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华师大版数学九上23.1《成比例线段》word学案1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3.1成比例线段第1课时
23.1成比率线段第1课时教课目的1. 知道线段的比的观点,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2. 理解成比率线段的观点;3. 掌握成比率线段的判断方法.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线段的比的观点,成比率线段的观点,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教课难点】成比率线段的判断方法.课前准备无教课过程一、情形导入请察看以下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察看到的图片特色进行归纳吗?这些例子都是形状同样、大小不一样的图形. 它们之所以大小不一样,是由于它们图上对应的线段的长度不一样 .二、合作研究研究点一:线段的比【种类一】求线段的比已知线段=2.5m ,线段= 400cm,求线段AB 与的比 .AB CD CD分析:要求 AB和 CD的比,只要要依据线段的比的定义计算即可,但注意要将 AB和 CD的单位一致 .解:∵ AB=2.5m=250cm,AB2505∴ == .CD4008方法总结:求线段的比时,第一要检查单位能否一致,不一致的应先一致单位,再求比 .【种类二】比率尺在比率尺为1: 5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m.图上距离分析:依据“比率尺=实质距离”可求解 .设甲、乙两地的实质距离为x cm,则有 1:50 000 = 3:,解得= 150 000. 150 000cm=x x1500m.故答案为 1500.方法总结:理解比率尺的意义,注意实质尺寸的单位要进行适合的转变.研究点二:成比率线段【种类一】判断线段成比率以下四组线段中,是成比率线段的是()A.3cm, 4cm, 5cm, 6cmB.4cm, 8cm, 3cm, 5cmC.5cm, 15cm, 2cm,6cmD.8cm, 4cm, 1cm, 3cm分析:将每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摆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相等的四2 6条线段成比率 . 四个选项中,只有 C 项摆列后有5=15. 应选 C.方法总结:判断四条线段能否成比率的方法:(1)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次序排好,计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看能否相等做出判断;(2)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次序排好,计算前后两个数的积与中间两个数的积,看能否相等作出判断 .【种类二】由线段成比率求线段的长已知:四条线段a、 b、c、 d,此中 a=3cm, b=8cm, c=6cm.(1)若、、、d是成比率线段,求线段d的长度;a b c(2)若b、a、c、d是成比率线段,求线段 d 的长度.分析:紧扣成比率线段的观点,利用比率式结构方程并求解.解:( 1)由a、b、c、d是成比率线段,得a c36b=d,即8=d,解得 d=16.故线段 d 的长度为16cm;(2)由、、、d 是成比率线段,得b a cb c869a=d,即3=d,解得 d=4.9故线段 d 的长度为4cm.方法总结:利用比率线段关系求线段长度的方法:依据线段的关系写出比率式,并把它作为相等关系结构对于要求线段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线段的长.已知三条线段长分别为1cm,2cm,2cm,请你再给出一条线段,使得它的长与前方三条线段的长能够构成一个比率式.分析:由于此题中没有明确见告是求1,2,2 的第四比率项,所以所增添的线段长可能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率项,也可能不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率项,所以应进行分类议论.解:若x:1=2:2,则x=2;若21:x=2:2,则x=2;若 1: 2 =x:2,则x=2;若 1:2= 2:x,则x=2 2.2所以所增添的线段的长有三种可能,能够是2cm,2cm,或 2 2cm.方法总结:若使四个数成比率,则应知足此中两个数的比等于此外两个数的比,也可转化为此中两个数的乘积恰巧等于此外两个数的乘积.三、板书设计线段的比:假如采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的长度分别是 m, n,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成AB m比即 AB: CD= m:n,或写成=CD n例成比率线段:四条线段a ,,c,,假如a与的比线b d ba c段等于 c与 d的比,即b=d,那么这四条线段 a,b, c, d叫做成比率线段,简称比率线段四、教课反省从丰富的实例下手,指引学生进行察看、发现和归纳. 在自主研究和合作沟经过程中,合时引入新知识,并经过指引学生成立新的数学模型,开辟思想,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新华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23.1.1 成比例线段
23.1 成比例线段1.成比例线段1.知道线段的比的概念,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重点)2.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重点)3.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难点)一、情景导入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这些例子都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图上对应的线段的长度不同.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线段的比【类型一】 求线段的比已知线段AB =2.5m ,线段CD =400cm ,求线段AB 与CD 的比.解析:要求AB 和CD 的比,只需要根据线段的比的定义计算即可,但注意要将AB 和CD 的单位统一.解:∵AB =2.5m =250cm ,∴AB CD =250400=58. 方法总结:求线段的比时,首先要检查单位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应先统一单位,再求比.【类型二】 比例尺在比例尺为1:5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cm ,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m.解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求解. 设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x cm ,则有1:50 000=3:x ,解得x =150 000. 150 000cm=1500m.故答案为1500.方法总结: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实际尺寸的单位要进行恰当的转化.探究点二:成比例线段【类型一】 判断线段成比例下列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A.3cm ,4cm ,5cm ,6cmB.4cm ,8cm ,3cm ,5cmC.5cm ,15cm ,2cm ,6cmD.8cm ,4cm ,1cm ,3cm解析:将每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相等的四条线段成比例.四个选项中,只有C 项排列后有25=615.故选C. 方法总结: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1)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看是否相等做出判断;(2)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后两个数的积与中间两个数的积,看是否相等作出判断.【类型二】 由线段成比例求线段的长已知:四条线段a 、b 、c 、d ,其中a =3cm ,b =8cm ,c =6cm.(1)若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求线段d 的长度;(2)若b 、a 、c 、d 是成比例线段,求线段d 的长度.解析:紧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利用比例式构造方程并求解.解:(1)由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得a b =c d ,即38=6d,解得d =16. 故线段d 的长度为16cm ;(2)由b 、a 、c 、d 是成比例线段,得b a =cd ,即83=6d ,解得d =94. 故线段d 的长度为94cm. 方法总结:利用比例线段关系求线段长度的方法:根据线段的关系写出比例式,并把它作为相等关系构造关于要求线段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线段的长.已知三条线段长分别为1cm ,2cm ,2cm ,请你再给出一条线段,使得它的长与前面三条线段的长能够组成一个比例式.解析:因为本题中没有明确告知是求1,2,2的第四比例项,因此所添加的线段长可能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也可能不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因此应进行分类讨论.解:若x :1=2:2,则x =22;若1:x =2:2,则x =2;若1:2=x :2,则x =2;若1:2=2:x ,则x =2 2.所以所添加的线段的长有三种可能,可以是22cm ,2cm ,或22cm. 方法总结:若使四个数成比例,则应满足其中两个数的比等于另外两个数的比,也可转化为其中两个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另外两个数的乘积.三、板书设计成比例线段⎩⎪⎪⎨⎪⎪⎧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 :CD =m :n ,或写成AB CD =mn 成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a 与b 的比 等于c 与d 的比,即a b =c d ,那么这 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从丰富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和概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入新知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开拓思维,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1.1 成比例线段 教案
23.1.1成比例线段教学目标:1.掌握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及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教学重点: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以及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探索比例的性质.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两条线段的比:如果用量得两条线段A.b 的长度分别为m ,n ,则就是线段a ,b 的比,记作a ∶b =m ∶n 或a mb n =. 【答案】同一长度单位;m ∶n2. 对于四条线段A.B.C.d ,如果d c b a =(或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简称比例线段,也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注意,A.B.C.d 必须按顺序写出).特别的,若c b b a =,则称b 为A.c 的.【答案】成比例线段;比例中项3.比例的基本性质:(1)如果d c b a =,那么.(2)如果ad =bc (A.B.C.d 都不等于0),那么.【答案】(1)ad=bc (2)d c b a = 二.典型例题例练1. 判断下列线段A.B.C.d 是否是成比例线段:(1)a =4,b =6,c =5,d =10;(2)a =4cm ,b =2cm ,c =1cm ,d =3cm .(精讲点拨:方法1:统一单位后,从小到大排列,若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条线段数量的比相等,则这四条线段成比例.方法2:统一单位后,从小到大排列,若第一与第四、第二与第三条线段数量的积相等,则这四条线段成比例.)例练2. 已知23=b a ,那么b b a +、b a a -各等于多少?【答案】52、1 例练3. x:y:z=1:2:3,且2x+y-3z=-15,则x 的值为.【答案】3.例练4. 已知352=-bb a ,求b b a +的值. 【答案】103 三、课堂练习:1.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A. 4cm,2cm,1cm,3cmB. 1.1cm,2.2cm,3.3cm,4.4cmC. 2.5cm,3.5cm,4.5cm,5.5cmD. 1cm,2cm,4cm,2mm2.已知118x y x+=,求x y . 3. 已知a:b:c=2:3:4,求b cb a -+2.【答案】1.D2.38.3. 43. 四、当堂巩固检测:1. 已知线段a=15cm,b=3mm,则a:b=;2. 下列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A. 1cm,2cm,4cm,6cmB. 3cm,4cm,7cm,8cmC. 2cm,4cm,8cm,16cmD. 1cm,3cm,5cm,7cm3. 已知x:y=2:3,则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A.35=+yyxB.31=-yxyC.312=yxD.4311=++yx【答案】1. 50:1;2. C3. D五、课后小结:。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成比例线段 精品教案
“比例线段”和“线段的比”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结论:
(3)注意:概念的有序性
线段的比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序性,a:b和b:a通常是不相等的。
比例线段也有顺序性,如 叫做线段a、b、c、d成比例,而不能说成是b、a、c、d成比例。第四比例项也有顺序性,如 中,线段d叫做a、b、c的第四比例项,而不能说成“线段d叫做b、a、c的第四比例项”。
三、合作交流、尝试练习
例1.判断下列线段a、b、c、d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1)a=4,b=8,c=5,d=10;
(2)a=2,b= ,c= ,d= .
解:
把(1)题中a、b、c、d调换位置可以得到几种情况?哪些情形是成比例线段。成比例线段在大小排序上有何规律?给你四个数据怎样最快的获取成比例线段排序的最大可能性?
1、相似图形
2、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3、比例的基本性质
4、比例性质的应用方法和过程
教材P51练习1、2、3、4 题
板书
23.1成比例线段
回顾1、相似图形例1
图23.1.1 2、成比例线段例2
3、比例的基本性质
作业设计
书55页习题2、4、5、6
教后
反思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你自己还了解哪些关于比例的知识,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2、出示(书48页图) 相似图形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自主学习完成课本48-49页试一试与概括:填写下列空格:
(1)“比例线段”的概念:
已知四条线段a、b、c、d,如果 (或a:b=c:d),那么a、b、c、d叫做组成比例的。
总结:如何判断成比例线段,说出你的方法并交流。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 成比例线段 1 成比例线段(2)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
成比例线段一、学习目标1.掌握比例线段的等比、合比性质以及黄金分割的定义。
2.会用等比、合比性质以及黄金分割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及应用.三、自主预习1.线段成比例的基本性质是:2.阅读教材56页阅读材料得出:在线段AB 上,点P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 和 (AP>BP),如果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P 黄金分割,点P 叫做线段AB 的 。
AP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AP PB AB AP=≈0.618。
3.合比性质:若,a c b d=则有 。
四、合作探究 1.合作完成下列比例的等比性质的推导过程。
若,a c e m b d f n===⋅⋅⋅⋅⋅⋅=且(0)b d f n +++⋅⋅⋅⋅⋅⋅+≠, 则a c e m a c mb d f n b d n +++⋅⋅⋅⋅⋅⋅+==⋅⋅⋅⋅⋅⋅=+++⋅⋅⋅⋅⋅⋅+2.已知实数a,b,c,满足b c c a a b k a b c +++===,判断函数3y kx =-的图像一定经过哪些象限?五、巩固反馈1.线段AB 的长度为10厘米,点C 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则AC 的长是 厘米。
2.美是一种感觉,当人的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接近0.618时,越给人一种美感,某女士身高165厘米,下半身长X 与身高L 的比值是0.60,为尽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他应穿的高跟鞋高度是 。
3.已知0345x y z ==≠,求x y z x y z +--+的值。
4.已知578a b c ==,且3a-2b+c=3.则2a+4b-3c 的值。
5.已知a:b:c=2:3:5, 且a+b+c=5.m+n=2 求322a b cm n+-+的值。
秋华师大版数学九上23.1.1《成比例线段》word教案
图形的相似1.成比例线段(二)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这节课是“成比例线段”的第二课时,学生已经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观察了大量的图片,列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认识了线段的比的知识,知道了选用同一单位长度量线段的长度,从而求出两条线段的比。
也学会了运用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图片创设的问题情境,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比例模型,初步掌握了解决有关比的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成比例线段的有关性质,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反而容易接受本节课的继续学习。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上一节课,学生已经收集了一些相似图形的图片,如大小不同的两张中国地图、国旗,同底相片等。
已经感受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各小组展示并讨论过线段比的事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的基础和能力。
难点处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推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发扬小组合作的精神,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教师参与指点。
二、教学任务分析教科书在学生认识线段的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学好了本节课,既承接了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又为本章的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边形奠定了基础。
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历运用线段的比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计算、讨论、想象等活动中获取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线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经历运用线段的比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计算、讨论、想象等活动中获取知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015秋华师大版数学九上23.1《成比例线段》word教案1
23.1 成比例线段教学内容在小学学过数的比,比的前项、后项,数所成的比例,比例的项、外项、内项,及比例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等概念,比例的性质以及有关运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成比例线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实际应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问题情境的引入过程,借助代数推理的方法理解比例线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通过引入比值的这种方法,贯通比例的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认识数学中丰富的人文价值.重难点、关键1.重点:理解成比例线段、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2.难点:理解和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3.关键:把握“比值k”的方法,揭示其本质=k,表示a是b的k倍.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内容.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迁移知识1.教师引导.课本P45试一试,请同学们完成,并从中思考它们的关系.(如课本图24.2.•1)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45试一试,并讨论.教师活动:我们知道,选定一个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可以量出一条线段的长度,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b=m:n,或写成=mn.注意:和数的比一样,两条线段的比a:b中,a叫做比的前项,b•叫做比的后项.学生活动:回顾小学学过的知识,把数比迁移到式比.2.导入新课.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那=cd,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教师提问:如果四条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即=cd,那么ad=bc吗?思路点拨:可以通过引入比值k的方法,借助代数推理得到证明:设=cd=k,•那么a=kb,c=kd,ad=kb·d=b·kd=bc.学生活动:与教师共同探究.评析:书中比例性质,突出了:若=cd,则ad=bc;若ad=bc,则=cd,•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该基本性质表明,“比例式”(=c d)和“等积式(ad=bc•)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由ad=bc 还可以得到7个比例式:(1)d b =;(2)=b d ;(3)d c =;(4)=d c ;(5)c d=;(6)=d b ;(7)b d =. 二、范例学习,加深理解1.例1: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AB=250m ,画在图上的距离A ′B ′=5cm ,•求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思路点拨:取米作为共同的长度单位,那么AB=250m ,A ′B ′=0.05m ,这样,``0.0512505000A B AB ==.评析:在地图或其他工程图纸上,都标有比例尺,•比例尺就是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2.例2:已知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90°,∠A=30°,斜边AB=2,求AB BC ,AC AB.思路点拨:本题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C=1,=,这样AB BC ==2,AC AB .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引导学生共同解决范例,从中巩固知识.学生活动:参与例1~例2的学习.评析:线段的比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a :b=k ,证明a 是b 的k 倍.(2)由于线段a 、b 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k 是正数.(3)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4)除了a=b 外,a :b ≠b :a ,与互为倒数.三、合作交流,拓展延伸探究问题.(投影显示)如图24.(1)已知=c d =3,求a b b +和c d d+.(2)如果=c d =k (k 为常数),那么a b b +=c d d+成立吗?为什么? 点评:设置本例的目的在于巩固,强化对比例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介绍一种方法──引入比值k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比例的大部分性质加以证明.解:(1)=c d =3,得a=3b ,c=3d ,因此a b b +=334,b b c d d d b d d+++===4. (2)a b b +=c d d +成立,理由是:由于=c d=k ,得a=kb ,c=kd . 因此a b b +=1,kb b c d kd d k b d d +++=+==k+1.故a b b +=c d d+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而后派代表上台演示.四、课堂练习,巩固深化1.课本P47练习.2.探研时空.(1)如果1:x=0.4:3,求x 的值.(2)如果74a b =,那么(a-b ):b 等于多少? 3.如图:AD AE DB EC=,且AD=3cm ,DB=2cm ,AC=4cm ,求AE 、EC 的长度.4.若=c d =2,求a c b d++的值.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训练,巡视、引导,答疑.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学习.五、课堂总结,提高认识 提问:1.怎样的四条线段才能构成成比例线段?2.成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有哪些?3.怎样检查所做的比例变形是否正确?师生活动,交互式小结,交流.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习题24.2第1、2、3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七、课后反思(略)第一课时作业设计1.如果2: 3=(5-x ):x ,那么x=________.2.如果5x x+=(a 、b 均为正数,且a ≠b ),那么x=_______. 3.如果x y y+=,那么x :y=_________. 4.线段a=10cm ,b=100cm ,则=( )A .10B .110C .100D .以上结论都不对 5.若4x-5y=0,则x y x -的值为( )。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1 成比例线段学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23.1.1 成比例线段课前知识管理1、线段比:在同一单位下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叫做线段的比.2、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d c b a =(或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比例的项:如果dc b a =,那么d c b a ,,,叫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d a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c b ,叫做比例内项,线段d 还叫做c b a ,,的第四比例项.4、比例中项:在比例线段a ︰b =c ︰d 中,如果内项c b =,即d b b a =或a ︰b =b ︰d ,那么b 叫做d a ,的比例中项.5、比例的性质:(1) d c b a = → ad =bc ; (2)d c b a = dd c b b a ±=± (3)名师导学互动 典例精析:知识点1:线段比例1、已知线段AB=10cm ,CD=25cm ,则AB ︰CD= .【解题思路】上述两条线段单位一致,可直接按照定义求值.【解】AB ︰CD=10︰25=2︰5.【方法归纳】要注意所给线段的单位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先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对应练习:如图,是一个比例尺1:100000000的中国地图,则北京、佛山两地之间的实际直线距离大约是( )A.31.810⨯km B.61.810⨯km C.31.610⨯km D.61.610⨯km答案 :A知识点2:比例线段例2、已知线段cm d m c cm b m a 10,2.0,25,5.0====,试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解题思路】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有下列两种:(1)把四条线段按长短排列好,判断前两条线段的比与后两条线段的比是否相等;(2)查看是否有两条线段的积等于其余两条线段的积.【解】∵cm d cm m c cm b cm m a 10,202.0,25,505.0======,∴12==d c b a ,故d c b a ,,,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的.【方法归纳】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时,若所给的线段单位不一致,一定要先统一单位. 对应练习:已知四条线段a ,b ,c ,d 的长度分别如下,试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线段:a =8cm ,b =4cm ,c =2.5cm ,d =5cm .答案:四条线段的长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 ,b ,d ,a .∵c :b=d :a, 故c,b,d,a 四条线段成比例.知识点3:比例的性质例3、如果31==d c b a ,求b b a +,b b a -,d b c a ++,d b c a 22--的值. 【解题思路】本题既可利用比例性质直接求值,还可设a =k 1,b =3k 1,c =k 2,d =3k 2,代入就可以求得各值. 【解】34331,31=+=+∴=b b a b a ;32331,31-=-=-∴=b b a b a ; 31,31=++∴==d b c a d c b a ;3122,3122,31=--∴=--=∴==d b c a d c b a d c b a . 【方法归纳】利用公比k ,将各未知数的关系联系起来,或直接利用比例性质,还可以用a 表示b ,即b =3a ,用c 表示d ,即d =3c ,再代入求之.对应练习:如果:2:3x y =,则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 A.53x y y += B.13y x y -= C.123x y = D.1314x y +=+ 答案:D 易错警示1、对比的概念认识模糊例4、因为a b =43,所以a =4,b =3,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错解:正确. 因为a =4,b =3,所以a b =43,反过来则有a b =43,即a =4,b =3. 错解剖析:a b =43仅表示a 、b 在同一长度单位下的比值,并不表示a =4,b =3. 正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a b =43仅表示a 、b 在同一长度单位下的比值,它表示a =4k ,b =3k (k >0),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对线段比的单位认识不足例5、有两条线段,它们的长度之比为a ∶b =5∶3,则a =5cm ,b =3cm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错解:正确. 因为a =5cm ,b =3cm ,所以它们的长度之比为a ∶b =5∶3,即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错解剖析:比值是没有单位的,它与采用共同单位无关.正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a ∶b =5∶3仅表示a 、b 的比值,它表示a =5k ,b =4k (k >0),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3、忽视单位的统一例6、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AB =250m ,画在纸上的距离A ′B ′=5cm ,求纸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错解:纸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A ′B ′∶AB =5∶250=1∶50.错解剖析:求两条线段的比,就是求出这两条线段用统一单位量得的线段长度之比,这里要注意有三点:①两条线段的比与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因此一般线段的长度单位可不写; ②如果给出的线段长度单位不同,则必须化为同一长度单位后再求线段的比;③两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如在运算中出现负数,必须舍去,结果一般化为最简整数比.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本题的错解是没有将单位化统一.正解:因为AB =250m =25000 cm ,所以纸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A ′B ′∶AB =5∶25000=1∶5000.4、错误认为两个分式相等就有分子与分母分别相等例7、若y y x -=m n ,求x y的值. 错解:因为y y x -=m n ,所以,.y m y x n =⎧⎨-=⎩解得,.x m n y m =-⎧⎨=⎩所以x y =m n m -. 错解剖析:这里错误理解为两个分数相等,则它们的分子、分母分别相等,而事实上如24=12,分子上的2与1、分母上的4与2都是不相等的,虽然结果是正确的,但是过程是错误的.正解:设y y x -=m n =k (k ≠0),所以y =(y -x )k ,即xk =yk -y =y (k -1),所以x y =1k k -=1m n m n-=m n m-. 5、忽视使用性质的条件例8、若a b c +=b c a +=c a b+=k . 求k 的值. 错解:因为a b c +=b c a +=c a b +=k ,所以由等比性质,得()2a b c a b c ++++=k ,即k =12. 错解剖析:运用等比性质的条件是分母之和不等于0,而这里并没有说明a +b +c ≠0,所以应分情况讨论.正解:当a +b +c ≠0时,由等比性质,得()2a b c a b c ++++=k ,即k =12;当a +b +c =0时,则有a +b =-c ,或a +c =-b ,或b +c =-a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有k =-1,所以k 的值为12或-1.6、错误地运用设k 法解题例9、已知x ∶y ∶z =3∶5∶6,且2x -y +3z =38,求3x +y -2z 的值.错解:设x ∶y ∶z =3∶5∶6=k ,则x =3k ,y =5k ,z =6k ,又2x -y +3z =38,所以6k -5k +18k =38,即k =2,所以3x +y -2z =9k +5k -12k =2k =4.错解剖析:本题不能用“设x ∶y ∶z =3∶5∶6=k ”的方法求解,因为“3∶5∶6=k ”这个式子是错误的,所以虽然结果正确,但开始的设法就是错误的.正解:因为x ∶y ∶z =3∶5∶6,所以可设3x =5y =6z =k ,则x =3k ,y =5k ,z =6k ,又2x -y +3z =38,所以6k -5k +18k =38,即k =2,所以3x +y -2z =9k +5k -12k =2k =4.7、忽视成线段成比例的顺序性例10、已知线段a =3 cm ,b =5 cm ,c =7 cm. 试求a 、b 、c 的第四比例项x .错解:因为a 、b 、c 的第四比例项是x ,所以有x ∶a =b ∶c ,即x =ab c ,又a =3 cm ,b =5 cm ,c =7 cm ,所以x =357⨯=157. 错解剖析:要求a 、b 、c 的第四比例项x ,就表示四条线段a 、b 、c 、x 成比例,即有a ∶b=c ∶x ,所以x =bc a,就是说线段成比例得讲究一个顺序性,错解正是忽略了这一点. 正解:因为四条线段a 、b 、c 、x 成比例,即有a ∶b =c ∶x ,所以x =bc a,又a =3 cm , b =5 cm ,c =7 cm ,所以x =573⨯=353. 课堂练习评测考点1:相似多边形的特征1. 下列哪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 ).A 、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③与④考点2:线段的比2. 在比例尺为1︰10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A ,B 两地的距离是50cm ,则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3. 如果74x y y +=,那么x y 的值是 ( ). A .34 B .23 C.43 D .32课后作业练习基础练习1、若dc b a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22d c b a = B. d c d b c a =++ C. b c d a = D. md m c b a ++= 2、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分别从台湾来大陆参观访问,先后来到西安,都参观了新建成的“大唐芙蓉园”.该园占地面积约为800000 m 2,若按比例尺1:2000缩小后,其面积大约相当于( )A.一个篮球场的面积 B .一张乒乓球台台面的面积C .《陕西日报》的一个版面的面积D .《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3、正方形的边长与对角线的比是 .4、若线段cm b cm a 3,5==,则a ︰b = .5、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肚脐以上的高度与肚脐以下的高度符合黄金分割,则这个人好看,如图,是一个参加空姐选拨的选手的身高情况,那么她应穿多高的鞋子才能好看?(精确到1c m 2.236≈.拓展练习6、一位同学想利用树影测出树高,他在某时刻测得直立的标杆高1米,影长是0.9米,但他去测树影时,发现树影的上半部分落在墙CD 上,(如图所示)他测得BC =2.7米,CD =1.2米.你能帮他求出树高为多少米吗?7、以长为2cm 的定线段AB 为边,作正方形ABCD ,取AB 的中点P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点F ,使PF =PD .以AF 为边长作正方形AFEM .点M 落在AD 上.(如图)(1)试求AM ,DM 的长;(2)点M 是线段AD 的黄金分割点吗?请说明理由.23.1课堂练习评测参考答案:1.B ;2. 5 000km ;3.A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B2、C3、5︰34、1︰25、解:设应穿xcm 高的鞋子,根据题意,得6595x =+,解得x ≈10cm.6、解:如图,树的一部分AE 的影投射到CD .即AE =CD =1.2米.根据题意,得9.017.2=BE ,解得BE =3米,所以,AB =AE +BE =3+1.2=4.2米.7、提示:要证明点M 是AD 的黄金分割点,只需证明等式AM MD AD AM =或215-=AD AM 成立即可.解:由AB =2cm ,得AP =1cm ,于是有DP =5cm ,PF =PD =5cm ,因为AM =AF =5-1(cm ),所以215-=AD AM ,从而点M 是AD 的黄金分割点.。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 成比例线段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新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教
23.1 成比例线段23.成比例线段【知识与技能】1.掌握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及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过程与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感知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对知识就是力量的客观认识,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以及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用引入比值k的方法,探索比例的性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如何确定四个数成比例?数的比例式有什么基本性质?2.下面格点中的两个矩形相似吗?二、合作探究,理解新知探究一:成比例线段1.做一做(1)①在上面的格点图中,如果设水平(或竖直)的相邻两格点间的距离为1,那么AB=________,BC=________,A′B′=________,B′C′=________;②计算ABA′B′=________,BCB′C′=________;③显然AB、BC、A′B′、B′C′不相等,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交流,得出结论:AB A ′B ′=BCB ′C ′. (2)思考:换成其他线段如AD 、CD 、A ′D ′、C ′D ′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若有,是什么?AD A ′D ′=CDC ′D ′. 2.结论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度量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它们的长度比就是这两条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如a b =c d(或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此外也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3.议一议(1)在上面的格点图中,如果把格点去掉,通过度量,你还能验证上面的结论成立吗? (2)如果在测量时,AB 的长度单位采用厘米而A ′B ′的长度单位采用分米,那么它们的比有没有变化?(3)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 4.知识运用例1:判断下列线段a 、b 、c 、d 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1)a =4,b =6,c =5,d =10;(2)a =2,b =5,c =215,d =5 3. 分析:利用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求.解:(1)∵a b =46=23,c d =510=12,∴a b ≠c d.∴线段a 、b 、c 、d 不是成比例线段. (2)∵a b=25=2 55,c d =2155 3=2 55, ∴a b =cd.∴线段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 例2:根据图示求线段的比:AC CD 、AC CB 、CDDB,并指出图中成比例的线段.解:由图可知:AC =1 cm ,CD =2 cm ,DB =4 cm ,CB =CD +DB =6 cm ,故AC CD =12,AC CB =16,CD DB =24=12. 则有AC CD =CD DB.所以AC 、CD 、CD 、DB 是成比例线段.探究二:比例的性质1.在数的比例式中,若四个数a 、b 、c 、d 满足a b =c d,那么我们就说这四个数成比例,并且知道若a b =c d ,则有ad =bc ;若ad =bc ,则a b =c d.那么若线段成比例,是否也有上述结论?通过学生类比、讨论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2.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 b =c d ,那么ad =bc .如果ad =bc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d. 3.议一议(1)你会证明这两个命题吗?(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证明) (2)由ad =bc ,除了得到a b =c d外,你还能得到哪些比例式? 4.知识运用例3:证明(1)如果a b =c d ,那么a +b b =c +dd; (2)如果a b =cd(a ≠b ),那么a a -b =cc -d.证明:(1)∵a b =c d,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1, ∴a b +1=c d +1,∴a +b b =c +dd. (2)∵a b =c d,∴ad =bc .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ac ,∴ad +ac =bc +ac .∴ac -ad =ac -bc ,a (c -d )=c (a -b ), ∵a ≠b ,由a b =c d得c ≠d , ∴a -b ≠0,且c -d ≠0. 两边同时除以(a -b )(c -d ),∴aa -b =cc -d.练习:已知a b =23,求a +b b 、aa -b的值.引导学生练习,总结解题方法,最后教师归纳用设k 值的方法解与比例有关的题目.三、尝试练习,掌握新知1.若x 是3和12的比例中项,则3、x 、8的第四比例项为__±16__. 2.已知:3a =4b ,则a +b b =__73__. 3.若a b =c d =e f =34(b +2d -3f ≠0),求a +2c -3e b +2d -3f 的值.(答案:34)4.若b +c a =c +a b =a +bc=k (a +b +c ≠0),试求k 的值.(答案:2)5.如图,已知AB AD =AC AE =BC DE =32,且△ABC 的周长为36 cm ,求△ADE 的周长.(答案:24cm)6.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练习”部分. 四、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1.内容总结(1)成比例线段: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值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值,就称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2)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 b =c d,那么ad =bc .如果ad =bc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d.2.方法归纳(1)在解决比例的有关问题中,用设k 值的方法;(2)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只要把四条线段按大小顺序排列,判断前两条线段之比与后两条线段之比是否相等,相等则成比例,否则不成比例.3.注意的问题(1)在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单位必须统一;(2)线段a 、b 、c 、d 成比例,其表示方法是有顺序的,即a b =c d. 五、深入练习,巩固新知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部分.教材第55页习题23.1的第1~6题. 23.1.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知识与技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一边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并会灵活应用.会做已知线段成已知比和把线段进行等分的作图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定理再次锻炼类比的数学思想,能把一个稍复杂的图形分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应用锻炼识图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定理的学习知道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并能欣赏数学表达式的对称美.【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难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探究与归纳,以及如何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一些简单的基本图形.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温故而知新]问题:一组等距离的平行线截直线a 上所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直线b 上所截得的线段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中的验证过程)[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探究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交流.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如下结论:一组等距离的平行线在直线a 上所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直线b 上所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教师点拨]这就是我们前面所学的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它讨论的是平行线截直线截得的线段相等的情况,那么如果截得的线段不相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教学说明】通过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复习,为新课中引导学生归纳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做铺垫.二、合作探究,理解新知[师生合作探究]师:同学们,请翻开数学作业本,我们可以发现每一页都是由一些间距相等的平行线组成的,下面请同学先在作业本上任意画出一条直线m ,如图所示:师:从图形上我们可以看出直线m 与相邻的三条平行线相交于A 、B 、C 三点,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知AB =BC .如果再任意画一条直线n 与这一组平行线相交,那么同样可知DE =EF .由此我们可得AB BC =DEEF.[思维提升]如果将作业本上相邻的三条平行线换成不相邻的三条平行线,任意画两条直线m 、n 与它们相交,如图,当m 、n 这两条直线平行时,观察并思考这时所得的AD 、DB 、FE 、EC 这四条线段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如果m 、n 这两条直线不平行,你再观察一下,也可以量一量算一算,看看它们是否存在类似的关系?[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交流.[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并归纳出如下结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用几何语言表示为:∵AD∥BE∥CF,∴ABBC=DEEF.[教师点拨]点拨一:当上述图中的A点与F点重合时,如图,此时AD、DB、AE、EC这四条线段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呢?点拨二:如图,当直线m、n相交于第二条平行线上某点时,是否也有类似的成比例线段呢?[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如下结论: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用几何语言表示为:∵DE∥BC,∴ADDB=AEEC.∵DE∥BC,∴DADB=EAEC.[教师点拨]这两幅图可以简称为“A”型和“X”型.例题讲解例1:如图,l1∥l2∥l3,AB=4,DE=3,EF=6,求BC的长.分析:考虑到题目中有一组平行线,故可尝试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来解题. 解:∵l 1∥l 2∥l 3,∴AB BC =DE EF(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AB =4,DE =3,EF =6, ∴4BC =36. ∴BC =8.例2:如图,E 为▱ABCD 的边CD 延长线上的一点,连结BE ,交AC 于点O ,交AD 于点F . 求证:BO FO =EO BO.分析:由于比例式BO FO =EOBO中的线段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应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分别找出BO FO 和EO BO的值.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AD ∥BC . ∵AB ∥CD ,∴CO AO =EOBO .∵AD ∥BC ,∴BO FO =COAO.∴BO FO =EO BO.三、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1.教材第55页练习. 2.如图,DE ∥AF ∥BC ,试找出图中成比例的线段,与你的同伴比一比,看谁找得快, 找得多.第2题图第3题图3.已知:如图所示,l 1∥l 2∥l 3,AB BC =m n ,求证:DE DF =mm +n.4.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练习”部分. 四、课堂小结,梳理新知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以及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证明”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通过转化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来解决的.2.使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一要看清平行线组,二要找准平行线组截得的对应线段,否则会产生错误.五、深入练习,巩固新知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部分.教材第55页习题23.1的第7题.。
2019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1 成比例线段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doc
2019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1 成比例线段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1.成比例线段【知识与技能】1.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意义,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2.会利用比例的性质,求出未知线段的长.【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解题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感受数学逻辑推理的魅力.【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直接运用.【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探索比例的其他性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挂上两张照片,问: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联系?它们都是平面图形,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是相似图形.2.这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为什么有些图形是相似的,而有的图形看起来相像又不会相似呢?相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主要特征呢?为了探究相似图形的特征,本节课先学习线段的成比例.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两条线段的比(1)回忆什么叫两个数的比,怎样度量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两线段的大小.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 ∶CD=m ∶n ,或写成ABCD=nm ,其中,线段AB 、CD 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 如果把nm 表示成比值k ,则CD AB =k 或AB=k ·CD. 注意:在量线段时要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2)做一做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精确到0.1cm ),并求出长和宽的比.改用m 作单位,则长为0.211m,宽为0.148m,长与宽的比为0.211∶0.148=211∶148. 只要是选用同一单位测量线段,不管采用什么单位,它们的比值不变.(3)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要注意的问题①两条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如果单位长度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②两条线段的比没有长度单位,它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③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问: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学生讨论)(答:线段的长度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2.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如d c b a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3.比例的基本性质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如果a 、b 、c 、d 四个数满足dc b a =,那么ad=bc 吗?反过来,如果说ad=bc ,那么d c b a =吗?与同伴交流. 如果dc b a =,那么ad=bc. 若ad=bc(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dc b a =. 例1 在某市城区地图(比例尺1∶9000)上,新安大街的图上长度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分别是16cm 、10cm.(1)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实际长度各是多少米?(2)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之比是多少?它们的实际长度之比呢? 解:(1)1440米,900米. (2)8∶5,8∶5.例2如图,已知d c b a ==3,求b b a +和dd c +;解:b b a +=4, dd c +=4.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教学说明】分组讨论完成并展示.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注意点:(1)两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2)讨论线段的比时,不指明长度单位;(3)对两条线段的长度一定要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2.比例尺: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3.熟记成比例线段的定义.4.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3.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本课时从生活实例情境引入线段的比及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通过互动交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3.1 成比例线段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
23.1 成比例线段1.成比例线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等基本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1.经历比例性质的推导过程,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导出比例的其余性质.2.能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变形;会判断已知线段是否成比例.【情感态度】通过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导出比例的其余性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察下列两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请与同学交流.【点拨】像这种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形.【小结】相似形的定义: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叫相似形.为了研究相似图形,先研究与其密切相关的成比例线段.二、探索新知1.线段的比如图,下列格点图中的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试计算:(1)概念:一般地,若线段a、b的长度分别是m、n(单位相同),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b=m:n,或写成,和数的比一样,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2)几点注意:①两条线段的比是一个无单位的数;②线段的比值是一个正数;③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不同时,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必须要先统一长度单位;④只要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一样,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单位无关.2.成比例线段及有关概念由计算结果可知:对于给定的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如,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此时也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特别地,如果作为比例内项的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那么线段b叫做线段a和线段c的比例中项.【例1】判断下列线段a、b、c、d是否是成比例线段:(1)a=4,b=8,c=5,d=10;(2)分析:判断线段a、b、c、d是否是成比例线段,关键是看线段a、b、c、d中两两的比是否相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一定按顺序计算解:(1)∴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2)∴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3.比例的性质(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2)比例的合分比性质:如果【例2】已知:,求证:证明:(1)等式两边同加上1,得(2)等式两边同乘-1,得等式两边同加上1,得(3)比例的等比性质:如果那么证明如下:三、巩固练习1.已知线段a、b、c满足关系式,且b=4,那么ac= .2.判断下列线段a、b、c、d是否成比例线段:(1)a=2cm,b=4cm,c=3m,d=6m;(2)a=0.8,b=3,c=0.64,d=2.4.答案:1.16 2.(1)a、b、c、d是成比例线段(2)a、b、c、d是成比例线段四、应用拓展【例3】若,试确定下列各式的值:分析:由于式子当中出现了分子与分母的和差形式,故可尝试利用比例的合分比性质来解决问题.解:【例4】若,求k的值.分析:由于本题涉及了一组等比,故可尝试利用比例的等比性质来解题.解:当a+b+c=0时,a+b=-c,b+c=-a,a+c=-b,易得k=-1.当a+b+c≠0时,五、归纳小结1.求线段的比时,必须先统一长度单位.2.由ad=bc得到的比例式并不唯一,可以是等.3.利用比例的性质解题时,注意分母不能为零.※课后作业※课本第51页练习第3、4题习题23.1第4、5、6题.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过程与方法】经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探究过程,能探究并归纳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能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情感态度】通过定理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并进一步学会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难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探究与归纳,以及如何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一些简单的基本图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翻开作业本,每一页都是由一些间距相等的平行线组成的.在作业本上任意画一条直线m与相邻的三条平行线交于A、B、C三点,得到两条线段AB、BC,那么可以发现所得的这两条线段相等,即AB=BC.同理可得DE=EF.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二、探索新知如果选择作业本上不相邻的三条平行线,任意画两条直线m、n与它们相交.测量并计算:(1)m与n平行时,四条线段AD、DB、FE、EC的长度有什么关系;(2)m与n不平行时,四条线段AD、DB、FE、CE的长度有什么关系.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简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用几何语言表示为:∵AD∥BE∥CF,∴2.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探索一:当上述图中的A点与F点重合时,如图,此时AD、DB、AE、EC这四条线段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探索二:如图,当直线m、n相交于第二条平行线上某点时,是否也有类似的成比例线段呢?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用几何语言表示为:∵DE∥BC,∴∵DE∥BC,∴【说明】这两幅图可以简称为“A”型和“X”型.【例1】如图,,AB=4,DE=3,EF=6.求BC的长.分析:考虑到题目中有一组平行线,故可尝试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来解题.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AB=4,DE=3,EF=6,∴.∴BC=8.【例2】如图,E为ABCD的边CD延长线上的一点,连结BE,交AC于点O,交AD 于点F.求证:分析:由于比例式中的线段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应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分别找出的值.证明:∵AF∥BC,∴(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AB∥CE,∴(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巩固练习1.如图,AD∥BE∥CF,直线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1)已知AB=BC=4,DE=5,求EF的长;(2)已知AB=5,BC=6,DE=7,求EF的长.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AD∥BE∥CF,直线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AB=4,BC=3,DF=9.求EF的长.答案:1.(1)EF=5 (2)EF= 2.EF=四、应用拓展1.教材第53页“做一做”.2.已知:如图,,AB=3,BC=5,DF=12.求DE和EF的长.答案:2.DE=4.5,EF=7.5.五、归纳小结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运用,关键是注意对应,另外,在应用此定理证明时,可能要借用中间比或是结合比例的性质进行综合应用.※课后作业※教材第55页习题23.1的第7题.。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学案:23.1.1成比例线段
23.1.1 成比例线段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1、掌握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及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2、培养合情合理的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规律,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3、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以及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探索比例的性质。
预习课一.学法指导:1、理解成比例线段的含义,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2、理解基础知识、理解性质推理的过程。
3、独立完成例题的理解和课后练习。
探究课探究一:1.两条线段的比:如果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为m ,n ,则m ∶n 就是线段a ,b 的比,记作a ∶b =m ∶n 或a mb n=。
2. 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dcb a =(或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 ,简称比例线段,也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注意,a 、b 、c 、d 必须按顺序写出)。
特别的,若cbb a =,则称b 为a 、c 的比例中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 (1)如果dcb a =,那么 . (2)如果ad =bc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 .探究二:成比例线段的定义例1. 判断下列线段a 、b 、c 、d 是否是成比例线段:(1)a =4,b =6,c =5,d =10;(2)a =4cm ,b =2cm ,c =1cm ,d =3cm .学法指导:统一单位后,从小到大排列,若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条线段数量的比相等,则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探究三:比例的基本性质:例2已知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且a =3㎝,b =2㎝,c =6㎝, 求线段d 的长 . 拓展:已知23=b a ,那么b b a +、ba a -各等于多少?学法指导: 合比性质:如果d cb a =,那么ddc b b a ±=± 等比性质:如果f ed c b a ==,那么ba f db ec a =++++探究四:综合应用例3. x:y:z=1:2:3,且2x+y-3z=-15,则x 的值为多少?学法指导:此题可利用设K 法进行。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导学案:23.1.1成比例线段
编号:12 课型:新授课 班级: 姓名:成比例线段学习目标:1、了解比例线段的概念。
2、了解a c a b a c a c b d c d b d b d+=⇒=⇒==+的推导过程。
3、能灵活运用换元法、乘法分配律及成比例线段的概念进行相关的线段比的变形。
4、进一步感受分类讨论思想。
学习重点:能灵活运用换元法、乘法分配律及成比例线段的概念进行相关的线段比的变形。
学习过程:一、回顾旧知填空(成比例线段交叉相乘)48( )( )( )( )510=⇒⨯=⨯ 24( )( )( )( )36=⇒⨯=⨯ ( )( )( )( )a c b d=⇒⨯=⨯(a 、b 、c 、d 不等于0) 二、课前预习1、线段21126AB A B BC B C ''''====,,,,则AB A B ='' ,BC B C ''= ,则AB A B ''与BC B C''的关系式为 。
自学教科书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并说一说AB A B ''与BC B C ''的关系。
2、判断下列线段a 、b 、c 、d 是否成比例线段(1)46510a b c d ====,,, (2)2a b c d ====,(3)0.6 4.812 1.5a b c d ====,,, (4)2a b c d ====,三、合作探究1、 若1、2、3、x 能组成比例式,则x 等于多少?2、 请举例说明a c ab b dcd =⇒=、a c a c b d b d+==+。
3、证明:如果a cb d=,那么a ca b c d=--。
如果a cb d=,那么a b c db d++=。
如果a cb d=,那么a c a cb d b d+==+。
4、已知253a bb-=,求a bb+的值。
四、达标检测1、下列四组线段中,不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九年级数学上册23.1.1成比例线段学案华东师大版
成比例线段一、学习目标1.掌握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性质。
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及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二、学习重点线段的比与比例线段,以及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
三、自主预习1.相似图形的定义:相似图形的必须完全相同,但是两个图形的、不一定相同。
2.成比例线段完成课本48页试一试:从而概括得出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即a cb d=或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 ,简称 ,此时也称这四条线段。
3.判断是否成比例线段阅读课本49页例1,注意解题格式仿例计算:已知四条线段a=2,b=3,c=6,d=10,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线段?四、合作探究1.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如果a cb d=那么ad=bc (2)如果ad=bc(a.,b,c,d都不是0)那么a cb d=小组合作得出上述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探究书本59页例题2猜想由ad=bc(a.,b,c,d 都不是0)得出a cb d=外,还能推出哪些比例式?五、巩固反馈1.完成书中课后练习题。
2.已知两条线段a=2m,b=80cm,则a:b=3.已知a=3cm,b=2cm,若b 是a 和c 的比例中项,则b = (提示:如果a b b c =,则b 是a 和c 的比例中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所有的圆都是形状相同的图形 (2)所有的正方形都是形状相同的图形(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形状相同的图形 (4)所有的矩形都是形状相同的图形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相似图形 B .所有的菱形都是相似图形C . 所由的等腰梯形都是相似图形D . 所有的全等三角形都是相似图形6.若:1:2,x y =则x y x y-+= 。
★【中考考点链接】1.(玉林中考)已知线段AB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得CA=3AB,则线段CA 与线段CB 之比为( )A.3:4B.2:3C.3:5D.1:22. (泰安中考)若32x x y=+,则y x 的值为( ) 1.?2A 2B.3 1C.3 2D.53.若2,3a b a b b-==则( ) 1.?3A 2B.3 4C.3 5D.3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那么正比例函数y=kx 和反比例函数y=b 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的形状大致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由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可得k >1,b <1.因此可知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y=b x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图象是C 选项.故选C .考点: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一次函数的图象;3、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2.关于x 的方程2(5)410a x x ---=有实数根,则a 满足( )A .1a ≥B .1a >且5a ≠C .1a ≥且5a ≠D .5a ≠ 【答案】A【解析】分类讨论:当a=5时,原方程变形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实数解;当a≠5时,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a≥1且a≠5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然后综合两种情况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a 的范围.【详解】当a=5时,原方程变形为-4x-1=0,解得x=-14; 当a≠5时,△=(-4)2-4(a-5)×(-1)≥0,解得a≥1,即a≥1且a≠5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a≥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3.已知△ABC,D是AC上一点,尺规在AB上确定一点E,使△ADE∽△ABC,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B.C.D.【答案】A【解析】以DA为边、点D为顶点在△ABC内部作一个角等于∠B,角的另一边与AB的交点即为所求作的点.【详解】如图,点E即为所求作的点.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相似变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明确过点D作一角等于∠B或∠C,并熟练掌握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式解题的关键.4.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的是()A.x2+6x+9=0 B.x2=x C.x2+3=2x D.(x﹣1)2+1=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即可.详解:A、x2+6x+9=0.△=62-4×9=36-36=0,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B、x2=x.x2-x=0.△=(-1)2-4×1×0=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C 、x 2+3=2x.x 2-2x+3=0.△=(-2)2-4×1×3=-8<0,方程无实根;D 、(x-1)2+1=0.(x-1)2=-1,则方程无实根;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与△=b 2-4ac 有如下关系: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5.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E 为 BC 边上一点,以 AE 为边作正方形AEFG ,若 40BAE ∠=︒,15CEF ∠=︒,则 D ∠的度数是A .65︒B .55︒C .70︒D .75︒【答案】A 【解析】分析:首先求出∠AEB ,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 ,最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D=∠B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F=90°,∵∠CEF=15°,∴∠AEB=180°-90°-15°=75°,∵∠B=180°-∠BAE-∠AEB=180°-40°-75°=65°,∵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B=65°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如图,在△ABC 中,点D 是AB 边上的一点,若∠ACD=∠B,AD=1,AC=2,△ADC 的面积为1,则△BCD 的面积为( )A .1B .2C .3D .4 【答案】C【解析】∵∠ACD=∠B ,∠A=∠A ,∴△ACD ∽△ABC , ∴12AC AD AB AC ==, ∴2ACDABC S AD SAC ⎛⎫= ⎪⎝⎭, ∴2112ABCS ⎛⎫= ⎪⎝⎭, ∴S △ABC =4,∴S △BCD = S △ABC - S △ACD =4-1=1.故选C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7.已知二次函数y =ax 1+bx+c+1的图象如图所示,顶点为(﹣1,0),下列结论:①abc >0;②b 1﹣4ac =0;③a >1;④ax 1+bx+c =﹣1的根为x 1=x 1=﹣1;⑤若点B (﹣14,y 1)、C (﹣12,y 1)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 1>y 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3C .4D .5【答案】D 【解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①由抛物线的对称轴可知:02b a-<, ∴0ab >,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可知:22c +>,∴0c >,∴0abc >,故①正确;②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0∆=,∴240b ac -=,故②正确;③令1x =-,∴20y a b c =-++=, ∵12b a -=-, ∴2b a =,∴220a a c -++=,∴2a c =+,∵22c +>,∴2a >,故③正确;④由图象可知:令0y =,即202ax bx c =+++的解为121x x ==-,∴22ax bx c ++=-的根为121x x ==-,故④正确;⑤∵11124-<-<-, ∴12y y >,故⑤正确;故选D .【点睛】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8.一、单选题在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等于4的是( ) A . B .C . D .【答案】B【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k y x=中k 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 轴、y 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解答即可.【详解】解:A 、图形面积为|k|=1;B 、阴影是梯形,面积为6;C、D面积均为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为2×(12|k|)=1.故选B.【点睛】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yx中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的几何意义.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的关系即S=12|k|.9.如图,在矩形ABCD中,AD=2AB,∠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DH⊥AE于点H,连接BH 并延长交CD于点F,连接DE交BF于点O,下列结论:①∠AED=∠CED;②OE=OD;③BH=HF;④BC ﹣CF=2HE;⑤AB=HF,其中正确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矩形ABCD中,AE平分∠BAD,∴∠BAE=∠DAE=45°,∴△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AE=AD,又∠ABE=∠AHD=90°∴△ABE≌△AHD(AAS),∴BE=DH,∴AB=BE=AH=HD,∴∠ADE=∠AED=12(180°﹣45°)=67.5°,∴∠CED=180°﹣45°﹣67.5°=67.5°,∴∠AED=∠CED,故①正确;∵∠AHB=12(180°﹣45°)=67.5°,∠OHE=∠AHB(对顶角相等),∴∠OHE=∠AED,∴OE=OH,∵∠OHD=90°﹣67.5°=22.5°,∠ODH=67.5°﹣45°=22.5°,∴∠OHD=∠ODH,∴OH=OD,∴OE=OD=OH,故②正确;∵∠EBH=90°﹣67.5°=22.5°,∴∠EBH=∠OHD,又BE=DH,∠AEB=∠HDF=45°∴△BEH≌△HDF(ASA),∴BH=HF,HE=DF,故③正确;由上述①、②、③可得CD=BE、DF=EH=CE,CF=CD-DF,∴BC-CF=(CD+HE)-(CD-HE)=2HE,所以④正确;∵AB=AH,∠BAE=45°,∴△ABH不是等边三角形,∴AB≠BH,∴即AB≠HF,故⑤错误;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共4个.故选C.【点睛】考点:1、矩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角平分线的性质;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0.如图,以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A.121x yx y-=⎧⎨-=⎩B.121x yx y-=-⎧⎨-=-⎩C.121x yx y-=-⎧⎨-=⎩D.121x yx y-=⎧⎨-=-⎩【答案】C【解析】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应该是联立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因此本题需先根据两直线经过的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两直线的解析式.然后联立两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出所求的方程组.【详解】直线l1经过(2,3)、(0,-1),易知其函数解析式为y=2x-1;直线l2经过(2,3)、(0,1),易知其函数解析式为y=x+1;因此以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1 21 x yx y-=-⎧⎨-=⎩.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满足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如图,小强和小华共同站在路灯下,小强的身高EF=1.8m,小华的身高MN=1.5m,他们的影子恰巧等于自己的身高,即BF=1.8m,CN=1.5m,且两人相距4.7m,则路灯AD的高度是___.【答案】4m【解析】设路灯的高度为x(m),根据题意可得△BEF∽△BAD,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正比例整理得DF=x﹣1.8,同理可得DN=x﹣1.5,因为两人相距4.7m,可得到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求解方程即可.【详解】设路灯的高度为x(m),∵EF∥AD,∴△BEF∽△BAD,∴,即,解得:DF=x﹣1.8,∵MN∥AD,∴△CMN∽△CAD,∴,即,解得:DN=x﹣1.5,∵两人相距4.7m,∴FD+ND=4.7,∴x﹣1.8+x﹣1.5=4.7,解得:x=4m,答:路灯AD的高度是4m.12.某航班每次飞行约有111名乘客,若飞机失事的概率为p=1.111 15,一家保险公司要为乘客保险,许诺飞机一旦失事,向每位乘客赔偿41万元人民币.平均来说,保险公司应向每位乘客至少收取_____元保险费才能保证不亏本.【答案】21【解析】每次约有111名乘客,如飞机一旦失事,每位乘客赔偿41万人民币,共计4111万元,由题意可得一次飞行中飞机失事的概率为P=1.11115,所以赔偿的钱数为41111111×1.11115=2111元,即可得至少应该收取保险费每人2000100=21元.13.如图,△ABC中,AB=6,AC=4,AD、AE分别是其角平分线和中线,过点C作CG⊥AD于F,交AB于G,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_____.【答案】1【解析】在△AGF和△ACF中,{GAF CAF AF AF AFG AFC∠=∠=∠=∠,∴△AGF≌△ACF,∴AG=AC=4,GF=CF,则BG=AB−AG=6−4=2.又∵BE=CE,∴EF是△BCG的中位线,∴EF=12BG=1.故答案是:1.14.2018年5月13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首次执行海上试航任务,其排水量超过6万吨,将数6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_______________.【答案】4610【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60000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得到6,所以6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1, 故答案为:6×1.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5.如图,是矗立在高速公路水平地面上的交通警示牌,经测量得到如下数据:AM=4米,AB=8米,∠MAD=45°,∠MBC=30°,则警示牌的高CD 为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答案】43 4【解析】分析:利用特殊三角函数值,解直角三角形,AM=MD,再用正切函数,利用MB 求CM,作差可求DC.【详解】因为∠MAD=45°, AM=4,所以MD=4, 因为AB=8,所以MB=12,因为∠MBC=30°,所以CM=MBtan30°3所以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相关定义以及变形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是我市某连续7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变化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7天中最大的日温差是℃.【答案】11.【解析】试题解析:∵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周一的日温差=8℃+1℃=9℃;周二的日温差=7℃+1℃=8℃;周三的日温差=8℃+1℃=9℃;周四的日温差=9℃;周五的日温差=13℃﹣5℃=8℃;周六的日温差=15℃﹣71℃=8℃;周日的日温差=16℃﹣5℃=11℃,∴这7天中最大的日温差是11℃.考点:1.有理数大小比较;2.有理数的减法.17.如图,△ABC与△DEF位似,点O为位似中心,若AC=3DF,则OE:EB=_____.【答案】1:2【解析】△ABC与△DEF是位似三角形,则DF∥AC,EF∥BC,先证明△OAC∽△ODF,利用相似比求得AC=3DF,所以可求OE:OB=DF:AC=1:3,据此可得答案.【详解】解:∵△ABC与△DEF是位似三角形,∴DF∥AC,EF∥BC∴△OAC∽△ODF,OE:OB=OF:OC∴OF:OC=DF:AC∵AC=3DF∴OE:OB=DF:AC=1:3,则OE:EB=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的相关知识,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位似图形的对应顶点的连线平行或共线.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O作AC的垂线交于点E,连接CE,若AB=4,BC=6,则△CDE的周长是______.【答案】1【解析】由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OE ⊥AC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CE ,又由平行四边形ABCD 的AB+BC=AD+CD=1,继而可得结论.【详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OC ,AB=CD ,AD=BC .∵AB=4,BC=6,∴AD+CD=1.∵OE ⊥AC ,∴AE=CE ,∴△CDE 的周长为:CD+CE+DE=CD+CE+AE=AD+CD=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mx +n 经过点A(3,0)、B(0,-3),点P 是直线AB 上的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 ,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分别求出直线AB 和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若点P 在第四象限,连接AM 、BM ,当线段PM 最长时,求△ABM 的面积.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以点P 、M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 (1)抛物线的解析式是223y x x =--.直线AB 的解析式是3y x =-. (2) 278. (3)P 321+321-【解析】(1)分别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两函数的解析式:把A (3,0)B (0,﹣3)分别代入y=x 2+mx+n 与y=kx+b ,得到关于m 、n 的两个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2)设点P 的坐标是(t ,t ﹣3),则M (t ,t 2﹣2t ﹣3),用P 点的纵坐标减去M 的纵坐标得到PM 的长,即PM=(t ﹣3)﹣(t 2﹣2t ﹣3)=﹣t 2+3t ,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得到当t=﹣=时,PM 最长为=,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利用S △ABM =S △BPM +S △APM 计算即可;(3)由PM ∥OB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到当PM=OB 时,点P 、M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然后讨论:当P 在第四象限:PM=OB=3,PM 最长时只有,所以不可能;当P 在第一象限:PM=OB=3,(t 2﹣2t ﹣3)﹣(t ﹣3)=3;当P 在第三象限:PM=OB=3,t 2﹣3t=3,分别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t 的值.【详解】解:(1)把A (3,0)B (0,-3)代入2y x mx n =++,得093{3m n n =++-=解得2{3m n =-=-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是223y x x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 kx b =+,把A (3,0)B (0,3-)代入y kx b =+,得03{3k b b =+-=解得1{3k b ==- 所以直线AB 的解析式是3y x =-.(2)设点P 的坐标是(3p p -,),则M (p ,223p p --),因为p 在第四象限,所以PM=22(3)(23)3p p p p p ----=-+,当PM 最长时94PM =,此时3,2p = ABM BPM APM S S S =+=19324⨯⨯=278. (3)若存在,则可能是:①P 在第四象限:平行四边形OBMP ,PM=OB=3, PM 最长时94PM =,所以不可能. ②P 在第一象限平行四边形OBPM : PM=OB=3,233p p -=,解得13212p +=,23212p =去),所以P 点的横坐标是3212. ③P 在第三象限平行四边形OBPM :PM=OB=3,233p p -=,解得1321p +=(舍去), ①2321p -=,所以P 321-所以P 321+321-20.某初级中学正在展开“文明城市创建人人参与,志愿服务我当先行”的“创文活动”为了了解该校志愿者参与服务情况,现对该校全体志愿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绘制了如下所示不完整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中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教师分别指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教师志愿者中被抽到的志愿者,扇形统计图中的百分数指的是该年级被抽到的志愿者数与样本容量的比.请补全条形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志愿者600人,则该校九年级大约有多少志愿者?【答案】(1)作图见解析;(2)1.【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百分比=计算即可解决问题,求出八年级、九年级、被抽到的志愿者人数画出条形图即可;(2)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解决问题;试题解析:解:(1)由题意总人数=20÷40%=50人,八年级被抽到的志愿者:50×30%=15人九年级被抽到的志愿者:50×20%=10人,条形图如图所示:(2)该校共有志愿者600人,则该校九年级大约有600×20%=1人.答:该校九年级大约有1名志愿者.21.探究:在一次聚会上,规定每两个人见面必须握手,且只握手1次若参加聚会的人数为3,则共握手次:;若参加聚会的人数为5,则共握手次;若参加聚会的人数为n(n为正整数),则共握手次;若参加聚会的人共握手28次,请求出参加聚会的人数.拓展:嘉嘉给琪琪出题:“若线段AB上共有m个点(含端点A,B),线段总数为30,求m的值.”琪琪的思考:“在这个问题上,线段总数不可能为30”琪琪的思考对吗?为什么?【答案】探究:(1)3,1;(2)(1)2n n-;(3)参加聚会的人数为8人;拓展:琪琪的思考对,见解析.【解析】探究:(1)根据握手次数=参会人数×(参会人数-1)÷2,即可求出结论;(2)由(1)的结论结合参会人数为n,即可得出结论;(3)由(2)的结论结合共握手28次,即可得出关于n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拓展:将线段数当成握手数,顶点数看成参会人数,由(2)的结论结合线段总数为2,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由该方程的解均不为整数可得出琪琪的思考对.【详解】探究:(1)3×(3-1)÷2=3,5×(5-1)÷2=1.故答案为3;1.(2)∵参加聚会的人数为n(n为正整数),∴每人需跟(n-1)人握手,∴握手总数为()12n n-.故答案为()12n n-.(3)依题意,得:()12n n-=28,整理,得:n2-n-56=0,解得:n1=8,n2=-7(舍去).答:参加聚会的人数为8人.拓展:琪琪的思考对,理由如下:如果线段数为2,则由题意,得:()12m m-=2,整理,得:m2-m-60=0,解得m1m2(舍去).∵m为正整数,∴没有符合题意的解,∴线段总数不可能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出握手总数;(3)(拓展)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22.先化简再求值:a b a -÷(a ﹣22ab b a-),其中a =2cos30°+1,b =tan45°.【答案】1a b -;3【解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由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出a 和b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 【详解】原式=a b a -÷(2a a ﹣22ab b a-) =222a b a ab b a a--+÷ =()2•a b a a a b -- =1a b-,当a =2cos30°+1==,b =tan45°=1时,原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在化简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算顺序和分式的化简.化简的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也考查了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23.某商场以每件30元的价格购进一种商品,试销中发现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量m(件)与每件的销售价x(元)满足一次函数关系m =162﹣3x .请写出商场卖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y(元)与每件销售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商场每天销售这种商品的销售利润能否达到500元?如果能,求出此时的销售价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答案】(1)y=﹣3x 2+252x ﹣1(2≤x≤54);(2)商场每天销售这种商品的销售利润不能达到500元.【解析】(1)此题可以按等量关系“每天的销售利润=(销售价﹣进价)×每天的销售量”列出函数关系式,并由售价大于进价,且销售量大于零求得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根据(1)所得的函数关系式,利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最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由题意得:每件商品的销售利润为(x ﹣2)元,那么m 件的销售利润为y=m (x ﹣2). 又∵m=162﹣3x ,∴y=(x ﹣2)(162﹣3x ),即y=﹣3x 2+252x ﹣1.∵x ﹣2≥0,∴x≥2.又∵m≥0,∴162﹣3x≥0,即x≤54,∴2≤x≤54,∴所求关系式为y=﹣3x2+252x﹣1(2≤x≤54).(2)由(1)得y=﹣3x2+252x﹣1=﹣3(x﹣42)2+432,所以可得售价定为42元时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是432元.∵500>432,∴商场每天销售这种商品的销售利润不能达到5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等量关系:“每天的销售利润=(销售价﹣进价)×每天的销售量”列出函数关系式,另外要熟练掌握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24.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标号分别为1、-1、2的三个小球,他们除标号不同外,其余都完全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取一个球,标号为正数的概率是;搅匀后,从中任取一个球,标号记为k,然后放回搅匀再取一个球,标号记为b,求直线y=kx+b经过一、二、三象限的概率.【答案】(1)23;(2)49【解析】(1)直接运用概率的定义求解;(2)根据题意确定k>0,b>0,再通过列表计算概率. 【详解】解:(1)因为1、-1、2三个数中由两个正数,所以从中任意取一个球,标号为正数的概率是2 3 .(2)因为直线y=kx+b经过一、二、三象限,所以k>0,b>0,又因为取情况:共9种情况,符合条件的有4种,所以直线y=kx+b经过一、二、三象限的概率是4 9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求规概率. 解题关键:把所有的情况列出,求出要得到的情况的种数,再用公式求出.25.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2x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m,﹣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观察图象,直接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若双曲线上点C(2,n)沿OA5B,判断四边形O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2 yx =(2)﹣1<x<0或x>1.(3)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理由见解析.【解析】(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yx=(k>0),然后根据条件求出A点坐标,再求出k的值,进而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直接由图象得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首先求出OA的长度,结合题意CB∥OA且5OABC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OA=OC【详解】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yx=(k>0)∵A(m,﹣2)在y=2x上,∴﹣2=2m,∴解得m=﹣1.∴A(﹣1,﹣2).又∵点A在kyx=上,∴k21-=-,解得k=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x =.(2)观察图象可知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1<x<0或x>1.(3)四边形OABC是菱形.证明如下:∵A(﹣1,﹣2),∴22OA125+=.由题意知:CB∥OA且5CB=OA.∴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C(2,n)在2yx=上,∴2n12==.∴C(2,1).∴22OC215+=.∴OC=OA.∴平行四边形OABC是菱形.26.在“传箴言”活动中,某班团支部对该班全体团员在一个月内所发箴言条数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求该班团员在这一个月内所发箴言的平均条数是多少?并将该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如果发了3条箴言的同学中有两位男同学,发了4条箴言的同学中有三位女同学.现要从发了3条箴言和4条箴言的同学中分别选出一位参加该校团委组织的“箴言”活动总结会,请你用列表法或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位同学恰好是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的概率.【答案】(1)3,补图详见解析;(2)7 12【解析】(1)总人数=3÷它所占全体团员的百分比;发4条的人数=总人数-其余人数(2)列举出所有情况,看恰好是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占总情况的多少即可【详解】由扇形图可以看到发箴言三条的有3名学生且占25%,故该班团员人数为:325%12÷=(人),则发4条箴言的人数为:1222314----=(人),所以本月该班团员所发的箴言共212233441536⨯+⨯+⨯+⨯+⨯=(条),则平均所发箴言的条数是:36123÷=(条).(2)画树形图如下:由树形图可得,所选两位同学恰好是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的概率为712 P=.【点睛】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和扇形统计图,看懂图中数据是解题关键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的几何体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解析】解:①正方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正方形; ②球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圆; ③圆锥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三角形; ④圆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 故选D .2.甲、乙两船从相距300km 的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从A 地顺流航行180km 时与从B 地逆流航行的乙船相遇,水流的速度为6km/h ,若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均为xkm/h ,则求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可列方程为( )A .1806x +=1206x - B .1806x -=1206x + C .1806x +=120xD .180x =1206x -【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两船的行驶距离除以速度=时间,得出等式求出答案.详解:设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均为xkm/h ,则求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可列方程为:1806x +=1206x -.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正确表示出行驶的时间和速度是解题关键. 3.某工厂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第三季度的产值又比第二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则第三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产值增长了( ) A .2x% B .1+2x%C .(1+x%)x%D .(2+x%)x%【答案】D【解析】设第一季度的原产值为a ,则第二季度的产值为(1%)a x + ,第三季度的产值为2(1%)a x + ,则则第三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产值增长了2(1%)(2%)%a x ax x a+-=+故选D.4.函数1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B .1x <C .1x ≤D .1x ≥【答案】D【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详解】根据题意得10x -≥, 解得1x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和分式的意义.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数.5.如图,△ABC 中,BC =4,⊙P 与△ABC 的边或边的延长线相切.若⊙P 半径为2,△ABC 的面积为5,则△ABC 的周长为( )A .8B .10C .13D .14【答案】C【解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切线长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连接PE 、PF 、PG ,AP , 由题意可知:∠PEC =∠PFA =PGA =90°, ∴S △PBC =12BC•PE =12×4×2=4, ∴由切线长定理可知:S △PFC +S △PBG =S △PBC =4, ∴S 四边形AFPG =S △ABC +S △PFC +S △PBG +S △PBC =5+4+4=13, ∴由切线长定理可知:S △APG =12S 四边形AFPG =132, ∴132=12×AG•PG , ∴AG =132,由切线长定理可知:CE =CF ,BE =BG , ∴△ABC 的周长为AC+AB+CE+BE =AC+AB+CF+BG=AF+AG=2AG=1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切线长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画出辅助线,熟练运用切线长定理,本题属于中等题型.6.某公司第4月份投入1000万元科研经费,计划6月份投入科研经费比4月多500万元.设该公司第5、6个月投放科研经费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所列方程正确的为( )A.1000(1+x)2=1000+500B.1000(1+x)2=500C.500(1+x)2=1000D.1000(1+2x)=1000+500【答案】A【解析】设该公司第5、6个月投放科研经费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5月份投放科研经费为1000(1+x),6月份投放科研经费为1000(1+x)(1+x),即可得答案.【详解】设该公司第5、6个月投放科研经费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6月份投放科研经费1000(1+x)2=1000+500,故选A.【点睛】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求平均变化率的方法为:若设变化前的量为a,变化后的量为b,平均变化率为x,则经过两次变化后的数量关系为a(1±x)2=b.7.二次函数y=a(x﹣m)2﹣n的图象如图,则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二、三、四象限D.第一、三、四象限【答案】A。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HS)23、1成比例线段
24.2 相似图形的性质第1课时 成比例线段学前温故如图,△ABC ≌△DEF ,则AB =DE ,AC =DF ,BC =EF ,即AB DE =AC DF =BC EF=____.新课早知1.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如________(或________),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2.下列各组线段成比例的是( ).A .2 cm ,3 cm ,4 cm ,5 cmB .1.5 cm ,2.5 cm ,4.5 cm ,6.5 cmC .1 cm ,2.2 cm ,3.3 cm ,4.4 cmD .1 cm ,2 cm ,2 cm ,4 cm3.(1)如果a b =c d,那么______. (2)如果a d =bc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________.4.已知线段a =4,b =6,c =8,线段a 、b 、c 、d 成比例,则d 等于__________. 5.如果2∶3=(5-x )∶x ,那么x =__________. 答案:学前温故1新课早知1.a b =c da ∶b =c ∶d 2.D3.(1)ad =bc (2)a b =c d4.12 5.31.成比例线段【例1】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是否成比例.(1)4 cm ,2 cm ,1 cm ,3 cm ;(2)1 cm ,2 cm ,20 mm ,4 cm.分析:利用成比例线段的定义解,但要注意将四条线段统一单位.解:(1)∵42≠13,∴这四条线段不成比例. (2)∵1 cm 2 cm =20 mm 4 cm,∴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点拨:判断四条线段成比例,比较简捷的方法是把它们按大小顺序排好,看前两条线段之比与后两条线段之比是否相等,或者看最长和最短线段长度的乘积与中间两线段长度的乘积是否相等.2.比例的性质及应用【例2】 已知a ∶b ∶c =4∶3∶2,且a +2b -3c =12,求:(1)a 、b 、c 的值;(2)3a -2b +c 的值.分析:根据比的意义,用设比值的方法求解.解:∵a ∶b ∶c =4∶3∶2,∴a 4=b 3=c 2. 设a 4=b 3=c 2=k (k ≠0), 则a =4k ,b =3k ,c =2k ,∴a +2b -3c =4k +6k -6k =4k =12.∴k =3.∴(1)a =12,b =9,c =6;(2)3a -2b +c =3×12-2×9+6=24.点拨:对于与比例有关的题目,除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外,一般用设比值法,利用这种方法可解决有关比例的计算题.1.(2010福建德化中考)下列各组线段(单位:cm)中,成比例线段的是( ).A .1、2、3、4B .1、2、2、4C .3、5、9、13D .1、2、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两条线段的比是两条线段长度之比,比值是一个正数;②两条线段的长度比是“同一单位下”的长度比;③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④两条线段的比有顺序,a b与b a不同,它们互为倒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若x y =34,则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 .x +y y =74 B .y y -x=4 C .x +2y x =113 D .x -y y =14 4.如图,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 AB =BC AC,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比值是( ).A .5-12 B .3-52 C .5+12 D .3+525.已知一矩形的长a =1.4米,宽b =70厘米,那么a ∶b =__________.6.若x 3=y 4=z 5,求2x +y +3z 3x -2y -z的值.答案:1.B 2.D 3.D 4.A 设AC =x ,AB =t ,则BC =t -x ,由已知得AC 2=AB·BC ,即x 2=t (t -x ),∴x 2+tx -t 2=0.∴x =-t±5t 2(负值舍去). ∴AC AB =x t =5-12. 5.2∶1 a ∶b =1.4(米)∶70(厘米)=1.4∶0.7=2∶1.6.解:设x 3=y 4=z 5=k (k ≠0), 则x =3k ,y =4k ,z =5k , ∴2x +y +3z 3x -2y -z =6k +4k +15k 9k -8k -5k =25k -4k=-25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1 相似的图形性质(一)成比例线段
【学习目标】
1、 通过计算作图掌握概念: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
2、 掌握并会推导比例的性质。
3、 会用比例的性质进行解题。
【学习重点】
成比例线段、比例的性质
【学习难点】
比例性质的推导与应用。
【用心学习】
1、小学里已经学过了比例的有关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口答下列问题:
(1)若a 与b 的比值和c 与d 的比值相等,应记为: 。
(2)已知2:3=4: x ,则: x= 。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
(4)地理中的比例尺是指什么? 。
你自己还了解哪些关于比例的知识,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1、 自主学习完成课本45页试一试与概括:填写下列空格:
(1)、“比例线段”的概念: 。
已知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d
c b a =(或a :b =c :
d ),那么a 、b 、c 、d 叫做组成比例的 ,线段a 、d 叫做比例 ,线段b 、c 叫做比例 ,线段 叫做a 、b 、c 第四比例项。
如果作为比例内项的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
c b b a =(或a :b =b :c ),那么线段b 叫做线段a 和c 的 。
(2)“比例线段”和“线段的比”的区别
“比例线段”和“线段的比”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结论:
(3)注意:概念的有序性
线段的比有顺序性,a :b 和b :a 通常是不相等的。
比例线段也有顺序性,如
d
c b a =叫做线段a 、b 、c 、
d 成比例,而不能说成是b 、a 、c 、d 成比例。
第四比例项也有顺序性,如d c b a =中,线段d 叫做a 、b 、c 的第四比例项,而不能说成“线段d 叫做b 、a 、c 的第四比例项”。
【自主探究训练】
判断下列线段a 、b 、c 、d 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1)a =4,b =6,c =5,d =10;
(2)a =2,b =
5,c =152,d =35.
解:
把(1)题中a 、b 、c 、d 调换位置可以得到几种情况?哪些情形是成比例线段。
成比例线段在大小排序上有何规律?给你四个数据怎样最快的获取成比例线段排序的最大可能性?
总结:如何判断成比例线段,说出你的方法并交流。
完成课本练习1.
补充练习:
1、已知m 、n 、p 、q 是成比例线段,其中m=2cm ,n=6cm ,q=27cm ,则p=_______cm.
2、(★★)已知三个数1,2、3,请你再添一个数,使它们构成的四个数成比例关系。
通过以上练习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请自己先写出来,再交流。
自主完成下列结论: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d
c b a =(或a :b =c :
d ),那么ad =bc ,即比例的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那么如何证明呢?
证明:
试说出这个性质的逆命题,它是真命题吗?如何证明?
如果a :b =c :d 中的两个比例内项相等,即当a :b =b :c 时,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2)合比性质
刚才我们用等式的性质证明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我们继续用等式的性质,能否得到比例的其它性质呢?比如:在比例式d c b a =的两边都加上1,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如果两边都减1呢?
合比性质:如果d c b a =,那么 . (3)等比性质
试猜想n m f e d c b a =⋅⋅⋅===(0≠+⋅⋅⋅+++n f d b ),与n
f d b m e c a +⋅⋅⋅++++⋅⋅⋅+++相等吗?能否证明你的猜想?
等比性质:如果
n m d c b a =⋅⋅⋅==(0≠+⋅⋅⋅++n d b ),那么n
d b m c a +⋅⋅⋅+++⋅⋅⋅++=. 等比性质中,为什么要0≠+⋅⋅⋅++n d b 这个条件?
(4).练习:从ad =bc ,可以得到哪些比例?(小组讨论)
以上环节主要用了哪些知识点与方法:
【过关题目】
完成下列问题,你便可以顺利通过本关的学习了,加油啊。
1.若m 是2、3、8的第四比例项,则m = ;
2.若x 是a 、b 的比例中项,且a =3,b =27,则x = ;
若线段x 是线段a 、b 的比例中项,且a =3,b =27,则x = ;
3.若a:b:c=2:3:7,且a +b +c=36,则a= ; b= ; c= 。
下面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你能解决吗?相信聪明的你会成功的:
4、(★★)已知
75===f e d c b a ,b+d+f ≠0,求 f
d b
e c a ++++的值。
5、(★★★)已知 432z y x ==,且x+y-z=12
1,求x 、y 、z 的值。
【反思小结】
总结本节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