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合集下载

预防接种发展史

预防接种发展史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接种的未来发展方向
创新疫苗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未来将开发出更多新型疫苗,以针对新的病原菌和适应新的疾病防控需求。
数字化和智能化接种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疫苗接种的智能化管理,包括精准配送、实时监控等,以提高接种效率。
个性化接种计划
基于个体的基因、免疫状态等因素,为每个人制定个性化的接种计划,以提高接种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
针对传染病
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预防针对某些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流感等。通过 注射含有病原微生物或其弱毒株,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达到预 防疾病的目的。
针对癌症
部分癌症疫苗如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肛门癌等多种癌症,通 过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特定癌症病毒的免疫力,达到预防效果。
03
免疫计划
政府或公共卫生机构通常制定免疫计划,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以
21世纪初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疫苗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02
预防接种的种类和方式
Chapter
疫苗的种类
减毒活疫苗
01
利用减弱的病原体株,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优点是免疫持续
时间长,缺点是部分人可能存在致病风险。
灭活疫苗
02
利用灭活的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优点是安全,缺点是
免疫效果相对较弱。
预防接种发展史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预防接种的起源 • 预防接种的种类和方式 • 预防接种的效果和影响 • 预防接种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 结论
01
预防接种的起源
Chapter
古代预防接种的起源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
最早提出以使用牛痘预防天花的概念。

从疫苗的历史与发展看人类抗争疫病的进步

从疫苗的历史与发展看人类抗争疫病的进步

从疫苗的历史与发展看人类抗争疫病的进步摘要:疫苗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痘术”,正式成型于1798年edward jenner 发明的“牛痘”,到现代的蛋白和基因疫苗,已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

两个世纪以来,人类战胜疾病的速度越来越快,能力也越来越强。

威胁人类生命的许多疾病通过疫苗接种法得以预防或根除。

通过疫苗的历史与发展,可以看出人类抗争疫病的能力在不断进步着。

关键词:疫苗天花种痘术牛痘发展人类疫苗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

天花大约于公元一世纪传入我国,由战争中的俘虏传来,又名虏疮。

晋代道教医学家葛洪(公元265~313年)在所著《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一书中首先记载了虏疮:“比岁有病时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数日必死。

治得差后,疮瘢紫黯,弥岁方灭,引恶毒之气也。

”一般认为,其中关于天花症状的正确描述是世界上最早的。

[1] 据文献所载,早在唐朝始有种痘。

在1884年武荣纶与董玉山合撰的《牛痘新书》中写到:“考上世无种痘诸经,自唐开元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

”清代朱纯嘏《痘疹定论》也记载:宋真宗时(公元1006~1017年),丞相王旦的几个孩子。

,都是同一种疾病。

”他以此潜心研究,应用各种动物做试验,他先后以20年的时间到牧场挤奶妇中调查,验证了患过牛痘者不得天花的事实。

1796年5月14日他为一名叫菲普斯的少年接种了痘苗,所用的痘浆是取自一位挤牛奶正患牛痘的挤牛奶少女。

6周以后,詹纳再给这名男孩接种取自天花脓疱的脓液,男孩没得天花。

他将这套程序称为种牛痘,以区别人痘接种。

1802年及1806年,英国国会先后2次奖励詹纳3万英镑以表彰起贡献。

1803年以后詹纳到伦敦皇家詹纳学会工作。

1813年剑桥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

美国总统杰斐逊在给詹纳的信中写道:“你从人类苦难日历中撕掉了那最痛苦的一页。

你现在可以欣慰的想到:人类永远铭记你的功绩;我们的后代只会从历史书上知道曾经有过这么一种可恶的病叫天花,但被你制服消灭掉了。

(完整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完整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

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

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

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 卫生洁具的问世。发明排放式卫生洁具的先驱是英国人哈林顿。他在159 7年研制出活塞式马桶,并且安装在伊丽莎白女王的宫殿里。1775年, 卡明斯为他发明的带有蓄水池的马桶申请了专利,1778年这种马桶又被 普罗瑟加以完善。到1855年,英国公共卫生部门要求所有住房都安装卫 生洁具。到1890年,卫生洁具才开始在全欧洲普及开来。从19世纪起, 在普遍接通下水道之后,欧洲许多家庭开始安装抽水马桶,但不是所有家庭 都安装得起。
巴斯德 (1822-1895)——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 的奠基人之一
微生物理论 (germ theory) 主张改革临床实践,减少微生物相关疾病 的传播 开发了鸡霍乱、炭疽、猪丹毒疫苗 减毒的微生物可以用作免疫 提出狂犬病是由一种显微镜看不到的物质 传播的(即病毒),并开发疫苗治疗和预 防狂犬病 巴斯德杀菌法
迅速发 展
20世纪前60年
计算机工程 信息工程 生物工程
公共卫生服务
诊断技术
前景广阔
疫苗研制
疾病监测
预防措施
治疗康复
现代公共卫生的发展
新中国公共 卫生建立
21世纪
陈志潜为代
表的早期公
共卫生实践
(公共卫生专
家,农村社
区卫生保健
和公共卫生
传统中医 教育)
的预防的 哲学思想
20世纪20-
30年代
80-90年代
▪ 沐浴问题之二
▪ 由于传染病多年肆虐的结果,到18世纪后期,医生们才开始建议人 们每天洗手、洗脸和洗脖子。后来,法国人发明带有下水管的洗澡盆, 1790年这种澡盆传到美国。1880年后,西方才有家庭从厨房 的炉子上接通管道把热水引到卫生间,才开始有洗热水澡的习惯。
▪ 1832年巴黎发生了霍乱,人们发现水的稀缺程度与霍乱死亡成正比。 于是公共卫生法令正式将“温水浴”视为一种疾病防治的手段。随着 冷水浴对中暑病人的疗效的证明,以及肥皂出现,在市民中广泛普及 热水浴成为可能。在不断蔓延的疾病面前,医生的数据分析加上政府 政令支持,巴黎和外省各国又出现了定期沐浴的习惯。至此,正式确 定了流传应用至今的卫生沐浴观点:热水浴是最好的清洁身体的方式。 沐浴才终于完成了它在欧洲大陆百年沉寂后的回归。

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引言1.1 中国心血管病的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超过2亿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持续增长。

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心血管病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

心血管病的发病年龄也呈年轻化趋势,不仅老年人群,青壮年人群中心血管病患者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心血管病的高发与现代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吸烟等都是导致心血管病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心理压力、环境污染等外部因素也对心血管健康构成威胁。

对于中国心血管病的现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

通过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管理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2 心血管病对人们的影响心血管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心血管病会导致心脏功能下降,造成心脏不适甚至心绞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心血管病还会引发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和治疗难度。

心血管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增加焦虑和抑郁的发生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心血管病也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其工作和社交。

了解心血管病对人们的影响,加强预防意识和健康管理,对于保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3 预防心血管病的重要性心血管病是当前中国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社会和个人健康带来了重大影响。

预防心血管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它不仅会缩短患者的生命,还会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

心血管病的预防工作要比治疗工作更加重要和有效。

预防心血管病需要采取全面的措施,包括健康饮食、定期锻炼、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而且,心血管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早期的预防工作尤为关键,只有及早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威胁生命。

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导致自发性流产、死产或先天梅毒等。

感染梅毒可促进艾滋病的传播。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有效控制艾滋病和梅毒传播,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20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重新出现,90年代末以来,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1999年报告病例80406例,年发病率为6.50/10万,2009年报告病例327433例,年发病率为24.66/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14.3%。

1997年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为109例,报告发病率为0.53/10万活产数,2009年报告病例数为10757例,报告发病率为64.41/10万活产数,发病率年均增长49.2%。

2009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三位。

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高,2009年艾滋病监测哨点结果表明,暗娼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30.6%,平均为2.4%;男男性行为人群最高达31.2%,平均为9.1%;吸毒人群最高达27.9%,平均为3.4%;孕产妇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11.3%,平均为0.5%。

梅毒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传播途径与艾滋病基本一致,感染梅毒后只要及早发现并进行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目前,我国梅毒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部分人群存在卖淫嫖娼、婚前和婚外性接触、男男性接触等多性伴高危行为;宣传教育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重点人群梅毒防治知识和防范意识不高,预防干预措施覆盖面不足;部分医疗机构梅毒诊疗服务不规范、服务机制不健全、可及性不够,防治队伍能力不足。

我国梅毒流行形势日益严峻,控制任务艰巨,工作亟待加强。

二、指导原则(一)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二)整合资源,综合防治。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2)按我国《条例》分为两类
1)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 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 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 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 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2)第二类疫苗是指除第一类疫苗外由公民自费并 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荷兰研究发现以痘苗病毒安卡拉株为基础的疫
苗应用于免疫缺陷短尾猴是安全的。 改进
美国研初接究次种则发现以辛德毕强化 斯病毒为基础接(的种如 疫苗
荷兰生物制药公司Crucell和Aeras全球结核病疫苗基金 会合作研制的Aeras-402是以腺病毒为载体,过表达Mtb AN85A、A985B和TB10.4融合抗原,刺激宿主产生高水平的 CD8+T细胞免疫反应。以上2种疫苗都已进入临床Ⅱ b期。
(4)减毒Mtb疫苗 减毒活疫苗通常是在结核分枝杆菌或牛分枝杆菌等野生

近年来,各国都致力于研制新型高效的抗结 核疫苗。
(1)重组BCG疫苗
是将一些重要的抗原或者其他因子重新导入到现有的 BCG株,得到一个以BCG为载体的重组疫苗,或者使Mtb的基 因缺失得到基因缺失突变株从而制造出新的结核疫苗。
德国马普感染生物学研究所研制的VPM 1002是将BCG的 尿素酶基因敲除,同时重组表达来源于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细胞溶解素,该疫苗可能通过缩短BCG在 体内的存活时间,提高疫苗诱导的长期免疫记忆,已进入 临床Ⅱ期。
他因研究了白喉的血清疗法 而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发现 了体液免疫现象,活的或者灭活疫苗的效价 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伤寒热、志贺氏细菌 性痢疾、结核、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疫 苗也被成功制备。

2022届高考历史疫情防控与医学试题

2022届高考历史疫情防控与医学试题

2022届高考历史疫情防控与医学试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摘编自《欧洲中世纪黑死病历史》材料二1910年12月,鼠疫在东北大流行,哈尔滨一带尤为严重。

清政府派医学博士伍连德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

为弄清楚病因,伍连德通过病理解剖染病死尸,发现了罪魁祸首一肺鼠疫,这是一种新型鼠疫,在人和人之间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感染了鼠疫的病人或者尸体;伍连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士兵挨家挨户搜查,发现病人,就立刻送到防疫医院,还要用生硫黄和石炭酸给病人待过的房屋消毒,他克服重重阻力对尸体进行焚烧、掩埋;抽调士兵进行交通营制,还设计了一种成本极低、易推广使用的简易双层纱布袁口罩——在两层纱布中间放置一块吸水药棉(后人称作“伍氏口罩”)。

..他仅用了67天,就控制住了东北鼠疫,这是中国第一次以科学手段有效過制疫情的成功案例,也是人类历史上依靠科学手段成功控制传染病的典范。

——摘自《东北鼠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4世纪的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伍连德对控制东北鼠疫做出的贡献,并指出他的做法对人类防控传染病有何借鉴意义(15分)在整个14世纪里,黑死病在欧洲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一般说来城镇中的死亡率要高于农村。

在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以上。

在许多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

据估计,在14世纪的100年中,黑死病在欧洲共夺去了24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

——摘编自萧贺雄《鼠疫差点毁了欧洲》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除却战场上的伤亡人数外还有数千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流行病。

1918年春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严重的一次流感,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人们由高烧病例而死亡,据统计,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到1919年中期此次流感消失时,它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超过了一战四年的死亡人数。

中国肺结核防治历史和政策

中国肺结核防治历史和政策

中国肺结核防治历史与政策摘要:中国的肺结核防治历史主要从1933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防痨协会开始,从早期的防痨知识宣传、大规模动员群众到建国后建立“结防机构”和实施DOTS策略,中国肺结核防治由民间社团领导走向了政府主导,建立起了专业的医疗队伍和较完善的防治服务体系。

中国的肺结核防治为全球消除肺结核的目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键词:肺结核防痨历史防治政策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20世纪前期曾有“十痨九死”之说,全国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结核病,是当时我国因病致死最多的病种。

[1]建国初期,中国仿照苏联做法,建立结防机构,推行苏联肺结核分类法,大力开展卡介苗接种,从城市到农村逐步推广,为大批儿童接种了卡介苗,同时在城市团体和厂矿中治疗肺结核,患者住院疗养。

文革期间,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一度处于低潮状态,“文革”后国务院发布报告,要求省、地已解散的结防机构迅速恢复,原来没有建立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一级也要求建立起防治所[2]。

80年代推荐短程化疗,90年代则实施实施以结核病控制项目为核心的国家结核病控制项目。

随着我国防治肺结核事业的发展,到90年代一批新药物被临床应用,常见的有:烟阱(H)、利福平(R)、毗嗓酞胺(Z)、链霉素(S) 、乙胺丁醇(E)五类药物被称为一线药物,其在高浓度下也具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

氧氟沙星、卡那霉素、氨硫脉、对氨基水杨酸等被称为抗结核二线药物[3]。

但随着改革开放到来,我国人口流动性增强,这为肺结核排查以及治疗带来了困难。

以浙江省肺结核防治为例,2010年流调结果显示浙江省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52/10万人,与2000年基本持平,显示浙江省结核病疫情下降非常缓慢。

目前对全省而言,影响结核病疫情回升和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流动人口中的结核病问题[4]。

2001—2010年全国共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患者450万,提前1年实现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患者400万的目标。

传染病学史

传染病学史

传染病学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传染病学史始于人类和疾病的关系开始的那一刻。

自古至今,传染病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而对传染病的认识和控制则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传染病学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传染病的起源、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对传染病学史的发展过程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对当代医学领域的影响。

古代传染病学在古代,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宗教信仰和超自然观念的层面。

古代的民间医生和祭司认为疾病是神的惩罚或妖魔的侵袭,因此采取用符咒、祷告和炼丹等方法来治疗传染病。

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一些有关传染病的经验和观察,这为后来传染病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中世纪,欧洲爆发了黑死病等大规模传染病,这些瘟疫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认识到传染病的传播与环境、个人卫生等因素有关,提出了一些关于防治传染病的措施。

中世纪的一些医学家如伊本·西那(Ibn Sina)和帕雷塞(Paracelsus)等也对传染病的病因和治疗进行了探讨,为传染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现代以来,传染病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世纪,人类对传染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克氏低温消毒法的发明使得传染病的控制得以有效实现。

20世纪初,传染病学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人们提出了“感染链”和“免疫学”等重要概念,为传染病的控制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当代传染病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等多个领域。

当代传染病学家通过研究疫情爆发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当代传染病学还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变异病原体的出现、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等,这些挑战使得传染病学研究更加复杂和艰巨。

总结传染病学史是人类对抗传染病的历史,它反映了人类对疾病认识和应对能力的不断提高。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简史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简史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简史中国的卫生管理思想萌芽于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1—11世纪),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知道凿井而饮。

在殷墟遗址中发现,其住室附近有排除积水的水沟。

可见,那时人们已知道维护水源的安全,开始有了饮水卫生管理的措施。

在《周易》,《风俗通义》中有类似护井公约的记载,这可被认为是最初的卫生管理法令。

到了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左右),随着奴隶社会分工趋向专业化,中国开始出现宫廷医生和相医事制度,然而直到清朝末年,中国的卫生事业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的卫生事业开启了曲折而复杂的发展之路。

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简要分为四个阶段:清朝末年到解放前,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到新千年,2003年至今。

本文将简要概括这四个阶段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贡献。

第一阶段:清朝末年到解放前中国古代并没有为普通民众服务的卫生机构,皇家直属的太医院只服务于皇宫贵族。

鸦片战争以来,大量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并带来了西方医学。

西方文化的冲击给中国的卫生事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

这一阶段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卫生体系的初步建立。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警政部警保司下设了卫生科,卫生科在1906年改属民政部。

1907年,民政部改称内务部,卫生科改为卫生司,设在北京。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仍在内务部设卫生司。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内务部设卫生司,掌管全国卫生行政。

1928年,卫生司改为卫生部,部内设医政、保健、防疫、统计、总务五个司,另设中央防疫委员会,该委员会为设计审议机构。

1931年,卫生部改为卫生署,隶属内务部。

1936年,卫生署直属行政院。

第二阶段: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阶段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计划经济体制下,卫生体系的定位明确,卫生机构属于公益性组织,医疗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以公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为辅。

2.政府全额预算管理,运营经费主要由财政预算拨款和集体经济投入。

预防接种管理的法律法规

预防接种管理的法律法规
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 《疫苗贮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2006年
卫生部下发《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免疫规划经费使用的通知》
2003年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2005年
2007年 (实施扩大免疫规划)
卫生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60号令)2008 年
《药品管理法》 2001年修 订
《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 (附件:异常反应的诊断及处理细则) 1980年
法规
《传染病管理办法》 1955年
(60年代初始消灭天花)
(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确定普 及儿童免疫目标)
《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 1978年《卫生防疫站 监督执能》
法律
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1950—2008)-----2
疫苗名称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卡介苗* 白喉疫苗* 白破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乙肝-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白破-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 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联合疫苗
• 2002 年,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 2007 年,国务院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现在
• 传染病
– 可防可治 可防不可治 不可防不可治
• 预防接种
– 手段明确 事先预防 成本效益最好 – 梦寐以求的疾病防治手段
• 免疫规划
– 儿童 涉及每个家庭 社会方方面面 – 投入是可以预见的 – 群众健康重大问题 -- 国家安全 – 根本解决群众疾病负担 – 提高民族整体健康素质

我国预防接种发展史

我国预防接种发展史

二、预防接种政策
❖ 1. 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即计划免疫。 我国预防接种的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
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 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 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 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 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 的其他疫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财 政厅(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监管局):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 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扩大国家免疫 规划疫苗范围,在现行全国范围使用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 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 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并根据传染病流行趋 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 体疫苗接种。为切实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3.预防接种严格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执行
在疫苗使用管理、冷链系统管理、预防接种服务、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等方面均需 按规范执行。规范中未提及的,在后期也作了补充。 如:我局2009年6月18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依法 做好人用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湛卫 防〔2009〕4号)。湛卫〔2010〕30号转发省卫生 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印发〈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 作规范(2009年版)〉的通知》。
计划免疫时期
❖ 从1978年至200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实施 儿童计划免疫,基本建立健全了计划免疫冷 链系统,相继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 童卡介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 苗接种率达到85%目标,实现了无脊灰证实 的目标,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 水平。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预防医学的发展史预防医学就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预防医学就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就是研究预防与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与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与生活条件的科学。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就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就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

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与群体医学方法。

预防医学就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与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与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工作对象包括个体与群体,工作重点就是健康与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就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她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该专业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的历史(一)古代的公共卫生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

构成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预防医学也就是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诞生与逐步发展起来的。

有记载的资料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就有了较高的防腐杀菌技术;古罗马时代很早就注重公共卫生对策,禁止在城内火葬与土葬。

古代人从健康角度出发,在城市建设中安装上下水道环境卫生设备,这在古代印度、埃及、希腊、罗马文化中都有记载。

我国在公元前17世纪就出现了水源防护、墓葬、传染病隔离等简单的卫生措施。

中国卫生防疫体系回顾史

中国卫生防疫体系回顾史

中国卫生防疫体系回顾史我国卫生防疫体系从新中国成立起至今经历了五个阶段:(一)初创时期(1949年——1952年)解放前夕,在东北解放区建立了防疫大队,开展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许多地区相继建立防疫大队,民族卫生工作队,专业防疫所(站),大力开展对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性病等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控制了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流行,保证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些工作培养和建立了一支防疫专业队伍。

1950年、1952年,分别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正式确立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

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全国卫生防疫体系和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1949年,参照苏联的经验和做法,东北原中长铁路管理局首先建立了卫生防疫站。

以后,东北地区的部分省、市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在东北行政区还建立了东北卫生防疫总站(1954年撤消)。

这些都为1953年全国普遍建立卫生防疫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到1952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147个。

各类专科防治所(站)188个,共有卫生防疫人员20,504人,其中卫技人员19,750人。

(二)全面建立、健全、发展时期(1953年一一1965年)1953年政务院第167次会议批准,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县(旗、区)普遍建立卫生防疫站。

同年,卫生部召开第一届卫生防疫站工作会议,讨论研究贯彻执行政务院的决定。

1954年,卫生部颁发了《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这是我国卫生防疫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文件,明确规定卫生防疫站的任务是:预防性、经常性卫生监督和传染病管理。

至1996年底,全国除有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外都建立了卫生防疫站。

铁路系统和大型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

根据周总理关于“扩大预防,以医院为中心指导地方和工矿的卫生预防工作”的指示精神,要求医疗机构也要把预防疾病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县以上医院建立了预防保健科,乡卫生院建立了卫生防疫组,扩大了卫生防疫队伍,增强了基层卫生防疫力量,大大壮大了卫生防疫体系。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预防医学的发展史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

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该专业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预防医学的历史(一)古代的公共卫生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

构成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预防医学也是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诞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

有记载的资料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就有了较高的防腐杀菌技术;古罗马时代很早就注重公共卫生对策,禁止在城内火葬和土葬。

古代人从健康角度出发,在城市建设中安装上下水道环境卫生设备,这在古代印度、埃及、希腊、罗马文化中都有记载。

我国在公元前17世纪就出现了水源防护、墓葬、传染病隔离等简单的卫生措施.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文化中对结核、天花等传染病症状有详细的描述,并明确了疟疾是由蚊子叮咬、鼠疫由老鼠传播所致。

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的重要性

成本的降低
预防可以减少企业因事故 和疾病产生的赔偿和医疗 支出,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预防和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预防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国民素质的提高
通过预防疾病、改善饮食和生 活方式,可以提高国民身体素
质。
经济发展的促进
通过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可以 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
社会预防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 制,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社会矛盾调解
加强社会矛盾调解工作,化解 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
稳定。
社会心理干预
建立社会心理干预机制,针对 不同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 ,提高社会心理健康水平。
03
预防的重要性及意义
预防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社会稳定的保障
通过预防和控制疾病、灾害等风险 ,可以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04
预防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预防技术的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的发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预 防医学在基因检测、免疫疗法 、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的技术不 断提高,为预防提供了更好的
手段。
技术融合发展
预防医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 合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 、信息科学等,为预防提供了
应急救援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 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 应并有效处置。
工业预防
安全设施建设
加强工业企业安全设施建设, 提高生产环节的安全防范水平

职业健康管理
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保护劳动者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
环境监测与治理
严格环境监测与治理,减少工业废 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管窥1921-1949年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管窥1921-1949年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28 中国卫生人才 2021.07 CHINA HEALTH HUMAN RESOURCES
比,死亡人数已控制在万人以内 [3]。 1925 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教
授兰安生得到京师警察厅的同意,正式成立 “京师警察厅试办公共卫生事务所”,1928 年以后,改称“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 务所”,辖区人口由最初的 5 万人增加到 10 多万人。在兰安生的眼里,这里是培训北京 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学生和护校学生的“社 会工作的实习基地”,他认为,在全社会推 广公共卫生才是解决广大人口卫生保健的有 效办法。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的 公共卫生护士会参与到公共卫生领域各个方 面的工作中,他们深入社区、工厂、学校, 使预防保健的观念深入人心,帮助居民实现 主动要求预防保健的观念转变,从根本上提 高了公众的健康水平 [4]。
艰难中前行
即使在艰难时期,虽然物资、人员有限, 但卫生防疫工作始终未停止。1931 年的长江
流域特大水灾、1932 年霍乱疫病的横行、抗 日战争时期的卫生防疫工作等都是不能磨灭 的历史证明。
1931 年夏,长江流域特大水灾牵连全 国 16 省受灾,除救灾外,防疫工作也是工 作重心。大灾之后必伴大疫,救灾委员会下 设卫生防疫组。鉴于当时糟糕的卫生状况, 防疫组特别重视环境卫生的改善,以求减少 灾民疾病的发生。湖北民政厅调派了 60 名 警员,又雇用了六七百名工人,来进行饮用 水清洁消毒、清除垃圾废物、建造厕所、掩 埋尸体等工作。此外,防疫工作的另一项重 点就是疫苗接种和交通工具的检疫。为了预 防霍乱,防疫组免费为全体难民注射霍乱伤 寒混合疫苗,为儿童接种天花疫苗 [5]。
OBSERVATION 观察 ■ 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
编者按
卫生健康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威胁因素。在历史长河中,医学界先辈致 力于和疾病的抗争,特别是在与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丰富和发展了传统 医药学和疾病防控技术,为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知往鉴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本栏目将回顾我国公共卫生等事业发展的百年历程。从积贫积弱的 1921 年到如今飞速发展的 2021 年,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逐渐探索出 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之路。本期将梳理 1921—1949 年,在内外交困的 时代背景下,我国卫生防疫工作的几个历史性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

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
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

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

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内涵建设: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开展和规范有偿服务,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高级培训,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规范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法》、《卫生检疫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尘肺病防治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条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等一批覆盖公共卫生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付诸实施,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法制管理依据和手段,使公共卫生各个领域的管理进入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良性运行环境。

公共卫生与国际接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后,公共卫生的许多领域都与国际组织加强了联系,使我国的公共卫生工作融入了国际社会,与国际接轨。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先后引入和利用国际资金合作项目,开展疾病防治、农村妇幼卫生建设和卫生防疫机构建设,通过合作项目,使我国一些传染病的控制水平和效果,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目标要求。

二、改革调整时期(2001~2003年)
为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2001年4月卫生部出台了《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与任务。

同时,经国务院批准,200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原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从此国家一级有了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工作的专业队伍,以国家、省、地、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雏形初步形成。

同年,卫生部制定颁布了《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有力促进了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三、健全发展时期(2003年以来)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和关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提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目标,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国家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提出了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