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江西省新余四中、上高二中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新余四中2019届高考年级全真模拟物理试卷1.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确立了原子有内部结构 B. 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C.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3种频率的光子 【答案】B 【解析】【详解】A .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 错误; B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故B 正确;C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故C 错误;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3激发态后,可能从n =3→1,也可能从n =3→2→1,最多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故D 错误。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一质量为6m 的物块经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 的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小球由水平位置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和斜面始终静止。
运动过程中小球和物块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在此过程中( )A. 细绳拉力先增大后减小B. 物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C. 地而对斜面的支持力逐渐增大D.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解析】【详解】A .小球向下摆动的过程中,对小球的拉力一直增大,故A 错误;B .开始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摩擦力大小f =6mgsin 30°=3mg ;设滑轮到小球的距离为R ,子拉力为F=3mg,此时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0,所以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一直减小,故B正确;CD.对物块和斜面组成的整体分析可知,拉物体的绳子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一直增大,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一直增大,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减小,摩擦力一直增大,故CD错误。
3. 如图所示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设计的斜面实验,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滚下,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测定了铜球运动的位移与时间,进而得出了速度随位移均匀增加的结论B. 铜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比自由落体下落的加速度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时间容易测量C. 若斜面长度一定,铜球从顶端滚动到底端所需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D. 若斜面倾角一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成正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伽利略测定了铜球运动的位移与时间,进而得出了位移x与t平方的成正比,就可以检验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小球是否做匀变速运动.故A错误;在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计时仪器,因此伽利略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用来“冲淡”重力,铜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比自由落体下落的加速度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时间容易测量.故B正确;若斜面长度一定,铜球从顶端滚动到底端所需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故C错误.他得到的结论是,若斜面倾角一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B考点:伽利略斜面实验4.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为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为B.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50π rad/sC. 0.01 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D. 0.02 s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答案】C【解析】【详解】A. 题图乙可知交流电电流的最大值是I m,则有效值为:I;由于电流表的示数为有效值,故示数I=10A,故A错误;B.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ω=2π/T=100πrad/s,故B错误;C. 0.01s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达到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最快,磁通量为0,故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故C正确;D. 0.02s时线圈位置与图示位置重合,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0.02s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方向自左向右,故D错误。
江西省新余四中、上高二中2019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2019届上高二中与新余四中第二次联考高三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Cl:35.5;Fe:56第 I 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生命活动中,需要ATP提供能量的过程是A.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B.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C.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 D.洋葱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B.记忆、思维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胰岛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D.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细胞中有机物氧化放能3. 传粉榕小蜂进入榕树的榕果内产卵繁殖并专一性地帮助传粉,非传粉榕小蜂也将卵产在榕果内但不帮助传粉,它们的产卵时间存在分化.若非传粉榕小蜂先进入榕果产卵,该榕果常常会脱落;若非传粉榕小蜂在传粉榕小蜂之后或同期进入榕果产卵,榕果会分泌特殊代谢物,导致这两种榕小蜂幼体的发育均受到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榕树和传粉榕小蜂存在协同进化B. 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榕小蜂的数量均会周期性波动C. 榕果的脱落可有效地限制非传粉榕小蜂的种群密度D. 两种榕小蜂和榕树的种间关系为寄生4. 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J/(cm2•a)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80J/(cm2•a)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8.75%D.从A到E的20J/(cm2•a)属于生产者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5. 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
2019年江西省新余四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9年江西省新余四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1.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卢瑟福由粒子散射实验确立了原子有内部结构B. 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C.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可能发射3种频率的光子2.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一质量为6m的物块经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小球由水平位置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和斜面始终静止。
运动过程中小球和物块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在此过程中()A. 细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B. 物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C. 地而对斜面的支持力逐渐增大D.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3.如图所示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设计的斜面实验,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滚下,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测定了铜球运动的位移与时间,进而得出了速度随位移均匀增加的结论B. 铜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比自由落体下落的加速度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时间容易测量C. 若斜面长度一定,铜球从顶端滚动到底端所需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D. 若斜面倾角一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二、多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9.0分)4.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为交流电流表。
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为10AB.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C. 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D. 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5.如图甲所示,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在x轴上距离为L的两点,其中Q1带正电荷位于原点O,a、b是它们的连线延长线上的两点,其中b点与O点相距3L.现有一带正电的粒子q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设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a、v b,其速度随坐标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带负电且电荷量小于B. b点的场强一定为零C. 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D.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大6.如图所示,设地球半径为R,假设某地球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地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地轨道Ⅲ绕地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其他星球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卫星在轨道Ⅲ上B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率B. 卫星在圆轨道Ⅰ和圆轨道Ⅲ上做圆周运动时,轨道Ⅰ上动能小,引力势能大,机械能小C. 卫星从远地点A向近地点B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变小D. 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7.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曾经预言,自然界应该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磁单极子,其周围磁感线呈均匀辐射状分布,如图所示,现一半径为R的线状圆环其环面的竖直对称轴CD上某处由一固定的磁单S极子,与圆环相交的磁感应跟对称轴成θ角,圆环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相等,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R为一闭合载流I,方向如图的导体圆环,该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BIRB. 若R为一闭合载流I,方向如图的导体圆环,该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C. 若R为一如图方向运动的带电小球所形成的轨迹圆,则小球带负电D. 若将闭合导体圆环从静止开始释放,环中产生如图反方向感应电流,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8.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第一、二、四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第三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新余四中2019届高考年级十月月考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 一个成年人以正常的速度骑自行车,受到的阻力为其总重力的0.02,则成年人骑自行车行驶时的功率最接近于( )A .1 WB .10 WC .100 WD .1000 W2.如图所示,某钢制工件上开有一个楔形凹槽,凹槽的截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ABC ,∠CAB =30°,∠ABC =90°,∠ACB =60°。
在凹槽中放有一个光滑的金属球,当金属球静止时,金属球对凹槽的AB 边的压力为F 1,对BC 边的压力为F 2,则12F F 的值为( ) A.21B .33C .43D .3323.如图甲,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 =2 kg 的物块静置于x 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t =0时刻,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 轴开始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2 m/sB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1 m/s 2C .t =4 s 时物块位于x =4 m 处D .在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为6 m4.在建筑工地,民工兄弟用两手对称水平使力将两长方体水泥制品夹紧并以加速度a 竖直向上匀加速搬起,其中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3m ,水平作用力为F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此过程中,A 、B 间的摩擦力为( ) A .μF B .2μF C.32m (g +a ) D .m (g +a )5.帆船船头指向正东以速度v (静水中速度)航行,海面正刮着南风,风速为3v ,以海岸为参考系,不计阻力.关于帆船的实际航行方向和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帆船沿北偏东30°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B.帆船沿东偏北60°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 vC.帆船沿东偏北30°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D.帆船沿东偏南60°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 v6.一堵南北方向的墙,有一小球在墙的东边,离墙的距离为S,小球以v的初速度水平向西抛出,恰落于墙角,在距离小球抛出点很近处有一点光源,那么小球在墙上的影子作()A.自由落体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7.如图,用水平力F使小球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现保持小球静止而使F的方向不断靠近竖直向上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先变小,后变大B.F先变大,后变小C.转过2θ角度F的大小与开始相等D.转过θ角度F的有最小值8.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升空后,先在近地轨道上以线速度v 环绕地球飞行,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再一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v′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7,设火星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g′∶g=4∶1 B.g′∶g=5∶14 C.v′∶v=528D.v′∶v=5149.在离水平地面h高处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落地时小球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速率为v.那么,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A.重力做功为mgh B.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f·h2+x2C.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 D.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减少10.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粘贴有一厚度不计、宽度为d=0.2 m的橡胶带,橡胶带的上表面与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上、下边缘与斜面的上、下边缘平行,橡胶带的上边缘到斜面的顶端距离为L=0.4 m,现将质量为m=1 kg、宽度为d的薄矩形板上边缘与斜面顶端平齐且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已知矩形板与橡胶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矩形板由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到下滑到完全离开橡胶带的过程中(此过程矩形板始终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矩形板受到的摩擦力为F f=4 NB.矩形板的重力做功为W G=3.6 JC.产生的热量为Q=0.8 JD .矩形板的上边缘穿过橡胶带下边缘时的速度大小为5352 m/s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1.(6 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完成探究功和动能关系的实验,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定滑轮把小车和砝码盘连在一起,通过测量经过光电门A 、B 的速度和A 、B 之间的距离来完成探究过程。
2019届高三物理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23个小题)1.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A、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符合史实,故A正确;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很好地解释了软铁磁化现象,符合史实,故B正确;;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不会出现感应电流,故C错误;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楞次定律,即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故D正确。
点睛:对于物理中的重大发现、重要规律、原理,要明确其发现者和提出者,了解所涉及伟大科学家的重要成就。
2.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B. 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和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C.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D. 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D【解析】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故A错误;B、卡文迪许仅仅测定了引力常量G的常量,库仑测量了静电力常量,故B错误;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是洛仑兹发现的,不是奥斯特发现的,故C错误;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D正确。
江西省新余一中2019届高三(上)第二次模拟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模拟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用吊扇对悬挂点有拉力作用,在正常转动时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与它不转动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其内容为伽利略确立B.牛顿赋予它在力学体系中的“第一”地位C.它揭示了物质的惯性及制约物质惯性的要素D.它是一条实验定律3.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所依据的实验事实是()A.α射线速度很大,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B.α射线有很强的电离能力C.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偏转D.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超90°大角度偏转4.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和n内对应面积均为S,设经过b时刻v b的大小为()A.B.C.D.5.如图,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A.B.C.D.6.如图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阻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降至110V.调节前后()A.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 B.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C.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 D.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7.如图所示,在两个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分别放入两个完全一样的水平金属圆盘a和b.它们可以绕竖直轴自由转动,用导线通过电刷把它们相连.当圆盘a转动时()A.圆盘b总是与a沿相同方向转动B.圆盘b总是与a沿相反方向转动C.若B1、B2同向,则a、b转向相同D.若B1、B2反向,则a、b转向相同8.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到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率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是9 km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 km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 km/h9.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在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受力个数不变B.小球立即向左运动,且a=8 m/s2C.小球立即向左运动,且a=10 m/s2D.若剪断的是弹簧,则剪断瞬间小球加速度为零10.如图甲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物体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接,连拉力传感器和物体A的细绳保持水平.从t=0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kt(k为常数)作用在B物体上.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k、t1、t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据此可求()A.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B.水平面与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C.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D.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4分)11.如图甲所示是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工件的内径的实物图,图乙是游标部分放大后的示意图.则该工件的内径为cm.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杆的直径,结果如图丙所示,则杆的直径是mm.12.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滑块(装有遮光条)的加速度,在倾斜的气垫导轨上安放两个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表会自动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相应时间.某同学根据自己的设想,做了如下操作:①将计时方式设定为记录“遮光条从光电门A运动到B的时间”②将滑块从导轨上某处自由滑下,测出两光电门间距x,并记下毫秒表上的示数③保持光电门B位置不动,适当移动光电门A的位置,重复步骤②④重复步骤③若干次(1)关于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必须洲量遮光条的宽度B.两光电门的间距应适当大些C.在每次重复的步骤中,滑块必须从导轨的同一位置自由滑下D.导轨倾斜是为了平衡摩擦.(2)已知该同学的两组数据:x1=40cm,t1=0.800s;x2=63cm,t2=0.900s,则滑块的加速度a= m/s2.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6分)13.斜面长度为4m,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与初速度二次方v02的关系图象(即xv02图象)如图所示.(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1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力F推着静止于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求:(1)力F多大时,物体不受摩擦力;(2)为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力F的取值范围.15.如图所示,质量m,带电量q(正电)的小球套在足够长的水平绝缘直杆上,小球与杆的摩擦因数为μ,空间有水平的正交的匀强电场和磁场,电场强度为E,磁感强度B,令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试求:(1)当小球的速度为多大时,其加速度最大?(2)小球的最大速度v m?16.A、B两物块(可视为质点)相互挨着放在水平地板上,A与轻弹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弹簧水平且自然松弛,两物块质量均为1kg,A与地板的摩擦可忽略,B与地板的摩擦因数μ=0.4,现用水平力F推物块B,使A、B将弹簧缓慢压缩x1=10cm,其间力F做功1.4J.(1)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多大;(2)撤去力F,已知弹簧劲度系数k=200N/m,试求A、B分离时弹簧的形变量x2;(3)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其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试求A、B分离后,物块B的滑行距离S.2018-2019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模拟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用吊扇对悬挂点有拉力作用,在正常转动时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与它不转动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考点】38: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发生在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平衡条件求解.【解答】解:因为正常转动时,风扇对空气有一个向下的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空气对风扇有一个向上的力.因为风扇在竖直方向是静止的,所以合力为0.,在风扇不转时,G=F拉F空气,因为G是不变的,所以F拉′在转动时会变小.在风扇转动时,G=F拉′+故选B.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其内容为伽利略确立B.牛顿赋予它在力学体系中的“第一”地位C.它揭示了物质的惯性及制约物质惯性的要素D.它是一条实验定律【考点】36: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得出的规律,即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确立的,故A错误;B、牛顿第一定律早于牛顿第二定律,牛顿并没有赋予它在力学体系中的“第一”地位,故B错误;C、牛顿第一定律,它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故C正确;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故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CD3.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所依据的实验事实是()A.α射线速度很大,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B.α射线有很强的电离能力C.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偏转D.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超90°大角度偏转【考点】J1:粒子散射实验.【分析】本题比较简单,只要正确理解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结论及意义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此实验中,由于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有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央很小的体积内,即原子核,这是原子的核结构模型的内容.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和n内对应面积均为S,设经过b时刻v b的大小为()A.B.C.D.【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图象中面积表示位移,再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设b点的速度为v b,加速度为a,根据得:…①…②v b=v a﹣am…③①②③联立得:故选:C5.如图,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A.B.C.D.【考点】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先对整体结合运动情况受力分析,得到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即做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对B结合运动情况受力分析,得到受力情况.【解答】解:A与B整体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受到总重力,墙壁对其没有支持力,如果有,将会向右加速运动,因为没有弹力,故也不受墙壁的摩擦力,即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于整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B间无弹力,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只受重力;故选A.6.如图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阻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降至110V.调节前后()A.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 B.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C.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 D.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考点】E8: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分析】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结合欧姆定律分析.【解答】解:A、通过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降至110V,输出电压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在原线圈电压和匝数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原副线圈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得副线圈接入匝数也应该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接入匝数之比为2:1,副线圈电压减半,电阻不变,电流也随之减半,所以电流之比为2:1,故A错误,C正确;B、由P=,所以输出功率之比为4:1,故B错误;D、副线圈输出功率等于原线圈输入功率,所以原线圈输入功率之比为4:1,故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在两个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分别放入两个完全一样的水平金属圆盘a和b.它们可以绕竖直轴自由转动,用导线通过电刷把它们相连.当圆盘a转动时()A.圆盘b总是与a沿相同方向转动B.圆盘b总是与a沿相反方向转动C.若B1、B2同向,则a、b转向相同D.若B1、B2反向,则a、b转向相同【考点】DB:楞次定律.【分析】对于左盘,根据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方向;对于右盘,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方向,确定转动方向.【解答】解:①若B1B2同向上,从上向下看,a盘顺时针转动,其半径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从a′→O→b′→O′→a′;b盘电流从b′→O′,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逆时针(俯视);②若B1B2同向下,从上向下看,a盘顺时针转动,其半径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从O→a′→O′→b′→;b盘电流从O′→b′,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逆时针(俯视);③若B1向上,B2向下,从上向下看,a盘顺时针转动,其半径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从a′→O→b′→O′→a′;b盘电流从b′→O′,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顺时针(俯视);④若B1向下,B2向上,从上向下看,a盘顺时针转动,其半径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从O→a′→O′→b′→;b盘电流从O′→b′,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顺时针(俯视);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8.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到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率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是9 km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 km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 km/h【考点】19:平均速度;15:位移与路程.【分析】速度计上的里程表记录的是汽车的路程,速度计的示数是汽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答】解:A、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赛车手的位移为9 km,路程为15 km,A正确、B错误;C、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为:v==km/h=108 km/h,C错误;D、车内速率计指示的速率为汽车通过某位置的瞬时速率,D正确.故选:AD9.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在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受力个数不变B.小球立即向左运动,且a=8 m/s2C.小球立即向左运动,且a=10 m/s2D.若剪断的是弹簧,则剪断瞬间小球加速度为零【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对小球受力分析,确定小球的受力个数,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剪断弹簧的瞬间,因为绳子的作用力可以发生突变,小球瞬间所受的合力为零.【解答】解:A、在剪断轻绳前,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弹簧的弹力:F=mgtan45°=10×1=10N,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仍然为10N,小球此时受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和摩擦力四个力作用,小球的受力个数发生改变,故A错误.B、小球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μmg=0.2×10N=2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为:a=═=8m/s2.合力方向向左,所以向左运动,故B正确,C错误.D、若剪断弹簧,则在剪断的瞬间,轻绳对小球的拉力瞬间为零,此时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则小球的加速度为零,故D正确.故选:BD.10.如图甲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物体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接,连拉力传感器和物体A的细绳保持水平.从t=0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kt(k为常数)作用在B物体上.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k、t1、t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据此可求()A.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B.水平面与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C.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D.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考点】27: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依据图乙所示,即可判定A、B的状态,确定A、B之间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结合滑动摩擦力公式分析.【解答】解:A、0﹣t1内,A不受水平拉力,说明水平面对B的静摩擦力没有达到最大值,t1﹣t2内力传感器的示数逐渐增大,说明水平面对B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B对A有向右有静摩擦力,t2时刻后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变,说明B相对A向右运动,A受到滑动摩擦力,则t2时刻A、B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且为f max=kt2.故A正确.B、由于B运动后A静止不动,则A、B间有滑动摩擦力,等于kt2.故B正确.C、由于A对B的压力不能求出,所以不能求出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故C错误.D、B对水平面的压力求不出来,因此不能求出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故D错误.故选:AB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4分)11.如图甲所示是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工件的内径的实物图,图乙是游标部分放大后的示意图.则该工件的内径为 2.280cm.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杆的直径,结果如图丙所示,则杆的直径是 2.697mm.【考点】L3: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L4: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解答】解: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是0.05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2mm,游标尺上第16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16×0.05mm=0.80mm,所以最终读数为:22mm+0.80mm=22.80mm=2.280c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 2.5mm,可动刻度为19.7×0.01mm=0.197mm,所以最终读数为2.5mm+0.197mm=2.697mm.故答案为:2.280; 2.697;12.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滑块(装有遮光条)的加速度,在倾斜的气垫导轨上安放两个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表会自动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相应时间.某同学根据自己的设想,做了如下操作:①将计时方式设定为记录“遮光条从光电门A运动到B的时间”②将滑块从导轨上某处自由滑下,测出两光电门间距x,并记下毫秒表上的示数③保持光电门B位置不动,适当移动光电门A的位置,重复步骤②④重复步骤③若干次(1)关于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下列各项正确的是BCA.必须洲量遮光条的宽度B.两光电门的间距应适当大些C.在每次重复的步骤中,滑块必须从导轨的同一位置自由滑下D.导轨倾斜是为了平衡摩擦.(2)已知该同学的两组数据:x1=40cm,t1=0.800s;x2=63cm,t2=0.900s,则滑块的加速度a= 4.0 m/s2.【考点】M5: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由实验步骤可知,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出滑块经过两光电门间的时间间隔与两光电门间的距离,求出滑块的平均速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该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然后应用加速度定义式求出加速度即可,格局实验原理分析答题.【解答】解:(1)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滑块在两时刻的瞬时速度,然后应用加速度定义式求出加速度;根据实验原理可知:A、实验不需要测出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因此不需要测量遮光条的宽度,故A错误;B、为减小测量误差,两光电门的间距应适当大些,故B正确;C、在每次重复的步骤中,滑块必须从导轨的同一位置自由滑下,故C正确;D、导轨倾斜是为了使滑块加速下滑,不是为了平衡摩力,故D错误;故选:BC.===0.5m/s,(2)t1中间时刻的速度:v1中===0.7m/s,t2中间时刻的速度:v2中t1中间时刻到t2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t===0.05s,加速度:a===4.0m/s2;故答案为:(1)BC;(2)4.0.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6分)13.斜面长度为4m,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与初速度二次方v02的关系图象(即xv02图象)如图所示.(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考点】1G: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结合图线的斜率求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再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滑块下滑的时间.【解答】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v02=2ax,得斜率为:k=﹣因为图线斜率:k=,解得:a=﹣2m/s2.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2)由位移公式得:x=v0t+at2,解得:t=1s,或t=4s(舍去).答:(1)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1s.1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力F推着静止于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求:(1)力F多大时,物体不受摩擦力;(2)为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力F的取值范围.【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1)当推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等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时,没有摩擦力.(2)由于μ>tanθ,当推力为零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用推力推住物体不动时,推力较小时有下滑趋势,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推力较大时有上滑趋势,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找出即将向上滑动和即将向下滑动的两种临界情况,得出推力的范围.【解答】解:(1)物体不受摩擦力时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cosθ=mgsinθ,解得:F=mgtanθ;(2)当推力减小时,摩擦力方向将沿斜面向上,物体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沿斜面方向上:Fcosθ+f=mgsinθ垂直于斜面方向上:Fsinθ+mgcosθ=N当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即f=μN时,推力F最小.解得:F min=,F较大时,摩擦力方向将沿斜面向下,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沿斜面方向上:F cosθ=f+mgsinθ垂直斜面方向上:Fsinθ+mgcosθ=N当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即f=μN时,推力F最大.解得:F max=,为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力F的取值范围是:≤F≤.答:(1)力F大小为mgtanθ时,物体不受摩擦力;(2)为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力F的取值范围是:≤F≤.15.如图所示,质量m,带电量q(正电)的小球套在足够长的水平绝缘直杆上,小球与杆的摩擦因数为μ,空间有水平的正交的匀强电场和磁场,电场强度为E,磁感强度B,令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试求:(1)当小球的速度为多大时,其加速度最大?(2)小球的最大速度v m?【考点】CM: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37:牛顿第二定律;CF:洛仑兹力.【分析】(1)小球受重力、电场力、洛伦兹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左手定则,洛伦兹力向上,当洛伦兹力与重力平衡时,弹力为零,摩擦力为零,加速度最大;(2)当摩擦力与电场力平衡时,速度最大,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解答】解:(1)当摩擦力为零时加速度最大,此时洛伦兹力与重力平衡,弹力为零,故:qvB﹣mg=0,解得:v=;(2)当摩擦力与电场力平衡时,小球的速度最大,根据平衡条件,有:qE﹣f=0qv m B﹣N﹣mg=0其中:f=μN联立解得:v m=;答:(1)当小球的速度为时,其加速度最大;(2)小球的最大速度v m为.16.A、B两物块(可视为质点)相互挨着放在水平地板上,A与轻弹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弹簧水平且自然松弛,两物块质量均为1kg,A与地板的摩擦可忽略,B与地板的摩擦因数μ=0.4,现用水平力F推物块B,使A、B将弹簧缓慢压缩x1=10cm,其间力F做功1.4J.(1)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多大;(2)撤去力F,已知弹簧劲度系数k=200N/m,试求A、B分离时弹簧的形变量x2;(3)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其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试求A、B分离后,物块B的滑行距离S.【考点】6B:功能关系;62:功的计算.【分析】(1)对A、B和弹簧系统,根据功能关系列式求解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2)A、B分离时刻,A、B间的弹力为零,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再对A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求解分离时弹簧的形变量x2;(3)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其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令E p=cx2,其中c为常数,对从撤去推力到A、B分开瞬间过程根据功能关系列式求解速度,在对分开后B的运动运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物块B的滑行距离S.【解答】解:(1)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0.4mg=0.4×1×10=4N,对A、B弹簧系统,根据功能关系,有:W F﹣fx1=E p弹,=1J;代入数据解得:E p弹(2)A、B分离时刻,A、B间的弹力为零,对B,有:0.4mg=ma,对A,有:kx2=ma,联立解得:x2=0.02m=2cm,此时B的加速度向左,故A的加速度也向左,说明弹簧是伸长的2cm;(3)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其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令E p=cx2,最大压缩量为0.1m,此时弹性势能为1J,代入解得:C=400N/m,对从撤去推力到A、B分开瞬间过程,根据功能关系,有:,解得:v=m/s此后A、B分开,B继续滑动,根据动能定理,有:﹣0.4mg•s=0﹣,解得:s=0.065m=6.5cm;答:(1)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J;(2)撤去力F,已知弹簧劲度系数k=200N/m,A、B分离时弹簧的形变量x2为2cm;(3)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其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A、B分离后,物块B的滑行距离S为6.5cm.。
2019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下学期5月全真模拟物理试题(含答案)
江西上高二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全真模拟试卷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卷需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12、H:1、O:16、Na:23、Al:27、S:32、Cl:35.5第I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选项题目要求。
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的0分。
14.图1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2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 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A.若将滑片右移,电路中光电流增大B.若将电源反接,电路中就没有光电流产生C.若阴极K的逸出功为1.05 eV,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2.4×10-19 JD.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中只有4种光子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15.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其中A、B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A、C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其中D点为三线交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t=4 s时,A、B两物体相遇C.t=4 s时,A、C两物体相遇D.t=2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16.某同学设想驾驶一辆“陆地——太空”两用汽车(如图),沿地球赤道行M Na b 驶并且汽车相对于地球速度可以增加到足够大.当汽车速度增加到某一值时,它将成为脱离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航天汽车”.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地球的半径6400km 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地面上速度增加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增大B .当汽车速度增加到7.9km/s 时,将离开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C .此“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1hD .在此“航天汽车”上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17.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大圆环用一硬质轻杆固定的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一个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小环从大圆环的最低点以初速度v 0。
江西省新余第四中学上高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第二次联考试卷(含答案)
2019届上高二中与新余四中第二次联考高三物理试卷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强度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C .—个U 23892原子核衰变为一个Pb 20682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8次衰变D .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一种必与入射光频率相同15. 在2017年6月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我国公布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概念方案。
方案之一为“降伞方案”:当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后,火箭变轨进入返回地球大气层的返回轨道,并加速下落至低空轨道,然后采用降落伞减速,接近地面时打开气囊,让火箭安全着陆。
对该方案设计的物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过程中该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B. 从返回轨道下落至低空轨道,火箭的重力加速度增大C. 从返回轨道至低空轨道,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 打开气囊是为了减小地面对火箭的冲量16. 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 、B 、C 上固定三个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其中A 、B 处的点电荷均带正电,C 处的点电荷带负电,D 、E 、F 分别为AB 、BC 、CA 边的中点,O 为三角形中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角形中心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B. E 、F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C. D 点的电势高于O 点的电势D. 把一正点电荷从O 点移到E 点,该电荷的电势能增大17.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030=θ,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s m v /70=的速率运行。
现把一质量为4kg 的工件(可看为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一段时间后工件被传送到h=8m 的高处。
已知工件与移x,加速度a,所受合外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t 0x tFtv t 0a ABCD相连,物块P 、Q 处于静止状态;若直接撤去物块Q ,P 将向右滑动。
精选江西省新余市2019年高三二模理科综合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
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二模理科综合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普朗克说过:“科学的历史不仅是一连串事实、规则和随之而来的数学描述,它也是一部概念的历史”。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C.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D.大量的氢原子从n =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1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v ∆时发生位移x 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 ∆时发生位移x 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21211()()v x x ∆- B. 21211()(+)v x x ∆ C.221()v x x ∆- D. 221()2v x x ∆-16.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 .木板B 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木板B 的加速度a 与拉力F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滑块A 的质量为( )A.4kgB.2kgC.3kgD.1kg17.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单匝矩形线圈面积S=1m 2.电阻不计,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 '匀速转动。
线圈通过电刷与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A 为交流电流表。
调整副线圈的滑动触头P ,当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时,副线圈电路中标有“36V 36W ”的灯泡正常发光。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为1AB.从矩形线圈转到中性面开始计时,矩形线圈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为90(V)e t π=C.矩形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为18VD.若矩形线圈转速增大,为使灯泡仍能正常发光,应将P 适当下移18.18世纪,数学家莫佩尔蒂,哲学家伏尔泰曾射向“穿透”地球:假设能够沿着地球两极连线开凿一条沿着地轴的隧道贯穿地球,一个人可以从北极入口由静止自由落入隧道中,忽略一切阻力,此人可以从南极出口飞出,(已知此人的质量m =50kg ;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地球半径R =6.4×106m ;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均匀球壳内任一点的质点合引力为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与地球构成的系统,由于重力发生变化,故机械能不守恒B .人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万有引力与到地心的距离成正比C .人从北极开始下落,到刚好经过地心的过程,万有引力对人做功W =3.2×109JD .当人下落经过距地心12R 瞬间,人的瞬时速度大小为310m/s19.如图所示,光滑杆O A'的O'端固定一根劲度系数为k=10N/m,原长为l0=1m的轻弹簧,质量为m=1kg的小球套在光滑杆上并与弹簧的上端连接,OO'为过O点的竖直轴,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始终为θ=30°,开始杆是静止的,当杆以OO'为轴转动时,角速度从零开始缓慢增加,直至弹簧伸长量为0.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杆保持静止状态,弹簧的长度为0.5mB.当弹簧伸长量为0.5mC.D.在此过程中,杆对小球做功为12.5J20.有一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方向的电场,其电势ϕ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第四中学、上高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第四中学、上高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强度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C .—个 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8次衰变D .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一种必与入射光频率相同2.在2017年6月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我国公布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概念方案。
方案之一为“降伞方案”:当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后,火箭变轨进入返回地球大气层的返回轨道,并加速下落至低空轨道,然后采用降落伞减速,接近地面时打开气囊,让火箭安全着陆。
对该方案设计的物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过程中该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B .从返回轨道下落至低空轨道,火箭的重力加速度增大 C .从返回轨道至低空轨道,火箭处于超重状态 D .打开气囊是为了减小地面对火箭的冲量3.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 、B 、C 上固定三个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其中A 、B 处的点电荷均带正电,C 处的点电荷带负电,D 、E 、F 分别为AB 、BC 、CA 边的中点,O 为三角形中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外…………○…装…………○…………订………○……※※※要※※在※※装※※订※※线※※内……内…………○…装…………○…………订………○……A .三角形中心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B .E 、F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C .D 点的电势高于O 点的电势D .把一正点电荷从O 点移到E 点,该电荷的电势能增大4.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 的速率运行。
现把一质量为4kg 的工件(可看为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一段时间后工件被传送到h=8m 的高处。
2019-2020年最新江西省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及答案解析
新余市高三毕业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命题人:学科中心组审校人:学科中心组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五根平行的长直导体棒分别过竖仅平血内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和中心,并和该正方形平面垂直,各导体棒中均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中心处的导体棒受到其余四根导体棒的磁场力的合力方向是()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15.如图所示,小球A、B穿在一根光滑固定的细杆上,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连接两小球,杆与水平面成θ角,小球可看做质点且不计所有摩擦。
当两球静止时,OA绳与杆的夹角为θ, 绳沿竖直方向,则正确的说法是()A.小球4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B.小球5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C.绳子对的拉力大于对B的拉力D.人及的质量之比为1:tanθ16.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份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阁所示:C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下列说法不毕正确的是()A.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 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C. 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D. c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17.为了探测某星球,某宇航员乘探测飞船先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运行周期为T ,然后登陆该星球,测得一物体在此星球表面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是在地球表面统一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间的一半,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则由此可得该星球的质量为 () A. 4424πG T g B. 332πG T g C. 222πG T g D. 243πG T g18. 如图甲所示有界匀强磁场Ⅰ的宽度与图乙所示圆形匀强磁场Ⅱ的半径相等, 一不计重力的粒子从左边界的M 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向右垂直射入磁场Ⅰ,从右边界射出时速度方向偏转了θ角,该粒子 以同样的初速度沿半径方向垂直射入磁场Ⅱ,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了 2θ角。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余四中2019届高考年级9月份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维持其运动的结果B. 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速度不一定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受到阻力作用的结果,故A错误。
只有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力才一定指向圆心,选项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选项C错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当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选项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挂在支架C上,放到台秤的托盘中,在它的正下方有一铁块B,铁块B静止时,台秤示数为G,当电磁铁通电后,在铁块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将( )A. 变大B. 变小C. 大于G,但是一恒量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A【解析】铁块被吸起上升的过程中,由于电磁铁A对B的吸引力越来越大,B做加速度变大的加速上升运动,对整个系统而言,处于超重现象越来越明显的状态(可以认为系统重心也在做加速度变大的加速上升运动),所以台秤的示数应大于G,且不断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3.一根轻质细绳一端缠绕在一半径为R的圆盘边缘,另一端与一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相连.如图所示,圆盘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角速度ω顺时针匀速转动,此过程中物体沿水平面向右移动,则在绳子变为竖直之前A. 物体沿水平面加速运动,速度始终小于ωRB. 物体沿水平面加速运动,速度始终大于ωRC. 物体沿水平面减速运动,速度始终大于ωRD. 物体沿水平面减速运动,速度始终小于ωR【答案】B【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是实际的运动,也就是合运动,只需要将物体的运动分解为沿绳子的运动和垂直于绳子方向的运动,利用角度的变化进行判断.【详解】将物体的运动分解,如图所示:圆盘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角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所以绳子的速度为:,由几何关系得:物体的速度,所以v大于,当物体向前运动时:变大,将变小,所以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大,物体做加速运动,故选B。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试题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试题命题组成员:物理:新余四中:吴余平,贵溪一中:沈建豪,临川二中:廖福娥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经过不懈的努力,法拉第终于在1831年8月29日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他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软铁环上(如图示),一个线圈A 连接电池与开关,另一线圈B 闭合并在其中一段直导线附近平行放置小磁针。
法拉第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A .当合上开关,A 线圈接通电流瞬间,小磁针偏转一下,随即复原B .只要A 线圈中有电流,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C .A 线圈接通后其电流越大,小磁针偏转角度也越大D .当开关打开,A 线圈电流中断瞬间,小磁针会出现与A 线圈接通电流瞬间完全相同的偏转15. 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一水平力F 拉物体,在F 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m =2kg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C .物体与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 =12ND .在F 为10N 时,物体的加速度a =2.5m/s 216.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并接直流电源。
若一带电微粒恰好能沿图中轨迹穿过电容器,a 到c 是直线,由于电极板边缘效应,微粒从c 到d 是曲线,重力加速度为g ,则该微粒( )A .在ac 段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并做匀速运动,cd 段电场力大于重力B .a 到c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g/cosθC .a 至d 重力势能减小,电势能增加D .a 至d 微粒所受合力一直沿轨迹的切线方向17.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边界为直角三角形abc ,一束相同的带负电的粒子以不同的速度v 沿bc 方向从b 点射入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关于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入射速度越大的粒子,其运动时间越长B .入射速度越大的粒子,其运动轨迹越长C .从ab 边出射的粒子运动时间都相等D .从ac 边出射的粒子运动时间都相等 B A18.小型登月器连接在航天站上,一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的3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登月器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登月器恰与航天站对接,忽略登月器快速启动和制动时间,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新余四中、上高二中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
物理试题
(解析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强度
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
C. —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8次衰变
D. 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一种必与入射光频率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选项A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而查德韦克通过实验证实中子,故B错误;由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一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8次α衰变,发生6次β衰变,故C错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先吸收能量向高能级跃迁,然后再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其中从吸收光子后的最高的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与吸收的光子的能量是相等的。
故D正确;故选D.
2.在2017年6月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我国公布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概念方案。
方案之一为“降伞方案”:当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后,火箭变轨进入返回地球大气层的返回轨道,并加速下落至低空轨道,然后采用降落伞减速,接近地面时打开气囊,让火箭安全着陆。
对该方案设计的物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过程中该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B. 从返回轨道下落至低空轨道,火箭的重力加速度增大
C. 从返回轨道至低空轨道,火箭处于超重状态
D. 打开气囊是为了减小地面对火箭的冲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过程中需要做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加速度的变化;从返回轨道至低空轨道,火箭的加速度的方向向下;气囊可以缓解火箭与地面之间的冲击力。
【详解】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时,需要火箭对载荷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
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ma=,随高度h的减小,加速度增大。
故B正确;从返回轨道至低空轨道的过程中火箭做加速运动,火箭的加速度的方向向下,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故C错误;打开气囊与没有气囊比较,火箭受到的地面的冲量大小是相等的,气囊可以使火箭与地面之间作用的时间延长,减小火箭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
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上固定三个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其中A、B处的点电荷均带正电,C处的点电荷带负电,D、E、F分别为AB、BC、CA边的中点,O为三角形中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角形中心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B. E、F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C. D点的电势高于O点的电势
D. 把一正点电荷从O点移到E点,该电荷的电势能增大
【答案】C
【解析】
根据点电荷的场强特点可得A、B、C三个点电荷在O点的场强如图所示:
可知O点的合场强不为零,故A错误;A电荷在E点产生的场强沿AE的连线指向右上方,B点电荷在E点产生的场强沿BE的连线指向左上方,C点电荷在E点产生的场强沿EC的连线指向左上方,则E点的合场强指向左上方,同理F点合场强指向右上方,故B错误;电场线方向从D指向C,根据沿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可知,D点的电势高于O点的电势,故C正确;把一正点电荷从O点移到E 点,电场力做正功,该电荷的电势能减小,故D错误。
所以C正确,AB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