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 13.1 三角形(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青岛版

合集下载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QD下册精品授课课件 第13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 13.1.2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QD下册精品授课课件 第13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 13.1.2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思考: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是否一定要检验三条 线段中任何两条的和都大于第三条? 根据你刚才的解题经验,有没有更简便的判断方法?
满足较小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 若不满足,则不能构成三角形.
例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1厘米,如果它的一边长为5厘米, 求其他两边的长.
分析:长为5厘米的边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的腰,也可能是底边.
C
例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4,5;(2)5,6,11;(3)5,6,10.
解:(1)能.因为3+4>5,3+5>4,4+5>3, 符合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不能.因为5+6 =11, 不符合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能.因为5+6>10,10+6>5,10+5>6, 符合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第13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
13.1 三角形
第2课时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探究新知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问题:任意画一个△ABC,从点B 出发,沿三角形的边到点C,有几
条线路可以选择?各条线路的长一样吗?
能说明你的结论吗?
A
AB+AC>BC,

同理,AC+BC>AB, ②
AB+BC>AC.

即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
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1)如果底边长为5厘米,设腰长为x厘米, 由已知条件,得 5+2x=21, 解这个方程,得 x=8. 因为5+8>8, 所以8厘米、8厘米、5厘米长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
例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1厘米,如果它的一边长为5厘米, 求其他两边的长.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3.1《三角形(1)》导学案1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3.1《三角形(1)》导学案1
3
6
(2)若出现了45个三角形,则共连接了多少个点?
(3)若一直连接到An,则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作业布置】
1.课本140页第1题.
2.课本141页第10题.
4.课本132页练习1、2、3.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
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锐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
C.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
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
【分组展示】
各小组选出代表以口答和演示形式展示答案.
3.若△ABC中,∠A+∠B=∠C,则此三角形为三角形.
4.∠A的邻边是,对边是.
【拓展提升】
5.如图,△ABC中,A1,A2,A3,…,An为AC边上不同的n个点,首先连接BA1,图中出现了3个不同的三角形,再连接BA2,图中便有6个不同的三角形…
(1)完成下表:
连接个数
1
2
3
4
5
n
出现三角形个数
【释疑解惑】
1.表示三角形时顶点的三个字母可以颠倒位置.
2.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与锐角三角形
的关系.
【巩固训练】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4,6,则这个三角形是.
【自主学习】
1.叫做三角形.
叫做三角形的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用符号来表示,如图:

2015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 13.1 三角形(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青岛版

2015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 13.1 三角形(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青岛版

13.1 三角形(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要素,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2.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情况。

【课前预习】学习任务一:三角形的特征阅读教材第130页,完成下面的填空:1.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你能举出几个实例吗?2.观察教材130页的图,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学习任务二:三角形及其基本元素的读法和表示方法阅读教材第130--145页“实验与探究”以前的部分,完成下面的填空:1.由 线段 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叫做三角形的边, 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2.(1)三角形用符号 表示,如右图中的三角形记作 ,读作 。

线段_______、线段________、线段_________是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

(2) 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如图三角形的内角分别为 。

学习任务三:三角形的分类 阅读教材第131-132页“实验与探究”以后的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① 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②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通常用符号“ ”表示,右图直角三角形记做 ,把它各边的名称标到右图上,在直角三角形中, 边最长。

③ 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④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何分?2.① 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②在右图等腰△ABC 中,AB=AC ,标出它的各边、各角的名称。

③ 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也叫做 。

【课中探究】问题一:阅读教材第130页,解决下列问题。

1.在右图中表示出图中的三角形,并写出它的边、角和顶点。

CBABACCAB问题二:三角形的分类情况:1.按角分类:2.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有什么关系?3.按边的分类:问题三:思考并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当堂达标】一、判断题(1)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锐角;()(3)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4)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5)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是钝角。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导学案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导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导学案学习目标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学习重点1、角平分线的概念;2、三角形的中线.学习难点会角平分线的概念.即判别哪两个角相等.疑难预设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法画出它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教学器材学法设计及时间分配个案补充教学过程:一、探索练习: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法画出它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2.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学生可以用量角器来量出这个角的大小的方法画出这个角的平分线.也可以用折纸的方法得到角平分线.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到结论:三角形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对边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中这个角的角平分线.简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教师应该规范学生的书面表达,给出下面的示范书写: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BAD=CAD=BAC,或:BAC=2BAD=2CAD.学法设计及时间分配个案补充请你画出△ABC(锐角三角形)的所有角平分线,并且观察这些角平分线有什么规律?对于钝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呢?它们的角平分线也有这样的规律吗?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都在三角形内部,而且相交于一点.例题:△ABC中,B=80C=40,BO、CO平分B、C,则BOC=______.活动二: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法画出它的三条中线,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小组交流.2、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画中线时,学生可以用刻度尺通过测量的方法来得一边的中点.也可以用折纸的方法得到一边的中点.段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且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到结论: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这个边上的中线.简称三角形的中线.教师应该规范学生的书面表达,给出下面的示范书写: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BD=DC= BC,或:BC=2BD=2DC.请你画出△ABC(锐角三角形)的所有中线,并且观察这些中线有什么规律?对于钝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呢?它们的中线也有这样的规律吗?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观察.应该比较快得到下面的结论: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中线,它们都在三角形内部,而且相交于一点.已知,AD是BC边上的中线,AB=5cm,AD=4cm,▲ABD 的周长是12cm,求BC的长.学法设计及时间分配个案补充巩固练习:1、AD是△ABC的角平分线(D在BC所在直线上),那么BAD=_______= ______.△ABC的中线(E在BC所在直线上),那么BE=___________=_______BC.2、在△ABC中,BAC=60,B=45,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求ADB的度数.例题评讲例:△ABC中,B=80C=40,BO、CO平分B、C,则BOC=______.三.活动: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法画出它的三条中线,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课时小结(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2)三角形的中线定义.( 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是线段.(1)如图(1), 是的三条中线,则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2)如图(2), 是的三条角平分线,则,4.如上图, 中, 为中线, 平分,则,如图, 是的角平分线,DE∥AC,DE交AB于E,DF∥AB,DF 交AC于F,图中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板书设计第一节认识三角形(3)三角形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对边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中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三角形导学案(无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三角形导学案(无答案)

CB A 第七章三角形导学案课题:7.1.1三角形的边(1)一、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及其边、顶点、角,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2.知道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会按角将三角形分类.3.知道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会按边将三角形分类.(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角形及其有关的概念、三角形的分类.2.难点:按边将三角形分类.二、教学过程:1.任务导读单:阅读P62—64页回答下列问题:1.三角形是最简单的______图形,也是认识许多其他图形的________.本章将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_____和_____,并借助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等于____探究________________.学习本章后,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_________,而且还可以了解一些几何中研究问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2.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条线段_______________所组成的图形 叫做三角形.如图,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三角形的边,点____________是三角形的____点.∠A 、∠B 、∠C (在图中画弧)是三角形的______.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顶点是A 、B 、C 的三角形,记作_______.读作三角形ABC.△ABC 的边有时也用小写字母a. b. c 来表示.要求:顶点A 所对的边BC 用小写字母a 表示,顶点B 所对的边AC 用小写字母b 表示,顶点C 所对的边AB 用小写字母c 表示.(在上图中标出a b c)3.三角形的分类: (1)按照三个内角的_____, 可以将三角形分为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画出相应三角形. (2)按照边的关系分为: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画出相应三角形.与同学交流说明各三角形的画法.在等腰三角形中腰边是________、底边是______、顶角是_______、底角是______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互动探究,合作求解A. 什么叫三角形?B.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C.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________.D.三角形ABC 的边AB 、AC 和BC 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____.3.达标训练单:1.如图,填空: (1)△DEF 三条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EF 三个顶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EF 三个内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填空:图中共有_____个三角形, 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用符号表示).3.填空:如图,下面三角形中, (1)是锐角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_; (2)是直角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是钝角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___;(4)是等边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等腰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D EC B A4.已知:如图,AB=AC ,AD=BD=BC ,填空:(1)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腰△DAB 的腰是__________________,底是_________, 顶角是_________,底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写出图中的三角形分别是:4.作业p-43,3,4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ABCD课题:7.1.1三角形的边(2)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1.经历结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探究过程,给出三条线段,会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会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结论的探究与运用.2.难点: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二、教学过程:1.任务导读单:(阅读P64—65页回答下列问题)1.P64探究,你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有几种理论(别忘记书中有一理论)可以说明其中原因(与同组同学交流说明,讲清你的理论,说服你的同学.)2.由P64探究,我们得出新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读例题,(1)题若:设腰边长为ycm,则底边长为____cm.所列方程为:__________(2)说明小(2)题中有几种可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条线段的和统统要________第三条线段,这样的三条段线段就能组成三角形.而只要有这么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条线段,那么这三条线段就组______(填成或不成)三角形.2.互动探究,合作求解:A.在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B.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C.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不等关系?通过动手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达标训练单:1.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3,5,8; (2)5,6,10; (3)5,6,7. (4)5,6,122.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不能组成三角形?(填“能”或“不能”)(1)5,6,7;()(2)9,6,2;() (3)3,6,3. ()3.辨析题:有三条线段a、b、c,a+b>c,扎西认为: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你同意扎西的看法吗?为什么?(给同学说理)4.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7,一边等于9,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__;(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__.5.填空:(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一边长为10,则另一边长为_____________;(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一边长为13,则另一边长为______________;(3)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9,一边长为7,则另两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 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A .至少有一个钝角 B.至少有一个直角 C.至多有一个锐角 D. 至少有两个锐角7.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4,8B、5,6,11C、1,2,3D、5,6,108.关于三角形的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边互不相等B、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C、至少有两边相等D、最多有两边相等9.图中有三角形的个数为()A、4个B、6个C、8个D、10个10.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A 、3㎝,4㎝,8㎝B、8㎝,7㎝,15㎝C、13㎝,12㎝,20㎝D、5㎝,5㎝,11㎝4.作业p-43,3,三、问题生成单:第(4)题EDCBA课题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7.1.3三角形的稳定性一、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3.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会判断一些简单图形的稳定性.(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的稳定性.2.难点:画钝角三角形的高、判断图形的稳定性.二、教学过程:1.任务导读单:阅读P65—68页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相关内容与同学交流什么是高、中线、角平分线,并说明如何画出各注意什么? 2.完成P66页练习题。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13.1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6)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13.1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6)

章节测试题1.【答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A. 2B. 4C. 6D. 8【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解答】解:设第三边长为x,则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4-2<x<4+2,即2<x<6.因此,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2<x<6在此处键入公式。

,把各项代入不等式符合的即为答案.2,6,8都不符合不等式2<x<6,只有4符合不等式.选B.2.【答题】以下列数值为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2,4,7B. 3,3,6C. 5,8,2D. 4,5,6【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能组成三角形.【解答】A. ∵ 2+4<7,∴不能组成三角形;B. ∵3+3=6 ,∴不能组成三角形;C. ∵5+2<8,∴不能组成三角形;D. ∵4+5>6,∴能组成三角形;选D.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3.【答题】下面是小明用三根火柴组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C符合三角形的概念.选C.4.【答题】下列长度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3、4、8B. 5、6、11C. 5、6、10D. 3、5、10【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能组成三角形.【解答】解:A、3+4<8,故不能组成三角形,故A错误;B、5+6=11,故不能组成三角形,故B错误;C、5+6>10,故能组成三角形,故C正确;D、3+5<10,故不能组成三角形,故D正确.选C.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5.【答题】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 1cm,2cm,3cmB. 2cm,,2cm,4cmC. 2cm,3cm,4cmD. 1cm,2cm,5cm【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能组成三角形.【解答】选项A,因为1+2=3,所以1cm,2cm,3cm的三根木棒首尾连接后不能摆成三角形;选项B,因为2+2=4,所以2cm,2cm,4cm的三根木棒首尾连接后不能摆成三角形;选项C,因为2+3>4,所以2cm,3cm,4cm的三根木棒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选项D,因为1+2<5,所以 1cm,2cm,5cm的三根木棒首尾连接后不能摆成三角形;选C.6.【答题】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4、5、6B. 6、8、15C. 5、7、12D. 3、9、13【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能组成三角形.【解答】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4+5>6,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B.6+8<15,不能够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5+7=12,不能够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3+7<13,不能够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最新整理初一数学教案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全章导学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x

最新整理初一数学教案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全章导学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x

最新整理初一数学教案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全章导学案(浙教版七年级下)1.1认识三角形(1)-----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三角形的概念.2.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3.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二、学习重点:“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学习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三、过程性学习(一)学前准备:1、定义:由不在直线上的三条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要素是、、。

如图,三角形记为,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顶点为,三角形的内角为注意:表示三角形时,字母没有先后顺序,但通常按逆时针来排列。

(二)探索新知1如图,在三角形中,(1)比较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并填空:a+bc→c–aba+cb→b-acb+ca→c-ba(2)结论:①②.(三)应用新知1、例1: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3cm,b=4cm,c=8cm(2)e=5.7cm,f=6.2cm,g=11.9cm:2、当堂练:(1)下列哪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A1cm,2cm,3.5cmB4cm,5cm,9cmC6cm,8cm,13cm(2)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且AD=AC请比较大小:ABAC+BC2ADCD四、评价性学习(一)、基础性练习(1)如图三角形ABC(记作:)中,∠B的对边是,夹∠B的两边是、。

(2)图中有几个三角形?请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2、已知四组线段:第①组长度分别为5,6,11;第②组长度分别为1,4,4;;第③组长度分别为4,4,4;第④组长度分别为3,4,5,其中不能成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是()A、①B、②C、③D、④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A.1《C《5B.4≤C≤6C.4《C《6D.1《C《6(二)、拓展提高1、已知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12cm和6cm,第三边与其中一边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2、现有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组成三角形架,有几种情况?分别写出每组数据。

2015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3.1 认识三角形》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2015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3.1 认识三角形》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认识三角形》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三角形的概念;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2.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情感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反思,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2.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三、教学过程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师]看下列实物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出示投影:一些含有三角形的建筑物)立交桥、起重机、自行车、红领巾、空调外机的支架等.[生]线段、角、三角形、圆.[师]好,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含有几何图形的物体,线段、角已系统地介绍过.圆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介绍.从今天开始,我们来系统地研究第五章:三角形.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在本章里,我们将学习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利用这些结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三角形.Ⅱ.讲授新课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一些初步知识,现在大家观察下面的屋顶框架图,并回答以下问题:观察下面的屋顶框架图.图5-1 图5-2(1)你能从图5-1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2)与同伴交流各自找的三角形.(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师]要找三角形,必须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师生共析]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的基本要素:边、角、顶点.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和三个顶点.[生]我能找到4个不同的三角形.[师]好.与同伴交流一下.……[师]能说清楚吗?可能同桌的两位或前后能指着说,隔一行或隔一排就恐怕不行,你说的是这个,他说的是那个,容易混淆,那怎么样就可以表示清楚呢?[生]用符号表示.[师]对,这就需要用符号来表示三角形.“三角形”可以用符号“△”表示,如图5-3(1)中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A、∠B、∠C是三角形的角,线段AB、BC、CA是三角形的边.(1)(2)图5-3△ABC的三边,有时也用a、b、c来表示.如图5-3(2):顶点A所对的边BC用a表示,边AC、边AB分别用b、c来表示.好.下面大家从图5-3(1)中找出6个不同的三角形,并用符号表示.[生甲]△ABD、△ADF、△ADE、△AGE、△BDF、△ADC.[生乙]还可以△AEC、△ECG、△ABC.[师]很好,大家看看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生丙]由三条线段组成.[生丁]不行,必须是由三条线段顺次首尾相接,否则如图5-4,不是由线段AB、CD、EF 组成的三角形.图5-4[生戊]这三条线段不能在同一直线上,否则构不成三角形.[师生共析]由此可知三角形的本质特点:(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2)这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师]好,下面我们来议一议.(1)元宵节的晚上,房梁上亮起了彩灯,装有黄色彩灯的电线与装有红色的彩灯的电线哪根长呢?说明你的理由.图5-5(2)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生甲]装有黄色彩灯的电线长,我是通过测量得到的.[生乙]装有黄色彩灯的电线长.因为我们在上册书中学习过这样一个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所以把装有红色灯的电线两端当作两个点,这样它就最短.因此,装有黄色彩灯的电线长.[生丙]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如图5-6:图5-6△ABC中,若把B、C这两个顶点看作是定点,由“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可以得到:AB+AC>BC.同样,若把顶点A、C看作定点,可以得到:AB+BC>AC若把顶点A、B看作定点,可以得到:BC+AC>AB因此可以得: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尤其是第(2)个问题说得很透彻,由此得到了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注意:“任意”是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下面同学们来画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下列问题来做一做.分别量出下面三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并填入空格内:(1)(2)(3)图5-7(1)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2)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3)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计算每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并与第三边比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画、量、计算)[生甲]这三个三角形的三边中,每两边的差都小于第三边.[生乙]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师]很好.这样我们又得到了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个关系实际上可以由“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导而来.所以,任意三角形都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者:“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二者相互制约.下面我们做练习来熟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实际摆一摆,验证你的结论. (1)7 cm、5 cm、11 cm(2)4 cm、3 cm、7 cm(3)5 cm、10 cm、4 cm[生甲](1)7+5=12>117+11=18>511+5=16>7所以由7 cm、5 cm、11 cm长的三根小木棒能摆成三角形.[生乙]老师,这样比较太麻烦,是不是可以只计算一组就行呢?[师]可以吗?[生丙]不可以.如(2):7+3=10>4,但进行拼摆时,这三根小木棒在同一直线上,说明由4 cm、3 cm、7 cm长的三根小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生丁]我也觉得不行.如(3):10+5=15>4,但通过摆时,也发现这三根小木棒不能摆成三角形.[生戊]我觉得可以,只需要求出两条较短的线段的和与最长的线段进行比较,如果满足“两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则这三条线段就能构成三角形,否则就不行.[生子]也可以先求出两条较长线段的差,然后与最短的线段进行比较.若小于,则这三条线段就能构成三角形,若等于或大于,就不行.[师]噢,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戊同学和子同学说得对吗?同学们来试一试.[生]他们俩说得对.[师]很好,这样给你三条线段,问能否组成三角形,就不必一一去验证了,只需要求出两条较短的线段的和与最长的线段进行比较,或求出两条较长的线段的差与最短的线段进行比较即可.所以刚才的(2):由于4+3=7.出现了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不能摆成三角形.(3):由于4+5=9<10,出现了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不能摆成三角形.好,下面我们来看例题:[例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 cm和8 cm的木棒,用长度为2 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 cm的木棒呢?[师生共析]利用刚才讨论的方法去解.解:取长度为2 cm的木棒时,由于2+5=7<8,出现了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不能摆成三角形.取长度为13 cm的木棒时,由于5+8=13,出现了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也不能摆成三角形.[师]大家想一想:你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生甲]能.取一根4 cm长的木棒.[生乙]取5 cm、6 cm、7 cm、8 cm长的木棒都可以.[师]很好.实际上,若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 cm和8 cm的木棒,那么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只需大于8-5=3 cm,而小于8+5=13 cm.即能摆成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做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Ⅲ:练习补充练习1.指出图5-8中有几个三角形,并用符号表示出来.图5-8图5-9答案:图中有12个三角形.如图5-9中标上字母时,这12个三角形分别为:△ADE、△BCF、△BCD、△BCE、△BCA、△DEF、△DEB、△DEC、△ABE、△ACD、△BDF、△CEF.a、b、c可以构成三角形,那么它们的长度的比有可能是()A.2∶3∶4B.2∶2∶4C.2∶2∶5D.1∶2∶3答案:AⅣ.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要素,重点研究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研究中可知三角形的三边相互制约——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且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判断a、b、c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应注意:a+b>c,b+c>a,a+c>ba是a、b、c三条线段中最长的一条时,只要b+c>a,就有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边. Ⅴ.课后作业Ⅵ.活动与探究b=4,c=7,试确定第三边a的X围.当各边均为整数时,有几个三角形?有等腰三角形吗?等腰三角形的各边长各是多少?[过程]让学生讨论、归纳,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结果]当一个三角形的两边b=4,c=7时,第三边a的X围为:7-4<a<7+4即:3<a<11.a=4或a=7时,这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其各边长分别为:4、7、4;4、7、7.。

七年级数学下册精品导学案第三章三角形

七年级数学下册精品导学案第三章三角形

第四章三角形第一节认识三角形(1)【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和表示方法2.理解并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3.掌握三角形的分类.4.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内角的性质.【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观察下面的屋顶框架(1)你能从图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解:(1)能(2)都有条边, 内角, 个顶点。

2.多边形的概念:由若干条不在上的线段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3.(1)什么叫做三角形?解: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如何表示三角形?解:三角形可用符号“△”表示,如右图三角形记作:(3)三角形的边可以怎么表示?解:如图三角形中三边可表示为AB,BC,AC,顶点A所对的边BC也可表示为a,顶点B所对的边表示为b,顶点C所对的边AB表示。

4.如果我说三角形有三要素,你能猜出是哪三要素吗?解:角:三角形中有个角:∠A, ,∠C顶点:三角形中有个顶点,顶点 ,顶点B,顶点边:三角形中三边AB,,AC二、教材精读1.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吗?解:小明只撕下三角形的一个角,得到了结论,他是这样做的:(1)如图所示,剪一个三角形纸片,它的三个内角分别为∠1, ,∠3. (2)将∠1撕下,按图所示摆放,其中∠1的顶点与∠2的顶点重合,它的一条边与∠2的一条边重合。

由 相等可知∠1的另一边b 与∠3的一边a 平行。

(3)将∠3与∠2的公共边延长,它与b 所夹的角为 ,由∠1的另一边b 与∠3的一边a 平行可知∠3=所以∠1+∠2+∠3=∠1+∠2+ =︒180,即三角形内角和为 。

2.下面的图⑴、图⑵、图⑶中的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内角是什么角?请说明理由。

解:图1,图2露出的角分别是 , ,由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可以得到被遮住的两个角都是 ;当图3露出的一个角是锐角时,另外两个角有 中可能,即 个锐角, 、一直角, 、一钝角。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13.1 三角形导学案1(新版)青岛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13.1 三角形导学案1(新版)青岛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13.1 三角形导学案1(新版)青岛版教师寄语: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甜。

集雄心壮志,创锦绣前程。

一、学习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三角形建立几何模型的过程。

2.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二、重点:三角形的相关概念难点: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三角形建立几何模型三、教与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生活中你见过三角形物体的哪些实例?并选择其中一个画出这个三角形。

(2)三角形是由什么几何图形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三角形的?(3)三角形的基本元素有哪些?(二)认定目标(学习目标)(三)自主合作:(任务一).看课本130页图13-2回答(1)指出图中三角形的边、顶点。

(2)用符号表示图中的三角形读作:(3)上图中三角形的内角是:(任务二)2.用量角器度量课本P131图13-3中三个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它们分别有几个锐角?几个直角?几个钝角? 三角形按角分类为:用符号表示直角三角形3.在直角三角形中,哪条边最长?为什么?(任务三)1.用刻度尺量课本P133图13—5中三个三角形各边的长,分别比较每个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短,你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三角形按边分类为:达标测试: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连接BE、AD交于点F。

(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2)写出△BDF的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和能表示的外角。

(3)写出所有以线段AB为边的三角形。

(4)写出所有以点F为顶点的三角形。

反馈矫正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内角互余,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3.1三角形(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3.1三角形(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教学案例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如红领巾、自行车三角架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案例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的性质。通过设计具有梯度、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
4.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全面发展;
5.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这些亮点使得本案例在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如向学生展示三角形红领巾、自行车的三角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采用三角形设计?”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三角形实例,教师趁机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角形的应用场景,如建筑、艺术等,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实用价值和美学意义。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的性质。设计具有梯度、层层递进的问题,如:“三角形有哪些基本性质?”“如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是什么?”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组内成员在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互补。针对三角形性质的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小组活动:
1.小组讨论:让各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探究三角形的性质。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13.1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22)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13.1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22)

章节测试题1.【题文】如图,在△ABC中,∠C=90°,BE平分∠ABC,AF平分外角∠BAD,BE与FA交于点E,求∠E的度数.【答案】∠E=45°.【分析】设∠ABC=x°,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BAD=∠B+∠C=90°+x°,根据AF平分外角∠BAD可知∠DAF=∠BAD=(90°+x°),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得出∠EAG=∠DAF=(90°+x°),根据BE平分∠ABC可知∠CBE=∠ABC=x°,故可得出∠AGE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ABC=x°.∵∠BAD是△ABC的外角,∠C=90°,∴∠BAD=∠ABC+∠C=90°+x°.∵AF平分外角∠BAD,∴∠DAF=∠BAD=(90°+x°),∴∠EAG=∠DAF=(90°+x°).∵BE平分∠ABC,∴∠CBE=∠ABC=x°,∴∠AGE=∠BGC=90°﹣∠CBE=90°﹣x°.∵∠E+∠EAG+∠AGE=180°,即∠E+(90°+x°)+90°﹣x°=180°,解得:∠E=45°.2.【题文】如图,在△ABC中,∠ADB=100°,∠C=80°,∠BAD=∠DAC,BE平分∠ABC,求∠BED的度数.【答案】∠ABC=70°,∠BED=4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求出∠DAC,再求出∠BA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B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E,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DB=100°,∠C=80°,∴∠DAC=∠ADB﹣∠C=100°﹣80°=20°.∵∠BAD=∠DAC,∴∠BAD=×20°=10°.在△ABD中,∠ABC=180°﹣∠ADB﹣∠BAD=180°﹣100°﹣10°=70°.∵BE平分∠ABC,∴∠ABE=∠ABC=×70°=35°,∴∠BED=∠BAD+∠ABE=10°+35°=45°.3.【题文】如图,在△ABC中,E点是AB上的一点,DE⊥AB交AC的延长线于D点,已知∠B=28°,∠D=46°,求∠BCD的度数.【答案】见解答。

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学生用稿优秀教案

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学生用稿优秀教案

C A B C A 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学生用稿〕一、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根本要素,掌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间的关系,会将三角形分类。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活动过程中,体会研究图形性质的一般方法,开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和“三角形外角〔外角和〕〞的过程中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课堂导学活动一:感知现象,抽象模型问题1:通过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活动二:归纳定义 标准表示问题2:请同学们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

问题3:请同学们观察你所画出的三角形以及我们抽象出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三角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4:如何表示一个三角形呢?活动三:探究性质 获得结论问题5:我们能否通过只撕下一个角,进行拼摆,借助平行线的有关事实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活动四:内化性质 开展新知想象:图中他们所拿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内角是什么角? 思考:〔选填:锐角、直角、钝角〕小红所拿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 ,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小亮所拿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 ,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小怪所拿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 ,则此三角形可能是 三角形。

归纳:〔1〕从角的角度,三角形的形状由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决定。

〔2〕根据三角形内角的大小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

应用:〔1〕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为30°、60°,则此三角形是 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为40°、70°,则此三角形是 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为50°、20°,则此三角形是 三角形。

变式应用:如图,在Rt △ABC 中,作AB 边上的高CD ,〔1〕求证:ACD B ∠=∠; 〔2〕你还能得出哪些角相等吗?新知探究1:如图,把△ABC 的一边BC 延长,得到∠ACD .像这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外角推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知探究2:如图,∠BAE ,∠CBF ,∠ACD 是△ABC 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问题6:如图,∠BAE ,∠CBF ,∠ACD 是△ABC 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三角形外角推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7:如图,098BDC ∠=,038C ∠=,037A ∠=,B ∠的度数是多少?活动五:自我反思 归纳提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多了哪些认识?2、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以及“三角形外角〔外角和〕〞 经历了怎样的过程?3、关于本节课的学习,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动六:布置作业 拓展提高1、稳固性作业:读本第133-134页2、拓展性作业:〔二选一〕〔1〕上网查阅生活中的运用三角形知识的资料,并在同学之间分享。

七年级数学下册13.1三角形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13.1三角形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13.1三角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七年级数学下册13.1三角形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本节课主要介绍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掌握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并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使学生感知三角形,并通过数学语言抽象出三角形的定义。

此外,学生对于图形的分类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操作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分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难点:三角形性质的推导和应用,三角形分类的判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感知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体验三角形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一套三角板、直尺、圆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如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的纸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想到了数学中的哪个概念?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给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13.1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3.1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能够运用三条重要线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等。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通过学习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具体包括:
1.几何直观: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三角形底边、高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画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并标出相应的线段。
2.逻辑推理:通过探究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的性质和作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3.数学建模: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等,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如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性质。此外,学生还应该掌握了一些几何图形的性质,如线段的性质、直角的性质等。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性质、作用以及可能的实际应用。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的认知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性质、作用及实际应用。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数学年鉴》中关于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的发现和发展历史,了解这些线段在数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视频资源:观看数学教育视频,介绍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动态演示和实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拓展要求:
-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通过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资源,进一步深化对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2015年春数学导学案(120页)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2015年春数学导学案(120页)

集体备课导学案集体备课导学案学段初中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5单元课题 5.1.2 垂线(1)课型新授主备学校初审人终审人主备人合作团队课标依据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呈现目标用小黑板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诵读自主学习温故知新4 1.如图,若∠1=60°,那么∠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改变上图中∠1的大小,若∠1=90°,请画出这种图形,并求出此时∠2、∠3、∠4的大小。

小组内完成角的表示方法角的计算生活中与垂直有关的实例互助释疑1 通过两个例题进一步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探究出招15 1.阅读课本P3的内容,回答上面所画图形中两条直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知道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2.用语言概括垂直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

3.垂直的表示方法: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若“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垂足为O”,则记为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下图。

4.垂直的推理应用:自学探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注意数学学习中的细节。

集体备课导学案设计课后反思集体备课导学案学段初中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5单元课题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型新授主备学校初审人终审人主备人合作团队课标依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1 认识三角形(1)》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1  认识三角形(1)》导学案

3.1 认识三角形(1)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学习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学习设计:(一) 预习准备 (1)预习书62-65页(2)思考①三角形的角之间的关系②三角形的分类 (3)预习作业三角形中角的关系:(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为三类: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

(二) 学习过程例1 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例2 在△ABC 中,(1)082,42,C A B ∠=∠=∠则= (2)5,A B C C ∠+∠=∠∠那么=(3)在△ABC 中,C ∠的外角是120°,B ∠的度数是A ∠度数的一半,求△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变式训练:在△ABC 中(1)078,25,B A C ∠=∠=∠则= (2)若C ∠=55°,010B A ∠-∠=,那么A ∠= ,B ∠=例3 已知△ABC 中,::1:2:3A B C ∠∠∠=,试判断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变式训练:已知△ABC 中,090,2,A B B C ∠-∠=∠=∠试判断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例4 如图,在△ABC 中,090ACB ∠=,CD ⊥AB 于点D ,1,2?A B ∠∠∠∠与有何关系与呢例5 如图,已知060,30,20,A B C BOC ∠=∠=∠=∠求的度数。

变式训练: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BE 、CD 分别垂直AC 、AB ,若040A ∠=,求B H C∠21DC BAOCBA的度数。

拓展:1、如图所示,求A B C D E ∠+∠+∠+∠+∠的度数。

2、如图在△ABC 中,已知1,2,,A B ABC ACB ACB ∠=∠∠=∠∠=∠∠求的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三角形(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要素,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情况。

【课前预习】
学习任务一:三角形的特征
阅读教材第130页,完成下面的填空:
1.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你能举出几个实例吗?
2.观察教材130页的图,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学习任务二:三角形及其基本元素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阅读教材第130--145页“实验与探究”以前的部分,完成下面的填空:
1.由 线段 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叫做三角形的边, 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2.(1)三角形用符号 表示,如右图中的三角形记作 ,
读作 。

线段_______、线段________、线段_________是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

(2) 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如图三角形的内角分别为 。

学习任务三:三角形的分类 阅读教材第131-132页“实验与探究”以
后的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① 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②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通常用符号“ ”表示,右图直角三角形记做 ,把它各
边的名称标到右图上,在直角三角形中, 边最长。

③ 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④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何分?
2.① 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②在右图等腰△ABC 中,AB=AC ,标出它的各边、各角的名称。

③ 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也叫做 。

【课中探究】
问题一:阅读教材第130页,解决下列问题。

1.在右图中表示出图中的三角形,并写出它的边、角和顶点。

C B A B
C C
A B
问题二:三角形的分类情况:
1.按角分类:
2.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3.按边的分类:
问题三:思考并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
【当堂达标】
一、判断题
(1)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锐角;()(3)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4)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5)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是钝角。

()二、填空题
1.在△ABC中,∠A+∠B+∠C= ;
2.在△ABC中,∠A=60°∠B=50°则∠C= ,△ABC是角三角形;
3.在△ABC中,∠A=50°∠B=∠C ,则∠C= ,△ABC是角三角形;
4.在△ABC中,∠C=90°,则∠A+∠B=________,△ABC是角三角形。

三、问答题
如右图,
(1)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2)顶点是A、B、D的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记作;
(3)其中以AB为一边的三角形有个,分别是
(4)以∠C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个,分别是
【巩固训练】
一、判断题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少有一个是锐角;()
(2)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
(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是钝角;()
(5)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锐角,则它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
二、选择题
1.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
A
C
E
B
D
如右图,以BC 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共有( )
A.3对
B.2对
C.4对
D.6对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3.三角形按边分类正确的是( )
A.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D.以上都不对
4.如图,图中的三角形共有( )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二、填空题
1.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锐角, 个直角, 个钝角。

2.如右图,点B 、D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

①图中共有几个三角形?表示出这些三角形。

②写出其中一个三角形边和角。

③在△ABD 中,∠B 的对边是 ;在△ABC 中,∠B 的对边是 。

C B E
D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