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胜利》优教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2.面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中国各阶层持怎样的态度?(1)国民党:①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1940年成立南京伪国民政府②顽固派: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

(2)共产党: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①1943年秋天,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②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3.全民族抗战: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战)阅读课本105页第一段回答问题。

板块二:中共七大1.认真阅读课本105-106中共七大部分,完成表格2.日本投降视频3.日本投降的国际国内背景形势(1)国际: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节节败退,陷入困境;③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中国军队对日寇发动全面反攻。

出示图片:(1)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2)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3)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战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4.日本投降的过程(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2)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出示图片:板块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1.合作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4)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5)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最全版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最全版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2)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以提高辨别能力;(3)探讨抗战胜利的意义以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2)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2)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难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三)课型:综合课(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学法:阅读、讨论、探讨(六)教学媒体(七)板书设计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中共七大(1945年4月,陕西延安)1、背景:2、内容:3、意义:二、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意义:三、台湾光复1945年10月25日(八)、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媒体展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师: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歌诞生于什么时期?生:抗日战争时期师:对,它创作于1935年,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

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开始了一个伟大的转折。

本课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啊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更多关于“教案”的相关文章内容推荐(↓↓↓)中学的英语优秀教案模板范文初中地理导入精选教案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最新教案设计方案模板高中生政治的教案模板高中生《环保与卫生》主题班会教案内容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历史意义。

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意义。

2.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通过视频、材料学生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的转折点。

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正确看待中日战争,宽恕但不忘却。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析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

四、学情分析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爱憎分明。

通过学习,进一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结合时事政治的关注,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眼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以歌曲形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适时地对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对学法给予指导。

六、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播放音乐视频《神圣的战争》听着这个音乐,让我们仿佛置身硝烟弥漫的二战战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中国在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获得了重大胜利,我们坚信,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必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第22课。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近代史,对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是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认识之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抗日战争的细节和深层次原因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战争的历史事件比较感兴趣,需要引导他们关注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历史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历史意义,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具体事件,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六.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抗日战争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包括主要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历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具体事件,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拓展(5分钟)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查找资料和思考,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和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伟大胜利,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如抗日战争的背景、初期战局等。

但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意义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和意义,认识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和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和意义。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3.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伟大胜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呈现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和意义,强调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对 contemporary China 的启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课教学设计_5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课教学设计_5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知道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最后一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单元分5课讲述自“九一八事变”至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本课是对前四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其作用和地位极其重要。

【学情分析】
1、求知欲强,有学习主动性
2、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都是碎片化知识点
3、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通过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抗战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意义、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教学过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抗日战争的胜利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感兴趣,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的评述。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辅助教学。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作业素材:准备相关作业素材,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1(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1(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1(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详细的历史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顽强拼搏精神,让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果,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意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及历史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2.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史料:收集与抗日战争胜利相关的史料,如战争遗址照片、历史文献等。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包括重大战役、英勇事迹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史料进行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最全版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最全版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2)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以提高辨别能力;(3)探讨抗战胜利的意义以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2)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2)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难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三)课型:综合课(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学法:阅读、讨论、探讨(六)教学媒体(七)板书设计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中共七大(1945年4月,陕西延安)1、背景:2、内容:3、意义:二、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意义:三、台湾光复1945年10月25日(八)、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媒体展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师: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歌诞生于什么时期?生:抗日战争时期师:对,它创作于1935年,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

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学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曲——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刻)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经过十四年的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

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5.教师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目标导学二:中共七大1.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去了解中共七大。

2.教师讲解:补充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

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国际: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

3.教师提问:根据背景可以知道,中共七大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提示: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

第17课_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3.doc

第17课_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3.doc

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标内容】(1)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2)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分析“七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2)指导学生制作日本投降的大事年表,培养学生用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问题探讨,使学生了解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及内容,理解“七大”的历史意义。

(2)通过制作大事年表,使学生教好地把握这一时期的历史线索。

(3)通过看文字、图片、录像资料,使学生感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有关史实,并由此展开讨论,形成“论从史出”的意识。

(4)通过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探究式方法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中国“七大”及抗战胜利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争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2)通过探讨抗战胜利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抗战是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有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青年一代应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3)通过学习台湾回归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台湾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4)通过讨论抗战胜利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抗战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抗战的胜利,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的第22课。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日本投降两个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认识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一次伟大斗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上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抗日战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他们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和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对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抗敌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学生对英雄人物的认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战争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案例教学法:通过介绍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抗日战争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的课件。

2.资料:收集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的相关资料。

3.课堂练习题:设计针对本课内容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日战争胜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

提问: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如何到来的。

同时,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抗日战争的残酷,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初中历史第三册教案

初中历史第三册教案

初中历史第三册教案课题: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意义。

2. 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 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意义。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让学生说出抗日战争的经过。

2. 提问: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意义。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1945年8月15日。

2. 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胜利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抗日战争胜利,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 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全民族英勇抗战,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

(3)国际援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

四、课堂讨论1. 讨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 请学生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经过,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意义,通过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使学生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在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历史素养。

优质课抗日战争胜利讲稿(5篇模版)

优质课抗日战争胜利讲稿(5篇模版)

优质课抗日战争胜利讲稿(5篇模版)第一篇:优质课抗日战争胜利讲稿抗日战争的胜利引言(约5分钟)我第一次来到同学们中间,很高兴和同学在一起,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好不好?不过要请同学们说出歌名来?[播放《黄河大合唱》之七《保卫黄河》片断。

] 大家知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最流行,最鼓舞人心的抗日歌曲。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

[板书课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们把这次课的内容细化为三个主题,主题一艰难岁月(即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主题二黎明时光(即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三凯歌高奏(即抗日战争胜利)。

最后给大家带来一个‚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的课后寄语,就是希望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而努力奋斗。

新课教授(35分钟)经过前面几次课的学习,抗日战争的情况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了。

芦沟桥的枪声还在我们的耳旁回响,南京大屠杀的惨景历历在目,台儿庄的血战的悲壮和百团大战的宏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抗日军民的斗志,也让我们的悲痛心情得到希许安慰。

抗战经过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已经接近反攻阶段,更加残酷,更加艰难。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一个主题。

主题一艰难岁月(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约8分钟)想一想,根据地严重困难是怎样形成的?1941年,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抗战已接近战略大反攻阶段,日军必败已成定局。

日寇象秋后的蚂蚱,作最后的挣扎,日军主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大扫荡,请看大屏幕,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加上长期战乱,民不聊生,根据地处境十分困难。

根据地严重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同学们举手说一说,对)根据地面积不断缩小;根据地人口下降;由1亿下降到5000千万。

八路军、新四军数量减少;由40万人减少到30多万人。

物资供应困难。

野菜、树皮充饥。

现我们来一个角色转换。

假如你就是一名当年根据地的军民,面对如此严重的困难,你会想些什么办法帮助根据地度过难关呢?(请同学举手说一说,对)加强政权建设,调整土地政策,调动一切抗日人士的积极性(全民抗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秀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秀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1)在学习三大战役的基础上,能够列举这些战役并通过读图描述国共双方主力作战的情况。

(2)通过了解国民党政权的覆灭的史实,正确计算南京国民政权存在的时间。

2.能力培养:(1)学习用图示的方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折阶段的战略态势,建立时间和空间概念。

(2)在老师帮助下,学生回顾解放战争的有关情况,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初步学会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战役是战略决战,它的胜利不仅预示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也预示着人民的胜利。

通过这些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广大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难点:三大战役的战略战术;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图片表,回答问题:1946.8-1948年中,国共两党兵力发展了什么样的变化?虽然国共两党兵力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了,但当时中共无论在兵力还是在武器装备上还是和国民党有一定差距的。

那么为什么在1948年9月要决定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展开决战?为什么中共有如此大的自信预言胜利女神是站在自己一边呢,它到底有何优势呢,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我们一起来找一下答案。

二、新课讲授(一)国统区的危机提供课件史料:《国民政府军政费的支出和赤字数额》引导学生思考国统区危机的原因、表现。

(二)三大战役的概况:分析战略战术:关门打狗,各个击破。

3.淮海战役:(1)再次把眼光投向三大战役的形势图,思考辽沈战役后为什么先打淮海战役而不是平津战役?注意三大战场的地理位置,如果你是指挥官你会作何选择?(2)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时间来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在地图上上找出“碾庄”“双堆集”“陈官庄”三个地名的位置,分析战略战术:中间突破,肢解敌人。

(3)观看一段视屏,请说出淮海战役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引用陈毅的一段话来总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第一篇: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收集、阅读、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2、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应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剪辑的视频资源等,通过阅读资料、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利用歌曲形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适时地对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对学法给予指导。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教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1.自制电子白板课件。

2.分析学情,查找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搜集有关抗战的资料,阅读有关材料。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设问:这首歌曲创作于什么年代?这首歌曲诞生于1943年,歌曲气势雄壮,表现出中国人民面对日寇进攻团结战斗的精神。

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2.学习新课[“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先放映中共七大的视频)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示学生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等要素去了解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经过、中国军队和人民的抗日斗争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基本经过、主要战役、抗战胜利的意义以及抗战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对于抗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主要战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和误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纠正和澄清。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主要战役和抗战胜利的标志。

2.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抗日战争的经过和主要战役。

2.抗战胜利的标志和意义。

3.抗战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主要战役和抗战胜利的标志。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抗战战役,让学生深刻理解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抗日战争的经过、主要战役、抗战胜利的标志和意义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3.分组讨论材料:准备一些关于抗战战役的案例,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呈现抗日战争的经过、主要战役和抗战胜利的标志,引导学生了解抗战的艰苦性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抗战战役进行分析,讨论该战役对于抗战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秀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秀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了解战略反攻到来的有利因素;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收集、阅读、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进入战略反攻有哪些有利因素;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应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

它的主要内容有:(一)对日反攻作战(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三)日本投降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召开:1945年4月,延安;(2)内容: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②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接着,我们再来学习下一个内容:日本投降。

课文又是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1)原因: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2)发展经过:1945年8月15日,日本祫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向盟国签署投降书;9月9日9时,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了解日本进攻策略改变的原因、内容和各方的反应,理解全民族抗战的史实。

目标3: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和意义,从而认识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

目标4:了解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识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

目标5: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的英勇顽强的民族气概。

目标6:理解并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目标7: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1945年8月15月,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十四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

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是因为美国空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推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

”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是因为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你赞同上述哪种观点?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1.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哪些变化?
2.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3.中国七大胜利召开的意义?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5.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优教课件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课时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