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济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同济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摘要:本文由新祥旭考研聂老师xxx-nls为大家详细解析同济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同济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考试科目、研究方向介绍、本专业近3年复试分数线对比、本专业近3年报录比情况、本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往年录取名单及同济大学备考经验。
一、同济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考试科目情况:
招生院系(040)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学术学位)研究方向
01 工程经济与项目评价 03 投资决策分析
02 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 04 技术创新管理
初试
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241)法语任选一门
科目3 (303)数学三、(301)数学一任选一门
科目4
(817)经济学、(818)管理学概论、(812)机械设计、(814)工业工程、(825)自动控
制原理、(838)交通运输工程基础任选一门
复试内容
《技术经济及管理》或《管理学概论》(初试时未选后者,复试科目必须为《管理
学概论》)
学习和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就业
备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二、同济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复试分数线
年份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政治外语业务课1 业务课2 总分2018 120104 技术经济及管理60 60 90 90 350
2017 60 60 90 90 350 2016 60 60 90 90 350
三、同济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报录比
年份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全日制录取人数非全日制录取人数
2018
120104
技术经济及
管理122 6 0
2017 79 9 0 2016 66 8 0
四、同济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参考书目
(817)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818)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概论》(第四版),尤建新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
《管理学》(13版),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2017 (812)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第九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14)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基础》(修订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汪应洛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基础工业工程》(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易树平,郭伏主编,2006. 《物流工程与管理》,徐克林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第1版,2012.第2版
(825)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3
《现代控制系统》(英文影印版第十二版),Richard C. Dorf, Robert H.Bishop,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7 《Foundation of Modern ControlTheory》,许维胜,朱劲,王中杰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1 (838)交通运输工程基础
《交通管理与控制》,吴兵,李晔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第四版,2010年;
《城市交通规划》(原著第二版),迈克尔·D·迈耶著,杨孝宽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运筹学方法与模型》,傅家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五、同济大学2018年技术经济及管理录取名单(不含推免生)
序号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备注
1 102478000000930 李芳技术经济及管理350 297 774
2 102478000001228 钱幼文技术经济及管理387 305 823
3 102478212006786 朱堃源技术经济及管理360 287 770
4 102478322009022 黄雨生技术经济及管理354 293 773
5 102478450715223 刘昕技术经济及管理294 257 661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6 102478511015555 陈婷技术经济及管理391 275 784
六、同济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指导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
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报考院校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