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机床毕业设计62数控车床刀架及其液压系统的设计
数控车床刀架的设计
数控车床刀架的设计1.刀架结构设计C型结构刀架适用于较大的切削力,具有较高的刚性和稳定性。
它的设计遵循了最佳结构参数,能够在工作时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刀具安装在刀塔上,在刀塔内部发生旋转,进行加工。
Y型结构刀架适用于较小的切削力,具有较高的刚性和稳定性。
它的结构设计使得刀具可以在Y轴方向上移动,提供了更多的加工空间。
刀具安装在横梁上,横梁通过线性导轨进行移动。
2.刀具的安装方式机械夹持是一种常见的刀具安装方式,可以直接将刀具夹在刀架上。
机械夹持方式简单实用,适用于刀具较少或加工要求较低的场景。
快速换刀系统采用刀具和刀杆分离的设计,通过快速刀杆换装系统,实现快速刀具更换。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频繁更换刀具的情况,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3.刀具的换刀方式手动换刀方式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更换刀具,耗时较长,适用于刀具更换次数较少的情况。
半自动换刀方式需要操作人员进行辅助工作,但大部分换刀过程由机械设备完成,可以提高换刀效率,适用于中等刀具更换频率的情况。
全自动换刀方式由数控系统控制,刀具更换过程完全由机械设备完成,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换刀过程,适用于需要频繁更换刀具的情况。
总结:数控车床刀架的设计需要考虑刀架结构、刀具安装方式和刀具换刀方式等因素。
合理设计数控车床刀架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
刀架结构的选择要考虑到刚性和稳定性,刀具安装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到刀具数量和加工要求,刀具换刀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到刀具更换频率和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的设计,数控车床刀架可以提高数控车床的加工效果,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
数控车床刀架设计论文_学位论文
毕业设计题目数控车床刀架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升0901学生崔淋淋学号20090404005指导教师宋强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1前言1.1选题背景与意义最近二、三十年以来,我国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对数控机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我国数控机床的种类有了新的发展,并且进行了许多技术复杂的大型数控机床的开发工作。
很多高档的数控系统,分辨率为0.02μm的高精度数控系统,数字仿形数控系统等与柔性单元相配套的数控系统都已开发出来了,并制出了样机。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基本为传统的封闭式的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机床的运动控制器。
加工过程中的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预先进行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者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程,CAD/CAM和CNC之间并没有反馈控制环节,整个加工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
在复杂的环境与多变的条件下,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组合、工件的材料、主轴的转速、刀具的轨迹、切削的深度、加工的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实际因素进行实时的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时的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
传统的CNC 系统的这种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加工制造过程,因此对数控技术实行变革迫在眉睫。
现在欧美的数字产品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高速加工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且在高档数控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新的机床运动学理论和先进的驱动技术,优化机床结构,采用高性能功能部件,移动部件轻量化,减小了运动惯性。
在刀具材料和结构支持下,从单一的刀具高速切削加工,发展到机床全面高速化加工,如数控机床主轴的转速从每分钟几千转发展到几万转、几十万转;移动速度从每分钟十几米发展到了几十米甚至超过百米;换刀时间从十几秒甚至下降到1秒一下,换刀速度加快了几倍到几十倍。
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床主轴卡盘液压装置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床主轴卡盘液压装置设计大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床主轴卡盘液压装置设计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日I摘要通过对数控车床的液压系统的分析和了解,结合已掌握的液压方面的知识对原有系统进行优劣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最终使液压系统实现车床的变档及卡紧,使其满足旋转精度,刚度,温升,抗震性等主要性能,以提高整机性能,并保证该液压系统执行上述二个动作时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充分体现现代液压技术应用于数控机床的优越性。
关键词:主轴,卡盘,液压装置,液压系统全套设计请加 197216396或401339828II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for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combined with the available hydraulic knowledg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system and the improved scheme is put forward; and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locking gear lathe, make it meet the rotary accuracy, rigidity, temperature rise, the main performance of shock resistance etc.,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machine, and ensure the feas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for executing the two action, fully reflect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rn hydraulic technology in CNC machine tool.Keywords: spindle, chuck, hydraulic equipment, hydraulic systemIII目录摘要 ..................................................................... .. (II)Abstract ............................................................... ...................................................................... III 目录 ..................................................................... ...................................................................IV 第1章概述 ..................................................................... ......................................................... 1 1.1液压传动发展概况 ..................................................................... ................................. 4 1.2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 ..................................................................... (4)1.2.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 (4)1.2.2液压传动的组成部分 ..................................................................... .................. 5 1.3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 6 1.4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与设计要求 ..................................................................... (7)1.4.1设计步骤 ..................................................................... .. (7)1.4.2明确设计要求 ..................................................................... (7)1.4.3课题主要参数 ..................................................................... .............................. 8 1.5数控机床定义 ..................................................................... ......................................... 8 1.6 数控机床的优点 ..................................................................... .................................... 8 1.7数控机床的分类 ..................................................................... . (9)1.7.1按加工工艺方法分类 ..................................................................... (9)1.7.2按控制运动轨迹分类 ..................................................................... ................ 10 1.8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 ............................... 10 第2章数控车床主轴卡盘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设计 ........................................................ 13 2.1 课题来源 ..................................................................... .............................................. 13 2.2方案的制定与论证 ..................................................................... . (13)2.2.1方案制定的背景和特点 ..................................................................... (13)2.2.2多方案的比较和论证 ..................................................................... . (13)2.2.3最终方案的制定和说明 ..................................................................... ............ 14 2.3 液压卡盘的运动分析 ..................................................................... .......................... 15 2.3 液压系统原理图 ..................................................................... . (15)IV第3章液压三爪卡盘设计 ..................................................................... . (16)3.1 总体框架 ..................................................................... . (16)3.2 主要参数确定与结构计算 ..................................................................... (17)3.2.1 液压腔的结构设计 ..................................................................... . (17)3.2.2 转子叶片数的设计 ..................................................................... . (17)3.3.3 摆动角的设计 ..................................................................... (17)3.3.4 定子圆柱活塞杠面积的设计 ..................................................................... (18)3.3.5 活塞杠的升程 ..................................................................... ........................... 18 第4章液压站的设计 ..................................................................... (20)4.1液压站简介 ..................................................................... . (20)4.2 油箱设计 ..................................................................... . (20)4.2.1油箱有效容积的确定 ..................................................................... . (20)4.2.2 油箱容积的验算 ..................................................................... .. (21)4.2.3 油箱的结构设计 ..................................................................... .. (22)4.3 液压站的结构设计 ..................................................................... (24)4.3.1 液压泵的安装方式 ..................................................................... . (24)4.4 辅助元件 ..................................................................... .............................................. 26 总结 ..................................................................... . (28)参考文献 ..................................................................... ............................................................. 29 致谢 ..................................................................... (30)V123第1章概述1.1液压传动发展概况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技术,但如从17世纪中叶巴斯卡提出静压传递原理、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也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
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床刀架设计论文
1前言1.1数控车床的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的形状和机构不断改进,对机械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件、小批生产的机械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造船、航空、及其国防工业的各个部门,加工批量少、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的零件很多。
像这样的产品在一般的自动机床或组合机床上加工就显得很不经济、不合理,一般的机床有不能加工,所有就产生了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电子和信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械制造设备中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和高柔性化等优点的工作母机。
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高低及其在金属切削加工机床产量中和总拥有量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制造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数控车床是数控机床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几十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2 数控车床刀架简介随着数控车床的不断发展,刀具结构形式也在不断翻新。
刀架主要分为低、中、高三个档次。
在国外,数控机床应用越来越广,数控车床将向中高档发展,对数控刀架需求量将大大增加。
数控刀架也向快速换刀、电液组合驱动和伺服驱动等高档方向发展。
当今,数控伺服刀架、动力刀架等功能部件已成为衡量数控机床水平的重要标志。
其中转塔动架逐渐成为国际机床业刀架发展中一项主流应用产品,逐渐国内外立、卧式车床中广泛应用。
数控车床刀架的驱动方式主要有电驱动和液压驱动两大类,电动刀架操作方便,维护简单,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就其稳定性和可靠度来说它不如液压刀架,所以在工艺性要求比较高的机床上,液压刀架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7]。
目前国内数控刀架以电动为主,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主要用于简易数控车床;卧式刀架有八、十、十二等工位,可正、反方向旋转,就近选刀,用于全功能数控车床[11-13]。
另外卧式刀架还有液动刀架和伺服驱动刀架。
一个刀架可以安装四把、六把或者更多把刀,以便一次装夹所需的各种刀具,灵活方便地完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加工,能够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与加工精度的一致性等等。
数控车床刀架及其液压系统的设计设计
数控车床刀架及其液压系统的设计设计一、引言二、数控车床刀架设计1.结构设计刀架底座是刀架的基础部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支撑刀架的各个部件。
刀架卡盘是刀具的夹持装置,应采用强力夹紧机构,以确保刀具的牢固夹持。
刀杆是刀具的支撑部分,应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并具备较大的刚性和韧性。
加工平台是工件的支撑平台,其尺寸应根据实际工件尺寸进行设计,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运动控制设计快速移动模式是为了提高刀具的运动速度,大大缩短空程时间。
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高速伺服电机和精确的位移传感器,以实现快速而精准的位置变换。
准备移动模式是为了使刀具到达工作区域,并开始进行加工准备。
在设计过程中,刀架的移动速度应比切削移动速度略低,以确保刀具的安全。
切削移动模式是切削加工的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加工要求和工件材料,选择合适的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以实现高效、精准的切削加工。
三、液压系统设计1.刀具夹紧设计刀具的夹紧是数控车床刀架的重要功能之一、在设计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夹紧机构,如弹簧夹紧、液压夹紧或气压夹紧等。
夹紧力应根据刀具的直径和切削力进行计算,以确保刀具的牢固夹持。
2.切削力补偿设计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切削力会导致刀架的变形和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为了补偿切削力对刀架的影响,可以采用液压系统进行切削力的补偿。
液压系统的设计包括液压油泵、液压缸和液压阀等组成部分。
液压油泵应选择高压、高流量的液压泵,并配备合适的液压油箱和滤油器,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液压缸应根据切削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如缸径、行程和工作压力等。
液压阀应采用比例阀或伺服阀,以实现对切削力的精确控制。
四、总结数控车床刀架及其液压系统的设计是数控车床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对数控车床刀架的结构设计和运动控制设计,以及液压系统的刀具夹紧设计和切削力补偿设计进行了探讨。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数控机床液压系统设计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数控机床液压系统设计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数控机床液压系统毕业论文摘要本论文针对目前国内外数控车床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液压元件的基本理论,对其主关键结构液压系统箱进行了原理分析和优化设。
根据设计的实际需要,对车床液压系统开展研究,并对液压系统的结构元件和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并介绍了一种在三爪卡盘上加装摆动式液压缸和平面螺旋机构的螺旋摆动式液压缸增力机构的结构。
叙述了主要的设计步骤和参数的确定。
关键词:数控车床液压油泵液压油缸液压控制阀三爪卡盘性能分析参数优化设计I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in view of the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in the modern industry vital role, the utilization hydraulic unit basic theory, has carried on the static analysis and the optimized design to its important structure lathe bed, then achieved the instruction designs and enhances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the goal.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ctual need, the method of hydraulics systems used in the actual project the related theory and the realization principle ha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lathe bed champing and drive module design as well as the optimized design.The research process mainly divides into hydraulic system analysis and hydraulic control of the optimization designs,obtained the lathe bed static stress and the strai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optimized design to the lathe bed structure, has carried on a more scientific appraisal to the product.Key word:Numerical control lathe ;Hydraulic pumps ;Hydraulic cylinders ;control valves;performance analysis ;Optimized design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I 第一章概论. (1)1.1 液压技术的历史发展 (1)1.2 国内数控车床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1)1.3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方法 (3)第二章液压系统的组成 (4)2.1液压系统组件的设计步骤 (4)2.2 技术参数确定 (4)2.3主传动系统方案的确定 (5)2.4液压系统结构设计 (5)2.5拟定液压传动系统图 (6)第三章液压站的设计 (9)3.1液压缸的参数及设计 (9)3.1.1液压缸的分类 (9)3.1.2液压缸的主要参数 (9)3.1.3 液压缸的设计和计算 (11)3.2 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11)3.2.1 缸体 (11)3.2.2 活塞 (11)3.2.3活塞杆 (12)3.2.4活塞杆直径的计算 (12)3.3 液压泵 (13)3.3.1液压泵概述 (13)3.3.2液压泵的安装方式 (13)3.3.3液压泵的选择 (13)3.3.4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连接方式 (14)3.4 液压油箱 (14)3.4.1液压油箱的作用 (14)3.4.2液压油箱的外形尺寸 (15)3.4.3液压油箱的结构设计 (15)3.5集成化设计 (16)3.6化的工作要求 (16)第四章三爪卡盘的设计 (17)4.1夹具的特点 (17)4.2夹具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0)4.3三爪卡盘螺旋摆动式液压缸增力机构的结构和原理 (21)4.4主要参数确定与结构计算 (22)4.5夹具在安装和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床液压系统设计
南昌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机械与电气工程学系(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车床液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王印班级2007级学号**********指导教师李志彪完成日期2011 年 6 月10 日车床液压系统设计Hydraulic System Design of the Lathe总计毕业设计:页表格:个插图:幅摘要本文是关于双头车床液压系统设计过程的阐述。
主要包括系统方案的确定、液压集成块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几个方面的内容。
双头车床加工时,由于零件较长,拟采用零件固定,刀具旋转和进给的加工方式,其加工动作循环方式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同时要求各个车削头能单独调整。
显而易见,采用双头车床能使原需多道工序的产品能一次切削完成,使工序简化,生产效益大大提高。
且这种设计所产生的产品对成均匀,精度高。
对于双头车床的动力执行部分,本设计采用液压伺服机构。
液压伺服机构较其他机构有传动平稳、噪音小、驱动力大等优点,同时也存在漏油、爬行、体积大等缺点。
为了尽量避免液压系统的上述缺点,系统设计时用集成块来代替管路,在液压系统采用液压阀集成配置,可以显著减少管路联接和接头,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增强现场添加和更改回路的柔性,具有结构紧凑、安装维护方便、泄漏少、振动小、利于实现典型液压系统的集成化和标准化等优点。
关键词:双头车床液压系统液压伺服机构AbstractThis text is a concerning of hydraulic system of the double-head lathe. In this text ,it primarily includes the determination of hydraulic system program,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manifold block and control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the total layout of the contents.When we use the double-head lathe to work the components, because they are relatively long, we plan adopt the way of components fixing, cutting tool revolving and aheading. The circulate pattern of working movement is speeding→aheading→withdrawing→halting. Meanwhile, each turning head is required to adjust solely. Tell its own tale, it can made the produce needed several working procedure formerly cut completely only once , predigest the working procedure and improve the manufacture benefit enormously. And the produce manufactured by the design may be symmetry ,uniformity and high precision. For the drive perform part of the double-head lathe ,the design adopts hydraulic pressure servo mechanism. When compared to other institutions,it has many advances such as driving calmly, small noise, drive power greatcontemporary, it exists several shortcomings such as leaking oil,creeping big vulume.In order to avoid the above shortcomings as far as possible,during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system .I use the hydraulic manifold block to replace the oil tube.So that it can use less oil tube and tube joint, decreas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increase the flexibility of appending and altering the system on the spot, tight the system,install and uphold handily, littler seeping oil, lower vibration, and help for accomplish the integr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hydraulic system.Keywords: Double-head lathe;Hydraulic system;Hydraulic servo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绪论 (1)1.1液压传动的组成 (1)1.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1)1.3液压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2)第二章工况分析和拟定原理图 (4)2.1确定对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 (4)2.1.1执行机构 (4)2.1.2方向回路 (4)2.1.3调速回路 (5)2.2拟定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6)第三章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9)3.1原始数据 (9)3.2确定液压缸参数 (9)3.2.1负载分析及绘制负载图和速度图 (9)3.2.2初步确定液压缸参数 (12)3.2.3制进给液压缸工况图 (17)3.3液压系统计算与选择 (18)3.3.1液压泵的选择 (18)3.3.2电机的计算与选择 (19)3.3.4油管的计算和选择 (22)3.3.5管接头的选择 (23)3.3.6油箱的设计 (24)3.3.7液压油的选择 (26)3.4液压系统性能的验算 (26)3.4.1计算液压缸各运动阶段的进、排油量 (26)3.4.2验算进给油路在快进、工进和快退时的压力损失 (27)3.4.3计算液压泵各运动阶段的输出压力 (30)3.4.4计算回路效率 (32)3.4.5验算系统温升 (32)总结 (33)参考文献 (34)致谢 (35)南昌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第一章绪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机床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代表产品之一。
毕业设计(论文)-fanuc数控车床的刀架控制系统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FANUC数控车床的刀架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二级学院(系)电气电子工程学院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班级指导教师起讫时间:2012年2月13日~2012 年4月 6 日课题名称:FANUC数控车床摘要六工位简易刀架是经济型车床上最常用的一种自动换刀机构。
刀架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刀位检测采用霍尔元件。
这种刀架只能单方向换刀,电动机正转换刀,反转锁紧。
数控车床的刀架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刀架用于夹持切削用的刀具,其结构直接影响机床的切削性能和切削效率。
因此数控车床的刀架设计的好与坏、效率高与低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加工时间和质量,进而影响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本设计主要对总体结构设计、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和电气控制部分设计。
包括电气电路和控制软件的设计。
本设计的自动回转刀架控制系统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机床换刀主要依靠手工换刀,辅助时间长,精度不高,累积误差大,加工出的产品既费时且质量不如数控加工的问题,也为车床数控改造中的自动换刀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机械设计;刀架控制原理;刀架电气控制系统;自动换刀;自动回转刀架。
目录摘要 (I)第1章机械结构 (2)刀架总述 (2)数控车床刀架的分类 (2)数控车床刀架传动装置的原理与应用 (3)数控车床六工位刀架换刀工作原理 (8)第2章数控车刀架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2)霍尔原理在刀架中运用的简单概述 (12) (13)六工位刀架梯形图 (14)第3章数控车刀架常见故障分析....... (15)数控车刀架机械与电气故障分析排除 (15)数控车床刀架常见故障的实例分析 (16)刀架使用注意事项 (17)第4章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附录 (22)第1章机械结构刀架总述数控刀架安装在数控车床的滑板上。
它上面可以装夹多把刀具,在加工中实现自动换刀刀架的作用是装夹车刀,孔加工刀具及螺纹刀具并能准确迅速的选择刀具进行对工件的切削。
数控车床刀架的设计
摘要数控加工的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能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它的发展和运用,影响着制造业水平高低,实现生产过程的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
本设计通过对数控车床六工位自动控制刀架工作原理的分析,综合考虑刀架工作过程的优缺点,确定了设计方案,得到了最终设计的结果,也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的。
本设计主要包括了数控车床刀架机构的主要部件,其中包括转位机构,刀架的定位机构,驱动伺服电机的选择,蜗轮蜗杆的设计,刀架主轴的结构设计等。
最终得到常用的数控车床六工位刀架应满足的要求。
关键词:六工位;电动刀架ABSTRACTWith its high working accuracy and productivity, the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can reduce the operators’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labor condition, and is thus advantageous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as well as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benefit. Henc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utilization the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play a role and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advance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perating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six-station automatic control knife rest of numerically controlled lathe, this paper determines its solution approach and conclusion. The paper first discusses how to choose such critical pieces of the knife rest of numerically controlled lathe as indexing mechanism, positioning mechanism, drive servo motor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worm gear, worm drive, and the structure of principle axis of the knife rest, etc.. The paper then concludes the requirements of common six-station automatic control cutter of numerically controlled lathe.Key words: six-location; electronic knife rest第一章引言1.1 毕业设计的背景及目的。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全套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字:院长(系主任)签字: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摘要自动回转刀架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消除人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精度的一致性等。
但是传统的普通车床换刀的速度慢、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所以为了提高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以及改善劳动条件必须对自动回转刀架进行改进。
本文对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机电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数控车床刀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普通机床的换刀装置进行改进,使该装置具有自动松开、转位、精密定位等功能。
此次主要完成自动回转刀架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的设计。
机械部分为对其组成的各个机械部件进行计算与选用,电气部分为编制刀架自动转位控制软件。
设计的数控換刀装置功能更强,换刀装置通过刀具快速自动定位,可以提高数控车床的效率,缩短加工时间;同时其可靠性更稳定,结抅简单。
关键词: 自动回转刀架,换刀装置,机电系统,电气控制Design of automatic turret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ystem ofCNC lathesAbstractThe automatic turre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NC lathe. It improved labor productivity and shorten the production time, eliminate human err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chining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precision. Though conventional ordinary lathe tool change slowly, low accuracy, low productivity. It can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modern production. Therefore, we must be improved the automatic turret in order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improve working.This rotary tool holder for CNC la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ystems related content study, study the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CNC lathes turret and improve the tool changerthe of general machine tools, so that the device has an automatic release, transfer, precision positioning and other functions. This time we should completion of the design of automatic turret’sthe mechanical parts and electrical parts. Mechanical part is composed of various mechanical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parts, electrical parts is preparation of the turret automatically transfer of the control software, automatic indexing turret. Design of more powerful CNC tool changer, tool changer quickly through the automatic positioning tool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NC lathes and shorten the processing time; while its reliability is more stabl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r.Keywords: Automatic turret Tool changer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Electrical control目录1绪论 (1)1.1自动回转刀架的设计背景 (1)1.2自动回转刀架的市场分析 (2)1.3设计自动回转刀架的意义 (2)2自动回转刀架总体设计 (3)2.1总体方案的确定 (3)2.2减速机传动机构的确定 (6)2.3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确定 (7)2.4抬起机构的确定 (7)3自动回转刀架机械部分设计 (8)3.1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 (8)3.2蜗轮及蜗杆的设计及校核 (11)3.2.1蜗杆的选型 (11)3.2.2蜗杆副的材料 (13)3.2.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14)3.3蜗轮及蜗杆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16)3.4螺杆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18)3.4.1螺杆的设计计算 (18)3.5蜗杆轴的设计 (18)3.5.1蜗杆轴的材料选择,确定许用应力 (18)3.5.2按扭转强度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9)3.5.3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20)3.5.4蜗杆轴的校核 (21)3.6蜗杆轴的轴承选用 (25)4自动回转刀架电气部分设计 (26)4.1硬件电路设计 (26)4.2控制软件设计 (30)4.2.180C31单片机及其引脚说明 (32)4.2.2 静态存储器6264的特性 (34)4.2.3 2764只读存储器的特性 (36)4.2.4 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8255的特性 (37)5结论 (42)6致谢 (43)7参考文献 (45)附录:转配图A0图纸一张、零件图A1、A2各五张(上刀体图、下刀体图上圆盘图、下圆盘图、刀架电气图、蜗轮、蜗杆图、螺杆图、空心轴图、发信盘图)1绪论1.1自动回转刀架的设计背景经济型数控是我国80年代科技发展的产物。
数控车床六工位刀架毕业设计
数控车床六工位刀架设计第1章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数控车床六工位刀架及床身;(2)电动功率:120w;(3)电机转速:1400r/min;(4)刀位数:6(5)床身最大加工直径:400mm;(6)刀尖到导轨距离:200mm。
第2章刀架结构方案的确定2.1 刀架结构方案刀架换刀过程工作原理:换刀信号→电机正转→刀架抬起→刀架转位→刀位信号→电机反转→初定位→精定位刀架压紧→电机过流停转→换刀结束。
刀架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切削刀具数量较多,可安装多种形式的刀具,至少应能安装同类表面加工所需各种的各种车外圆刀具或孔加工刀具,并且刀具易于更换和调正;(2)须切削的空间太小。
为了能加工最大规格零件,刀架上两把相邻刀具之间要有合适的距离,避免刀具对工件、卡盘、尾座等发生干涉和碰撞;刀架大小要合理;(3)换刀快速准确,在PC可编程序器及其软件配合下,可实现最短路线逻辑选刀;(4)结构简单,定位夹紧可靠,强度高,能承受机床强力切削和连续长时间正常工作;(5)定位精度高,且应具有较高的精度稳定性和保持性。
2.1.1 液压式结构六角回转刀架的全部动作由液压系统通过电磁换向阀和顺序阀进行控制,其换刀动作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刀架抬起当数控装置发出换刀指令后,压力油由A孔进入压紧液压缸的下腔,活塞上升,刀架体抬起使定位活动插销与固定插销脱开。
同时,活塞杆下端的端齿离合器与空套齿轮结合。
(2)刀架转位当刀架抬起之后,压力油由C孔转入液压缸左腔,活塞向右移动,通过连接板带动齿条移动,使空套齿轮做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端齿离合器使刀架转过60°。
活塞的行程应等于齿轮节圆周长的1/6,并由限位开关控制。
(3)刀架压紧刀架转位之后,压力油由B孔进入压紧液压缸的上腔,活塞带动刀架体下降。
中心轴轴套的底盘上精确的安装着六个带斜楔的圆柱固定插销,利用活动插销消除定位销与孔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可靠定位。
刀架体下降时,定位活动插销与另一个固定插销卡紧,同时中心轴轴套与刀架套的锥面接触,刀架在新的位置定位并压紧。
数控车床毕业设计
数控车床毕业设计一、引言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各种车削加工领域。
本文通过对数控车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数控车床。
该设计旨在提高车床的车削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并满足不同规格的零件加工需求。
二、数控车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数控车床主要由数控系统、主轴箱、刀架、进给系统和辅助装置等部分组成。
数控系统是数控车床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根据加工程序自动控制车刀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
主轴箱是数控车床的动力部分,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和转速以满足加工要求。
刀架是数控车床上的刀具支撑和运动部分,能够实现各种车削操作。
进给系统是数控车床的进给部分,可以实现工件的各向进给运动。
辅助装置则包括冷却液供给、切屑排除等。
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数控系统控制主轴箱和进给系统的运动,实现对工件的车削。
数控系统能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加工程序,自动控制刀具的进给和主轴的转速,从而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加工。
刀架能够根据加工需求实现各种车削操作,进给系统则能够实现工件的各向进给运动,以满足不同零件的加工需求。
三、数控车床的性能优化方案1. 提高数控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以实现更高精度的加工;2. 优化主轴箱结构,提高主轴转速和扭矩,以满足加工要求;3. 设计高刚性、高稳定性的刀架,以保证刀具的精准运动;4. 优化进给系统,提高进给速度和精度,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加工;5. 设计智能化的辅助装置,如自动切削液喷雾系统、自动切屑排除装置,提高生产效率。
四、数控车床的设计方案1. 数控系统:采用先进的数控系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支持多轴联动控制,以满足各种复杂零件的加工需求;2. 主轴箱:采用高速、高扭矩的主轴箱,提高主轴转速和扭矩,以满足各种复杂材料的加工需求;3. 刀架:采用高刚性、高稳定性的刀架,支持多工具换刀,以实现各种车削操作;4. 进给系统:采用高速、高精度的进给系统,支持快速进给和精细进给,以提高生产效率;5. 辅助装置:设计智能化的辅助装置,如自动切削液喷雾系统、自动切屑排除装置,提高生产效率。
数控车床刀架的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数控专业方向综合课程设计数控车床卡盘液压系统的设计
数控专业方向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数控车床卡盘液压系统的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 2012级机械4班学生姓名指导老师2015年 11 月27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兹发给2012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4 班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如下:1.设计题目:数控车床卡盘液压系统的设计2.应完成的项目:(1)搜查资料,定机床型号及相关参数(2)工况分析(3)液压系统方案的确定(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4)液压系统的计算(液压元件的选择及参数计算)(5)液压系统性能验算(6)设计说明书1份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1)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9(2)刘忠.液压传动与控制实用技术[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9 (3)翼宏.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9 (4)崔培雪,冯宪琴.典型液压气动回路600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08(5)谢群,崔广臣,王健编.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034.本设计任务书于2015年10月13日发出,应于2015年11月27日前完成,然后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发2015 年10 月13日课程设计评语:课程设计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字:2015年11月27日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2)1.1 引言 (2)1.2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2)1.2.1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2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2)第二章数控车床卡盘液压系统总体方案的拟定及分析 (3)2.1工况分析 (3)2.1.1 运动分析 (3)2.1.2 负载分析 (5)2.1.3 液压系统的初步确定 (6)2.1.4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的绘制 (7)2.2执行元件的参数确定 (8)2.2.1 初选工作压力 (8)2.2.2 确定液压缸主要尺寸 (9)2.2.3 计算最大流量 (10)2.3 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11)2.3.1 速度控制回路的选择 (11)2.3.2 换向回路的选择 (12)第三章液压元件的计算与选择 (13)3.1 液压泵的选择 (13)3.2 控制与辅助元件选择 (14)第四章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15)4.1 压力损失的验算 (15)4.2 油液温升验算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摘要在现代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控车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我国也在这个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数控车床刀架及其液压系统的设计设计
目录1.3 设计内容和研究方法 (4)3车床液压系统设计与计算 (22)3.1刀架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泵及油泵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22)3.2 液压缸的设计 (24)3.3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设计 (25)5结论 (34)6 致谢 (35)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专家教授。
(36)7参考文献 (36)1 引言1.1毕业设计的背景及目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或地区经济的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
国际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各国制造生产能力及机械制造装备的竞争。
随着机械制造生产模式的演变,对机械制造装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50年代“刚性”生产模式下,通过提高效率,自动化程度,进行单一或少品种的大批量生产,以“规模经济”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在70年代主要通过改善生产过程管理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在80年代,较多地采用数控机床,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等高技术的集成来满足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以满足社会各消费群体的不同要求。
从90年代开始,为了对世界生产进行快速响应,逐步实现社会制造资源的快速集成,要求机械制造装备的柔性化程度更高,采用拟实制造和快速成形制造技术[1]。
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为了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制造业,机械制造装备工业得到先发展。
对比之下,我国目前机械制造业的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表现在大部分工厂的机械制造装备基本上是通用机床加专用工艺装备,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装备中的比重还非常低,导致“刚性”强,更新产品速度慢,生产批量不宜太小,生产品种不宜过多;自动化程度基本上还是“一个工人,一把刀,一台机床”,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
因此,要缩小我国同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必须在机械制造装备方面大下功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增加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装备中的比重[1]。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培养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意识,提高本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3,使本人受到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工程绘图、计算、数据处理、外文资料文献阅读、使用计算机、使用文献资和手册、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4,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工程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1.1毕业设计的背景及目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或地区经济的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
国际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各国制造生产能力及机械制造装备的竞争。
随着机械制造生产模式的演变,对机械制造装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50年代“刚性”生产模式下,通过提高效率,自动化程度,进行单一或少品种的大批量生产,以“规模经济”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在70年代主要通过改善生产过程管理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在80年代,较多地采用数控机床,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等高技术的集成来满足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以满足社会各消费群体的不同要求。
从90年代开始,为了对世界生产进行快速响应,逐步实现社会制造资源的快速集成,要求机械制造装备的柔性化程度更高,采用拟实制造和快速成形制造技术[1]。
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为了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制造业,机械制造装备工业得到先发展。
对比之下,我国目前机械制造业的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表现在大部分工厂的机械制造装备基本上是通用机床加专用工艺装备,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装备中的比重还非常低,导致“刚性”强,更新产品速度慢,生产批量不宜太小,生产品种不宜过多;自动化程度基本上还是“一个工人,一把刀,一台机床”,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
因此,要缩小我国同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必须在机械制造装备方面大下功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增加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装备中的比重[1]。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培养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意识,提高本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3,使本人受到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工程绘图、计算、数据处理、外文资料文献阅读、使用计算机、使用文献资和手册、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4,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工程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1.2 国内外数控车床的研究状况和成果1949年帕森公司正式接受美国空军委托,在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试验室的协助下,开始从事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
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于1952年试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试验性样机,这是一台采用脉冲乘法器原理的直线插补三坐标连续控制铣床,这便是数控机床的第一代[2]。
1953年,美国空军与麻省理工学院协作,开始从事计算机自动编程的研究,这就是创制APT(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Tools )自动编程系统的开始。
1955年,美国空军花费巨额经费订购了大约100台数控机床,此后两年,数控机床在美国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市场上出现了商品化数控机床。
1958年,美国克耐•杜列克公司(Keaney &Trecker Co.)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带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1959年,计算机行业研制出晶体管元器件,因而数控装置中广泛采用晶体管和印制电路板,从而跨入第二代数控时代。
同时美国航空工业协会(AIA)和麻省理工学院发展了APT程序语言。
1960年以后,点位控制机床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数控技术不仅在机床上得到实际应用,而且逐步推广到冲压机、绕线机、焊接机、火焰切割机、包装机和坐标测量机等,在程序编制方面,已由手工编程逐步发展到采用计算机自动编程。
除了APT数控语言外,又发展了许多自动骗程语言。
从1960年开始,德国,日本等先进工业国家都陆续开发,生产及使用了数控机床,1965年,出现了小规模集成电路。
由于它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得以进一步提高,数控系统发展到第三代【2】。
1967年,英国首先把几台数控机床联接成具有柔性的加工系统,这就是最初的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柔性制造系统)。
之后,美,欧,日也相继进行开发与应用。
1970年前后,美国英特尔公司开发和使用了微处理器。
1974年美,日等国首先研制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控系统。
近20年来,微处理机数控系统的搂控机床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这就是第五代数控系统(MNC)。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又出现了柔性制造单元FMC(Fleibie—Manufacturing Cell) [3]。
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究数控机床,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还处于研制,开发时期。
当时,一些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研制出试验样机,是从电子管起步的。
1965年,国内开始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研制成了劈锥数控铣床,数控非圆齿轮插齿机。
CIL—18晶体管数控系统及Z53K—1G立式数控铣床。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数控技术在车,铣,镗,磨,齿轮加工,电加工等领域全面展开,数控加工中心在上海,北京研制成功。
但由于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和制造工艺水平差,致使数控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末行到解决,因此末能广泛推广。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昌本发那科公司引进了3,5,6,7等系列的数控系统和直流伺服电机,直流主轴电机等制造技术,以及引进美国GE公司的MCI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德国西门子VS系列可控硅调速装置,并进行了商品化生产.这些系统可靠性高,功能齐全。
与此同时,还自行开发了3、4、5轴联动的数控系统以及双电机驱动的同步数控系统(用于火焰切割机)和新品种的伺服电机,推动了我国数控机床稳定发展,使我国数控机床在性能和质量上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1985年,我国数控机床的品种有了新的发展。
数控机床品种不断增多,规格齐全。
许多技术复杂的大型数控机床,重型数控机床都相继研制出来。
为了跟踪国外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北京机床研究所研制出了JCS-FMS-1型和2型的柔性制造单元和柔性制造系统。
这个时期,我国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开发工作。
一些较μ的高精度数控系统,数字仿型数控系统高档次的数控系统(5轴联动),分辨率为0.02m为柔性单元配套的数控系统都开发出来了,并造出样机。
我国的数控技术经过“六五”,“七五”,“八五”,到“九五”的近20年的发展,基本上掌握了关键技术,建立了数控开发,生产基地,培养了一批数控人才,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数控产业。
“十五”攻关开发的成果:华中I号、中华I号、航天I号和蓝天I号4种基本系统建立了具有中国自主版机的数控技术平台。
具有中国特色济型数控系统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有了较大的提高。
它们逐渐被用户认可,在市场上站住了脚[3]。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生产厂有100多家,生产数控机床配套产品的企业有300余家,产品品种包括八大类2000种以上。
目前已新开发出数控系统80余种,分为3种型级,即经济型,普及型和高级型。
“九五”期间数控机床发展已进入实现产业化阶段,数控机床新开发品种300余种,已有一定的覆盖面。
新开发的国产数控机床产品大部分达到期际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部分达到90年代水平,为国家重点建设提供了一批高水平数控机床。
1.3 设计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题设计一台数控车床---CK20,用于对回转零件的圆柱面,圆弧面,圆锥面,端面,切槽,及各种公、英制螺纹等进行批量、高效、高精度的自动加工。
该数控车床可以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加工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1,数控车床CK20总体布局的设计;2,数控车床回转刀架的结构设计及总装图的绘制;3,数控车床刀架,液压夹盘,尾座套筒等部分液压控制系统设计;4,数控车床数控系统的设计;5,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6,外文资料的翻译。
CK20数控车床回转刀架的结构设计及其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为本次毕业设计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
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参观数控车床实物样机以及组内同学相互讨论等途径,拟定了如下的研究手段:(1),本次研究的数控车床床身采用卧式斜床身结构。
因为车床的床身是整个车床的基础支承件,是车床的主体,一般用来放置导轨、主轴箱等重要部件。
床身的结构对车床的布局有很大的影响。
按照床身导轨面与水平面的相对位置,床身的结构有后斜床身—斜滑板,直立床身—直立滑板,平床身—平滑板,前斜床身—平滑板和平床身—斜滑板等五种,它们各自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采用什么样的床身要根据实际情况定。
一般来说,中、小规格的数控车床采用斜床身和平床身斜滑板的居多。
只有大型数控车床或小型精密数控车床才采用平床身平滑板结构,而立床身结构采用得较少。
平床身工艺性好,易于加工制造,由于车床刀架水平放置,对提高刀架的运动精度有好处,,但床身下部空间小,排屑回难。
平床身斜滑板结构,再配置向上倾斜导轨防护罩,这样既保持了平床身工艺性好的优点,而且床身宽度也不会太大。
斜床身和平床身斜滑板结构在现代数控车床中被广泛采用,是因为这种布局有以下的优点:1)易实现机电一体化;2)机床外观整齐,美观,占地面积小;3)容易设置封闭式防护装置;4)容易排屑和安装自支排屑器;5)从工件上切下的炽热切屑不至于堆积在导轨上影响导轨精度;6)宜人性好,便于操作;7)便于安装机械手,实现单机自动化。
机床床身的五种结构形式图示如下:(a) 斜床身—斜滑板 (b) 直立床身—直立滑板 (c) 平床身—平滑板(d) 前斜床身—平滑板 (e) 平床身—斜滑板图1.1 床身结构示意图(2),数控车床的刀架采用回转刀架。
回转刀架的换刀分为刀盘抬起、刀架锁紧和刀盘转位三个动作。
其中刀盘抬起和刀架锁紧由液压来实现,而刀盘转位则由伺服电机来驱动。
刀盘抬起动作的实现须经以下步骤:数控系统发出刀盘抬起命令→液压系统启动→压力油进入液压缸右腔→活塞向左运动→刀架主轴向左移动→端齿盘脱离啮合→刀盘抬起。
刀盘转位动作的实现顺经以下步骤:数控系统发出刀盘转位的命令→伺服电机启动→蜗轮蜗杆转动→刀架主轴转动→实现刀盘转位.刀盘锁紧动作的实现顺经以下的步骤:数控系统发出刀盘锁紧命令→液压系统启动→压力油进入液压缸左腔→活塞向右运动→刀架主轴向右移动→端齿盘啮合→实现刀盘锁紧。
图1.2 回转刀架示意图(3),本车床数控系统选用日本FANUC公司的FANUC系统.因为就目前来说,国内各数控机床用得最多的也是FANUC系统,因为它具有以下的优点:1)高可靠性及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
2)采用大规模及超大规模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
3)全自动化工厂生制造。
4)良好的控制软件设计。
5)数字式进给伺服和数字式主轴驱动[4]。
(4),尾座套筒及主轴夹盘的控制亦采用液压来实现。
因为液压控制具有操作方便,工作可靠等特点。
2 数控车床刀架结构设计及计算2.1车床刀架的功能,类型和应满足的要求2.1.1车床刀架的功能机床上的刀架是安放刀具的重要部件,许多刀架还直接参与切削工作,如卧式车床上的四方刀架,转塔车床的转塔刀架,回轮式转塔车床的回轮刀架,自动车床的转塔刀架和天平刀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