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首先声明我在这里所说的汉语并不是针对外国人开设的对外汉语,而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以蒙语为母语的学生而开设的汉语课程。
所以,对他们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
虽然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有学习汉语的良好愿望;但绝大多数生活在边远农牧区的学生自幼在生活环境中习得母语,使用母语,上学后才开始学习汉语。
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生活、语言环境及教学条件等原因,离开汉语课堂后,几乎没有使用汉语,致使汉语基础薄弱,学习程度参差不齐。
仅从我国高校民族学生的整体汉语水平来看,并不令人乐观。
一些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汉语基础薄弱,影响专业学习、深造的问题较为突出。
我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但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具体的教学,还是考试都笼罩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全国普通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总是把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和一般语文教学混为一谈。
所以,很多时候是按照把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路子走的,并没有从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根本点出发,真正体现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
例如,许多教师在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
在母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意义,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时代性特点,如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肯定是不合适的。
那么,少数民族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如果要学,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也只有经过研究,才能明确,而不能凭借某一方面的原因而作出臆断。
而现实中,不少教师以为给少数民族学生教授汉语轻松容易。
事实却恰恰相反。
要搞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和较强的汉语研究能力,还必须在熟悉汉文化的同时,对教学对象的母语和文化有相当的了解。
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4期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方晓华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都是针对母语为非汉语者而进行的教学,无论从教学原则、规律和特点看,还是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看,二者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开始,都要面对母语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和汉语学习中的文化障碍,都要遵循第二语言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某些经验和研究成果适用于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反之亦然。
但是,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而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对国内最通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亦有人称国语)的教学。
二者的教学目的、性质不同,由此产生的教学体制、方法也就不同。
具体来说,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教学的性质不同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整个少数民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一种常规教育、全民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双语人才,并以此提高民族的素质,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其教学对象主要是外国的成年人,他们的汉语学习往往是一种个人行为,带有功利性,学习目的比较具体单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有文字的不到五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立了新文字,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文字的使用范围十分有限。
在分布上,我国的少数民族是大散居小聚居,除新疆、西藏以外,纯少数民族聚居区很少。
这种居住特征使得各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克服本民族语使用的局限性和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障碍,就有必要选择一种更为通用的语言作为族际交际语,以适应更大范围内交际的需要。
在我国,使用汉语的汉、回、满等民族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5%以上,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民族所在的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富,对各少数民族文化有较强的影响。
在国际上,汉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
因此,汉语的国内地位和国际地位决定了它必然成为各少数民族最理想的族际交际语。
少数民族小学汉语作文教学论文
少数民族小学汉语作文教学论文摘要: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汉语文作文教学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汉语文作文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少数民族学校汉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教育是全民族的大事,而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也必须开设汉语教学,开展汉语作文教学。
学习汉语,环境很重要,这我们大家都知道,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如何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如何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是摆在少数民族学校汉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难题。
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大部分学生都是寄宿制,每天都和老师们相处在一起,可有很多教师根本不利用这些课堂以外的宝贵时间,和学生利用普通话进行长期的沟通,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背书等。
很多汉语文教师不能很好的抓住时机,给学生从生活点滴上进行普通话交流。
要知道小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是成人的数十倍。
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师都是民族教师,带有严重的方言,说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如此一来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正确的掌握汉语文的发音,给汉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弊端,也给汉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太多的困难。
二、汉语写作教学的意义1.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汉语教学中,学习者输出表达能力“说”和“写”的能力往往很不平衡,有些学习者能“说”的话却“写”不出来,有的学习者“说”的虽能写出,但“写”的不如“说”的好,或口头表达上能“出口成章”,但书面表达上却错误连篇。
由于汉语写作能力有限,学习者欲“写”不能。
设置汉语教学写作课程,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专项训练,就能逐渐使学习者解决会说不会写,说得好写得差等问题,使学习者获得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用汉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实践表明,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在运用汉语尚未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前用汉语表达时,思维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要借助母语,母语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的表达;而纠正由于母语负迁移干扰造成学习者汉语表达的偏误,通过写作专项训练熟悉汉语思维方式并养成汉语思维习惯,效果最佳。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作为人文类的传统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社会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探析汉语言文学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课程教育理念较模糊、课程结构体系存在问题、理论与实际存在间隙等。
因此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堂效率,首先需要分析清楚这些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找到最佳的改善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一、当代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一)课程教育理念较模糊领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理念是汉语言文学教师取得较好教育成绩的必要条件,然而当前的部分教师对汉语言教育的理念比较模糊,并且不能准确的把握汉语言教育的核心和大方向,因此学生不能依据汉语言教学理念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导致学生的汉语言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后来国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深入的改革,因此部分教师尝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虽然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检验。
在实施改革时首先需要清晰的指导理念即汉语言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从而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素养。
(二)课程结构体系存在问题当前的汉语言课程结构体系不够完善,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汉语言课程内部要素的结合,从而使学校课程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有效发挥,进一步来说就是使汉语言教学的水平和人才质量均得到提升。
因此现今汉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时汉语言教师以及研究专家建立科学课程结构观念,并且完善汉语言结构体系,从而提高课程的整体效益。
(三)理论与实际存在间隙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找到适合学生的汉语言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策略的基础上,使得汉语言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现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着理论研究和实际脱离的现象。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运用最多的并不是汉语,而是其各自的民族语言,这就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文教学工作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快速地投入到汉语文学习中。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有效地提高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笔者在藏区从教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文教学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且大部分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言在语言习惯和句法结构上有很大区别。
少数民族地区汉语言属第二语言,这给汉语言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和学习汉语言的关键时期,小学汉语文教学也是困难重重。
一、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缺乏汉语文学习环境。
任何一门语言的习得规律都是输入大于输出,汉语文学习也不例外。
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母语不是汉语,他们在家庭中又缺乏学习汉语的条件,这就使得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不够,信息量输入不够自然会影响信息的输出过程,学生听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得不到锻炼,汉语文听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2。
缺乏汉语文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地理条件较差,教学水平明显滞后,学校和课堂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致使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不够勤奋努力,成绩欠佳。
学习又是一项很难见到直接经济效益的长期性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长对儿童上学包括学习汉语的意愿。
家长认为孩子升学无望,常常放弃对其学习的督促和鼓励。
3.民族语言的负强化效应。
大部分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都有很大区别。
以笔者所在的藏区为例,在语法结构方面,藏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与汉语的语序相比呈现为句子的主语谓语位置颠倒,使得学生在学习汉语文时也往往是主谓颠倒错误不断,明显影响了汉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汉语文能力的提高。
4.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畏难情绪。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已经习惯了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在学习汉语文的时候会产生抵制情绪和畏难心理,不利于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是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教好语文学科实在必要。
由于民族地区习惯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化,造成学生汉语基础普遍较差。
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时,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几点思考。
一、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深深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有所改变,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但是,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依然落后,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有待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的加强。
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教学观念的问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现如今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师都还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都依然沿用传统的“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就是基础知识训练,缺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出,教学效率低下。
其次,师资水平普遍不高:据调查,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水平低下的现状表现得相当突出。
表面上看,这些教师都具有合格学历,而实际情况是多数为“民转公”教师,然后通过“函授”等方式取得的学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是并不符合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如上课不用普通话、知识积累欠缺等。
最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习惯使用的母语与汉语差异极大。
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很多,而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是汉语(而并非母语),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这些学生学起来就非常吃力。
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制约,使得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新课程改革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实施。
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拼音教学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拼音教学摘要: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着眼于教给方法,培养拼音能力,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汉语拼音;注意问题中图分类号:g62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047-01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基础的地位。
本人通过几年的汉语拼音教学,深有体会,我认为在教学汉语拼音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抓重点,突破难点,教给方法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是教学字母和拼音方法。
难点是教学声母和鼻韵母的发音及三拼连读音节的方法。
教学时要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拼音方法的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声母和韵母相拼的音节,要让学生掌握“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拼音要领。
声、介、韵相拼的音节,要让学生掌握“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的口诀。
“快速连读”是关键。
例如三拼音节中遇上介母i和韵母an连读时,an要发生音变,a要读得近似ê的音。
遇上介母ü和韵母an连读时,a的舌位略向后移并抬高一点。
拼音方法的教学,教师应着眼于教给方法,多示范,多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规律,形成能力。
二、方言地区的汉语拼音教学,要根据方言语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方言地区的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在声、韵、调方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有一些困难。
教师要注意这些差别和学习的困难,根据学生语音特点和教学实际,明确自己方言区拼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辨音、正音的工作,帮助学生准确而迅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
三、利用插图帮助学生掌握发音,拼读要领,记忆字母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图教字母的图,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教师可以结合图来教字母。
例如教b,图上画的是小女孩听广播,可以根据图意教b 的呼读音;同时从图上也可以让学生记住b的字形。
提高少数民族汉语言教学水平论文
提高少数民族汉语言教学水平之我见(新疆和田地区教育学院语言部汉语教研组 848000)【摘要】中专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其任务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特别是通过语法知识的讲授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能动地认识和把握汉语语言的内在规律。
将汉语教学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及其它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认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中专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04-02这里的汉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汉语语言的教学,其中汉语教学包括教授汉语课程和利用汉语语言教授其它专业课程。
自开展汉语教学活动以来,本人谨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专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问题。
1提高少数民族汉语言教学水平1.1提高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提高民族老师的汉语水平,主要通过(1)对在职教师汉语水平的再培训,提高教师汉语水平的实力。
(2)开展汉语文化活动,让民族教师更多地了解汉语文化的背景、底蕴,了解汉语文化的意境,增强民族教师的软实力。
(3)对于教授汉语语言老师的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选用优秀老师。
另一方面实施汉语老师援助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让汉语老师作为”外教”给民族学生授课,注重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发音,以及汉语用语的语境选择。
此外,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表达方式,要注重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结合、与姿态手势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们”民汉”兼通。
讲解内容时要用简洁,条理清晰的书面语言,而在具体事理如描绘景,启发诱导时要用生动、自然的口语表达,以增强感染力。
1.2教学结构的改善。
汉语语言博大精深,语法结构复杂多变,字形相近,相似者甚多,教与学都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教与学都要抓重点,而不是全部灌输,对于音节一定要一次性通过,即第一次教授时就要求学生准确发音,一旦一次发音不准,以后就很难纠正,这是因为学习具有惯性式”原始记忆”第一次错,一旦形成惯性想改都改不了;对于语法,不宜讲过多,过繁,讲的太多反而会扰乱学生对语法的记忆,以前掌握的都可能变的模糊不清。
民族地区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
谈民族地区小学生作文教学民族地区的教学,小学语文课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小学的作文课,上起来更费力。
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作文课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乱用同音字、错别字较多、语句辞不达意、语法颠倒混乱。
平时,在与其他语文教师交谈时,大多数老师的体会同我一样,也比较为难,觉得教学生写作文是一项很无聊的工作。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当教师的该如何去做?下面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谈谈我的观点。
一、汉语言关是难点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也就很少接触过汉话。
在他们直接进入小学课堂时,开始如果是汉族老师讲,他们可能是一句也听不懂,因为他们只接触过彝语。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的肢体语言就尤其重要。
一方面,用我们掌握的彝语进行“双语”教学,另一方面进行肢体教学。
在教学中,首先从认字教学方面抓起。
在认字过程中,拼音是很关键的,拼音是认字的基础。
在教学生认字时,除了让学生记住音、形、意外,还要让学生学会用字组词,用词讲一句比较完整的话。
学生在开始用词讲话时,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老师要耐心,并及时给予纠正。
同时,老师在课余时间要多与学生接触,多用普通话与学生沟通,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正确掌握用词用句,就能减少作文中常出现的错误。
其次,老师在平时教学和与学生交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要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吸引学生、规范学生,要与学生经常对话,使学生逐渐能说没有病句的话、一段完整的话,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可能对汉语有兴趣,能为今后写作文打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把作文课往往是当一项任务来完成,把确定的作文内容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往往是把教师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
而学生就把写作为当成一次任务,应付了事,时间久了,学生对作文课就失去了兴趣,甚至反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写作的欲望,才可能把作文写得好。
平时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要求他们平时对身边的人和事仔细观察,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更应该留心、留意,多思考。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摘要】民族地区农村条件十分落后,学校里的小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很多家境贫寒,他们连县城都未去过,至使他们的视野受限、知识面窄、语言不通。
在学习汉语言时受本民族语言的影响,汉语理解能力差,学习汉语文十分困难,小学语文教学很难打开局面。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相比之下比较困难。
边远地区,一时接受到发达、开放地区的先进文化,所以这一地区的文化较为落后;还由于外来文化融合,造成封闭的地区民族文化圈。
这些都对学生的语言素养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在学习在中遇到困难和不适应。
为了使教育者能更加深入的探讨边远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本人从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体会到几点提高学生学习语方教学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41-02一、文化差别的影响地处偏远,民族文化独特,所以地区的文化相对来说是较为封闭的。
如民族地区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字和语言,学生以小使用的母语是民族方言,与汉语上相通很少,所以,小学学习就给学习了的不便,以而使得这些地区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使用民族语言学习。
所以,这就造成了语言矛盾,给语文教学了的困难。
要解决好矛盾,就加强边远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让儿童在学前就开始学习汉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
还有家庭教育的因素,边远民族地区的家长及监护人要以小对子女两种语言能力的教育,学习本民族语言,也要学习普通话,以小培养良好的汉语言能力;为今后学习语文打下基础。
另差别是,民族地区的教师是以外面引进的,不懂民族语言,以而给教学带来困难,边远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是以汉语教学为主,双语教学为辅。
才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差别边远地区是各民族的聚居地,交通、信息不发达,以而造成了教学和教学质量的次后。
是师资力量。
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通,所以教师不愿意到边远民族地区以事教学工作,和社会提倡和教师们支教、援教,,这一地区的师资力量还是稳定。
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5篇
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5篇第一篇: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已经开始有了新的内涵。
在自主学习的要求下,教育者需要对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进而建立高效、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
文章针对自主学习要求下的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自主学习;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主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放在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来开展教学工作。
一、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自觉对知识进行获取、收集和整理,这是一个学生进行自我提高和丰富的过程。
学生能够通过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规划,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之后主动进行学习。
自主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通过对所学科目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和追求,能够逐渐养成自主、自觉的习惯,进而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少数民族传统汉语教学课堂上的弊端1.过度强调教师的中心位置在传统的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角。
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对汉语没有过多的运用,使得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将其看成是一门外语来学习,这就更加深了汉语学习的难度。
同时,汉语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教师在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时也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2.没有进行相应的语言实践传统的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并没有将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教学。
教师过多重视课堂学习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同时,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用汉语较少,这就使得他们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一些汉语的相关理论,而并没有运用到日常的语言交际过程中。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生活必备的能力之一。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少数民族地区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彝族孩子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大都见识少,胆小害羞,不善言辞,日常生活中又习惯使用本民族语言,口语交际能力令人担忧。
如何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一个个说得流畅说得精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情景,培养兴趣,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如何让习惯说本民族语言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让他们有“我想说”的表达愿望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首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只有从“如何学”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教”,去安排组织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切实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多提有质量的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增强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要大加赞赏,鼓励为主,要让他们跟着你进入话题,培养学生能从回答一个简短的句子、简单的问题到能阐述一段话甚至更多内容,进行循序善诱的教育。
其次,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动机的主观原因,是使所从事活动获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民族特色优势,相机在课堂上讲些彝族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或儿童故事,让学生感悟自己最为熟悉的母语故事用普通话表达出来的意境和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口语表达兴趣。
二、创设机会,营造环境,让孩子乐于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小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小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论文小学生民族意识论文
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论文小学生民族意识论文摘要:在专业性地方民族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把地方民族文化与国家教育相互结合,带领学生参加地方民歌比赛、参与民间表演活动、参加民族体育比赛,以赛促进地方文化的学习,诱发小学生民族意识的自发性养成。
笔者以广西宜州市刘三姐镇良村小学作为研究点,经过在此所学校从教多年所了解的情况看,小学虽未开设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但在教学中教师会加入讲解一些地方民俗内容;在民族语言方面,20世纪初期以来,小学生的日常交流由以前使用壮话(地方方言)到桂柳话(地方官话)的转变,近两年转变到使用普通话。
由于师资原因,了解地方民族民俗的老教师相继退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小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影响了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为此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途径显得尤为迫切。
一、良村小学基本概况良村小学地处宜州市刘三姐镇,位于宜州市城北区西北部,距离宜州市区6公里,2014年硬化水泥路修通。
现学校小学生总数为274人,以民族成分划分,其中壮族233人,占85%;仫佬族41人,占15%。
良村小学是撒点并校,生源来自于良村村公所17个自然屯、岩田村公所15个自然屯、飞高村公所12个自然屯、乍洞村公所14个自然屯、拉甫村公所5个自然屯。
良村小学是寄宿制学校,住宿生有132人,占48%,政府每年下拨3.5万元作为寄宿制学生困难补助,解决学生生活问题。
良村小学开设有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课程。
二、民族地区小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途径(一)国家教育的导入良村小学每周一早上全体师生举行升国旗仪式,仪式是传达民族精神的载体,起到传承、延续的作用;国旗是中华民族文化这一精神文化在物质上的形象象征,是物化了的精神,是凝聚力的象征。
学生通过在仪式中奏唱国歌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初步印象,通过对国旗行注目礼而受到作为中华民族成员这一身份认同的潜意识熏陶。
之所以称为潜意识熏陶是因为小学生尚处于人生价值观尚未成熟没有理性判断的年龄阶段,但在意识里却留下了一丝中华民族的印记,随着年龄和自主意识的增长及国家教育的深入,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国旗和太阳一同升旗》的学习,这个印记会逐步清晰,并烙在心里。
少数民族汉语写作教学探研论文
少数民族汉语写作教学的探研摘要:现在中国处于民族大融合的矛盾阶段,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意义十分重大,而对于少数民族的写作课教学又必须要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汉语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更好的开展对少数民族的写作课教学,以其引起汉语教学界对少数民族写作课程教学的重视,不断改革和创新对于少数民族汉语写作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写作;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一、引言在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写作一直都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一个弱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了很多的困难,在一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少数民族汉语写作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本民族的母语写作都有畏难情绪,更何况是用正在学习的汉语写作,很多学生的汉语基本功仍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对于字词的认识以及语句的基本通顺都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写作一直是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伴随着汉语水平测试改革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的汉语写作能力必将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学界的重视,于此同时,由于有些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还不够完全,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比较低,反映在写作水平上要么就是过于简单化,要么就是文不对题,不能很好的表达意思,本文根据笔者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对少数民族汉语写作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少数民族汉语写作课的教学有所帮助。
二、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现状就目前而言,如何迅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能力一直是我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师首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基础教育开始学习汉语,但是由于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因素影响,在校期间除了要上汉语课之外,基本上都是采用自身本民族语言进行日常的学习和交流,在小学升入初中后,情况有所改变,学校基本上都采用汉语和民族语言双语同步教学,到了这些少数民族初中毕业时,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学生都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汉语听、说的能力,而单单在汉文的写作方面,这些少数民族写生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汉语文章的人数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一般是下笔时全是话题,但是写完之后离题万里,还有很多的学生写出的文章一句基本通顺的语句都找不出来,甚至有的学生在进行汉语写作时实在无话可写,只好绞尽脑汁东拼西凑,但是近几年来中考汉语试题逐渐加大了写作分值,这就对汉语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变,然而就目前而言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汉语写作能力还是不容乐观。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浅议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浅议作者:古丽米热·塔依尔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27期摘要:文化教育语言教学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对于新疆的中小学生而言,汉语教学属于其第二语言教学。
本文尝试从课程构建以及语言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向着科学和规范的方向发展,引导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深化改革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39%,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同时,新疆也是多语言和多文字的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疆各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学习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不少困难。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加强汉语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及时解决汉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断研究汉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使汉语教育健康有序的推进。
一、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合理应用语言环境对于理想的语言输入用在是自然环境下开展,其具有趣味和互相关联的特点,但是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作为单语区,其学习汉语的难度明显高于双语区和多语区,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足够的汉语环境,按照地区的汉语环境进行区分则是,大中城市的汉语环境最好,小城市和城镇的汉语环境略次之,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地区是农牧区,所以对于汉语环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小学生汉语教学中,面临着汉语环境缺乏、民汉双语对比以及语言环境多样性等问题,所以在创设汉语环境方面,需要及及创设存在多种介质的汉语环境。
在创设民族中小学汉语环境时候,需要确保其中包含文字、声音等多种形态的环境。
少数民族中很多学生都处于单语区,所以对于他们而言,电视、广播等介质能够创建出有声的汉语环境,通过此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幼教论文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doc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摘要21世纪是国际化、节奏化、经济化的世纪,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普通话应运而生了。
普通话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普通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等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将使得该地区的文化水平更上一层楼,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开放化,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关键词:普通话;交流;少数民族地区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21世纪是一个新兴的、多元的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大国,越来越象一个对外开放的平台,要想让世界上各个国家更多地了解我们,就必须走出去,和世界进行沟通。
而要进行沟通,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这个语言不是英语,不是粤语,而是汉语,普通话,是一个民族整体的文化象征。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老师,我深知普通话的重要性与推广它的艰难性,但这仍然无法阻挡我对推广普通话的热情和我的爱国热情。
我的家乡座落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县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它经济不发达,但却是拥有着四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县。
这里的百姓淳朴、热情、直爽,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小县城,要发展经济、文化卫生事业,普及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普通话在这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作为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双江的经济发展缓慢,当地主要依托糖业和茶业来发展经济,百姓主要靠种植甘蔗和茶叶来维持生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大,双江的糖业和茶业都有所发展,特别是茶业已经销往国外。
在今天这样一个讲求经济与效益的时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你要销售自己的产品,必须与买方进行交流、沟通,这时,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且不说外宾吧,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歌”,五十六种语言,我们不是天才,即使是自己民族的语言,也无法全部掌握。
试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写作教学
试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写作教学发表时间:2018-07-18T15:21:55.9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9月作者:艾比班•依米提布阿依夏木•依米提[导读]艾比班•依米提布阿依夏木•依米提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要】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汉语文作文教学更不是一件易事。
汉语文作文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汉语;写作;学生;教师;汉语写作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9-106-01一、教学的意义有利于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汉语教学中,将“说” 和“写”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可以把平时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应用到写作中。
鼓励学生将身边的事物,用笔记录下来。
在记录中,遇到不会表达的地方,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帮忙,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
平时鼓励学生多看好的作文范文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用的好的句子,并想一想,这些好词好句,好在哪里?从而培养学生用汉语思考问题,养成汉语思维习惯。
二、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民族学校教学来说,汉语教学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汉语写作教学则是教师面临的难题中的难题。
经过对部分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统计,我们发现了如下问题:(一)少数民族学生主要以识字为主,学文为辅,对于习作部分不是很重视,平时缺少写作专项练习。
学生练得少,老师也讲得少。
(二)写作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本上,老师讲,学生听,再组织动笔。
学生对此出现了乏味,从而从心理上厌烦,讨厌写作。
写景状物的文章基本可以,但是在借景抒情及借物喻人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三)学生的词汇量达不到要求。
学生写作时,常遇到学生嘴巴上会说,可一动笔就“傻”,不会用文字表达出来。
小学语文论文-民考汉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及其写作能力培养通用版
小学语文论文-民考汉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及其写作能力培养通用版1 概念界定民考汉:“民考汉”系指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在汉语授课学校上学,高中毕业后,参加汉语言高考的学生,后来泛指一切在汉语授课学校学习的少数民族人群‘本文主要指在义务教育阶段1 -6年级的民考汉小学生。
2 民考汉小学生语文学习现状本研究选取乌鲁木齐市某区一所民考汉学生较为集中的小学,按照低、中、高段选取1,4 ,6年级期末试卷进行分层抽样,卷面内容主要涉及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阅读、写作等方面,对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1)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本次期末考试,汉语拼音部分“看拼音,写字词”是各个学段都有的题型,在四年级增加了“同一读音写出不同字”的题型,各个学段在这一部分的答题错误率极低,只有个别同学出现错字、错词。
(2)阅读在阅读部分,民考汉小学生在低、中、高学段的掌握情况良好,能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在低学段,对于细节题的考查,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在文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按要求用横线画出,但对于找出近义词的题目,部分学生没有写出与之相近的近义词在中学段阅读题中,同样出现写出词语近义词的题型,题目数量从低学段的一个增长为三个,大部分学生能够写出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但全部答对的学生只占少数。
(3)写作在写作方面,低学段作文题为看图写话,学生要对图中的人物进行描述,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较多错误,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在进行描述的过程中使用的词汇不会写,用拼音标注出现错误;另一种是由于汉语语序与维语语序不同,学生容易将谓语的位置写错,出现谓语后置的情况,造成句子不通顺,没能表达出应有的意思。
通过对三个学段学生语文成绩的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出,低学段民考汉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问题的概率高于中高学段,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错误率逐渐降低,汉语水平呈增长趋势从语文试卷中可测试的三部分内容,民考汉小学生在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阅读两方面掌握情况良好,但在写作方面出现的问题较为集中因此,如何培养民考汉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今后教学中函待解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论文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我国各中小学校纷纷掀起一股改革热潮,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
少数民族的教育状况也深受教育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小学汉语文教学。
本文主要介绍了少数民族小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基本困难,并提出了一些改变困难的对策。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材编写及选材的不合理
语言学习要注重实用,听、说即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其他,故教学教材不宜单调,死板或脱离实际生活,这样语言不仅不能用来交流,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目前少数民族教材难度较大,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课文内容多,有主课文、副课文等。
一年级拼音教学内容较多,学生听说能力很差,教材听说方面的练习较少,课文和练习结构安排不合理,教材和理科结合不够紧密。
由于民族语言差异,学生对汉语的理解会更加困难,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教学结构不合理与教学方式方法不足
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过程中,有些教汉语的方法过时了,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经常将汉语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过分重视语法而忽视学生对语言听、说的实践练习,造成许多学生在学习汉语多年后听力及交流方面仍存在大量缺陷。
这让学生讨厌学习汉语。
部分教师上课时积极性不高,总是照本宣科,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语言教学的实用性大大降低。
3.汉语言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兼通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双语的少数各级各类教师十分短缺。
随着汉语教学加速推进,双语教师“一缺两低”(数量缺少,汉语水平低,双语教学能力低)的问题日益突出。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由于学习和使用汉语的时间有限,多数双语老师的汉语水平或使用汉语教学的能力比较有限,对汉语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汉语讲授课程的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4.配套环节缺失
教学手段及辅助工具应用不当或应用不足,也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教师不能灵活运用语音材料辅助教学,很难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学生只是感到新鲜好玩教材配套的资源缺乏适合本地汉语教学的内容。
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不能有效解决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相应地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学生对汉语的兴趣,改善少数民族语言教学?
1.提高师资力量水平
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双语老师是少数民族全面推进双语教学建设的根本前提。
师资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提高民族老师的汉语水平,主要通过(1)对在职教师汉语水平的再培训,提高教师汉语理论知识,水平的实力。
(2)开展汉语文化活动,让民族教师更多地了解汉语文化的背景、底蕴,了解汉语文化的意境,增强民族教
师的软实力。
(3)对于教授汉语语言老师的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选用优秀老师。
另一方面实施汉语老师援助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让汉语老师作为“外教”给民族学生授课,注重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发音,以及汉语用语的语境选择。
例如,师范学院学生的支教活动。
此外,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表达方式,要注重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结合、与姿态手势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们“民汉”兼通。
讲解内容时要用简洁,条理清晰的书面语言,而在具体事理如描绘景,启发诱导时要用生动、自然的口语表达,以增强感染力。
2.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应吸收英语教学的教训,不能只做“旱鸭子”,在汉语教学中应注重师生语音的互动。
强化口语教学,解决学生“听懂会说”的问题,培养学生双语学习能力。
在教材选材合理的基础上,广泛使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弥补教师语言能力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学以致用的能力。
由于汉语语言方式灵活,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语言环境性,不同场合、环境都可能造成语意的变化。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多媒体信息中如身临其境般的亲自体验汉语言的应用。
多为学生留有用汉语文表达情感和观点的机会,以锻炼其汉语言表达能力。
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可以尽可能的采用民汉同宿、同习,促进民汉学生的语言交流,以实践来提高民族同学的汉语水平。
另外,可以介绍学生看汉语电影,组织汉语表演等等活动。
3.选择合适的汉语教材
要组织力量,迅速开发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所急需的教材和教辅体系。
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知识和文化背景双语教材和教辅资料对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要针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需要,大量开发具有少数民族地方文化特色、丰富生动、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双语教材以及相关的音像和图册等教学辅导资料,为双语教学的顺利推进提供教材保障。
4.创造语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的平台
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第一语言是其从出生就会说的民族语言,而汉语言的学习则属于第二语言的学习。
第二语言的学习并不如第一语言的学习那般容易,因而其已经习惯了一种语言的说话方式,产生了定向思维,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很容易混淆,所以说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将会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产生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提高第二语言的水平。
在汉语教学中,一是要创设语言环境,二是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
在创造语言环境时,也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结合。
对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文教学进行分析,是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