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1]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1]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人口、用地规模预测专题报告(2001—2020年)安顺市人民政府2001年12月一、人口、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概况1、行政区划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四邻分别与贵阳市、黔南州、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及六盘水相接,属贵州省黔中经济带的西端重要区域。

安顺市曾有两次较大行政调整。

1996年1月,原属安顺地区的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和息烽县划归贵阳市代管和管辖;2000年6月,安顺地区撤销,设立地级安顺市,撤销原县级安顺市,设立西秀区。

安顺市共辖1区5县共36个建制镇和44个乡(含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264平方公里,总人口252.29万人。

2、城市规划从1956年起,安顺市曾先后编制了四次城市规划,其中1994年编制完成的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于1996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实施。

在实施的过程中,两次比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同时西部大开发等外部条件的改变,城镇化的机制有了新的变化,城市发展处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二)安顺市人口、用地现状1、安顺市人口现状2000年,安顺地区撤销,成立安顺市,行政区划与原安顺地区一致。

撤销县级安顺市,设立西秀区(含开发区),实行市带县(区)的行政体制。

安顺市范围包括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西秀区,全市国土总面积9264km2,2000年全市总人口252.29万人,人口密度为272人/平方公里,全市非农业人口为38.77万人。

由于行政体制的调整原因,在调研和搜集资料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在资料的整理过程中,沿用原安顺市(县级市)资料作为西秀区历史资料,名称统一为西秀区,其它县沿用原名,这样既有利于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整理,又尊重行政区划的延续和发展。

下文中的安顺市指地级市,其统计数据沿用“安顺地区”资料。

(1)总人口及构成、分布2000年安顺市全市总人口为252.29万人,比上年增加了3.35万人。

02-宝鸡市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报告-091202

02-宝鸡市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报告-091202
5.3.1 综合增长率法 ..........................................................................29 5.3.2 区域平衡法 ......................................................................................................30 5.4 综合预测结果...............................................................................................................31
1.1 范围界定.........................................................................................................................1 1.1.1 宝鸡市域 ............................................................................................................1 1.1.2 宝鸡中心城区 ....................................................................................................1
2.3 宝鸡市人口发展趋势...................................................................................................18 2.3.1 已迎来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2020 年前后进入户籍人口自然负增长 ......18 2.3.2 市域的净流入人口将逐步增加.......................................................................19 2.3.3 人口机械增长和内部流动加大,重点集中在城镇密集区...........................20

[工作汇报]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工作汇报]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工作汇报]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大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力度,促进城乡规划工作落实,推进了城乡规划工作的长足发展。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编制工作情况1.县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随着中央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意见的出台,以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各级政府“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以上宏观条件和区域条件的变化,加之我县于20XX年1月21日发生级地震,均需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实际,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实现“四个全面”的建设目标,重新研究门源的发展定位,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多规融合,建设新型城镇,适时开展的修编工作,对规划实施进行了评估,11月我县请示省州人民政府对进行修编, 12月15日省人民政府同意我县对进行修编。

20XX年5月新一轮修编完成,5月15日提交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5月23日报县人大常委会决议通过,6月4日提交州人民政府审查通过,7月5日通过省级专家评审,20XX年3月27日省政府批准实施。

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过程中,我县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逐级审核、审查、论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公示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对外进行了公示,在两会期间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人民政府作专题报告进行组织讨论,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了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更加符合门源的发展实际。

本次规划明确东到花都路以东50米,西至老虎沟河以西200米,南靠照壁山,北到花海北路、工业园区以北200米四址范围,面积为平方公里。

是以旅游、商贸、农牧业为主的青海省北部门户城市,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高原生态旅游小城市。

规划形成“四横五纵”的干道公路交通运输网格局。

四横为青克公路、G0611、G338、S303,五纵为S205、宁武高速、西门高速、G569、G227。

城市规模预测

城市规模预测

■城市规模专题研究城市规模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即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城市规划纲要的编制阶段或总体规划编制前,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专题研究,所完成的研究报告必须经上一级政府的计划、建设和土地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

1.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主要是对城市人口发展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对规划期限末城市的人口总数作出判断。

我国目前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综合平衡法、区域分配法(城市化法)、环境容量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可完全信赖,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校核。

一般的做法是以一种方法为主,以其它方法进行验算以弥补不足。

(1)综合平衡法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在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的时期,城市机械人口增长也是比较稳定的,此时城市人口的增长是由前一年人口加上自然人口增长和机械增长,即:P i=P i-1+N i+M IP - 总人口N - 自然增长人口M - 机械增长人口I - 年份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为稳定值时该公式可以简化为:P j=P0 (1+n+m)jP j - 规划期末总人口N - 人口自然增长率M - 人口机械增长率j - 规划年数(2)区域分配法(城市化法)此法以区域国民经济为依据,对区域人口增长采用自然增长规律和机械增长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预测城市化水平,将城市人口根据区域生产力布局分配给各个城镇。

P a= P1+ P2+P3+ …P i…+ P n,P a - 区域总人口P i - 各个城市的人口(3)环境容量法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和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计算城市的极限人口。

P max= min{ P1max,P2max,…P imax,…}P max - 城市的极限人口P imax - 某项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或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的最大值。

(4)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是根据多年人口资料所建立起来的人口发展规模与年份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数理分析的方法所建立起来的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实证研究——以宝鸡市为例

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实证研究——以宝鸡市为例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22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实证研究——以宝鸡市为例◎梁德时 何疆 李欣渺 丁洲平摘要:以宝鸡市为例,实证研究宝鸡市2008-2020年的人口规模变化。

发现宝鸡市在这段时间人口规模增长远小于预测人口。

分析原因是宝鸡市出现收缩型城市的特征,人口预测时忽视了城市吸引力的影响,预测方法较为单一,高估了人口增长和净流入人口。

提出由于长期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复杂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应提高远期人口规模的弹性,增强近期人口规模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力。

关注城市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与城市吸引力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对于老工业城市,应利用城市产业结构的特点积极应对,提高城市居住质量,转变城市发展模式。

关键词:宝鸡市;人口预测;工业城市;收缩型城市;人口流动一、绪论(一)引言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城市的总体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它合理分配了城市的公共资源,对城市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做出一些具体安排和总体部署。

而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城市人口规模决定了未来城市用地规模与基础设施配置。

人口规模与结构数据往往服务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发展政策、实施社会项目。

获得及时、准确的人口数据需要依赖于对人口变化的监测,而制定发展战略和评估发展目标需要依赖于对未来人口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估计与预测[1] 。

目前的城市人口预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至今尚无一种成熟方法可以令人信服地预测城市规模[2] 。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中,市域的总人口预测常偏差过大[3]。

而对于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较弱的城市来说,净流入人口减少,人口规模的预测往往比现状的人口偏大。

使得城市规划中城市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无法充分利用,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了,人口密度却在减少。

本文从人口预测规模入手,以宝鸡市为例,研究2010-2019年间人口变化,用实证分析与方法比较来探究人口规模预测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增强人口规模预测可行性的一些建议。

韶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

韶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

韶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本专题论证报告是在充分分析论证城市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和自身的优劣条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从全省和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出发,依据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结合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全县的现状发展基础,把握节约用地和科学合理用地的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发展目标及规模,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城市新世纪加快发展的可能,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

一、韶山市概况韶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湖南省辖县级市,位于东经112.5 北纬 27.9。

2003年全市总人口10万人,面积210.38平方公里。

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面积210平方公里。

韶山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7℃,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58毫米,无霜期长达280天左右,年均日照数达1717小时;森林覆盖率达56%,空气十分清新,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誉。

二、分析与预测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韶山省城市化“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发展规划》;3、《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4、《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韶山市县城总体规划》。

三、规划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分析与预测韶山市全县总面积210平方公里,2010年底,总人口11.0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07万人。

韶山市区人口20712(包括流动人口,非农业人口,部分农业人口)(一)县域人口增长规模预测2010年末总人口11.0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07万人。

韶山市区人口20712(包括流动人口,非农业人口,部分农业人口),城镇化水平18.7%韶山市域总人口,1995-2001年变动情况见下表表1人口状况从总的看来,人口增长速度成上升趋势,同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结合县政府制定的人口发展速度,确定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5‰,中期人口自然增长率5‰,远期人口自然增长率4‰。

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3.06.26•【文号】•【施行日期】2013.06.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正文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2013年6月26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城镇化工作情况,请审议。

一、近年来围绕城镇化开展的主要工作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行了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进行了重点部署。

围绕推进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1〕9号)印发实施,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了配套政策,18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14个省(区、市)探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了通道。

据公安部统计,2010— 2012年,全国农业人口落户城镇的数量为2505万人,平均每年达835万人。

二是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国务院印发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具体任务。

2011年— 2012年,全国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824万套,比“十一五”期间开工总量还高12%左右;基本建成1033万套,相当于“十一五”期间建成总量。

1永康市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

1永康市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

永康市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内容提要:进入新世纪,永康市迎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本报告根据永康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背景,分析了市区人口的构成,增长速度和发展趋势,用综合分析法和劳动力平衡法,对市区规划期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确定市区人口规模为2005年25~27万;2010年33~35万;2020年45~50万人。

一、城市人口统计范围、口径与人口统计、预测年限1.人口统计范围、口径的有关规定与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第3.0.1条规定,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为界进行汇总统计;第4.0.1条规定,城市建设用地应为九大类建设用地;第4.0.2条规定,计算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

(2)建设部规划司(97)建规设字第8号《关于上报核定城市规模材料的要求的通知》要求,在确定城市规模时,城市人口为城市市区、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在确定用地规模和设施容量时,应采用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计算,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文件中,表示城市现状和规划人口时,应分别注明反映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的三个数据:即现状和规划建成区范围内的非农业户籍人口、农业户籍人口和暂住一年以上人口(后又不强调一定要暂住一年以上)。

(3)浙江省建设厅浙规建(1997)10号文件《城市总体规划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核定的具体要求》规定,根据建设部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现状城市人口统计口径为:现状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暂住一年以上人口为基数,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

城市建设用地的统计范围应与人口统计范围相一致。

(4)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公布后,浙江省建设厅要求各地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口统计采用五普口径。

2.城市人口统计范围、口径、年限(1)现状城市人口统计范围与年限:以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的现状建成区为人口统计范围,现状城市人口计算范围与现状建成区范围相一致。

项目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题报告

项目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题报告

项目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题报告项目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题报告是一个详细阐述项目在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方面的规划、实施和预期效果的报告。

下面将介绍如何撰写这样一份报告,并附上一份范文。

撰写步骤1.明确项目背景和目的:在报告开头,简要介绍项目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便读者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

2.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收集项目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3.识别土地利用问题和挑战: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识别出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土地资源的浪费、破坏和污染等。

4.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策略:针对土地利用问题和挑战,提出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策略,包括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措施。

5.耕地保护方案:阐述项目在耕地保护方面的具体方案,包括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的内容。

6.实施计划和预期效果:详细描述项目实施的具体计划,包括实施步骤、时间安排、责任主体等,同时预测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7.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如政策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8.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测和评估机制,确保项目按照预期目标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9.范文项目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题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的本项目旨在提高某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和耕地保护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指导。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土地总面积为XX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占XX%,建设用地占XX%,未利用地占XX%。

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该地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存在部分低效用地和闲置用地。

三、土地利用问题和挑战1.土地资源浪费:部分地区存在低效用地和闲置用地现象,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共青城用地发展研究专题报告

共青城用地发展研究专题报告

共青城用地发展研究专题报告一、区域土地资源概况共青城整个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长、东西短。

地貌类型多为低丘陵岗地、平原湖滩和草洲水域。

东南部地势低,有鄱阳湖漫滩平原,以湖州地和辽阔地水域为主,湖荡港汊密布,秋冬季节湖州草洲广布;往中部地势渐高,是丘陵地带;到北部边缘则是呈东西走向的九仙岭。

最高海拔(九仙岭)53.1米(黄海高程),最低处海拔11.6米(东南部湖洲地),博阳河自西北向东南穿过金湖乡,从共青城中心区东部边缘流过,直通鄱阳湖。

目前共青城水陆总面积为169.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34.28平方公里,占全部的79%,水域面积34.9平方公里,占全部的21%。

区内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土地资源类型的空间格局,按地貌形态,本区的土地资源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同时也包括低山、台地、湖滩和水域等类型。

共青城现有农作物面积5844公顷,果园面积351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200公顷,渔业养殖面积1619公顷。

共青城现有的土地资源,一方面为建设大农业体系、多层次的生态农业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同时为共青城发展与建设提供了用地的需要。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详见附表)二、城市建设用地的形成状况共青城是1955年由98名上海知识青年志愿来江西省德安县米粮铺拖沟岭下垦荒,并经艰苦创业建设起来的,直到1958年共青垦殖场正式诞生。

1993年,永修县江益镇和德安县金湖镇相继划归共青城。

至此共青城的区域面积由原来的25平方公里扩大至169.18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不足2万人扩充近6万人,城市建设速度也大大加快。

(一)城市建设用地现状与用地的构成1、现状建设用地情况共青城现状城市建设总用地面积为554.74公顷,城区人口3万人,人均建设用地184.91平方米/人,城区街道共24条,总长28.64公里。

城区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城市总体布局不紧凑,现状城区主要分两片:米粮铺区,是一个拥有部分配套生产设施的生活居住区;南湖区,为共青垦殖场场部所在地,该区分为两个功能区,以戴家水库为界,北部即共青中心城区,为综合区,集中了全城大部分的行政、商贸、文化及居住等设施,南部为文教、工业区,布置有全城主要的文化、教育、医疗设施,沿湖滨水系散布部分工业用地。

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山东省建设厅关于颁布《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通知(鲁建发[2004] 号)各市建委(建设局)、规划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全省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统一全省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深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对《山东省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暂行技术规定》(鲁建规发[1995]7号发布)进行了调整,制定《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现予颁布执行。

同时,《山东省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暂行技术规定》停止执行。

二○○四年六月日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全省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深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

第三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区域统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高起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引领全省城乡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四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服务发展的原则。

把保证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规划修编的首要任务,增强城市对于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承载能力,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留足空间,引导和推动投资环境、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促进城乡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优化。

(二)节约用地的原则。

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强化土地集约和合理利用。

(三)城乡统筹的原则。

把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作为规划修编的重要目标,以区域发展的观念替代单纯的城区发展,对辖区内的城乡居民点、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进行综合规划,保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磐安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

磐安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08-05-07 发布机构:县规划局目录专题一:磐安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磐安县人口发展现状 (1)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3)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 (6)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 (7)5.规划期磐安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 (8)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 (9)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 (11)专题二:磐安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1.磐安县土地资源评价 (14)2.磐安县土地利用现状 (15)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 (17)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 (22)专题一:磐安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磐安县人口发展现状磐安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磐安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

1.1 磐安县域总人口磐安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

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

具体见下表:表1:磐安县人口分布一览表1.2 磐安县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

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2.1 磐安县是一个纯山区县,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化水平较低。

在1983年恢复县建制时仅有安文一个镇。

在解放以来到恢复县建制前,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呈稳步增长趋势,除少数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10‰~32‰之间,从1949年~1982年的33年中,全县人口从10.54万人增至19.14万人,净增8.6万人,增长了81.6%。

在1983年~2001年间人口增长率有大幅度下降,且增长趋势稳定,在这18年中,人口增长2.9万人,年递增率4‰。

表2:1996-2001年磐安县人口状况分析注:数据来源于《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1998-2002年《磐安统计年鉴》2.2 磐安县在册人口增长主要以自然增长方式为主磐安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外来人口吸引力不大,故人口机械增长率总体上很低,可以忽略,大致按照迁入迁出平衡计算,故本地区人口发展以自然增长为主。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的几点意见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的几点意见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的几点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6.09.16•【文号】建规字第525号•【施行日期】1996.09.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的几点意见(1996年9月16日建规字第525号文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直辖市规委、规划局:《国务院关于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文”(以下简称(通知)》是国务院为加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宏观调控,对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和要求;是编制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管理的有力措施;是指导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文件。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通知》精神并认真贯彻执行《通知》的各项要求,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宣传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地方各级建设、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汇报城市规划工作中的情况,争取各级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领导,取得各部门和人民群众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坚持贯彻执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坚持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工作中,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方向和规模,提出分阶段控制目标,特别是要注重做好近期规划,明确近期控制目标和划定近期建设范围,科学合理地做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加快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城镇体系规划在协调和指导区域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三、依法加强城市规划的审批工作。

今后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或是进行重大变更修订的,须报请审批机关认定许可后方可进行,调整或修订工作完成后要依法报审批机关备案或审批。

《人口与用地规模的专题论证报告》

《人口与用地规模的专题论证报告》

《人口与用地规模的专题论证报告》城市规模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城市规划纲要的编制阶段或总体规划编制前,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专题论证报告。

一、城市人口规模(一)现状分析扶绥城区及新宁镇历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年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为‰。

八十年代中期,扶绥城区及新宁镇人口快速增长,从年的人到年的人,自然增长率最高年达‰;自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下来,自然增长率基本控制在~‰之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人口增长速度又有所回升,年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达到‰。

近十年来的人口资料统计显示,扶绥县域的人口连续出现机械负增长,即人口在向县域以外流动。

而考察县城人口的机械变动情况可以得知,县城人口在年前机械增长很快,基本保持千分之两位数的增长率;年后人口出现机械负增长,人口流失的速度一般在‰以内,但进入世纪,人口机械增长率有所回升,扶绥县城的人口机械变动主要来自于县域内部的人口流动,以及扶绥与南宁之间的人口流动。

年县城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县城从事非农业活动、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约万人。

(二)影响扶绥县城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城市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影响近年来,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扶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形成,扶绥城镇发展的宏观形势一片大好。

南友高速公路的开通,将使扶绥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扶绥三近三沿(近首府、近边境、近机场,沿左江、沿铁路、沿公路)的区位优势,使其一方面形成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方面利用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廉价的土地吸引外资和建设项目在扶绥安家落户。

大量的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的落户将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繁荣反过来又会增强地区投资吸引力,将会为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城市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推动力城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同时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力量的普及也会使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2021《滨州总体规划人口用地专题报告》

2021《滨州总体规划人口用地专题报告》

《滨州总体规划人口用地专题报告》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报告第一节市域总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预测一、总人口及城镇体系规模现状1.总人口现状xx年全市户籍总人口为368.9万人,比上年增加2.3万人,总人口占全省的4%。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5‰,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为6.2‰。

xx年总人口概况2.历年总人口xx年滨州市历年总人口3.城镇体系规模现状xx年大中小城镇规模情况如下表。

现状城镇规模概况二、总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预测1.总人口预测利用综合增长率法和线性回归分析,参考《滨州市远景规划》中人口专题(该专题对滨州市区域总人口及城市人口做了深入的分析和预测),综合确定xx年区域总人口为385万人,2020年控制在425万人左右,2030年左右人口达到最高值,约450万人,故远景总人口控制在450万人以内。

2.城市化水平预测滨州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有三个方面。

(1)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客观规律;(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富裕劳动力亟须向外转移。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通过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即通过城市化的途径解决;(3)缩小城乡差距,城乡协调发展,客观要求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

本次规划确定滨州市城镇发展方针为。

优先发展滨州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县级中心城市,择优培育中心镇,促进小城镇集中进愁发展,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

在城市化方针指导下,结合各个县城总体规划,采用列举法对滨州市各级城镇规模做出分析判断,最后预测滨州市城市化水平xx年达到51%左右,2020年达到65%。

详见下表。

城市化水平预测(单位:万人,%)第二节中心城人口现状人口统计一、滨城区人口现状根据滨州市统计年鉴,xx年底,滨城区户籍人口为621966人。

xx年底,户籍人口为613130人。

xx年较xx年增加户籍人口8836人。

滨城区xx年户籍人口一览表二、中心城现状人口统计1.现状人口统计口径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角度来考察,城市人口应包括居住在城区内的一切人口,包括一切从事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活动,享受着城区公共设施的人口。

镇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镇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镇城镇⼈⼝与⽤地规模预测⽼集镇城镇⼈⼝与⽤地规模专题研究报告姓名:孙少如学号:09202020124班级:09城市规划⼀班指导⽼师:李保民肖铁桥⽬录第⼀章城镇概况⼀、概述⼆、发展简介三、社会经济状况第⼆章城镇化⽔平预测⼀、镇域总⼈⼝及城镇化现状特征1、镇域总⼈⼝2、城镇化⽔平⼆、镇域总⼈⼝及城镇化⽔平预测1、镇域总⼈⼝预测(1)⼈⼝综合增长率法(2)基于逾渗理论的⽣态容量法(3)镇域总⼈⼝确定2、城镇化⽔平预测(1)剩余劳动⼒转移模型预测(2)联合国法(3)平均增长率法(4)相关研究(5)城镇化⽔平确定三、城镇化发展途径第三章镇域⼈⼝规模预测⼀、城镇⼈⼝现状1、城镇⼈⼝统计⼝径2、城镇⼈⼝统计的地域范围3、城镇现状⼈⼝确定⼆、城市⼈⼝规模发展趋势分析三、城镇⼈⼝发展的机遇四、城市⼈⼝规模预测1、相关规划要求2、城区历史数据推算法(1)⾮农业⼈⼝预测(2)农业⼈⼝的确定(3)暂住⼈⼝的确定(4)总结3、基于⽔资源承载⼒的适度⼈⼝规模预测4、市域城镇化⽔平分配法5、城镇⼈⼝规模的确定五、促进城镇⼈⼝增长的对策第四章镇域⽤地规模预测⼀、中⼼城区城市建设⽤地现状⼆、城市⽤地规模预测1、历史数据推算法2、⼈⼝增长拉动预测法3、经济增长拉动预测法4、城市⽤地分类预测法四、城市⽤地规模确定五、新增建设⽤地的来源⽼集镇城镇⼈⼝与⽤地规模专题研究报告第⼀章城镇概况⼀、概述⽼集镇位于临泉县东南,距县城35公⾥,省道S328线南北穿境⽽过。

滑⽼河、宋⽼河、古运河、界南河汇集,交通便捷,⽔资源丰富。

东临⼟陂乡、西邻宋集镇、北与⾼塘乡、范兴集乡接壤,总⾯积59.5平⽅公⾥,耕地⾯积5.5万亩。

辖12个中⼼村,184个⾃然村,70327⼈。

⼆、发展简介⽼集原名驿⼝桥,因街中⼼有⼀座三孔⼤桥,横跨运河,名义虎桥。

⼜因为古代在此设⽴驿站,遂名驿⼝桥。

清朝嘉庆年间设颍州⼆府,1932年华为⽼集、驿⼝桥两⼤联保,1939年并为⽼集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由⽼集、李湖组建为⽼集镇。

人口规模测算

人口规模测算

⼈⼝规模测算云南省宣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及城市⽤地发展⽅向专题报告云南省宣威市⼈民政府2003年6⽉⼀.城市⼈⼝规模1.城市⼈⼝规模发展现状2002年,原榕城镇范围总⼈⼝为14.47万⼈,其中⾮农业⼈⼝为9.24万⼈。

2002年,经云南省⼈民政府批准,将宣威市板桥镇管辖的虹桥、马房2个村民委员会(⼈⼝14167⼈,国⼟⾯积39.12平⽅公⾥)和来宾镇管辖的左所村民委员会(⼈⼝6115⼈,国⼟⾯积12.5平⽅公⾥)划归榕城镇管辖。

经计算,⾏政区划调整后的榕城镇总⼈⼝为16.50万⼈,其中⾮农业⼈⼝为9.35万⼈。

2002年末城市市区⼈⼝为15.80万⼈。

2.历次规划和研究对宣威城市⼈⼝规模的预测1)《昆曲⽟楚城市群规划——协调持续发展研究》(1996年)《昆曲⽟楚城市群规划——协调持续发展研究》中预测2005年宣威市城市⼈⼝为22.98万⼈;2020年城市⼈⼝为34.83万⼈。

2)《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2000年)《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预测2020年宣威市城市⼈⼝为28-35万⼈。

3)《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2001年)《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中预测2005年宣威市城市⼈⼝为17万⼈;2010年城市⼈⼝为27万⼈;2020年城市⼈⼝为40万⼈。

4)《宣威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讨论稿)》(2003年4⽉)《宣威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讨论稿)》中预测2010年宣威市城市⼈⼝为25万⼈;2020年中⼼城区及⼏个卫星镇达到或接近50万⼈。

3.此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对宣威城市⼈⼝规模的预测参照这些不同空间尺度和时序的规划和研究对宣威城市⼈⼝规模的预测,以及综合考虑当前提出的各种意见,通过对宣威多年以来城市⼈⼝增长趋势和特点的分析,此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采⽤⼈⼝综合增长率法预测宣威市城市⼈⼝规模,计算公式如下:()n0n I 1P P +=P n :基准期n 年以后的城市⼈⼝数 P 0:基准期城市⼈⼝数 I :城市⼈⼝综合增长率 n :预测年数取2002年为基准期,则近期预测年数n=2008-2002=6,远期预测年数n=2020-2008=12;P 0=15.80;以下重点探讨I 的取值。

总规总结评估报告

总规总结评估报告

《===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总结评估报告(含专题报告)===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二0一一年六月前言一、 ===概况二、原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三、存在问题四、评估建议附件一:《===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主要强制性内容修改专题报告附件二:《===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总体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30年)》规划示意图《===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于2009年编制完成,并于2009年获得邯郸市人民政府批复([2009]71号)。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河北省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这些法规及政策就推进我省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也对===的城镇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为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特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并就规划修改的主要强制性内容进行专题汇报。

一、===概况1.1 区域位置===位于河北省南部,县境呈东北—西南方向狭长带状,总面积313.9平方公里。

广平距邯郸市约45公里,东北、东与馆陶县、===交界,北与曲周县接壤,西北、西与肥乡县、成安县毗连,南与魏县相临。

1.2 社会经济===为邯郸市所辖15县市之一,下辖2个镇,5个乡,共计169个行政村。

2010年全县总人口约28.23万人,是全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县份之一。

有汉、回、等民族,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9.8%。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为49.4亿元,年均递增15.3%;全县财政收入1500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2928万元,年均递增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162万元,年均递增18 %,人均GDP17320元。

1.3 历史沿革今===春秋时期先属卫后没于晋,战国时先属魏后属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报告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报告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综合平衡法和目标时序预测法两种人口预测方法,可以得出近似的人口预测值。

由于中心城区周边4个建制镇距离城区较近,为统筹安排城区镇区发展,将周边的黄田、西湾、鹅塘和莲塘一并纳入城区考虑。

通过综合分析,预测规划期内市区人口规模为:⏹2002年,现状人口15.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万人,暂住人口2.6万人;⏹2010年27万人,为人口稳定增长期,年均增长1.5万人;⏹2020年45万人,为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期,年均增长1.8万人。

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以及现状城区的人均建设用地情况,未来城市的人均建设用地宜在第IV级内确定,即人均105-120平方米左右。

规划用地规模为:⏹2010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内人口为27万人,人均用地按照110平方米,用地控制在30平方公里左右;⏹2020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内人口为45万人,人均用地按照110平方米,用地控制在50平方公里左右。

一、城市人口规模1、现状城区人口规模按照《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建办规函【1996】40号文件的要求,城市人口规模应反映城市中的实际人口状况。

在确定城市用地规模、设施能力和环境容量时,应以居住在城市的实际人口数量为依据。

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应以规划建成区内的实际居住人口为测算基础。

实际居住人口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居住在城区的非农业人口⏹居住在城区的农业人口⏹居住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按五普口径则为半年以上)本次市区规划范围包括八步镇及黄田、西湾、鹅塘、莲塘和沙田镇的部分用地,根据上述原则,本次总体规划人口规模计算以中心城区建成区、4镇镇区为界限,作为计算城市人口的基数。

⏹2002年,八步镇总人口为11.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7.31万人,农业人口为1.4万人,暂住人口为2.6万人。

⏹根据《市村镇建设年报(2003)》以及市统计局相关资料,2002年沙田镇芳林村实际居住人口为0.5万人。

⏹根据《市村镇建设年报(2003)》以及市统计局相关资料,2002年黄田镇镇区实际居住人口为0.3万人。

⏹根据《市村镇建设年报(2003)》以及市统计局相关资料,2002年西湾镇镇区实际居住人口为2.2万人。

⏹根据《市村镇建设年报(2003)》以及市统计局相关资料,2002年鹅塘镇镇区实际居住人口为0.4万人。

⏹根据《市村镇建设年报(2003)》以及市统计局相关资料,2002年莲塘镇镇区实际居住人口为0.3万人。

以上合计,2002年城市规划建成区内实际人口为15.0万人。

2、城区人口变动趋势分析表 1 市城区(八步镇)历年人口变动情况表(人)资料来源:图 1 市城区(八步镇)历年人口变动情况分析图图 2 市城区(八步镇)历年人口增长率情况分析图从上图可以看出,城区人口稳步增长,1994-2002年,总人口平均年增长31.2‰,非农人口年均增长37.4‰,自然增长率年均为7.4‰,机械增长率年均为26.6‰。

自然增长率除个别年份外,起伏不大,基本保持在6-8‰的范围内波动,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机械增长率起伏较大,呈现出不规则变动态势,增长也较为迅速,是总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3、城区人口增长因素分析(1)行政区划调整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梧州地区和贺县,设立地区和县级市,地区行署迁至市。

2002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地区和县级市,设立地级市。

市设立八步区,将原县级市的行政区域和钟山县的西湾镇划归八步区管辖。

市辖原地区的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昭平县和新设立的八步区。

随着撤地设市和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通过对现有空间资源的整合、产业结构的分工与优化,市将发展成为与北海、梧州、百色等同级的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桂东北地区的城镇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系统的形成,促进区域空间发展。

随着城市地位的提升、区位优势的彰显、投资环境的优化,市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动力将会日益强劲。

(2)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目前面临着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机遇,铁路、高速公路相继立项建设。

国家八纵八横骨干铁路网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至华南地区及沿海地区深水港口的重要出海通道的洛湛铁路(段)十五期间进入工程实际建设阶段。

同时桂梧高速公路已列入国务院批准的西部开发省际八条公路通道规划之中,也是“十五”期间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五条高等级公路之一,2003年已经进入实际开工阶段。

此外,直通珠三角核心地区广州的广贺高速段也已列入近期建设计划,未来几年内,的区域交通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作为地处桂粤湘三省交界处的,历史上就是区域交通中心和商品流通中心,随着这些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3)工业化加速与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是的立市之本,目前在电力、造纸、电子、建材等工业领域拥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以工业立市、以工业强市富民,着力壮大工业总量规模,提高工业发展水平,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将作为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市中心城区作为最主要的产业中心,未来的主导产业将以一二类高附加值、低污染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工业化吸纳的就业人口将是未来市城区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4)城市化加速时期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明确了近期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由此可以看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乡村地区发展,是我党和各级政府近中期的工作重点,城镇化是重点发展战略之一。

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进入城镇的主要途径。

目前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还处于23.8%的水平(五普数据),未来二十年将跨过30%的水平,步入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

随着地级市的成立和区域工业化的推进,必然会迎来城镇化的高潮,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将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对外竞争的主要载体、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龙头,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向二、三产业。

(5)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建设目前,市在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区技工学校、梧州农校、八步农业机械学校、八步中等职业学校等大中专院校的基础上,正在积极筹建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在城区规划中也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随着这些学校的建立,市区域文化中心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不仅吸引本市的广大求学人员,还将对周边县市有一定吸引力。

同时,职业技术教育的加强,对本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

(6)将周边4镇纳入规划范围在城区周边3~5公里范围内有四个建制镇,分别为黄田镇、西湾镇、鹅塘镇和莲塘镇,分别位于城区的北、西北、南、东4个方向。

考虑到城区未来拓展,以及统筹考虑城区与周边城镇的发展,更好的协调发展方向、空间结构、基础设施等,将4镇镇区及其周边地区统一纳入城区规划一并考虑,也为将来行政区划调整做好充分准备。

4、上层次规划对城市人口规模的限定在《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中对市的规模和职能确定为: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20~50万人的区域中心城市。

5、城区人口规模预测综合平衡法综合平衡法的计算公式:()()ϕβα+⨯++⨯=110tt Y Y其中,Yt :预测期总人口(万人);Yo :基期总人口(万人) :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均人口机械增长率(‰)—暂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系数;t:预测年限。

参考市“十五”计划,同时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农村控制人口的效果日益明显,随着年龄结构向老龄化发展,生育妇女的减少,年平均自然增长率将逐年下降。

一方面,八步区所处的市属西部不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尤其是人口迁出较为频繁,估计在近几年仍会保持较高频率,但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地位的逐渐加强,农村人口、外来人口的迁入率仍会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的新时期的城市发展战略形势下以及八步城区居住、工作环境的改善,到八步区工作居住的人口将会更多。

根据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各预测时段2002-2007、2008-2010、2011-2020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6.5‰、6.0‰、5.5‰,年均人口机械增长率分别为:25‰、25‰、30‰,暂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系数分别为:15%、15%、15%。

计算得出各预测时段综合平衡法预测结果为16.2万、20.4万、33.3万。

6、结论根据上述两种方法对城区人口的测定,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城市发展的资源和空间约束条件,亦依照国家的城市化方针,确定城区合理人口规模为:2007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7万人,幅值16~18万人;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1万人,幅值20~22万人;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33万人,幅值30~35万人;表 3 主要年份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表(万人)若考虑到西湾、莲塘、鹅塘三镇(黄田已经包涵在规划建成区之内),则城市的人口规模将达到40-50万人。

2007年:城市人口规模为21万人,幅值20~22万人;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27万人,幅值25~30万人;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45万人,幅值40~50万人;表 4 主要年份市区人口规模预测表(万人)二、城市用地规模1、市域土地资源情况市土地总面积11771.54平方公里(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占总面积的5%。

农业用地面积共103188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7.7%。

其中耕地17558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9%;人均耕地1.26亩。

园地245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林地7569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4.3%;牧草地475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水面274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

建设用地为431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

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96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交通用地67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水利设施用地67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

未利用土地10216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7%。

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50000公顷,保护率占耕地总面积85.1%。

表 5 市耕地资源情况(亩)资料来源:市国土局2、城市发展拟占用地基本评价市区的地形地貌属南岭山地丘陵区,也是两广丘陵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中间豁然开阔,形成一小盘地,地形背斜,周围有石山环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