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优秀的散文。
这篇文章以一个简单的植树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一个“植树人”的人生故事,表达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切热爱,并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深入认识“生命的忍耐、顽强和奋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也应该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接受文本的内涵和价值,培养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理解“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生词、词组及主要观点。
2、技能目标:能根据文章内容辩证思考,总结文章的思想主旨,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爱护植物的情感、并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文章中的意象、主题思想及文章情感表达。
2、难点:文本中的比喻、象征手法、形象描写等。
三、教学方法1、课前预热:通过图片展示、环保资讯传达、对话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植树和环境保护的兴趣,引导学生对话分享。
2、整体阅读:给学生大段时间阅读文本、感受文本中的美感,并引导学生回答一些具体问题,辅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3、分段探究: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寓意阐释;鼓励学生归纳出作者阐述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体会。
4、情感受教:通过演示小植树场景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树的艰辛和快乐,并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加入保护环境行动中。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1:预热让学生看一组植树的照片,并回答以下问题:1、大家对这组图片有什么感受?2、如果真的有机会去植树,你的心情会怎么样?3、大家知道什么样的人会去植树吗?为什么?教学步骤2:整体阅读让学生试读一遍《植树的牧羊人》文章,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觉得文章在讲什么?2、大家是否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教学步骤3:分段探究1、学生自习时间内,对照文本中“植树夫妇”、“植树拔沟人”、“植树黄土人”等词语,思考他们之间的联系。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主题和结构。
(2)学习生词和短语,扩大词汇量。
(3)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思维导图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阅读文章《植树的牧羊人》。
2.学习生词和短语。
3.分析文章主题和结构。
4.思维导图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和主题。
(2)学生分享对植树和环保的认识和经验。
2.阅读文章(15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习生词和短语(10分钟)(1)学生查找生词和短语,理解其意义。
(2)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掌握。
4.分析文章主题和结构(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主题和结构。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全班讨论。
5.思维导图和写作练习(15分钟)(1)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绘制思维导图。
(2)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练习。
6.总结和反思(5分钟)(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3.学生对文章主题和结构的分析能力。
4.学生的思维导图和写作练习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文章《植树的牧羊人》。
2.生词和短语表。
3.思维导图和写作练习纸。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在学习生词和短语时,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3.在分析文章主题和结构时,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6篇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1精彩开篇词画家,用他的画笔,在一卷长长的宣纸上,在大片的空白中,绘出青山的苍翠。
而他却远离浮躁,回归自然,孤独地行走在茫茫荒漠中,挥起锄头,把一片荒漠变成绿洲,一个简单而深邃的形式,便承担起此重任,那瑰丽的风光将永远深深地印在我们灵魂的深处。
学习目标1.领悟并学习传神的肖像描写。
2.学习人物的无私精神和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风雨中奋斗搏击。
假如生命是鹰,不要畏惧困难,要张开翅膀在碧海蓝天中自由翱翔。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不随波逐流之船,不惧困难之鹰——植树的牧羊人。
二、自学指导(一)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废墟(xū) 干涸(hé) 坍塌(tān) 戳(chuō)酬劳(chóu) 流淌(tǎng) 水渠(qú) 乍看(zhà)2.解释下面的词语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溜达:散步,闲走。
刨根问底:追究底细。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毛,地面上的植物。
3.作者简介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三、自学指导(二)(一)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交流点拨】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和、忠厚内敛、认真细致的高贵品质。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 1一、独到而精准的文本解读切口文本解读的切口,最能显现老师的个性与功力。
《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长达三千字的小说。
“长文短教”的设计技巧在于选点切入。
肖老师深谙本文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巧妙抓住结构全文教学过程的一个词——“奇迹”,用这一“奇迹”纵横连贯全课的教学内容,带动全篇课文的阅读品析,从而创造了这一堂师生都能引发共鸣的“奇迹”般的课。
肖老师抓住“奇迹”二字,先让学生圈点勾画,引领学生从“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高原变化,老人特征,行文思路,抒情议论”四方面内容理清全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点带面,让学生透过文字见证奇迹的产生。
再将切口定在牧羊人完成奇迹的精神支撑的原因探寻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阅读相关文段,体会牧羊人要把一个不毛之地变成繁盛葱茏的地方,完成这个奇迹的精神支撑有爱、细心、认真、低调、毅力、安静、专心、舍弃自我、信念坚定,坚持信仰等等,从而理解牧羊人的形象特征。
然后顺势一转:“这篇文章也创造了奇迹,除了老人的精神以外,除了细腻的描写以外,除了高原的变化以外,你认为创造奇迹归功于作者怎样一种写法?”最后这个教学活动,肖老师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精心构思故事,如何运用手法巧妙包装故事,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叙述者——“我”在小说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
肖老师在其《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中谈到:“我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思维:把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一一地罗列在纸上,以‘最需要’原则进行取舍,做出有选择性的要点明晰、线条简洁的组合,寻找最好的教学点,以点带篇,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引导学生走进小说隐喻的世界和我们的现实社会。
”我想,这堂课的三个教学活动正是体现了肖老师独到的教学眼光和对文字高度敏感力,也是他这一教学思维的最好力证。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单词和短语。
(2)了解课文中的主题以及主人公牧羊人的故事,从中体会植树造林的意义。
2)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对植树造林的兴趣和动力。
1.2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课文中的主题以及主人公牧羊人的故事,从中体会植树造林的意义。
2)难点:掌握难度等级不同的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1.3 教学流程1)课前热身(5分钟)通过让学生看图片或者短视频引导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对于植树造林的兴趣。
2)新课呈现(20分钟)(1)播放视频,讲解植树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森林砍伐的危害。
(2)朗读课文,并询问学生是否理解所学单词和短语。
(3)重点讲解生词,并制作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进行词汇教学。
3)活动设计(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分别模拟牧羊人讲述植树的故事,并进行表演。
4)课后延伸(5分钟)提醒学生及其家长注意环保,进行植树行动并将学习成果反馈给老师。
1.4 教学工具1)黑板2)PPT3)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工具4)图片、笔记本电脑等辅助材料二、课后反思本次教学中,学生的反应积极,课堂氛围良好。
然而,本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然的。
2.1 教学亮点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通过视频和图片引入,让学生对于植树造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多种渠道的词汇教学方法。
通过制作各种辅助材料,引导学生掌握关键词汇。
3)合作学习方式的采用。
让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既锻炼了口语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2 存在问题1)难度管理不当。
本次教学中,涉及词汇过多,其中有的难度属于较高级别。
部分学生对于这些单词无法完全理解,影响了听力理解能力。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一、教案简介《植树的牧羊人》教案是一份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案,通过对法国作家让·乔诺的小说《植树的牧羊人》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牧羊人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习牧羊人坚持不懈、热爱大自然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树的牧羊人》的故事情节,把握主人公牧羊人的形象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牧羊人坚持不懈、热爱大自然的精神,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牧羊人形象的把握。
3. 作品主题的领悟。
四、教学难点1. 牧羊人坚持不懈的精神如何体现。
2. 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植树的牧羊人》。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小组讨论卡片。
4. 作业本。
一、课堂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让·乔诺及其作品《植树的牧羊人》。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牧羊人的认识。
二、故事梗概(15分钟)1. 教师讲述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关注牧羊人的形象特点。
2. 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的感悟。
三、人物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牧羊人的品质,如坚韧、善良、热爱大自然等。
四、主题探讨(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从作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谈收获,布置作业。
作业:1. 复述故事情节。
2. 写一篇关于牧羊人精神的作文。
教学时间安排:第一课时:课堂导入、故事梗概、人物分析第二课时:主题探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六、深入分析(2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牧羊人的人物形象,如他为什么能坚持下去、他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等。
七、感悟分享(15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对牧羊人精神的理解。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让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于追求自己梦想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将荒凉的山区变成了绿洲的感人事迹。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坚持不懈”、“改变命运”等。
2.3 教学难点理解牧羊人植树造林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获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牧羊人植树造林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导入新课。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牧羊人植树造林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文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环境保护行为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5.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环境保护和人生哲理的书籍,拓展知识面和思维深度。
5.3 实践行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6.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设计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牧羊人通过坚持不懈地植树,将荒凉的斜坡变成了绿洲的故事。
文章通过牧羊人的实践,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传达了坚持与奉献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有较高的兴趣。
但他们在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深层寓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牧羊人的品质,感悟文章所传达的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牧羊人的形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牧羊人的坚持与奉献精神,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牧羊人的形象;2.难点:分析牧羊人的性格特点,感悟文章所传达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4.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悟牧羊人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2.教案:准备详细的教学过程,确保教学有序进行;3.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斜坡变为绿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怎么发生的?引入课文《植树的牧羊人》。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关注牧羊人的植树实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牧羊人的语气、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牧羊人的性格特点,如坚持、耐心、奉献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牧羊人的植树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掌握并运用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讲述一个牧羊人坚持不懈地植树,最终将荒凉的牧场变成了绿洲的故事。
关键词汇:牧羊人、植树、荒凉、绿洲、坚持不懈、环保意识、团队合作。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关键词汇的掌握和运用。
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运用词汇和短语进行表达。
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和情节,解释关键词汇。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实践法:通过植树活动,培养环保意识。
3.2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故事背景和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环保主题。
第二步:讲解关键词汇,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第三步: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四步:组织植树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培养环保意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练习的答题情况来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在分组讨论和植树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合作表现。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对活动的感受。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故事文本:《植树的牧羊人》的故事文本。
参考资料:相关的环保资料和团队合作的研究资料。
5.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中。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对环保和团队合作看法。
推荐相关的书籍和电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章:教学设计6.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牧场变为绿洲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故事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植树的牧羊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本文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感受牧羊人的奉献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3、分析文中牧羊人和树苗的形象,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
4、深入探讨文章主题,领悟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植树造林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提问:你们知道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吗?(3)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会从事植树造林的工作?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品质?2、阅读环节(1)请学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2)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中对牧羊人和树苗的描写,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用词。
3、分析环节(1)请学生分析牧羊人的人物形象,通过文中细节描写,探讨牧羊人的精神品质和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树苗的象征意义,以及植树造林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3)提问:文章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学生找出这些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4、深入探讨环节(1)请学生深入探讨文章主题,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人生哲理。
5、写作环节(1)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在植树造林这个问题上的看法。
(2)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思考自己能够为环境保护做出哪些贡献。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植树的牧羊人》一文,深入探讨了环保、奉献、坚持不懈等主题,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关注环保问题,珍惜自然环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优秀8篇)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优秀8篇)自主合作交流,各抒己见,珍视独特体验。
篇一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对于小说的主旨,应倡导学生多元化的解读。
如何设计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点燃学生探究主旨的火花,时时困扰着我。
苦苦思索后,我决定从探究牧羊人的幸福入手,先后抛出两个问题:“牧羊人种树之初幸福吗?”“牧羊人在种树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了吗?”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追寻牧羊人最初种树的目的。
对于种树过程中牧羊人的幸福体验,学生兴趣浓厚,畅所欲言,有的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读出“思念是一种幸福”;有的从“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
”体会到“心无旁骛地做事也是一种幸福”;有的从“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领悟到“满足也是一种幸福”;有的从“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
”体会到“身体健康也是幸福”。
这正是课堂上呈现的百花齐放、不曾预约的精彩。
但是,本节课仍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学生课堂读书、圈点勾画的时间偏少,对文本缺少更细致深入的挖掘和思考;讨论时间偏少,流于形式,未真正落到实处;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不够丰富等。
今后我将在语文园地中不懈追求,不懈探索,力争打造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心得篇二一堂好的阅读课,需要有恰当的适合学生的文本解读,有充满语文味的语文活动,有语文素养的有效训练,有学生精神成长的积极引领。
在本堂课中,吴老师通过自己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引领学生穿行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不断开启学生对文本的新的认识,深入理解幸福的内涵,完成了一次语言文字的畅游和人文精神的探寻。
一、文本解读既适合教学,又凸显深度。
《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外国小说,文字浅显易懂。
七年级的学生读起来并非难事。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种树的基本知识和牧羊人的形象特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模拟牧羊人的种树过程,并能够描述其特点。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牧羊人的执着和勇气,培养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种树的基本知识:种树的步骤、注意事项等。
2. 牧羊人的形象特点:孤独、坚韧、执着等。
3. 种树过程的模拟:学生模拟牧羊人种树的过程,体验其中的艰辛与乐趣。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故事或图片导入种树的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种树的基本知识和意义。
2. 种树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种树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种树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3. 牧羊人形象分析(10分钟)
教师展示牧羊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牧羊人的形象特点,如孤独、坚韧、执着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特点对种树的影响。
4. 种树过程模拟(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模拟牧羊人种树的过程。
教师提供道具和场景,学生扮演牧羊人,体验种树的艰辛与乐趣。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种树的重要性和意义。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种树的短文,要求描述种树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5篇)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5篇)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1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
2.结合关键词句,初步把握牧羊人形象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
2.初步把握牧羊人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全面提取信息,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动画片《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动画片是加拿大动画大师弗雷德里克贝克花费五年时间手绘了约两万张图片制作而成的,这部片子获得第六十届奥斯卡(1988年)最佳动画短片奖等三十多项国际电影奖。
你们知道吗,这部优秀的影片改编自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创作的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篇文章。
这是有关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的身份是个“牧羊人”。
这个牧羊人在做什么呢?他在“植树”!他为什么植树?植树以后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探寻究竟。
(教师依次板书“人”――“牧羊人”――“植树的牧羊人”)这节课的学*,我们要完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任务:班级电视台要为要为本文的主人公――牧羊人,拍一个五至十分钟的纪录片,我们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初步的脚本框架,配上相应的解说词,大家在学*过程中要注意搜集相应的信息。
(二)借助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任务一:根据文章,确定脚本内容。
1.在不改变文章内容和顺序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为纪录片安排哪几部分内容?请概括出来。
(学生默读全文,快速划分文章层次,交流。
)2.丰富每一部分的内容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来。
学生再读全文,按文章详写的“我”与牧羊人的三次见面的情形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归纳要点,填写表格。
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初遇牧羊人再逢牧羊人最后一次相见任务二:认识人物,把握人物形象。
3.根据文章所写,讨论:在纪录片中,该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牧羊人?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人物的词句,归类整理,交流。
(1)直接刻画牧羊人。
(2)借助别的内容来表现牧羊人(侧面烘托)。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9篇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9篇《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读读写写的词语。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7篇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须要用到教案来协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白话文的我细心为您带来了《植树的牧羊人》教案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篇一:教学过程篇一(一)情境导入画家,用他的画笔在长长的宣纸上,在大片的空白中,绘出青山绿水,而他远离浮躁,回来自然,孤独的行走在茫茫荒漠中,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漠变为绿洲。
这个人是谁?他做出了怎样的壮举?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植树的牧羊人》。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预习与沟通1、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难点。
2、检测学生预习状况,督促学生字词积累。
栋( ) 戳()慷( )慨废墟( ) 坍()塌琢()磨( )刨( )根问底微薄( )薄()荷3、重点词语词义驾驭。
慷慨:不毛之地:刨根问底:4、作者及其作品简介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闻名作家、电影编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卒,在经验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决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的作品获奖许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闻名的作家之一。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傲慢,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闻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三)初次默读,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每分钟进入视野的文字不少于400字,一挥而就读完全文,默读的同时要勾画关键,可参看老师课件提示的信息勾画,并试着概括课文内容,训练用时6分钟。
2、考考你的"记忆力,抢答课文的主子公是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家庭状况:_______________职业:___________爱好:_______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内容,掌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牧羊人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牧羊人精神品质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 如何引导学生将牧羊人的精神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牧羊人的精神品质。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牧羊人精神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深入体会牧羊人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植树的牧羊人》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课件。
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和背景。
2.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内容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阐述牧羊人的精神品质。
4.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牧羊人精神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深入体会牧羊人的精神。
七、课后作业:2. 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分析其是否体现了牧羊人精神。
八、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感悟文章,评价学生对牧羊人精神的理解程度。
2. 在课堂上分享学生选择的实际例子,评价学生将牧羊人精神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植树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植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邀请一位具有牧羊人精神的人来校讲座,分享其故事和经历,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
十、教学反思: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文复述: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深入理解角色心理和情感。
3. 小组竞赛:设计关于课文知识的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4. 主题演讲:鼓励学生围绕“牧羊人精神”的主题进行演讲,培养学生的公共表达能力。
植树的牧羊人的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并掌握植树的牧羊人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1.2 教学内容:故事背景介绍主人公牧羊人的介绍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述故事背景和主人公牧羊人的介绍学生听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第二章:植树的意义2.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并掌握植树的重要性和意义。
2.2 教学内容:植树对环境的影响植树对生态系统的贡献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植树对环境的影响和植树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学生听讲并参与讨论第三章:牧羊人的植树计划3.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并掌握牧羊人的植树计划和实施过程。
3.2 教学内容:牧羊人的植树计划制定牧羊人的植树实施过程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述牧羊人的植树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学生听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第四章:树木的种植与养护4.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并掌握树木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
4.2 教学内容:树木的种植方法树木的养护技巧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树木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学生听讲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第五章:植树的牧羊人的影响5.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并掌握牧羊人的植树行动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牧羊人的植树行动对环境的影响牧羊人的植树行动对社会的影响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述牧羊人的植树行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学生听讲并进行讨论第六章:植树的牧羊人与社区参与6.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并掌握牧羊人如何鼓励社区成员参与植树活动的重要性。
6.2 教学内容:社区参与植树活动的意义牧羊人如何激励他人参与植树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社区参与植树活动的重要性学生听讲并讨论如何鼓励他人参与植树第七章:植树的牧羊人与可持续发展7.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章,理解牧羊人的植树行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牧羊人的植树行为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7.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学生听讲并分析牧羊人的植树行为如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八章:植树的牧羊人的故事评价8.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学会评价牧羊人的植树故事,并理解其深层含义。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植树的牧羊人教案第1篇《我们的植树节》活动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的植树节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具有保护树木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我们国家的植树节,了解保护树木的途径和方法,下面是关于幼儿园《我们的植树节》活动教案的内容,欢迎阅读!◆ 活动目标:(1)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我们国家的植树节。
(2)具有保护树木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3)了解保护树木的途径和方法。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植树节的相关活动;学会了用水壶给植物浇水。
材料准备:水、大水桶、班级卡片、水壶。
◆ 活动重难点:重点:体验植树节的快乐。
难点:能更好地与伙伴合作,相互帮助。
◆ 活动过程:1. 介绍植树节的来历师:小朋友们,今天是3月12号,也就是植树节。
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植树节吗?(为了鼓励人们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设立的)2. 带领幼儿朗诵有关植树节的儿歌小朋友,快快来,大家一起来植树。
小树苗,要长大,需要我们去爱护。
你爱树,他爰树,小树长成通天树。
3. 认领树木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的院子里,将代表本班级的卡片系在树枝上,要求本班幼儿定期为这棵小树松土和浇水,让幼儿能够亲身体验爱护树木的快乐。
4. 指导幼儿给小树浇水对幼儿的要求:水壶里的'水要少装一点,因为小树喝多了水,也要生病的;取水时不能拥挤,要按照先后顺序;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提水的路线和返回的路线要记清,以免撞到其他小朋友。
◆ 活动延伸请幼儿在假期和父母一起去郊外认领小树,这不仅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更能将保护环境发张成一件长久的乐事,让幼儿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拓展:为了积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年11月8日在内罗毕发起“为地球植树:10亿棵树运动”。
这一运动计划2007年在全球种植最少10亿棵树。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植树的牧羊人》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学会在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学会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并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3.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2.思考:你认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3.出示表格总长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即间隔(米)两端都种间隔数棵数我的发现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二、课堂达标1.算一算在全长20xx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
一共安装了多少座路灯?2.想一想学校校园内一条小路的一旁从头到尾共有35棵树,每两棵树相距5米。
这条小路共有多长?3.楼梯问题学校教学楼每层楼梯有24个台阶,老师从一楼开始一共走了72个台阶。
老师走到了第几层?三、知识拓展广场上的大钟7时敲7下,12秒敲完,10时敲10下,需要几秒钟敲完?《植树的牧羊人》教案「篇二」活动名称:实践活动“我们植树去”活动目标: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有爱护树木的意识。
2、能参与幼儿园的绿化行动,争做幼儿园小主人。
策划者:xx活动对象:中班级部活动准备:1、小组准备小树苗一棵、水桶、小铲;2、查看幼儿园需要补种的树苗3、植树流程一张活动过程:1、提出活动要求:要求:找到需要补种小树苗的地方,小组合作种植2、幼儿按照植树流程小组合作植树植树流程:挖土——埋树根——培土——踩实——浇水重点指导:劳动前先分工,不争抢3、参观我们种植的小树苗,体验成功的喜悦。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篇三」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教学目标
①指导学生学会勾画关键词句,并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②指导学生学会迅速筛选信息,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 细读课文,指导学生赏析重点段落,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 通过感受牧羊人坚持种树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学会一些做人的意义和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 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
2. 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3. 抓住议论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今天,让我们走进《植树的牧羊人》,看看是怎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方法指导
1. 用一分钟400个字以上的阅读速度阅读课文,默读完全文大约用6至7分钟。
2. 用笔标好段落序号,画出不会读的字词。
3. 找出作者评议的段落和记叙的段落,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2)检测默读课文效果
1. 检测同学们默读完课文后对全文字词的认知情况。
2. 明确作者评议的段落和记叙的段落,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老师提示:
①文中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的几次会面?(三次)
②文中重点叙述这三次见面的具体时间?(1913年1919年 1945年)
③文章叙述的段落就是从哪一段到哪一段?(第2段到20段)从1913记叙到1945年,这样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写作顺序?(时间)
④那么剩下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记叙呢还是“我”的评议(感受、看法、观点、见解等)?(第1段和第21段评议)
⑤纵宽全文,作者先评议再重点叙述三次见面,最后再评议,这是怎么样的写作结构?(总-分-总)
老师小结:
这一环节我们主要训练通过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明白了文章先通过“我”对牧羊人总的评议,然后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我”与牧羊人重点的三次会面的经历,最后再写“我”对牧羊人总的评议,文章这样采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写作文时也学学这种写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细读课文,赏析重点段落,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三、细读课文,赏析重点段落,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老师:在第一环节我们知道文章重点写了牧羊人,主要写了他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坚持植树35年,最终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
那么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
(1)文章描写了牧羊人的哪些性格特征?文章哪些地方的描写最能打动你?
请结合课文具体的段落或句子进行分析。
学生自由赏析,老师适时提示:
1.明确本文叙述的重点是牧羊人植树,再缩小范围从文中查找具体描写牧羊人
植树的段落或句子,再分析。
2.回忆一些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3.重点赏析牧羊人选橡子的过程(第7段)和种橡树的过程(10),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两段,分个别朗读、老师范读和全体学生朗读赏析。
学生明确:
①选橡子的过程:动作描写,动词:拿-倒-散-挑-分-挑-分-拣-挑,(认真、仔细、执着、有耐心等),一系列动词把牧羊人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生怕有一棵发不了芽,与下文种橡子时的“轻轻地放”“仔细盖”相照应,也为下文橡树长大成林作了铺垫。
②种橡树的过程:动作描写,动词:爬-停-用-戳-放-盖。
(认真、坚韧、高尚无私等),生动传神的动词描写写出了牧羊人种树时的认真、买力和对橡子的爱惜,可见其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伟大,表达了我对他由衷的敬佩之情。
(2)在牧羊人坚持不懈的植树下,往日荒芜的高原有了哪些变化?字里行间流露出“我”怎样的思想情感?
老师提示:
你从哪些段落看到这些变化的?请学生自由找出,学生找出变化段落并整体朗读赏析。
学生明确:
这些变化与前文荒芜的高原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变化:牧羊人种的树长大成林,荒芜的高原变成了绿洲,表达了“我”对牧羊人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四、把握文章主题,拓展延伸。
牧羊人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绿洲,这种创造生命的奇迹令作者由衷地发出了对牧羊人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这种情感在课文首尾两段就有了很好的评价,反复朗读这两段,谈谈自己的认识、感悟和收获。
提示:
学生思考,也可以互相导论,善于抓住关键词句来谈认识。
拓展延伸: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种植着希望和幸福。
试举例,过后希望同学们用一段话记录他们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将对自己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关爱,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绿洲的故事。
启示我们:心存善念必有善报,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
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像牧羊人一样在生活中多多“种树”,种植着自己的希望和幸福!
六、板书设计
总评(1)
认真、仔细
有耐心、勤劳
分(时间)叙(2-20)坚持不懈、无私奉献
总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