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

合集下载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第一组一.起式 1.左脚开立,与肩同宽. 2.两臂棚举,达于肩平. 3.沉胯按掌,落掌胯旁.二.野马分鬃 1.悬胯揽掌,丁步抱球. 2.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3.坐步分掌,撇脚扣步. 4.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5.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6.坐步分掌,撇脚扣步. 7.丁步抱球,合气化一.三.白鹤亮翅 1.跟步抱球,合气化一. 2.重心后坐,分靠列采. 3.左脚点地,虚步亮掌.第二组四.搂膝拗步 1.旋胯摆掌,收脚举臂. 2.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3.坐步转胯,收脚举臂. 4.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5.坐步转胯,收脚举臂. 6.猫步曲臂,弓步搂推.五.手挥琵琶 1.按掌跟步,坐步捋带. 2.转腰拧胯,虚步合臂.第三组六.倒卷肱 1.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2.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3.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4.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5.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6.退步卷收,虚步探掌.7.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8.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9.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10.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11.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12.退步卷收,虚步探掌.七.左揽雀尾 1.转腰展臂,丁步抱球. 2.猫步前探,弓步棚臂. 3.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4.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5.坐步分掌,沉胯采按. 6.弓步推按,松胯沉气.八.右揽雀尾 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丁步抱球,实左虚右. 3.猫步前探,弓步棚臂. 4.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5.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6.坐步分掌,沉胯采按. 7.弓步推按,松胯沉气.第四组九.单鞭 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丁步抱球,猫步勾手. 3.转腰绷臂,弓步推按.十.云手 1.后坐翅脚,扣步右采. 2.收脚棚园,并步合臂. 3.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4.侧步云摆,并步合臂.十一.单鞭 1.丁步云摆,猫步勾手. 2.转腰棚臂,弓步推按.第五组十二. 十二.高探马 1.跟步翻掌,坐腿曲臂. 2.卷收按掌,虚步沉胯.十三.右蹬脚 1.提膝穿掌,弓步分掌. 2.提膝合抱,蹬脚分掌.十四.双峰贯耳 1.转腰合胯,提膝托手. 2.落步后捋,弓步贯拳.十五.转身左蹬脚 1.身体后坐,垂肘分掌. 2.扣步转腰,提膝合抱. 3.蹬脚分掌,身体中正.第六组十六. 十六.左下式独立 1.摆手收脚,勾手沉胯. 2.仆步穿掌,弓步勾挑. 3.左脚碾地,提膝挑掌.十七.右下式独立 1.落脚摆手,勾手沉胯. 2.仆步穿掌,弓步勾挑. 3.右脚碾地,提膝挑掌.第七组十八.左右穿梭 1.落步揽园,丁步抱球. 2.猫步右棚,弓步架推. 3.身体后坐,丁步抱球.4.猫步左棚,弓步架推.十九.海底针 1.跟步前按,坐腿后捋. 2.丁步提手,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1.转腰搭腕,翻掌提脚. 2.猫步落胯,弓步分掌. 第八组二十一.转身搬拦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第一组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第二组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第三组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第四组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第五组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第六组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第七组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第八组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 24、收势。

24式简化太极拳 口令词

24式简化太极拳 口令词

24式简化太极拳口令词第一组一、起式1、两脚开立,与肩同宽;2、两臂前举3、沉胯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1、悬胯揽掌,抱球收脚2、转身上步3、弓步分手;4、坐腿撇脚转身5、抱球收脚6、转身上步7、弓步分手;8、坐腿撇脚转身9、抱球收脚 10、转身上步 11、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1、跟步抱球2、坐腿转腰3、虚步分手亮掌,左脚点地。

第二组四、左右搂膝拗步1、右臂前摆,两手交叉;2、转体摆臂收脚3、屈臂上步4、弓步搂推5、坐腿转身撇脚6、摆臂收脚7、屈臂上步8、弓步搂推,眼看前手;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 12、弓步搂推掌。

五、手挥琵琶1、跟步按掌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脚跟落地。

第三组六、左右倒卷肱1、转体撒手翻掌2、退步屈臂到耳旁3、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4、转体撒手翻掌5、退步屈臂到耳旁6、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7、转体撒手翻掌8、退步屈臂到耳旁9、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10、转体撒手翻掌11、退步屈臂到耳旁12、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七、左揽雀尾1、转体展臂2、收脚抱球3、转体上步4、弓步前捧5、转体旋臂6、后坐下捋7、转身后捋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2、收脚抱球3、转体上步4、弓步前捧5、转体旋臂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第四组九、单鞭1、坐腿转身扣脚左云手2、右云手、勾手、收脚3、转身上步4、弓步推掌。

十、云手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2、左云翻掌并步3、右云翻掌开步4、左云翻掌并步5、右云翻掌开步6、左云翻掌并步。

十一、单鞭1、右云翻掌勾手2、转身上步3、弓步推掌。

第五组十二、高探马1跟步翻掌 2、坐腿屈臂3、虚步探掌。

十三、右蹬脚1、穿手收脚2、上步翻掌3、弓步分手4、提膝抱手5、分掌蹬脚。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一、起式1、两脚开立2、两臂前举3、屈膝按掌二、左右野马分鬃1、抱球收脚2、转身上步3、弓步分靠4、坐腿转身撇脚5、抱球收脚6、转身上步7、弓步分靠8、坐腿撇脚转身9、抱球收脚10、转身上步11、弓步分靠三、白鹤亮翅1、跟步抱手2、坐腿转腰3、虚步分手四、左右搂膝拗步1、右臂前摆2、摆臂收脚3、屈臂上步4、弓步搂推5、坐腿转身撇脚6、摆臂收脚7、屈臂上步8、弓步搂推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12、弓步搂推掌五、手挥琵琶1、跟步展臂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六、左右倒卷肱1、转体撒手翻掌2、退步卷肱3、后坐虚步推掌4、转体撒手翻掌5、退步卷肱6、后坐虚步推掌7、转体撒手翻掌8、退步卷肱9.后坐虚步推掌10、转体撒手翻掌11、退步卷肱12、后坐虚步推掌七、左揽雀尾1、转体撒手2、收脚抱手3、转体上步4、弓步前棚5、转体旋臂6、后坐下捋7、转身后捋8、转体搭手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八、右揽雀尾1、转身分手2、收脚抱手3、转体上步4、弓步前棚5、转体旋臂6、后坐下捋7、转身后捋8、转体搭手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九、单鞭1、坐腿转身扣脚云手2、云手、勾手、收脚3、转身上步4、弓步推掌十、云手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2、左云翻掌收步3、右云翻掌开步4、左云翻掌收步5、右云翻掌开步6、左云翻掌收步十一、单鞭1、右云勾手2、转身上步3、弓步推掌十二、高探马1跟步翻掌2、坐腿屈臂3、虚步探掌十三、右蹬脚1、穿手收脚2、上步翻掌3、弓步分手4、提膝抱手5、分手登脚十四、双峰贯耳1、收脚并手2、落脚收拳3弓步贯拳十五、转身左蹬脚1、坐腿转身分手2、提膝抱手3分手登脚十六、左下势独立1、落脚转身摆手勾手2、屈膝开步3、仆步穿掌4、弓步挑手5、独立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1、落脚转身摆手勾手2、屈膝开步3、仆步穿掌4、弓步挑手5、独立挑掌十八、左右穿梭1、落脚转身撇脚2、抱手收脚3、上步错手4、弓步架推掌5、转身撇脚6、抱手收脚7、上步错手8、弓步架推掌十九、海底针1、向前跟步2、坐腿抽手3、虚步下插掌二十、闪通臂1、起身提手收脚2、上步翻掌3、弓步推掌二十一、转身搬拦捶1、后坐转身扣脚握拳2、摆脚搬拳3、收脚摆手4、上步拦掌5、弓步打拳二十二、如封似闭1、插手翻掌2、坐腿收手3、弓步前按二十三、十字手1、坐腿转身分手2、回身两手下落扣右脚3、收右脚、两脚成开立步4、两手举抱二十四、收势1、翻掌分手2、垂臂落手3、并步还原24式呼吸要领预备式: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站立,调整身形(舌抵上腭,提肛收复)松静自然之后调息,缓缓吸气引入丹田,吸足、吸满,意在丹田;而后徐徐将气呼出,意在涌泉穴,调息1-2次再开始打拳。

24式太极拳口令

24式太极拳口令

一、起式1 、左脚开立,与肩同宽。

2 、两臂掤举,达于肩平。

3 、沉跨按掌,落掌跨旁。

二、野马分鬃1 、旋跨揽掌,丁步抱球。

2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3 、坐步翻掌,扣步揽园。

4 、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5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6 、坐步翻掌,扣步揽园。

7 、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8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三、白鹤亮翅1 、跟步抱球,合气化一。

2 、重心后坐,分靠列采。

3 、左脚点地,虚步亮掌。

四、搂膝拗步1 、旋跨摆掌,收脚举臂。

2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3 、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4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5 、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6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1 、按掌跟步,坐步捋带。

2 、转腰拧跨,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1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2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3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4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5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6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7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8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9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10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11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12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七、左揽雀尾1 、转腰展臂,丁步抱球。

2 、猫步前探,弓步掤臂。

3 、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4 、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5 、坐步分掌,沉跨采按。

6 、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八、右揽雀尾1 、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 、丁步抱球,实左虚右。

3 、猫步前探,弓步掤臂。

4 、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5 、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6 、坐步分掌,沉跨采按。

7 、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九、单鞭1 、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 、丁步抱球,猫步勾手。

3 、转腰绷臂,弓步推按。

十、云手1 、后坐翅脚,扣步右采。

2 、收脚掤园,并步合臂。

3 、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4 、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十一、单鞭1 、丁步云摆,猫步勾手。

2 、转腰掤臂,弓步推按。

十二、高探马1 、跟步翻掌,坐腿曲臂。

2 、卷收按掌,虚步沉跨。

24式简化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24式简化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24式簡化太極拳分解動作口訣〈一〉起勢 1. 垂手立正 2. 向左開步 3. 兩手平提 4. 曲膝下按〈二〉左右野馬分鬃1. 微向右轉 2. 丁步右抱3. 微向左轉開步4. 弓步左分5. 後坐撇腳6. 丁步左抱7. 微向右轉開步8. 弓步右分9. 後坐撇腳10.丁步右抱11.微向左轉開步12.弓步左分〈三〉白鶴亮翅1. 跟步中抱 2. 後坐分手 3. 虛步亮掌〈四〉左右摟膝拗步1. 右落左撥2. 丁步反提3. 彎肘開步4. 弓步摟膝推掌5. 後坐撇腳6. 丁步反提7. 彎肘開步8. 弓步摟膝推掌9. 後坐撇腳10.丁步反提11.彎肘開步12.弓步摟膝推掌〈五〉手揮琵琶 1. 跟步鬆掌 2. 後坐挑掌 3. 虛步合掌〈六〉左右倒卷肱1. 右後划弧 2. 彎肘提腿 3. 退步推掌 4. 左後划弧5. 彎肘提腿6. 退步推掌7. 右後划弧8. 彎肘提腿9. 退步推掌10.左後划弧11.彎肘提腿12.退步推掌〈七〉左攬雀尾 1. 右後划弧 2. 丁步右抱 3. 向左開步 4. 弓步左掤5. 右抱左拈6. 後坐右捋7. 左轉搭手8. 弓步前擠9. 後坐拖掌10.弓步前按〈八〉右攬雀尾 1. 坐後扣腳 2. 右轉開掌 3. 丁步左抱 4. 向右開步5. 弓步右掤6. 左抱右拈7. 後坐左捋8. 右轉搭手9. 弓步前擠10.後坐拖掌11.弓步前按〈九〉單鞭 1. 後坐翹腳 2. 左轉抹手 3. 右坐雲轉 4. 丁步勾手5. 轉體開步6. 弓步左推〈十〉雲手 1. 後坐扣腳 2. 右轉按捋 3. 勾手變掌 4. 左雲換重5. 反掌并步6. 右雲換重7. 反掌開步8. 左雲換重9. 反掌并步10.右雲換重11.反掌開步12.左雲換重13.反掌并步〈十一〉單鞭 1. 右雲反掌 2. 丁步勾手 3. 轉體開步 4. 弓步左推〈十二〉高探馬1. 跟步鬆勾 2. 後坐翻掌 3. 虛步推掌〈十三〉右蹬腳1. 穿掌提腿 2. 落步開掌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5. 開掌蹬腳〈十四〉雙峰貫耳1. 收腿并掌 2. 落步垂手 3. 弓步貫拳〈十五〉轉身左蹬腳1. 後坐扣腳2. 左轉開掌3. 右坐沉肘4. 丁步叉抱5. 提膝反掌6. 開掌蹬腳〈十六〉左下勢獨立1. 收腿擺掌勾手2. 扑步穿掌3. 弓步撩掌勾手4. 提膝挑掌〈十七〉右下勢獨立1. (點步)左轉勾手2. 仆步穿掌3. 弓步撩掌勾手4. 提膝挑掌〈十八〉左右穿梭1. 落步坐盤 2. 丁步左抱 3. 邁步轉球 4. 弓步右架左推5. 後坐撇腳6. 丁步右抱7. 邁步轉球8. 弓步左架右推〈十九〉海底針1. 跟步脫手 2. 提膝抽掌 3. 虛步插掌〈二十〉閃通臂1. 上步提手 2. 右架左推〈二一〉轉身搬攔捶1. 後坐扣腳2. 右轉擺掌3. 左架撐拳4. 圈腳搬拳5. 攔掌上步6. 弓步沖拳〈二二〉如封似閉1. 後坐脫手 2. 弓步前按〈二三〉十字手1. 後坐扣腳 2. 右轉開掌 3. 左坐沉肘 4. 叉抱并步〈二四〉收勢 1. 反掌下按 2. 立正還原四十二式太極拳分解動作口訣〈一〉起勢 1. 垂手立正 2. 向左開步 3. 兩手平提 4. 曲膝下按〈二〉右攬雀尾 1. 右轉撇腳 2. 丁步右抱 3. 弓步左掤 4. 向左旋腰5. 丁步左抱6. 右轉開步7. 弓步右掤8. 左抱右拈9. 後坐左捋10.弓步前擠11.後坐反掤12.左轉扣腳13.丁步斜按〈三〉左單鞭1.(勾手)轉體開步2. 弓步左推〈四〉提手 1. 後坐扣腳 2. 右轉平擺 3. 換重提腿 4. 翹腳合掌〈五〉白鶴亮翅 1. 左轉下捋 2. 撤步抱球 3. 右轉提手 4. 虛步亮掌〈六〉摟膝拗步(二式)1. 右落左撥2. 丁步反提3. 彎肘開步4. 摟膝推掌5. 後坐撇腳6. 丁步反提7. 彎肘開步8. 摟膝推掌〈七〉撇身捶1. (東北)後坐撇腳2. 丁步握拳3. 上步提拳4. 弓步撇拳〈八〉捋擠勢(二式)1. 後坐扣腳2. 弓步平抹3. 丁步左捋4. 上步搭手5. 弓步前擠6. 後坐扣腳7. 弓步平抹8. 丁步右捋9. 上步搭手10.弓步前擠〈九〉進步搬攔捶1. 後坐撇腳 2. 左轉伸掌 3. 丁步抱拳 4. 擺步搬拳5. 攔掌上步6. 弓步沖拳〈十〉如封似閉 1. 穿手翻掌 2. 後坐脫手 3. 跟步前按〈十一〉開合手1. 右轉開手 2. 左坐合手〈十二〉右單鞭1. 旋臂開步 2. 襠步開掌〈十三〉肘底捶1. 換重扣腳 2. 左轉托掌 3. 丁步右抱 4. 擺步左分5. 跟步右擺6. 翹腳穿掌〈十四〉轉身推掌(二式)1. 撤步反提 2. 左轉彎肘3. 跟步推掌(北)4. 轉體反提5. 彎肘上步6. 跟步推掌(南)〈十五〉玉女穿梭(二式)1. 撤步伸掌2. 丁步左捋3. 出步搭手4. 弓步右掤5. 跟步反掤6. 換重出步7. 右架左推8. 左轉扣腳9. 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掤13.跟步反掤14.換重出步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腳1. 後坐扣腳 2. 弓步絞臂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5. 開掌蹬腳6. 收腿抱掌7. 落步穿掌8. 弓步絞臂9. 丁步叉抱10.丁步叉抱11.丁步叉抱〈十七〉掩手肱捶1. 丁步合臂 2. 鏟步壓掌 3. 馬步開掌 4. 右坐握拳5. 弓步沖拳〈十八〉野馬分鬃(二式)1. 左轉捋掌2. 右轉搭臂3. 弓步橫列4. 後坐擺掌5. 提膝托掌6. 弓步穿掌7. 後坐撇腳8. 提膝托掌9. 弓步穿掌〈十九〉雲手(三式)1. 後坐扣腳2. 左轉擺掌3. 右坐雲轉4. 左雲換重5. 反掌并步6. 右雲換重7. 反掌開步8. 左雲換重9. 反掌并步10.右雲換重11.反掌開步12.左雲換重13. 反掌并步〈二十〉獨立打虎1. 撤步探掌2. 左轉下捋(扣腳)3. 獨立貫拳〈二一〉右分腳1. 右轉叉抱 2. 開掌分腳〈二二〉雙峰貫耳1. 收腿并掌 2. 落步垂手 3. 弓步貫拳〈二三〉左分腳1. 後坐開掌 2. 丁步叉抱 3. 提膝反掌 4. 開掌分腳〈二四〉轉身拍腳1. 點步沉肘 2. 右轉叉抱 3. 踢腿拍腳〈二五〉進步栽捶1. 落步左撥 2. 出步握拳 3. 弓步栽捶〈二六〉斜飛勢1. 後坐撇腳 2. 丁步交臂 3. 右轉開步 4. 襠步斜靠〈二七〉單鞭下勢1. 換重右碾 2. 擺掌勾手 3. 仆步穿掌〈二八〉金雞獨立(二式)1.(弓步)撩掌勾手2. 提膝挑掌3. 退後落步4. 提膝挑掌〈二九〉退步穿掌1. 退步穿掌〈三十〉虛步壓掌1. 後坐扣腳 2. 左撥右摟 3. 虛步壓掌〈三一〉獨立托掌1. 提膝托掌〈三二〉馬步靠1. 擺步左撥 2. 收步握拳 3. 出步搭臂 4. 半馬步靠〈三三〉轉身大捋1. 後坐旋掌 2. 并步平托 3. 左轉平捋 4. 撤步左捋5. 襠步壓肘〈三四〉歇步擒打1. 換重右轉 2. 右掤左穿 3. 左轉撇腳 4. 歇步擒打〈三五〉穿掌下勢1. 收腳提掌 2. 撤步擺掌 3. 仆步穿掌〈三六〉上步七星1. 弓步挑掌 2. 虛步叉拳〈三七〉退步跨虎1. 撤步右摟 2. 左落右格 3. 提膝挑掌〈三八〉轉身擺蓮1. 扣腳落步 2. 轉身穿掌 3. 虛步伸掌 4. 擺腿拍腳〈三九〉彎弓射虎1. 獨立擺掌 2. 落步按捋 3. 彎肘對拳〈四十〉左攬雀尾1. 後坐撇腳 2. 右轉伸掌 3. 丁步右抱 4. 弓步左掤5. 右抱左拈6. 後坐右捋捋7. 弓步前擠8. 後坐拖掌9. 弓步前按〈四一〉十字手1. 後坐扣腳 2. 右轉開掌 3. 左坐沉肘 4. 叉抱并步〈四二〉收勢 1. 反掌下按 2. 立正還原四十八式太極拳分解動作口訣•起勢:垂手立正,向左開步,兩手平提,曲膝下按.〈一〉白鶴亮翅(正南):(左旋腰)丁步左抱,撤步提手(稍向右旋腰),虛步亮掌(向左旋腰,面向正南).〈二〉左摟膝拗步:右落左撥,丁步反提,彎肘開步,摟膝推掌.〈三〉左單鞭(東偏北15度):後坐扣腳,右轉平帶,收腳穿掌(左坐),弓步右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西南),丁步勾手,轉體開步,弓步左推(東偏北約15度).〈四〉左琵琶勢(正東):跟步平擺(右擺左釆),虛步合掌.〈五〉捋擠勢(三式)(東南-東北-東南):提膝落步,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擠,後坐扣腳,弓步平抹,丁步右捋,上步提手,左弓步擠,後坐扣腳,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擠.〈六〉左搬攔捶(正東):後坐撇腳,右轉伸掌,丁步抱拳,擺步搬拳,攔掌上步,弓步沖拳.〈七〉左掤捋擠按(正東):後坐撇腳,右轉伸掌,丁步右抱,左前上步,弓步左掤,反掌抱拈,後坐右捋,轉腰搭手,弓步前擠,兩手平抹,後坐拖掌,弓步前按.〈八〉斜身靠(步向西北,面向西南):後坐扣腳,右轉開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上步握拳,弓步斜靠.〈九〉肘底捶(正東):後坐扣腳,左轉托掌,丁步右抱(面偏西南),擺步左分,跟步右擺,後坐翹腳穿掌.〈十〉倒卷肱(四式正東):右後划弧,彎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彎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後划弧,彎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彎肘提腿,退步推掌.〈十一〉轉身推掌(四式四隅角):撤步反提(東南),左轉彎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北),轉體反提,彎肘上步,跟步推掌(東南),轉體反提,彎肘上步,跟步推掌(東北),轉體反提,彎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南).〈十二〉右琵琶勢(正西):撤步左拈,翹腳挑掌.〈十三〉摟膝栽捶(正西):丁步左捋,上步搭手,跟步前掤(後坐),丁步反提,彎肘上步,弓步栽捶.〈十四〉白蛇吐信(二式正東):後坐托掌,扣腳轉體(右),歇步推掌,左後划弧,彎肘蓋步,歇步推掌.〈十五〉拍腳伏虎(二式正東):上步舉掌,踢腿拍腳,蓋步擺掌,轉身握拳,右拿左貫(正北),後坐扣腳,換重平抹,上步舉掌,踢腿拍腳,蓋步擺掌,轉身握拳,左拿右貫(正南).〈十六〉左撇身捶:後坐扣腳,換重平抹,丁步握拳,弓步撇拳.〈十七〉穿拳下勢:後坐分掌,合拳收腳,樽身穿拳,仆步舉拳.〈十八〉獨立撐掌(二式正東):弓步挑拳,提膝穿掌,獨立撐掌(左),蓋步下壓,提膝穿掌,獨立撐掌(右).〈十九〉右單鞭(西偏北約15度):撤步抱拈,後坐右捋,弓步左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東南),丁步勾手,轉體開步,弓步右推.〈二十〉右雲手(三式,正南):後坐扣腳,左轉按捋,勾手變掌,右雲換重,反掌并步,左雲換重,反掌開步,右雲換重,反掌并步,左雲換重,反掌開步,右雲換重,反掌并步(扣步45度).〈二一〉右左分鬃(正西):左雲換重,丁步左抱,轉體出步,弓步右分,後坐撇腳,丁步右抱,轉體出步,弓步左分.〈二二〉高探馬(正西):跟步仰掌,虛步探掌.〈二三〉右蹬腳(西偏北30度):轉身帶掌,上步穿掌,弓步分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開掌蹬腳.〈二四〉雙峰貫耳(西偏北30度):收腿并掌,落步垂手,弓步貫拳.〈二五〉左蹬腳(西偏南30度):後坐開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開掌蹬腳.〈二六〉掩手撩拳(弓步偏西南,撩拳朝正西):丁步合臂,抱拳上步,弓步撩拳.〈二七〉海底針(正西):跟步盤手,後坐抽掌,虛步插掌.〈二八〉閃通背(正西):上步提手,右架左推.〈二九}(正東偏南):後坐扣腳,右轉開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提膝反掌,開掌分腳,落步穿掌,弓步平抹,丁步絞臂,提膝反掌,開掌分腳.〈三十〉摟膝拗步(二式,正東):丁步反提,彎肘上步,摟膝推掌,後坐撇腳,丁步反提,彎肘上步,摟膝推掌.〈三一〉上步擒打:後坐穿掌,弓步平抹,上步左拿,弓步沖拳.〈三二〉如封似閉:跟步開掌,上步拖掌,弓步前按.〈三三〉左雲手(三式,面向正南):後坐扣腳,右轉按捋,左雲換重,反掌并步,右雲換重,反掌開步,左雲換重,反掌并步,右雲換重,反掌開步,左雲換重,反掌并步(扣步45度).〈三四〉右撇身捶(東偏南30度):撤步探掌,收腳落拳,弓步撇拳.〈三五〉左右穿梭:後坐扣腳,弓步平抹,收腳右捋,出步搭手,弓步左掤,跟步反掤,換重出步,左架右推,右轉扣腳,弓步平抹,收腳左捋,出步搭手,弓步右掤,跟步反掤,換重出步,右架左推.〈三六〉退步穿掌(正東):後坐翹腳,左轉平擺,退步穿掌.〈三七〉虛步壓掌(正西):後坐轉體舉掌,虛步壓(左)掌.〈三八〉獨立托掌(正西):提膝托掌.〈三九〉馬步靠:擺步左撥,丁步握拳,上步搭臂,半馬步靠.〈四十〉轉身大捋:後坐擺掌,并步平托,左轉平捋,撇步左捋,襠步壓肘.〈四一〉撩掌下勢:換重右轉,右掤左穿,左轉撇腳,跟步撩掌,換重右提,丁步勾手,仆步穿掌.〈四二〉上步七星(正西):弓步挑掌,虛步叉拳.〈四三〉獨立跨虎:撤步右摟,左落右格,提膝挑掌.〈四四〉轉身擺蓮:右轉落步,轉體穿掌,虛步伸掌,擺腿拍腳.〈四五〉彎弓射虎(西南):收腿落步,右轉按捋,弓步打拳.〈四六〉右搬攔捶:後坐扣腳,左轉穿掌,丁步抱拳,擺步搬拳,攔掌上步,弓步沖拳.〈四七〉右掤捋擠按(正西):後坐撇腳,左轉伸掌,丁步左抱,右前上步,弓步右掤,右轉抱拈,後坐左捋,轉腰搭手,弓步前擠,兩手平抹,後坐拖掌,弓步前按.〈四八〉十字手(正南):後坐扣腳,左轉開掌,換重叉抱(左掌在外),並步起立.•收勢:掌下按,立正還原.。

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预备:两脚并立,头正颈直。

含胸拔背,百会虚领。

松肩坠肘,松腰敛臀,屈膝提踵,左侧开立。

一、起势以肩带肘,缓缓前棚,松膝沉胯,松肘下按。

二、野马分鬃『收脚抱球,转身出脚,弓步分掌,后脚蹬转,后坐摆脚,重心前移』(3遍)三、白鹤晾翅跟半步,插抱球,后脚踏实,微转举臂。

左掌拨按,虚步晾翅。

四、搂膝拗步劈掌下落,转身带臂。

『收脚摆臀,出脚卷臂。

弓步搂膝,按掌前推。

(后坐摆脚,重心前移)』(3遍)五、手挥琵琶跟半步探掌,踏实后坐。

收肘摆臂,虚步合肘。

六、倒卷肱『侧后打开,回头转掌。

收脚卷臂,撤步推掌。

前脚碾正。

』(4遍)七、左揽雀尾收步抱球,转身出脚。

弓步棚,转腰送掌。

后坐捋,正身搭腕。

弓步挤,抹掌后引。

弓步按,(扣脚转身)。

八、右揽雀尾同七,方向相反。

九、单鞭扣脚转身,两臂左摆。

重心右移,两臂右摆。

旋腕勾手,丁步搭腕。

转身出脚,弓步按掌。

十、云手扣脚转身,两臂右摆。

重心左移,换掌左云。

收脚换掌,重心右移,两臂右云。

换掌出脚,重心左移,两臂左云。

收脚换掌,重心右移,两臂右云。

出脚换掌,重心左移,换掌左云。

收脚换掌,重心右移,两臂右云。

十一、单鞭旋腕勾手,丁步搭腕。

转身出脚,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跟半步,勾变掌。

后脚踏实,托掌卷臂,虚步收掌(前手)前推(后手)。

十三、右蹬脚收脚穿掌,出脚分掌。

重心前移,两臂下抱。

提膝抱手,蹬脚分掌。

十四、双峰贯耳收脚合肘,屈膝下沉。

上步分手,弓步贯拳。

十五、左蹬脚后坐松掌,扣脚转身。

后坐下抱,提膝抱手,蹬脚分掌。

十六、左下势独立收脚丁步,勾手搭腕。

下蹲仆步,转体穿掌,摆脚起身,扣脚背勾。

前脚微摆,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落脚转身,勾手搭腕。

下蹲仆步,转体穿掌。

摆脚起身,扣脚背勾。

前脚微摆,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左脚前落,收脚抱球。

出脚滚球,弓步架推。

后坐微扣,收脚抱球。

出脚滚球,弓步架推。

十九、海底针跟半步。

右脚踏实,划圆提肘,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背)直腰搭腕,出脚弓步架推。

24混元太极拳分解教学口令

24混元太极拳分解教学口令

24混元太极拳分解教学口令24式太极拳应该怎么打呢?它的分解动作口令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谱一、无极起式练拳须从无极始掤挤捋按须认真掤,意在腕背挤,意在指尖捋,意在掌心按,意在掌根二、金刚捣捶正面立圆顺时圈平圆左弧腰左旋平圆右弧摆右脚双掌右捋铲左脚左手反撩上右步弓步右手出勾拳右侧立圆反背拳三、懒扎衣正面立圆顺时圈右拉左采如拔剑双臂左合如十字平开双掌提右腿双臂再合落右足右臂向右托左臂沉肘坐腕立右掌左掌按摩到丹田四、六封四闭两掌顺时转小圈掌背连根向右挤正面立圆顺时圈左刁右托再合腕两掌松落腰转左两掌画弧到耳侧左足内收虚点地两掌下压如拔胡五、单鞭右合左开运两掌双掌大圆对开合右手出钩左仰掌起左足钩收落铲左手荡开右脚叩左手顺时转丹田左开单鞭弓马步六、白鹤亮翅双手下松左膝侧双掌顺时一大圈双掌平胸向右捋顺时小圈左足收上动不停左足摆左掤右捋上右足交叉顺时混元圈双臂合十右足铲重心前移亮右翅七、斜行拗步右掌化弧落中线重心後移右脚摆重心前移左手扬左脚钩铲撑两掌重心左移收右脚搂膝拗步左手钩右掌平圆反时圈面向中央背撑圆八、提收右足上步虚点地双手松落两胯侧右足後撤一大步左足拖回虚点地两手大圆落腹前双掌提升右肩前按掌提腿右脚立虚领顶劲命门撑九、前蹚拗步落脚左掤右掌挤右合左开左脚摆右掌左捋扣左腕右腿里合落地铲双手反时正立圆右掌向右平拉开马步坐腕沉两肘十、掩手肱捶双臂合十左旋腰右领左随右旋腰左领右随左旋腰震脚开步松两掌左盖右炮反背捶磨盘穿掌反时展先合後开八字手左掩右冲发寸劲右把左扣提右膝十一、披身捶左侧小合混元圈右掌顺时扫大圆双掌松落如无极阴掌前掤阳掌落平弧合十右在上两掌侧开提右腿右足开步再合十平圆反时抓一把左拳右探眼朝上右拳吊摆沿走前右挂左拦要蓄劲左挂右拦意为先十二、背折靠右拳松落反时圈右拳左领腰转左左拳下撑大腿根右臂逆缠腰转右十三、青龙出水右掌松落顺时圈右挂左拦似从前左挂右拦拳反背左手撩指右拳落右拳吊摆左手回十四、双推手右拳变掌顺时圈左掌丹田转小圆右足内叩随腰转左足微收双掌捋双掌松落左足摆双掌左捋上右足双掌合十再松落大圆合劲左肩前右足前跨一大步左足拖步双掌推势如推倒万重山十五、三换掌两掌松落腰转右双臂提升折右臂转腰前抹右阴掌转腰前抹左阴掌转腰前抹右阴掌十六、倒卷肱双掌顺时一圈半右掌变拳找左肘左肘随腰推向前左足斜退一大步右掌浮抹左阳臂左掌松落大腿旁左掌前捋左脚扣右足斜退一大步左掌浮抹右阳臂右掌松落大腿旁左式重覆再一遍十七、退步压肘磨盘穿掌小立圆右掌平扫过左膝左掌平扫到右膝右肘下压左仰掌身微下沉顶劲领重心後移身微起两掌对拉分阴阳磨盘穿掌扣左足右足弧形撤大步左肘下压右仰掌余式同前方向反十八、中盘双掌反时侧立圆左足回收虚点地左手随腰甩仰掌左足画弧外摆落右腿提平右臂举震脚斩手腕相合左足开步腰右转右合左开右跟步左足侧开大马步右捋左臂定中盘十九、闪通背双手原地顺时圈右足回收虚点地顺时再圆双臂合右足前伸重心左弓步左采右掌劈左足上步穿右掌双掌反时向後捋左足平移横叩步双掌下游右足虚右足後扫再落实左按右采劲在腰二十、击地捶顺时捋采掌变拳右拳前崩心向下左拳平拉到左侧右足踏地小并步右拳反时内摆捶右足上步顺自然左拳顺时内摆捶左足上步顺自然右拳反时栽向地左拳顺时小臂斜顶劲不丢弓左步二十一、平心捶右拳反背穿心肘上左足海底翻花双拳松落心向後双臂顺缠向後引震右脚双臂合十左上右下於腹前两掌侧开左足开磨盘穿掌反时展左掩右冲发寸劲二十二、煞腰压肘左足前移虚点地右拳顺时反背捶左足後撤一大步双臂合十腰转左双拳随腰顺时甩松腰坐胯体松沉二十三、当头炮双拳变掌顺时圈上捋下采再抓拳右足回收虚点地右足外摆再震落双拳采落右下方左足上步成弓步左掤右冲当头炮二十四、收式双掌前引再後捋右足上步虚点地右臂前撩左臂合右足回收成并步双掌松落归无极捧气收功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要点提示一、无极起式无极式站立时, 要松肩, 松肘, 松胯, 松腕, 周身自然, 内外六和. 顶劲要虚虚领起, 腰部放松下塌, 命门自然松开, 虚心实腹, 意沉丹田. 如此三至五分钟, 待四肢百骸感到蘯然无存, 气息移动时, 再练习起势动作. 做起势动作时, 要注意意气的运行. 心意后引时, 内气由下丹田蓄引至后丹田, 手随意动, 同时后引. 心意上堋时, 内气由命门出发, 循体后督脉上行, 至两肩, 两肘, 两腕. 然后两腕领气虚虚上堋, 形成堋劲. 心意前驱, 气贯指梢伸挤, 而成挤劲; 心意回引, 气从梢端返回两肘, 形成捋劲; 心意下沉, 无极站桩, 意守丹田, 太极起式, 要求圆活流畅. 所画之圈要大一点, 要有深拔之意, 以后的动作都要求如此, 要掌握阴阳的对称, 统一和互为转换. 由下向上堋, 有上必有下; 由后向前挤, 有前必有后; 由前向后捋,有后必有前; 由上向下按, 有下必有上.,二、金刚捣碓做金刚捣碓时, 要注意右膝是由右拳上提自然带上来的, 右胯, 膝, 脚三节要放松松开, 若断若连,毫无拙力,为松气震脚做好准备. 震脚时切不可努气用力, 使劲跺它, 不可为追求形式上的整劲和声音, 使骨节肌肉紧张而导致伤骨, 伤筋, 伤肾, 伤脑, 伤气, 伤身. 震脚是松气, 松劲所致, 是身心俱松的表现, 意到气到, 气到劲自然到, 积柔而成刚. 定势时腹归太极元相, 心内一片太和. 本式的折叠右转, 回捋水平圈实, 与步伐调整要协调一致, 圆活流畅, 同时完成. 腿手分家, 应匀速对称, 配合得当. 两脚不要在一条直线上, 相差半步左右, 以保持稳定脚. 上步勾拳与左手相合, 应同时完成, 拳到, 脚到, 身到. 右脚屈膝上提, 是右拳上提牵引所致. 右脚震落是松气, 松腿, 自由下落, 不可跺脚, 以防自伤. 无论是提脚还是震脚, 右腿, 胯, 足, 三节要放松, 若断若连, 以后动作均如此.三、揽扎衣做揽扎衣动作时, 要注意胸腹的开合折叠, 腰, 背, 臂的迎引后撑, 以及两腕的旋转之意. 还要做好欲开先合, 合之再合的续合式. 两臂伸展斜开时, 肩, 肘, 腕应依次伸展, 节节相开. 最后右臂向右展开时, 要以腰带手, 肩, 肘, 手依次伸展, 同时要注意臂弯似满月. 本式的提腿, 开手和缠腿合手, 上肢与下肢运动, 应协调一致, 相反相成, 同时完成. 右转平开前, 右手有一欲右先左的逆缠翻掌折叠小圈, 定势时手不能出圈, 即手不能开过右腿, 并保持周身的圆浑.四. 六封四闭六封四闭两手环形旋绕时, 要靠胸腹折叠开合, 和腰胯的旋拧圆转, 这样才能使周身更圆活, 气息更流畅. 向右下前方斜按时, 以右手为主, 左手为辅, 同时有肩靠, 手靠, 胯靠, 膝靠之意, 手到脚到身体到, 意到拳到, 一气呵成. 本式的大捋圈, 要有高山流水的意境. 左手引带右托手, 两手配合, 与捋手变化, 既横捋手变捋掠手. 收步斜按左上右下45度斜线流畅下按, 松沉下按, 虚实分清.五. 单鞭做丹田内转的做单鞭式动作时, 胸部常兼有堋捋之意, 胸腹同时圆转开合折叠. 右勾手伸展时, 形如抽丝, 一挥而就, 并与左手对拉相开. 左手围绕肚脐旋转, 是在丹田内转的带动下完成的, 要内外合一, 周身一家. 左手开展时, 肩, 肘, 手依次相开, 最后意贯指梢. 整个动作意气神形要浑然一体. 本式的勾手左转圈, 是右勾手与左转腰相向运动圈, 似盘旋抽丝一般. 勾手时, 拇, 食, 中三指撮拢, 谓心, 肝, 脾相合; 也可五指撮拢, 谓五脏相合. 松开左手, 是左手与右勾手, 与右脚之间的放松对开, 闭合要又由衷而开, 又有混元博大之意.六、白鹤亮翅白鹤亮翅上合下开时, 左手护手护脸, 右手护腹护裆, 上下护住中线, 左右两肘护两肋, 这是对挤掩. 左手暗藏催心掌. 配合右脚上步擦地, 前肩靠, 肩靠, 肘靠, 撩阴掌, 前弓后蹬并身到, 这是对比掩. 本式的两个斜开合圈, 根据胸朝东北方位而称斜开合. 前者为上合下开, 右肩靠, 作运气准备; 后者为白鹤亮翅作运气准备. 前者又称欲合先开, 后者又称欲开先合, 又都寓闪展腾挪和化引之用法.七、斜行拗步做斜行拗步时要注意, 两手交替斜线运行, 皆不过中线, 左右轮换而又护着中线. 左手运左半身, 右手运右半身而不失中定. 以腰带手, 以手领腰, 腰腹, 臀胯折叠旋绕, 胸腹同时开合折叠. 本式的左脚开步与右手斜伸, 是沿东北和西南两个隅角成一斜线, 跟步斜行和上步斜行, 都沿这一斜线运行. 方位是斜的, 所行之圈是斜的. 右手为主, 斜行, 转圈; 左手为辅, 斜行, 转圈, 两圈交替斜行. 右脚跟步是右手向前斜行牵引所致.八、提收提收中的两手上提, 为提收上式的接应劲, 接住对方来势, 引臂入圈贵在精神贯注, 神形相合而不留痕迹. 收捋时, 周身沉稳地蓄住劲, 而达到引劲落空的目的. 虽未发而意在先. 两手按挤, 提膝上顶须同时完成. 左膝堋顶, 暗藏靠封里合腿, 腰微暗转, 尽由己发. 提收圈中寓捋, 引, 化, 拿, 蓄等变化. 要与丹田内转, 腰身内转相配合, 提膝和推掌须同时完成. 右腿沉好, 左腿提好.九、前趟拗步前趟拗步里面有一个以闪身法引转来势的动作, 一退, 一转, 一引, 一缠而引劲落空. 右腿屈膝上提时, 塌腰敛臀合裆, 周身拧裹相合, 上下一起到. 落步进逼屈身劲, 上劲下屈膝堋顶. 上劲在两手, 左手为采手, 合手, 擒拿手; 右手为扑面催心掌, 下屈在膝顶, 胸腹中膛行, 审时夺势里合腿, 心意如游龙回旋, 身形似弹簧缠绕而连绵不断. 上步挤手须上下相随, 意到, 拳到, 渐发于足, 前弓后蹬, 节节贯通. 双开水平圈时, 两臂, 肩, 肘, 手与两腿, 胯, 膝, 足, 由内而外依次伸展, 对称相开, 开中有合, 气势博大.十、掩手肱捶掩手肱捶右脚震落时,不可努气用拙力, 拳在松气震落,在最后出拳之前, 左手食指的方向和右拳蓄势的方向, 以及眼神, 心意所注之处, 要三点成一线, 才能有的放矢. 左手前掩为接劲, 右拳屈屈为蓄劲, 随屈就伸, 阴阳互变, 拳到, 肘到, 意到, 气到, 劲到. 出拳时要积柔成刚, 切不可努气用力, 也不可以力代气. 梢虚中髓根节摧, 拧腰转胯起于足. 右手要反转平圈, 左手是正转平圈, 转体是廻旋折叠圈, 要绕丹田垂直轴转, 转体扣拳, 扣脚, 提腿, 合手须同时完成, 一转而成, 重心不升起, 沉住气, 右腿提好, 顶劲领好, 左右平准, 中正独立. 以后独立腿步都需如此.十一、披身捶披身捶为大转身法, 右手先松落, 为承接来势引劲落空, 右转旋绕一大圈时, 应圆活, 无凸凹, 并有肩靠, 肘靠, 臂靠之意, 暗藏采手和切掌,辅以右脚里合腿法, 腿手并用, 而令对方, 此手法之巧, 全仗身法的上下配合, 转关在腰, 周身上下左右, 需一起松沉裹合, 蓄住劲. 两手节节抓臂握拳, 而有抓筋拿脉之意. 披身捶的环形开合圈, 需圆浑饱满. 胸, 腹, 腰, 背, 臀, 胯同时开合折叠, 全身充满弹性, 上开下合, 下开上合须对称协调, 同时完成. 磨盘转圈要合周身之气运转, 气运带脉, 转丹田. 连环炮应匀速对称, 前后对立, 两抽换, 劲由足发. 披身摆拳要合着腰裆劲, 顶住周身气, 围绕中轴线左右回旋披转饱满, 圆浑, 虚实互换, 落气到脚, 两脚心有折转, 下转之意.十二、背折靠背折靠一是折背靠, 而是折肘靠, 一是折背靠.十三、青龙出水青龙出水要求左摆拳时右挂肘, 右反背拳时左挂肘, 左抑扬指时右挂肘, 右阴俯拳时左挂肘, 且左右对称, 屈身相配, 由中而运.十四、双推手转身上步时, 两手领住周身之气, 自右向左转, 转体转圈转重心, 与右脚上步要同时完成.十五、三换掌三换掌是重心定在右腿上, 通过两腰左右抽换来达到换掌, 达到换虚实, 既四次转腰三次换掌.十六、倒卷肱倒卷肱右拳沿后上前下的立圆轨迹绕转时, 右手用意节节抓臂而成拳,暗含抓筋拿脉之意; 左手立掌护于体前, 与腹前的右拳上下照应, 上紧下徐, 右拳随时弹击对手裆腹部. 后撤时, 后撤之脚如履薄冰. 定势时, 前手臂弯如弓, 身虽后移而意在前, 自然中定平准. 卷肱时, 以意旋腕转膀, 逆旋开展, 顺缠卷收, 总要松活, 柔顺, 圆转, 连贯. 撤步时需贴地走斜弧线, 有如履薄冰之意. 重心后移身后坐, 转腰与两手前后对开需同时完成, 匀速对称, 协调一致, 到拳到.十七. 退步压肘退步压肘做单双臂磨盘缠丝圈时, 臂以肘为轴, 身体以腰为轴, 两腿以膝为轴, 上, 中, 下同时磨盘旋绕, 并与胸腹开合折叠相配合, 三轴同旋而形成周身一家的磨盘缠丝圈. 做右压肘式时, 要注意两臂抱肩合肘, 两腿开胯圆裆, 腰背裹圆, 周身相和. 右脚弧形后撤时, 脚掌贴地, 如履薄冰. 要细心体会脚下的感觉. 身体右转, 后移, 下坐, 要沉稳凝重, 安如磐石. 退步压肘不是局部的单一肘部下压, 而是整体的抱肩合肘身下沉的自然压肘. 右脚退步与倒卷肱退步相同, 先收步, 再贴地弧线撤步.十八. 中盘做上合下开式时, 右脚震落应松气, 松腿, 震脚不可努气用力跺它. 左脚开步应顺遂自然, 好像是被右脚震弹出去似的, 左腿同样要放松, 无拙力, 形成左转側斜双逆双开缠丝圈后, 两手上下斜开, 和右脚收拉, 皆要随身腰而动, 身到手到, 手到脚到; 右脚似乎是被左手领带而左移的. 右脚要松胯, 松膝, 松脚, 胯, 膝, 脚三节若断若连. 中盘要斜开, 也以左手为主, 右手为辅, 领住周身之气, 由内向外的斜开分行. 两手开, 两腿也开, 上下同时对开, 开而不出圈. 左手与左腿相合, 右手与右腿相合, 开而不散.十九. 闪通背。

二十四式太极拳口诀(动作详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口诀(动作详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歌诀,附拳谱1起式平行站,同肩宽,臂慢起,屈肘按,指微屈,掌心下,蹲多高,各自看。

身正腰松休撅臀,两肘松垂肩要沉,落臂屈膝须一致,按掌高度与肩平。

2左右野马分鬃上体保持正,分手成弧形,出步探虚实,如履薄层冰,若想弓步稳,横距三十分。

3白鹤亮翅跟半步,身后坐,抱球状,鹤翅亮。

左手放胯前,右手头边停,两臂保持半圆形,左脚虚点地,双膝微弯曲,后坐提手须统一。

4左右搂膝拗步进退多变化,虚实分清爽。

两手怀中抱,依次莫乱慌。

搂膝和推手,不可俯或仰。

推手沉肩肘,坐腕且舒掌。

5手挥琵琶跟半步,再坐实,左脚翘,膝微屈,左手挑,高齐鼻,右手回,落于腹。

左虚右实要稳平,左挑右落走弧形。

沉肩垂肘掌心对,两手挥弹琵琶琴。

6左右倒卷肱前推回手走弧形,两手速度要均匀。

进步慢慢虚变实,腰胯放松运转灵。

7左揽雀尾揽雀尾中含四法,掤捋挤按拳精华。

掤:左弓步,左手掤,和分鬃,有不同;捋:翻两掌,伸前方,坐身捋,如牵羊;挤:屈右肘,附左腕,慢挤出,保持圆;按:翻手心,左右分,画圆圈,要认真。

8右揽雀尾蹬左腿,扣脚尖,腰右转,手不变,腰回走,落右手,右丁步,左抱球,弓步掤,两手分,坐身捋,手先伸,合手挤,弓步慢,两手分,同时按。

掤在两臂要撑,捋在掌中要轻,挤在手背要横,按在腰腿要攻。

9单鞭身后坐,脚里扣,腰左转,再向右,左腿虚,右腿实,右手勾,左掌立,出左脚,弓步走,勾不变,推左手。

单鞭动作并不难,腰转手随是关键, 先收后出虚变实,弓步推掌慢转腕。

10云手左脚蹬,脚里扣,手随腰,转向右,继续走,云左手,并右脚,云右手,左横行,左手云,并右脚,右手云,重复式,共三次,越连贯,越有趣。

左脚横出向左行,右脚并步右手云, 身直膝屈重心稳,腰如车轴手如轮。

11单鞭单鞭式,与前重,形不变,要领同。

12高探马跟半步,移重心,虚实变,要分清,右勾手,变成掌,两手心,翻向上,左手收,腰前方,右手推,经耳旁。

上体自然直,双肩要松沉,右肘微垂下,眼看前手平。

二十四式太极拳_现用图解+记忆口诀

二十四式太极拳_现用图解+记忆口诀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1、起势动作分解: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2、左右野马分鬃动作分解:(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白鹤亮翅动作分解: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4、左右搂膝拗步:动作分解:(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5、手挥琵琶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6、左右倒卷肱动作分解:(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7、左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8、右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9、单鞭动作分解: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10、云手动作分解:(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11、单鞭动作分解: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12、高探马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13、右蹬脚动作分解: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14、双峰贯耳动作分解: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15、转身左蹬脚动作分解: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16、左下势独立动作分解: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17、右下势独立动作分解: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18、右左穿梭动作分解:(1)右穿梭: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19、海底针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20、闪通臂动作分解: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21、转身搬拦捶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坐身握拳、踩脚搬拳、转体旋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22、如封似闭动作分解: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按掌23、十字手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弓步分手、坐腿扣脚、收脚合抱24、收势动作分解:翻掌前撑、分手下落、收脚还原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预备势并脚直立两臂下垂手指微屈虚颌顶劲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双眼平视全身放松一、起势左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稍右转体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三、白鹤亮翅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转体摆臂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五、手挥瑟琶跟步展臂后坐引手虚步合手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七、左揽雀尾转体撤手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下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八、右揽雀尾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九、单鞭转体运臂右脚内扣上体右转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十、云手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开步云手扣脚云手十一、单鞭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十二、高探马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十三、右蹬脚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收脚合抱蹬脚分手十四、双峰贯耳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十五、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蹬脚分手十六、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落脚勾手碾脚转体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八、左右穿梭1、右穿梭落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2、左穿梭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十九、海底针跟步提手虚步插掌二十、闪通臂提手提脚弓步推掌二十一、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弓步打拳二十二、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二十三、十字手后坐扣脚弓步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二十四、收势翻掌分手垂臂落手并步还原。

24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24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24式简化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第一段一、起势 1. 垂手立正 2. 向左开步 3. 两手平提 4. 曲膝下按二、左右野马分鬃 1. 微向右转 2. 丁步右抱 3. 微向左转开步 4. 弓步左分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左抱 7. 微向右转开步 8. 弓步右分9. 后坐撇脚 10.丁步右抱 11.微向左转开步 12.弓步左分三、白鹤亮翅 1. 跟步中抱 2. 后坐分手 3. 虚步亮掌第二段四、左右搂膝拗步 1. 右落左拨 2. 丁步反提 3. 弯肘开步 4. 弓步搂膝推掌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反提 7. 弯肘开步 8. 弓步搂膝推掌9. 后坐撇脚 10.丁步反提 11.弯肘开步 12.弓步搂膝推掌五、手挥琵琶 1. 跟步松掌 2. 后坐挑掌 3. 虚步合掌六、左右倒卷肱 1. 右后划弧 2. 弯肘提腿 3. 退步推掌 4. 左后划弧 5. 弯肘提腿 6. 退步推掌 7. 右后划弧 8. 弯肘提腿 9. 退步推掌 10.左后划弧 11.弯肘提腿 12.退步推掌第三段七、左揽雀尾 1. 右后划弧 2. 丁步右抱 3. 向左开步 4. 弓步左掤5. 右抱左拈6. 后坐右捋7. 左转搭手8. 弓步前挤9. 后坐拖掌10.弓步前按八、右揽雀尾 1. 坐后扣脚 2. 右转开掌 3. 丁步左抱 4. 向右开步5. 弓步右掤6. 左抱右拈7. 后坐左捋8. 右转搭手9. 弓步前挤10.后坐拖掌 11.弓步前按第四段九、单鞭 1. 后坐翘脚 2. 左转抹手 3. 右坐云转 4. 丁步勾手5. 转体开步6. 弓步左推十、云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按捋 3. 勾手变掌 4. 左云换重5. 反掌并步6. 右云换重7. 反掌开步8. 左云换重9. 反掌并步 10.右云换重 11.反掌开步 12.左云换重 13.反掌并步十一、单鞭 1. 右云反掌 2. 丁步勾手 3. 转体开步 4. 弓步左推第五段十二、高探马 1. 跟步松勾 2. 后坐翻掌 3. 虚步推掌十三、右蹬脚 1. 穿掌提腿 2. 落步开掌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 5. 开掌蹬脚十四、双峰贯耳 1. 收腿并掌 2. 落步垂手 3. 弓步贯拳十五、转身左蹬脚 1. 后坐扣脚 2. 左转开掌 3. 右坐沉肘 4. 丁步叉抱 5. 提膝反掌 6. 开掌蹬脚第六段十六、左下势独立 1. 收腿摆掌勾手 2. 扑步穿掌 3. 弓步撩掌勾手4. 提膝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 1. (点步)左转勾手 2. 仆步穿掌 3. 弓步撩掌勾手 4. 提膝挑掌第七段十八、左右穿梭 1. 落步坐盘 2. 丁步左抱 3. 迈步转球 4. 弓步右架左推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右抱 7. 迈步转球 8. 弓步左架右推十九、海底针 1. 跟步脱手 2. 提膝抽掌 3. 虚步插掌二十、闪通臂1. 上步提手 2. 右架左推第八段二一、转身搬拦捶 1. 后坐扣脚 2. 右转摆掌 3. 左架撑拳 4. 圈脚搬拳 5. 拦掌上步 6. 弓步冲拳二二、如封似闭 1. 后坐脱手 2. 弓步前按二三、十字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开掌 3. 左坐沉肘 4. 叉抱并步二四、收势 1. 反掌下按 2. 立正还原杨氏42式太极拳动作口诀第一段一、起势1.并脚站立:身体保持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手轻贴大腿侧,头颈端正,胸腹舒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眼视前方2.左脚开立:左脚向左轻轻开步,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与肩同宽,手心向下3.屈膝按掌:上体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下按,落于腹前,掌膝相对。

24式太极拳图解口诀完整版

24式太极拳图解口诀完整版

24式太极拳图解⼝诀完整版并脚直⽴两臂下垂⼿指微屈虚颌顶劲下颏微收⾆抵上腭双眼平视全⾝放松第⼀组⼀、起势左脚开⽴两臂前举屈膝按掌⾝体⾃然直⽴,两脚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然下垂,两⼿放在⼤腿外侧,眼向前平看。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与肩同宽,⼿⼼向下。

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

[2]⼆、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稍右转体收脚抱球转体上步⼸步分⼿(1)上体微向右转,⾝体重⼼移⾄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向下,左⼿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下,⼿⼼向上,两⼿⼼相对成抱球状,左腿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

(2)⾝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然伸直,成左⼸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与眼平(⼿⼼斜向上),肘微屈,右⼿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

2、右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步分⼿(1)上体慢慢后坐,⾝体重⼼移⾄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约45度到60度)。

(2)左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体左转,⾝体重⼼再移⾄左腿,同时左⼿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向左上划弧放在左⼿下,两⼿⼼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

3、左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步分⼿三、⽩鹤亮翅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1)上体微向左转,左⼿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向左上划弧,⼿⼼转向上,与左⼿成抱球状,眼看左⼿,右脚跟前进半步,上体后坐,⾝体重⼼移⾄右腿,上体先向右转,⾯向右前⽅,眼看右⼿。

(2)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微向左转,⾯向前⽅,两⼿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上提,停于右前额,⼿⼼向左后⽅,左⼿落于右胯前,⼿⼼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

第⼆组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转体摆臂摆臂收脚上步屈肘⼸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步搂推五、⼿挥琵琶跟步展臂后坐引⼿虚步合⼿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第三组七、左揽雀尾转体撤⼿收脚抱球转体上步⼸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下前挤转腕分⼿后坐引⼿⼸步前按⼋、右揽雀尾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步前挤转腕分⼿后坐引⼿⼸步前按第四组九、单鞭转体运臂右脚内扣上体右转勾⼿收脚转体上步⼸步推掌⼗、云⼿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并步云⼿开步云⼿并步云⼿开步云⼿开步云⼿扣脚云⼿⼗⼀、单鞭转体勾⼿转体上步⼸步推掌第五组⼗⼆、⾼探马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三、右蹬脚穿⼿上步分⼿⼸腿收脚合抱蹬脚分⼿⼗四、双峰贯⽿屈膝并⼿上步落⼿⼸步贯拳第六组⼗五、转⾝左蹬脚后坐扣脚转体分⼿收脚合抱蹬脚分⼿⼗六、左下势独⽴收脚勾⼿屈蹲撤步仆步穿掌⼸腿起⾝独⽴挑掌⼗七、右下势独⽴落脚勾⼿碾脚转体屈蹲撤步仆步穿掌⼸腿起⾝独⽴挑掌第七组⼗⼋、左右穿梭落脚抱球转体上步⼸步架推2、左穿梭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步架推⼗九、海底针跟步提⼿虚步插掌⼆⼗、闪通臂提⼿提脚⼸步推掌第⼋组⼆⼗⼀、转⾝搬拦捶后坐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步打拳⼆⼗⼆、如封似闭穿⼿翻掌后坐引⼿⼸步前按⼆⼗三、⼗字⼿后坐扣脚⼸步分⼿交叉搭⼿收脚合抱⼆⼗四、收势翻掌分⼿垂臂落⼿并步还原。

24混元太极拳分解教学口令

24混元太极拳分解教学口令

24混元太极拳分解教学口令24式太极拳应该怎么打呢式太极拳应该怎么打呢??它的分解动作口令是什么呢它的分解动作口令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 一起来看看吧。

一、无极起式练拳须从无极始掤挤捋按须认真掤,意在腕背挤,意在指尖捋,意在掌心按,意在掌根二、金刚捣捶正面立圆顺时圈 平圆左弧腰左旋 平圆右弧摆右脚 双掌右捋铲左脚左手反撩上右步 弓步右手出勾拳 右侧立圆反背拳三、懒扎衣正面立圆顺时圈 右拉左采如拔剑 双臂左合如十字 平开双掌提右腿双臂再合落右足 右臂向右托左臂 沉肘坐腕立右掌 左掌按摩到丹田四、六封四闭两掌顺时转小圈 掌背连根向右挤 正面立圆顺时圈 左刁右托再合腕两掌松落腰转左 两掌画弧到耳侧 左足内收虚点地 两掌下压如拔胡五、单鞭右合左开运两掌 双掌大圆对开合 右手出钩左仰掌 起左足钩收落铲左手荡开右脚叩 左手顺时转丹田 左开单鞭弓马步六、白鹤亮翅双手下松左膝侧 双掌顺时一大圈 双掌平胸向右捋 顺时小圈左足收上动不停左足摆 左掤右捋上右足 交叉顺时混元圈 双臂合十右足铲重心前移亮右翅七、斜行拗步右掌化弧落中线 重心後移右脚摆 重心前移左手扬 左脚钩铲撑两掌重心左移收右脚 搂膝拗步左手钩 右掌平圆反时圈 面向中央背撑圆八、提收右足上步虚点地 双手松落两胯侧 右足後撤一大步 左足拖回虚点地两手大圆落腹前 双掌提升右肩前 按掌提腿右脚立 虚领顶劲命门撑九、前蹚拗步落脚左掤右掌挤 右合左开左脚摆 右掌左捋扣左腕 右腿里合落地铲双手反时正立圆 右掌向右平拉开 马步坐腕沉两肘十、掩手肱捶双臂合十左旋腰 右领左随右旋腰 左领右随左旋腰震脚开步松两掌 左盖右炮反背捶 磨盘穿掌反时展先合後开八字手 左掩右冲发寸劲 右把左扣提右膝十一、披身捶左侧小合混元圈 右掌顺时扫大圆 双掌松落如无极 阴掌前掤阳掌落平弧合十右在上 两掌侧开提右腿 右足开步再合十 平圆反时抓一把左拳右探眼朝上 右拳吊摆沿走前 右挂左拦要蓄劲 左挂右拦意为先十二、背折靠右拳松落反时圈 右拳左领腰转左 左拳下撑大腿根 右臂逆缠腰转右十三、青龙出水右掌松落顺时圈 右挂左拦似从前 左挂右拦拳反背 左手撩指右拳落 右拳吊摆左手回十四、双推手右拳变掌顺时圈 左掌丹田转小圆 右足内叩随腰转 左足微收双掌捋双掌松落左足摆 双掌左捋上右足 双掌合十再松落 大圆合劲左肩前右足前跨一大步 左足拖步双掌推 势如推倒万重山十五、三换掌两掌松落腰转右 双臂提升折右臂 转腰前抹右阴掌 转腰前抹左阴掌 转腰前抹右阴掌十六、倒卷肱双掌顺时一圈半 右掌变拳找左肘 左肘随腰推向前 左足斜退一大步右掌浮抹左阳臂 左掌松落大腿旁 左掌前捋左脚扣 右足斜退一大步左掌浮抹右阳臂 右掌松落大腿旁 左式重覆再一遍十七、退步压肘磨盘穿掌小立圆 右掌平扫过左膝 左掌平扫到右膝 右肘下压左仰掌身微下沉顶劲领 重心後移身微起 两掌对拉分阴阳 磨盘穿掌扣左足右足弧形撤大步 左肘下压右仰掌 余式同前方向反十八、中盘双掌反时侧立圆 左足回收虚点地 左手随腰甩仰掌 左足画弧外摆落右腿提平右臂举 震脚斩手腕相合 左足开步腰右转 右合左开右跟步左足侧开大马步 右捋左臂定中盘十九、闪通背双手原地顺时圈 右足回收虚点地 顺时再圆双臂合 右足前伸重心左弓步左采右掌劈 左足上步穿右掌 双掌反时向後捋 左足平移横叩步双掌下游右足虚 右足後扫再落实 左按右采劲在腰二十、击地捶顺时捋采掌变拳 右拳前崩心向下 左拳平拉到左侧 右足踏地小并步右拳反时内摆捶 右足上步顺自然 左拳顺时内摆捶 左足上步顺自然右拳反时栽向地 左拳顺时小臂斜 顶劲不丢弓左步二十一、平心捶右拳反背穿心肘 上左足海底翻花 双拳松落心向後 双臂顺缠向後引震右脚双臂合十 左上右下於腹前 两掌侧开左足开 磨盘穿掌反时展左掩右冲发寸劲二十二、煞腰压肘左足前移虚点地 右拳顺时反背捶 左足後撤一大步 双臂合十腰转左双拳随腰顺时甩 松腰坐胯体松沉二十三、当头炮双拳变掌顺时圈 上捋下采再抓拳 右足回收虚点地 右足外摆再震落双拳采落右下方 左足上步成弓步 左掤右冲当头炮二十四、收式双掌前引再後捋 右足上步虚点地 右臂前撩左臂合 右足回收成并步双掌松落归无极 捧气收功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要点提示一、无极起式无极式站立时无极式站立时, , 要松肩要松肩, , 松肘松肘, , 松胯松胯, , 松腕松腕, , 周身自然周身自然, , 内外六和内外六和. . 顶劲要虚虚领起顶劲要虚虚领起, , 腰部放松下塌腰部放松下塌, , 命门自然松开命门自然松开, , 虚心实腹虚心实腹, , 意沉丹田. 如此三至五分钟如此三至五分钟, , 待四肢百骸感到蘯然无存待四肢百骸感到蘯然无存, , 气息移动时气息移动时, , 再练习起势动作习起势动作. . 做起势动作时做起势动作时, , 要注意意气的运行要注意意气的运行. . 心意后引时心意后引时, , 内气由下丹田蓄引至后丹田由下丹田蓄引至后丹田, , 手随意动手随意动, , 同时后引同时后引. . 心意上堋时心意上堋时, , 内气由命门出发命门出发, , 循体后督脉上行循体后督脉上行, , 至两肩至两肩, , 两肘两肘, , 两腕两腕. . 然后两腕领气虚虚上堋虚上堋, , 形成堋劲形成堋劲. . 心意前驱心意前驱, , 气贯指梢伸挤气贯指梢伸挤, , 而成挤劲而成挤劲; ; 心意回引心意回引, ,气从梢端返回两肘气从梢端返回两肘, , 形成捋劲形成捋劲; ; 心意下沉心意下沉, , 无极站桩无极站桩, , 意守丹田意守丹田, , 太极起式极起式, , 要求圆活流畅要求圆活流畅. . 所画之圈要大一点所画之圈要大一点, , 要有深拔之意要有深拔之意, , 以后的动作都要求如此动作都要求如此, , 要掌握阴阳的对称要掌握阴阳的对称, , 统一和互为转换统一和互为转换. . 由下向上堋由下向上堋, , 有上必有下有上必有下; ; 由后向前挤由后向前挤, , 有前必有后有前必有后; ; 由前向后捋由前向后捋,,有后必有前有后必有前; ; 由上向下按上向下按, , 有下必有上有下必有上., .,二、金刚捣碓做金刚捣碓时做金刚捣碓时, , 要注意右膝是由右拳上提自然带上来的, 右胯右胯, , 膝, 脚三节要放松松开脚三节要放松松开, , 若断若连若断若连,,毫无拙力毫无拙力,,为松气震脚做好准备为松气震脚做好准备. . 震脚时切不可努气用力震脚时切不可努气用力, , 使劲跺它使劲跺它, , 不可为追求形式上的整劲和声音不可为追求形式上的整劲和声音, , 使骨节肌肉紧张而导致伤骨使骨节肌肉紧张而导致伤骨, , 伤筋伤筋, , 伤肾伤肾, , 伤脑伤脑, , 伤气伤气, , 伤身伤身. . 震脚是松气松气, , 松劲所致松劲所致, , 是身心俱松的表现是身心俱松的表现, , 意到气到意到气到, , 气到劲自然到气到劲自然到, , 积柔而成刚柔而成刚. . 定势时腹归太极元相定势时腹归太极元相, , 心内一片太和心内一片太和. . 本式的折叠右转本式的折叠右转, , 回捋水平圈实回捋水平圈实, , 与步伐调整要协调一致与步伐调整要协调一致, , 圆活流畅圆活流畅, , 同时完成同时完成. . 腿手分家分家, , 应匀速对称应匀速对称, , 配合得当配合得当. . 两脚不要在一条直线上两脚不要在一条直线上, , 相差半步左右, 以保持稳定脚以保持稳定脚. . 上步勾拳与左手相合上步勾拳与左手相合, , 应同时完成应同时完成, , 拳到拳到, , 脚到脚到, , 身到身到. . 右脚屈膝上提右脚屈膝上提, , 是右拳上提牵引所致是右拳上提牵引所致. . 右脚震落是松气右脚震落是松气, , 松腿松腿, , 自由下落自由下落, , 不可跺脚不可跺脚, , 以防自伤以防自伤. . 无论是提脚还是震脚无论是提脚还是震脚, , 右腿右腿, , 胯, 足, 三节要放松三节要放松, , 若断若连若断若连, , 以后动作均如此以后动作均如此. .三、揽扎衣做揽扎衣动作时做揽扎衣动作时, , 要注意胸腹的开合折叠要注意胸腹的开合折叠, , 腰, 背, 臂的迎引后撑, 以及两腕的旋转之意以及两腕的旋转之意. . 还要做好欲开先合还要做好欲开先合, , 合之再合的续合式合之再合的续合式. . 两臂伸展斜开时两臂伸展斜开时, , 肩, 肘, 腕应依次伸展腕应依次伸展, , 节节相开节节相开. . 最后右臂向右展开时展开时, , 要以腰带手要以腰带手, , 肩, 肘, 手依次伸展手依次伸展, , 同时要注意臂弯似满月同时要注意臂弯似满月. . 本式的提腿本式的提腿, , 开手和缠腿合手开手和缠腿合手, , 上肢与下肢运动上肢与下肢运动, , 应协调一致应协调一致, , 相反相成相成, , 同时完成同时完成. . 右转平开前右转平开前, , 右手有一欲右先左的逆缠翻掌折叠小圈, 定势时手不能出圈定势时手不能出圈, , 即手不能开过右腿即手不能开过右腿, , 并保持周身的圆浑并保持周身的圆浑. .四. 六封四闭六封四闭两手环形旋绕时六封四闭两手环形旋绕时, , 要靠胸腹折叠开合要靠胸腹折叠开合, , 和腰胯的旋拧圆转, 这样才能使周身更圆活这样才能使周身更圆活, , 气息更流畅气息更流畅. . 向右下前方斜按时向右下前方斜按时, , 以右手为主手为主, , 左手为辅左手为辅, , 同时有肩靠同时有肩靠, , 手靠手靠, , 胯靠胯靠, , 膝靠之意膝靠之意, , 手到脚到身体到体到, , 意到拳到意到拳到, , 一气呵成一气呵成. . 本式的大捋圈本式的大捋圈, , 要有高山流水的意境要有高山流水的意境. . 左手引带右托手左手引带右托手, , 两手配合两手配合, , 与捋手变化与捋手变化, , 既横捋手变捋掠手既横捋手变捋掠手. . 收步斜按左上右下45度斜线流畅下按度斜线流畅下按, , 松沉下按松沉下按, , 虚实分清虚实分清. .五. 单鞭做丹田内转的做单鞭式动作时做丹田内转的做单鞭式动作时, , 胸部常兼有堋捋之意胸部常兼有堋捋之意, , 胸腹同时圆转开合折叠圆转开合折叠. . 右勾手伸展时右勾手伸展时, , 形如抽丝形如抽丝, , 一挥而就一挥而就, , 并与左手对拉相开相开. . 左手围绕肚脐旋转左手围绕肚脐旋转, , 是在丹田内转的带动下完成的是在丹田内转的带动下完成的, , 要内外合一, 周身一家周身一家. . 左手开展时左手开展时, , 肩, 肘, 手依次相开手依次相开, , 最后意贯指梢最后意贯指梢. . 整个动作意气神形要浑然一体个动作意气神形要浑然一体. . 本式的勾手左转圈本式的勾手左转圈, , 是右勾手与左转腰相向运动圈相向运动圈, , 似盘旋抽丝一般似盘旋抽丝一般. . 勾手时勾手时, , 拇, 食, 中三指撮拢中三指撮拢, , 谓心谓心, , 肝, 脾相合脾相合; ; 也可五指撮拢也可五指撮拢, , 谓五脏相合谓五脏相合. . 松开左手松开左手, , 是左手与右勾手, 与右脚之间的放松对开与右脚之间的放松对开, , 闭合要又由衷而开闭合要又由衷而开, , 又有混元博大之意又有混元博大之意. .六、白鹤亮翅白鹤亮翅上合下开时白鹤亮翅上合下开时, , 左手护手护脸左手护手护脸, , 右手护腹护裆右手护腹护裆, , 上下护住中线中线, , 左右两肘护两肋左右两肘护两肋, , 这是对挤掩这是对挤掩. . 左手暗藏催心掌左手暗藏催心掌. . 配合右脚上步擦地步擦地, , 前肩靠前肩靠, , 肩靠肩靠, , 肘靠肘靠, , 撩阴掌撩阴掌, , 前弓后蹬并身到前弓后蹬并身到, , 这是对比掩这是对比掩. . 本式的两个斜开合圈本式的两个斜开合圈, , 根据胸朝东北方位而称斜开合根据胸朝东北方位而称斜开合. . 前者为上合下开, 右肩靠右肩靠, , 作运气准备作运气准备; ; 后者为白鹤亮翅作运气准备后者为白鹤亮翅作运气准备. . 前者又称欲合先开合先开, , 后者又称欲开先合后者又称欲开先合, , 又都寓闪展腾挪和化引之用法又都寓闪展腾挪和化引之用法. .七、斜行拗步做斜行拗步时要注意做斜行拗步时要注意, , 两手交替斜线运行两手交替斜线运行, , 皆不过中线皆不过中线, , 左右轮换而又护着中线换而又护着中线. . 左手运左半身左手运左半身, , 右手运右半身而不失中定右手运右半身而不失中定. . 以腰带手, 以手领腰以手领腰, , 腰腹腰腹, , 臀胯折叠旋绕臀胯折叠旋绕, , 胸腹同时开合折叠胸腹同时开合折叠. . 本式的左脚开步与右手斜伸脚开步与右手斜伸, , 是沿东北和西南两个隅角成一斜线是沿东北和西南两个隅角成一斜线, , 跟步斜行和上步斜行上步斜行, , 都沿这一斜线运行都沿这一斜线运行. . 方位是斜的方位是斜的, , 所行之圈是斜的所行之圈是斜的. . 右手为主为主, , 斜行斜行, , 转圈转圈; ; 左手为辅左手为辅, , 斜行斜行, , 转圈转圈, , 两圈交替斜行两圈交替斜行. . 右脚跟步是右手向前斜行牵引所致是右手向前斜行牵引所致. .八、提收提收中的两手上提提收中的两手上提, , 为提收上式的接应劲为提收上式的接应劲, , 接住对方来势接住对方来势, , 引臂入圈贵在精神贯注入圈贵在精神贯注, , 神形相合而不留痕迹神形相合而不留痕迹. . 收捋时收捋时, , 周身沉稳地蓄住劲, 而达到引劲落空的目的而达到引劲落空的目的. . 虽未发而意在先虽未发而意在先. . 两手按挤两手按挤, , 提膝上顶须同时完成须同时完成. . 左膝堋顶左膝堋顶, , 暗藏靠封里合腿暗藏靠封里合腿, , 腰微暗转腰微暗转, , 尽由己发尽由己发. . 提收圈中寓捋收圈中寓捋, , 引, 化, 拿, 蓄等变化蓄等变化. . 要与丹田内转要与丹田内转, , 腰身内转相配合腰身内转相配合, , 提膝和推掌须同时完成提膝和推掌须同时完成. . 右腿沉好右腿沉好, , 左腿提好左腿提好. .九、前趟拗步前趟拗步里面有一个以闪身法引转来势的动作, 一退一退, , 一转一转, , 一引, 一缠而引劲落空一缠而引劲落空. . 右腿屈膝上提时右腿屈膝上提时, , 塌腰敛臀合裆塌腰敛臀合裆, , 周身拧裹相合, 上下一起到上下一起到. . 落步进逼屈身劲落步进逼屈身劲, , 上劲下屈膝堋顶上劲下屈膝堋顶. . 上劲在两手上劲在两手, , 左手为采手左手为采手, , 合手合手, , 擒拿手擒拿手; ; 右手为扑面催心掌右手为扑面催心掌, , 下屈在膝顶下屈在膝顶, , 胸腹中膛行中膛行, , 审时夺势里合腿审时夺势里合腿, , 心意如游龙回旋心意如游龙回旋, , 身形似弹簧缠绕而连绵不断不断. . 上步挤手须上下相随上步挤手须上下相随, , 意到意到, , 拳到拳到, , 渐发于足渐发于足, , 前弓后蹬前弓后蹬, , 节节贯通贯通. . 双开水平圈时双开水平圈时, , 两臂两臂, , 肩, 肘, 手与两腿手与两腿, , 胯, 膝, 足, 由内而外依次伸展外依次伸展, , 对称相开对称相开, , 开中有合开中有合, , 气势博大气势博大. .十、掩手肱捶掩手肱捶右脚震落时掩手肱捶右脚震落时,,不可努气用拙力不可努气用拙力, , 拳在松气震落拳在松气震落,,在最后出拳之前拳之前, , 左手食指的方向和右拳蓄势的方向左手食指的方向和右拳蓄势的方向, , 以及眼神以及眼神, , 心意所注之处, 要三点成一线要三点成一线, , 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的放矢. . 左手前掩为接劲左手前掩为接劲, , 右拳屈屈为蓄劲, 随屈就伸随屈就伸, , 阴阳互变阴阳互变, , 拳到拳到, , 肘到肘到, , 意到意到, , 气到气到, , 劲到劲到. . 出拳时要积柔成刚积柔成刚, , 切不可努气用力切不可努气用力, , 也不可以力代气也不可以力代气. . 梢虚中髓根节摧梢虚中髓根节摧, , 拧腰转胯起于足腰转胯起于足. . 右手要反转平圈右手要反转平圈, , 左手是正转平圈左手是正转平圈, , 转体是廻旋折叠圈, 要绕丹田垂直轴转要绕丹田垂直轴转, , 转体扣拳转体扣拳, , 扣脚扣脚, , 提腿提腿, , 合手须同时完成合手须同时完成, , 一转而成转而成, , 重心不升起重心不升起, , 沉住气沉住气, , 右腿提好右腿提好, , 顶劲领好顶劲领好, , 左右平准左右平准, , 中正独立独立. . 以后独立腿步都需如此以后独立腿步都需如此. .十一、披身捶披身捶为大转身法披身捶为大转身法, , 右手先松落右手先松落, , 为承接来势引劲落空为承接来势引劲落空, , 右转旋绕一大圈时绕一大圈时, , 应圆活应圆活, , 无凸凹无凸凹, , 并有肩靠并有肩靠, , 肘靠肘靠, , 臂靠之意臂靠之意, , 暗藏采手和切掌和切掌,,辅以右脚里合腿法辅以右脚里合腿法, , 腿手并用腿手并用, , 而令对方而令对方, , 此手法之巧此手法之巧, , 全仗身法的上下配合身法的上下配合, , 转关在腰转关在腰, , 周身上下左右周身上下左右, , 需一起松沉裹合需一起松沉裹合, , 蓄住劲. 两手节节抓臂握拳两手节节抓臂握拳, , 而有抓筋拿脉之意而有抓筋拿脉之意. . 披身捶的环形开合圈披身捶的环形开合圈, , 需圆浑饱满需圆浑饱满. . 胸, 腹, 腰, 背, 臀, 胯同时开合折叠胯同时开合折叠, , 全身充满弹性全身充满弹性, , 上开下合上开下合, , 下开上合须对称协调下开上合须对称协调, , 同时完成同时完成. . 磨盘转圈要合周身之气运转运转, , 气运带脉气运带脉, , 转丹田转丹田. . 连环炮应匀速对称连环炮应匀速对称, , 前后对立前后对立, , 两抽换两抽换, , 劲由足发由足发. . 披身摆拳要合着腰裆劲披身摆拳要合着腰裆劲, , 顶住周身气顶住周身气, , 围绕中轴线左右回旋披转饱满披转饱满, , 圆浑圆浑, , 虚实互换虚实互换, , 落气到脚落气到脚, , 两脚心有折转两脚心有折转, , 下转之意下转之意. .十二、背折靠背折靠一是折背靠背折靠一是折背靠, , 而是折肘靠而是折肘靠, , 一是折背靠一是折背靠. .十三、青龙出水青龙出水要求左摆拳时右挂肘青龙出水要求左摆拳时右挂肘, , 右反背拳时左挂肘右反背拳时左挂肘, , 左抑扬指时右挂肘右挂肘, , 右阴俯拳时左挂肘右阴俯拳时左挂肘, , 且左右对称且左右对称, , 屈身相配屈身相配, , 由中而运由中而运. .十四、双推手转身上步时转身上步时, , 两手领住周身之气两手领住周身之气, , 自右向左转自右向左转, , 转体转圈转重心转体转圈转重心, , 与右脚上步要同时完成与右脚上步要同时完成. .十五、三换掌三换掌是重心定在右腿上三换掌是重心定在右腿上, , 通过两腰左右抽换来达到换掌通过两腰左右抽换来达到换掌, , 达到换虚实换虚实, , 既四次转腰三次换掌既四次转腰三次换掌. .十六、倒卷肱倒卷肱右拳沿后上前下的立圆轨迹绕转时, 右手用意节节抓臂而成拳而成拳,,暗含抓筋拿脉之意暗含抓筋拿脉之意; ; 左手立掌护于体前左手立掌护于体前, , 与腹前的右拳上下照应照应, , 上紧下徐上紧下徐, , 右拳随时弹击对手裆腹部右拳随时弹击对手裆腹部. . 后撤时后撤时, , 后撤之脚如履薄冰薄冰. . 定势时定势时, , 前手臂弯如弓前手臂弯如弓, , 身虽后移而意在前身虽后移而意在前, , 自然中定平准自然中定平准. .卷肱时卷肱时, , 以意旋腕转膀以意旋腕转膀, , 逆旋开展逆旋开展, , 顺缠卷收顺缠卷收, , 总要松活总要松活, , 柔顺柔顺, , 圆转圆转, , 连贯连贯. . 撤步时需贴地走斜弧线撤步时需贴地走斜弧线, , 有如履薄冰之意有如履薄冰之意. . 重心后移身后坐重心后移身后坐, , 转腰与两手前后对开需同时完成转腰与两手前后对开需同时完成, , 匀速对称匀速对称, , 协调一致协调一致, , 到拳到到拳到. .十七十七. . 退步压肘退步压肘做单双臂磨盘缠丝圈时, 臂以肘为轴臂以肘为轴, , 身体以腰为轴身体以腰为轴, , 两腿以膝为轴两腿以膝为轴, , 上, 中, 下同时磨盘旋绕下同时磨盘旋绕, , 并与胸腹开合折叠相配合并与胸腹开合折叠相配合, , 三轴同旋而形成周身一家的磨盘缠丝圈三轴同旋而形成周身一家的磨盘缠丝圈. . 做右压肘式时做右压肘式时, , 要注意两臂抱肩合肘抱肩合肘, , 两腿开胯圆裆两腿开胯圆裆, , 腰背裹圆腰背裹圆, , 周身相和周身相和. . 右脚弧形后撤时右脚弧形后撤时, , 脚掌贴地脚掌贴地, , 如履薄冰如履薄冰. . 要细心体会脚下的感觉要细心体会脚下的感觉. . 身体右转身体右转, , 后移后移, , 下坐, 要沉稳凝重要沉稳凝重, , 安如磐石安如磐石. . 退步压肘不是局部的单一肘部下压, 而是整体的抱肩合肘身下沉的自然压肘是整体的抱肩合肘身下沉的自然压肘. . 右脚退步与倒卷肱退步相同右脚退步与倒卷肱退步相同, , 先收步先收步, , 再贴地弧线撤步再贴地弧线撤步. .十八十八. . 中盘做上合下开式时做上合下开式时, , 右脚震落应松气右脚震落应松气, , 松腿松腿, , 震脚不可努气用力跺它. 左脚开步应顺遂自然左脚开步应顺遂自然, , 好像是被右脚震弹出去似的好像是被右脚震弹出去似的, , 左腿同样要放松放松, , 无拙力无拙力, , 形成左转側斜双逆双开缠丝圈后形成左转側斜双逆双开缠丝圈后, , 两手上下斜开两手上下斜开, , 和右脚收拉右脚收拉, , 皆要随身腰而动皆要随身腰而动, , 身到手到身到手到, , 手到脚到手到脚到; ; 右脚似乎是被左手领带而左移的手领带而左移的. . 右脚要松胯右脚要松胯, , 松膝松膝, , 松脚松脚, , 胯, 膝, 脚三节若断若连脚三节若断若连. . 中盘要斜开中盘要斜开, , 也以左手为主也以左手为主, , 右手为辅右手为辅, , 领住周身之气领住周身之气, , 由内向外的斜开分行斜开分行. . 两手开两手开, , 两腿也开两腿也开, , 上下同时对开上下同时对开, , 开而不出圈开而不出圈. . 左手与左腿相合左腿相合, , 右手与右腿相合右手与右腿相合, , 开而不散开而不散. .十九十九. . 闪通背。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口令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口令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口令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口令大全太极拳是我们国家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方法。

下面店铺为您收集整理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口令,希望对您有帮助!1.起势向左开步双臂平提屈膝下按2.左右野马分鬃丁步右抱转身上步弓步分掌后坐撇脚丁步左抱转身上步弓步右分后坐撇脚丁步右抱转身上步弓步左分3.白鹤亮翅跟步中抱后坐右转虚步亮掌4.左右搂膝拗步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上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上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上步搂膝推掌5.手挥琵琶跟前半步后坐转腰虚步合手6.左右倒转肱右后摆掌提膝弯肘左退右推左后摆掌提膝弯肘右退左推右后摆掌提膝弯肘左退右推左后摆掌提膝弯肘右退左推7.左揽雀尾丁步右抱转身上步弓步左棚向左伸展后坐右捋转腰搭臂弓步前挤后坐拖掌弓步双推后坐扣脚丁步左抱转身上步8. 右揽雀尾后坐扣脚丁步左抱转身上步弓步右棚向右伸展后坐左捋转腰搭臂弓步前挤后坐拖掌弓步双推9.单鞭后坐扣脚左转按捋反掌右转丁步勾手转身上步弓步推掌10.云手后坐摆掌右转左扣左转收步右转撤步左转收步右转撤步左转收步11.单鞭反掌右云丁步勾手转身上步弓步推掌12.高探马跟步仰掌虚步推掌13.右蹬脚穿掌收脚上步开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14.双峰贯耳收脚并掌落步垂手弓步贯拳15.左蹬脚后坐扣脚左转开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16.左下势独立收腿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17. 右下势独立右脚点地左转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18.左右穿梭左转落步丁步左抱右转上步右架左推后坐翘脚丁步右抱左转上步左架右推19.海底针跟步按掌提膝抽掌虚步插掌20.闪通臂上步提手右架左推21.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右转摆掌丁步抱拳圈脚搬拳上步拦掌弓步冲拳22.如封似闭后坐拖手弓步双推23.十字手后坐扣脚右转开掌收步叉抱。

24混元太极拳分解教学口令

24混元太极拳分解教学口令

24混元太极拳分解教学口令24式太极拳应该怎么打呢?它的分解动作口令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一、无极起式练拳须从无极始掤挤捋按须认真掤,意在腕背挤,意在指尖捋,意在掌心按,意在掌根二、金刚捣捶正面立圆顺时圈平圆左弧腰左旋平圆右弧摆右脚双掌右捋铲左脚左手反撩上右步弓步右手出勾拳右侧立圆反背拳三、懒扎衣正面立圆顺时圈右拉左采如拔剑双臂左合如十字平开双掌提右腿双臂再合落右足右臂向右托左臂沉肘坐腕立右掌左掌按摩到丹田四、六封四闭两掌顺时转小圈掌背连根向右挤正面立圆顺时圈左刁右托再合腕两掌松落腰转左两掌画弧到耳侧左足内收虚点地两掌下压如拔胡五、单鞭右合左开运两掌双掌大圆对开合右手出钩左仰掌起左足钩收落铲左手荡开右脚叩左手顺时转丹田左开单鞭弓马步六、白鹤亮翅双手下松左膝侧双掌顺时一大圈双掌平胸向右捋顺时小圈左足收上动不停左足摆左掤右捋上右足交叉顺时混元圈双臂合十右足铲重心前移亮右翅七、斜行拗步右掌化弧落中线重心後移右脚摆重心前移左手扬左脚钩铲撑两掌重心左移收右脚搂膝拗步左手钩右掌平圆反时圈面向中央背撑圆八、提收右足上步虚点地双手松落两胯侧右足後撤一大步左足拖回虚点地两手大圆落腹前双掌提升右肩前按掌提腿右脚立虚领顶劲命门撑九、前蹚拗步落脚左掤右掌挤右合左开左脚摆右掌左捋扣左腕右腿里合落地铲双手反时正立圆右掌向右平拉开马步坐腕沉两肘十、掩手肱捶双臂合十左旋腰右领左随右旋腰左领右随左旋腰震脚开步松两掌左盖右炮反背捶磨盘穿掌反时展先合後开八字手左掩右冲发寸劲右把左扣提右膝十一、披身捶左侧小合混元圈右掌顺时扫大圆双掌松落如无极阴掌前掤阳掌落平弧合十右在上两掌侧开提右腿右足开步再合十平圆反时抓一把左拳右探眼朝上右拳吊摆沿走前右挂左拦要蓄劲左挂右拦意为先十二、背折靠右拳松落反时圈右拳左领腰转左左拳下撑大腿根右臂逆缠腰转右十三、青龙出水右掌松落顺时圈右挂左拦似从前左挂右拦拳反背左手撩指右拳落右拳吊摆左手回十四、双推手右拳变掌顺时圈左掌丹田转小圆右足内叩随腰转左足微收双掌捋双掌松落左足摆双掌左捋上右足双掌合十再松落大圆合劲左肩前右足前跨一大步左足拖步双掌推势如推倒万重山十五、三换掌两掌松落腰转右双臂提升折右臂转腰前抹右阴掌转腰前抹左阴掌转腰前抹右阴掌十六、倒卷肱双掌顺时一圈半右掌变拳找左肘左肘随腰推向前左足斜退一大步右掌浮抹左阳臂左掌松落大腿旁左掌前捋左脚扣右足斜退一大步左掌浮抹右阳臂右掌松落大腿旁左式重覆再一遍十七、退步压肘磨盘穿掌小立圆右掌平扫过左膝左掌平扫到右膝右肘下压左仰掌身微下沉顶劲领重心後移身微起两掌对拉分阴阳磨盘穿掌扣左足右足弧形撤大步左肘下压右仰掌余式同前方向反十八、中盘双掌反时侧立圆左足回收虚点地左手随腰甩仰掌左足画弧外摆落右腿提平右臂举震脚斩手腕相合左足开步腰右转右合左开右跟步左足侧开大马步右捋左臂定中盘十九、闪通背双手原地顺时圈右足回收虚点地顺时再圆双臂合右足前伸重心左弓步左采右掌劈左足上步穿右掌双掌反时向後捋左足平移横叩步双掌下游右足虚右足後扫再落实左按右采劲在腰二十、击地捶顺时捋采掌变拳右拳前崩心向下左拳平拉到左侧右足踏地小并步右拳反时内摆捶右足上步顺自然左拳顺时内摆捶左足上步顺自然右拳反时栽向地左拳顺时小臂斜顶劲不丢弓左步二十一、平心捶右拳反背穿心肘上左足海底翻花双拳松落心向後双臂顺缠向後引震右脚双臂合十左上右下於腹前两掌侧开左足开磨盘穿掌反时展左掩右冲发寸劲二十二、煞腰压肘左足前移虚点地右拳顺时反背捶左足後撤一大步双臂合十腰转左双拳随腰顺时甩松腰坐胯体松沉二十三、当头炮双拳变掌顺时圈上捋下采再抓拳右足回收虚点地右足外摆再震落双拳采落右下方左足上步成弓步左掤右冲当头炮二十四、收式双掌前引再後捋右足上步虚点地右臂前撩左臂合右足回收成并步双掌松落归无极捧气收功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要点提示一、无极起式无极式站立时, 要松肩, 松肘, 松胯, 松腕, 周身自然, 内外六和. 顶劲要虚虚领起, 腰部放松下塌, 命门自然松开, 虚心实腹, 意沉丹田. 如此三至五分钟, 待四肢百骸感到蘯然无存, 气息移动时, 再练习起势动作. 做起势动作时, 要注意意气的运行. 心意后引时, 内气由下丹田蓄引至后丹田, 手随意动, 同时后引. 心意上堋时, 内气由命门出发, 循体后督脉上行, 至两肩, 两肘, 两腕. 然后两腕领气虚虚上堋, 形成堋劲. 心意前驱, 气贯指梢伸挤, 而成挤劲; 心意回引,气从梢端返回两肘, 形成捋劲; 心意下沉, 无极站桩, 意守丹田, 太极起式, 要求圆活流畅. 所画之圈要大一点, 要有深拔之意, 以后的动作都要求如此, 要掌握阴阳的对称, 统一和互为转换. 由下向上堋, 有上必有下; 由后向前挤, 有前必有后; 由前向后捋,有后必有前; 由上向下按, 有下必有上.,二、金刚捣碓做金刚捣碓时, 要注意右膝是由右拳上提自然带上来的, 右胯, 膝, 脚三节要放松松开, 若断若连,毫无拙力,为松气震脚做好准备. 震脚时切不可努气用力, 使劲跺它, 不可为追求形式上的整劲和声音, 使骨节肌肉紧张而导致伤骨, 伤筋, 伤肾, 伤脑, 伤气, 伤身. 震脚是松气, 松劲所致, 是身心俱松的表现, 意到气到, 气到劲自然到, 积柔而成刚. 定势时腹归太极元相, 心内一片太和. 本式的折叠右转, 回捋水平圈实, 与步伐调整要协调一致, 圆活流畅, 同时完成. 腿手分家, 应匀速对称, 配合得当. 两脚不要在一条直线上, 相差半步左右, 以保持稳定脚. 上步勾拳与左手相合, 应同时完成, 拳到, 脚到, 身到. 右脚屈膝上提, 是右拳上提牵引所致. 右脚震落是松气, 松腿, 自由下落, 不可跺脚, 以防自伤. 无论是提脚还是震脚, 右腿, 胯, 足, 三节要放松, 若断若连, 以后动作均如此.三、揽扎衣做揽扎衣动作时, 要注意胸腹的开合折叠, 腰, 背, 臂的迎引后撑, 以及两腕的旋转之意. 还要做好欲开先合, 合之再合的续合式. 两臂伸展斜开时, 肩, 肘, 腕应依次伸展, 节节相开. 最后右臂向右展开时, 要以腰带手, 肩, 肘, 手依次伸展, 同时要注意臂弯似满月. 本式的提腿, 开手和缠腿合手, 上肢与下肢运动, 应协调一致, 相反相成, 同时完成. 右转平开前, 右手有一欲右先左的逆缠翻掌折叠小圈, 定势时手不能出圈, 即手不能开过右腿, 并保持周身的圆浑.四. 六封四闭六封四闭两手环形旋绕时, 要靠胸腹折叠开合, 和腰胯的旋拧圆转, 这样才能使周身更圆活, 气息更流畅. 向右下前方斜按时, 以右手为主, 左手为辅, 同时有肩靠, 手靠, 胯靠, 膝靠之意, 手到脚到身体到, 意到拳到, 一气呵成. 本式的大捋圈, 要有高山流水的意境. 左手引带右托手, 两手配合, 与捋手变化, 既横捋手变捋掠手. 收步斜按左上右下45度斜线流畅下按, 松沉下按, 虚实分清.五. 单鞭做丹田内转的做单鞭式动作时, 胸部常兼有堋捋之意, 胸腹同时圆转开合折叠. 右勾手伸展时, 形如抽丝, 一挥而就, 并与左手对拉相开. 左手围绕肚脐旋转, 是在丹田内转的带动下完成的, 要内外合一, 周身一家. 左手开展时, 肩, 肘, 手依次相开, 最后意贯指梢. 整个动作意气神形要浑然一体. 本式的勾手左转圈, 是右勾手与左转腰相向运动圈, 似盘旋抽丝一般. 勾手时, 拇, 食, 中三指撮拢, 谓心, 肝, 脾相合; 也可五指撮拢, 谓五脏相合. 松开左手, 是左手与右勾手, 与右脚之间的放松对开, 闭合要又由衷而开, 又有混元博大之意.六、白鹤亮翅白鹤亮翅上合下开时, 左手护手护脸, 右手护腹护裆, 上下护住中线, 左右两肘护两肋, 这是对挤掩. 左手暗藏催心掌. 配合右脚上步擦地, 前肩靠, 肩靠, 肘靠, 撩阴掌, 前弓后蹬并身到, 这是对比掩. 本式的两个斜开合圈, 根据胸朝东北方位而称斜开合. 前者为上合下开, 右肩靠, 作运气准备; 后者为白鹤亮翅作运气准备. 前者又称欲合先开, 后者又称欲开先合, 又都寓闪展腾挪和化引之用法.七、斜行拗步做斜行拗步时要注意, 两手交替斜线运行, 皆不过中线, 左右轮换而又护着中线. 左手运左半身, 右手运右半身而不失中定. 以腰带手, 以手领腰, 腰腹, 臀胯折叠旋绕, 胸腹同时开合折叠. 本式的左脚开步与右手斜伸, 是沿东北和西南两个隅角成一斜线, 跟步斜行和上步斜行, 都沿这一斜线运行. 方位是斜的, 所行之圈是斜的. 右手为主, 斜行, 转圈; 左手为辅, 斜行, 转圈, 两圈交替斜行. 右脚跟步是右手向前斜行牵引所致.八、提收提收中的两手上提, 为提收上式的接应劲, 接住对方来势, 引臂入圈贵在精神贯注, 神形相合而不留痕迹. 收捋时, 周身沉稳地蓄住劲, 而达到引劲落空的目的. 虽未发而意在先. 两手按挤, 提膝上顶须同时完成. 左膝堋顶, 暗藏靠封里合腿, 腰微暗转, 尽由己发. 提收圈中寓捋, 引, 化, 拿, 蓄等变化. 要与丹田内转, 腰身内转相配合, 提膝和推掌须同时完成. 右腿沉好, 左腿提好.九、前趟拗步前趟拗步里面有一个以闪身法引转来势的动作, 一退, 一转, 一引, 一缠而引劲落空. 右腿屈膝上提时, 塌腰敛臀合裆, 周身拧裹相合, 上下一起到. 落步进逼屈身劲, 上劲下屈膝堋顶. 上劲在两手, 左手为采手, 合手, 擒拿手; 右手为扑面催心掌, 下屈在膝顶, 胸腹中膛行, 审时夺势里合腿, 心意如游龙回旋, 身形似弹簧缠绕而连绵不断. 上步挤手须上下相随, 意到, 拳到, 渐发于足, 前弓后蹬, 节节贯通. 双开水平圈时, 两臂, 肩, 肘, 手与两腿, 胯, 膝, 足, 由内而外依次伸展, 对称相开, 开中有合, 气势博大.十、掩手肱捶掩手肱捶右脚震落时,不可努气用拙力, 拳在松气震落,在最后出拳之前, 左手食指的方向和右拳蓄势的方向, 以及眼神, 心意所注之处, 要三点成一线, 才能有的放矢. 左手前掩为接劲, 右拳屈屈为蓄劲, 随屈就伸, 阴阳互变, 拳到, 肘到, 意到, 气到, 劲到. 出拳时要积柔成刚, 切不可努气用力, 也不可以力代气. 梢虚中髓根节摧, 拧腰转胯起于足. 右手要反转平圈, 左手是正转平圈, 转体是廻旋折叠圈, 要绕丹田垂直轴转, 转体扣拳, 扣脚, 提腿, 合手须同时完成, 一转而成, 重心不升起, 沉住气, 右腿提好, 顶劲领好, 左右平准, 中正独立. 以后独立腿步都需如此.十一、披身捶披身捶为大转身法, 右手先松落, 为承接来势引劲落空, 右转旋绕一大圈时, 应圆活, 无凸凹, 并有肩靠, 肘靠, 臂靠之意, 暗藏采手和切掌,辅以右脚里合腿法, 腿手并用, 而令对方, 此手法之巧, 全仗身法的上下配合, 转关在腰, 周身上下左右, 需一起松沉裹合, 蓄住劲. 两手节节抓臂握拳, 而有抓筋拿脉之意. 披身捶的环形开合圈, 需圆浑饱满. 胸, 腹, 腰, 背, 臀, 胯同时开合折叠, 全身充满弹性, 上开下合, 下开上合须对称协调, 同时完成. 磨盘转圈要合周身之气运转, 气运带脉, 转丹田. 连环炮应匀速对称, 前后对立, 两抽换, 劲由足发. 披身摆拳要合着腰裆劲, 顶住周身气, 围绕中轴线左右回旋披转饱满, 圆浑, 虚实互换, 落气到脚, 两脚心有折转, 下转之意.十二、背折靠背折靠一是折背靠, 而是折肘靠, 一是折背靠.十三、青龙出水青龙出水要求左摆拳时右挂肘, 右反背拳时左挂肘, 左抑扬指时右挂肘, 右阴俯拳时左挂肘, 且左右对称, 屈身相配, 由中而运.十四、双推手转身上步时, 两手领住周身之气, 自右向左转, 转体转圈转重心, 与右脚上步要同时完成.十五、三换掌三换掌是重心定在右腿上, 通过两腰左右抽换来达到换掌, 达到换虚实, 既四次转腰三次换掌.十六、倒卷肱倒卷肱右拳沿后上前下的立圆轨迹绕转时, 右手用意节节抓臂而成拳,暗含抓筋拿脉之意; 左手立掌护于体前, 与腹前的右拳上下照应, 上紧下徐, 右拳随时弹击对手裆腹部. 后撤时, 后撤之脚如履薄冰. 定势时, 前手臂弯如弓, 身虽后移而意在前, 自然中定平准.卷肱时, 以意旋腕转膀, 逆旋开展, 顺缠卷收, 总要松活, 柔顺, 圆转, 连贯. 撤步时需贴地走斜弧线, 有如履薄冰之意. 重心后移身后坐, 转腰与两手前后对开需同时完成, 匀速对称, 协调一致, 到拳到.十七. 退步压肘退步压肘做单双臂磨盘缠丝圈时, 臂以肘为轴, 身体以腰为轴, 两腿以膝为轴, 上, 中, 下同时磨盘旋绕, 并与胸腹开合折叠相配合, 三轴同旋而形成周身一家的磨盘缠丝圈. 做右压肘式时, 要注意两臂抱肩合肘, 两腿开胯圆裆, 腰背裹圆, 周身相和. 右脚弧形后撤时, 脚掌贴地, 如履薄冰. 要细心体会脚下的感觉. 身体右转, 后移, 下坐, 要沉稳凝重, 安如磐石. 退步压肘不是局部的单一肘部下压, 而是整体的抱肩合肘身下沉的自然压肘. 右脚退步与倒卷肱退步相同, 先收步, 再贴地弧线撤步.十八. 中盘做上合下开式时, 右脚震落应松气, 松腿, 震脚不可努气用力跺它. 左脚开步应顺遂自然, 好像是被右脚震弹出去似的, 左腿同样要放松, 无拙力, 形成左转側斜双逆双开缠丝圈后, 两手上下斜开, 和右脚收拉, 皆要随身腰而动, 身到手到, 手到脚到; 右脚似乎是被左手领带而左移的. 右脚要松胯, 松膝, 松脚, 胯, 膝, 脚三节若断若连. 中盘要斜开, 也以左手为主, 右手为辅, 领住周身之气, 由内向外的斜开分行. 两手开, 两腿也开, 上下同时对开, 开而不出圈. 左手与左腿相合, 右手与右腿相合, 开而不散.十九. 闪通背闪通背做两手交错, 相反运行的上下掠劲时, 两手左切, 左腿右扫, 要腿手并用, 相反相成, 手到脚到, 刻不容缓. 做倒转身法时, 转身应圆活无滞, 浑然一体. 两手回旋与扣步, 转身密切配合, 也要注意手到, 脚到, 身到. 最后闪身撤步通背时, 两手的翻转与转身撤步要密切配合, 一气呵成. 定势时应沉着稳健, 上下相合, 前后相照. 闪通背, 又称运气通背. 通背就是通三关, 通周天. 本式中的竖圆圈就是通背圈, 周天圈. 要求圆转通顺, 而又在意, 不在气. 意为气头, 气随意行. 只要练好先天混元气, 熟练混圆圈, 就能自然通背, 通周天. 转身扣步是倒转身法, 要圆润自如, 一气呵成, 一转而就, 无滞缓.二十. 击地捶击地捶的近身跟步, 左架, 右冲拳, 要求身, 拳, 脚一起到, 劲整式稳, 左臂上架形如拨云见日, 右拳前冲恰似开弓放箭. 两拳抡臂, 左右挂绕, 肩护着体前中线而交替运行, 并与左, 右进步配合好, 形成上引下劲的击地捶定式. 左右摆拳是连环进击法, 也是腿手并用法. 定势时两肩要平准, 脊, 背, 腰, 臀不歪不扭, 不凸凹二十一. 平心捶平心捶前的合后开的双卷肱续合式, 要做到两肩边卷合, 边沉塌, 两肘相合, 两拳相合. 此动与后面的前开后合, 双翻卷的弹抖式, 皆要随胸腹开合折叠而卷续翻转, 不要单纯追求两臂的弹抖劲. 发平心捶时, 两脚开胯, 裆圆活, 两膝拧转式相合, 两脚踩蹬向下钻, 全凭腰胯松活转. 左臂螺旋挂肘, 为急缠急引, 右臂螺旋冲拳, 为急缠急劲. 回身反转圈要圆转自如, 气势宏大, 如车轮倒转. 右肘与左拳, 要对称相开, 一线穿成. 肘平肩沉, 上开下开, 即两腿左蹬右弓相开, 右肘与右膝, 右脚三尖相对, 右臂右腿屈, 左臂左腿伸.二十二. 煞腰压肘煞腰压肘定势时, 腰松开堋圆, 脊背伸拔裹圆, 臀部微翻, 两脚有向下拧钻之意, 使下盘稳固, 落地生根, 顶劲领好, 裆劲下好, 上虚下实, 中正不偏. 煞腰压肘撤步左松, 右拳似被身部拉回去一般, 即以步拉身, 以身拉拳, 依次传递.二十三. 当头炮做当头炮右翻身式时, 两拳抡臂翻转, 即身体翻转及右脚的提落, 需整体协调, 同时完成. 两拳前冲时, 左膝前弓, 不过脚尖; 右拳伸而不直, 拳到脚到身齐到, 左弓右蹬身前拥, 双拳齐发如放箭, 目视前方, 照顾四旁. 收腿收拳时, 眼神, 心意由前往回收, 而有摄神收合作用.二十四. 收势降气收功, 一般做三次. 一趟拳练完, 在身体四周会产生一定的气场,应收回到丹田来, 以达到养气养身的目的. 习练者若能平心静气, 专心致志的进行收功的练习, 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神返身中气自回, 周身混元无极归, 练而不收枉费劲, 动而复静见天真. 收功很重要, 若只练不收, 枉费功夫. 全套结束, 静归无极, 即始于无极, 归于无极.。

24式太极口令

24式太极口令

24式太极动作分解口诀一、起式1.左脚分开半步2.二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高3.屈腿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腹前二、左右野马分鬃野马分鬃11.转腰抱手收脚两手上下合抱,好像抱球的样子2.转身上步3.弓步分手野马分鬃21.转腰撇脚2.抱手收脚两手相抱时上手高与肩平下手呢与腹平3.转腰上步,上前迈出一步4.马步分手前手心斜向上与肩平,后手按在跨侧手心朝下5.野马分鬃31.转腰收脚2.抱手收脚3.转腰上步脚跟轻轻落地4.马弓步分手眼睛注视着前手的指尖三、白鹤亮翅1、向前抱手后脚跟半步脚掌落地2、重心后移坐腿转腰分手3、转向前方虚步亮掌4、前脚掌虚点地面四、左右搂膝拗步搂膝拗步11、左右交叉抢摆腰向右转前脚收回,手摆向侧后方2、上步屈膝收臂手到肩上3、弓步搂手推掌搂膝拗步21、轻轻地转腰撇脚2、摆手收脚眼睛看后手与头同高3、上步屈臂收手到肩上耳旁4、弓步搂手推掌指尖与眼睛同高,要推到中间的轴线上,旁边的手按在大腿的外侧5、摆手收脚6、上步屈臂7、弓步搂手推掌五、手挥琵琶1、后脚跟进半步2、重心后移两个手交错交换3、虚步合手两只手成侧立掌六、左右倒转肱倒转肱11、撇手转腰翻掌2、提脚退步屈臂收手3、坐腿虚步推掌倒转肱21、撇手转腰翻掌2、屈臂转肱提脚退步3、坐腿虚步前推倒转肱11、撇手转腰翻掌2、提脚退步屈臂收手3、坐腿虚步推掌倒转肱21、撇手转腰翻掌2、屈臂转肱提脚退步3、坐腿虚步前推七、左揽雀尾1、转腰分手2、抱手收脚(如果支撑困难的话,可以脚尖点地)3、转腰向上步,脚跟先落地4、弓步掤手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边去翻转手心相对)6、坐腿转腰向后捋(两手摆到身体的侧后方)7、转身搭手,仍然转向正前方(右手手心贴在腕关节内侧)8、弓步前挤(两手双臂撑圆)9、坐腿引手10、弓步前按(两手平行腕关节与肩同高)八、右揽雀尾1、转身扣脚分手2、坐腿抱球收脚3、转身上步4、弓步掤手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边去翻转手心相对)6、坐腿转腰向下向后捋(两手摆到身体的侧后方)7、转腰两手合在胸前,仍然转向正前方(右手手心贴在腕关节内侧)8、弓步前挤(两手双臂撑圆)9、弓步坐腿后引手也叫做后掤10、弓步向前推按(两手平行腕关节与肩同高)九、单鞭1、坐腿转身扣脚左云2、坐腿转腰向右云3、翻掌勾手收脚勾尖向下(左手的掌心向内)4、转身上步5、弓腿翻掌推掌十、云手1、坐腿转腰左手下落向右云摆画弧(勾手松开)2、转腰向左移动重心3、两手交叉向左摆动画弧摆动(到左侧后翻掌收脚并步)4、向右转两手交叉向右摆动(然后到了右侧翻掌出脚)5、转腰向左云手(到了右侧翻掌收脚并步)6、转腰右云翻掌收脚并步7、转腰左云翻掌收脚并步十一、单鞭1、转腰右云2、翻掌勾手提起左脚跟3、转身出脚上步4、弓步翻掌前推十二、高探马1、跟步翻掌两手心向上2、坐腿屈臂收手3、虚步推掌左手收到腹前十三、右蹬脚1、穿掌活步脚跟脚尖向左侧移动2、落脚弓腿分手3、抱手收脚4、蹬脚分手方向斜前方30度十四、双峰贯耳1、收脚并手两手翻转向上2、落脚收手握拳3、弓腿贯拳弓步和贯拳的方向(与蹬脚的方向相同右前方大约30度)十五、转身左蹬脚1、左腿转身分手扣脚眼看左手2、抱手收脚重心后坐3、分手蹬脚左蹬脚的方向(与右蹬脚的方向对称也是前方大约30度)十六、左下势独立1、收脚摆手提勾2、云脚落手3、仆步穿掌4、弓脚挑手5、独立挑掌(膝关节和肘关节上下相对,小腿自然下垂,脚尖、脚背展面)十七、右下势独立1、落脚转身摆手提勾2、右腿向右侧伸出、右手微微下沉3、仆步右穿掌(掌指向右侧虎口向上掌心向前)4、弓腿挑掌起身前脚尖外撇(后脚尖内扣重心前移后手勾尖转向上)5、独立挑掌(左手左腿一起向前方上方提起,手是侧立掌脚尖斜向下右手按在体侧)十八、左右穿梭1、向前落脚脚跟着地脚尖外撇2、抱手收脚3、向右前方上步脚跟落地两手分开4、弓步架推掌方向右前方30度右手举回在头的前上方第二个穿梭1、撇脚落手转腰2、抱手收脚3、上步挫手4、弓步架推掌方向左前方30度左手举回在头的前上方十九、海底针1、跟半步落在中线上2、坐腿转身提掌成侧掌提到肩上耳旁左手落到腹前3、左脚前移半步成虚步右掌向下插掌上体约向前倾二十、闪通背1、上体立直提手收脚2、闪通背的上步翻掌3、弓步推掌二十一、转身搬拦捶1、转身扣脚摆手2、坐腿握拳右拳停在腹前拳心向下3、摆脚搬拳搬到身前拳心向上左掌按在体侧4、转身收脚摆手收拳5、上步拦掌掌收到腰间6、弓步打拳拳心向左拳眼向上二十二、如封似闭1、穿手翻掌翻转向上2、坐腿收引3、弓步前按二十三、十字手1、转身扣脚2、弓腿分手3、交叉搭手4、收脚合抱二十四、收势1、翻掌收手2、臂垂落手3、并步还原24式簡化太極拳分解動作口訣第一段〈一〉起勢 1. 垂手立正 2. 向左開步 3. 兩手平提 4. 曲膝下按〈二〉左右野馬分鬃 1. 微向右轉 2. 丁步右抱 3. 微向左轉開步 4. 弓步左分5. 後坐撇腳 6. 丁步左抱 7. 微向右轉開步 8. 弓步右分 9. 後坐撇腳 10.丁步右抱 11.微向左轉開步 12.弓步左分〈三〉白鶴亮翅 1. 跟步中抱 2. 後坐分手 3. 虛步亮掌第二段〈四〉左右摟膝拗步 1. 右落左撥 2. 丁步反提 3. 彎肘開步 4. 弓步摟膝推掌5. 後坐撇腳 6. 丁步反提 7. 彎肘開步 8. 弓步摟膝推掌 9. 後坐撇腳 10.丁步反提 11.彎肘開步 12.弓步摟膝推掌〈五〉手揮琵琶 1. 跟步鬆掌 2. 後坐挑掌 3. 虛步合掌〈六〉左右倒卷肱 1. 右後划弧 2. 彎肘提腿 3. 退步推掌 4. 左後划弧 5. 彎肘提腿 6. 退步推掌 7. 右後划弧 8. 彎肘提腿 9. 退步推掌 10.左後划弧 11.彎肘提腿 12.退步推掌第三段〈七〉左攬雀尾 1. 右後划弧 2. 丁步右抱 3. 向左開步 4. 弓步左掤 5. 右抱左拈 6. 後坐右捋 7. 左轉搭手 8. 弓步前擠 9. 後坐拖掌 10.弓步前按〈八〉右攬雀尾 1. 坐後扣腳 2. 右轉開掌 3. 丁步左抱 4. 向右開步 5. 弓步右掤 6. 左抱右拈 7. 後坐左捋 8. 右轉搭手 9. 弓步前擠 10.後坐拖掌11.弓步前按第四段〈九〉單鞭 1. 後坐翹腳 2. 左轉抹手 3. 右坐雲轉 4. 丁步勾手 5.轉體開步 6. 弓步左推〈十〉雲手 1. 後坐扣腳 2. 右轉按捋 3. 勾手變掌 4. 左雲換重 5.反掌并步 6. 右雲換重 7. 反掌開步 8. 左雲換重 9. 反掌并步 10.右雲換重 11.反掌開步 12.左雲換重 13.反掌并步〈十一〉單鞭 1. 右雲反掌 2. 丁步勾手 3. 轉體開步 4. 弓步左推第五段〈十二〉高探馬 1. 跟步鬆勾 2. 後坐翻掌 3. 虛步推掌〈十三〉右蹬腳 1. 穿掌提腿 2. 落步開掌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 5. 開掌蹬腳〈十四〉雙峰貫耳 1. 收腿并掌 2. 落步垂手 3. 弓步貫拳〈十五〉轉身左蹬腳 1. 後坐扣腳 2. 左轉開掌 3. 右坐沉肘 4. 丁步叉抱 5. 提膝反掌 6. 開掌蹬腳第六段〈十六〉左下勢獨立 1. 收腿擺掌勾手 2. 扑步穿掌 3. 弓步撩掌勾手 4. 提膝挑掌〈十七〉右下勢獨立 1. (點步)左轉勾手 2. 仆步穿掌 3. 弓步撩掌勾手 4. 提膝挑掌第七段〈十八〉左右穿梭 1. 落步坐盤 2. 丁步左抱 3. 邁步轉球 4. 弓步右架左推 5. 後坐撇腳 6. 丁步右抱 7. 邁步轉球 8. 弓步左架右推〈十九〉海底針 1. 跟步脫手 2. 提膝抽掌 3. 虛步插掌〈二十〉閃通臂 1. 上步提手 2. 右架左推第八段〈二一〉轉身搬攔捶 1. 後坐扣腳 2. 右轉擺掌 3. 左架撐拳 4. 圈腳搬拳 5. 攔掌上步 6. 弓步沖拳〈二二〉如封似閉 1. 後坐脫手 2. 弓步前按〈二三〉十字手 1. 後坐扣腳 2. 右轉開掌 3. 左坐沉肘 4. 叉抱并步〈二四〉收勢 1. 反掌下按 2. 立正還原[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

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

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1. 起势: 立正,双手自然下垂,眼视前方。

2. 云手: 抬左手,与肩平,右手自然下垂,转体向左,分开左右手。

3. 单鞭: 左勾手,右手伸直,身体稍微向右转。

4. 抱虎归山: 右手下移,左手成抱球状,身体向左旋转,左手高举。

5. 式转身左蹬脚: 踏步向左,右手向下压,左脚随之上扬,蹬脚。

6. 白鹤亮翅: 左脚踏步,右手向前挥出,左手自然下垂。

7. 左玉女穿梭: 左手挥出,右手回体,左脚踏步。

8. 右玉女穿梭: 右手挥出,左手回体,右脚踏步。

9. 单鞭: 左手向左伸直,身体微微向右转。

10. 斜飞拍翅: 左脚向右侧踏步,右手向上挥出,左手自然下垂。

11. 左搂膝拗步: 右手向上挥出,左手回体,右脚向左侧踏步。

12. 右搂膝拗步: 左手向上挥出,右手回体,左脚向右侧踏步。

13. 左手採: 左手向前採,右手自然下垂。

14. 右手採: 右手向前採,左手自然下垂。

15. 左手採: 左手向前採,右手自然下垂。

16. 右手採: 右手向前採,左手自然下垂。

17. 肘底看月: 右手躲在左臂下,右脚踏步。

18. 左右一双翅: 左脚踏步,右手回体,左手挥出。

19. 白鹭亮翅: 右脚踏步,左手向前挥出,右手自然下垂。

20. 左拦腰: 左手环起,右手回体,左脚踏步。

21. 右拦腰: 右手环起,左手回体,右脚踏步。

22. 广播十字虎: 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回体,右脚踏步。

23. 左右野马分鬃: 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回体,右脚踏步。

24. 收势: 左手回身,右手回体,回到起势的姿势。

24式太极拳口令

24式太极拳口令

24式太极拳口令24式太极拳口令汇总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来说,内容更显精炼,动作更加规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4式太极拳口令,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4式太极拳口令第一组一、起式1、两脚开立,与肩同宽;2、两臂前举3、沉胯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1、悬胯揽掌,抱球收脚2、转身上步3、弓步分手;4、坐腿撇脚转身5、抱球收脚6、转身上步7、弓步分手;8、坐腿撇脚转身9、抱球收脚10、转身上步11、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1、跟步抱球2、坐腿转腰3、虚步分手亮掌,左脚点地。

第二组四、左右搂膝拗步1、右臂前摆,两手交叉;2、转体摆臂收脚3、屈臂上步4、弓步搂推5、坐腿转身撇脚6、摆臂收脚7、屈臂上步8、弓步搂推,眼看前手;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12、弓步搂推掌。

五、手挥琵琶1、跟步按掌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脚跟落地。

第三组六、左右倒卷肱1、转体撒手翻掌2、退步屈臂到耳旁3、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4、转体撒手翻掌5、退步屈臂到耳旁6、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7、转体撒手翻掌8、退步屈臂到耳旁9、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10、转体撒手翻掌11、退步屈臂到耳旁12、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七、左揽雀尾1、转体展臂2、收脚抱球3、转体上步4、弓步前捧5、转体旋臂6、后坐下捋7、转身后捋8、转体搭手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2、收脚抱球3、转体上步4、弓步前捧5、转体旋臂6、后坐下捋7、转身后捋8、转体搭手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

第四组九、单鞭1、坐腿转身扣脚左云手2、右云手、勾手、收脚3、转身上步4、弓步推掌。

十、云手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2、左云翻掌并步3、右云翻掌开步4、左云翻掌并步5、右云翻掌开步6、左云翻掌并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一、起式1、两脚开立2、两臂前举3、屈膝按掌二、左右野马分鬃1、抱球收脚2、转身上步3、弓步分靠4、坐腿转身撇脚5、抱球收脚6、转身上步7、弓步分靠8、坐腿撇脚转身9、抱球收脚10、转身上步11、弓步分靠三、白鹤亮翅1、跟步抱手2、坐腿转腰3、虚步分手四、左右搂膝拗步1、右臂前摆2、摆臂收脚3、屈臂上步4、弓步搂推5、坐腿转身撇脚6、摆臂收脚7、屈臂上步8、弓步搂推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12、弓步搂推掌五、手挥琵琶1、跟步展臂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六、左右倒卷肱1、转体撒手翻掌2、退步卷肱3、后坐虚步推掌4、转体撒手翻掌5、退步卷肱6、后坐虚步推掌7、转体撒手翻掌8、退步卷肱9.后坐虚步推掌10、转体撒手翻掌11、退步卷肱12、后坐虚步推掌七、左揽雀尾1、转体撒手2、收脚抱手3、转体上步4、弓步前棚5、转体旋臂6、后坐下捋7、转身后捋8、转体搭手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八、右揽雀尾1、转身分手2、收脚抱手3、转体上步4、弓步前棚5、转体旋臂6、后坐下捋7、转身后捋8、转体搭手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九、单鞭1、坐腿转身扣脚云手2、云手、勾手、收脚3、转身上步4、弓步推掌十、云手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2、左云翻掌收步3、右云翻掌开步4、左云翻掌收步5、右云翻掌开步6、左云翻掌收步十一、单鞭1、右云勾手2、转身上步3、弓步推掌十二、高探马1跟步翻掌2、坐腿屈臂3、虚步探掌十三、右蹬脚1、穿手收脚2、上步翻掌3、弓步分手4、提膝抱手5、分手登脚十四、双峰贯耳1、收脚并手2、落脚收拳3弓步贯拳十五、转身左蹬脚1、坐腿转身分手2、提膝抱手3分手登脚十六、左下势独立1、落脚转身摆手勾手2、屈膝开步3、仆步穿掌4、弓步挑手5、独立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1、落脚转身摆手勾手2、屈膝开步3、仆步穿掌4、弓步挑手5、独立挑掌十八、左右穿梭1、落脚转身撇脚2、抱手收脚3、上步错手4、弓步架推掌5、转身撇脚6、抱手收脚7、上步错手8、弓步架推掌十九、海底针1、向前跟步2、坐腿抽手3、虚步下插掌二十、闪通臂1、起身提手收脚2、上步翻掌3、弓步推掌二十一、转身搬拦捶1、后坐转身扣脚握拳2、摆脚搬拳3、收脚摆手4、上步拦掌5、弓步打拳二十二、如封似闭1、插手翻掌2、坐腿收手3、弓步前按二十三、十字手1、坐腿转身分手2、回身两手下落扣右脚3、收右脚、两脚成开立步4、两手举抱二十四、收势1、翻掌分手2、垂臂落手3、并步还原24式呼吸要领预备式: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站立,调整身形(舌抵上腭,提肛收复)松静自然之后调息,缓缓吸气引入丹田,吸足、吸满,意在丹田;而后徐徐将气呼出,意在涌泉穴,调息1-2次再开始打拳。

(呼吸要尽可能地细匀长,吸气要吸足,呼气要呼尽)起式: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时吸气,意在丹田,左脚下落踏实时呼气,意在左脚,踏实后意在两脚涌泉穴,两臂上扬时吸气,意从丹田想至两肩、大臂、肘、小臂、手腕到手指,下蹲时呼气,意想沉肩、坠肘,最后想到丹田。

左(右)野马分鬃:虚步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蹬腿踏实之后,转腰、转跨、摆左(右)臂时呼气,意从丹田至腰,再到左(右)肩、大臂、肘、小臂、手腕想至虎口,右(左)手置于右(左)胯侧加下按的意念。

白鹤亮翅:虚步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两臂分开意想拉开一弹簧时呼气,意在右臂上侧左臂下侧,胸微微张开再放松。

左(右)搂膝拗步:转腰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蹬左(右)脚踏实左(右)手搂膝拗步时呼气,意从腿到腰至右(左)手掌劳宫穴,右腿蹬到位时,右手也同时推到位,右(左)掌心突出中指微挺之后立刻放松。

手挥琵琶:右脚跟半步,提左手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手合抱下搨,左腿钩脚尖下蹬时呼气,意在双掌和左脚跟。

左(右)到卷肱:虚步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退步推掌时呼气,意在左(右)掌推和右(左)肘,双手之间有引力感。

左(右)揽雀尾:摆掌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左(右)棚时呼气,意在左(右)肩和小臂外侧,有挤靠之意;抱掌回捋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手有下沉之意,转腰回挤时呼气,意在左(右)小臂,分掌回坐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按掌时呼气,意在腿、腰和双掌劳宫穴,双掌心微凸,中指微挺,有推山之意。

单鞭:虚步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转腰蹬腿摆掌时呼气,意想腿、腰、左肩、左臂外侧至小指外侧。

云手:向右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进左腿根右腿,向左摆掌时呼气,意在左胯、左肋、左肩和左臂外侧,有向左冲挤之意。

高探马:跟半步翻掌时吸气,意在丹田,推右掌撤左肘时呼气,意念同到卷肱。

右(左)蹬腿:买左(右)腿上步提膝成十字手时吸气,意在丹田,蹬右(左)腿分掌时呼气,意在右(左)脚跟和右(左)掌。

双峰贯耳:收右腿抱拳时吸气,意在丹田,上右步双拳合击时呼气,意从左腿到腰至双拳,双拳有合击之意。

左(右)下式:虚步钩手时吸气,意在丹田,左(右)下式穿掌时呼气,意在右(左)腿到腰、左(右)肩和大臂,有前靠之意。

右(左)金鸡独立:右(左)跟进时吸气,意在丹田,提右(左)膝成独立式时呼气,意在腰胯和右(左)膝,右(左)手上挑和左(右)手下按之意。

左(右)玉女穿梭:虚步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右(左)穿梭时呼气,意由左(右)腿到腰到右(左)臂(上架)和左(右)掌(前推),的劳宫穴,左(右)掌心微凸,中指挺直。

海底针:上步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向下穿右掌时呼气,意在右掌中指,意想一把利剑刺入地。

闪通臂:两臂上提时吸气,意在丹田,上步推掌时呼气,已由右腿到腰、两掌,左掌有上托,右掌回撤之意。

转身搬拦锤:转身成右虚步时吸气,意在丹田,摆右脚右拳时呼气,意在右脚跟和右拳背,左虚步拦左手时吸气,意在腰(丹田),上左步冲右拳时呼气,意由右腿到腰到右拳面。

如封四闭:后坐回收时吸气,意在丹田,向前推掌时呼气,意由右腿到腰,到双掌劳宫穴,双掌心微凸,中指挺直。

转身十字手:转身摆掌向下划弧交叉成十字手上举时吸气,意在(气沉)丹田而后上提至两臂,两臂下落时呼气,意随双手下落至丹田,此过程为收气。

收式:两手掌重叠扶于(男左掌在外,女相反)丹田静养,调整为自然呼吸1-2次,双手缓慢下落至体侧,左脚收回。

打太极拳的速度要用呼吸来控制,动作的快慢也要以呼吸的长短来控制,打拳就是练气,气通畅后血脉自通,所以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太极拳动作要领1.心静体松,精力集中。

保持松静,首先要把大脑静下来。

然后放松周身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

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全神贯注投入到练拳中去。

2.虚领顶劲,尾闾中正。

头正颈直,虚领顶劲。

口唇自然闭合,下颌向里收,舌放平,动作要向何处,眼神先去,眼随手动,手到眼到,停时目光经食指前视。

3.沉肩坠肘,坐腕舒指。

肩要松沉平齐,不可一高一低。

肘要松沉微屈。

意贯指尖。

4.含胸拔背,气沉丹田。

锁骨平准对齐,胸肌放松,称作含胸。

背肌也要放松,背肌骨节微有上提之意,背部皮肤有绷紧的感觉,称作拔背。

5.以腰为轴,上下相随。

腰为主宰,带动四肢运动。

腰腹肌转动,胸背肌亦随之转动,带动四肢的缠绕圆转。

作到上下呼应,融为一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要协调一致。

内外合一,一气呵成。

6、步法灵活、虚实分明。

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运动时两腿要分清虚实,随着重心的转移,两足要交替支撑重心,以保持全身的平衡。

7、势正招圆,连绵不断。

势正是指动作端正,不散漫,不蜷缩,不歪斜。

招圆是指动作圆满,舒展不拘不僵。

动作之间要求连绵不断,招招贯串,整套动作要一气呵成。

8、以意导动,内外合一打太极拳时,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田,要“心静用意”。

使意识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

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务求作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意想劲到,动必合法。

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一、起势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

(重复三次)七、左揽雀尾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

(注:重复两次)十一、单鞭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于,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右玉女穿梭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⑨弓步推架。

十九、左玉女穿梭①后坐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二十、海底针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⑦虚步插掌二十一、闪通臂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二、搬拦捶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三、如封似闭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四、十字手、收势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④收脚合抱,⑤旋臂分手,⑥下落收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