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雨洪利用设计讲解
【案例赏析】19经典案例,构建雨水花园可持续生态的迷人景观
【案例赏析】19经典案例,构建雨水花园可持续生态的迷人景观海绵城市的关键在于雨洪的管理。
雨水利用的主要景观措施为屋面集水、滞留池、生态调节池、植草沟、人工湿地等。
雨水间接利用的措施有渗滤沟、渗滤池、低洼绿地、梯田、花畦等。
在实际的应用中,雨水通常是通过绿地生态水渠和道路渗滤沟等雨水收集系统得以收集,通过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和生物处理等净化系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然后将水储存在人工湖或者地下贮水沟或贮水池中。
渗滤池花畦绿地生态水渠道路渗滤沟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这完全符合'海绵体'的特征。
这种雨水利用的方式是实现海绵城市的重要手段。
国外关于雨水花园的案例很多,以下介绍12个国外雨水花园的典型案例。
美国波特兰雨水花园美国波特兰位于美国西北部,受季风气候影响,是一个多雨城市,解决过多的雨水问题就成了波特兰市首要问题。
波特兰的雨水园运用现代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创造出的一种自然的生态空间,成功地平衡了自然生态和人工间的对立。
美国波特兰唐纳德溪水公园唐纳德溪水公园位于美国波特兰市俄勒冈州的心脏地带,是茫茫城市海中的一片绿洲,为当地居民提供一片逃离城市喧闹的安静空间。
这片公园的面积为一英亩,是切合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公园典范。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林地雨水花园在西北路易斯安那州的这个住宅占据了5英亩的土地。
这片区域的山坡上有着繁茂的松树和本土的硬木植被。
一条在西部边缘位置的南北走向的山沟,是大约周围100英亩森林的排水走廊。
美国霍伊特公寓雨水花园雨水花园的设计目标是对所有从屋顶流下的降水进行引导和暂时储存。
工程设计巧妙而细致,能够收集、储存降水,并对其水质进行进化处理。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泵站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泵站设计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泵站设计一、设计背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总占地面积约为1,150公顷。
公园内有大量草坪和绿化区域,为了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需要设计一个下沉花园雨水泵站,用于收集和利用雨水。
二、设计方案1. 设计目标:(1)收集雨水:将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收集起来,用于灌溉花坛、草坪等绿化区域。
(2)净化雨水:设计雨水过滤系统,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提高水质。
(3)储存雨水:设计雨水蓄水系统,将净化后的雨水储存起来,用于干旱季节的供水。
2. 设计内容:(1)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将雨水引导至泵站,通过雨水收集井收集雨水。
(2)雨水净化系统:设计雨水过滤系统,包括沉淀池、生态滤池、活性炭过滤器等,对雨水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提高水质。
(3)雨水蓄水系统:设计雨水蓄水池,将净化后的雨水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4)供水系统:设计供水系统,将储存的雨水通过泵站供应给绿化区域,实现自动灌溉。
(5)监测系统:设计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雨水蓄水池水位、水质等,确保泵站正常运行。
3. 设计原则:(1)节约能源:选用节能型水泵,减少能源消耗。
(2)环境保护:采用生态滤池等环保设备,净化雨水,保护水环境。
(3)安全稳定:设计合理的防溢流、防倒灌等措施,确保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设计细节1. 雨水收集系统:(1)设置雨水收集井,将雨水引导至收集井。
(2)收集井设置防溢流装置,防止因降雨过大造成溢出。
2. 雨水净化系统:(1)收集井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格栅,用以过滤大颗粒杂质。
(2)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使雨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于池底。
(3)生态滤池:使用人工湿地处理工艺,通过植物根系、微生物等对雨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进行吸附和分解。
(4)活性炭过滤器:使用活性炭过滤雨水,去除异味和有害物质。
奥林匹克中心区如何更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奥林匹克中心区如何更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奥林匹克中心区园林景观利用智能灌溉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充分利用气象和自然降雨实现水资源更合理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门旗0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奥林匹克中心区园林景观灌溉如何在实现硬质地雨水采集基础上,利用灌溉计算机中央智能控制系统更加合理利用采集雨水和植物景观土壤有效储存水,从而达到硬质地集雨灌溉,景观植物土壤储水有效利用。
通过不同智能灌溉管理,做到精准灌溉,实现合理利用水资源目的。
灌溉系统保证景观植物更加健康,增加景观植物碳转化,增加城市需氧量同时,大大降低灌溉的用水量,节约运行电力,也实现了奥运中心区低碳环保运行管理目标关键词:雨洪利用智能灌溉。
1、概述2008北京奥运会中心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体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主题。
后奥运在“绿色奥运”中科学利用中水灌溉基础上,有效利用收集雨水和景观区植物土壤根系储存降雨,就是如何协调和采用智能灌溉中央控制系统智能管理来体现“科技奥运”的内容之一。
也就是如何充分利用雨水养护好景观区园林植被,确保园林植被的成活率及游人的观赏性,减少因植被死亡而重复投资和丧失美丽景观。
奥林匹克中心区位于城市中轴线北端,中心区总占地291公顷,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奥运村、会议中心、配套建筑以及市政、道路、绿化、水系、地下设施等建设项目。
其中绿化面积47公顷,植物配置种类繁多,有大量的乔木、灌木、及草(地被)地等。
很多植物水敏感性极强,供水不当,植物生长及外观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若供水不足,如遇干旱或高温天气,植物会迅速枯萎,甚至死亡。
过去灌溉水的有效利用效率低,40%-60%灌溉水由于深层渗漏及无效蒸发损失掉。
传统人工灌溉不仅浪费水资源,工作效率很低,灌溉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几乎完全依赖系统使用管理者的经验、责任心等人为因素,而且也不能根据植物种类本身的需要和气象条件以及水文数据精确灌溉,实际使用时,往往出现过量灌溉或灌溉不足的情况,对园林景观植物的生长是十分不利的。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利用及防洪排水设计
( 2) 绿化。全部采用下凹式绿地或带增渗设施 的下凹式绿地形式。绿地 比周围路面或 广场下凹 50~ 100 mm, 路面和广场多余雨水可经过绿地入渗。
( 3) 收水系统。雨水利用系统设计标准内的雨 水经过透水铺装( 或绿地) 、水 平疏水层、竖向疏水 层、收水沟汇集到回用储水池。由于下沉花园为南 北两区, 收水系统也相应设为 2 个, 由收水沟( 设在 下沉花园底板上与蓄洪排水涵共构) 分别汇至设在 下沉花园南、北区主入口大坡道下的储水池内, 水池 总容积 1 300 m3, 用于绿化浇灌等( 见图 4) 。 2 下沉花园雨水排放系统 2. 1 设计参数
关键词 雨水收集利用 防洪 雨水排放 下沉花园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0 引言 下沉花园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毗邻
龙形水系和交通、景观道路, 南北全长约 730 m, 最宽 处 120 m, 最窄处 40 m, 总占地面积约 4. 5 hm2 , 中间 被大屯路分隔为南、北两区。下沉花园的东、西两侧 的中轴景观大道及龙形水系下方为总建筑面积逾 25 万 m2 的地下建筑, 包括大型商业、地下交通枢纽、文 化设施及服务办公用房、动力站房等( 见图 1) 。
图 6 蓄洪排水涵纵断、剖面
给水排水 Vol 34 No 7 2008 99
项目 有效容积/ m 3
表1 下 沉 花 园 蓄 洪 能 力 计 算 结 果
南区
蓄洪涵
排水渠
大屯路隧道 下涵沟
北区
蓄洪涵
排水渠
雨水泵房 集水池
5 600
192
198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说明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说明1 规划背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
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的长期目标的需要。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叠山理水,要求掌握山水构成的规律,把握山水的客观形貌和特点。
只有掌握了山水构成的规律、形态,才能创作出生动感人、典型化的山形与水系。
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
山水结合,才能组成完整的自然景观。
真实的自然山水就是以山水为骨架的自然综合体。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山水方案构建山和水的组合。
经过对颐和园、北海等传统园林山形水系的研究,森林公园的山水组合最终定为“山环水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左峰层峦逶迤、右翼余脉蜿蜒、环顾龙湖胜景”的模式。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系统设计就是结合现场的地形水系条件,因地制宜地做出的“龙湖”——龙形水系。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是变幻莫测的神物,更是炎黄子孙的祖先。
没有一种图案可以如同龙纹一般代表着中国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司水的神明。
腾云驾雾、排云布雨,龙与水相互依存。
唐代陶渊明曾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除了龙,没有一种神物能与水如此的相容。
此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方案被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在这里,北京城的城市中轴线将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在利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构建的自然山林前,龙形的蜿蜒水系,沿着城市的轴线向北盘卧。
银色的波光如同银龙的鳞甲在绿色的山林间熠熠生辉。
2 场地现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园内水面包括3部分:一是湖泊,主要分布在南区的洼里公园和碧玉公园内,水面面积约,其中主湖面积22hm2,现状洼里湖公园湖面,现状碧玉公园湖面;二是河道(渠),水面面积约36hm2,主要包括清河导流渠、仰山大沟、北区园内小河等;三是规划湿地,水面面积为8hm2。
规划基址北边界为清河,清河导流渠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园区,另在公园东部有近南北向伸展的仰山大沟。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介绍 ppt课件
雨洪利用措施
屋顶雨水以集中入渗为主,收集回用为辅, 通过建筑周边透水铺装渗透及绿地入渗; 园路、人行道雨水以透水地面下渗为主, 以排入周边绿地为辅; 庭院广场、停车场采用新型透水砖 下凹式绿地 利用自然地形的低洼地作为汇水区,下部 铺设碎石形成蓄水层,种植湿地植物 沿道路设置植生、渗滤型排水沟 水系生态护岸涵养、渗滤
设计标准
❖ 防洪排水标准:中心区水系、中轴景观、绿地排水设计重 现期为5年一遇,下沉花园排水标准设计重现期为50年一 遇。奥运湖、清洋河防洪标准设计重现期为50年一遇。
❖ 雨洪利用标准:非透水铺装区域为2年一遇24h降雨,透水 铺装区域、绿地及下沉空间为5年一遇24h降雨。
❖ 水质标准:中心区水系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 类水体标准;奥运湖水系达到IV类标准;雨洪利用收集水 质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中“城市绿化控制指标”的要求。
“奥海”。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峰以“仰山”为名,保留当地 传统地名,更与“景山”呼应,暗合了《诗经》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联合构成了“景 仰”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称,平衡,和谐的意蕴。 奥海背倚仰山,意为“山高水长”,寓指奥运精神 长存不息,中国传统发扬光大。
总体情况
❖ 奥林匹克公园水系为城市人工 生态水系,总水面84.2hm2,总 蓄水量130万m3。其中,中心 区“龙身”16.5hm2,龙头“奥 海”24.8hm2,森林公园南园氧 化塘、生态沟渠7.2hm2,森林 公园北园景观水系10.7hm2。
澳大利亚Waterco大型过滤器:2×104 m3/d
中心区水系水质净化与维护
GEH(β-FeOOH)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磷酸根和DOC。 GEH可将出水磷含量降至0.03mg/L以下。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雨洪利用设计讲解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雨洪利用设计、尸■、亠前言为全面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理念,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重要景观及龙形水系设计考虑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把雨洪控制与利用纳入到实际的建设中,以展示城市雨水排放新概念,实现雨水资源化。
通过雨洪利用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一方面将提高本地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北京水资源缺乏与奥林匹克公园需水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减轻奥林匹克公园及周边防洪和排水压力,对北京整体发展和绿色奥运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奥林匹克公园坐落于北京市中轴线北端,它包括北区的森林公园,中区的奥运场馆和南区的民族大道,共三大部分。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35ha,其中北区的森林公园680ha,中区291ha, 南区164ha。
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除奥运场馆和建筑用地之外的公用区域,包含了地面景观(中轴路+树阵区)38.3h a 、下沉花园 5.0ha、休闲绿地23.7ha、水系18.0ha和市政道路两侧的人行道部分10.1ha,雨洪利用设计总面积约95ha,约占中区规划用地面积的1/3 。
雨洪利用设计针对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地形、地质和规划用地特点,在三大奥运理念和节俭办奥运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不同的雨洪利用方式,满足绿地灌溉用水需求和减少地面积水与外排径流,达到缓解本区域内防洪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促进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本区域内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雨洪利用原则提出了“ 下渗为主,适当回收;先下渗净化,再回收利用” 的设计新理念。
充分利用树阵、广场、非机动车道的雨水,补充绿地、水系的部分水量消耗。
设计中首先考虑树阵、绿地、市政交通道路、铺装地面的自然下渗,再考虑超标准的雨水就地回收,就近利用,在满足雨洪利用设计的要求下,节省工程投资。
充分利用水系,对雨水实施有效管理,蓄泄结合,以蓄为主,合理拦蓄雨水资源。
减少区域内因开发建设造成的降雨径流系数的增大,严格控制外排水量。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设计当人们谈及北京,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永恒的建筑——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隐藏在这些地标性建筑背后的景观设计。
这篇文章将带大家深入了解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设计的魅力。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景观设计充满了现代气息,却又借鉴了传统元素,呈现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美学风貌。
设计师以“人、自然、和谐”的理念为基础,力求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实现景观与建筑的和谐共生。
这里的景观设计不仅增加了公园的绿化面积,还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环境。
在众多的景观设计中,有几个景点格外引人注目。
首先是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广场。
这个广场不仅是一个集散地,更是游客们拍摄地标建筑的绝佳地点。
其次是公园内的下沉花园,它巧妙地将几个重要景点连接在一起,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公园的层次感和韵律感。
景观设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又一大亮点。
下沉花园中的“奥运五环”雕塑,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与友谊。
公园内的中国折纸艺术雕塑和“同一个梦想”花坛则进一步体现了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景观的视觉效果,还为游客提供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景观设计是一种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美学呈现,富含文化内涵。
它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独特的视觉享受,更成为了一个展示中国文化魅力和奥运精神的平台。
无疑,这里的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为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在欣赏这些美景的我们不禁为祖国的强大和文化的繁荣感到自豪。
中国传统元素景观设计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庭院的应用与创新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庭院作为一处独特的景观设计,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元素景观设计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庭院的应用与创新。
中国传统元素景观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巧妙地结合了自然、人文、历史和艺术等多个方面,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灵感。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泵站设计
进水井
2套
Y 4
格栅间
2台
α= 75°
2套
Y 5
粉碎 、 清洗螺 与机械格栅机配套 格栅间 旋输送一体机 电动葫芦 电动葫芦 拍门 ( 止回阀) 镶 铜 铸 铁 圆 闸门
5. 0 t 3. 0 t
D N 800
Y 6 Y 7 Y 8 Y 9
雨 水 泵 站设备间 格栅间 出水池 进水井
1套 1台 6个 2套
1 400 ( 配套)
径流系数根据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 GB 50400 — 2006) 取值 ;10 a 及以上重现期的径流 系数 ,以 50 a 、 5 a 径流系数为基准 , 按内插法取值 。 并按已确定的排水管渠分别进行水力计算 , 算出下 沉花园外排雨水流量见表 2 。 4 雨水排放流程和高程 ( 见图 2) ( 1) 泵站内雨水排放流程 : 进水管 → 进水井 → 格栅井 → 集水池 → 雨水泵 → 压力出水管 → 拍门 ( 止 回) → 出水井 ( 泄压) → 市政雨水管渠 。 ( 2) 各部分高程 : 下沉花园汇水区域最低室外 地面 35. 4 m ; 泵站地面 36. 7 m ( 高于北区室外地面
3
位置 雨水泵池
数量
4台
50
Y 2
备用泵池
2台
考虑到本工程外排雨水设计标准高 , 需要校核 正常雨季时雨水泵站的运行参数及管渠的实际流 速 。我们按暴雨强度公式 , 分别计 算出 3 a 、 5 a、
10 a 、 20 a 的 5 min 暴雨强度 。5 a 及以下重现期的
Y 3
3t
B = 2 000 mm , b = 40 mm ,
Pumping station design of Beijing Olympic Common Domain underground park
国家体育场:雨洪利用系统
年
一
逞
一
次 的 2 4 小 时降雨
)
.
全
热 身场跑道 冲洗
道路冲洗
室外绿化 灌溉 等
个主 要 用途
如果
遇 到非 雨季 ,取市 政优 质 中水作 为进 水水 源 。 国家体 育 场雨 洪 利 用系 统 由收 集 和处 理 两部
分 组成 。
国 家体 育 场雨 洪 利 用系 统 ,其 进 水 为初 期 弃流 后 的优 质 雨水 ,在投 加次 氯 酸 钠 杀菌
。
准》 出水 通 过 回 用 水 管 网后 应 用 于 比赛场灌溉 比赛场跑道冲洗
。
.
,7内的5 年一 Nhomakorabea遇
一
次 的 2 4 小 时 降雨 (1 4 4
1
m m
)
,
体 育场屋 顶 和 用
(8 6
m m
客房
、
俱 乐部
、
商场 冲厕
.
.
冷却塔补 水
.
,
车库 冲洗
9
.
热 身场 灌溉
。
,
!范
围 内地 面 重 现 期
雨 . 洪 利用 系统经 受住 了考 验 . 备均 能按 雨 设
雨洪 水处 理 系统: A池 雨水 通过 加压 泵进 入砂 滤进 行 过滤 , 以去 除水 中的悬 浮物 ( SS) ,
达 到 超 滤 进 水 的 要 求 。 出 水 进 入 砂 滤 中 间 产 水 箱 ,一 部 分 作 为 砂 滤 的 反 洗 用 水 .其 余 水 量
通 过超 滤加 压 泵通 过 自清洗 过 滤器后 进入 超 滤系统 。超 滤系统 每运 行 3 mi 0 n.周 期性 反洗 和顺洗 一次 ,以保 证膜 系统 高效 的过 滤性 能 。自清洗过 滤器 ( 滤精 度 1 0 2 0微米 )的 过 0-0 作 用是 防止 水 中可 能存在 的 颗粒 对膜 造成 机械 损伤 。超滤 的产 水进入 平 衡水箱 .一部分 供 超 滤 自身反 洗使 用 .其余 的水作 为纳 滤 系统 的进水 经 加压 泵 加压通 过保 安过 滤器 后经 高 压 泵加 压后 进入 纳 滤系统 ,保 安 过滤 器 的作用 是保 护纳 滤膜 免 受机械 划伤 .纳 滤 系统 的产 品水被 收集 至 回用水 池 .通过 各 回用 系统 的 回用泵 回 用至各 用水 点 。而浓 水直 接排 放至 市
奥林匹克公园水源处理
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的奥林匹克公园,总用地约1135公顷,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区域。
其中,森林公园面积约680公顷。
南区以“山形水系”为主,规划有奥运会临时比赛场馆、奥运村国际区等设施,面积约380公顷;北区以自然生态绿色景观为主,面积约300公顷。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比赛需要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整个公园将作为北京市区与外围边缘之间绿色屏障的一部分,建设为绿色生态带,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供市民娱乐及休憩。
奥林匹克公园的景观营造面临众多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在缺水环境下建立一个经济的、可持续的水净化、循环和再利用系统。
丘昌强告诉记者:“森林公园的南区水面较大,总面积约50公顷,加上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渗漏厉害,耗水量很高,一年需要使用近1000万立方水。
众所周知,北京的水资源非常紧张,怎么办?目前的考虑是由清河再生水厂提供处理后的中水供森林公园使用。
但一个紧要问题是,中水水质达不到森林公园的用水质量要求,直接使用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出现污染云南滇池那样的有害蓝藻水华。
显然,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
作为绿色奥运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首都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构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不应成为城市用水的负担,相反地,它应该真正成为水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运行的公园。
”于是,利用人工湿地构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质改善、生态自然净化系统的想法浮出水面,并由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专家利用现代化的生物工程技术将其逐步变为现实。
按这一设想,将在森林公园内建设面积约10公顷的人工湿地。
“流进湿地的是污水,流出湿地的则是符合奥运湖使用的净水,一个具有生态自我修复与水质净化功能的水质改善系统就这样形成了。
这样一来,人们将不必再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源缺乏、水质恶化等担心。
”丘昌强虽已年逾70,谈到这里仍像孩子一样兴奋得笑了。
人工湿地究竟有何神奇之处,能在水质净化、水体修复上大展身手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桂建芳研究员告诉记者,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98-50 9
奥运湖设计洪水成果表
重现期
1年
2年
5年
10年
20年
50年
24小时雨量(mm)
47.3
81.4
151
209
270
351
设计洪量(万 m3)
奥运湖主湖 洼里湖
2.6
4.5
0.4
0.7
8.3
12.6
1.4
2.1
18.9
26.4
3.0
4.2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奥运公园每年利用再生水800万立方米,其中河湖 景观用水400万立方米。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亮点三 雨洪利用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后优化为采用清河污水处理厂
的再生水,仅此一项就节水近 300万立方米。
换热站房
清河污水处理厂热泵系统
中心机房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亮 点二 再生水利用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大循环:奥运公园每日排放污水2.56万立方米, 全部收集进入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利用反渗透膜处理 技术,再生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全部返回 用于公园的冲厕、绿化、环境用水。
森林公园水系为“龙 头”,可以由城市河湖供 天然水,可以由清河再生 水厂供再生水。
清河再生水厂
奥运湖再生水补水管 线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资源介绍和综合利用91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资源介绍和综合利 用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基于水体自然净化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利用技术
基于水体自然净化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利用技术邓卓智;赵生成;宗复破;冯永忠【期刊名称】《给水排水》【年(卷),期】2008(000)009【摘要】通过设计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利用系统,对雨水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在确保排水通畅的前提下,提出了"水体自然净化的雨水利用"设计新理念.将透水铺装区域、绿地、水系等各类用地统盘考虑,通过透水砖、露骨料透水混凝土、增渗设施等新型透水材料,利用透水铺装和渗滤沟内的砂砾料和增渗设施净化雨水.在收集雨水过程中,实现对水质进一步净化,使收集的水质满足灌溉、水景、回灌地下的相关标准,节省了成本,建成了高标准的公园雨水利用系统,对兑现"绿色奥运"承诺和北京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5页(P96-100)【作者】邓卓智;赵生成;宗复破;冯永忠【作者单位】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29;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相关文献】1.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利用及防洪排水设计 [J], 郑克白;孙敏生;彭鹏2.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利用总体思路 [J], 赵飞;张书函;李文忠;陈建刚;吴东敏3.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东岸自然花园及湖边西路绿化工段 [J],4.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 [J], 李培杰5.基于有效使用频率的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定量化研究——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为例 [J], 胡立辉;李树华;吴菲;张德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洪综合利用技术体系综述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洪综合利用技术体系综述裴利计;胡浩云;张学英;李磊明【摘要】通过北京奥运场区雨洪利用系统的设计,对雨水利用各种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雨洪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对兑现“科技奥运”承诺和城市雨水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北京奥运;现代科技;技术体系;城市雨水利用【作者】裴利计;胡浩云;张学英;李磊明【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056021;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056021;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056021;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056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51 概况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中轴线的北端,南起北四环路,北至科荟路,西临天辰东路,东靠湖边东路。
中心区总面积84.7hm2。
其中,屋顶绿化面积0.5hm2;屋顶雨水收集综合利用面积3.4605hm2;透水地面建设面积17.1649hm2;不透水地面雨水收集综合利用面积18.9065hm2;绿化面积28.2119hm2;水面面积16.5hm2。
针对奥运场区建成后公共区域多、硬化铺装面积大、下沉花园及地下构筑物等设施复杂的特点,研究了满足部分公共设施和景观用水需求、经济适用的雨洪控制和利用技术,通过集成各种雨洪利用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雨水渗滤、净化系统。
2 技术体系框架工程针对奥运场区内硬化铺装、绿地树阵、下沉广场、市政道路和场区环境建设的特点,以现有的雨洪利用技术:城市干道透水性人行道、基于雨水净化的渗滤系统、绿地雨洪渗蓄自灌技术、透水铺装雨水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新组件的研发、雨洪利用效果评价与优化技术、下沉花园雨洪利用措施、雨洪利用监控技术为基础,研究了水系岸边绿地雨水利用技术、中心区非机动车道雨洪削减与径流污染控制技术、跨水系构筑物(跨水系桥)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等。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设计_上_郑克白
另一部分为区域内雨洪利用系统收集的雨水 。 中心区雨洪利用系统共设 10 个雨水收集池 , 总容积 为 6 700 m3 。预计 水质达到《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4 —92)、及 GB/ T 18920 —2002 中城市绿化 杂用水标准 。
给水排水 Vol .34 No.11 2008 8 9
表 1 不同区域灌水器类型选择
区域特点
地面植被 为 草坪 , 地 形 较 缓 , 通透性 好 , 绿地平均宽 度 大 地面植被 为 草坪 , 地 形 较 缓 , 通透性 好 , 绿地平均宽 度 小
地面植被 为 花卉或修剪 灌 木 , 地形较 缓 , 通透 性 好 , 绿 地平均宽度小
灌溉的水量损失由输水损失 、地面流失 、深层渗 漏等因素造成 , 按照《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 85 — 85), 风速 低于 3 .4 m/ s 时 , 灌水 有效 利用 系数为 0 .8 ~ 0 .9 。本设计喷灌灌水有效利用系数取 0 .85 , 滴灌灌水有效利用系数取 0 .9 。 3 灌溉系统设计 3 .1 灌溉类型 3 .1 .1 游人集中的重点区域 ———景观大道树阵及 下沉花园绿地
摘要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绿化灌溉系统设计 , 为灌溉系统 、雨水利用 、灌溉泵站及自动控 制等多项技术的综合设计 。灌溉水源为雨洪利用收集的雨水 , 补充水源采用再生水 ;选用多种节水 型的灌溉设备以满足不同植物的需求 , 采用计算机中央灌溉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灌溉的理念 ;灌溉水 泵采用变频泵组并根据系统要求启动及调整扬程等 , 达到高效 、节水 、节能目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雨洪利用设计前言为全面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理念,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重要景观及龙形水系设计考虑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把雨洪控制与利用纳入到实际的建设中,以展示城市雨水排放新概念,实现雨水资源化。
通过雨洪利用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一方面将提高本地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北京水资源缺乏与奥林匹克公园需水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减轻奥林匹克公园及周边防洪和排水压力,对北京整体发展和绿色奥运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奥林匹克公园坐落于北京市中轴线北端,它包括北区的森林公园,中区的奥运场馆和南区的民族大道,共三大部分。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35ha,其中北区的森林公园680ha,中区291ha,南区164ha。
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除奥运场馆和建筑用地之外的公用区域,包含了地面景观(中轴路+树阵区)38.3ha、下沉花园5.0ha、休闲绿地23.7ha、水系18.0ha和市政道路两侧的人行道部分10.1ha,雨洪利用设计总面积约95ha,约占中区规划用地面积的1/3。
雨洪利用设计针对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地形、地质和规划用地特点,在三大奥运理念和节俭办奥运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不同的雨洪利用方式,满足绿地灌溉用水需求和减少地面积水与外排径流,达到缓解本区域内防洪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促进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本区域内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雨洪利用原则提出了“下渗为主,适当回收;先下渗净化,再回收利用”的设计新理念。
充分利用树阵、广场、非机动车道的雨水,补充绿地、水系的部分水量消耗。
设计中首先考虑树阵、绿地、市政交通道路、铺装地面的自然下渗,再考虑超标准的雨水就地回收,就近利用,在满足雨洪利用设计的要求下,节省工程投资。
充分利用水系,对雨水实施有效管理,蓄泄结合,以蓄为主,合理拦蓄雨水资源。
减少区域内因开发建设造成的降雨径流系数的增大,严格控制外排水量。
(二)雨洪利用标准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景观,综合考虑其地块的特性及其对雨水的涵养能力,中轴树阵区和市政道路人行道采用2年一遇24h降雨的雨洪利用标准;休闲绿地部分、下沉花园及其它区域采用5年一遇24h降雨的雨洪利用标准。
各地块径流系数控制为1年一遇降雨外排水量的综合径流系数不超过0.1,2年一遇降雨外排水量的综合径流系数不超过0.3,5年一遇降雨外排水量的综合径流系数不超过0.5。
(三)雨洪利用形式1.中轴路+树阵区区域内的广场、非机动车道及轻型车的铺装地面,均采用透水铺装。
铺装面层采用新型环保的风积沙透水砖,粘结找平层也同样采用透水性较强的风积沙,使其与面层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下铺设300mm厚级配碎石垫层,在级配碎石垫层内铺设全透型。
另外在树阵区和中轴路范围内,每各30~50m设计一条1.2x0.9m 的支渗滤沟,收集周围渗透到级配碎石垫层内的雨水,再通过支渗滤沟内的全透型排水软管排入主渗滤沟,然后收集到集水池,供周围绿化喷灌使用。
透水垫层和排水软管的铺设,有双向排水的功能,一方面便于雨水下渗、收集和利用,另一方面当地下水位上升时作为排水管,避免地下水顶托地面铺装。
树阵区内每棵树之间为透水的硬质铺装,为达到渗水收集的目的,在设计中把区别于其它铺装颜色的一种铺装做成透水的沟槽收集雨水,沟槽由透水砖和透水垫层铺装而成,其下埋设透水管。
雨水可以缓慢渗入土壤灌溉树阵内的树木,从而减少灌溉量甚至不需人工灌水。
多余的入渗雨水通过地下埋设的收集管道收集后引入专门的蓄水池存蓄,用于其它绿地灌溉。
中轴路考虑到行走重型车和整体美观的需要,在中间21.0m 范围内铺设花岗岩,为了达到雨洪利用的目的,铺装缝隙采用透水缝隙,基层尽量采用无砂混凝土,基层下面铺设级配碎石垫层。
并在花岗岩铺装的两侧各设计了一条雨洪集水沟,集水沟用透水砖砌筑并于周边的渗滤沟衔接,使下渗和排水沟收集的雨水相互渗透,形成完整的雨洪利用系统。
集水沟内还设置一定高度的挡水板,当雨水超过设计标准时,雨水才能外排。
中轴路21.0m之外的区域仍采用透水铺装路面。
近邻国家体育馆的庆典广场为大面积的花岗石铺装,面层及基层均不透水。
为了减轻排水压力和改善排水的水质,在地面雨水口处设置弃流框,弃流框的容积可以存蓄3~4mm的初期降雨,框内设有多层过滤网,初期雨水过滤后下渗,后期雨水集中排放到下游的集水池。
2.休闲绿地部分绿地部分主要以雨水下渗为主,用绿地涵养水源,减少绿化灌溉。
因此,全部采用下凹式绿地或带增渗设施的下凹式绿地形式进行雨洪利用。
绿地比周围路面或广场下凹50~100mm,路面和广场多余的雨水可经过绿地入渗或外排。
增渗设施采用渗滤框、渗槽、渗坑等多种形式。
在大面积的绿地内也设计了一定数量的雨水口,但雨水口高于绿地50~100mm,只有超过设计标准的雨水才能经雨水口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与水系连接的绿地部分,只在水岸边设计下凹式滤沟,当雨水较大时,从绿地流下的雨水先经过滤沟过滤后再流入水系,保证了收集雨水的清洁度。
3.下沉花园部分下沉花园部分地下水位较高,下沉花园部分绿地雨水不宜全部入渗。
因此,绿地下埋设全透型排水管,将下渗的雨水引入蓄水设施收集起来以备回用。
综合考虑美观和雨洪利用问题,下沉广场内路面≥80%采用透水铺装。
不透水路面坡向透水路面,雨水经透水路面下渗、收集或外排。
4.市政交通道路市政交通道路两侧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地面,机动车道路为不透水硬化路面,在两侧设置环保型雨水口,将机动车道内的初期雨水和较大的污染物拦截后排入下游管道。
5.龙形水系龙形水系总长2.7km,水面宽度25~150m,总水面面积18300m2,其中70000m2为建造在地下空间之上,设计上也完全做成生态水系。
通过水系生态护岸涵养、渗滤收集雨水,每年可节省水资源90000 m3。
(四)风积沙透水砖的应用在本工程雨洪利用硬质铺装的选材上,突破了采用常规砼透水砖和无砂混凝土垫层的做法,提出采用创新技术的做法——风积沙透水砖和风积沙结合层。
这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技术,提高了路面透水性能和解决了大块透水砖抗折强度的问题,它的透水原理不是靠缝隙透水,而是靠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来透水,这样,透水砖的表面可以做成光滑的质感,不至于产生堵塞、失效的问题,大大优先于普通无砂混凝土透水砖。
这种新技术的透水砖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在砖上绘制各种设计图案,这样解决了中轴路图案铺装的问题,可替代中轴路部分花岗石铺装,提高雨洪利用效果。
透水砖结合层也采用了风积沙透水砖的材料,取代了无砂混凝土结合层。
透水砖和结合层的主要材料是用沙漠中的风积沙,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新技术,这种材料的使用在雨水下渗的过程中还能起到很好的净化过滤作用。
(五)雨水收集系统1.渗滤系统渗滤系统由透水铺装、多孔垫层、透水毛管、支渗滤沟、主渗滤沟组成。
雨水通过多重过滤净化,汇集到雨水集水池,回用水的水质将满足灌溉要求。
透水铺装结构由风积沙透水砖(或带缝隙的不透水材料)、风积沙黏结找平层、垫层构成,垫层内一定间距埋设全透型排水管。
雨水通过透水砖、连接找平层、垫层、全透型排水管得到多重净化。
为保证面层透水砖的平整和路面整体的稳定性,在垫层之上铺垫50~80mm厚风积沙黏结找平层,此层为现场铺设,用化学方式固结,用机械方式夯实。
支渗滤沟为透水地面局部下降形成通长的渗滤沟槽,渗滤沟槽边缘为无纺布反滤层,槽内为单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内埋设全透型排水管,雨水通过雨洪收集毛管汇入支渗滤沟。
主渗滤沟的结构基本同支渗滤沟,级配碎石内埋设冲孔排水管,雨水通过支渗滤沟汇入主渗滤沟,再输送到雨水集水池2.雨水集水池对2年一遇、5年一遇60min、120min、240min、360min、720min、24h各个不同历时的时段降雨量进行收集容积的试算,取各计算结果的最大值为设计值。
通过计算并考虑到地域分块和就近利用的条件下,在地面景观部分设8个集水池,下沉花园部分设2个集水池,雨水集水池的总容量为7500m3。
雨水集水池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独立结构,分散布置,在保证能顺利收集来自主渗滤沟雨水的同时,使其尽量接近用水点。
集水池内设风积沙渗滤墙一道,除了遮挡漂浮物之外,加强过滤,以保证吸水口的水质绝对洁净。
集水池末端接灌溉用水系统,集水池的冲洗、排空均在该系统内解决。
(六)雨水集水池的雨水水质雨水经过下渗过滤后,水质将得到极大改善。
预测雨水集水池中有机物浓度(CODcr)低于30mg/L;SS的浓度为0mg/L;氨氮浓度<1mg/L左右,氨氮指标优于地表水III类水体标准,总磷(TP)浓度低于0.1mg/L,满足地表水Ⅱ类水体标准。
通过与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和观赏性水景类景观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指标(GB/T18921-2002)进行对比,蓄水池中雨水水质良好,能达到娱乐景观回用水的水质标准。
(七)雨洪利用综合指标表1 雨洪利用综合指标表结论归纳起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雨洪利用设计,具有以下的创新点:先下渗净化、再收集回用的雨水收集技术。
不透水面层与透水垫层相结合的雨洪利用技术。
风积沙透水铺装技术,形成《风积沙透水砖铺装标准》。
完全不透水铺装、半透水铺装、全透水铺装联合的雨水收集技术。
下沉空间的高标准防汛与雨水利用相结合的技术;通过雨洪利用工程,涵养了地下水源和雨水的充分利用,达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使项目区内的综合径流系数减少,避免或减少道路及广场积水,方便行人,控制了污染物随雨水到处蔓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科技展示度高,具有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