者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能够获得收益份额和中央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环保政策支持及补贴率增加时,农业经营者受到激励愿意付出更高的投入和更大努力来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而当中央政府的税率增加时则会使农业经营者的投入和努力程度下降。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努力诱因随所获农村生态保护的收益份额和财政补贴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税收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其次,地方政府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决策情况。(5)式是地方政府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付出的资金、技术和监督的努力程度等最优投入决策。在获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收益份额一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资金、技术(及监督精力、财政资金消耗)等投入的机会成本越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努力程度就越小。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农业经营者与地方政府关于农村生态保护的收益分配份额的大小对二者的努力和投入意愿成正相关关系。第三,中央政府在税收、产业政策制定方面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优投入决策情况。(6)式为中央政府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最优决策,税收强度与补贴率是相反的两个作用力,前者鼓励中央政府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给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收激励),后者则起相反的作用。政府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努力诱因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随需要的补贴率的提高而降低。3.2 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分析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中的任何一方如果不能够有效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税收、资金、技术等的支持,农村生态保护的目标都将难以实现,即R(0,eL,eF)=R(eC,0,eF)=(eC,eL,0)=R(0,0,0)=0。若eL为0,及地方政府不愿意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则农业经营者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技术等的政策支持或者社会监督的压力,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动力和压力就会降低而使其努力必然为0,中央政府的税收政策和补贴支持也就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了,所以,eC=eL=eF=0,R=0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三方博弈的一个解。但在现实中,由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收益份额δ(0<δ<1)的存在,地方政府有动力对农业经营者进行资金、信息、技术等的财政投入支持和提高社会监督力度,故存在eL>0。因此,我们要重点考虑在eL>0的情况下,农业经营者是如何确定eF和中央政府是如何确定eC的情况。为此,针对eL>0的情况,可以先确定地方政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收益函数值,然后,在VL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分别对农业经营者和中央政府的收益函数的自变量eF、eC求二阶导数可以得到如下(7)、(8)两式:由(9)可知,农业经营者和中央政府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博弈过程中收益函数是凹函数,而且是严格凹函数,决定了包括农业经营者和中央政府的收益函数在三方博弈中的收益曲线除了原点(eC=0,eL=0,eF=0)外还必然有一个均衡点(eC>0,eL>0,eF>0),该点就是在eL>0时的均衡点。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三方博弈模型存在两个均衡解:一个是R(e*C,e*L,e*F)=R*>0,其中eC>0,eL>0,eF>0;另一个是R(0,0,0)=0,其中,eC=0,eL=0,eF=0。前者说明当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努力力度均大于0时,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预期目标,三方都能获得大于零的净收益。后者说明,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的三方中任何一方的投入为零,三方的投入均为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将无法实现。4 结论与建议综合上述分析,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其关键是理顺和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和农业经营者的行为关系。中央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农村生态保护政策和环保标准来规范和约束农业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营造宽松环境,提供优质服务[5]。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优惠措施鼓励农业经营者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结合本文关于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三者的博弈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4.1 改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4.1.1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保障机制在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方面,应该建设由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共同承担起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特别是要明确对跨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投入责任,尤其是增加中央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比重。完善大型灌区建设配套设施和积极研发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改造任务,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快对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保障力度[6]。4.1.2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构建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绩效考核与利益协调机制。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改变传统的GDP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以绿色GDP为基础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打破条块严重分割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机制。尽快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中央政府和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政府、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共同承担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机制[7],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积极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4.2 改善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博弈行为4.2.1 积极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根据农业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特征,进一步完善农业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相应费用的管理措施,通过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推行以降低资源消耗。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着力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充分运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力量,加大对地方政府、农业经营者的规范与约束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效能。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排污权交易机制,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治理力度。4.2.2 倡导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机制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机制,运用税收和补贴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和农业经营者开发利用现代种植技术、灌溉技术、良种技术等实现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由依靠化肥、农药、助长剂等投入为主的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粪便无害化、生态系统清洁化为主要内容的高效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鼓励粮食主产区积极推广秸秆沼气、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现代有机绿色能源利用,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复合农业,实现有机化、生态化、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兴农业生产方式[8]。通过完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特点、生产特点,搭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微观机制和平台。参考文献:[1] BROWN L R. Who Will Feed China?[M]. No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5.66-76.[2] KUZNETS 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1):1-28.[3] SAMUELSON L.Evolution Game and Equilibrium Selection[M].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1997.136-148.[4] 杜江. 转型期中国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5] 尹成杰. 关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5(1):5-10.[6] 邹风羽. 中国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J]. 农村经济,2005(9):7-9.[7] 曾福生. 粮食大省的粮食安全责任及实现途径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8] 罗春,彭民浩,彭辉,等.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J]. 环境研究与监测,2008(4):59-60.。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博弈模型及政策研究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博弈模型及政策研究

2014年第5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4No.5收稿日期:2013-07-24,修回日期:2013-09-25基金项目: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基于新综合指数测度法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14ZS118);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JWCXSL1302);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10BJY005);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J50504)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4.05.004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博弈模型及政策研究高广阔,马源春,张旭(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摘要:根据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上安排的不足,及三大生态文明行为主体之间博弈行为的占有策略,认为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需要引起重视,应建立公众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制度。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行为主体;博弈;制度建设中图分类号:F205;F224.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4)05-0015-05Research on Game Theory Model and Policy in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GAO Guangkuo ,MA Yuanchun ,ZHANG Xu(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deficiencies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game behavior a-mong thre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tors and the possession of the players ’strategies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ublic's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sessment for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built by the public.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actors ;games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由于自然资源的公共性与正负外部性的特征,以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准则,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和政策的扶持。

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

而如何保障生态安全,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要想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这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前提条件。

而要深入贯彻这一理念,需要从政策层面出发,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确保环境保护措施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还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将自然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倡导绿色家园、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等观念,增强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机制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探索创新的机制。

一方面,需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经费保障机制。

比如设立环保专项资金,加强环保产业的扶持,鼓励投资生态环保领域,促进生态环境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

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管机制。

环保部门要加大对于环境的监督力度,加强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形成多元化的经济与社会责任监管机制。

同时,要引导企业和群众改变传统的盲目发展观念,推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1.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中,推行科学种植、无污染、无公害的“三无”农业模式,逐渐形成先进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

同时,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2.生态旅游发展模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利用变得愈发重要。

因此,在生态旅游方面,需要优化旅游路线,推广生态旅游,开发旅游新产品,同时注重旅游的环保和资源节约,逐步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3.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环境与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分析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分析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分析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规则的总和,其表现形式为正式制度(原则、法律、规章、条例等)和非正式制度(伦理、道德、习俗、惯例等)[1]。

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通过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解决好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问题,而解决这些关系问题则需要依靠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就(一)国家层面:明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预示着我们国家将迎来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局面。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国家现代化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制度能有效规范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降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为了追寻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顾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匮乏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制度确立后就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行为依据,哪些行为是应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应该做的,不是某些人的主观判断,而是法律和制度规定的。

在有章可循的前提下,人们必须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其次,生态文明制度能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总体上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原因在于资源环境问题不仅与自然原因及社会发展阶段有关,更是与法制和体制机制等制度因素息息相关。

生态文明制度是一种具有长远眼光的制度安排,具有长期性、方向性和战略性。

并且,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是基于可操作的历史阶段的层面,并指向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博弈(全文)

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博弈(全文)

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博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人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物质要求,而扩充于精神和身体健康的追求,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与生态的变化。

但在追求舒适的同时,又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社会可持续进展的重要举措。

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城市环境建设,只有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才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才能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进展。

经济快速进展,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针对现有环境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及环境污染预防工作并不完善,有待改进。

城市环境建设就是运用生态学相关原理和知识,及环境工程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解决和预防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增加城市绿地覆盖面积,提高环境的修复及调节能力,实现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可持续进展。

1生态环境概念论述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进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进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是生态和环境紧密联系、相互交错形成,是生物及其生存繁衍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并不相同。

自然环境的范围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

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进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进展的重大问题。

2城市环境存在问题分析2.1污水处理问题近年来,工业生产对水质的污染影响不见衰减的同时,随着RM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的升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很多城市污水排放仍然不受重视,污水处理设备老旧,处理技术不先进,甚至某些经济落后地区仍没有污水处理设备。

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污水不经处理便直接排放,以及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有毒害物质、抗生素等不同污染的工业废水不经过滤渗入地下等,这些都造成了严峻的水质污染。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分析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分析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分析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存在着一场博弈。

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环境保护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分析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并探讨如何在这个博弈中取得平衡。

一、资源利用的挑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资源被不断地开发与利用。

然而,这种过度的资源利用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森林被砍伐,水源被污染,大气受到污染物的排放等等,这些都是资源利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资源既是有限的,也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资源的有效利用变得愈加重要。

二、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保护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行为,并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它旨在减少人为活动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

环境保护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益,还对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而这需要我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三、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博弈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种博弈关系。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环境的可持续性。

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环境破坏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恶化,进而影响到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又经常面临着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严格限制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可能会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和经济增长的放缓,这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寻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博弈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实现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环境。

这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

首先,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应该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利益。

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来控制环境污染。

此外,政府还应该设立环境保护基金,用于支持环境保护的科研和技术创新。

其次,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环境责任感。

企业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应该注重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企业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研究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研究

究》2023-10-28•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概述•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践•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国际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经验与启示目•研究结论与展望录01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进行了研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内涵、特点、途径和机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本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理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同时,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2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概述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生态文明制度是指规范和约束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等。

生态文明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包括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观、资源观和环境观等方面,这些方面贯穿于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概念01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是指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趋势,对现有的生态文明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02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制度设计、实施、监督和评估等多个环节,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03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核心是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旨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维护生态安全。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是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需要。

全球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资源退化等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中央与地方政府生态环保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中央与地方政府生态环保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中央与地方政府生态环保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孙芳城;卢萍;闫彦彦
【期刊名称】《财会通讯》
【年(卷),期】2022()12
【摘要】生态环保审计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监督手段,是解决相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关键,在污染防治攻坚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过程存在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文章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动态博弈过程,证实了开展生态环保审计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生态环保审计的政策建议,以便促进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页数】9页(P92-100)
【作者】孙芳城;卢萍;闫彦彦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
【相关文献】
1.公众权益与跨区域生态规制策略研究--相邻地方政府间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建设用地管理中的演化博弈分析
3.公众参与下中央与地方政府环保行为演化博弈研究
4.金融集聚区建设中中央与地方政府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
5.中央与地方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关系——基于光伏产业准入规制政策的演化博弈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第5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4No.5收稿日期:2013-07-24,修回日期:2013-09-25基金项目: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基于新综合指数测度法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14ZS118);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JWCXSL1302);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10BJY005);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J50504)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4.05.004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博弈模型及政策研究高广阔,马源春,张旭(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摘要:根据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上安排的不足,及三大生态文明行为主体之间博弈行为的占有策略,认为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需要引起重视,应建立公众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制度。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行为主体;博弈;制度建设中图分类号:F205;F224.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4)05-0015-05Research on Game Theory Model and Policy in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GAO Guangkuo ,MA Yuanchun ,ZHANG Xu(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deficiencies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game behavior a-mong thre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tors and the possession of the players ’strategies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ublic's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sessment for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built by the public.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actors ;games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由于自然资源的公共性与正负外部性的特征,以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准则,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和政策的扶持。

虽然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系列资源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先后颁布了24多部资源与环境法律,100多件法规和规章,但现有的生态制度仍存在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譬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轻,不足震慑违法的当事人,到达以儆效尤的教育作用;在绿色GDP 核算体系还没有系统实施之前,没有对政府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制;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还比较淡漠,也没有相应完善的宣传教育制度;另外,公众监督政府行为和公共监督企业行为等方面缺少配套的程序。

这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安排上仍存在不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国外学者罗伊·莫里森(1995)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明确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并将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2]。

随后,罗伊·莫里森(2007)在“建设生态文明”一文中更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民主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下每天生活实践的一部分,但并没有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

我国学者目前已在不同角度研究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王雨辰(2009)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的角度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和解决之道,建议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3]。

卢风(2009)从哲学角度分析认为:生态价值观不仅能保持各种宗教和哲学在特定意义上的中立性,又能构成各种真正重视精神超越的宗教和哲学的重叠共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该以生态学和生态价值观为指导[4]。

廖正君(2012)从公平正义的角度分析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公正原因,倡导通过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投资制度和绿色GDP 制度,形成公正的生态文明环境[5]。

孙芬,曹杰(2011)认为:我国目前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需要建设生态教育制度,健全生态法治制度,完善生态、公共政策体系,创新生态管理机制[7]。

孙芬(2012)通过分析国际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认为:高广阔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博弈模型及政策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注重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但并没有进一步研究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8]。

作为社会的主要参与者,政府、企业以及公众也是生态文明的行为主体,三者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上支付效用函数存在着差异,导致了三者之间的博弈。

本文将分析公众和政府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问题,根据博弈均衡结果对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建议。

1生态文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友好性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进一步可以划分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大类,三大生态文明行为主体之间相互推动和制约形成一个特殊复杂的系统[9]。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政府理应代表公众的利益,选择绿色发展模式,但若采取绿色发展模式,政绩在短时间内很难凸显,甚至要在领导人升迁或者退休之后,理性的政府官员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宁可牺牲环境和资源。

社会公众所追求的较好物质、精神生活以及较高的环境质量,与政府城市建设息息相关,作为国家的主人,公众有监督政府作为的权利,所以不同的利益函数导致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博弈行为。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企业要摒弃原本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生产方式,以“3R”(“3R”为英文单词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的缩写,“3R”原则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为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将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科技人力成本,而为追求最大的利润,通常难以做到“三同时”制度。

政府作为领导者,有权利对企业的污染行为进行处罚,处罚金归入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

政府和企业之间利益函数的不同同样导致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

企业生产的产品流入千家万户,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公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由于信息不对称,“速成鸡事件”,“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事件”等等危及公众生命的事件屡屡发生,社会公众不断和企业进行着博弈。

2三大行为主体的博弈模型分析2.1地方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2.1.1基本假设。

1)为了公众很好的行使监督权,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设定,每年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进行网上测评,社会环保组织根据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的信息或者坊间城市建设的信息进行调查,并根据环保指标进行评价,社会公众根据社会环保组织的评价结果对地方政府这一年的政绩进行合理的评价,若地方政府得到好评,那么国家对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绩进行一定的奖励,若得到差评,国家理应让地方政府对破坏生态付出一定的代价。

2)地方政府和公众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行为都具有不确定性,彼此可以看到对方过去的行为,进行多次重复博弈。

2.1.2构建模型。

为了构建模型和简化计算作如下假设:(1)地方政府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花费成本C,会得到国家给予的奖励M(M>C),同时会得到一种正向的激励S(S>0),S为激励因子,地方政府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得到的激励具有累计性,存在一种经过实践传导的正向运动,每一次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收到一次正的激励S。

(2)地方政府不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会受到惩罚,惩罚量为P。

(3)设地方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的概率为p,相应不履行的概率为1-p,公众对地方政府好评的概率为q,相应差评的概率为1-q。

下一步就是要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和支付函数的变化。

(1)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公众测评结果为好评,则政府会花费成本C监督治理违规企业,同时会得到国家的奖励M和正激励S,政府的支付函数为:V1=∑ni=1pq(M-C)(1+S)i-1(1)(2)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公众测评结果为差评,则政府会花费成本C监督治理违规企业,同时会受到国家的惩罚P,政府的支付函数为:V2=-p(1-q)(C+P)(2)(3)政府不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公众测评的结果为好评,则政府无需花费成本C就可以得到国家奖励M,政府的支付函数为:V3=(1-p)q(M+C)(3)(4)政府不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公众测评的结果为差评,则政府会得到惩罚P,但是节省了成本C,政府的支付函数为:V4=-(1-p)(1-q)(P-C)(4)基于以上简单博弈模型的分析,从政府的角度观察支付函数,政府对自己的行为具有完全信息,可是公众对政府不具有完全信息,政府是否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关键在于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时的期望支付(P=1)与政府不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时的期望支付(P=0)之差ΔV的大小,那么ΔV=∑4i=1V i(p=1)-∑4i=1V i(p=0)(5)将(1)、(2)、(3)、(4)代入(5)得:ΔV=∑4i=1q(M-C)(1+S)i-1-(1-q)(P+C)-q(M+C)+(1-q)(P-C)(6)政府选择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的条件是ΔV61高广阔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博弈模型及政策研究≥0。

由于(1+S)>1,所以∑4i=1q(M-C)(1+S)i-1>q(M-C)(1+S)n-1。

若q(M-C)(1+S)n-1-(1-q)(P+C)-q(M+C)+(1-q)(P-C)>0,则(6)式必然成立。

由此可得:q>2(M C -1)[(1+S)n-1-1](7)可见,(1)当C、P一定时,如果M越大,n 越多,S越大,即使公众给政府测评的结果是好评的概率q比较小,政府越倾向于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2)当M、S、P、n一定时,如果C比较小,即使公众给政府部门的测评结果是差评,政府部门也乐意与进行污染治理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