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饮食文化
日本人的饮食文化生活-生活习惯-论文-毕业论文-应用日语-商务日语
![日本人的饮食文化生活-生活习惯-论文-毕业论文-应用日语-商务日语](https://img.taocdn.com/s3/m/acbbc7ab4b73f242326c5f4f.png)
日本人的饮食文化生活-生活习惯-论文-毕业论文-应用日语-商务日语中国某某信息学校()000000000000()000002009-4-302009-11-252008 11 25毕业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 答辩申请书............................................................3-4 正文.....................................................................5-12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13 答辩过程记录表 (14)课题论日本人的饮食文化生活一、课题(论文)提纲1.日本饮食文化的概况2.日本饮食的典型代表——刺身2.1 刺身的名称2.2 刺身的材料和形状2.3 刺身的品尝程序2.4 刺身的‚四宜?和‚四忌?3. 通过刺身看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3.1 原味至上3.2 讲究‚色、形、味?4.总结二、内容摘要被日本海与太平洋环绕的岛国日本,近海渔业十分发达,所以古代日本人从很早就开始食用鱼类。
此外,日本地处温带,温带特有的气候与地理环境,使得日本的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日本的饮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日本人的性格特征也能从他们的饮食文化中窥知一二。
三、参考文献1[1]杨丽.日本鱼食文化.上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王鑫.刺身源于中国.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郝峰.刺身间或鱼生.外国语大学出版社.2005.0000被日本海与太平洋环绕的岛国日本,近海渔业十分发达,所以古代日本人从很早就开始食用鱼类。
《孤独的美食家》:探究日本文化与美食之间的关系
![《孤独的美食家》:探究日本文化与美食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f3a5d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a.png)
孤独的美食家:探究日本文化与美食之间的关系引言《孤独的美食家》是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日本电视剧。
它通过主人公井之头五郎孤独而安静地品尝各种美食,揭示了日本文化和美食之间的深刻关系。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该剧呈现的内容:第一,日本饮食文化的独特性;第二,孤独与寂寞在日本社会中的意义;第三,美食作为表达情感和温暖人心的工具。
1. 日本饮食文化的独特性1.1. 和食哲学:平衡与谦逊传统日本饮食注重平衡、谦逊以及对自然原料的尊重。
这种理念通过菜肴制作、摆盘和用餐礼仪体现出来。
《孤独的美食家》中五郎经常选择简约而精致的传统和式料理,并以他细腻且苛求完美的品味来展示这种理念。
1.2. 季节变迁:食材的选择与使用季节变迁对日本厨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新鲜、时令的食材会给菜肴带来独特的味道和口感。
五郎在剧中经常寻找旺季食材制作料理,以此突显日本饮食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2. 孤独与寂寞在日本社会中的意义2.1. 文化价值观:个体主义与自我反省日本社会对孤独和寂寞有不同的看法。
虽然孤独被普遍视为负面情绪,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也被视为个人成长和自我反省的机会。
孤独可以推动人们思考和发展自己,并培养出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2.2. 百里挑一的美食家:追求卓越与自由五郎作为一位百里挑一的美食家,在剧中展现了他独特而内敛的个性。
他善于享受美食、发现美食,并通过品味来传达心灵上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真正内涵。
3. 美食作为表达情感和温暖人心的工具3.1. 美食与社交:团圆与共享在日本文化中,用餐是最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
美食通过增进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事之间的亲密关系,在特殊场合和日常生活中传递情感。
3.2. 食物的力量:治愈与享受《孤独的美食家》以五郎每天主持自己绝妙烹饪技艺与享受美食的方式来表达对于食物治愈力量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通过美味佳肴,灵感迸发,孤寂不再。
结论《孤独的美食家》透过井之头五郎孤独而专注于品尝各种美食,展现了日本文化与美食之间复杂而紧密的关系。
东瀛风情——日本的饮食文化
![东瀛风情——日本的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43b9e33eefdc8d376ee3220.png)
日本人的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
米为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
中世纪至明治时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明治以后,这种禁忌才又消除。
在一般西方人的观念里,日本食品似乎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的寿司。
但实际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学校伙食的影响,日本饮食中也普及了面包等面食类。
随着经济的成长,肉类和乳制品等的摄取也大幅增加。
再加上速食食品的普及,使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愈发多样化。
吃米饭时,常搭配有青菜、鱼、肉等副食,料理方式有锅煮、油炸、烧烤等,同时搭配有味噌汤、腌酱菜。
现在副食之中也有许多西洋料理或中华料理的搭配。
日本人在饮食方面,自古以来即有节俭的观念,例如对鱼的利用:日本人习惯上将鱼身做生鱼片(或者煎烤),鱼头、鱼尾用来煮其他料理,鱼骨头则用来做汤。
另外,为了预防收成不佳而做的储备、保存用食物,即酱菜、腌制的鱼、肉类、风干的食品等,也是日本料理中很重要的副食。
除了饭、汤、腌酱菜之外,尚有前菜、生鱼片、烧烤类、油炸、锅煮类及凉拌菜、醋拌菜等的料理。
在调味方面虽然使用酱油、酒、醋、砂糖等作为调味料,但都尽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口味并且都很清淡。
至于汤、锅煮类料理、油炸类的调味汁,为了能增添风味也使用了柴鱼片、香菇、海带及其他材料来调味。
在做法上,有时添加少量被称为“隐味”(吃得出来,但是看不到)的调味(例如盐)及调味料(例如甜味)。
砂糖则是近代以后才开始使用,但是现在高级的日本料理仍多半不使用砂糖。
寿司是在以醋调味的饭中加入鱼虾类、海苔、青菜等的一种料理,它的作法、形状、味道等,在日本全国各地均不相同。
东京”捏饭寿司”(生鱼片寿司)制作上很简单,是在饭团上摆上新鲜鱼虾肉片,特色为客人可一边吃一边欣赏厨师的手艺,此方式并已普及全国。
“天妇罗”是将鱼虾、蔬菜类裹上用水调和的面粉,再用油炸的料理。
“寿喜烧”不是日本传统的料理,是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才开始普及,它是将牛肉切成薄片和蔬菜等一起煮,沾上酱油和糖作成的调味料一起食用。
日本和中国的美食文化有何不同?
![日本和中国的美食文化有何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4d224a7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9.png)
日本和中国的美食文化有何不同?美食是连接人与文化、历史的重要纽带。
日本和中国历经千年文化变迁,其饮食文化在地理环境、民间传统、宗教信仰等多方面深受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美食文化。
本文将从口味、文化渊源、餐饮方式三方面深入分析日本和中国的美食文化有何不同。
一、口味1. 日本食品偏淡,追求原味日本人对食物的味道有极高的敏感度和审美标准,常常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追求健康与美味的完美结合。
因此,日式饮食中很少使用深油炸、重口味、重调味等方式处理菜肴。
比如,寿司、刺身等日本食品多以生食、微加工的方式呈现,又以清汤、味噌等清淡汤料为主。
2. 中国食品偏重咸甜酸辣中国美食以味道浓重、滋味多变为特点。
中国餐饮注重口感和滋味变化,重视烹饪技法和花样多样。
中国饮食中的咸、甜、酸、辣等品味都是配料的必备元素,调味过于重口味的人也不在少数。
同时,中国人也注重调味品的使用,如酱油、醋、料酒、胡椒粉等等。
二、文化渊源1. 日本美食文化深受中国影响日本的美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自然地接受和融合了大量中华文化的元素。
从日本的饮食习惯到食品品种,都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吸收和创新。
如蛋糕、油条等在日本称为“中华点心”,超级市场的食品区也被称为“中国区”,足见中华文化在日本饮食文化中的影响。
2. 中国美食文化综合性强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以及历史文化多样性,中国美食文化也呈现出了综合性和多元化的特色。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美食的调味、食材、烹饪方式各有千秋,不同地域的饮食传统和风味料理都具有代表性。
三、餐饮方式1. 日本美食注重“一口一口”的品味日本人在进餐方式中忌讳开怀大吃、太过狼吞虎咽,他们会细嚼慢咽,重视一口食物的口感、味道,以便全面地感受其香气和口感的变化。
而且,在日本地道的高级料理店内享用美食时,还可以欣赏器皿、花艺、烛光等营造的雅致氛围。
2. 中国美食注重“八大碗”的菜肴组合中国餐饮文化在用餐方式上强调亲情、友情和人情的交融,讲究“八大碗”的形式,即要有汤、要有面、要有冷盘等等,多道菜肴配以不同口味和颜色的菜,构成一个精美的整体。
在食品文化方面,日本和中国有何异同?
![在食品文化方面,日本和中国有何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baeb6c0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9.png)
在食品文化方面,日本和中国有何异同?作为东亚两大重要文化国家,中国和日本在许多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食品文化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也有着很多不同之处。
接下来,我们将简要介绍日本和中国在食品文化方面的异同。
一、饮食文化日本和中国的饮食文化都非常丰富,但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1. 日本的饮食文化日本饮食文化注重“和”的概念,即“相互”和“和谐”。
在日本,人们通常会选择寿司、拉面、烤鱼等传统的日本美食来满足他们的饮食需求。
此外,日本的饮食文化也非常着重食材的新鲜和美观,形成了许多诸如刺身、茶道等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2.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日本不同,中国的饮食文化注重“多样化”和“开放性”。
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如川菜、湘菜、粤菜等。
中国菜肴的调味也非常丰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搭配不同的食材。
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非常地开放,允许人们自由地享受食物。
二、烹饪技术日本和中国在烹饪技术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1. 日本的烹饪技术日本的烹饪技术非常注重细节和创造性。
例如,日本料理中经常使用生鱼片,并在调味中注重原料的本身味道,希望食材的新鲜和自然味道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此外,日本人还非常重视色彩搭配和餐具的选择,想要做出优雅的日本料理,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
2. 中国的烹饪技术相比之下,中国的烹饪技术更加注重火候和调味,尤其是掌握烹调温度和时间。
同时,中国的厨师们注重刀功和造型,重视对食物的处理和装饰,例如京酱肉丝、宫保鸡丁等,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烹饪技术的独特魅力。
三、餐饮文化附属品除了食物和调味品以外,日本和中国还有着许多具有餐饮文化特色的创意附属品。
1. 日本的餐饮文化附属品在日本的餐饮文化中,创意附属品非常丰富,像寿司店会放置大广告牌、粗瓷碗以及墨黑色的漆器擦刀等,这些附属品都非常地独具特色和韵味。
2. 中国的餐饮文化附属品中国的餐饮文化附属品包括瓷器、扇子等等。
日本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8a35dfff18583d048645987.png)
日本饮食文化一、日本饮食种类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
米是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
中世纪至明治时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
明治以后,这种禁忌才得以消除。
日本饮食被称为料理,方式主要有煮、炸、烤以及凉拌菜等,搭配有味噌汤(酱汤)、腌酱菜(渍物)等。
日本料理的特色是生、凉、油脂少、分量少、种类多、颜色好看,而且非常讲究食器的选择。
即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
怀石料理。
字面来解释,就是怀中抱着石头。
据说很久以前修行僧一天只能在上午吃一顿饭。
到了晚上就会又饿又冷、饥寒交迫。
所以和尚们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加热的石头(温石)抱在怀里。
后来人们就把仅仅填满空肚子,加热身体的轻淡的素食和简单少量的食品叫做怀石料理。
实际上这是从禅宗那里来的想法,因为禅宗和茶道又有深远密切的关系,所以也把只在喝茶之前吃的一些简单的饭菜叫做怀石料理。
卓袱料理。
卓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
卓袱料理是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卤面等。
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张桌子,所有饭菜放在一张桌上。
这种料理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
因盛行于长崎,故又称长崎料理。
茶会料理。
日本的室町时代(14世纪)盛行茶道,于是出现了茶宴茶会料理。
最初的茶会料理只是茶道的点缀,十分简单。
到了室町末期,变得非常豪华奢侈。
其后,茶道创始人千利休又恢复了茶会料理原来清淡素朴的面目。
生鱼片。
日本料理以生鱼片最为著名,自古以来日本就有吃生食的习惯。
现在,日本人把贝类、龙虾等切成薄片,也叫“生鱼片”。
去掉河豚毒,切成薄片的河豚鱼,是生鱼片中的佼佼者,鲜嫩可口,但价格很贵。
寿司。
日本料理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食品,种类也很多,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生、熟寿司、压寿司、握寿司、散寿司、棒寿司、卷寿司、鲫鱼寿司等等,而其中鲫鱼寿司被看作是日本料理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寿司。
从饮食看日本文化的特征以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为中心
![从饮食看日本文化的特征以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为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f5d873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b.png)
从饮食看日本文化的特征以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为中心一、本文概述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手段,更是反映一个民族历史、地理、社会、宗教、审美等多方面特征的镜子。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往源远流长,饮食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相互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来揭示日本文化的特征,并期望能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将首先回顾中日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分析两国在食材选择、烹饪技法、餐桌礼仪等方面的异同。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日本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如和食的精致与均衡、茶道的精神内涵、酒文化的社交功能等,并试图解析这些元素如何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精致、内敛和重视和谐等特质。
文章还将关注中日饮食文化交流的现状与未来,分析两国在饮食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并展望中日饮食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希望能够让读者对中日饮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增进对日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也期待通过揭示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为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日本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日本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深受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同时也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日本饮食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绳文时代和弥生时代,日本人的饮食主要以狩猎、采集和渔业为主,食物种类相对单一。
随着农耕文化的传入,大米成为了日本人的主食,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米饭文化。
这一时期,日本饮食文化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例如陶瓷器的传入和使用,使得日本饮食更加注重餐具的选择和餐桌的礼仪。
到了奈良时代,日本与中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佛教的传入不仅改变了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也影响了他们的饮食习惯。
素食文化开始在日本流行,同时,茶道文化也逐渐兴起。
茶道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和艺术的体现,它强调礼仪、和谐和内心的平静。
完整版日本饮食文化习俗
![完整版日本饮食文化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32daae8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f.png)
完整版日本饮食文化习俗日本,这个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饮食文化。
从精致的寿司到热气腾腾的拉面,从传统的和果子到新鲜的刺身,日本的美食世界令人陶醉。
日本饮食文化不仅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品质,还强调烹饪的技巧和美学,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宗教和社会背景。
日本饮食的特点之一是对食材新鲜度的极致追求。
日本是一个海洋国家,丰富的海产资源为其提供了大量新鲜的海鲜。
无论是在市场还是餐厅,新鲜的鱼、虾、贝类总是备受青睐。
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日本人通常会在当天采购并尽快烹饪食用。
这种对新鲜度的执着,使得日本的海鲜料理成为世界美食中的瑰宝。
寿司,无疑是日本美食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它以简单而纯粹的形式展现了日本料理的精髓。
寿司师傅精心挑选优质的米饭和新鲜的生鱼片,通过巧妙的手法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一份好的寿司,米饭的温度、酸度和硬度都恰到好处,生鱼片的切割和摆放更是一门艺术。
除了常见的握寿司,还有卷寿司、太卷等多种形式,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刺身,即生鱼片,是日本料理中另一种重要的美食。
新鲜的鱼肉被切成薄片,搭配芥末和酱油食用。
刺身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金枪鱼、三文鱼、鲷鱼等。
每一种鱼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品尝刺身时,人们可以感受到鱼肉的鲜嫩和细腻。
除了海鲜,日本的蔬菜料理也别具特色。
天妇罗就是其中之一,将蔬菜和海鲜裹上面糊炸制而成,外皮酥脆,内部鲜嫩多汁。
还有各种煮物,如煮萝卜、煮南瓜等,通过慢煮的方式保留了蔬菜的营养和原味。
日本的主食也丰富多样。
米饭是日本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其烹饪方式讲究,口感软糯。
拉面则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快餐美食,浓郁的汤头、劲道的面条和丰富的配菜,让人回味无穷。
乌冬面也是常见的面食之一,粗粗的面条搭配独特的酱汁,别有一番风味。
在日本饮食文化中,餐具和摆盘同样重要。
精美的餐具能够提升用餐的氛围和享受。
食物的摆放注重色彩和形状的搭配,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甚至在一些高级餐厅,食物的摆盘如同一件艺术品。
日本饮食文化简析
![日本饮食文化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9c731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3.png)
日本饮食文化简析日本饮食文化简析日本饮食文化自古以来便深深烙印在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之中。
其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来不断演变和变革。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不仅彰显在精美的料理中,也体现在饮食礼仪、食材的采选、调味和配合上。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简析一下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
一、日式料理的特点日本饮食文化的代表就是寿司和刺身,而寿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
中国在公元7世纪时借助船只之后便开始向日本输送寿司和寿司制作技术,至于刺身则是在日本地区独有的食品。
日本人十分注重食物的颜色、口感和味道,所以日式料理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刀工和香料。
日式料理讲究“色、香、味、形”四维,往往要求食材烹调的效果色彩鲜艳、气味宜人、口感独特、造型美观。
这些原则不仅应用在寿司和刺身上,也体现在其他家庭料理中。
例如日本的著名组合套餐“日本料理定食”就体现了“色、香、味、形”四维理念,每种菜品都保证了口感鲜美、香气逸散、色泽艳丽和造型美观。
二、饮食礼仪日本饮食文化十分重视饮食礼仪,对餐桌上的行为和礼仪有着详细规定。
例如,日本人在吃饭时一定要用筷子,而不能用刀和叉,还要控制用筷子的手的方向,不得向人指出或者看着自己手部动作。
另外,日本人在吃饭时,经常会由最年长的人带头,开场白,然后由其他人相继献上礼物。
在吃饭的途中,日本人还注重各种饮料和饮料器皿的使用方法,例如在饮用日本茶时,要使用日式茶具和盛放茶叶的瓷碗。
三、食材的采选,调味和配合日本饮食文化十分注重食材的采集和选择。
他们选择的原则是强调食材的新鲜和季节性。
例如,日本人会选择在季节生长的蔬菜、水果和海鲜,这样做烹调出来的菜品会更为美味。
除了食材的选择外,日本人还注重调味和配合。
他们通过调味让单一的食材味道更为丰富、鲜美。
比如糖、盐和酱油是日本料理三大调味品,它们被广泛使用在各种烹调菜品中。
另外,日本人还强调食材与食材、菜品与菜品相互配合,才可制造出色、香、味、形鲜明的佳肴。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c378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4.png)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日本饮食文化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一种饮食文化。
它非常讲究食材的新鲜、色彩的搭配和味道的独特。
同时,日本饮食文化也十分注重餐桌礼仪和食用方式的规范。
在这篇论文中,将会探讨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影响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和食”(Washoku)的传统。
和食是指传统的日本饮食模式,它由主食(通常是大米)、汤、主菜和副菜组成。
这种饮食模式强调平衡、多样性和节俭,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营养均衡。
此外,和食还强调食物的季节性和新鲜度,以确保最佳的食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餐桌礼仪和食用方式的规范也是该饮食文化的特点之一、在日本,人们会用筷子来进食,同时会有一些特定的规矩来遵循,比如不把筷子插进饭中、不直接用筷子拿食物等等。
这些规矩体现了对食物和食用过程的尊重,也给人们的用餐带来了一种仪式感。
日本饮食文化不仅对日本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也对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日本料理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寿司、天妇罗、炸鸡等传统的日本料理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美食。
其次,日本饮食文化的影响也可以在其他国家的饮食中看到。
比如,在许多国家的餐厅中,人们可以找到日本风味的菜肴。
此外,日本饮食文化还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
日本人注重优雅和清洁,这也体现在他们对饭菜的处理中。
日本饭店的入口处会摆放洗手岩,以及放有纸巾和漱口杯。
这些细致的设计和关注细节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对饮食的态度,也反映了日本人生活中的传统价值观。
综上所述,日本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闻名于世。
和食的传统模式、对食材的尊重和做工的精细、餐桌礼仪和食用方式的规范,都是日本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日本饮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化,并将其运用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
浅析日本饮食文化
![浅析日本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fc181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1.png)
浅析日本饮食文化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拥有丰富独特的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以新鲜、简约、精致的特点闻名于世。
以下是对日本饮食文化的浅析。
首先,日本饮食文化强调食材的新鲜和季节性。
日本人注重食物的原始滋味,追求一种自然的食欲。
他们追求食材的新鲜度,尽可能只在最好的季节食用特定的食物,以确保食物的原汁原味。
例如,日本人烹饪海鲜时,他们一直坚持使用最新鲜的海鲜,以确保食物的味道和质量。
其次,日本饮食文化注重餐具和摆设的精致。
日本人认为吃饭是一种艺术,食物的摆设和餐具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的餐具通常是精致而古雅的,例如用于盛放饭菜的盖碗和木碗等。
此外,日本餐桌上还经常摆放一些精美的花朵和盆栽,以增添餐桌的美感。
再次,日本饮食文化非常注重平衡和谐的饮食。
日本人认为饮食应该是新鲜、简约、均衡的。
他们尽量保持膳食的平衡,融入多种食材,并确保膳食中含有适当的营养。
日本人通常在餐桌上摆放各种颜色鲜艳的食物,以确保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同时,日本人注重餐前餐后的清洁,认为这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内外平衡的重要一环。
最后,日本饮食文化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传统料理。
寿司、刺身、日式火锅、烧肉等都是代表日本口味的传统料理。
这些料理不仅在日本本土享有盛誉,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总体而言,日本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新鲜、简约、精致的特点闻名于世。
对于日本人来说,食物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方式,更是一种追求艺术和精神满足的途径。
通过对食材的选择、餐具和摆设的精致、饮食的平衡和谐、传统和仪式感的注重,日本人将饮食文化打造成了一门艺术。
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珍视。
日本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62f55dcaef8941ea76e054b.png)
目录前沿 (2)一、日本饮食的特点 (3)(一)日本饮食文化之“精,少,淡”。
(3)1.所谓“精”。
(3)2.日本料理的“少”。
(3)3.“淡”可以说是日本料理的最大优点。
(3)(二)日本文化之“生”和“鲜”。
(4)二、日本的美食 (5)(一)怀石料理 (5)(二)寿司 (5)(三)茶道 (6)三、日本饮食的习惯 (7)(一)简约的饮食风格 (7)(二)分餐不怕盘子多的日本人 (7)(三)饮食习惯与民族性格 (7)参考文献 (10)前言“日本料理”在八十年代初进入广州,是日语中“日本式烹饪”的意思。
当提到日本料理时,许多人会联想到寿司、生鱼片,或是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的怀石料理。
然而,对许多日本人来说,日本料理是日常的传统饮食,特别是在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末期所形成的饮食。
日本料理店最初只是一些高档酒店开办,主要的客户是日本商社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日本访问团、还有少数在日本生活过的中国人。
随着国内对日本文化的介绍和传播,日本料理店在全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也越开越多。
为什么日本料理能得到中国人的追捧?日本饮食的特点在哪里?日本的饮食文化又是怎样的?借由这次论文,我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次系统的分析,跟大家一起探索日本的饮食文化。
一、日本饮食的特点自古以来,日本不断从中国学习文化,有科学技术,当然也包括饮食文化。
这自然和当时中国的强盛密切相关。
日本的歌舞伎据说也是由中国传去的。
在现在的日本料理中不难发现很像中国菜的“野菜炒め”。
崇拜并学习强者似乎是日本的特色。
到了近代,中国逐渐没落,西欧逐渐强盛的时候,日本明治天皇进行改革,大量学习西方的技术,文化。
在日本科技逐渐发达的同时,日本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由吃熟菜变为吃生菜沙拉。
(一)日本饮食文化之“精,少,淡”。
1.所谓“精”。
就是无论什么料理,都很好看,至于味道怎么样,那是其次。
中国菜可以不同的菜放在同样的盘子里,但是日本料理就不一样了,基本上不同的菜是放在不同的盘子里的,而且盘子是奇形怪状,摆放的方向也是有讲究的。
日本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5b465c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e.png)
日本饮食文化
会席料理
随着日本普通市民的社会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料理店,形成了会席料理。可能是由本膳料理和怀石 料理为基础,简化而成的。其中也包括各种乡土料理。会席料理通常在专门做日本菜的饭馆里可以 品尝到
日本饮食文化
桌袱料理
桌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桌袱料理是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 卤面等。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张桌子,所有的饭菜都放在一张桌子文化
和食的食材新鲜多样,装盘贴合自然风物,并且被认为能体现四季的分明、地理多样性以 及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营养均衡,也与正月、插秧等传统节庆密切相关,代表了日本 独有的价值观、生活样式和社会传统]。由于日本人深信食材有各自最佳时令(日语称“旬 ”╱しゅん),加上日本在四季均产出不同的农作物,因此日本料理经常会因照该季节的时 令农产物而有所不同。日本料理店在不同季节的菜单也会有微妙的变化,例如春天竹笋当 造,就会有若竹煮
日本饮食文化
特点三:喜欢清淡
日本饮食清淡,日本料理素以清淡、少油为特点,日本人不喜欢吃高脂肪食物
因此,做菜不用或 少用油,以生、烤 、煮、以及煎为主
日本人非常喜欢吃 腌制物,如酱菜或 者酱拌的食品
第二,会让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滑 第三,有利于身体排毒 第四,可以提高寿命 日本料理主要分为三类:本膳料理、怀石料理和会席料理
日本饮食文化
特点一:喜欢“生”和“鲜”
按照日本人的观念,新鲜的东西是最营养的,体内所蕴含的生命力是最旺盛的时期,任何生物的最 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鲜期。日本人喜欢将食物生吃,不仅生吃各种蔬菜和各种植物,而且生吃鸡蛋, 生吃鱼、肉。因为,能生吃的东西必然是新鲜的东西;反过来说,唯有新鲜的东西才能生吃
日本和中国的饮食文化有何区别?
![日本和中国的饮食文化有何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9775f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c.png)
日本和中国的饮食文化有何区别?饮食文化是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的重要文化标志之一。
日本和中国两国,作为邻近的东亚国家,在饮食文化上有许多的不同之处。
本文将深入探讨日本和中国的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为读者展现两国饮食文化的奥秘。
一、日式和中式菜肴的制作方式日式料理通常强调生鱼片、片状牛肉和烤饭等薄切的烹饪方式,而中式菜肴则以炒、煮、蒸和煎等烹饪方式为主。
在材料选择上,两国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日本料理中茶碗蒸和寿司是主食,口味以清淡、鲜素为主。
而中式菜肴中米饭、面食是主食,口味则有麻辣、咸鲜、甜酸等不同口味。
在食材上,日本的海鲜、蔬菜、肉类都很注重新鲜,在烹饪过程中强调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而中国特色菜则使用各种调味料和佐料,以达到更为浓郁芳香的口感。
二、日本和中国餐桌礼仪的区别日本人讲究餐桌礼仪,强调优美、雅致,注重在餐桌上体现出素雅、美感、清新的风格。
日本餐桌上吃饭要用茶碗、筷子、小碟、小勺等特有的器皿,宴请贵客时,还会在主人面前摆放一个“太阳花布”,展现主人对于客人的尊重。
而中国人餐桌礼仪则是以除恶臭、坚硬之物,强调做客“有酒无菜”不丢人的传统现实。
在使用餐具时,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如筷子不能插在饭上、不吸像吸管一样的骨头、用餐时,不能大声说话、侃侃而谈、大声笑等等,这些规定构成了中国餐桌文化的一部分。
三、文化背景的影响两国的饮食文化背后,都有着其文化背景的支撑。
日本的饮食文化有着浓厚的岛国特色,与鱼类的丰富有极大关系,受到了汉族、迪文化的影响,讲究意境和细节。
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则承载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极强的民族文化特色,讲究食材的荤素搭配,以及不同地域的菜系。
四、饮食文化的交融随着两国之间经贸、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日式菜肴和中式烹饪之间也逐渐产生了一些交流与融合。
比如,日式寿司经过改良后成为世界著名的寿司文化,又如四川火锅也被日本人爱上,甚至还出现了“日式火锅”的异化形式,这相互学习、交流创新的结果,也充分展现出了东亚饮食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日本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223ec0acc175527072208ee.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1
2 3 3 4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
LOGO
寿司、刺身、天妇罗
日本料理
日本饮品国粹—清酒
饮食五大禁忌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
一、 日本人养成了清洁卫生的饮食习 惯,在家吃饭一般实行分餐。 二、常吃海产品、豆腐、酱汤等传统食品, 加上西方的牛奶、酸奶等,搭配蔬菜, 保持了膳食的平衡。 三,吃生鱼片用的佐料日本芥末(天葵), 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四,日本大力提倡减盐运动,配合药物治 疗。
本料理
日本料理又称“五味、五色、五法”料理。五味是甘、酸、 辛、苦、咸;五色是白、黄、青、赤、黑;五法就是生、煮、 烤、炸、蒸。而品尝日本料理的准则在于香、丰、熟、甘、嫩。 由于日本菜强调的是卖相和质感,所以每份菜的量通常很少, 但原料的素质却无与伦比。他们最强调的是材料新鲜、刀工讲 究、摆放艺术 。日本料理的种类很多 ,比较有名的料理有: 怀石料理,卓袱料理,茶会料理,修行料理,会帮料理。
日本饮食习惯
日本料理以鱼、虾、贝等海鲜品为烹饪 主料,并有冷、热、生、熟各种食用方 法。 日本人讲究食品营养学,讲究菜点 的色泽和形状,口味多为咸鲜,清淡少 油,稍带甜酸和辣味。 不吃羊肉、猪内 脏及肥猪肉。 日本人很讲茶道,餐前餐 后都喜欢喝茶,特别喜欢喝清茶。
寿司是日本传统日本食品,主要材料是用醋调味过的冷饭(简称 醋饭),再加上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作配料。既可以作 为小吃也可以作正餐,花色种类繁多。配料可以是生的、也可 以是熟的,或者腌过的。 寿司必须的材料是米饭。正宗日式寿司用的是肥小而稍带甜味的 日本珍珠米。米饭煮熟后,加入适量的寿司醋、糖、盐等调味, 待降温后才用来制作寿司。 寿司分为:卷寿司,握寿司,稻荷寿司,江户前散寿司 等
简单介绍日本饮食文化
![简单介绍日本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467386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c.png)
简单介绍日本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又因民族传统的不同而有
着独特的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以“精致、新鲜、均衡、健康”为原则的日式美食以其纯净、健康的品质而闻
名于世。
日本美食的主要特色有:“和食”的饵料以海产品、时令蔬菜和五谷类食品为主,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卡路里的特点,所以食用量少却能够营养充足;“切子”是日本美食的标志,他把菜品切成小团,不仅能丰富菜单,美化菜谱也可以增添餐桌的美观;“沙拉”是拥有酸甜、醋香、辣咸、苦苦四种不同口感的一道美味,既是作为甜点亦可作为轻食;“酸菜”是将植物物质如萝卜、竹笋等腌制而成的菜品,酸甜可口,口感独特;“团子”以糯米泽为主要制作原料,并搭配新鲜水果和甜点等而成;“关东煮”以海鲜、蔬菜、豆类为主料,做成一道汤来,而『拉面』则以面粉、汤汁、鲜蔬料为原料,经高温蒸煮而成,食材多样,口味鲜美,独具特色。
此外,日本人喜爱食用以辣味料为主的料理,常用芥末、红辣椒等原料调制而成,以唤起味觉的满足感,在餐桌上再配搭腌制的紫菜、卤制的豆腐、烤的章鱼、剁的梅干菜等,形成浓浓的神食体供食客挑选。
另外,日本人也非常注重饮食习惯的传承,聚餐时都会拿出精美的器皿,摆上
富有寓意和艺术价值的餐具,更可以体会到日本饮食文化的精致宗旨。
总而言之,日本饮食文化以其厚重的传承历史、营养均衡的菜谱、创新的料理
技巧、把美味做成艺术品的有趣尝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美食素材,极具吸引力。
日本的饮食礼仪
![日本的饮食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eefdb2e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8.png)
日本的饮食礼仪日本的饮食礼仪日本的饮食礼仪【1】一、餐具礼仪不要对着食物举筷不定,这样的行为很不礼貌,同样,不要用筷尖插食物,虽说有些食物用筷子不太容易夹起来,但筷子不能用来插或铲食物。
另外不要用筷子挪动盘子,不要用筷子把食物传来传去。
席间比较严重的冒犯行为是把筷子直插进饭碗里,这是一种死亡的标志。
二、独特之处日本人的用餐礼仪似乎严厉,但日本人容许狼吞虎咽式吃法,这吃法甚至令其他国家的人感到惊讶。
例如吃寿司,日本人习惯直接用手拿着寿司去蘸调料,然后放入口中,他们不会用筷子吃寿司;又例如吃面,日本人直接从汤碗把面吸啜入口,且必会发出响声,依据日本人的习俗文化,吃面时发出响声是表示面食很美味,也是对厨师表示赞赏的方式。
三、聚餐礼仪公司的同事或朋友很多人一起聚餐时,一般都会等大家一起举杯说过”干杯”之后才开始进餐。
尤其是到了年底和年初的时候,日本人一般会很多人聚在一起开忘年会和新年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人喝酒时所说的干杯只不过是一种习惯用语,并非真的要将杯中酒喝光。
在日本,日式餐馆和传统日本家庭内设置的是日式矮桌和坐垫。
开始用餐之前会很虔诚的我要开始用餐了,在吃完后要说承蒙款待了。
在日本很多日式餐馆都设有榻榻米的客房,这样的客房是比较传统的日式客房。
在进房间时,一般需要脱鞋。
放鞋的方法应该是将鞋头朝外放。
其步骤为,首先面朝客房脱下鞋子,然后蹲坐在走廊,用手将鞋子拎起调头往内放,以防他人行走时不小心踢到。
不可贪图方便,背对客房脱鞋,这样是不礼貌的。
进入包房后,一般离门口最远的位置为上座,上司或贵宾应该坐在这个位子。
而职位或辈份比较低的人,则坐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
如果是正规的宴会的话,日本人一般都会事先安排一名叫做「干事」的人来打点一切,当然也是由这个人负责交钱,这个人一般会坐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
在日本家庭和餐馆(如小酒馆)里共同进餐,点几种菜,大家一起吃的时候,要用公筷从盘子里夹食物放到自己的盘子里吃。
日本的饮食文化
![日本的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15943d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b.png)
日本的饮食文化日本的饮食文化1各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各不相同。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日本的的饮食文化,看看一个礼仪很好的国家他们的饮食文化是怎么样的。
日本人在饮食文化上之所以注重时节,主要是因为日本料理对海产品新鲜程度的苛刻要求。
所以日本菜点另一大特点便是味道鲜美,保持原料的固有味道。
生鱼片是最好的例证。
还包括生吃活龙虾。
这道菜是将活龙虾洗净去掉头,从龙虾腹中取出肉和沙线。
对其进行加工,配上萝卜丝放入容器中拼摆,并配有苏子花、小柚子、柠檬角、辣根泥、姜泥一齐食用。
或者此道菜可将龙虾整只上,将虾肉放在壳内,增加气氛。
整个过程并不用起火。
完全是在刀工与拼摆功夫上花些时间。
日本料理讲究“五法”、“五色”、“五味”,是一种公认的优雅饮食。
五法指蒸、煮、烤、炸、生。
五色五味五法是日本大学教授、俳句诗人兼日本关西料理五大餐馆之一“滩万”的总经理楠木宪吉先生凭借自己多年经验与研究所作的总结。
五色包括绿春、朱夏、白秋、玄冬,还有一种是黄色。
五味有春苦、夏酸、秋滋(味)、冬甜,加上别具一格的涩味(也有另一种说法为:酸、辣、苦、甜、咸)。
从日本菜追求的“五色”“五味”中也可以看出日本饮食文化中对季节的注重,以及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愿望。
日本的饮食文化2[摘要]日本是一个长寿的民族,目前平均寿命居世界首位,除了自然环境和其他因素外,追求自然的饮食习惯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本文通过对日本饮食特点的浅析和几个代表性料理的介绍,体现日本饮食文化的许多优点及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饮食文化长寿自然审美意识日本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岛国,是一个典型的围海而生的国家。
自古以来从南方、北方和西方引进文化,经过不断的沉积、融合和演变,最终形成了日本列岛的文化基础,而日本饮食文化就是这些文化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可见饮食在文化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
在了解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时,有必要先去研究它的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习俗
![日本饮食文化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f1807f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8.png)
日本饮食文化习俗首先,日本饮食文化习俗的特点之一是饮食讲究精细和平衡。
日本料理非常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质量,并且食物的制作过程精细入微。
日本厨师注重每一个环节,从选材、加工、调味等环节都追求极致的完美。
同时,日本料理也非常注重平衡饮食,追求五谷杂粮的均衡搭配,让食物的各种营养成分能够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日本人民普遍认为均衡的饮食对健康至关重要,所以他们会尽量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平衡性。
其次,日本饮食文化习俗非常注重礼仪和规矩。
在日本用餐时,人们一般坐在地板上,用传统的日式座椅进行用餐。
在饮食时,人们需要注意一些礼仪和规矩,例如不吹食物、不含糊地吃饭、不抢夺食物等。
此外,日本人民也非常注重用餐的顺序,通常从淡味开始吃到重味,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特定顺序。
对于中餐,他们一般会按顺序吃汤、饭和菜,而对于日式料理,他们一般会按照面点、煮物、炸物和刺身的顺序进行食用。
其三,日本饮食文化习俗也非常注重食物的审美和装饰。
日本料理是一门需要技巧和艺术的烹饪方式,所以对于食物的装饰和摆放非常讲究。
日本料理通常会将食物摆放在精心设计的盘子里,并且注重颜色的搭配,以及食物的形状和质感的协调。
除了食物的装饰,日本人民还非常注重食物的审美感,追求食物的美味和口感的完美结合。
最后,日本饮食文化习俗还包括一系列的节日和仪式。
在日本,每年都会有很多与饮食有关的节日和仪式,例如樱花节、赏月节、端午节、七夕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会有各种与饮食有关的庆祝活动,例如吃汤团、赏月宴、插花酒会等。
这些节日和仪式既是日本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团聚和交流的重要场合。
总体来说,日本饮食文化习俗具有精细和平衡、注重礼仪和规矩、追求审美和装饰以及具有节日和仪式的特点。
这些习俗不仅是日本人民的传统文化之一,更是日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日本社会和生活方式。
因此,了解和尊重日本饮食文化习俗是与日本人交往和融入日本社会的重要一步。
关于日本的饮食文化特点总结
![关于日本的饮食文化特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a896109b6648d7c1c746e8.png)
关于日本的饮食文化特点总结一、日本饮食文化日式汤和其他的液体菜肴要直接从碗里吸吮。
尽管在日本吃面可以发出咂咂的声音,但喝汤时不允许发出这种声音,而且直接用碗喝,不用勺,因为这样能更好地品味汤汁的味道。
吃天妇罗和生鱼片这类食物时需蘸汁,这时应一手把着盛酱油的碟子,一手执筷把食物夹起蘸汁。
不要将菜蘸大盘里的酱油,而要先把酱油倒在小盘中,一次倒一点,省着点用。
与西方菜肴不同,日本菜相对来说很少用汁浸泡,浓汁浓味吃不出所以来。
如果需要的话,日本人常像西方人那样把酱油浇在食物上,吃饭时先吃完碗里的饭再盛,吃多少盛多少。
人们几乎看不见日本人边走边吃,即使像冰激凌这样无伤大雅的食品也一样。
日本人认为那种边走边吃的习惯很不符合礼节。
人们买了食物或快餐,常常是找一个地方坐下吃完。
不要自己把酒杯添满,别人会为你做这件事。
你的任务不在于你自己的杯子,而是坐在你邻座人的杯子。
这样做有利于团结,促进形成社会团体,无论在朋友之间还是同事之间。
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馆,气氛随和且轻松,同行顾客都会互相为对方倒啤酒。
如果一群人去喝酒的话,第一杯要等大家举杯说“干杯”后才能喝。
二、日本饮食文化特点要谈日本的食文化,就不能不提到日本的大酱汤。
在日本流传着一句话:“大酱汤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那么,什么是大酱汤呢?为什么大酱汤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呢?日本人为什么爱喝大酱汤呢?原来,大酱汤是日本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它起源于镰仓时代,那时候只有武士才能喝。
直到室町时代末期,大酱汤才登上了普通百姓的饭桌。
大酱汤的做法是先把水烧开,然后放入自己喜欢的配料。
配料可以是豆腐、滑子蘑,也可以是海藻、蛤蜊等海产品,还可以是蔬菜和肉类等等。
总之,根据家庭的不同,大酱汤里放入的配料也不同。
配料不同做出的酱汤的味道就不同。
“大酱汤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这句话也就由此而来。
放入配料之后,接下来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放入大酱了。
这时候要注意的是:放入大酱之后千万别再让酱汤沸腾,因为酱汤如果再一沸腾的话,酱的香味就会挥发,酱汤的香味也会因此而减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4期V ol.28,No.4
西安社会科学
Xi .an Social Science 2010年8月
Aug., 2010
收稿日期:2010-04-01
作者简介:孙璐(1990-),女,黑龙江伊春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2007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
浅析日本饮食文化
孙 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 152500)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运转,日本岛国日益成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
日本的饮食文化成为大众追捧的潮流,可以说已从追求饱食进入追求美食,进而发展成追求愉悦的心情阶段。
日本料理不仅博得大和民族的深深喜爱,在世界饮食文化中也独树一帜。
本文简要的介绍几种具有特色的日本料理及一些饮食习惯。
关键词:日本料理;折筷子;饮食习惯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0)04-189-02
谈到日本的饮食文化,可以说已从追求饱食进入追求美食,进而发展成追求愉悦的心情阶段。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季节变得越来越不分明,然而日本人珍惜季节风味的心却始终不变。
一般西方人的观念,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之寿司,而日本食品于近年来已人所皆知世界闻名了。
很多游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尝新鲜的生鱼及肉质鲜嫩之炸虾,更有部分游客已做好准备去日本享用各种各样的传统美食的打算。
一、日本饮食文化的概况
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
米是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
中世纪至明治时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
明治以后,这种禁忌才得以消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饮食中也普及了面包等面食类。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肉类和乳制品等的摄取也大幅增加,再加上速食食品的普及,使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愈发多样化。
料理的方式主要有煮、炸、烤以及凉拌菜等,同时搭配有味噌汤(酱汤)、腌酱菜(渍物)等。
现在的副食之中也有许多西洋料理或中华料理的搭配。
日本料理的特色是生、凉、油脂少、分量少、种类多、颜色好看,而且非常讲究食器的选择。
日本饮食文化。
即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
稻米自古以来作为日本人的主食,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目前日本全国各地都可以种
植水稻,主要产地在日本关东与东北地区。
每年春季开始种植水稻,到了10月中旬,当年产的稻米便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饭桌上,这在日本被称为/新米0,著名的品种有/越光0、/竺锦0等。
二、料理系列
(一)怀石料理
怀石料理是比较有名的日本料理。
按照字面来解释,就是怀中抱着石头。
据说很久以前修行僧一天只能在上午吃一顿饭。
当然到了晚上就会又冷又饿、饥寒交迫。
所以和尚们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加热的石头(温石)抱在怀里。
后来人们就把仅仅填满空肚子、加热身体的清淡的素食和简单少量的食品叫做怀石料理。
实际上这是从禅宗那里来的想法,因为禅宗和茶道又有深远密切的关系,所以也把只在喝茶之前吃的一些简单的饭菜叫做怀石料理。
怀石料理简单而雅致,同时非常讲究环境的优雅。
很多日本人认为,要品尝真正的日本传统美味,只有到京都的老店内,一边观赏美丽的庭院,一边享用茶怀石料理,才称得上地道。
吸收茶道文化典雅的/茶怀石0料理,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美
在各类日本传统料理中,怀石料理的品质、价格、地位均属最高等级。
不少日本人认为,在品尝清淡可口的四季怀石料理的同时,更可获得超脱的心境空间。
(二)寿司料理
寿司是日本人非常喜爱的食物。
日本人常说
#
189#
/有鱼的地方就有寿司0。
像日本人这样喜欢寿司,在食鱼民族中并不多见。
日本四周环海,各类时鲜鱼类为寿司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传说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人们,为了把吃不完的鱼保存下来慢慢食用,便将煮熟的米饭放进收拾干净的鱼肚内,将其放于坛中埋入地下,经此种方法处理过的鱼可长期保存,并且经过发酵产生一种略带酸味的鲜味。
这就是日本寿司的原型。
在日本比较有代表性的乡土寿司有北海道、青森县的鲑寿司。
鲑寿司是将新上市的生鲑鱼片与萝卜、胡萝卜一道加饭和麯渍制而成。
萝卜寿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腌鱼类寿司。
青花鱼寿司是日本京都的代表性寿司,是举行葵祭和时代祭时不可缺少的美味食品。
(三)生鱼片
谈到日本料理,不可不介绍生鱼片。
在日本并不是所有的鱼都可以做生鱼片的。
从习惯上来说,日本大众只喜欢吃用鲔鱼、真鲷、比目鱼、竹荚鱼、水斗、青花鱼、墨斗鱼、章鱼等制作的生鱼片。
日本生鱼片所用材料最普及的是鲔鱼。
鲔鱼跟其他鱼最大的不同在于每一条鱼的肉质都不同,因此,价格差异很大。
真鲷鱼是制作生鱼片的主要原料。
不少讲究吃鱼的日本人认为,鲷鱼生鱼片真正好吃是在杀了数小时之后。
他们认为,鱼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氨基酸在死鱼僵硬后达到最高点。
当然也有的日本人认为用生鱼宰杀后马上做成的生鱼片好吃是由于僵直前的鱼肉有脆感。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日本家庭主妇已不知道如何杀鱼。
一说到鱼,她们就会联想到寿司、生鱼片或者烤鱼。
于是日本的百货公司、超级市场都争着卖生鱼片拼盘和外带寿司,以迎合家庭主妇们的需要。
三、其他的饮食文化
(一)餐后折断筷子的习惯
一百五六十年前,日本人出行都会携带个人专用筷,在他们的心目中,用他人使用过的筷子简直是匪夷所思,因为这根本不符合日本嗜好洁净的习惯。
日本在江户时代形成了大众社会,民众开始在街上热闹地往来。
在江户后期出现了相当于今日街头出售的被称为/二八荞麦面0的素食小吃,于是方便筷就应运而生。
以往有不少人在外吃完荞麦面时,常常会折断筷子,为什么要折呢?因为人们觉得筷子是属于个人专用的物品。
只能为我所用,不能让自己的灵魂留在上面。
这种现象的深层理由或许缘于以前的筷子多用柳木做成,而在古日本,人们认为柳树是神灵显灵时的替身,为了不让他人使用自己使用过的筷子,用后必须折断。
而餐刀、叉子等餐具就不存在这一问题,没有专属一人之说,在日本人眼里它们都是可以公用的。
(二)吃东西的双重意义
在日本人眼中,吃东西像热水浴一样,既是大肆享受的一种乐趣,也是为了锻炼而加诸于人的一种修行。
作为一种余暇之道,日本人尽情享用由无数道菜组成的美餐,每一道菜只有真正的一点点的量,食客不仅品尝其味,还欣赏形与色。
但在其他场合强调的是约束。
比如在佛教寺院里的僧侣们,他们在饭前的祈祷中请求让他们记住事物仅仅是一种药,意思是那些修炼自己的人不应该把持东西视为一种享受,而只应该把它作为一种需要。
按照日本人的观念,被迫断食是测试一个人/坚强0程度的绝好的试金石。
正如放弃温暖和睡眠一样,断食也是一种证明某人能够/忍受苦难0,并能像武士那样/叼牙签0的好机会。
一个人面临无食可进的考验的时候,会由于精神胜利而增加他的力量,不会因为缺少热量和维生素而减弱他的力量。
日本人并不承认美国人的营养与体力之间的对等关系的公式。
因此战争期间,东京广播电台会对躲在防空洞中避难的人们说,体操可以使饥饿的人增强体力与元气。
自古以稻米为主食的日本,以稻米为基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怀石料理、寿司料理、生鱼片等各具特色的日本料理,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日本的饮食文化大放光彩。
一些简单的饮食习惯,也体现了大和民族的民族精神。
一份日本料理,小至一份小点心,大至一套典雅的怀石料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食物,全部都是那么的精致,那么的有所坚持,日本料理以它独特的风格,以及秉承着各种的坚持,总是能在世界各地找到立足点。
日本国内料理的多元化,加之对于外来食物的高接受度,使日本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饮食生活
参考文献:
[1][日]多田道太郎.身边的日本文化[M].汪丽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美]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M].九州出版社,2005.
[3]范作申.日本[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4]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日本历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韩方红.日本文化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6]武心波.当代日本社会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7]周平.风情录[M].东方出版社,1991.
[8]刘笑明.日本国家概况[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9]李冬君.落花一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编.日本概览[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责任编辑:王琪玖韩毅)
# 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