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 LETTER Blind Fake Image Detection Scheme Using SVD

合集下载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数字图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数字媒体、计算机视觉、医学图像处理、安全监控等。

由于数字图像易于获取、复制和传播,数字图像篡改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数字图像篡改分为有意篡改和无意篡改,其中有意篡改包括插入、删除、移动和替换等。

数字图像篡改会导致图像的质量和内容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到相关领域的正常运行和应用效果。

因此,数字图像篡改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数字图像篡改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篡改检测算法也应运而生。

然而,传统的数字图像篡改检测算法主要基于图像处理技术,需要先进行复杂的前期处理,实现非盲检测,即需要先知道图像被篡改的部分,才能进行相应的处理。

而对于无意篡改和未知篡改的情况,这些传统算法的效果往往较为有限。

因此,更加实用的数字图像篡改检测算法需要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能够在不知道图像是否被篡改以及被篡改的部分的前提下,快速、准确地检测图像是否被篡改。

基于此,本文将研究数字图像盲检测算法,旨在提高数字图像篡改检测技术的实用性和效率。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研究数字图像盲检测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字图像篡改检测技术综述。

回顾数字图像篡改检测算法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2. 数字图像盲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将选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图像盲检测算法进行研究。

在算法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图像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校验等步骤。

3. 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

将选取一定数量的真实图像和已知被篡改的数字图像,通过对算法进行测试和分析,验证其在盲检测方面的实用性和效率。

三、预期成果本文的预期成果如下:1. 形成一篇完整的数字图像盲检测算法研究论文。

2. 实现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图像盲检测算法,能够在未知篡改情况下准确、快速地检测数字图像的篡改情况。

3. 对算法进行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验证其在盲检测方面的实用性和效率,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的方法

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的方法

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的方法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表面缺陷是制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们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外观。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表面缺陷检测成为了一种主流方法。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视觉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技术。

在表面缺陷检测中,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人工视觉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各种类型的缺陷。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1. 全局特征分析法全局特征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图像全局特征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的方法,它不考虑每个像素的特征,而是对整个图像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表面缺陷较大且数量有限的情况。

常用的全局特征包括灰度直方图特征、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等。

通过采集样本数据,训练一个分类器来对新的图像进行分类,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表面缺陷。

2. 基于特征提取的方法基于特征提取的方法通过提取图像中的关键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来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常用的特征包括边缘特征、纹理特征、色彩特征等。

可以使用边缘检测算法如Canny算法提取边缘信息,采用纹理分析方法如Gabor滤波器来提取纹理特征。

通过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表面缺陷。

3.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表面缺陷检测中,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可以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并能够进行自动分类和识别。

通过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学习到丰富的特征表示,从而对表面缺陷进行准确的检测。

4. 基于图像分割的方法表面缺陷通常表现为图像中的一些局部区域,并且与周围区域有明显的边界。

基于图像分割的方法可以将图像分割成多个区域,并对每个区域进行独立的分析。

飞机蒙皮纹理特征提取

飞机蒙皮纹理特征提取

飞机蒙皮纹理特征提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图像采集:首先需要在不同角度、光照和焦距下采集飞机蒙皮的图像,以便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2. 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灰度化、去噪、对比度增强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

3. 特征提取:采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出纹理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包括灰度共生矩阵、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

4. 特征分类:根据提取出的纹理特征,采用分类算法对飞机蒙皮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算法有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5. 结果输出:将分类结果输出到控制中心,以便对飞机蒙皮的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飞机蒙皮纹理特征提取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光照、角度、焦距等。

同时,由于飞机蒙皮的材质和纹理会因批次、生产工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数字图像篡改是指通过利用现有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修改、删除或插入信息等操作,以达到欺骗或者隐蔽的目的。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像篡改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难以识别。

因此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是指不需要已知的原始图像(或相应的哈希值、数字签名等)作为比较参照,直接在篡改后的图像上进行检测的技术。

与需要原始图像作为比较参照的传统数字图像篡改检测技术相比,盲检测技术更加实用,适用范围更广,因此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的研究涉及到数字图像处理、图像的变化分析、统计学等多个领域。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系数、基于嵌入图象的信息、基于统计学模型等。

基于DCT系数的方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篡改检测方法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针对图像的变化,利用DCT变换对图像进行分块,并通过对各个分块DCT系数的统计分析来检测图像的篡改。

常用的方法包括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等。

基于嵌入图像信息的方法是指利用水印嵌入技术,在原始图像中嵌入一些特定的探测标记或“水印”,并通过对篡改后的图像中该水印的检测来识别图像篡改。

该方法对于图像的篡改检测能力强,但是因为涉及到不同水印的嵌入和检测,技术的通用性不强。

基于统计学模型的方法是指针对图像的统计学特征,例如直方图、颜色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并对图像的篡改进行检测。

该方法技术通用性较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像,但是在面对复杂的篡改时其检测效果有限。

在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对抗性攻击等问题,加强技术的鲁棒性。

同时也需要继续优化和创新监测算法,提高监测效果。

总的来说,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更多的挑战和问题。

为此,科研人员需要深入研究,探索新的监测方法,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数字时代图像真伪的鉴定

数字时代图像真伪的鉴定

数字时代图像真伪的鉴定
昨天刷Twitter的时候,看到一篇叫《《UNBELIEVABLE》》的文章,用Dr.Neal Krawetz 在2007年发表的一篇关于「数字图像证据鉴定」论文中的算法,对上图这幅Paul Hansen的获奖新闻照片进行的分析,结论是,这是一张合成的伪作。

对于这幅照片的ELA(Error Level Analysis)分析结果,显示这完全是一幅合成作品
其实,不用这么高科技的方法,用摄影常识,也能指出Paul Hansen作品的问题,比如左侧墙壁上太阳强度,和图片拍摄时间的矛盾,与人物脸部光线的矛盾。

最有力的证据还是,当人们要求Paul Hansen 拿出原始RAW文件的时候,Paul说他忘带了...
据说下面才是原始相片/素材:
算法细节大家可以自己点进去看,基本过程是这样:JPEG格式的图片,在每次保存的时候,都会产生「有损压缩」,算法将被测试的图片,以8X8的网格检查「压缩特征」,所以,如果图片是囫囵个保存的,则相邻网格的压缩特征应该是近似的高频白色分布。

相反,如果是被编辑修改后保存的,则
网格之间的ELA分布会有明显的差异特征,表现为不连续的高频白色分布。

图片存储编辑的次数越多,ELA就越低。

我在上上传了一张我做的测试图片,大家可以点击进去观察测试结果,如下图:
对于新闻纪实类摄影作品,能不能PS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因为PS的新闻图片造成的误会也数不胜数,但我认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对于新闻摄影的人为修改,都不符合新闻报道的精神,新闻图片
的真,就是美,新闻的力量不是来自于艺术的手法,而是对于历史的记载:
哪怕它是手机拍的。

基于SIFT的伪造图像盲检测算法

基于SIFT的伪造图像盲检测算法

基于SIFT的伪造图像盲检测算法李晓飞;李鹏飞【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The copy and paste operation of image region,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amper means, can hide important goal or cause some false appearance. According to the tamper model“copy-transform-mobile-paste”, a blind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fake ima-ges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image’ s features are extracted by using SIFTalgorithm;Secondly, the extracted vectors of image features are matched with the nearest neighbor search of the product quantization to locate roughly the tampered region; Finally, the tampered region is located accurately by calculating the Euclidean distance of suspicious block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not only detect the copy and paste tamper region with rotation and zoom transformations, but also can resist blur and noise post-pro-cessing.%图像区域的复制粘贴操作能够隐藏重要目标或者造成某种假象,是最常用的篡改手段之一。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摘要】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针对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技术概述、传统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技术、性能评估及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和分析,得出结论指出深度学习技术在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中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旨在为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深度学习、性能评估、发展趋势、研究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数字图像篡改是指对数字图像进行修改或篡改,以改变原始图像的内容或表现形式。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数字图像篡改行为也在逐渐增多,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和法律问题。

数字图像篡改的检测和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传统的数字图像篡改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图像的特征或结构进行分析,来判断图像是否经过篡改。

传统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盲检测的支持不足等。

研究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可以提高对数字图像篡改的检测准确性和效率,进一步保障数字图像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本文旨在对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实验评估其性能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数字图像篡改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1.2 研究意义数字图像篡改是指对数字图像进行恶意篡改、修改或伪造,以达到欺骗、误导或破坏数据真实性的目的。

在当今社会,数字图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新闻报道、证据保全、医学影像等。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篡改事件也日益频繁,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

研究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可以有效保护图像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信息被篡改、伪造。

对于新闻报道、司法取证等领域来说,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可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判断。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图像篡改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伪造图像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往往对我们的社会秩序和个人利益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数字图像篡改的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这个领域中,盲检测技术更是备受关注,因为它能够在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对图像进行有效的检测。

本文将对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数字图像篡改的定义和分类数字图像篡改是指对数字图像进行一系列的修改操作,使得原始图像的内容和结构发生了变化。

这种修改操作往往可以通过图像编辑软件、复印机等工具进行,而且在当前的数字技术条件下,图像的篡改非常容易实现。

数字图像篡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类:1、复制移动篡改:即在图像中复制某个区域,然后将它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这种篡改方式的目的往往是为了隐匿图像中一些不希望被发现的信息。

2、利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篡改:现在有很多的图像编辑软件,它们活跃在各种智能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上。

这些软件能够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比如编辑、裁剪、滤镜等功能,这就为图像的篡改提供了便利条件。

3、数字图像压缩篡改:在图像传输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图像进行压缩处理,以减小图像数据的大小。

对图像进行压缩时,不可避免地会使得图像的信息发生丢失和变化,这也为图像的篡改提供了机会。

以上这些图像篡改方式都对图像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数字图像篡改的盲检测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数字水印的盲检测技术。

数字水印是一种嵌入在图像中的隐藏信息,它能够为图像篡改的检测提供一定的支持。

目前,数字水印技术已经获得了很多的研究关注,它可以用于对图像进行盲检测,以判断图像是否经历过篡改。

2、基于统计特征的盲检测技术。

通过对图像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一些篡改图像和原始图像之间的差异。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综述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综述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综述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综述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和编辑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的篡改和伪造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准确、自动地检测图像是否被篡改的盲检测算法,对于保障图像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的目标是在不需要事先了解原始图像的情况下,对图像进行篡改检测。

与传统的基于水印或特定算法的方法不同,盲检测方法不依赖于任何附加信息,在不破坏图片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图像篡改的判断。

下面我们将综述一些目前较为常见的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算法。

首先,基于复制粘贴篡改的检测是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领域中最常见的一种技术。

复制粘贴篡改是指将同一张图片中的某些区域复制粘贴到其他区域,以达到修改图像的目的。

该类算法通过检测图像中的重复或相似区域来判断图像是否被篡改。

常用的方法包括利用块匹配算法、特征提取和聚类分析等技术。

其次,基于图像统计特征的盲检测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技术。

我们知道,自然图像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例如,灰度值分布、像素之间的相关性等。

而当图像被篡改时,这些统计规律可能发生改变。

因此,通过提取图像的统计特征,可以检测出图像的篡改。

常用的统计特征包括灰度直方图、颜色特征、纹理特征等。

另外,基于机器学习的盲检测方法在数字图像篡改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训练样本获取知识并进行预测的方法。

在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中,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将图像信息与篡改特征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对图像篡改的判断。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决策树等。

最后,基于深度学习的盲检测方法由于其优越的学习能力和特征提取能力,在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多层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训练,能够自动提取图像的高级特征。

因此,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数字图像篡改是指在数字图像中对其进行了修改、删除、插入或者覆盖等篡改操作,这些操作都可能改变原本图像的信息和内容。

例如,数字图像篡改可以通过复制粘贴、图像裁剪、修复等方式实现,从而欺骗图像分析者,使其误判图像内容,据此做出错误的判断。

面对这种现象,数字图像篡改的盲检测技术就应运而生。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知道图像是否被篡改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检测篡改图像中被修改的部分,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进行判断。

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图像处理算法来检测图像的特征,以帮助分析者识别篡改图像中的问题。

目前,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是根据图像自身的统计特征进行判断的。

例如,基于直方图的方法可以通过对图像的像素灰度值进行统计,检测图像区域是否统一,从而判断是否被修改。

此外,基于Gabor波纹滤波的方法也是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图像进行Gabor滤波,得到图像的纹理特征,判断图像是否被篡改。

2. 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可以分析图像的频域信号,检测图像中是否存在矛盾的频域信息。

例如,对数字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可以得到图像的高频和低频信息。

原始图像与篡改图像的差异在高频部分明显,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检测和判断。

3.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应用于图像识别、分类、分割等任务,因此也可以用于数字图像篡改的盲检测中。

通过建立深度学习模型,对数字图像进行训练和分析,可以得到图像的特征信息,识别出篡改的部分,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实际上,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例如,可以应用于数字证据的鉴定、电子图像的保护以及防止在网络上传输的图像被修改等方面。

在今后的实践中,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还将在更广泛的领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是数字图像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像的篡改和伪造问题也日益严重。

数字图像的篡改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信任破坏、甚至法律纠纷。

研究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对于保护数字图像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制作假冒数字图像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很多传统的数字图像篡改检测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开展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的研究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需要通过对数字图像的内容和特征进行深度分析和比对,来准确地检测出图像是否被篡改过。

只有通过高效准确的篡改盲检测技术,才能有效防止数字图像篡改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并维护数字图像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对于提升数字图像安全性和信任度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图像篡改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领域,图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备受关注。

开展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应对图像篡改问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网络信息安全。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的研究可以促进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通过研究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分类器设计以及性能评价等方面,可以提高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精度和效率,为图像处理领域的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安全验证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的研究对于打击虚假信息和网络欺诈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信息泛滥的网络环境下,加强对图像真实性的检测与保障,可以有效净化网络信息环境,提高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前景,对保障信息安全、促进数字图像技术发展、打击虚假信息具有积极的作用。

1.3 主要内容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技术是近年来数字图像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到图像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验证与保护。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检测技术研究
(2)润 饰。图像的 润 饰 操 作,一 般 是 发 生在图像 拼 接 操 作后,为了消除 拼 接 篡 改 操 作 遗留下的痕 迹,使图像 看 起来更加自然的一种操作。图像润饰技术的主要手段包括 模糊、锐化、缩放、修补等。
(3)增强。图像 增强 操 作是 一种为了突出图像中某 些 特 殊 对 象 或图像中某 些特 殊位 置的技 术。一般 来讲,它不 会改变图像中的内容,只会改变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亮度、 色彩、背景、对比度等,模糊或者锐化某些特定的细节。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4(a)-0012-02
1 数字图像篡改检测技术的分类 数字图像篡改检测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分别被称为主
动 检 测 技 术 和 被动盲 检 测 技 术。主动 检 测 技 术采用的 是 主动的方式,预先向图像中嵌入标志信息,在检测时从图 像中提取标志信息验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就可以判断图 像是否遭到篡改。被动盲检测技术,是在除图像本身外不 知道其他任何先验信息的情况下,被动地检测图像的真实 性和完整性。被动盲检测技术没有一种通用的检测方法, 一般来讲,只能是根据不同的篡改方式来制定不同的检测 策略。
所谓的拼接篡改,就是将两幅或者两幅以上图像组合 在一起,形成一幅新的伪造的图像。针对图像拼接篡改的 特点,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检测方案。
由于篡 改图像是由多幅图像 组 成,而很 多时候 它们来 自不同的相机,因此相机参数不能保持一致。数字图像在 形成过程,会经过颜色滤波矩阵(CFA),对传递进来的信 号进行插值,不同的相机有不同的插值,此外不同相机的 噪声特 性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通 过 检 测C FA 插值 后留下 的特征和噪声特性来判断。
12 科技资讯CoSpCyIErNCiEg&htT©EC博HN看OLO网GY . All Rights Reserved.

fake news detection综述

fake news detection综述

【文章标题:深度综述:伪新闻检测】1. 介绍伪新闻是当今社会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它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信息的真实性和推送的可信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伪新闻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伪新闻检测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在当前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2. 伪新闻检测的定义伪新闻指的是虚假信息,通常由个人或组织故意制造和传播,目的是误导公众或获取不当利益。

伪新闻检测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和辨别真实新闻和伪新闻的方法,旨在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可信度。

3. 伪新闻检测的技术原理伪新闻检测的技术原理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多个领域。

其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对文章的语义、逻辑进行深入分析,机器学习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训练来建立伪新闻检测模型,数据挖掘可以挖掘和分析新闻信息中的潜在模式和规律。

4. 伪新闻检测的挑战与现状伪新闻检测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语言多样性、信息碎片化、技术滞后等问题。

目前,伪新闻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题有待解决。

5. 伪新闻检测的前景与展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伪新闻检测技术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伪新闻检测有望在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等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6. 结论伪新闻检测是当下信息社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技术的进步将为伪新闻检测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我们也应意识到伪新闻检测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技术手段。

个人观点与理解:通过对伪新闻检测的深度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伪新闻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感受到了伪新闻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期待伪新闻检测技术能够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社会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总结与回顾:本文从伪新闻的定义、技术原理、挑战与现状、前景与展望等多个维度对伪新闻检测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探讨。

通过本文的阅读,相信读者对伪新闻检测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手写数字识别

手写数字识别

Better AI, Better Life!
KNN算法(K最近邻居算法)
1
1
11
?
1 1
1
3 3 3
2 2
3 3
2

2
2
2
3 3
2
• 假设已知一些确定了类别的数据,对于一个 未知数据,它的类别由K个最相似的邻居投 票决定。
• 如果K个最相似邻居的大多数属于一个类别, 那么这个未知数据就属于这个类别。
假设K=3: 识别为3 假设K=5: 识别为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1 131 152 194 194 225 98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4 209 253 242 242 242 251 254 183 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5 228 95 0 0 0 113 250 254 219 2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1141 0 0 0 0 0 80 210 254 16 7 2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75 254 254 11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8 223 54 16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24 254 223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82 254 254 3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82 254 254 3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2 254 254 3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15 254 229 2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23 220 254 16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2 82 82 82 82 82 93 254 254 12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54 173 254 254 254 254 254 234 254 224 2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10 192 254 192 76 37 151 254 254 254 199 6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35 254 22 111 023 137 254 254 254 254 243 13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49 254 105 0 73 139 254 254 134 24 128 148 18 12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49 254 164 113 210 254 254 135 4 0 0 0 7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92 254 254 254 254 22845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3 206 255 255 144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解决计算机视觉技术中的误检问题的技巧

解决计算机视觉技术中的误检问题的技巧

解决计算机视觉技术中的误检问题的技巧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图像和视频的处理、分析和理解。

然而,尽管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仍然存在着误检问题。

误检是指在图像或视频分析过程中,系统错误地将正常的目标或物体识别为异常或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对于误检问题,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增加训练数据来改善模型的性能。

训练数据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于模型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更多的真实场景数据来扩充训练集,包括不同的光照条件、视角、天气情况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动生成一些合成数据,以覆盖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增加训练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可以提高系统在真实环境中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其次,对于误检问题,一个常用的技巧是使用多个模型进行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通过将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结合,可以减少误检的概率。

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或不同的参数来训练多个模型,然后将它们的输出进行投票或平均得到最终结果。

这样可以通过提高模型的多样性和泛化能力来进一步减少误检。

此外,针对误检问题,我们还可以考虑优化算法和模型的参数设置。

不同的算法和模型在处理误检问题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我们可以尝试调整模型的参数,例如调整阈值、学习率等,来优化系统的性能。

通过细致地调整参数,我们可以平衡错误拒绝和错误接受的概率,从而减少误检的发生。

另外,考虑到误检问题往往与特定场景或特定目标相关,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对特定目标或场景进行一些预处理来改进识别的准确性。

例如,在处理图像分类任务时,可以通过图像分割等方法提取出目标物体,然后再进行分类识别。

这样可以减少背景干扰,提高系统的准确性。

最后,误检问题的解决还可以通过引入更高级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实现。

例如,可以结合深度学习和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将它们的优势相互补充。

深度学习可以提取图像的高级特征,而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边缘检测、颜色分析等功能。

高科技:虹膜扫描也能作假了?!

高科技:虹膜扫描也能作假了?!

高科技:虹膜扫描也能作假了?!
还记得电影《少数派报告》中的一个场景吗?追踪男主角的机器人使用虹膜扫描来判读是否为本尊。

如果当时男主角有下面研发的这个东东,可能就可以完全摆脱机器人的追击。

近日,在西班牙Black Hat 安全大会上,一个西班牙团队展示了他们最新的研发成果:虹膜作假机。

这个团队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重建虹膜中的数字代码,让现有的虹膜识别机出现认知错误,也就是可能认错人。

并且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可以骗过一些商业虹膜识别系统,可以顺利的帮助你骗过边境海关。

这个团队最大的进步,是将类似作弊技术直接指向错误的人,而非检测者。

据说该团队使用虹膜代码逆向工程,破译了虹膜识别以及不同人虹膜代码的组成,于是它便可以随机组合一组代码躲过虹膜识别。

虹膜扫描技术目前在世界上的商业运用还不是太多,在荷兰的Schipol 机场有这么一个,旅客可以不携带护照,而通过机场的虹膜扫描仪来判断自己的身份。

据说是将你的虹膜扫描声称二进制代码并存储在通行卡片上,之后只要出事这个卡片即可。

虹膜二进制代码包括5000位的数据,在之前是被认为无法重建的一种安全代码。

而来自来自Biometric Recognition Group-ATVS 通过各种高科技将其模拟重建了,据说每次重建需要5-10分钟,一旦生成成功,便有80%的几率躲过扫描仪。

@oioi:不过听上去直接扫描眼睛还是无法躲过呀,它只能扫描卡片上重建的代码。

[via wired] ?。

一种有效的数字图像水印盲检算法

一种有效的数字图像水印盲检算法

一种有效的数字图像水印盲检算法
高志荣;陈传波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
【年(卷),期】2006(32)3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性高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通过观察得知,图像的两个相邻分块的亮度值的均差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即大多数值落在某个下限和上限之间.由此,结合二值水印的值构造一个偏差公式,再用此公式去修改分块的值以嵌入二值水印图像.在水印提取时,计算分块的新的均差值并与所设门限进行比较,从而检测嵌入的原始水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JPEG压缩、各种噪声和滤波等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该水印检测算法没有参考原始图像或原始水印图像,有效实现了原始水印的盲检测.
【总页数】3页(P169-170,216)
【作者】高志荣;陈传波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武汉,430073;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
【相关文献】
1.一种有效的MIMO-OFDM系统盲信道估计算法 [J], 侯永民;戎蒙恬
2.MIMO-OFDM一种有效的盲信道估计算法 [J], 肖蕾蕾;卓东风;倪红艳
3.一种基于DWT的自适应扩频盲检数字水印算法 [J], 陆萍
4.一种有效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 [J], 王伟
5.一种自适应盲检测彩色数字图像水印算法 [J], 刘文艳;郑晓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26IEICE MUN.,VOL.E89–B,NO.5MAY2006LETTERBlind Fake Image Detection Scheme Using SVDWei LU†a),Fu-Lai CHUNG††b),and Hongtao LU†c),NonmembersSUMMARY The release of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make image modification and fakery easier.Image fakery,here,is defined as a process to copy a region of source image and paste it onto the destination image, with some post processing methods applied,such as boundary smoothing, blurring,etc.to make it natural.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image fakery is object copy and paste.In order to detect fake images,this letter introduces a blind detection scheme based on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key words:fake image detection,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1.Introduc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s, such as Photoshop,GIMP etc.,image fakery is becoming easier than before.Many fake images can be found on Inter-net.Most fake images are made through a process of object copy and paste,where some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are used to make fake image natural in signal characteris-tics,but most of the fake images are irrational and illogical on their contents.From the website[1],one mayfind an example of the fake images,where the face of Andy Lau,a Hong Kong super star,is pasted onto a still photograph of the famous movie,The Lord of the Rings.It is still a problem how to detect whether digital im-ages are fake or real.Generally,there is an obvious bound-ary between the fake area and the real area,with the im-provement of desktop photograph manipulation software, which can not be used to distinguish fake images and real images.In[2],a blind detection of photomontage is intro-duced using higher order statistics,where photomontage is a similar concept with image fakery.In[3],a model based on bipolar signal perturbation is introduced to detect spliced images.These two papers used a statistics model and bico-herence features to detect image forgery,and they are often used to detect human speech signal.In[4],Popescu and Farid introduced some techniques of exposing digital forg-Manuscript received October19,2005.Manuscript revised December2,2005.†The authors are with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The author is with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ing,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ng Hom,Kowloon,Hong Kong.a)E-mail:luweicn@b)E-mail:cskchung@.hkc)E-mail:lu-ht@DOI:10.1093/ietcom/e89–b.5.1726eries by detecting traces of resampling,which also tried to resolve the similar problem.In this letter,a SVD based fake image detection scheme is developed,which uses the change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eigenvector in orthogonal subspace to detect the evidence of image fakery.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works well and the results are encouraging.2.Image PreprocessingBefore the original image is open to public,preprocessing is applied to make an assistant for the following fake de-tection.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is known as a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 to diagonalize a matrix,and the diag-onal elements are also stable under modification of matrix signal[5].First the original image I is transformed using SVD:I=US V T(1) where U and V are the orthogonal matrices,V T denotes the transpose of V,and S is a diagonal matrix,whose diago-nal elements can form a column vector v.Then two se-cret column vectors,v1,v2are constructed,and they satisfy v1·v =0, v2·v =0and v1·v2 =0,where‘·’denotes theinner product.Then the following equation is computed: v =v+αv1vv1 (2) whereαis a scalar factor,which is set to0.01in our experi-ments.The vector v is restored to the diagonal elements of zero matrix S correspondingly,a new image I is obtained using the following equation:I =US V T(3) which is the preprocessed image and open to public.As is known,SVD is robust to slight perturbation of images,i.e., the vector v is stable under slight alteration of the image.In our image preprocessing procedure,the perturbation to the vector v in Eq.(2)is small,i.e.,v ≈v,so the image prepro-cessing does not decrease the quality of original images too much,which will be demonstrated in the later experiments.3.The Proposed Fake Detection SchemeFor an input test image I∗for fake detection,similarly it is decomposed using SVD as follow:Copyright c 2006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sLETTER1727I ∗=U ∗S ∗(V ∗)T(4)Then the column vector v ∗is obtained from the diagonal el-ements of S ∗.The proposed fake image detection can be given as follow:ρ= v ∗ v ∗ ·v 1 v 1 + v ∗ v ∗ ·v 2 v 2 (5)where ρis the detection value,which denotes the fake de-gree of the test image.Here,a threshold T th is set,if ρ≥T th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input image is fake,otherwise it is not fake.In the proposed scheme,the two secret vectors,v 1and v 2,are the key construction,on which the detection result depends.Suppose v = v 1 = v 2 and v ∗=v +v f ,i.e.,the vector v ∗is composed of two vectors,one is the original vector v ,the other is the fake vector v f .Also,we have v =v +αv 1 v v 1 ,thusρ= v +v f v ∗ ·v 1 v 1 + v +v f v ∗ ·v 2 v 2= (v f +v +αv 1 v v 1 )·(v 1+v 2) v ∗ v 2 (6)Based on the orthogonal relation among v ,v 1and v 2,we have ρ= v f ·(v 1+v 2)+αv 1·v 1 v v 1 v ∗ v 2 (7)Here,the scalar factor αis small enough,and the equationabove can be computed approximately as follow:ρ≈ v f ·(v 1+v 2) v ∗ v 2=v f v 1+v 2 v ∗ v 2 =√2 v fv ∗ (8)It is obvious that the detection result ρdepends on thevector v f ,while v f denotes the fake degree of the tested im-age,so the detection value ρcan reflect that whether the input image is fake.Also,there are two secret vectors in our proposed process,v 1and v 2,which do not have influence on the absolute value of detection result.4.Results and DiscussionsSom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test the proposed fake image detection scheme.Firstly,1000test images are used,and they are divided into two classes.One is 500real im-ages,and the other is 500fake images which are created using the 500real images by altering proper areas.A pair of examples are shown in Fig.1,where Fig.1(a)is the real image and Fig.1(b)is the fake image.Figure 2shows the histogram response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ρfor these 1000tested images.It is obvious that the response for the two classes of images are clear.Based on Fig.2,when T this(a)(b)Fig.1(a)The open image after preprocessing.(b)A fake version of(a).Fig.2The histogram response of ρfor 500real images and 500fake images.set to 0.01,the detection threshold can distinguish the two classes of images correctly.Becaus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image preprocessing,the distortions to original images are unavoidable.We also test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original images and the open images using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which is a common measure of signal distortions.The result shows that all the PSNR of the test images are larger than 36,and PSNR =38.2for the Lenna image in Fig.1.So,we consider that the distortions introduced by image preprocessing can be ignored.Based on Eq.(8),the detection result depends on the fake vector v f ,so a slight fakery will result in a small detec-tion result,while a significant fakery will result in a large detection result.In order to further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a image database of 2000images is also used,and the fake images are created using objects with di fferent size.Figure 3gives the ROC curve between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and the true positive rate based on the di fferent threshold T th ,where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is the percentage of real images that are incorrectly determined as fake images,and the true positive rate is the percentage of fake images that are correctly determined as fake images.When T th =0.01,the false positive rate is 0.8%and the true1728IEICE MUN.,VOL.E89–B,NO.5MAY2006Fig.3The ROC curve between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and the true posi-tive rate.positive rate is 86.7%.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mages and the detection results,we found that the false negative detection mostly concentrates on the images with small fake area,so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de-tector becomes more sensitive with smaller fake area,and it is partially due to the robustness of SVD.5.ConclusionsIn this letter,we have proposed a SVD based fake image de-tection scheme.Before the images are open to public,some assistant information is inserted into them.Recurring tothe secret information,we can make a decision on whether test images are fake or not using the proposed SVD based detection scheme.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ake image detection scheme is e ffective.Future research is to achieve a performance enhanced SVD based fake image detection scheme combined with vector space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Acknowledgments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NSFC under project no.60573033and the PolyU ICRG grant under project A-PG49.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reviewers for their help-ful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which improved the final version of this paper.References[1] /news /shownews.asp?NewsID =2540[2]T.T.Ng,S.F.Chang,and Q.Sun,“Blind detection of photomontageusing higher order statistics,”IEEE Int.Symp.Circuits Syst.(ISCAS),pp.688–691,May 2004.[3]T.T.Ng and S.F.Chang,“A model for image splicing,”IEEE Int.Conf.Image Process.(ICIP),pp.1169–1172,Oct.2004.[4] A.C.Popescu and H.Farid,“Exposing digital forgeries by detect-ing traces of resampling,”IEEE Trans.Signal Process.,vol.53,no.2,pp.758–767,Feb.2005.[5]H.Andrews and C.Patterson,“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 anddigital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oust.Speech Signal Pro-cess.,vol.24,no.1,pp.26–53,Feb.19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