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九年级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案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案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7d1bba336c1eb91b375d02.png)
机械能和内能
二、例题突破:
例1:一架直升机在空中匀速上升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B.势能增加,动能不变
C.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D.动能和势能都在增加
提示: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在增加。
例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物体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提示:⑴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⑵在晶体熔化、凝固和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吸放热,但温度不变;
⑶热量是指物体在热传递中的过程量,“物体含有热量的多少”这。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c1aba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c.png)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机械能的守恒定律。
3. 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式。
4. 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效率。
二、教学目标:1. 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2. 帮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使学生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热机效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机械能守恒定律,内能的概念及其改变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梯上孩子滑下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滑梯下滑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
2. 知识点讲解:(1)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机械能的守恒定律。
(3) 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式。
(4) 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效率。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课本上的典型例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3. 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式。
4. 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效率。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计算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体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
答案:物体下落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2. 题目二: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能。
答案:动能 = 1/2 质量速度^2 = 1/2 2kg (10m/s)^2 = 100J。
3. 题目三:解释热机效率的概念,并给出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答案: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所做的有用功与吸收的热量之比。
2019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2.1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
![2019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2.1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7ee69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1.png)
2019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2.1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动能、势能、机械能》的课程,旨在帮助孩子们理解物理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一、设计意图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斜面、球、跳伞员、风扇等。
学具:记录表格、画笔、彩纸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动画片,让孩子们观察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行的过程,引导孩子们思考小车滑行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
2. 实验探究(10分钟)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球在不同高度落地时的速度和声音,引导孩子们思考势能与动能的关系。
4. 实践环节(10分钟)让孩子们利用教具进行实践,如跳伞员下降、风扇吹纸等,引导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孩子们的记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境引入二、实验探究在实验环节,我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球在不同高度落地时的速度和声音。
这个实验设计是我重点关注的另一个细节。
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势能与动能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注意观察球落地时的速度、声音以及地面的形变,从而让他们深入理解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四、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我会让孩子们利用教具进行实践,如跳伞员下降、风扇吹纸等。
这个环节是我重点关注的另一个细节。
通过实践,孩子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会关注每个孩子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孩子们的认知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我会耐心地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2019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2.1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
![2019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2.1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96d4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2.png)
教案:2019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2.1动能势能机械能》一、教学内容1. 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4.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其计算。
2. 教学重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木块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体育赛事中运动员跑步、跳高等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 知识讲解:(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具有的总能量。
3. 实验演示:(1)动能实验:让小车沿斜面下滑,观察小车推动木块的过程,探讨动能的变化。
(2)势能实验:将小球从不同高度释放,观察小球撞击地面时的现象,探讨势能的变化。
4. 随堂练习:(1)填空题: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其______越大。
(2)选择题:下列哪个因素不影响物体的______?A. 质量B. 速度C. 高度D. 形状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转化现象,如电梯上升、下降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六、板书设计12.1 动能势能机械能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动能越大。
()(2)物体在地面上时,其势能为零。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学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321d7ad4d8d15abf234e2e.png)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输理:1、能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能;单位_________。
2、机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动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它的大小跟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势能,大小跟⑵势能: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弹性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势能。
⑶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______的;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是_______的;若没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________。
3、叫内能。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和。
5、叫物质的比热容,它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单位是。
计算公式是。
6、水的比热容是:,物理意义是:。
7、热机的四个冲程分别为,,,,其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
曲轴旋转圈,活塞往复次,对外做次功。
8、燃料的热值,单位是。
计算公式是。
9、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物理意义是。
二、巩固练习:1、(09某某)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O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钉子P。
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位置3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l之间的某点,位置2是l与3之间的某点,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
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A.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2 B.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4 C.第二次过位置1后最高能到达位置5 D.第二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A 2、(09某某)“嫦娥一号”靠近月球后,点燃发动机,向运动前方喷出火焰,进行太空刹车减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过程中,受到的是平衡力B.刹车过程中,其动能在增大C.刹车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3、(09某某)在今年央视春晚中,魔术师X谦的精彩表演叫人叫绝,使人们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复习导学案(有答案,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复习导学案(有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09f04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f.png)
文档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复习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机械能的定义和分类: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守恒。
2. 内能的概念和分类: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的改变。
3. 机械能与内能的转换:热机、电动机等。
4. 能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机械能和内能的转换原理,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转换。
3. 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能效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机械能和内能的转换原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分类和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播放器。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滚摆实验,引导学生回顾机械能的概念和分类。
2. 讲解:分别讲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分类及其相互关系,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讨论:分组讨论机械能和内能的转换原理,分享各自的见解。
4. 演示:利用PPT展示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如热机、电动机等。
5. 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6. 解答:引导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2. 板书内容: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改变机械能与内能转换:热机、电动机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转换形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分类。
解释机械能和内能的转换原理,举例说明。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 答案: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
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改变。
机械能与内能转换:热机、电动机等。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转换形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机械能和内能的理解程度,以及是否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内能和功 复习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内能和功 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f4435deefdc8d377ee323c.png)
第十二章机械内能和功复习一、基本物理量1、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是宏观的能量,和物体整体的运动速度与是否受力有关;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的能量,是微观的能量,和物体的整体无关;机械能和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比热容、热值、热量二、能量的转化1、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球摆从A点向下摆动的过程中,动能也逐渐,重力势能逐渐。
球摆到达最低的O 时,它的动能、重力势能。
2、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做功:(1)反复弯折的铁丝,温度升高,内能,能转化为能。
(2)迅速将空气压缩引火仪的活塞下压,看到棉花燃烧,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能。
空气温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是和能之间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三、热机1、热机:(1)工作原理: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的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2)种类: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等。
2、汽油机: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动圈,活塞往复次,对外做功次。
只有做功冲程能转化为能,其他冲程是在飞轮的惯性下完成的。
【典型例题】例1.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内能增加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例2.许多同学都很喜欢设计和参加“多米诺骨牌效应”活动(按一定距离拌列的骨牌,碰倒第一块骨牌后,其它所有骨牌会依次倒下),其中的物理原理是:骨牌倒下时,转化为,这部分能量就转移给下一张骨牌,下一张骨牌倒下时具有的能量更大,骨牌被推倒的速度越来越快。
(选填“动能”或“重力势能”)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B.温度为0℃时,物体仍具有内能C.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的分子动能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无关例4.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减少,它一定放出热量例5.为了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如图所示,两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取质量(“相等”或“不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烧杯加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通过比较,从而确定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关系。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bc47d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6.png)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机械能增加;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2.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有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正在滚动的轮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轮子在滚动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 概念讲解:讲解内能的概念,解释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3. 实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摩擦生热、压缩空气等,让学生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概念2.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3. 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a. 摩擦生热b. 压缩空气2.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研究内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如电能、光能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内能的概念及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一、内能的概念1. 微观解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在物体内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具有动能;同时,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种相互作用具有势能。
内能就是这两种能量的总和。
2. 生活实例: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取暖、饭菜发热等,让学生感受内能的存在。
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复习教案(苏科版初三上)1
![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复习教案(苏科版初三上)1](https://img.taocdn.com/s3/m/bcb28ba9b52acfc788ebc91b.png)
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复习教案(苏科版初三上)1机械能[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本节内容不多,与实际联系较多,复习过程从实例入手,让学生回忆概念,巩固差不多概念,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2〕内容较简单,要紧由学生在最后将知识框架搭建起来,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和联系,从能量咨询题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2、过程设计:〔1〕由学生举例明白得概念。
〔2〕通过实验过程的再现,引导学生摸索、回忆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3〕由学生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4〕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咨询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明白得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含义,并能列举实例讲明物体具有何种形式机械能以及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情形。
2、引导学生注重实验设计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咨询题能力。
[教具、学具、实验器材]教具:斜面、小球、木块、单摆、滚摆[教学重、难点]1、决定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运用。
2、实验过程如何体验实验方法。
3、联系实际判定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明白得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课前复习的咨询题]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定义明白得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定义 8’提咨询: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板书:1、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教师归纳:同学们所讲的这些物体都具有一种或几种形式的机械能。
学生回答:具有动能:运动的汽车;湍流不息的江水;射出的子弹,飞向地面的流星等。
具有重力势能:高空中的热气球;工地打桩的重锤;阳台上的花盆等。
具有弹性势能: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和衣服夹子;闹钟发条;射大雕的弯弓;压弯的钢尺等。
学生回答:子弹、流星同时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阳台上的花盆只具有重力势能;使用中的夹子只具有弹性势能。
引导学生联系实例来明白得差不多概念,从而使概念明白得得更透彻。
阻碍动能大小的因素 10’能量大小不同,每种能量都有阻碍它的因素。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1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1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9f0558284ac850ac024254.png)
14 动能势能机械能[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
2、通过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通过探究,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4、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逐步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课前尝试]:1、思考①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要限制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②人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为什么会越来越快?③什么是能量?2.例举实例:⑴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打入木板中;⑵运动着的飞机能将世贸大厦撞坍塌;⑶橡皮筋做的弹弓可以把纸做的子弹射的很远;⑷拦河坝上的水可以推动水轮机发电等。
3.分析它们的共性,得出能量的概念:[课堂点拨]:一、能量: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强调是“能够”,而不是“正在”或“已经”)1、物理学中做功的含义?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1);(2)如何理解能够做功的意义?物体有做功的本领,但(填“一定”或“不一定”)就做功。
2、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就越。
二、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观察课本P30图12-1①由图可得到哪些信息?②根据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猜想:③设计实验:实验应采用的方法?④选用那些实验器材?⑤通过观察什么现象而知道物体的动能大小?(活动1)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动能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条件:①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大小是否相同?②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是否相同?现象:结论:2.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条件:现象:结论: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质量,它具的动能就越大。
三、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提出问题: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设计实验:①选用实验器材②通过观察什么现象知道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大小(活动2)探究弹性势能与弹性形变大小的关系现象:橡皮筋拉伸得越长,弹出去的距离。
初中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与内能 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
![初中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与内能 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97777906360cba1aa811dadc.png)
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能正确使用“热量”这一术语。
会进行关于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Ⅰ
Ⅰ
ⅡA
Ⅰ
Ⅲ
Ⅲ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内能、温度及其相互关系,不要求作出严格地定义。
热量的计算限于一个物体吸放热的情况
三、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借助模型或挂图等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通过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知道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会查热值表;
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初步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Ⅱ
Ⅰ
Ⅰ
Ⅰ
Ⅱ
Ⅲ
ⅡC
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一文,认识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6.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7.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节次
教 学 要 求
程度
说 明
一、动能 势能 机械能
通过实例分析,理解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
认识到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2019暑假学习共同体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案
![2019暑假学习共同体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aef8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0c.png)
2019暑假学习共同体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样一节幼儿园课程,旨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同时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如机械能和内能。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学具:作业本、画笔、彩泥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动画片中出现的能量形式,如机械能和内能。
让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肯定和引导。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向孩子们讲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 动手实践(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动手实践,运用画笔和彩泥等学具,制作出自己理解的机械能和内能的实例。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制作的实例,并解释其中的机械能和内能。
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孩子们对机械能和内能的理解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孩子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索更多的能量形式。
2019暑假学习共同体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说课稿
![2019暑假学习共同体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c9703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9.png)
2019暑假学习共同体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机械能和内能》是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的第12章节,主要介绍了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物理世界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深入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本原理,掌握能量计算公式以及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章内容涵盖了以下主要知识点:1.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机械能是指物体在其位置和速度相互关系下所具有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
通过学习机械能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2.动能的计算和应用: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可以通过动能公式进行计算。
本章介绍了动能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应用动能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势能的计算和转化: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力,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势能以及势能的转化过程,理解物体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势能的原理。
4.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通过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可以解决与机械能转化和守恒相关的问题。
5.内能的概念和计算: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形成的能量。
本章将介绍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掌握机械能和内能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与机械能和内能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举例、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强调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计算方法,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机械能和内能的计算方法。
九上物理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复习教案1
![九上物理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复习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f82eff10242a8956bece4bd.png)
个性化教案(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编号:教案正文:机械能和内能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难点:功和能的联系、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一、基础知识回顾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
2、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越大,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为和(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重力势能就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而具的能。
物体的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和的统称。
5、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6、内能: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
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对同一个物体而言,越高,分子越快,它的内能就越。
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和,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8、热容: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表示。
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水的比热容为,它表示:。
热量的计算:Q = ,(其中c 是,单位是;m是,单位是;△t 是,单位是;Q 是,单位是。
)10、热值(q ):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代表,单位是:;m代表,单位是:; Q放代表,单位是:。
)11、热机是利用内能来的机器。
热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个冲程即:冲程、冲程、冲程和冲程。
在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二、重点内容分析(一)机械能1、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物理九年级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案期末复
习
教学目标:巩固有关机械能内能知识,提高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机械能和内能
教学难点:用比热容概念分析有关问题
一、整理知识
(一)能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能量的国际单位是。
(二)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质量越 ,速度越 ,则物体动
能越大。
2、势能: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 ,被举得越 ,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弹性形变
越 ,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
4、机械能:和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若不考虑其它
量损耗,则总机械能不变。
机械能=+。
(三)内能: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
__________的总和。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 __________有关. 热运动:物体内所有分子的运动称为热运动。
温度是物体所有分子的热运动整体剧烈程度的宏观表现。
(四)热传递:是指能量从物体传到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____________部分传到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____________的多少叫热量,单位。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物体温度降低,内能。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温度可能 ,可能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 ,温度可能 ,可能。
(五)比热容: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表示。
水的比热容为 ,它表示:。
(六)热量公式Q放= ;Q吸
= 。
二、典型例题:
(例题1)1.图8-4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
图8-
实验中你通过观察________知道动能的大小(2)实验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使得铜球和钢球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3)图甲和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例题2)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
(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例题3)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
同样,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了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同样用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照射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海水31.0 31.6 32.1 32.5 32.8 33.0 33.1 沙子31.0 32.5 33.8 34.8 35.8 36 36.3 (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夏天炎热的白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凉”,请你用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列举出一个类似的现象。
三、课堂训练
1.如图1-1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
距离.放在同一水平画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同一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1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在0°C以下时没有内能
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D.物体运动时,内能增大
3.人们在生活中用热水取暖,生产上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因为水的()
A、比热大
B、吸收的热量多
C、放出的热量多
D、密度较大
4.下面哪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0°C的水变成4°C的水
D、铁块加工成铁板
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
D、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
6.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遨游太空绕地球运行后,“神舟”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为使快速降落的返回舱安全着陆,在距地面一定高度时需点燃反推火箭的发动机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那么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的过程中,返回舱的………( )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8..如图8-8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9..图8-9所示,小球由静止从轨道最高处的A点滚下到最低处B点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A点时只有动能,没有重力势能
B.小球在A点时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
C.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10.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图8-10为某城市
轻轨车站设计方案的示意图,该图表明与站台前后连接的轨道都有一个小坡度.请从机械能角度说明这样设计站台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看杂技演员从高处跳下落在绷床上,又被弹起的过程如图8-11所示,请你写出演员在表演时涉及到2个物理知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请阅读下表,根据表中数据,谈一谈你可以发现哪些结论(不要复述量值),或者列举生活、生产中用关的应用(写出两条),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1)
水 4.2×103 干泥土0.84×103
冰 2.1×103铜0.39×103
煤油 2.1×103铅0.13×103
水银0.14×
103砂石0.92×103
图
图
8-9
图8-
图8-
(1)
(2)
13.太阳能是人类最基本的能源.淮安某月当太阳光照射地面时,1m2地面上在1s内平均得到的太阳辐射能约为1.0×103J.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装置,目前已经逐渐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小明同学家买一台太阳能热水器,铭牌如下表所示,小明家每天大约需要100kg热水,用这种热水器将这些水从25℃加热到45℃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