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8【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跟能力考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八)

合集下载

陕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

陕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

陕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的涵义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二)课程评价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目标评价模式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

泰勒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行为,评价就是要衡量学生行为实际发生变化的程度。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

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效应,即原先确定的目标。

在他看来,目标评价模式只考虑到预期效应,忽视了非预期的效应。

斯克里文主张采用目的游离评价的方式,即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当前,我国所进行的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轮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如下:(一)基本理念第一,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第二,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第三,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第四,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第六,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已公布】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已公布】

【导语】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已结束,教师资格频道特别整理了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之⼩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单项选择题1.答案:D。

基础教育⽔平2.答案:A。

有教⽆类3答案:A。

癸卯学制4答案:B。

顺序性5答案:C。

柯尔伯格6答案:C。

①③④7.答案:D。

更有利于对问题进⾏深层次研究8答案:D。

主题活动9.答案:A。

道德感10.答案:A。

操作定向11.答案:D。

资源管理策略12答案:B。

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13答案:C。

夸美纽斯《⼤教学论》14答案:A。

平等性15答案:D。

卫⽣学要求16答案:C。

开放课堂17.答案:B。

综合课程18答案:B。

温故导⼊19答案:C。

教学过程化20.答案:C。

诊断性评价⼆、简答题21.参考答案(1)对注意⽬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随意注意是⼀种有预定⽬的的注意。

⽬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2)对兴趣的依从性。

⽣动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

对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能够维持⼈们稳定⽽集中的注意。

(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还和活动是否正确组织有关。

有些⼈养成了良好的⼯作习惯和⽣活习惯,起居饮⾷很有规律。

这样,在规定的⼯作时间内,他能全神贯注地⼯作。

把智⼒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

(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随意注意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制约。

⼀⽅⾯,⼈们对⾃⼰所熟悉的事物和活动,可以⾃动地进⾏加⼯和操作,⽆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的注意,⼜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定关系。

(5)对⼈格的依从性。

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较容易使⾃⼰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22.参考答案⼀般⽽⾔,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法主要包括: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

(1)家访(2)班级家长会:这是⼀种传统的家校合作⽅式,其主要⽬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对⾯地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持,共同为学⽣进⼀步发展协调配合。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内涵●“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清末学堂出现。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论述、材料分析)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论述、材料分析)

第一部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一、教育概述(重要程度:中)二、教育学概述(重要程度:高。

单选)三、教育目的(重要程度:高)四、教育的基本规律(重要程度:高)五、教育制度(重要程度:高)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程度:中。

单选)一、教育概述(重要程度:中)辨析题1、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2、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二、教育学概述(重要程度:高)(单选)三、教育目的(重要程度:高)辨析题1、2、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3、教育目的在确立的时候只考虑人的因素就可以。

简答题1、教育目的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2、我国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3、教育目的的作用?4、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五、教育的基本规律(重要程度:高)1、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先发展政治经济,后发展教育。

(辨析题)2、简述遗传物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简答题)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简答题)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辨析题)5、遗传素质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辨析题)六、教育制度(重要程度:高)1、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依据有哪些?参考答案: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③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④人口发展状况⑤国家的文化传统⑥国内外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程度:中。

单选)第二部分:中学课程一、课程概述(重要程度:低)1、简述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主要观点。

(简答)二、课程编制(重要程度:高)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制的主要依据。

(辨析题)2、简述课程标准的意义。

(简答)重要3、教材编写的原则有哪些?①强调不同学科的特点,提现科学性和思想性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④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⑤兼顾同一年级各学科和不同年级同一学科的衔接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程度:高)1、简述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改革的要求。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教育知识与能力》教材考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考点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2:教育的概念都称之为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2.受教育者(主体)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考点4: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考点5:教育的起源○单※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劳动没(米)懦夫”◆考点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考点7: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 【单项选择题】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江南博哥)是A. 经济发展水平B. 科技发展水平C. 人口结构状况D. 基础教育水平正确答案:D收起知识点解析参考解析:基础教育是奠定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

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2. 【单项选择题】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A. 有教无类B. 道法自然C. 绝圣弃智D. 以吏为师正确答案:A收起知识点解析参考解析:有教无类出自孔子的《论语·卫灵公》;道法自然,是出自老子《道德经》的哲学思想;绝圣弃智出自《老子》;“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源自于法家的教育主张。

3. 【单项选择题】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是()A. 癸卯学制B. 五四三学制C. 壬寅学制D. “六三三学制”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因制定颁布于旧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在全国范围推行的纳入师范教育体制的学制。

故选A。

4. 【单项选择题】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这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A. 稳定性B. 顺序性C. 不平衡性D. 个体差异性正确答案:B收起知识点解析参考解析:顺序性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发展顺序不可逆,每一发展阶段不可逾越。

题干描述“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爸”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体现了顺序性。

故选B。

5. 【单项选择题】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A. 马斯洛B. 皮亚杰C. 柯尔伯格D. 罗森塔尔正确答案:C收起知识点解析参考解析: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为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6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3种道德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完整版)(来源于网络)一、单项选择题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意()A.学生自主B.教师主导C.教学相关D.因材施教正确答案:D.因材施教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义务教育具有()A.公共性B.民主性C.免费性D.强制性正确答案:A.公共性3、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

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整体性C.顺序性D.差异性正确答案:C.顺序性4、小学德育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B.少先队活动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D.班主任工作正确答案: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育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对抗型正确答案:B.民主型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以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事研讨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教师专业能力是()A.沟通与合作能力B.激励与评价能力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D.组织与实践能力正确答案:A.沟通与合作能力7、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A.肥皂水B.蒸馏水C.食用醋D.稀盐酸正确答案:A.肥皂水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直觉B.错觉C.幻觉D.联觉正确答案:D.联觉9、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正确答案:C.趋避冲突10、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

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A.监督策略B.复述策C.计划策略D.组织策略正确答案:B.复述策略11、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表征学习D.命题学习正确答案:D.命题学习12、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A.激情B.共情C.热情D.反移情正确答案:B.共情1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思想性原则正确答案:B.启发性原则14、为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进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

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了解学生、教学目标和教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 教学设计与实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馈:包括对学生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给予合理反馈的能力,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2.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点
- 受教育理论与实践: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研究与发展:了解学生的研究和发展特点,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了解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教育教学研究。

-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够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馈: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反馈,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以上是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与考点,希望能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简答 材料分析 知识点)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简答 材料分析 知识点)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内涵●“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清末学堂出现。

2018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整理金牌笔记

2018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整理金牌笔记

2018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整理金牌笔记大纲版重点笔记()[]为两种版本的答案,()的要好一些。

一、教育基础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答:现状:1.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2.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但经费短缺现象仍然存在。

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有效整合和资源建设仍然有待加强。

4.教师的培训需求高,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

5.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差距依然存在,需要更多关注。

[存在问题:中国的小学教育不太理想。

教育体制限制了作为初始集体教育的学校所应该有的主权。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严重;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严重;3.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衔接差距大;4.学校重教轻育;5.媒体导向偏颇,让社会误解了学校教育的功能与能力。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答:现状:新课程改革,激活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

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随之而来的困惑也越来越多。

新课程改革到底该怎样教,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据我了解,目前在学校的一些教学活动中,往往呈现出令人担忧的状况:一、盲目标新立异,乱套模式。

部分教师为创新而创新,课堂上看似轰轰烈烈,教学效果却很不理想。

二、穿新鞋走老路。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出现两种现象:教师在作公开课或评公开课时,教学活动还能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平时讲课时,就故伎重演,关上门走自己的老路,以不变应万变,多讲死练,课后以大量作业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就此现状我想谈几点拙见:1.学校领导要走进课堂,统筹安排好新课程改革工作,并为教师培训提供资金保障,为师生教学提供资料、设备和场所。

2.各校要切实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为实施课改打好基础。

3.在抓好“双基”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教师要先学好课本,充分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内容,并因材施教。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简答材料分析知识点)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简答材料分析知识点)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内涵●“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清末学堂出现。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内涵●“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清末学堂出现。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点与考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新课程改革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处理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时强调合作。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研究"。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重过程”转变。

(4)教学从“关注主体”向“关注人”转变。

第二,后进生的教育(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研究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心和集体荣誉感。

(4)根据后进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持之以恒对后进生进行教育。

三、班级突发事件1.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1)教育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原则(5)冷处理原则2.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1)沉着冷静面对(2)机智果断应对(3)公平民主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1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点与考点四、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品质体现在对事业、对学生、对集体、对自己的态度上。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我够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方法2、法律方法3、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1制度管理法2民主管理法3、学生自主管理法、4情感沟通法5目标管理法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九教育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十五、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重点启发性原则。

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

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

第一章教育基础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为主导,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影响是贯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性(3)学校是有组织的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其影响具有集中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3.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4.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脑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小学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小学教育目的的确立有四大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①双轨制②单轨制③Y型学制(或分支型学制)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简答)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是: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9.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8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A.经济发展水平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结构状况D.基础教育水平答案:D【解析】基础教育水平2.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A.有教无类B.道法自然C.绝圣弃智D.以史为师答案:A【解析】有教无类3.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五四三学制C.壬寅学制D.“六三三学制”答案:A【解析】癸卯学制4.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这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A.稳定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体差异性答案:B【解析】顺序性5.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A.马斯洛B.皮亚杰C.柯尔伯格D.罗森塔尔答案:C【解析】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柯尔伯格。

6.在发生火突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骤是()①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处②倒置灭火器,握紧压把③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④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①③④7.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A.更具客观性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C.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答案:D【解析】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8.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

这属于()A.学科活动B.科技活动C.游戏活动D.主题活动答案:D【解析】题干属于主题活动9.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幸福感答案:A【解析】道德感10.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

这时的技能学习阶段处于()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答案:A【解析】操作定向11.芳芳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主动向老师请教。

最新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精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最新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精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教课知识考点精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课程的观点“课程”指课业及其进度,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特意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学生在校时期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度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二、课程的种类(一)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区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活动课程:又称小孩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线,从小孩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二)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本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议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起主导价值在于经过课程展现学校的办学主旨和特点。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亦称潜伏课程、自觉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表现的课程。

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隐性课程是陪伴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

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记。

三、课程理论派别(一)学科中心课程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因素主义、构造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三)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批评理论:金蒂斯、布迪厄四、课程内容(需重点掌握)(一)课程计划1、观点:课程计划,又称教课计划。

是依据教育目的和不一样种类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拟订的有关教课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课工作的重要依照,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权衡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照。

2、课程计划的构成主要包含课程的设置、学科次序、课时分派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八)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一)课程结构
对课程类型的调整:(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
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三大特征。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正在发展与成长,所以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
教师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

学生是不是能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和教育有很大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
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
学生的基本态度。

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
展。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
不同,所以,应把孩子看成孩子,而不是一个成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不仅不能把
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
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禁锢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抵抗。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
而使他们明白事理,自己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是权利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教师
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
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
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
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
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
式。

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
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
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
在学生评价方面,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
方法,认为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
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
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
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在课程实施评价方面,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