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二节讲义1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二节讲义1](https://img.taocdn.com/s3/m/d62843f404a1b0717fd5ddcb.png)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二节讲义1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主要是指企业在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包括处置过程中)的核算。
企业应视对被投资单位影响或控制的程度,决定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本节主要讲解:1.成本法;2.权益法;3.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4.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
一、成本法及权益法核算的范围1.成本法:(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2.权益法:(1)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2)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拓展】本图示只是直观说明,题目中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进行判断,不能仅仅凭借比例判断采用何种后续核算方法。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一)成本法的核算原则1.初始计量:按上一节的要求处理;主要注意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规定。
2.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投资企业享有的部分,应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会计处理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3.投资企业在确认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
【拓展】长期股权投资是以成本法进行核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单位都是增加投资收益。
假设被投资单位是用投资单位投资前取得的利润发放现金股利,可能会使得投资成本虚增,所以是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例题16·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于2×10年4月10日取得乙公司6%股权,成本为12 000 000元。
2×11年2月6日,乙公司宣告分派利润,甲公司按照持股比例可取得100 000元。
假定甲公司在取得乙公司股权后,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该投资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取得。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介绍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c68d2caf90f76c661371af3.png)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三)权益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金融资产(减少投资)1.准则原文:(先卖后买)投资企业原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股权对其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因部分处置等原因导致持股比例下降,不能再对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规定对剩余股权进行会计处理。
①对剩余股权在改按公允价值计量时,公允价值与其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②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取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跨界、先卖后买)③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者权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时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跨界、先卖后买)2.账务处理①确认有关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借:银行存款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可借可贷)——其他权益变动(可借可贷)——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投资收益(可借可贷)②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可借可贷)——其他权益变动(可借可贷)——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投资收益(可借可贷)同时: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投资收益或反向。
借:其他综合收益贷:投资收益或反向。
【例5—18】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对该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2×12年10月,甲公司将该项投资中的60%出售给非关联方,取得价款32 000 000元。
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
甲公司无法再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将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出售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48 000 000元,其中投资成本39 000 000 元,损益调整为4 500 000元,其他综合收益为3 000 000元(为被投资单位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为1 500 000元;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1 000 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f79f963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d.png)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 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1.成本法的含义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按初始投资成本计量,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一般不 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2.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投资方对被投资方能够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 法核算。投资方在判断对被投资方是否具有控制时,应综合考虑直接持有的股权和通过子公司间 接持有的股权,但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时,应仅考虑直接持有的股权份额。
2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3.成本法的核算程序
(1)设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反映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收回投资前,无论 被投资方经营情况如何,净资产是否增减,投资方一般不对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2)如果发生追加投资或收回投资等情况,应按追加或收回投资的成本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 投资的账面价值。
值的份额36 000 000元(120 000 000×30%),则应将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乙公司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6 000 000元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损益。甲公司
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乙公司) 6 000 0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贷:营业外收入
6 000 000
9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13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决策,能够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造加重大影响,甲公司对该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取得投资时,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2e95057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d.png)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投资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确定其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账面余额。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1.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
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包括:(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
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1.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在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权益法适用范围包括:(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的账务处理。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
(2)持有期间的调整。
①投资收益的确认。
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投资企业应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两种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两种](https://img.taocdn.com/s3/m/344e16c68bd63186bcebbc8b.png)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两种:成本法(持股比例在大于50%或小于20%,并且这20%在公开市场上没有报价)和权益法(20%到50%之间的持股比例。
在权益法发中分三级明细: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
损益调整调整三方面的内容:1.实现的会计利润与税法计量利润的差额,比如由于帐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引起的折旧计提方法带来的差异的调整。
2.内部交易没有实现的利润。
3.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你的第一点确认被投资公司实现的投资收益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即是由于计量差异带来的调整事项。
比如企业现有固定资产一台价值200万元预计使用5年,企业按照加速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为80万;但是税法中采用年平均折旧法,为40万。
若当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则应做相应的调整,在本年利润中加上40万。
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每年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
你的二,三两点即是发放现金股利时的帐务处理,但是股票股利不做帐我不懂为什么分派现金股利却是要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这是什么道理。
长期股权投资属于资产类帐户吧,分派现金股利是得到了股利,为什么不是贷记投资收益呢?提问者:笑笑105 - 助理二级最佳答案你所说的应该是分派的股利是取得股权日之前已经公布而尚未发放的股利,这种股利是属于已经出售方的即得利益但未实际获得的,而购买方在购买时已先行将此利益支付给了出售方,等股利实际发放时,购买方当然要冲回这部分投资成本了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分派给股东的股利,是股利分派最常见的方式。
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现金分红,因为是到手的利润。
企业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刺激投资者的信心。
现金股利侧重于反映近期利益,对于看重近期利益的股东很有吸引力。
做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应付股利等到实际支付的时候就做借:应付股利贷:现金/银行存款如何理解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2-18 12:46区别于成本法核算的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的会计分录应该怎样理解?在确认被投资单位实现的投资收益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货:投资收益为什么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做的会计处理会是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不是属于资产类吗?为什么收到股利后反而还要冲减呢?提问者:whelong - 试用期一级最佳答案其实你把这两个分录合到一起,实际上就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这跟成本法下的分录是一样的。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d80ffc0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b.png)
第09讲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的,投资方根据应享有的部分确认当期投资收益。
【例题】(1)2×20年1月,甲公司自非关联方处以银行存款80 000万元取得对乙公司80%的股权,另付评估审计费用600万元。
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并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正确答案』借:长期股权投资80 000管理费用 600贷:银行存款80 600(2)2×20年3月,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1 000万元,2×20年末乙公司实现净利润为6 000万元。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借:应收股利(1 000×80%)800贷:投资收益800【例·单选题】(2022年考题)企业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期间,下列各项中,会导致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发生变动的是()。
A.被投资企业调整其他综合收益B.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C.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D.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B,成本法下期末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少;选项C,成本法下,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的,投资企业应将其确认为投资收益,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变化;选项AD,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变化,投资方都是不做处理的。
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当分别“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进行明细核算。
(一)“投资成本”明细科目的会计处理投资方取得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以后,对于取得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区别情况处理。
1.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是投资方在取得投资过程中通过作价体现出的与所取得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商誉价值,这种情况下不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权益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ec9b24c281e53a5802fff2.png)
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二、权益法(二)投资损益的确认(2)逆流交易对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向投资企业出售资产的逆流交易,在该交易存在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情况下(即有关资产未对外部独立第三方出售或被消耗),投资企业在采用权益法计算确认应享有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损益时,应抵销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
当投资企业自其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购买资产时,在将该资产出售给外部独立第三方之前,不应确认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本企业应享有的部分。
【教材例5-13】甲公司持有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2×09年8月,乙公司将其成本为9 000 000元的某商品以15 000 000元的价格出售给甲公司,甲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
至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
乙公司2×09年实现净利润48 000 000元。
假定甲公司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等,两者在以前期间未发生过内部交易。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甲公司在按照权益法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09年净损益时,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8 400 000[(48 000 000-6 000 000)×20%]贷:投资收益8 400 000假定2×10年,甲公司将该商品以18 000 000元的价格出售给外部独立第三方,因该部分内部交易损益已经实现,甲公司在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10年净损益时,应考虑将原未确认的该部分内部交易损益计入投资损益,即应在考虑其他因素计算确定的投资损益基础上调整增加 6 000 000元。
假定乙公司2×10年实现的净利润为30 000 000元。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7 200 000[(30 000 000+6 000 000)×20%]贷:投资收益7 200 000【例题】甲企业于2015年1月取得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f27f6dd581c758f5f61f67ec.png)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举例】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2×12年11月6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30 00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3出售给非关联方,取得价款18 000 000元,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80 000 000元。
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甲公司不再对乙公司实施控制,但具有重大影响。
甲公司原取得乙公司60%股权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45 000 000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自甲公司取得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至部分处置投资前,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5 000 000元。
其中,自甲公司取得投资日至2×12年年初实现净利润20 000 000元。
假定乙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也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
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甲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18 0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10 000 000投资收益 8 000 000 (2)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0 000 000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 2 000 000元(20 000 000-45 000 000×40%)为商誉,该部分商誉的价值不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处置投资以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之间实现的净损益为8 000 000元(20 000 000×4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处置期初至处置日之间实现的净损益2 000 000元,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之间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之间的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58eeaea6bd64783e09122bde.png)
成本法—金融工具
(出售减资)
1出售股权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2剩余长投转金融工具
借:交易性金融工具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不需追溯成本法差额
思路:先卖再买
权益法—公允价值
(出售减资)
1出售股权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考试中为了避免出售比例的重复计算,最好是出售和结转两步合成分录,不易计算出错)
(四)
成本法—权益法
(其他方增资)
1、调整因持股比例变动影响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当年)
盈余公积(以前)
利润分配(以前)
其他2、3、4同上
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思路:先卖后买
1、对比新增被投资单位的帐面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确定投资成本。
2、冲减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金融工具分两种: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形成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形成的差额记入“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注意:一定要先确定投资成本,不能习惯性用分批处理方法,容易造成投资成本的错误计算。
(二)
非同控
公允计量—成本法
(增资)
1、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工具(帐面价值)
投资收益
或:其他权益投资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公允价值)
中级财务会计(第2版)课件: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权益法
![中级财务会计(第2版)课件: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权益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853aa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1.png)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投资成本) 3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30 000 000元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A公司可辨认
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2 500 000元(75 000 000×30%),不对其初始投
资成本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投资损益的确认
[例]淮源公司持有E公司4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长期 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0 000 000元。E公司2018年由于一项主要经营业务 市场条件发生骤变,当年度发生亏损60 000 000元。假设淮源公司对E公司无其 他长期权益或其他额外的损失赔偿义务。
[请注意] 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时,投资企业减记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应 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 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投资损益的确认
投资方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按照以下顺序处理: 首先,减记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其次,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的情况下,考虑是否有其他构成长期权益的项目,如 果有,则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 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 最后,在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长期权益的价值也减至零的情况下,如果按照投资合同或 协议约定,投资方需要履行其他额外的损失赔偿义务,则需按预计将承担责任的金额确认预计负债, 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除按上述顺序已确认的损失以外仍有额外损失的,应在账外作备查登记,不再予以确认。 在确认了有关的投资损失以后,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应按以上相反顺序分别减记已 确认的预计负债、恢复其他长期权益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即应当按顺 序分别借记“预计负债”、“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权益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d430fd9b89680203d82562.png)
权益法
1、初始投资成本调整
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2、被投资单位发生盈利或亏损:
——投资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借或贷:投资收益
同时:借(或贷):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或借):投资收益
贷(或借):其他综合收益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5、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6、处置:【全额处置】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4)超额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应收款
预计负债
除上述情况仍未确认的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损失,应在备查簿中登记。发生亏损的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应按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处理。
3、分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一般而言只有调减利润的情形,即调增费用】
(2)如果被投资单位发行了分类为权益的可累积优先股等类似的权益工具,无论被投资单位是否宣吿分配优先股股利,投资方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时,均应将归属于其他投资方的累积优先股股利予以扣除。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的区分(老会计人的经验)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的区分(老会计人的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28134f7b9b6648d7c1c746e7.png)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的区分(老会计人的经验)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其中初始计量就是初始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与初始计量会计处理有关的情形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而后续计量就是根据投资公司日后经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场面价值进行调整,主要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结合法。
一、初始计量(一)非同一控制下非同一控制是指参与交易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持股比例的不同即对公司经营政策的影响可分为: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及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重大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具体做法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二)同一控制下同一控制下是指参与交易的双方具有股权控制关系或者受相同第三方控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即同一控制下且所取得的股权形成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
这种情况下按照被合并单位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份额进行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账面价值进行计量的只有这一种情况。
例:甲公司想收购乙公司的股权形成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公允价值为110万,甲公司付出的对价为120万。
若是非同一控制下,则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20万,付出对价与乙公司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10万为商誉,日后编制合并报表时通过调整抵消分录体现。
若是甲、乙公司同时受第三方控制,则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00万,与付出对价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由于按照账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只适合同一控制下且形成企业合并的情况,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易形成控制。
这种交易比较特殊,虽然在同一控制下,但初次交易又没形成控制。
这种情况下,初次交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价值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来确定,当后续交易形成控制,实现合并日的初始投资成本=账面价值*持有比例。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全文可读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全文可读](https://img.taocdn.com/s3/m/9375da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7.png)
成本法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 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 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 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 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 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 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 资是否发生减值。在判断该类长期股权投资 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关注长期股权投 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 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情况。 出现类似情况时,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 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 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 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4.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 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 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成本法及权益法的核算范围
取得方式
后续计量
同一控制 成本法核算 企业合并方式 非同一控制 成本法核算
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
1.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 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 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被可靠 计量的投资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损益的确认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 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份额,确认 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 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里屯或现金股利 计算应分得的股利或利润,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 资的账面价值。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 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在购买法的 基础上,消 除投资企业 和被投资企 业的内部交 易
完全权益法的会计处理特征为:
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的区分
![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的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6cbca8e889eb172ded63b7c3.png)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的区分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其中初始计量就是初始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与初始计量会计处理有关的情形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而后续计量就是根据投资公司日后经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场面价值进行调整,主要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结合法。
一、初始计量(一)非同一控制下非同一控制是指参与交易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持股比例的不同即对公司经营政策的影响可分为: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及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重大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具体做法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二)同一控制下同一控制下是指参与交易的双方具有股权控制关系或者受相同第三方控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即同一控制下且所取得的股权形成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
这种情况下按照被合并单位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份额进行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账面价值进行计量的只有这一种情况。
例:甲公司想收购乙公司的股权形成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公允价值为110万,甲公司付出的对价为120万。
若是非同一控制下,则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20万,付出对价与乙公司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10万为商誉,日后编制合并报表时通过调整抵消分录体现。
若是甲、乙公司同时受第三方控制,则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00万,与付出对价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由于按照账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只适合同一控制下且形成企业合并的情况,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易形成控制。
这种交易比较特殊,虽然在同一控制下,但初次交易又没形成控制。
这种情况下,初次交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价值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来确定,当后续交易形成控制,实现合并日的初始投资成本=账面价值*持有比例。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84d6f77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1.png)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一、概述长期股权投资是公司收购其他企业股权所形成的投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需要进行后续计量。
后续计量主要包括公允价值模式和成本模式两种方法。
本文将对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进行详细介绍。
二、公允价值模式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基于每个报告日期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实际交易中,参与者愿意支付或要求接受的价格。
公司需要在每个报告日期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公允价值的重新评估,任何公允价值变动都将反映在损益表中。
三、成本模式在成本模式下,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以成本为基础。
公司按照初次投资成本加上相关的直接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后续不作重新计量,只有在减值发生时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四、转换在某些情况下,公司可以选择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或者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转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经营策略的变化、投资目的的调整等。
转换时,需要满足相关的法规要求,并进行必要的会计处理。
五、会计处理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公允价值变动会反映在损益表中。
而在成本模式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只有在减值发生时才能调整。
会计师需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模式,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六、实例分析举例来说,公司A在年初以1万元购买公司B的10%股权,当时公司B的估值是1亿元。
如果公司选择公允价值模式,每个报告日期都需要重新评估公司B的价值,任何价值变化都会影响公司A的损益表。
而如果公司选择成本模式,公司A只需将初始投资成本1万元加上相关的直接成本,在减值情况下才需进行账面价值调整。
七、结论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是公司财务报表中重要的一环,选择合适的计量模式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分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会计师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计量模式,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关于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详细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2),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2),后续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90fcd9c9f61fb7360b4c6572.png)
贷:投资收益
(2)持有期间
①投资损益的确认
a.被投资单位赚钱时,投资方按比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b.被投资单位赔钱时,投资方按比例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特别提示】
子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实收资本),且未向投资方提供等值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利,投资方并没有获得收取现金或者利润的权利,该项交易通常属于子公司自身权益结构的重分类,投资方不应确认相关的投资收益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按比例或全部结转)
贷:投资收益
或反之
借:其他综合收益(按比例或全部结转)
贷:投资收益
或反之
【特别提示】
所有者权益不变的事项有: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提取盈余公积。
二、权益法下涉及的几种特殊情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投资单位与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应当进行调整。
第二,确认投资损益时,对净利润的调整。
②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③超额亏损的确认
确认时: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账面价值为0)
长期应收款
预计负债
还有未确认的,备查账簿中登记。
转回时:(与确认时方向相反)
借:预计负债①
长期应收款②
长期股权投资③
贷:投资收益
或反向。
处置时,按照被投资单位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不结转损益)
⑤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处理(其他权益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举例】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2×12年11月6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30 00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3出售给非关联方,取得价款18 000 000元,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80 000 000元。
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甲公司不再对乙公司实施控制,但具有重大影响。
甲公司原取得乙公司60%股权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45 000 000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自甲公司取得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至部分处置投资前,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5 000 000元。
其中,自甲公司取得投资日至2×12年年初实现净利润20 000 000元。
假定乙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也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
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甲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18 0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10 000 000投资收益 8 000 000(2)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0 000 000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2 000 000元(20 000 000-45 000 000×40%)为商誉,该部分商誉的价值不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处置投资以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之间实现的净损益为8 000 000元(20 000 000×4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处置期初至处置日之间实现的净损益2 000 000元,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 000 000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800 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 200 000投资收益 2 000 000【提示】投资方因其他投资方对其子公司增资而导致本投资方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
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举例】2×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30 000 000元现金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5 000 000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2×12年10月1日,乙公司向非关联方丙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增资27 000 000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甲公司对乙公司持股比例下降为40%,对乙公司丧失控制权但仍具有重大影响。
2×10年1月1日至2×12年10月1日期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5 000 000元;其中,2×10年1月1日至2×11年12月31日期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 000 000元。
假定乙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也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交易或事项。
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2×12年10月1日,甲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按比例结转部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确认相关损益27 000 000×40%-30 000 000×(60%-40%)/60%=800 000(元)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0 000贷:投资收益 800 000(2)对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 000 000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800 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 200 000投资收益 2 000 000【例题?多选题】因部分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将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进行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2014年)A.按照处置部分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B.剩余股权按照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日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已实现净损益中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C.剩余股权按照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已实现净损益中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D.将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大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答案】ABC【解析】选项D,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4.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1)确认有关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借:银行存款贷:长期股权投资(出售部分账面价值)差额:投资收益(2)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剩余部分公允价值)贷:长期股权投资(剩余部分账面价值)差额:投资收益【举例】甲公司持有乙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对该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2×12年8月,甲公司将该项投资中的80%出售给非关联方,取得价款90 000 000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
甲公司无法再对乙公司实施控制,也不能施加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将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出售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90 000 000元,剩余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22 000 000元。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甲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确认有关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90 0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72 000 000投资收益18 000 000(2)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天公允价值为22 000 000元,账面价值为18 000 000元,两者差异应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2 0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18 000 000投资收益 4 000 0005.权益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1)处置部分借:银行存款贷: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投资收益(2)原权益法核算确认的全部其他综合收益(可结转到损益的部分)借或贷:其他综合收益贷或借:投资收益(3)原权益法核算计入资本公积的全部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借或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或借:投资收益(4)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转换日公允价值)贷:长期股权投资(剩余投资账面价值)差额:投资收益【手写板】30%股权,卖掉20%,剩余10%30%股权初始投资成本2000万因被投资单位盈利增加200万因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增加100万因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增加500万则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2800万元假设:20%的股权出售价格为3000万元借:银行存款4500贷:长期股权投资2800投资收益1700借:其他综合收益 5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贷:投资收益 600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500贷:银行存款1500【举例】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对该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2×12年10月,甲公司将该项投资中的60%出售给非关联方,取得价款32 000 000元。
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
甲公司无法再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将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出售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48 000 000元,其中投资成本39 000 000 元,损益调整为4 500 000元,其他综合收益为3 000 000元(为被投资单位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为1 500 000元;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1 000 000元。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确认有关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32 0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23 400 000[39 000 000×60%]——损益调整 2 700 000[4 500 000×60%]——其他综合收益 1 800 000[3 000 000×60%]——其他权益变动 900 000[1 500 000×60%]投资收益 3 200 000(2)由于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将原确认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3 000 000贷:投资收益 3 000 000(3)由于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500 000贷:投资收益 1 500 000(4)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公允价值为21 000 000元,账面价值为19 200 000元,两者差异应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1 0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5 600 000——损益调整 1 800 000——其他综合收益 1 200 000——其他权益变动 600 000投资收益 1 800 000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进行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持有期间不得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五、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损益。
1.投资方全部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资本公积,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全部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2.投资方部分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处理并按比例结转,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资本公积,应当按比例结转到当期投资收益。
【举例】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0%的股权并采用权益法核算。
20×9年7月1日,甲公司将乙公司20%的股权出售给非关联的第三方,对剩余20%的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至20×9年7月1日期间,确认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为8 000 000元(为按比例享有的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享有乙公司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为2 000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