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说课稿

合集下载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来源和用途。

激发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蜡烛的来源和用途蜡烛的组成和结构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蜡烛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的用途和重要性。

展示蜡烛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蜡烛的外观和结构。

第二章:蜡烛的组成和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蜡烛的组成:蜡、芯、壳等蜡烛的结构:外壳、蜡层、烛芯等2.3 教学活动:展示蜡烛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蜡烛的组成和结构,并描述其特点。

第三章:蜡烛的燃烧过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蜡烛的点燃过程:点燃、熔化、蒸气形成等蜡烛的燃烧过程:火焰形成、燃烧反应等3.3 教学活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点燃过程和燃烧过程。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蜡烛的燃烧过程,并描述其特点。

第四章:蜡烛的燃烧特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特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蜡烛的燃烧特点:火焰颜色、烟雾产生、燃烧速度等蜡烛的燃烧影响因素:蜡烛大小、蜡烛形状等4.3 教学活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特点和影响因素。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蜡烛的燃烧特性,并分析其原因。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进一步探究兴趣。

5.2 教学内容: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和方向。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蜡烛及其燃烧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进行小组分享。

邀请学生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和方向,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第六章:蜡烛的燃烧与环境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2 教学内容:蜡烛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蜡烛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6.3 教学活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说课稿.doc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说课稿.doc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说课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分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说明实验探究的方法。

这是两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

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

并学会观察具体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新物质的产生等)。

这是一节如何实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co2 、h2o这些产物生成,就是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怎样呈现出来?让我想到了“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这些哲理性诗句,何不让它们和冷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较量一下,让同学们认识,记住。

教材的设计真是妙不可言!只有深入探究的人,才能体会到“我探究、我成功、我快乐!我一定能行!”第二个问题是:教材为什么安排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这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对于为什么会有白烟我们不一定有过深入思考,我认为这可以让学生观察蜡烛三态的循环变化来深入探究蜡烛的燃烧。

让学生思考蜡烛的液体为什么会上升?是蜡蒸气还是液态蜡在燃烧?为什么白烟中有蜡固体?其实蜡烛燃烧到吹灭产生白烟,经历了固体→ 液体→ 气体→ 固体四个过程。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证明,有利于学生掌握动态的对比观察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②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产生兴趣,并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1.2 教学内容:介绍蜡烛的起源、用途和燃烧的基本原理。

1.3 教学方法: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和提问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教学步骤:1.4.1 开场:讲述蜡烛的起源和用途,引发学生对蜡烛的兴趣。

1.4.2 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蜡烛,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1.4.3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蜡烛是如何燃烧的,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1.4.4 总结:强调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第二章:蜡烛的构造和成分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蜡烛的构造和成分,理解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

2.2 教学内容:介绍蜡烛的构造,包括蜡芯、蜡壳和燃料蜡。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和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蜡烛的构造和成分。

2.4 教学步骤:2.4.1 开场: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蜡烛的构造和成分产生兴趣。

2.4.2 实物展示:展示蜡烛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蜡烛的构造。

2.4.3 讲解:讲解蜡烛的构造和成分,包括蜡芯、蜡壳和燃料蜡的作用。

2.4.4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2.4.5 总结:强调本章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蜡烛的构造和成分对燃烧的影响。

第三章:蜡烛的燃烧过程3.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

3.2 教学内容:介绍蜡烛的燃烧过程,包括点燃、燃烧和熄灭。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

3.4 教学步骤:3.4.1 开场: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蜡烛的燃烧过程产生兴趣。

3.4.2 实验:进行蜡烛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燃烧过程。

3.4.3 讲解:讲解蜡烛的燃烧过程,包括点燃、燃烧和熄灭的原理。

3.4.4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不动产抵押登记证明书的法律效⼒我国的不动产实⾏的是登记⽣效主义,如果双⽅当事⼈要订⽴不动产抵押合同的,是需要平等协商的,并且需要签字确认的。

如果要设⽴抵押权的,是需要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的。

那么,不动产抵押登记证明书的法律效⼒有哪些?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抵押合同仅具有债权⾏为的性质,抵押登记则是物权⾏为。

当事⼈之间存在抵押合同,仅能产⽣债权⼈对抵押⼈的登记请求权,⽽不能直接产⽣抵押权,抵押合同的成⽴与⽣效与抵押权的成⽴与⽣效应严格区分。

抵押合同⽣效是指在当事⼈之间产⽣约束⼒,抵押权的⽣效则意味着物权对世效⼒的产⽣;抵押合同的⽣效并不当然意味着抵押权的成⽴,登记才可产⽣抵押权的设定。

因此,在抵押登记主义条件下,登记应为抵押权成⽴的条件,⽽不应为抵押合同的⽣效条件,⼀般⽽⾔,抵押合同应⾃签订之⽇起⽣效。

我国《担保法》第41条规定,该规定认为,对于以法律规定必须进⾏登记的财产签订的抵押合同,抵押合同⾃登记之⽇起⽣效。

该规定势必将抵押登记请求权的⾏使置于⾮常尴尬的境地,不能有效的保护债权⼈的利益,使双⽅设⽴抵押合同的意思难于实现。

因此,未来⽴法应将抵押合同的成⽴与⽣效与抵押权的成⽴与⽣效分割开来,并对登记请求权明确规定。

最⾼⼈民法院2000年颁发的《关于适⽤〈中华⼈民共和国担保法〉若⼲问题的解释》第56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登记⽣效的抵押合同签订后,抵押⼈违背诚实信⽤原则拒绝办理抵押登记致使债权⼈受到损失的,抵押⼈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可以说该规定在纠正担保法上述规则⽅⾯做出了⼗分积极的努⼒。

从法律条⽂上看司法解释的内容与法律规定的内容不⼀致,它的基本要求是,抵押合同签订虽然没有进⾏不动产登记,但是有过错的抵押⼈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这种做法符合物权与债权相区分、物权变动与物权变动的法律根据相区分的法理,也符合正在进⾏的物权法和民法典⽴法⽅案中的做法。

如果要求抵押⼈承担责任,就⾸先要承认抵押合同的约束⼒,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抵押合同作为物权变动根据之⼀的效果。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起源和用途。

2. 激发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蜡烛的起源和用途。

2. 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入蜡烛的起源和用途。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蜡烛的了解和疑问。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蜡烛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疑问。

第二章:观察蜡烛的外观和燃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观察蜡烛的外观特征。

2. 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

教学内容:1. 蜡烛的外观特征。

2. 蜡烛的燃烧过程。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蜡烛,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教师点燃蜡烛,学生观察并描述蜡烛的燃烧过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蜡烛外观特征的描述准确性。

2. 收集学生对蜡烛燃烧过程的观察结果。

第三章:探究蜡烛的燃烧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燃烧原理。

2. 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蜡烛的燃烧原理,并用图片或视频展示。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蜡烛燃烧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第四章:探索蜡烛的熄灭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

2. 实验探究蜡烛的熄灭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如吹灭、盖灭等。

2. 学生进行实验,尝试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不同熄灭蜡烛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 蜡烛及其燃烧的特点。

教学活动:2. 学生分享他们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新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评估:第六章:蜡烛的化学组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化学组成。

课题2第3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课题2第3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物质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对“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技能,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对学生而言,以前没有接触过化学实验,所以学生对实验比较感兴趣,同时对实验的观察、操作、记录等是一片空白。

所以要引导学生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和记录实验。

教学目标1.完成对“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简单实验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主动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难点:1.学会主动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2.观察、猜想、制定计划、实施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技能的学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猜一猜】打一物,你能猜出来吗?暖香红焰一时燃,缇幕初垂月落天。

堪恨兰堂别离夜,如珠似泪滴樽前。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揭露谜底,【引入课题】【设计意图】将语文学科和化学学科联系起来,真正的突出跨学科融合。

探究新知【提出问题】当你过生日吃生日蛋糕时,看到燃烧的蜡烛,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什么?除了能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联系日常生活,谈谈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活动一、点燃前——初步认识蜡烛教师简单介绍蜡烛有关的知识;小组活动:认真观察蜡烛,解决以下问题1、看一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是什么材料?2、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一闻气味等;3、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教师巡视指导】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

实验前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物质的状态、颜色、密度、水溶性、气味、硬度等物理性质。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认识蜡烛1.1 蜡烛的种类与结构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蜡烛,如:圆柱形、动物形状、香味蜡烛等。

引导学生了解蜡烛的结构,如:蜡芯、蜡层、燃烧产生的烟雾等。

1.2 蜡烛的制作材料介绍蜡烛的制作材料,如:石蜡、蜂蜡、植物蜡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制成的蜡烛在燃烧特点上的差异。

第二章:探究蜡烛的燃烧2.1 蜡烛的燃烧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如:火焰的形状、颜色、烟雾的产生等。

解释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石蜡融化、蒸发、氧化等。

2.2 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让学生了解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如:蜡烛的高度、蜡烛的形状、燃烧环境等。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因素对蜡烛燃烧的影响。

第三章:蜡烛燃烧的应用3.1 蜡烛的应用领域介绍蜡烛在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宗教仪式等领域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蜡烛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意义和作用。

3.2 蜡烛的环保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如:烟雾、碳足迹等。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环保替代品,如:电子蜡烛、天然蜡等。

第四章:蜡烛的创意制作4.1 蜡烛制作的基本技巧教授学生蜡烛制作的基本技巧,如:蜡烛模具的选择、蜡花的制作等。

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蜡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2 创意蜡烛设计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蜡烛作品。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第五章:蜡烛燃烧的实验5.1 蜡烛的燃烧时间设计实验,让学生测量不同蜡烛的燃烧时间。

引导学生分析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如:蜡烛的高度、蜡烛的形状等。

5.2 蜡烛的燃烧温度设计实验,让学生测量蜡烛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蜡烛燃烧温度与蜡烛材料、燃烧时间等因素的关系。

第六章:蜡烛的燃烧与气流6.1 气流对蜡烛燃烧的影响实验观察蜡烛在有风和无风环境下的燃烧情况。

讨论气流对蜡烛火焰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6.2 吹灭蜡烛的方法探讨不同的吹灭蜡烛的方法,如直接吹、吹蜡烛周围空气等。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一、说课背景2021年的8月是每个镇中人都会记住的日子,由于五峰县实验初中在我校挂牌成立了!县研训中心为扶持我校,来蹲点一个月,教研员向教员亲身指点我们停止校本教研,来提高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在随堂听了苏教员的〝对蜡烛及其熄灭的探求〞一课后。

评课时我们以为苏教员以实验探求的普通步骤为主线讲课,效果不是很好,苏教员在紧接着的第二节课中以如何停止观察和描画讲课,效果清楚好于前一节课。

为深化展开校本教研,向教员要求我也上同一课,看能否有所提高。

如今我之所以有勇气参与说课竞赛,是由于〝先生自我参照性评价〞的理念支持着我。

我实际新课程仅仅一年,在各位教员的面前我是地地道道的先生,与一年前的我为参照停止比拟,我的提高清楚。

明天在刘教员构建的〝表现场〞中展现自我,就是希望失掉专家的指点和协助。

我说课的课题是〝对蜡烛及其熄灭的探求〞二、教材剖析1.教材的位置及其作用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迷信〞。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熄灭的探求〞是引见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画和记载,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求〞是说明实验探求的方法。

是两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

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扑灭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先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进程及其现象,学会静态、辩证的看效果。

并学会观察的详细内容〔颜色、形状、气息、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新物质的发生等〕。

是一节如何实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占有极端重要的位置。

本次课由于向教员的施压,有压力就有动力。

我再次仔细研讨了教材。

有了两个大的收获:教材为什么布置探求蜡烛熄灭有CO2、H2O这些产物生成?苏教员能够没有很好的了解这个效果,才以引见实验探求的普通步骤:提出效果→猜想假定→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为主线讲课。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画。

CO2 、H2O这些产物生成,就是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怎样出现出来?让我想到了〝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古人这些哲理性诗句,想到了刘教员在暑假培训时讲到的如何给先生构建〝表现场〞。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三、报告展示,问题交流1.教师根据参观交流掌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

如报告书工整、操作规范、善于思考分析问题等。

2.让学生说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哪些疑问。

鼓励其他同学将问题解决。

着重以科学探究形式解决熄灭后白烟是什么这个问题。

四、回答问题,得出结论【提问】蜡烛为什么会变短?燃烧后可能生成了哪些物质?五、归纳总结,得出方法引导学生小结化学学科实验探究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六、布置作业手抄联系或联系册上挑选有针对性的提出猜想、推理论证。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自己的探究经历总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认真完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完善探究过程,有始有终。

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明确化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加强巩固板书设计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燃烧时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熄灭后二、实验探究的学习特点:⑴关注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⑵关注物质的变化⑶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应对措施:
1.加强实验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学生安全。
2.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
3.优化课堂互动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课堂表现记录,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验操作:让学生自行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燃烧产物。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蜡烛燃烧的原理、化学反应的特点等问题,促进知识内化。
3.课堂问答:设计一系列关于蜡烛燃烧和化学反应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然而,他们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
1.对蜡烛燃烧产物的种类和性质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2.对化学反应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难以将其与实际现象联系起来。
3.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对安全意识和实验规范掌握不足,导致操作失误。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组内成员共同分析实验现象,探讨问题解决方案,实现知识共享和互补。
3.课堂小结:邀请学生代表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教学重点:蜡烛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其燃烧过程、现象和产物;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教学难点:
(1)蜡烛燃烧产物的判断:学生对气体的认识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他们理解蜡烛燃烧产物的种类及其性质。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课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课件

【活动探究三】观察蜡烛熄灭后的现象
(1)熄灭蜡烛观察现象 冒白烟 (2)用燃着的火柴点白烟观察现象 白烟燃烧并再次点燃蜡烛
4、归纳总结
想一想: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三部分的实 验探究,你对蜡烛有了怎样的了解? 石蜡为白色,常温下呈固态,硬度小,密度比 水小,加热可熔化、汽化。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时发光、放热、其火焰分三层,其中外焰温 度最高,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水和二氧化碳。
说课课题
江城县国庆乡中学
苏江梅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目标测试
课堂小结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的第一课时 内容。这节课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 记录现象,是一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如何实验 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提出 问题 明确 目标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头上大火烧,身上泪水流, 越烧个越小,最后全没了
2、提出问题 明确目标 蜡烛是我们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 但是大家在平时使用的过程中有没有认真 观察过蜡烛? 今天我们就来观察蜡烛在点燃前、燃 着时和熄灭后的现象。同学们在做实验的 时候要注意观察好现象,并且把其记录下 来,然后分组来反馈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②提高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掌握对比观察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 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②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 重要途径,在实验过程中增强同学之间的 合作能力。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组成和结构:蜡芯、蜡壳、燃烧产物。

2. 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点燃、融化、蒸气燃烧、火焰形成。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形状和结构,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基本组成。

2. 通过实验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让学生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蜡烛的组成和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蜡烛的燃烧产物。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组成:蜡芯、蜡壳。

2. 蜡烛的燃烧产物:烟雾、蜡泪、热量。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2. 进行实验,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蜡泪和热量。

第三章: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教学目标:1. 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

2. 了解火焰的形成和熄灭原理。

教学内容:1. 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点燃、融化、蒸气燃烧。

2. 火焰的形成和熄灭原理。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

2. 进行实验,让学生了解火焰的形成和熄灭原理。

第四章:蜡烛的燃烧特性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燃烧特性。

2. 掌握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燃烧特性:火焰形状、燃烧速度、燃烧温度。

2. 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蜡烛形状、蜡的种类、氧气浓度。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和种类的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形状、燃烧速度和燃烧温度。

2. 让学生了解氧气浓度对蜡烛燃烧的影响。

第五章:蜡烛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应用。

2. 掌握蜡烛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蜡烛的应用:照明、香薰、装饰。

2. 蜡烛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了解蜡烛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

2. 进行实验,让学生掌握蜡烛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六章: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教学目标:1. 学习如何进行科学实验。

2.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1【说课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班级上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九班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分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在试验中如何观看、描述和记录,其次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说明试验探究的方法。

这是两节典型的入门试验课。

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比照观看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同学关注物质的改变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

并学会观看详细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新物质的产生等〕。

这是一节如何试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和描述。

co2 、h2o这些产物生成,就是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怎样呈现出来?让我想到了“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这些哲理性诗句,何不让它们和冷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比赛一下,让同学们熟悉,记住。

教材的设计真是妙不行言!只有深化探究的人,才能体会到“我探究、我胜利、我欢乐!我肯定能行!”其次个问题是:教材为什么支配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这是同学常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对于为什么会有白烟我们不肯定有过深化思索,我认为这可以让同学观看蜡烛三态的循环改变来深化探究蜡烛的燃烧。

让同学思索蜡烛的液体为什么会上升?是蜡蒸气还是液态蜡在燃烧?为什么白烟中有蜡固体?其实蜡烛燃烧到吹灭产生白烟,经受了固体→ 液体→ 气体→ 固体四个过程。

同学通过一系列的观看和试验证明,有利于同学把握动态的比照观看方法。

【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①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②初步培育同学观看试验、表述试验现象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展师生商量、确定方案,同学分组试验探究,最终总结沟通,填写试验报告,把握系统观看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同学学习化学的爱好。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新部编本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墨红镇中学吕正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用品:蜡烛、烧杯、火柴、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①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②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③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④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2、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首先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分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说明实验探究的方法。

这是两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

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

并学会观察具体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新物质的产生等)。

这是一节如何实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二个问题是:教材为什么安排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这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对于为什么会有白烟我们不一定有过深入思考,我认为这可以让学生观察蜡烛三态的循环变化来深入探究蜡烛的燃烧。

让学生思考蜡烛的液体为什么会上升?是蜡蒸气还是液态蜡在燃烧?为什么白烟中有蜡固体?其实蜡烛燃烧到吹灭产生白烟,经历了固体→液体→气体→固体四个过程。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证明,有利于学生掌握动态的对比观察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②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③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准确表述实验现象。

【教学方法】
在上一届学生学习这一课时,由于男学生操作差,仪器损坏多,女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敢动手。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今年,我是先上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学会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再学习两种基本的实验方法。

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很多的教学方法:
1.咬住观察的方法这一中心不放松。

先让学生盲目观察,品尝失败,再引导学生用对比观察法,注重观察内容,进行系统的探究实验。

真切的感受到点石成金的学习方法比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更重要。

2.始终坚持探究式教学法。

无论是蜡烛的密度、溶解性(让学生把蜡烛放到水中观察得出结论),还是蜡蒸气或是液态蜡在燃烧?(让学生用玻璃管吹蜡烛火焰,点燃火柴等物体来证明)
3.本课题教学主要采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展开,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要分层次对待,讲解和提问要考虑到中下层学生的基础,多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动手的机会、
回答问题的次数。

在分组实验中让好生给于差生合作式的帮助。

让他们尽可能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把“自我参照性评价”运用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随时随地的进行反思。

大量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开好“高帽子”公司,创设一种学生努力思考、积极动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和谐教学氛围。

充分肯定学生成功的地方,即使学生错了,也表扬学生大胆,具有代表性,错的也很有价值。

并在教学的最后小结中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自我参照性评价,从三维教学目标的三方面进行反思,谈体会、谈收获。

从而进行对学生身心无毒无害的绿色评价。

【学习方法】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

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蜡烛吗?学生粗略回答。

思考:为什么回答的不理想?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观察的方法与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点燃前的现象:(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倾听、理解
验证密度时,学生把蜡烛放到水中验证
进行观察方法的学法指导
2、学生实验观察燃着时现象
再交流讨论
3、难点探究:如何间接观察
火焰分层,生成水、二氧化碳,是液体还是气体在燃烧。

学生分组实验(三人一组):共同合作:设计后再实验,一边实验,一边记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熄灭后的观察观察现象:
而后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
(如果实验不成功,学生可以多实验几次)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的精神。

教师提示:还有什么有关蜡烛的实验吗?学生可以进行设计实验。

扩展学生探究的空间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谈体会、谈收获
填写实验报告。

学会“自我参照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观察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观察方法:对比
【教学反思】
2.黑烟是否需要探究?在教这一知识时应渗透环保意识。

3.学生反应的问题是观察水的生成现象不明显,很多同学没有看到水珠。

上完课后,我也反复做了该实验,发现有少量水珠生成,由于同时有大量的热量产生,水珠转眼又蒸发了。

我们教研组几位老师也开动脑筋,反复用粗玻璃管、大试管、带支管的大试管做对比实验,找到了最佳仪器,就是带支管的大试管。

由于它较长,又有支管散热,让水蒸气充分冷却,出现了大量的水珠。

解决了夏天观察这一现象的难题。

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魅力。

总之,本节课给了我许多新的启迪,它使我深切地感到:新课程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