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1语文版第4课《唐山大地震》同步教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唐山大地震教案 语文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唐山大地震教案 语文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唐山大地震教案语文版必修1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程度,思考地震带给了人们什么。

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地震留给人们的思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xx年我国人民抗击“非典”过程中涌现出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导入课文。

导语:1976年,我国也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大灾难——唐山大地震,具体情形如何请看第4课《唐山大地震》(节选)。

二、探究老师组织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探究形式可由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问题1:地震后的看守所是怎样的?犯人为什么没有逃跑,反而去救人?问题2:地震后资希圣和那些盲人在干什么?问题3:“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大户”的解体说明了什么?问题4:文中抒情性的文字很少,但从字里行间却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的理解。

(可由此延伸至有关报告文学的知识)三、小结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可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却是值得敬佩的。

但,灾难之前的人们是否一无所知,怎样让灾难受损的程度降至最低,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人们去思索。

四、迁移人类历史长河中有数不尽的灾难,有人类自己的流血冲突,有自然带给人类的无情毁灭。

那么,人类应如何与自然相处呢?(引入对防震抗震、自然资源、环保等问题的讨论。

可择其一,视时间而定。

)五、总结从地震带给人们教训的角度总结。

六、板书设计唐山大地震(节选)士兵:忠于职守囚犯盲人特殊的抢险队伍大户:互相救助思考?2019-2020年高中语文唐打猎鲁教版选修7【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教学重难点】1、《阅微草堂笔记》文学常识的掌握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又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是一位地位高而知识广博的学者。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基本情况。

(2)阅读故事《地震源头》,了解大地震来临前应该如何保持冷静,具体介绍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危害及自救的方法等知识点。

(3)阅读小说《地震来时,我在自行车上》了解唐山大地震后的灾难情况及人民群众的自救救援经验。

2. 能力目标(1)能够阅读文献、提炼文献内容的能力。

(2)能够通过不同阅读材料加深和扩展自己的学识。

(3)能够领会文中的情感,在阅读的时候通过对事情的感性认识去感悟周围的事物,去破解生活的谜团。

3. 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体验文学情感。

(2)引导学生向灾区人民深刻学习,从中汲取营养。

(3)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尊重的意识,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体验文学情感,学会树立“生命尊重”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向灾区人民深刻学习。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尊重”的意义,并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

三、教学内容及完成时间(1)教学内容:1、引入:“我们会一起去旅行”的视频资料引入。

2、授课:通过资料的相关介绍让学生认识大地震来临前应该如何保持冷静等知识点;通过小说《地震来时,我在自行车上》与学生们讨论这场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警醒和教训。

3、总结:总结唐山大地震所带来的经验和教训。

(2)完成时间:2小时四、教学步骤及方法1. 引入视频资料展示教师通过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次课的主题。

2. 授课【让学生认识大地震来临前应该如何保持冷静等知识点】(1)讲解地震的基本情况: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的成因3. 地震的分布4. 地震的危害(2)地震自救知识:1. 应急准备2. 地震前的应对措施3. 地震中的应对措施4. 地震后的应对措施(3)地震发生的原因:用《地震源头》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地震的成因,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高一语文上学期(唐山大地震)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唐山大地震)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案

某某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某某大地震》导学案新人教版【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用黑色笔准确科学的学科语言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并用蓝色笔纠错。

3、独立完成当堂检测题,老师批改后红笔纠错。

【学习目标】1、培养分析归纳、筛选信息、整合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了解某某大地震的惨烈程度,思考地震给人们带来什么。

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知识】1.文学常识补充。

1976年7月28日,历史凝固在凌晨3时42分56秒,一场人类历史上堪称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了中国人民头上:短短的十几秒,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公路开裂,铁路弯形,地面喷水冒砂,正在酣睡中人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了瓦砾之下,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被夷为一片废墟。

242419人丧生,36万人受重伤,70多万人受轻伤,158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3675位孤寡老人,4204个孤儿……这就是某某大地震。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嘈.杂惊愕.废墟.狼藉.骤.然断壁残垣.焦灼高亢押解.窒.息袅袅.苦涩.黑魆魆.磋.商漩.涡庇.护(2)解释下列词语影影绰绰惨不忍睹相濡以沫休戚与共【导学提纲】一、自主学习:(5分钟)快速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后资希圣和那些盲人在干什么?2.文段最后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大家庭啊!” “令人羡慕”的原因何在?二、合作探究:(10分钟)C层初步思考,A、B层认真思考形成文字答案,为课堂交流做准备。

1.某某大地震中,广大军民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不胜枚举。

作者为什么专门记述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2.文本所选的三节在内容上有什么共通之处?与第一段引言有什么关联?(三)学生质疑,集体探究,合作解决。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唐山大地震》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唐山大地震》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唐山大地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材简介《唐山大地震》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的教材之一,通过讲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历史事件,反映出特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信仰、情感和生命。

教材以广告的形式开头引入话题,并通过读取多篇文学作品探讨地震带来的社会影响、人性沉淀和人生意义等问题,注重强化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背景和发生原因,理解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民众的感受;2.掌握感恩教育、人文关怀和个人成长等主题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思维深度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唐山大地震的地理、历史和社会背景,理解地震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后果;2.难点:学生对社会背景和地震灾害可能缺乏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多方面加强。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第一课节:讲述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背景和发生原因通过历史演讲或PPT形式教授唐山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理位置、震级及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介绍地震的成因和防御措施。

让学生了解地震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第二课节:分析唐山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析地震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长期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类文化和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

引导学生理解地震灾害和人性沉淀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节:阅读文学作品通过阅读五篇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唐山地震时期民众的内心感受和顽强的生命力。

引导学生关注人性、素养和心灵成长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和人文关怀。

第四课节:文本解析和演示通过文本讲解和文学鉴赏,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分析。

让学生自主搜索相关资料,进行文学演讲和写作,提高思维深度和写作水平。

2.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通过投影演示或其他多媒体工具介绍唐山地震的相关知识,将历史和社会背景呈现给学生。

课堂讨论法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合作,分析唐山地震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策略,引发学生思考学习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问题。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本文是新闻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新闻的一些特点。

教学时既是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也应该对本文的特色进行集会。

所以教学时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多方位的描写。

3.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理解作者对许多人类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贯注了作者强烈真挚的主义感情。

三、教学教程1.导入新课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人类显得脆弱与渺小;但是在灾难面对人类又显得坚强与伟大,这坚强是什么?这伟大的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近《唐山大地震》。

2.初读课文请同学们用最短的时间浏览全文,你认为节选的三个小节中哪一小节对你最有感触,或者哪一个细节你感受最深。

提问学生,说说对这个内容的理解,教学时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应该抛弃教师的预设。

然后转入“研读品味”阶段。

3.研读品味《看守所》一节“带伤的军人押着带伤的囚犯,带伤的囚犯又在废墟上奋力抢救奄奄一息的普通人的生命:首先是那些看守所的干部,干部家属;再往远处去就是小街小巷里的群众。

囚犯们和所有在废墟上的救险者一样,手忙脚乱,焦灼万端。

他们似乎都已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和所有的救援者一样,小心翼翼地抱出那些受伤的孩子,扶出那些吓呆了的老人。

每当扒出遇难者的尸体,都忍不住发出轻轻的叹息。

豁出去了!他们拼尽全身力气在撬,在搬,在扛。

满手是血痕,满脸是汗水雨水和成的泥浆。

当搬撬重物的时候,他们还喊起了高亢的号子。

”(小结:囚犯由最初的安守本份,安静地站在警戒线内。

在三人请求下,看守员批准了他们一同救人。

在灾场上,他们和其它普通人一样,努力地救人。

在囚犯们抢险时,他们和其它普通人一样,手忙脚乱,焦灼万急。

他们已忘记了自己囚犯的身份,只是一心一意的去救人。

他们甚至比普通人还要焦急。

这就是人性,人心底最为善良的东西。

这是作者的发现。

Unit 4 Earthquakes 公开课 教案

Unit 4 Earthquakes 公开课 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s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阅读课教学设计北京顺义一中李晓娅2018/10/11主题语境:唐山大地震语篇类型:叙述类文章授课时长: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文本分析:课文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的大地震,通过对震前征兆、地震发生和震后救援的具体描述,向我们再现了唐山大地震这场二十世纪人类遭受的最惨重的自然灾害。

文章主要通过时间顺序和事件的发展顺序展开。

重点词汇涉及到地震的一些动词,并让学生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发展,人们的心情变化,做到感同身受。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地震的常识,对地震前的预兆有意识,面对突然来临的自然灾难,能够从容镇定,积极勇敢地面对。

学情分析:学生为国际学校高一新生,入学一个月,仍然处于初高中衔接适应阶段,一些学生具备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多数学生阅读技巧有待培养,在理解和整合知识、逻辑推理等方面能力比较欠缺。

此外,学生对地震的相关知识比较陌生,对唐山大地震震前征兆、地震发生和震后救援缺乏深层理解。

教学目标: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获取梳理文中有关震前征兆、地震发生和震后救援的事实性信息;2.推断体会随着时间推移和事件的发展人们心情的变化并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深度解读。

3.体会本课所体现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并积极面对困难。

教学重点: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获取有关震前、震中和震后的事实信息。

教学难点:通过梳理和整合所读的文章信息,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深度解读。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学案、黑板和粉笔教学过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唐山大地震》教案2 语文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唐山大地震》教案2 语文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唐山大地震》教案2 语文版必修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慰藉死难者的同时,也让新生一代了解那场灾难,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是如何战胜苦难、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

2、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本文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的?2、地震留给人们的启示和教训。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联系背景)日历翻开到7月28日,时钟倒转回了31年前,历史凝固在凌晨3时42分56秒,一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短短的十几秒,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公路开裂,铁路弯形,地面喷水冒砂,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了瓦砾之下,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被夷为一片废墟。

242419人丧生,36万多人受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58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了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3675位孤寡老人,4204个孤儿……这就是唐山大地震。

二、感受地震的惨烈情景多媒体播放几张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照片。

三、自主探究以组为单位,研究几个问题:1、在唐山大地震中广大军民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不可胜数,课文为什么节选了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指导:报告文学一般分为三个种类:典型人物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本文属于重大事件报告文学。

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强调交待事件的全过程及其重点,涉及社会生活面比较广泛。

它通过事件本身及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来体现主题思想,事件贯穿全文,而人物刻划则服从于事件展示。

写到的人物往往很多,对多个人物进行简略的粗线条的描写。

往往要写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点。

写作时一般都采用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方法,也就是在交待事件和揭示问题的过程中,把镜头对准一个又一个的人,寥寥数笔,白描勾勒。

当然,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和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要使人物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再现人物语言。

《唐山地震》教学设计

《唐山地震》教学设计

《唐山地震》教学设计作者:文\黄克有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05期【预设教学目标】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程度,归纳地震灾害的特点。

2.明白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推测地震的成因。

3.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产生的原因,验证推测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4.掌握应对地震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地震及地震现象的资料。

教师准备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一些现象的视频资料,学校开展防震演练的视频资料。

大约40厘米长能用力弯折断的薄木片或木棍。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学校开展防震演练的视频)问:视频中学生在干什么?2.明确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3.问:关于地震,你知道些什么?学生就已有的关于地震的知识或收集到的信息说一说。

(设计意图:地震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学生做防震演练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在此重温演练镜头主要目的是为了第二课时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埋下伏笔。

同时了解学生对地震的了解程度,为后续探究做好指向。

)二、了解地震发生时的现象1.(出示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一些现象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阅读第48页小资料,思考:唐山地震发生后有什么现象?2.学生交流:地震发生后有哪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地表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设计意图:用影像方式展示地震发生后的现象,更形象直观。

同时这些现象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有欲望投入后续研究之中。

)三、推测地震形成的原因1.学生看课本第49页小资料右侧图片,对地震形成做出推测。

2.分小组说出自己的推测,并在小组中互相质疑。

3.小组交流地震形成的原因,并修正自己的推测。

(设计意图:对假设的不断修正、补充和更新,会更多地、更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某些方面,它是人们的认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方式。

)四、模拟实验验证1.出示安全警示:实验时要防止木片、碎片对人体的伤害。

2.学生做模拟实验(1)实验一: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两手从两边把纸慢慢向中间挤压,观察现象,如果一层层的岩石被挤压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什么现象?(2)实验二:用薄木片或木棍重做上面的实验,直到木片或木棍折断,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手有什么感觉?3.学生讨论、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Unit4Earthquakes阅读课教案(新人教必修1).doc

Unit4Earthquakes阅读课教案(新人教必修1).doc

Unit 4 Earthquakes阅读课—、教学内容:Pre-reading; 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二、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1)能够用思维导图形式罗列出地震发生时的各种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类。

2)通过快速阅读能够迅速查找到文章段落中的主要信息,并能对这些主要信息进行复述,进而总结归纳出文章的大意。

3)通过仔细阅读能够运用图示来说明段落中支撑句和主题句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自己所画出的图示來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4)运用英汉语言Z间的对比了解定语从句在英语和汉语屮不同的表达方式。

2.语言目标1)词汇和短语目标well, pipe, burst, million, event, as if, at an end, nation, canal, stream, dirt, in ruins, suffering, extreme, brick, dam, track, useless, shock, quake, rescue, trap, electricity, dig out, bury, mine, miner, shelter2)重点句子It was felt in Beijing, which is more than two hundred kilometers away・A huge crack that was eight kilometers longs and thirty metres wide cut across houses, roads andcanals・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ere killed or injured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Later that after noon, ano ther big quake which was almost as strong as the first one shook Tangshan.The army organized teams to dig out those who were trapped and to bury the dead..Workers built shelters for survivors whose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三、教学步骤:步骤一阅读前导入1.教师展示四幅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图片,教师首先使用课文中涉及到的词汇或者短语来描述这些画面, 并在描述的过程当中对生词要加重语气,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画面和教师言语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可以加深对词汇的掌握,如果学生没有听懂,教师可以重复描述一次。

高中语文 1.4《唐山大地震(节选)》课件 语文版必修1

高中语文 1.4《唐山大地震(节选)》课件 语文版必修1
精选课件
7.唐山大地震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灾难面前,人们表现出的与自然抗争的勇气和力量, 灾难之后人们的变化,都留给读者很多的思考。可人们面对 灾难的勇气却是值得敬佩的。但灾难之前的人们是否一无所 知,怎样让灾难受损的程度降至最低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 人们去思索。
精选课件
③2010年内地与澳门旅游工作______会议于5月12日在澳门举
行。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参加
会议。
④2010年入春以来,贵州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全省500万人
饮水困难,农作物面临绝收。但干旱打不垮______的贵州人
民,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灾自救工作开始了。
A.剧烈
疑义
应读tā。
精选课件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吞噬
啮齿
装修
熙熙嚷嚷
B.盲人
养育
枭雄
袅袅炊烟
C.一瞥
凋蔽
哂笑
日晒雨淋
D.窒息
竹竿
旗杆
抗振救灾
【解析】选B。A.熙熙嚷嚷—熙熙攘攘,C.凋蔽—凋敝,D.抗
振救灾—抗震救灾。
精选课件
3.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一会儿,发动机______地旋转起来,发出隆隆的轰鸣。 紧接着,飞机抬起头,伸展双翼,迅速地离开地面,平稳地 飞上天空。 ②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______的,可以自道路交通 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 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上一级交管部门在五日内,应当作 出是否受理决定。

4、《唐山大地震》学案

4、《唐山大地震》学案

4、《唐山大地震》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程度,思考地震给人们带来什么。

2、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走进课文】一、字音辨识1、单音字劫.难()废墟.()残垣.()嘈.杂()惊愕.()黑魆.魆()磋.商()焦灼.()窒.息()搬撬.()跛.子()渗.血()呻吟.()吞噬.()柴屑.()改锥.()袅.袅()一瞥.()2、多音字()豁出去()血漉漉豁血()豁达()血迹()一幢楼()解体幢解()人影幢幢()解数字形辨认shú( )罪冷jùn( ) xuān( )闹dú( )职疏jùn( ) 寒xuān( )买dú( )还珠jùn( )工xuān( )染二、熟语积累1、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2、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3、熙熙攘攘:________________4、有条不紊:________________5、相濡以沫:________________6、休戚与共:________________7、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三、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在唐山大地震中,广大军民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不可枚数。

作者为什么拿出笔墨专门记述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这样做,是不是美化或夸大了这些群体的作用?1、2、3、4、作者在文中较多的运用了白描首法和叙述中抒情的手法,请举出例句并作赏析。

《唐山地震》教学设计

《唐山地震》教学设计

《唐山地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唐山大地震的惨烈水准,归纳地震灾害的特点:暴发突然,猝不及防,预测预报困难,成灾广泛,后果严重.2.能明白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推测地震的成因.3.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产生的原因.验证推测的准确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水平和合作探究的水平.4.理解我国古代对地震的探究,理解科学家在地震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侯风地动仪的接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5.地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既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的水平.6.通过唐山地区的重建,对学生实行爱心教育.【教学准备】1.反映唐山地震及其它地震破坏情景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视频资料等.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现代地震仪的资料.3.地震中的逃生技巧资料,演习教具.【教学过程】一、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1. 讲述:今年5.12号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关于地震你知道一些什么?2. 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再全班交流.3. 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资料唐山地震发生的时间,地震的级别,地震给唐山造成了什么样的灾害?4. 地震后发生了什么现象地表形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二、理解地震的形成1. 实验:用一叠纸,木片等物品地表岩层实行模拟实验.注意安全a. 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两手从两边把纸慢慢向中间挤压,观察现象,假如是一层层的岩石当挤压到一定水准时,会发生什么现象?b. 用薄木片实行上面的实验,直到木片折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 问:实验说明了什么3. 讨论: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4. 看P49的小资料,理解地震的形成.三、发生地震时怎样做1.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2. 假如现在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办3. 实行一次课堂演习:发生地震时怎样逃生.四、全课总结:通过学习你明白了一些什么出现地震时,在家里你会怎么做?。

必修1第4单元教学设计

必修1第4单元教学设计

Unit 4 Earthquakes教学设计主题语境:人与自然—人与地震语篇类型:专题报道文本分析: 阅读(Reading)部分题为”地球的一个不眠之夜”,是叙述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的大地震,全文分成四段,第一段讲地震前夕,唐山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反常的现象,这些怪事其实就是地震前的预兆,可惜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警觉,第二段讲20世纪最大的一场地震,就在唐山市发生了短短的15秒钟的地震,就几乎将整个城市夷为平地,伤亡人数达到40多万.第三段讲地震后,城市一片凄惨,紧接着下午又发生了一次强烈的余震,幸存者感到悲哀的同时又产生了惊恐与不安。

第四段讲在解放军的救援和全国各地的支援帮助下,被地震摧毁的城市又开始得以复苏。

文章按照地震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的时间顺序展开。

重点词汇主要涉及地震及危害等,如:earthquake, ruin, injure, destroy, rescue,句式主要涉及有关地震前的迹象,地震中的破坏及地震后的救援。

本文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如何在地震发生时自救,感受到中国人的自豪,树立爱国意识,长大后做个有用之才。

学情分析这是必修一第四单元的阅读课,高一学生通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能够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也已经掌握了略读,查读等阅读策略。

但是本节课文内容涉及到与地震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可能会对理解造成困难。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相关情况,包括地震前发生的一些异常现象,地震发生时整个城市成为废墟一片,以及地震发生后的大援救。

2. 使用略读、查读等阅读方法,找出文章及段落的主题句,进而用关键词归纳段落大意,体会以时间为明线,以人的感情变化为暗线语篇特点。

3. 能够使用所学词汇短语表达自己观点。

4.了解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意识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学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帮助他人等思想品德。

教学重难点1.以主题“earthquake”为引领,进行篇章理解。

语文版必修ⅰ第4课《唐山大地震》精品课件.

语文版必修ⅰ第4课《唐山大地震》精品课件.
《唐山大地震》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3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4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5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6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7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8
唐山市
位于河北省东部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9
一 唐山大地震小資料
• 发生日期:1976年7月28日 • 发生时间:凌晨3:42 • 地震级数:黎克特制7.8級 • 死伤数字:24万多人死亡,16万多人 重伤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14
四 本文主要叙写了灾难后几个 “点”中的人们的反应和状况?
• 看守所
• 盲人居住区
• “方舟”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15
五 探究 • 地震后的看守所是怎样的?犯 人为何没逃跑,反而去救人? • 地震后资希圣和那些盲人在干 什么? • “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大 户”的解体说明了什么?
视频4(反思)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18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10
1976
1986
2003
二 钱钢 (1953 -
- 原为解放军记者,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为 救灾队员之一, 目睹地震灾情及亲身与灾民 接触 - 1986年重访唐山,采访大地震后的死难者家 属及幸存者, 真实地报导大地震的面貌
)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11
中国大型报告文学的典范
–获全国优秀报告文 学奖 • 作品《海葬》、 《蓝军司令》等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12
三 何谓「报告文学」?
- 本文节录自《唐山大地震》 - 《唐山大地震》 属报告文

2018兼有新闻与文学 的特色; - 所记述的必须是真实的人和事;

高中语文唐山大地震教案语文版必修1

高中语文唐山大地震教案语文版必修1

高中语文唐山大地震教课设计语文版必修1高中语文唐山大地震教课设计语文版必修1教课设计设计[教课目的]一、认识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程度,思虑地震带给了人们什么。

二、培育学生剖析归纳、综合归纳、挑选信息、整体掌握的能力和合作研究的能力。

[教课要点、难点]地震留给人们的思虑。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课过程]一、导入由 2003 年我国人民抗击“非典”过程中浮现出的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导入课文。

导语: 1976 年,我国也发生了一同震撼世界的大灾害——唐山大地震,详细情况如何请看第 4 课《唐山大地震》(节选)。

二、研究老师组织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形式可由老师依据学生的状况确立):问题 1:地震后的看守所是如何的?罪犯为何没有逃跑,反而去救人?问题 2:地震后资希圣和那些盲人在干什么?问题 3:“大户”是如何形成的?“大户”的解体说了然什么?问题 4:文中抒怀性的文字极少,但从字里行间却能感觉到作者的感情,联合详细例子说说你的理解。

(可由此延长至相关报告文学的知识)三、小结地震给人们带来的难过是巨大的,可人们面对灾害的勇气倒是值得敬重的。

但,灾害以前的人们能否全无所闻,如何让灾痛苦损的程度降至最低,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人们去考虑。

四、迁徙人类历史长河中有数不尽的灾害,有人类自己的流血矛盾,有自然带给人类的无情毁坏。

那么,人类应如何与自然相处呢?(引入对防震抗震、自然资源、环保等问题的议论。

可择其一,视时间而定。

)五、总结从地震带给人们教训的角度总结。

六、板书设计唐山大地震(节选)士兵:忠于职责监犯盲人特别的抢险队伍大户:相互救援思虑?1。

语文版ⅰ第4课(唐山大地震)精品资料

语文版ⅰ第4课(唐山大地震)精品资料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0
1976
1986
2003
二 钱钢 (1953 -
- 原为解放军记者,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为 救灾队员之一, 目睹地震灾情及亲身与灾民 接触 - 1986年重访唐山,采访大地震后的死难者家 属及幸存者, 真实地报导大地震的面貌
)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1
中国大型报告文学的典范
视频4(反思)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8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4
四 本文主要叙写了灾难后几个 “点”中的人们的反应和状况?
• 看守所
• 盲人居住区
• “方舟”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5
五 探究 • 地震后的看守所是怎样的?犯 人为何没逃跑,反而去救人? • 地震后资希圣和那些盲人在干 什么? • “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大 户”的解体说明了什么?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6
六 小结
•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 的,可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却 是值得钦佩的。但,灾难之前 的人们是否一无所知,怎样让 灾难受损的程度降至最低等等, 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人们去思 索。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7
七 相关链接
视频1 (福建)
台风桑美
视频2(浙江) 视频3(救灾)
《唐山大地震》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3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4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5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6源自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7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8
唐山市
位于河北省东部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大地震》教案
[教学目标]
1、慰藉死难者的同时,也让新生一代了解那场灾难,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是如何战胜苦难、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

2、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1、本文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的?
2、地震留给人们的启示和教训。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联系背景)
日历翻开到7月28日,时钟倒转回了31年前,历史凝固在凌晨3时42分56秒,一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短短的十几秒,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公路开裂,铁路弯形,地面喷水冒砂,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了瓦砾之下,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被夷为一片废墟。

242419人丧生,36万多人受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58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了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3675位孤寡老人,4204个孤儿……这就是唐山大地震。

二、感受地震的惨烈情景
多媒体播放几张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照片。

三、自主探究
以组为单位,研究几个问题:
1、在唐山大地震中广大军民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不可胜数,课文为什么节选了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
指导:报告文学一般分为三个种类:典型人物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本文属于重大事件报告文学。

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强调交待事件的全过程及其重点,涉及社会生活面比较广泛。

它通过事件本身及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来体现主题思想,事件贯穿全文,而人物刻划则服从于事件展示。

写到的人物往往很多,对多个人物进行简略的粗线条的描写。

往往要写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点。

写作时一般都采用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方法,也就是在交待事件和揭示问题的过程中,把镜头
对准一个又一个的人,寥寥数笔,白描勾勒。

当然,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和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要使人物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再现人物语言。

常常用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要写好人物生存的活的社会环境,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反映,发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会意义。

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尚且如此,其他人自不必说了。

2、“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又因何而解体?
指导:“大户”是在灾后自觉形成的,又因“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那私有财产在他们各自的‘铺位’前越堆越高的时候,那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上的维系开始解体了。

充满生命活力的是顽强的‘私有’观念”而解体了。

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报告文学实际上是一种强有力的特殊宣传工具,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

作为时代产物的报告文学,强烈地体现时代精神,把具体事实放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局中衡量,反映当代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

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

当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时期,提倡公有制观念,反对私有制观念。

尽管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却正体现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的特点。

3、哪些地方运用了白描手法?哪些地方运用了叙述中抒情的手法?
指导:(1)报告文学反映和推动现实的功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读者阅读的目的是扩大认识。

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对读者产生的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是重视虚构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这是报告文学经常产生轰动效应,社会作用比较直捷的根源。

因此报告文学在表达方式上最必不可少的手法为白描手法,即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例如:“铁门伏卧在灰土中,岗楼碎成一堆乱石”,寥寥几笔,灾难的破坏力可想而知;“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走在被晒得滚烫的路上”,短短几句,盲人的执著与艰辛刻画得淋漓尽致。

(2)融情于叙。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避免了直接的议论,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了叙述之中,渗透到了素材的选择之中。

例如:“整整一天啊,这支刺刀下的救险队伍,没有一刻停歇。

囚犯们无言地苦干着……”等,能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

四、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研究两个问题
1、地震给们们留下的极为深刻的启示和教训有哪些?
(震前预报、建筑物的防震设施、地震的应急准备、正确对待外援)
2、怎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指导:21世纪的人类对于战争带来的惨剧怀有深刻的记忆和高度的警觉,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纪念日,缅怀战争的死者,祈祷人类的和平。

相形之下,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高度警觉和理性的整体防御,还刚刚开始。

我们应该重视能源、环保、防震搞灾等自然问题。

五、小结
大作家雨果曾说过:“回忆是力量之源”,今天,我们站在新世纪回望36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凭吊死难者的同时,也让新生一代的你们了解那场灾难,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是如何战胜苦难、创造们人间奇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