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基础化学课件制作计划
2024生物化学第六版课件
生物化学第六版课件目录•生物化学概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酶与维生素•糖代谢途径及调控•脂类代谢途径及调控目录•核酸结构与功能•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基因表达调控•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现代生物化学技术01生物化学概述生物化学定义与特点定义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探讨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和规律。
特点生物化学以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揭示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生物化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历史生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从静态生物化学到动态生物化学的演变,逐渐深入到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的研究。
现状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系统生物学等新兴领域,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物化学方法可用于检测生物体内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和变化,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疾病诊断生物化学研究有助于揭示药物与生物体内靶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新药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药物研发生物化学指标可用于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监测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02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组成与分类蛋白质基本组成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包括20种常见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蛋白质分类根据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来源,可将其分为酶、抗体、激素、结构蛋白等多种类型。
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线性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局部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等,对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级结构指整个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由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共同决定,对蛋白质的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三级结构指由多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复杂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亚基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特定的生理功能。
四级结构蛋白质结构层次及特点蛋白质功能与作用机制酶催化作用蛋白质作为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基础化学PPT学习教案
、负离子不能接触。
第10页/共84页
半径比定则: 当1.000 > r+/r-> 0.732时,离子晶体采用配位数为8的CsCl构型 当0.732 > r+/r-> 0.414时,离子晶体采用配位数为6的NaCl构型 当0.414 > r+/r-> 0.225时,离子晶体采用配位数为4的ZnS构型
NaCl型晶体是立方面心结构:
正离子
负离子
r+/r-<0.414
r+/r->0.414
可见,当 r+/r-= 0.414 时,正、负离子以及负、负离子之间正
好接触,是最稳定的结构。当r+/r-> 0.414 时,正、负离子接触,
而负、负离子不能接触;当r+/r-< 0.414,负、负离子彼此接触,正
在离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第5交页替/共8排4页列着正、负离子。由于正、 负
离子间有很强的离子键,所以离子晶体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大的硬 度。在晶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只能在结点附近振动,因此 不导电。而在融化时,离子可以自由的移动,就能导电。离子晶 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离子晶体的分类 (1)、AB型离子晶体: AB型离子晶体指组成晶体中正负离子的 比例为1:1的离子晶体 a、CsCl型
基础化学
会计学
1
序言
§7.1 离子键和离子晶体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它是保持物质基本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而且是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单元。分子的 性质除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外,还取决于其结构。分子结 构包括两个方面:
(1)分子中相邻原子的相互作用力,即化学键问题;
(2)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布方式,即空间构型问题。
基础化学课件
量的名称 单位
符号 用SI基本单位表示
力,重力 牛[顿]
N 1 N = 1 kg·m/s2
压力,压强 帕[斯卡] Pa 1 Pa = 1 N/m2
能,功,热 焦[耳] 量
J 1 J = 1 N·m
电荷[量] 库[仑] C 1 C = 1 A·s
电动势,电 伏[特] 位
V 1 V = 1 W/A
摄氏温度 摄氏度
H2SO4 1/2 H2SO4 2H2+O2
例1: 已知NaOH质量为80g,求n(NaOH)=?
n(2NaOH)=?
19
2、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物质B的物质的量nB除以混合物的体积
注:
C B
nB V
单位: mol·m-3
1. 物质的量浓度可简称为浓度,用cB表示。
2. 由于立方米单位太大,浓度的单位常以mol·L-1、 mmol·L-1、mol .L-1代替。
基础化学课件
基础化学课程的设置
溶液理论 (2-5章,生理、病理基础 )
物理化学基本原理 (6-8章,生理、病理、药理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0-12章,有机、生物化学基础)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13-14章,临床分析和实验技能基础)
2
参考书
《基础化学》(第六版) • 魏祖期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古代化学:制陶、金属冶炼、火药、炼金术、炼丹术等
现代化学:从人类衣、食、住、行,到高科技密切相关
5
3. 化学又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
创造新药物、合成新材料和进行分子设计, 都是现代化学最富有创造力的工作。
2019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者屠呦呦教授
纳米管轴承 6
二、化学和医学、生命科学的联系 (为什么学习基础化学)
第六版基础化学课件制作计划
第六章首 页化学反应热及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讲授学时 内容提要1基本要求[TOP]1.1 掌握体系、环境、状态函数、平衡态和过程等热力学基本概念;内能、焓、功、热、恒压(容)反 应热效应的定义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Hess 定律的基本内容并会计算反应的热效应;标准 摩尔生成焓、 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定义; 熵的定义和熵增原理的基本内容; Gibbs 自由能的概念、 Gibbs 公式和标准摩尔生成 Gibbs 自由能;计算化学反应的 Gibbs 自由能变的方法;平衡常数的表达方式 和意义;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并能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2 熟悉反应进度、热化学方程式和标准态等概念的规定;自发过程的基本特点;浓度、压力和温度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计算; Le Chatelier 规律; 1.3 了解可逆过程的基本特点;Gibbs 自由能变与非体积功的关系;热力学第三定律和规定熵;多重平 衡、反应偶合和生物体内的化学平衡。
2 重点难点 [TOP]2.1 重点 2.1.1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2.1.2 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标准;标准状态下自由能变的计算;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及应 用。
2.1.3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2.2 难点 状态函数焓、熵、自由能;熵增加原理;系统的自由能与自由能计算。
3 讲授学时 [TOP]建议 4~6 学时4内容提要[TOP]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4.1 第一节 热力学系统和状态函数 4.1.1 系统与环境1被划作研究对象的这一部分物体称为系统。
系统以外并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
常见有开 放系统、封闭系统和隔离系统。
开放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能量的传递。
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的交换而无物质的交换。
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的交换也无能量的交换。
4.1.2 状态函数与过程 系统的热力学状态(简称状态)是由系统所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当系统的所有性 质,如温度、压力、体积、物质的量等都具有确定的数值,系统就处在一定的状态。
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3章精品课件
一、多相离子平衡
CaCO3(s)
Ca2+(aq) + CO32-(aq)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s ceq(Ca2)/c ceq(CO32)/c 简写:为 Ks ceq(Ca2)ceq(CO32)
1.溶度积常数(溶度积)
AnBm(s) = n Am+(aq) + m Bn-(aq)
Ks ceq (Am )n ceq (Bn )m;
共轭酸与它的共轭碱一起称为共轭酸碱对
如在水溶液中 HCl(aq)
HAc(aq)
NH4+(aq) HCO3-(aq) Al(H2O)63+
酸
H+(aq) +Cl-(aq)
H+(aq) +Acˉ(aq)
H+(aq) +NH3(aq) H+(aq) + CO32-(aq)
H+(aq)+ Al(H2O)5(OH-)2+ 质子 + 碱
ΠV nRT Π cRT
二.电解质溶液的通性 1.电解质溶液不服从拉乌尔定律.
2.电解质溶液的蒸汽压、沸点、熔点的改变和渗透压数值都比非电解质大。
3.溶液依数性的一般规律: A2B(AB2)强电解质>AB强电解质>AB弱电解质>非电解质
例3.1 将质量摩尔浓度均为0.10 mol·kg-1的BaCl2, HCl, HAc, 蔗糖水溶液的粒子数、蒸气压、沸点、凝固 点和渗透压按从大到小次序排序:
Δp = pA·xB xB: 溶质B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pA: 纯溶剂的蒸汽压。
2. 溶液的沸点上升
溶液的沸点上升:难挥发物质的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 沸点.
分析化学(第6版)整套教学课件
绪论
第1章 绪论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分类 ♣分析化学的发展 ♣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 ---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结构的分 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 ---化学学科中的信息科学, 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科学技术的眼睛。
按测定原理或分析方法分类
化学分析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
测
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
定
原
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
理
仪器分析
质为基础;物理和物理化学 分析方法;光学分析法、电
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
法
二、分析化学的分类
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
1. 灵敏度低 适合于高含量或常量(>1%) 2. 准确度高
实际工作中,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并无明 显的界限,当对其产生的原因尚未知时,往往当 作偶然误差对待,进行统计处理。
三、误差的分类及减免方法
减免误差的方法
1)系统误差的减免
对照试验:纠正方法误差
标准试样 测定试样 同条件下平行试验,找出校正值
空白试验:纠正试剂、器皿带入的系统误差
不加入试样 测定试样
同条件下试验,找出校正值
析除外)
5. 仪器价格昂贵、维修困难、
维护要求高 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分析方法是互为补充的,而且前者又是后
者的基础。
二、分析化学的分类
按分析对象分类
无机分析
分 (无机化合物)
析
对
象
有机分析
(有机化合物)
元素、离子、原子团 化合物组成 各组分含量
元素分析; 官能团分析 结构分析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一章PPT
(1-3) - )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di xi − x (1-4) × 100 % = × 100 % x x
平均偏差(算术平均偏差):各偏差值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平均偏差(算术平均偏差):各偏差值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各偏差值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4. 定量分析的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4.1误差和准确度 误差和准确度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 真实值之间的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用来衡量分析 结果的准确度。 结果的准确度。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
E = xi − µ
= xi − µ
(1-1) - )
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Er
µ
× 100 % (1-2) - )
关于有效数字要求掌握以下几点: 关于有效数字要求掌握以下几点: ① “0”起到定位和有效数字两种作用。 ”起到定位和有效数字两种作用。 ②有效数字的位数和测量仪器的精度有关, 有效数字的位数和测量仪器的精度有关, 数据的位数不能任意增加或减少。 数据的位数不能任意增加或减少。
③pH 、pM 、 logK等对数值的有效数 等对数值的有效数 字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即尾数 即尾数)数字的 字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 即尾数 数字的 位数。例如: = 位数。例如:pH=11.20,两位有效数字。 ,两位有效数字。 首位数字≥ ,有效数字可以多记一位。 ④ 首位数字≥ 8,有效数字可以多记一位。 ⑤改变单位不能改变有效数字。 改变单位不能改变有效数字。
定义:由某些无法控制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 定义:由某些无法控制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又 称不可测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称不可测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
第六版基础化学课件制作计划
第六版基础化学课件制作计划第十三章尿液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首页基本要求重点难点讲授学时内容提要1 基本要求1.1 了解(1)尿液分析的临床意义(2)国内、外尿液分析技术的进展(3)尿液分析仪的常见故障与维修(4)自动染色尿沉渣分析仪的主要功能和特点1.2 熟悉(1)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的类型(2)试剂带的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3) 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项目(4) 尿液分析仪、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的结构(5)尿液分析仪的光学系统(6)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安装注意事项及调校(7)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的维护和保养(8)自动尿液分析质控物的选择要求1.3 掌握(1)试剂带的反应原理(2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3) 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4)自动尿液分析时质量控制的步骤2 重点难点2.1重点(1)试剂带的反应原理(2)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3)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4)自动尿液分析时质量控制的步骤2.2 难点(1)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2)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3 讲授学时建议4~6学时4 内容提要4.1尿液分析仪4.1.1.尿液分析仪的分类(1)按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湿式尿液分析仪和干式尿液分析仪。
其中干式尿液分析仪主要用于自动评定干试纸法的测定结果,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目前临床普遍应用。
(2)按测试项目分类可分为8项尿液分析仪、9项尿液分析仪、10项尿液分析仪、11项尿液分析仪和12项尿液分析仪。
检测项目包括尿蛋白、尿葡萄糖、尿pH、尿酮体、尿胆红素、尿胆原、尿潜血、亚硝酸盐、尿白细胞、尿比重、维生素C和浊度。
(3)按自动化程度分类可分为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和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4.1.2.尿液分析仪工作原理(1)尿液分析仪的试剂带①试剂带的结构单项试剂带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后干燥,作为试剂层,再在其表面覆盖一层纤维素膜作为反射层。
一般把这样一条上面附有试剂块的塑料条叫做试剂带。
第六版基础化学课件制作计划 6
第六版基础化学课件製作计划61 基本要求了解(1)常用的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
(2)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日常维护常识。
(3)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熟悉(1)ph电极、pco2电极、po2电极和参比电极的使用方法。
(2)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应用方法。
掌握(1)ph电极、pco2电极、po2电极和参比电极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 重点难点重点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应用方法。
难点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组成结构、应用方法。
3 讲授学时建议8~10学时4 内容提要电化学临床分析仪器是利用电化学分析技术而设计的临床分析仪器。
溶液的电化学性质是指电解质溶液通电时,其电位、电流、电导和电量等电化学特性随化学组分和浓度而变化的性质。
电化学分析法是建立在溶液电化学性质基础上并利用这些性质,通过电极这个变换器,将被测物质的浓度转变成电学引数而进行检测的方法。
电化学分析原理值测定原理ph值测定常用参比电极为正极,以指示电极为负极,组成一个电化学电池,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而测得相应溶液的ph值。
常用的指示电极是ph玻璃膜电极。
玻璃电极对溶液ph的敏感程度取决于电极的玻璃膜。
在一定温度下,玻璃电极的电极电位与被测溶液的ph值有线性关係:e玻= k玻7-1)式中r为气体常数,f为法拉第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k玻在测量条件下恆定时为常数。
2. 离子选择性电极工作原理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用特殊敏感膜製成的,对溶液中特定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的电极。
ise可测量ph值,na+、k+、cl-、ca2+、mg2+等离子的活度或浓度。
离子选择性电极通常由电极管、内参比电极、内参比溶液和敏感膜四个部分组成。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电位可表示为:式中,阳离子选择性电极为+,阴离子选择性电极为-;n为离子电荷数;cx为被测离子浓度;fx为被测离子活度係数;k在测量条件恆定时为常数。
化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c)注意“真”变和“假”变。若体系的压强变化而使反应物
或生成物的浓度发生变化即“真”变,否则是“假”变。如:
2SO2+O2
2SO3恒压时充入He。由于SO2、O2、SO3的物质的量
不变,体积V变大,∴浓度降低相当于“减压”,反应速率降低,
恒容时充入He,由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变体系压强不变相当
于“假”变。
浓度变化=
2 5
×0.06=0.024mol·L-1,∴B错误,同理
X的浓度变化为0.12mol·L-1,Y的浓度的变化量应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练习3: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 其发生如下反应:3X(g)+Y(g) 11Z(g)+2W(g),5min末生成 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1·min-1则n的值为( )
若选用V(A)作标准:
A
VA=
1 2
VD=0.2mol/(L·S)
B
VA=
1 2
VC=0.25mol/(L·S)
C
VA=
1 2
VB=0.2mol/(L·S)
比较四个选项的VA的值,可选B。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练习5:某温度时,图中曲线x、y、z是在2L容器中x、y、z三种 物质的物质的量R有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开始到2min,z的平均反 应速率为______。
A. 30℃ B. 40℃ C. 50℃ D. 60℃
分析:根据经验公式:V2=1.6mol·L-1·S-1 V1=0.1mol·L-1·S-1 t1=10℃代入算出t2=50℃
《基础化学》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基础化学》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基础化学(元素化合物部分)》课程整体设计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基础化学(元素化合物部分)制定人:所在系部或教研室:化学教研组制定时间:二、课程性质:性质:《基础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江苏省化工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决定着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化工类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因此本课程定位为化工类基础课。
学分:4学时:72授课对象:化工类学生先修课:初中化学后续课:有机化学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总体目标:熟悉常见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能力目标:(1)了解、熟悉或熟练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技巧(2)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3)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熟悉实验室中某些基础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试方法(5)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独立进行综合实验的能力。
(6)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独立完成综合设计、拟定研究方案、完成实验并总结成文,培养创新精神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知识目标:(1)较牢固地掌握常见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2)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一些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反应,掌握基础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
素质目标:(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判断。
(3)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
(二)课程内容设计:(三)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四)进度表设计(最好以2节课为最小单元)(五)第一次课设计梗概(300字左右)1.介绍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在化学基础知识中的重要性,无论初中还是对口高中;无论内容还是学习分量,这部分知识都占有突出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化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一章原子和分子
小结:同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金
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第一章 原子和分子
2.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表1—6)
表 1—6
同一主族元素(ⅠA、Ⅶ A)性质的递变规律
性质变 元素 核电 电子 原子半径 元素 核电 电子 原子 性质变
化
荷数 层数 (nm)
荷数 层数 半径
(4)由于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排布的结构相对稳定,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依据上述规律,可以将核电荷数为 1 ~ 20 的元素的
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情况列出来(表 1—4)
第一章 原子和分子
2.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表 1—4核电荷数为 1 ~ 20 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第一章 原子和分子
2.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这 15 种元素的性质非常相似,称为镧系元素。
第七周期中从 89 号元素锕 Ac 到 103 号元素铹 Lr
,这 15 种元素的性质也非常相似,称为锕系元素。
注:镧系元素为主要的稀土元素,我国的稀土存储量和种类在世界上都处于
领先位置。
锕系元素中铀后面的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元素,叫做超铀元素。锕系元素都
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这个规律叫
做能量最低原理。
第一章 原子和分子
2.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我们以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的情况来说明核外
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表 1—3):
表 1—3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什么规律吗?
第一章 原子和分子
2.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单位正电荷
1.673×10-27
1.007
化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八章烃的衍生物
应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在443K 时生成乙烯,在413K 时生 成乙醚。
第八章 烃的衍生物
3.乙醇的工业制法
乙醇的工业制法,主要有乙烯直接水化法和发 酵法两种。
(1)乙烯直接水化法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 的作用下,乙烯和水直接作用,生成乙醇:
乙醚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沸点为 307.7 K,易挥发。乙 醚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醚本身是一种常用的有机 溶剂。乙醚蒸气具有麻醉作用,纯乙醚在医药上用作麻醉剂 。
第八章 烃的衍生物 第二节
第八章 烃的衍生物
一、乙醛
乙醇经过氧化得到乙醛(CH3CHO),乙醛分子中的官能 团—CHO 叫做醛基。
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决定。
第八章 烃的衍生物
1.乙酸的酸性 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其酸性比碳酸强。但乙酸仍
是一种弱酸,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将乙酸溶液 与碳酸钠反应,能够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第八章 烃的衍生物
2.乙酸的酯化反应 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能够发生反应生成乙
酸乙酯和水。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分子式为CH3COOH。乙酸从结构上看,是由甲基和羧
基(
)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像
乙酸这样,其分子由烃基与羧基相连而构成 的有机化合物,统称为羧酸。
第八章 烃的衍生物
乙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的液体,纯乙酸在低 于 289.8 K 时呈冰状晶体,故称为冰乙酸。乙酸能够与水、 乙醇、乙醚等以任意比例混溶。商品醋酸一般为冰乙酸和质 量分数为 36% 的乙酸溶液。
第八章 烃的衍生物
二、乙酸乙酯
酸和醇反应脱水生成的化合物叫做酯。乙酸乙酯是
基础化学绪论PPT学习教案
12
诺贝尔化学奖、医学奖
1.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科学家约翰-B-芬恩、日本科 学家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瑞士科学家库特-乌特里希 ,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 2003年度化学奖:美国科学家阿格里(发现一种被称为水 通道蛋白的细胞膜蛋白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水通道)和罗 德里克·麦金农(利用X射线晶体成像技术获得了世界第 一张离子通道的高清晰度照片,并第一次从原子层次揭示 了离子通道的工作原理) 。
第19页/共32页
20
2、实验课:通过实验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实 验技能,建立实验研究概念,培养动手能力 (Experimental skills) 。
3、讨论课:提高学生表达能力(Presentation) 和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 ,帮助学生建立 化学思维和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将来从事 专业工作创造一个高水平的起点。
化学与医学、药学等学科的重要关系
药学
病生理研 究 化学
预防医药 学
临床检验
医用材料
第8页/共32页
9
化学是医学和药学中各学科的基础
医学:研究人体中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 ,进而寻疾病诊断、治疗乃至预防有效方法。 当代医学重要成就之一:战胜细菌性感染疾病 (1)第一个医用消毒剂—石炭酸喷剂的诞生 19世纪80年代,Lister用石炭酸(Carbolic acid )制剂处理伤口和手术创口的方法,开辟了消毒 手术的新时代;。 从此,欧洲的医院不再是病人等待死亡的场所, 而是康复的希望之地。
第12页/共32页
13
当今时代,生物医学建立在生物化学和分 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在基因和蛋白质分子 结构层次上认识疾病的本质,发现新的预 防和治疗药物;而化学方法和手段渗透于 生物医学研究和实践的各个领域和阶段, 在从医学检验到化学治疗等方面发挥着不 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第六版基础化学课件制作计划
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首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答案难题解析[TOP]例9-1 什么是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什么样子?析原子轨道不是像月球绕地球运动或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那种圆形或椭圆形的运动轨迹,因为原子核外的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不可能同时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也就无法按照一定方向行进。
电子的运动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不能知道某一刻电子在什么位置,但是我们能知道它出现在那个位置的可能性有多大。
为了表达这样的概率,人们发现了波函数。
波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原子轨道的形状。
答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是通过波函数描述的,波函数的平方的意义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习惯上把这种描述电子运动的波函数称作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的角度部分和径向部分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
角度部分的几何图形是原子轨道的形状,如s轨道是球形的,p轨道是哑铃形的。
径向部分的图形是曲线,例如径向分布函数曲线的峰表现据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极大值。
例9-2 概率密度、概率、径向分布函数之间是些什么关系?析概率就是可能性。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整个无限区间出现的概率为1,在空间某一有限区域出现的概率必小于1。
这个空间区域电子概率的大小与空间区域的大小和概率密度有关,是这两个因素的总体体现。
答概率密度反映了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某一点周围微小区域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概率密度与此微体积的乘积就是这个微区域的电子概律;把微体积扩大到无限空间,概率等于1。
如果把微小区域定义为离原子核一定距离的球形表面乘以表面上微壳层的厚度,那么概率密度函数乘以求表面积所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表现了离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大小。
例9-3 为什么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都比金属原子小吗?析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表现为电子出现的平均概率离原子核的远近,或者直接说电子离核的远近,它受核对电子吸引力大小的直接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首 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答案难题解析 [TOP]例 8-1 写出并配平下列各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反应,注明电极的种类。
(1)(-) Ag,AgCl(s) |HCl |Cl2(100kp),Pt (+) (2)(-) Pb, PbSO4(s)| K2SO4‖KCl| PbCl2(s),Pb (+) (3)(-) Zn | Zn2+‖MnO4-, Mn2+, H+| Pt (+) (4)(-) Ag | Ag+ (c1)‖Ag+(c2) |Ag (+)析 将所给原电池拆分为两个电极。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写出正、负极反应式,由正极反应和负极反应相加构成电池反应。
解 (1)正极反应 Cl2+2e- → 2 Cl- 此电极为气体电极负极反应 Ag+Cl- → AgCl(s)+e - 此电极为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 电池反应 2Ag+Cl2 →2AgCl(s) n=2(2)正极反应 PbCl2(s)+2e- →Pb+2Cl - 此电极为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 负极反应 Pb+SO42- →PbSO4(s)+2e -此电极为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 电池反应 PbCl2(s) +SO42-→PbSO4(s) +2Cl - n=2(3)正极反应 MnO4- +8 H++5e- →Mn2++ 4 H2O 此电极为氧化还原电极 负极反应 Zn → Zn2++2e - 此电极为金属及其离子电极 电池反应 2MnO4- +16 H++5Zn→2Mn2++8 H2O +5Zn2+ n=10 (4)正极反应 Ag+(c2) +e- → Ag 此电极为金属及其离子电极 负极反应 Ag → Ag+ (c1) + e - 此电极为金属及其离子电极 电池反应 Ag+(c2) → Ag+ (c1) n=1例 8-2 25℃时测得电池 (-) Ag,AgCl(s) |HCl(c) |Cl2(100kp),Pt (+) 的电动势为 1.136V ,已知θϕ( Cl2/Cl-)=1.358V, θϕ( Ag+/Ag)=0.799 6V ,求AgCl 的溶度积。
析 首先根据电池电动势和已知的标准电极电位,由Nernst 方程求出θϕAgCl/Ag 。
(2) AgCl 的平衡AgCl(s)Ag+ + Cl-,方程式两侧各加Ag :AgCl(s) + Ag Ag+ + Cl- + AgAgCl 与产物Ag 组成AgCl/Ag 电对;反应物Ag 与Ag+组成Ag+/Ag 电对。
AgCl(s)的溶度积常数为:V 05916.0log θsp nE K ==V 05916.0)(θ/AgAg θAgCl/Ag +-ϕϕn 。
解 由电池表达式:正极反应 Cl2 + 2e- → 2 Cl -,-/Cl Cl 2ϕ=θ/Cl Cl 2-ϕ+20.05916Vlg2Cl ][Cl 2-P 负极反应 Ag + Cl- → AgCl(s) + e -,AgCl/Ag ϕ=θAgCl/Agϕ+20.05916Vlg2][Cl 1- 电池反应 Cl2(g) + 2Ag → 2AgCl(s)E =-/Cl Cl 2ϕ-AgCl/Agϕ=(θ/Cl Cl 2-ϕ+20.05916V lg 2Cl ][Cl 2-P )-(θAgCl/Ag ϕ+20.05916Vlg2][Cl 1-) =1.136V , 将θ/ClCl2-ϕ和2Cl P 数据带入θAgCl/Agϕ=θ/ClCl2-ϕ-1.136 V =1.358 V -1.136 V =0.222V ,又由 AgCl(s) + AgAg+ + Cl- + AgV 05916.0log θsp nE K =V 05916.0)(θ/AgAg θAgCl/Ag +-ϕϕn =(0.222-0.799 6)V/0.059 16V =-9.76Ksp(AgCl) = 1.74×10-10例 8-3 在Ag+、Cu2+离子浓度分别为1.00×10-2mol·L -1和1.00mol·L -1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哪一种金属被先还原?当第二种金属离子被还原时,第一种金属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多少?已知θϕ( Cu2+/Cu)=0.341 9V ,θϕ(Ag+/Ag)=0.799 6V 。
析 首先根据电极电位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氧化能力的氧化型物质将首先被还原。
随着反应进行,被还原金属离子浓度降低,电极电位减小,当减小到与第二种金属离子的电极电位相等时,第二种金属离子才能被还原。
解/AgAg+ϕ=θ/AgAg+ϕ+ 0.059 16Vlog[Ag+]= 0.799 6V + 0.059 16Vlg(1.00×10-2) = 0.681 3 V/Cu Cu2+ϕ=θ/Cu Cu2+ϕ= 0.341 9 V由于/AgAg+ϕ>/Cu Cu2+ϕ,Ag+是较强氧化剂,当加入还原剂铁粉时首先被还原。
当/AgAg+ϕ=/Cu Cu2+ϕ时,Cu2+离子被还原。
则/AgAg+ϕ= 0.799 6V+ 0.059 16Vlg[Ag+] = 0.341 9V[Ag+] = 1.82×10-8(mol·L -1)例8-4 298K 时电池(-)Pt,H2(100kp)|NaOH(aq)|HgO(s)|Hg(+)的θΕ=0.926V ,反应H2(g)+21O2(g) =H2O(l)的△rHm θ= -285.84kJ ·mol -1。
又:H2(g) O2(g) H2O(l) Hg(l) HgO(s) S θ/J·mol -1·K -1 130.5 205.03 69.94 77.4 70.29 试求分解反应 HgO(s)Hg(l) +21O2(g)(1) 在298K 时氧的平衡分压;(2) 假定反应热与温度无关,HgO 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解 给定的电池反应:HgO(s)+ H2 → Hg(l) +H2O(l) ……(1式) △rGm θ= -nFE θ=-2×96 500C·mol -1×0.926V=-178 718 J·mol -1由 H2(g) + 21O2(g)=H2O(l) ……(2式)△rGm θ[H2O (l)]=△rHm θ-T△rSm θ=-285 840J·mol -1-298K×(69.94-130.5-21×205.03) J·mol -1·K -1=-237 244 J·mol -11式-2式得 HgO(s) → Hg(l) + 21O2(g) ……(3式)△rGm θ=-178 718 J·mol -1-(-237 244 J·mol -1)=58 526 J·mol -1 (1) 由 △rGm θ=-RTlnKp ,lnKp=-△rGm θ/RT = -58 526 J·mol -1/(8.314 J·mol -1·K -1×298K) = -23.62 Kp=5.5×10-11=2O p2O p = Kp2 =3.03×10-21atm = 3.07×10-19kPa(2) 反应 HgO(s) → Hg(l) + 21O2(g) 的△rSm θ =77.4 J·mol -1·K -1+21×205.03 J·mol -1·K -1-70.29 J·mol -1·K -1 =109.6 J·mol -1·K -1△rHm θ = △rGm θ + T△rSm θ=58 526 J·mol -1+298K×109.6 J·mol -1·K -1 = 91 187 J·mol -1 当HgO 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时,2O p =0.2 atm ,Kp=2O p = 0.447再由 12lnK K = R T T T T H r )()(1212θm ⨯-∆11105.5447.0ln -⨯=11221K mol J 314.8)K 298()K 298(mol J 91187---⋅⋅⨯⨯-⨯⋅T T计算得 T2=784.2K学生自测题 [TOP] 判断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 计算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CH4中C 与4个H 形成四个共价键,因此C 的氧化值是4。
浓差电池Ag|AgNO3(c1)||AgNO3(c2)|Ag ,c1< c2, 则左端为负极。
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相等时,电池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氢电极的电极电位是0.0000伏。
增加反应I2 + 2e- 2I-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则电极电位增加。
6.两电对组成原电池,标准电极电位大的电对中的氧化型物质在电池反应中一定是氧化剂。
电极电位只取决于电极本身的性质,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原电池的电动势越大,电池反应的速率越快。
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应该是电极电位最低的电对中的还原型物质。
10.电极电位与电池的电动势均具有广度性质,与物质的多少有关。
二、选择题(将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出,每题1分,共25分)[TOP]1.下列原电池中,电动势最大的是()A. (-) Zn|Zn2+(c)‖Cu2+(c)|Cu (+)B. (-) Zn|Zn2+(0.1c)‖Cu2+(0.2c)|Cu (+)C. (-) Zn|Zn2+(c)‖Cu2+(0.1c)|Cu (+)D. (-) Z n|Zn2+(0.1c)‖Cu2+(c)|Cu (+)E. (-) Zn|Zn2+(c)‖Cu2+(2c)|Cu (+)2.下列关于氧化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单质的氧化值为0B. 氧的氧化值一般为-2C. 在多原子分子中,各元素的氧化值的代数和为0D. 氧化值可以为整数或分数E. 氢元素的氧化值只能为+13.已知θϕZn2+/Zn=-0.76V, θϕAg+/Ag=0.80V,将这两电对组成原电池,则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 )2.36V B. 0.04V C. 0.84V D.1.56V E.1.18V4.对于电池反应Cu2+ + Zn = Cu + Z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当c(Cu2+)=c(Zn2+)时,电池反应达到平衡。
当θϕZn2+/Zn=θϕCu2+/Cu 时,电池反应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