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整理完全版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交通工程学: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研究内容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研究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第二章1.视力适应:由明处到暗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叫暗适应;由暗处到明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叫明适应。
暗适应通常较明适应所需时间长。
2.饮酒的危害:血液酒精浓度增高时,中枢神经的活动逐渐变的迟钝,酒精对人体的麻醉作用会造成记忆障碍。
饮酒者的记忆和认知能力低落,往往对饮酒时自己的言行健忘。
3.汽车的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发动机的性能和舒适性等。
4.汽车的动力性通常用三个指标来评定,即汽车的最高车速V(max),汽车的加速度或加速时间t,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i(max)。
1)最高车速:无风条件下,在水平、良好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行驶速度。
2)加速时间:汽车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通常用加速时间和加速距离来表示。
3)汽车爬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用Ⅰ挡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表示。
5.行驶阻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和惯性阻力。
第三章1.交通量的表达方式:1)平均日交通量ADT,2)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3)月平均日交通流量MADT,4)周平均日交通量W ADT,5)周日年平均日交通量,6)小时交通量,7)高峰小时交通量,8)第30小时交通量。
2.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的高峰期间连续60min的最大交通量,单位为辆/h。
3.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交通量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序号第30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
4.一年内月交通量的变化:K(月)=AADT/MADT=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5.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12个月的月平均日交通量的总和/12。
6.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推算的高峰小时流率的比值称为高峰小时系数PHF。
7.流动车法:一般需要有一辆测试车,小型面包车或工具车最好,吉普车或小汽车也可以,尽量不要使用警车等有特殊标志的车,以工作方便、不引人注意、座位足够容纳调车人员为宜。
交通工程学复习整理(全)
3.延误调查如何清点车辆:每到一个清点时刻(如30s)都要清点停车入口(或拟调查的车道)上的所有车辆,不管它在上个清点时刻(如15s)是否被清点过
4.描述速度密度空间模型
5.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道路前方危险的标志,计有30中,42个图式,形状为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色图案。
多选题
1.典型公路网布局形式: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杈形等
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带形、放射形、环形放射
2.交通量空间分布特征:城乡分布(城市>近郊>远郊>乡村),路段上的分布(随各路段等级、功能、所属区位不同而不同,用路网交通量分布图表示),交通量方向上的分布(一条道路往返方向上交通量在某些时刻不平衡),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交通量不大时右侧比重大,随交通量增大靠近中心线的车道交通量比重增大)
系统中的平均消耗时间:
D均=N均/λ +1/μ
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
W均=Q均/λ
4.周期时长 T =13330P/ 1333-Ve
Ve=(V+0.5H+0.6L)/n
Ve:等效交通量(辆/h,直行)
V:交叉口进口实际交通量(辆/h)
H:公交车火车车辆数(辆/h)
L:左转车车辆数(辆/h)
n:进口有效车道数
6.车均延误的计算:总延误=总停驶车辆数X抽样时间间隔(辆·S)
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驶车辆数(S)
入口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入口交通量(S)
简答题
1.交叉口延误时间调查方法:a.点样本法:在停车线附近的路侧人行道上,3~4名观测员一人手持秒表,按预选定的时间间隔(如15秒)通知其余2~3名观测员,一名观测员记录停在停车线后的车数,另一名观测员记录停驶数和不停驶数,重复过程直至取得样本。b.抽样追踪法:测量引道延误段长度,已知入口引道的畅行行驶速度,计算出引道畅行行驶时间。道路情况改善前的平均引导时间减去改善后的平均引道时间即得出交通改善所降低的引道延误值。
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体的数量。
交通量分为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一般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方向的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量:是指一天内的高峰期间连续60分钟的最大交通量,单位辆每小时。
或一日内以小时计的交通量的最高值。
它是影响道路交通畅通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峰小时流量比: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全天交通量的比值,反映高峰小时交通量的集中程度,并可用于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日交通量之间的换算。
某高峰小时内连续5min或15min交通量最大的时段称为高峰小时内的高峰时段,并把高时段的交通量推算得到的小时流率称为高峰小时流率。
地点车速:车辆驶过道路某断面时的瞬时速度。
区间车速:车辆驶过某段路程的长度与所用总时间之比。
时间平均车速:车辆通过道路某断面时观测时间内地点车速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区间平均车速: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当观测长度一定时,其数值为地点车速观测值的调和平均值。
85%位车速:在观测到的车辆总数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之下,此速度作为该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
时间占有率:指在道路的观测断面上,车辆通过时间累计值与测定时间的比值,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空间占有率: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汽车投影长度总和占车道长度的百分率,在实测中,一般测量路段上的车辆总长度与该路段长度的百分比。
车头间距:同一车道上行驶的连续车辆中,前后两车车头与车头之间的距离。
延误:实际旅行时间与驾驶员期望的旅行时间之差;原因:由于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
固定延误:指由交通控制、交通标志、交通管理等引起的延误。
行程延误: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的实际时间与计算时间之差。
停车延误:车辆由于某种原因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产生的延误等于停车时间。
排队延误:车辆排队时间与不拥挤条件下车辆以平均车速通过排队路段的时间差。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2.交通流3.交通流特性4.交通量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6.小时设计交通量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 10.行驶车速 11.行程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13.临界车速 14.设计车速 15.车流密度 16.车头间距17.占有度 18.延误 19.固定延误 20.运行延误21.停车延误 22.排队延误 23.引道延误 24.引道延误段25.引道时间 26.道路通行能力或称交通容量 27.道路条件28.交通条件 29.基本通行能力 30.可能通行能力 31.实用通行能力32.服务水平 33.饱和流量 3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5.交通管理36.信号相位 37.信号周期 38.最佳周期时间 39.最短周期时40.绿信比 41.绿灯间隔时间 42.最短信号周期 43.最佳周期44.绿信比 45.道路交通事故 46.轻微事故 47.一般事故48.重大事故 49.特大事故 50.可听阀 51.痛阈52.声压 53.声压级 54.声波的频率 55.声的频谱56.响度 57.响度级二、填空题:1.交通控制通常分为三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2.用来描述车流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变量称为车流基本参数。
3.交通流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交通量调查是调查道路各点交通量在时间上分布的特点以及各路段交通量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包括车辆组成的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
5.速度调查主要指车速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OD调查即出行起止点调查,包括调查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等。
7.预测的交通量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00365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1、交通工程学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答:交通工程学不仅是把道路工程学、汽车工程学、运输工程学和环境工程学综合在一个交通系统中,去探讨如何发挥交通的最大效能,它还涉及城市规划学、国土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生理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应用数学、电子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学科。
内容涉及五个方面:法规、教育、工程、环境、能源。
2、交通工程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1.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的特性2.交通调查3交通流理论4道路通行能力,5、交通规划6.交通管理与监控。
7.交通安全,8交通工程设计。
3、什么是反应特性?答:反应是回答某种刺激所产生的动作。
当人接受外界因素刺激进,会立刻产生反应,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转换成信息,经过相当程度的处理后,由相应的传输系统传到中枢神经,再由中枢神经对信息进行识别、判断、决策,然后向有关部位发出指令,做出反应。
4、什么是驾驶疲劳?答: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长时间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生理机智和心理机智失调,从而导致驾驶机能失调。
5、城市道路的类别有哪些?答:城市道路按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的服务功能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6、什么是道路网密度?答: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吧,计算公式为L/S,单位为千米/平方千米)。
7、什么是交通量?答: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地点的运行单元数8、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答:指将一年中8760个小时的交通量观测值依大到小顺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小时间交通量。
9、什么是交通量的时空分布?有哪些特性?答:交通量的大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人民的生活水平,民族习惯,气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它不仅随空间的不同而不同,而且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这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程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交通⼯程学:交通⼯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效、快捷、舒适的⼀门技术科学。
(构成要素:⼈、车、路;⼿段:探讨、规律;建⽴:法律、法规;⽬的:安全、快捷、⾼效)2、交通⼯程发展:①步⾏时代;②马车时代;③汽车时代;④⾼速公路时代;⑤智能运输时代。
3、交通⼯程学科的建⽴与发展:①基础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40年代末);②交通规划理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③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④智能化交通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4、交通⼯程学科的外延(相关学科):①社会科学⽅⾯;②⾃然科学⽅⾯;③⼯程设计⽅⾯。
5、交通⼯程学的性质:是⼀门兼有⾃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6、交通⼯程学科的特点:①系统性;②综合性;③交叉性或复合性;④社会性;⑤前瞻性;⑥动态性。
第⼆章交通特性分析1、驾驶⼈的交通特性:⑴驾驶⼈的职责和要求,⑵驾驶⼈的反应操作过程,⑶驾驶⼈的⽣理、⼼理特性:①视觉特性:视⼒、视野、⾊感;②反应特性;③驾驶⼈的⼼理特点和个性特点。
2、乘客的交通特性:①乘客的交通需求⼼理;②乘车反应;③社会影响。
3、道路交通特性:⑴道路⽹体系;⑵道路⽹布局;⑶道路⽹密度。
4、车辆交通特性:①设计车辆尺⼨;②动⼒性能:最⾼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最⼤爬坡能⼒;③制动性能: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时汽车的⽅向稳定性;④快速公交车辆特性。
5、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某⼀断⾯或某⼀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机动车交通量和⾏⼈交通量,⼀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向的车辆数。
6、平均交通量(ADT)以辆/d为单位,表达式为:(1)年平均⽇交通量(AADT)(2)⽉平均⽇交通量(MADT)(3)周平均⽇交通量(WADT)7、交通量的时间分布:⑴⽉变化:⼀年内各⽉的交通量变化成为⽉变化;⽉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与⽉平均⽇交通量之⽐称为交通量的⽉变化系数(或称为⽉不均衡系数,⽉换算系数),公式:⑵周变化:指⼀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称⽇变化;周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除以某周⽇的平均交通量。
(完整版)交通工程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型)当时,V =Vf ,车辆可以自由行驶;当K =Kj 时,V =0,车辆停滞;1(jK K -=行动的过程;城市交通规划:了解城市地区内现有的交通形态和土地的使用情况,研究目前的交通路线及设施是否合理、是否足够,应如何加以改进,以配合将来发展的需要,或引导城市走向计划的目标。
交通规划的分类:按交通规划研究的地区范围不同——国家级的交通运输规划,区域性交通运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分——远期战略规划:20~50年;中长期规划:5~20年;近期建设规划:3~5年。
33.OD调查基本概念出行:人车货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
完成一个目的算一次出行。
出行的三个基本属性(两个端点、出行目的、采用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起点:一次出行的出发点。
讫点:一次出行的目的地。
出行端点:出行的起讫点的总称,每次出行必有且仅有两个端点。
境内出行:起讫点皆在调查区范围内的出行。
过境出行:起讫点皆在调查区范围外的出行。
区内出行:调查区分成若干小区后,起讫点皆在一个小区内的出行。
区间出行:调查区分成若干小区后,起讫点分别位于不同小区内的出行。
小区形心:代表同一小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的某一集中点,是该小区交通流的中心点,不是该小区几何面积的重心。
期望线: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直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的次数。
OD表:表示起讫点调查或预测成果的表格。
调查区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
查核线:为了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根据需要可能有多条线),其沿线断面通过的交通量可作为查核用。
34.交通规划预测的概念:交通预测的任务是根据对历史的和现状的社会经济、交通供应及交通特征资料的分析研究推算规划年的交通需求。
交通规划预测主要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和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四阶段预测:把交通需求预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丶绪论1、交通运输的概念及其区别:•交通的概念分狭义和广义2种:–广义的交通包括运输和通信2个方面,是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狭义的交通专指运输•运输所涵盖的内容是明确的,即–指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运送物品或人员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过程,运输不包括通讯–目前人类有公路、铁路、水路、空路、管道五种交通方式,这五种交通方式有不同的基础设施•运输是通过工具、在交通设施上进行的活动、过程,因此交通是运输的基础和前提•交通设施是一种投资品,而运输则是无形的位移服务,但由于现代的运输活动都是在特定的交通设施上进行的(铁路运输要以轨道交通为基础,汽车运输则要在公路上进行),因此人们习惯于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统称交通运输。
•2、交通运输的产品是什么运输产品是指运输供给方提供运输需求方所需要人或物的位移,是运输产业各个品种、品牌产品的总称交通运输的核心产品是货物或旅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交通运输的形式产品是位移载体的外在特征(如车船,飞机的车次、航班等)交通运输的附加产品是顾客购买位移产品时得到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如预约售票、查询、旅客投诉、客货运输事故赔偿等)3、运输市场的内含是什么:•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运输劳务)交易的场所,该场所为旅客、货主、运输业者、运输代理者提供交易的空间•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的流通领域•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运输劳务)供求关系、交换关系的总和•运输市场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对运输产品(运输劳务)的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总和4、交通需求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运输需求是指运输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生活对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即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运输产品的数量•时间特性还包括两方面:•一是运输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是对时间和速度的要求交通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运输价格和运输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动,也会引起运输需求的变动•一般说来,运价下降,运输需求上升,而运价上涨时,短期内需求会受到一定抑制•两地市场商品价格差别增大,会刺激该商品两地间的运输需求;而商品价格差别缩小,则会减少两地间该商•品的运输需求•另外,燃油、运输工具等价格变动会引起运价的变动,从而也将导致运输需求的变动5、交通运输服务的定义、基本特征:运输服务是运输企业提供的核心产品(旅客,货物的位移)伴随辅助产品(信息咨询等延伸服务)的服务基本特征:运输服务的公共性人的出行、物质的移动,都存在着运输的需要,表现为运输服务的公共性特征运输产品的特殊性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运输产品是即时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同时存在运输产品以复合指标为主要计算单位运输的准公费服务性1、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性有哪些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二丶交通特性驾驶员的主要交通特性: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通过视觉特性、反应特性与选择特性等加以表现视觉反应特征:驾驶员对于一个特定的刺激产生感知并对它作出反应,是架驶员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包括4个性质不同的心理活动:•感知:对刺激的认识和了解•识别:对刺激的辨别和解释•判断:对刺激作出的反应的决策•反应:由决策引起的肢体反应汽车的特征汽车主要基本特性设计车辆尺寸:•与车辆的类别相关,车辆的长、宽、高及轴距(影响道路的几何设计与资源分配)动力性能:•最高车速、起动性能、加速性能、爬坡性能、排队车流物理特性(影响道路的几何设计与通行能力)制动性能: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方向稳定性(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智能交通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的汽车自动驾驶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专用(机动车)、隔离、四车道及以上、控制出入口、计算行车速度为60或80km/h主干路:一般六车道,或四车道加机非分离,一般非立交,分I、II、III三级次干路:最常见的城市道路,配合主干路形成城市干道网,分I、II、III三级支路:次干路与街道的连接线,解决局部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分I、II、III三级其他:自行车专用道、有轨电车专用道、商业步行街、货运道路等城市道路交通路网: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主要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等,如图:▪(城市道路具有功能多样、组成复杂、行人交通量大、车多、交叉口多、交通量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其横断面布置主要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等四种形式4交通流特征参数的基本定义:定量描述交通流可用3个参数:Q、①交通流量,又称交通量,表示交通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指定断面的车辆数量,单位是辆/小时或辆/日;V、②交通流速度,简称流速,表示交通流流动的快慢,单位是米/秒或公里/小时;K、③交通流密度,表示交通流的疏密程度,即道路单位长度上含有车辆的数量,单位是辆/公里3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是:交通流量为交通流速度和交通流密度的乘积:Q=VK基本关系简单推导:交通流三参数:交通量Q、行车速度(平均速度)V、车流密度K从车流密度公式可以导出三参数的关系: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特性:交叉口是道路与道路相交的部位。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2.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3.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4.简述研究和运用交通工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第二章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2.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3.驾驶员的职业适应性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4.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机能有什么影响?酒后驾车对安全行车会带来什么影响?5.生物节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安全行车有什么联系?试计算你自己下月第一天的生物节律状态。
6.根据行人的交通特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对行人如何进行管理?7.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什么?满足汽车行驶的条件有哪些?8.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9.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10.汽车的制动性能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1.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1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13.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14.为什么要设置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如何设置?15.什么是视距?分几种?如何保证视距?它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6.结合当地事故多发地点的情况,谈谈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第三章1.哪些参数可以用来衡量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2.什么是交通量?常见的交通量有哪几种?3.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用它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何意义?4.什么是交通量的变化?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如何计算、理解K月和K日?如何运用K月和K日推测AADT?6.简答交通量有哪些用途?7.某地三月K月3=0.925,K日3= 1.113,实际观测到该地某道路上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的交通量为3558辆,试推算该地此道路2007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8.某测站测得的连续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3-6所示,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373veh/h,求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1.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和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2.交通工程变革:步行时代、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智能运输时代.3.交通工程发展的四个时期:基础理论形成(30年代初~40年代末)、交通规划理论形成(50~70)、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智能交通时期。
4.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与能源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应用.5.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1交通特性2交通调查3城市公共交通系统4交通流理论5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6新交通体系及各种交通设施。
6.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7.道路交通三要素:人、车、路。
8.城市道路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9.公路网布局: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10.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11.交通流三要素及之间的关系:交通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基本关系为:O=vK,式中Q—平均流量(辆/h)v—区间平均车速(km/h)K平均密度—(辆/km)。
12.交通量的分类: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13.交通量方向分布系数:主行车方向交通量/ 双向交通量。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MADT=一个月的日交通量总和/本月的天数月变系数: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K月,14.高峰小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时变图一般呈马鞍形,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在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15.高峰小时系数PHF: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16.第30位年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将一年中所有8760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时其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又称为设计交通量.17.行程车速(区间车速):车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程时间的比值。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交通工程的发展【不太重点】(1)步行时代:公元前25世纪(2)马车时代:公元前25世纪-公元19世纪(3)汽车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4)高速公路时代:20世纪30年代以后3、交通工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p4)【填空】标志:1930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成立(1)交通工程学创立的初期:20世纪30年代(2)交通工程学发展中期:(3)近期交通工程学发展的发展:4、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5、【常识】(1)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路---丝绸之路(2)世界上最早用车的国家---中国(3)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载货汽车。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我国公路仅建成13万多公里。
截至2007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358.37万km。
(5)国家公路网布局分为三类:一类12条由北京向全国放射,编号为101-112,计长2.35万km;二类由28条南北走向的纵线组成,计长4.79万km,编号为201-228(后调整为29条,4.62万km);三类30条由东西向横线组成,计长4.79万km,编号为301-330(后调整为29条,4.62万km)(6)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
6、7918网: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组成,简称7918网,总规模8.5万km。
7、【填空】1980年上海市成立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标志我国交通工程学科诞生。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一.1.85%位车速:含义: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度。
作用:以85%为车速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
15%位车速:含义: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15%的车辆低于该速度。
作用:15%位速度是用来确定最小限制车速,低于该速度的车辆将成为其他车辆的行驶障碍。
2.信号灯的设置:按道路分类性质选择控制类型按交通量和事故情况选择控制类型p192页3.交通流密度:含义: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
它是反映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衡量道路上车流畅通情况的重要指标。
N【K--交通流密度(辆/Km)、L--道路长度(辆/km)、K=LN--在L长的道路上拥有的车辆数(辆)】单点定时信号参数:出去相位差4.交通事故:定义:(广义)指参与交通肇事的当事一方必须是交通工具,并与另一方道路使用者或障碍物之间所发生的具有损坏后果的交通事件。
(狭义)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客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伤亡的额事故。
六要素:车辆、在道路上、在运动中、发生交通事态、发生事态的原因是过失、有后果不列入统计交通事故范围的事故是:1).厂矿、油田、农场、林场自建的专用道路,农村耕道、机关、学校、单位大院、车站、机场、港口货场内以及住宅区楼群之间的道路上发生的事故。
2).在道路上举行军事演习、体育竞赛、施工作业路段中发生事故。
3).军车、武装警察发生未涉及地方车辆或人员的交通事故。
4).在铁道口与火车相撞和道路度口哪生的事故。
5).蓄意驾车行凶杀人的案件和自杀案件,精神病患者自已碰撞车辆发生的事故。
6).车辆尚未开动发生的人员挤、摔伤亡事故。
7).因地震、台风、山洪、雷击造成的事故等。
5.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1)道路条件,是指街道或公路的几何条件,包括交通设施的类型及其形成的环境,每个方向车道数、车道和路肩宽度、侧向净空以及平面纵面线形等。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1.2.3.4.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和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5.交通工程变革:步行时代、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智能运输时代。
6.交通工程发展的四个时期:基础理论形成(30年代初~40年代末)、交通规划理论形成(50~70)、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智能交通时期。
7.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与能源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应用。
8.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1交通特性2交通调查3城市公共交通系统4交通流理论5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6新交通体系及各种交通设施。
9.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10.道路交通三要素:人、车、路。
11.城市道路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12.公路网布局: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13.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
14.交通流三要素及之间的关系:交通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
基本关系为:O=vK,式中Q-平均流量(辆/h)v-区间平均车速(km/h)K平均密度-(辆/km)。
15.交通量的分类: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
16.交通量方向分布系数:主行车方向交通量/ 双向交通量。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MADT=一个月的日交通量总和/本月的天数月变系数: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K月,17.高峰小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时变图一般呈马鞍形,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在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18.高峰小时系数PHF: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1、交通量;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标准。
4、服务水平;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方面得到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4)社会性;(5)超前性;(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1)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能力;2)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
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1=x E x D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
判断依据为()()11<-=P x E x D 1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14、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15、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
1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18、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
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
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21、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辆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
22、道路服务水平: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车速、舒适、方便和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23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 ,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 科学24、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反应的复杂程度、驾驶员训练情况。
心理生理状况、疲劳影响、疾病或酗酒等。
25、汽车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和舒适性等。
26、交通量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性叫交通量的分布特性负指数分布应用于车流密度不大。
车辆到达随机性较大的情况。
一个排队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窗。
输入过程:确定型输入、泊松分布、厄兰分布。
排队规则主要有三种方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排队系统的运行指标:服务率、交通强度、系统排队长度、等待时间和忙期。
1.交通量又称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或道路上某一条车道)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
2. 立体视觉是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感知能力。
3. 车头间距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如前保险杠或前轮。
4. 道路通行能力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
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
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5. 设计速度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设计速度是道路线形的几何设计中使用的参考速度。
6. 信号相位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
7. 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8. 汽车制动性能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和在长下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以及汽车在一定坡道上能长时间停住不动的驻车制动性能。
9.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过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10. 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11制动距离:从踏着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停住(0 v )为止车辆所驶过的距离,它不包括驾驶员的知觉——反应距离。
12渠化交通:在道路上划分道线或用分隔带、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不同方向的车辆顺着规定的车道行驶。
13流率:把在不足1小时的时间段内(通常是15分钟),通过道路(或道路上某一条车道)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经过等效转换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
14设计速度: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15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现行的交通状况、车行道和信号设计条件下,某一指定进口道所能通过交叉口的最大流率。
(观测流率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5分钟)16服务水平:描述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影响驾驶员与乘客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
亦即道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的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
17间断流:有外部固定因素影响的周期性中断交通流,如有信号交叉口和无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
18交通调查:为了找出交通现象的特征性趋向,在道路系统的选定点或路段,收集和掌握车辆或行人运行情况的实际数据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工作。
19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及其所辖区域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等。
20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于2004年5月1日开始施行。
该法对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道路交通参与者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律,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
21、路网密度: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
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数。
22、视野:人的双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叫视野。
将头部与眼球固定,同时能看到的范围为静视野。
23、交通量:是指选定的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实际交通参与者(含车辆、行人、自行车等)的数量,又称交通流量或称流量。
24、交通流密度(又称车流密度)是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
25、地点车速:是车辆驶过道路上某一断面时的瞬时速度,观测距离很短,以行驶该距离的时间小于2s 为限26、基本通行能力:是指交通设施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最大小时流率)。
27、驾驶员疲劳的主要原因:驾驶员的睡眠、生活环境、车内环境、车外环境、行驶条件、驾驶员自身条件28、影响车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驾驶员的影响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29、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作用:用于道路设计、用于道路规划、用于道路交通管理30交通工程学:研究交通规律及运用的科学31动视力:是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同车体一起按一定的速度前进,驾驶员观察物体运动的视力。
32 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33临界密度:在交通流密度中,能够使道路上的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密度,又称为最佳车流密度34交通规律:交通规律是指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流流动、停车等规律。
答: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段内,在指定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日交通量17. 名词解释:立体视觉答: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一种视觉感知能。
18. 名词解释:高峰小时交通量:答: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时间连续1h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19. 简答题:简述交通法规的作用。
答:交通法规的作用有: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20. 名词解释:暗适应答:由明亮处进入暗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称为暗适应。
13. 名词解释:车头间距答:指在同向行驶的车队中,两连续行驶的车辆车头驶过某一点时的时间间隔。
14. 名词解释:高峰小时系数答:高分小时交通量与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之比称为高峰小时系数。
23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 ,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 科学13.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辆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
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
判断依据为()()11<-=P x E x D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1=x E x D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37.信号周期:是红、黄、绿信号显示一个循环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
38.最佳周期时间:是通车效益指标最佳的交通信号周期时间。
39.最短周期时:是到达车辆刚好能全部通过交叉口的周期时间的最小值。
40.绿信比:是在一个周期时间内,有效绿灯时间与周期时间之比。
41.绿灯间隔时间:从失去通行权的上一个相位绿灯结束到得到通行权的下一个相位另一方向绿灯开始的时间。
42.最短信号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恰好全部被放行,既无滞留车辆,信号周期也无富余43.最佳周期:在指定的条件下,使车辆总延误最小的配时方案即为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