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教学大纲概要
《汽车文化》教案(全)
![《汽车文化》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da8e6f7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6.png)
《汽车文化》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让学生了解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汽车的发明者及其发明时间汽车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性车型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2. 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发动机:提供动力底盘:支撑车身,保证行驶稳定车身:保护乘客,提供舒适空间电气系统:控制汽车的各项功能传动系统:传递发动机的动力3. 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汽车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起源、发展历程、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车型。
3. 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汽车的起源、发展历程、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案例资料: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车型。
3. 讨论话题: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车型,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
4. 讨论:让学生探讨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2. 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思考其在未来的市场前景。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汽车行业的认识。
《汽车文化》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趋势。
2.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
3. 让学生了解汽车安全知识和驾驶礼仪。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趋势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汽车审美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设计的特点2. 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动力性能:加速性能、最高速度等经济性能:油耗、续航里程等舒适性能:悬挂系统、座椅舒适度等安全性能:刹车系统、防撞梁等3. 汽车安全知识和驾驶礼仪安全带的使用方法驾驶姿势和视线控制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设计理念、审美趋势、性能指标。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bd6a4214791711cd791706.png)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文化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公选课课程性质:选修总学时:16 理论学时:16学分:1.0适用专业:对汽车感兴趣所有专业开课院部: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课程性质:讲述了汽车概述,汽车史话历史,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充分体现了汽车文化的历史性,动态性,知识性,技术性,趣味性。
课程目的:让学生通过对汽车概述,汽车历史,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1章汽车发展简史 1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由来【教学内容】1.1车之由来1.2汽车的出现1.3内燃机发明史1.4内燃机汽车的发明1.5内燃机汽车车身的发展1.6未来汽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车之由来,内燃机的发明史难点:1、内燃机汽车的发明第2章欧洲著名汽车公司简介 2课时课程内容:2.1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2.2菲亚特汽车公司2.3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2.4雷诺·日产联盟2.6宝马汽车集团2.7荷兰世爵汽车公司2.8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制造厂【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欧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本章难点:欧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第3章美国及亚洲主要汽车公司简介 2课时课程内容:3.1福特汽车公司3.2通用汽车有限公司3.3克莱斯勒汽车公司3.4丰田汽车公司3.5本田汽车公司3.6现代汽车公司3.7印度塔塔汽车【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亚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本章难点:亚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第4章中国主要汽车厂商 3课时课程内容:4.1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4.2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4.3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4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4.6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7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4.8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4.9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4.10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我国汽车公司的发展史本章难点:我国汽车公司的发展史第5章汽车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课时课程内容:5.1汽车心脏——发动机5.2汽车底盘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5.3汽车仪表【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本章难点:汽车底盘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6章汽车选购 3课时课程内容:6.1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6.2汽车选型6.3新车选购6.4购车付款6.5汽车上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选购技巧本章难点:汽车的选购第7章汽车油料的选用与汽车维护 1课时课程内容:7.1汽车油料7.2汽车磨合7.3汽车维护【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维护本章难点:汽车的维护第8章汽车展览与竞赛 1课时课程内容:8.1汽车展览8.2汽车竞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展览及竞赛本章难点:汽车的展览及竞赛三、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汽车专业的选修课,是汽车基本知识课,只有对汽车感兴趣,那么在后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912e55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f.png)
《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汽车文化1. 课程类型必修课;专业核心课2.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三年制)开设学期:第3学期3.课程任务本课程在职业教育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从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训练的角度观察,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条件。
本课程的重点是要求学生熟悉世界著名的汽车公司及汽车品牌,熟悉汽车界的名车名人,理解汽车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是汽车基础知识中汽车结构方面的知识讲授。
以及为适应汽车后市场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4.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①掌握汽车基础知识和总体构造。
②熟悉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及汽车品牌,汽车界的名车名人。
③理解汽车与社会的关系。
(2) 技能培养目标①初步具备汽车整车结构识别的能力。
②熟练分辨汽车品牌。
③掌握汽车发展史,联系实际。
(3)态度培养目标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5.学分与学时学时:26学时6.建议先修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7.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汽车文化》,罗予任东主编,北京出版社,2019年10月。
参考书目:(1)《汽车文化》,帅石金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汽车文化》,王家淮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3)《汽车文化》,谢永东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8.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理论手段:多媒体教学和实践相结合9.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 (2)实验成绩占10%(3)考试成绩占60%10.课外自学要求图书馆查阅参考书,网上查找资料,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单元一认识汽车教学要求:1.叙述汽车的分类。
2.叙述汽车的总体构造。
重点:掌握汽车的分类、总体构造。
难点:汽车的基本组成。
汽车文化选修课纲要
![汽车文化选修课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c86ad170f5335a8102d2205e.png)
第七章 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 (2课时)
- 汽油缸内直喷技术 - 涡轮增压技术
节能
安全
- 防抱死制动系统 -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 可变配气相位技术
- 汽车轻量化技术
- 驱动防滑系统
新技术与 未来汽车 环保
太 阳 能
- 电子稳定系统
- 三元催化技术 - 废气再循环系统 - 燃油蒸汽回收系统
- 智能轮胎 - 智能钥匙 - 智能玻璃
国产
东风 吉利
江铃
现代
第五章 汽车名人 (3课时)
卡尔 ·本茨 (1844~1929)
亨利 ·福特 (1863~1947)
阿尔芒 ·标致 (1849~1915)
法拉利 ·恩佐 (1898~1988)
丰田喜一郎 (1894~1952)
第六章 汽车运动 (6课时)
汽车拉力赛 勒芒24小时耐力赛 F1 世界三大体育盛事之一 GT超级跑车赛 卡丁车大赛
综合评分=平时成绩× 30%+期末成绩×70%
其中,平时成绩包含考勤及平时表现;期末成绩
为课程结束后提交的结业报告评分。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汽车文化
课程简介
《汽车文化》是为非车辆工程专业类学生开设的
一门普及汽车文化知识的选修课。通过理论教学使学
生了解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
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
未来汽车等内容。
课程目的
代步
身份
艺术
课程目的
1、了解汽车的历史、现状、未来;
2 、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 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提高大学生 电
教学方法
1、以汽车品牌故事为主线,主要通过图片鉴赏
汽车文化 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2910345336c1eb91a375def.png)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文化》教学大纲课程类型:职业选修课本课程适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时:36学时一、制定实训教学大纲的依据《汽车文化》教学大纲是根据《学校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及管理办法》教学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主要讲述汽车的含义、汽车的史话、名车简介、汽车名人、著名的汽车公司及其车标、著名的汽车品牌含义及发展历程、国产品牌汇总及分析、汽车竞赛、汽车车展、汽车外形与色彩、汽车延伸品、未来汽车、运用互联网查询汽车的相关知识、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汽车类型、汽车试验、汽车产品型号、汽车代码识别、汽车使用对自然的影响、汽车燃油使用尾气排放国家有关规定与标准、汽车节能技术、汽车噪声控制国家有关规定与标准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理论,奠定专业课学习基础。
本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并且在技术层面有一定的深度。
力求抓住“汽车”与“文化”这两个紧密结合的主题,进行了全面和深入地剖析和论述,以做到工程、技术、文化、艺术知识的有机结合。
本课程在体现汽车文化内涵的同时,又注重体现广泛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大众化的特点。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与VCD、DVD等视频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观摩视频材料为辅,并适当地穿插点评、提问和讨论等形式。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促使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课程考试成绩由学生出勤情况、课后作业、小论文、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等组成。
四、考核方式考试五、成绩评定五级评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六、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专业素质。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理论,奠定专业课学习基础。
学会查找汽车专业文献。
培养热爱汽车专业的感情,激发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信心。
激发学习专业课的热情,学会自主学习专业课的能力,培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素质。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bf8c097e21af45b207a85f.png)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汽车文化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0适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汽车文化》是汽修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课程紧密联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实际,融多学科的知识为一体,实施动态更新,全方位诠释汽车文化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
学生在课堂上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内外汽车工业的风潮涌动,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是一次精神和文化的洗礼。
学生素质教育是校园文化的主题,该课程选取了一个很恰当的角度传播校园文化,不仅顺应了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也为课程自身的建设开创了广阔的天地。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习理论知识,更能切身体会到我校开展汽车文化的系列活动,如知识竞赛、各种社团活动的情况,对学生的示范效果明显。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世界汽车发展史,2、中国汽车发展史,3、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与品牌,4、中国主要汽车公司与品牌,5、汽车运动,6、汽车造型,7、汽车基础知识,8、汽车技术的发展,9、汽车产业有关的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他们对汽车的鉴赏能力,并学会享受汽车带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划、检查评估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
课程考核遵循过程性持续评价和终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学时30,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课程内容讲课习题课小计世界汽车发展史 4 4中国汽车发展史 4 4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与品牌 4 4中国主要汽车公司与品牌 4 4汽车运动 2 2汽车基础知识10 10汽车产业有关的政策与法规 1 1汽车文化建设 1 1合计30 30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1、世界汽车发展史介绍世界汽车百年发展历史。
以“蒸汽汽车——内燃机汽车诞生——汽车‘量产化’时期——汽车产品‘多样化时期’——汽车‘低价格’时期”为线索,介绍世界汽车产业从欧洲到美洲、再到欧洲、到亚洲的发展历程。
《汽车文化》教案(全)
![《汽车文化》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841ee54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c.png)
《汽车文化》教案(全)第一章:汽车发展史1.1 汽车的起源与发展1.2 汽车工业的崛起与成熟1.3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1.4 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第二章:汽车结构与原理2.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类型2.2 汽车传动系统2.3 汽车制动系统2.4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第三章:汽车品牌与车型3.1 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简介3.2 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3.3 不同类型的汽车车型3.4 汽车设计风格与审美趋势第四章:汽车驾驶与安全4.1 驾驶技能与操作规范4.2 交通规则与法律法规4.3 汽车安全驾驶习惯4.4 应急处理与救援知识第五章:汽车养护与维修5.1 汽车养护知识与方法5.2 汽车常见故障与诊断5.3 汽车维修技术与工艺5.4 汽车配件与用品的选择第六章:汽车能源与环保6.1 汽油与柴油发动机的优缺点6.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现状6.3 汽车尾气排放与环境保护6.4 汽车节能技术与措施第七章:汽车产业与经济7.1 汽车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7.2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7.3 汽车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7.4 汽车市场与消费趋势第八章:汽车用品与改装8.1 汽车用品的分类与功能8.2 汽车内饰与外观改装8.3 汽车性能改装与优化8.4 汽车改装的安全与合规第九章:汽车文化与生活9.1 汽车与生活方式的变迁9.2 汽车运动与赛事9.3 汽车俱乐部与车友会9.4 汽车摄影与艺术创作第十章:汽车未来发展趋势10.1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10.2 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10.3 汽车共享经济与租赁市场10.4 汽车设计的创新与变革第十一章:汽车市场营销与销售11.1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与手段11.2 汽车销售流程与服务理念11.3 汽车售后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11.4 汽车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第十二章:汽车金融与保险12.1 汽车金融产品与服务12.2 汽车贷款与还款技巧12.3 汽车保险种类与购买指南12.4 保险理赔流程与注意事项第十三章:汽车法律法规13.1 汽车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13.2 汽车注册与上牌流程13.3 交通违规与处罚规定13.4 汽车报废与回收政策第十四章:汽车伦理与社会责任14.1 汽车使用与伦理道德14.2 汽车企业社会责任14.3 汽车安全与行人保护14.4 汽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五章:汽车旅游与休闲15.1 汽车旅游的方式与线路规划15.2 汽车露营与户外活动15.3 汽车集结活动与自驾游15.4 汽车休闲文化与生活方式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汽车文化》教案全面覆盖了汽车的历史、结构、品牌、驾驶、养护、能源、产业、用品、文化、未来趋势等多个方面。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9b8666be1e650e52ea99c5.png)
计算机控制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专业代码:XXXXX)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二〇一〇年九月《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1课程性质《汽车文化》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程。
该课程是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扩充,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2课程任务开设《汽车文化》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准确识别汽车的能力,了解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特点;能够欣赏汽车品牌。
培养学生全面了解汽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汽车行业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2、1汽车发展简史1、掌握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发明的贡献。
2、掌握第一辆蒸汽汽车的发明。
3、掌握尼古拉斯.奥托对内燃机发明的贡献。
4、掌握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是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人。
5、掌握汽车的定义和组成。
6、掌握汽车结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特征。
7、掌握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
8、掌握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2、2汽车地位1、掌握汽车地位。
2、掌握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3汽车造型的变化1、掌握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
2、掌握确定汽车色彩的主要因素。
3、掌握汽车色彩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2、4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1、掌握美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2、掌握德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3、掌握日本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4、掌握法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5、掌握意大利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6、掌握英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7、掌握韩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8、掌握瑞典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9、掌握捷克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10、掌握中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2、5汽车名人1、掌握卡尔.本茨对汽车事业的贡献。
2、掌握戈特利布.戴姆勒对汽车事业的贡献。
3、掌握阿尔弗莱德.斯隆对汽车事业的贡献。
4、掌握亨利.福特对汽车事业的贡献。
5、掌握安德烈.雪铁龙对汽车事业的贡献。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d5d3c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b.png)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一、导言
1.1引入汽车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
1.2汽车文化在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差异
1.3汽车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汽车历史
2.1汽车的起源和发展
2.2汽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3汽车在不同时代的地位和作用
三、汽车品牌和文化
3.1不同汽车品牌的历史和发展
3.2汽车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形象塑造
3.3汽车品牌代表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四、汽车的概念和设计
4.1汽车的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
4.2汽车设计的原则和风格
4.3汽车设计对驾驶体验和用户舒适度的影响
五、汽车与环境
5.1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
5.2低碳汽车和环保技术的发展
六、汽车与社会
6.1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6.2汽车文化与社交活动的关系
6.3汽车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影响
七、汽车文化与艺术
7.2汽车设计与工艺的创新和表现
7.3汽车在电影、音乐和文学中的形象塑造
八、汽车文化教育
8.2汽车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8.3汽车文化教育的实践和案例分享
九、汽车文化的未来发展
9.1汽车技术和设计的未来趋势
9.2汽车文化与新兴科技的结合和创新
9.3汽车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和影响
十、总结与展望
10.1汽车文化教学的收获和反思
10.2汽车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10.3汽车文化的未来发展和挑战。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02afe23ed630b1c59eeb5d5.png)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公共必修课。
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
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结合。
本课程主要介绍汽车文化的知识、车史文化、汽车厂商文化等,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基础知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他们对汽车的鉴赏能力,并体会汽车带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自我学习和查阅学习,同时具有分析和阐述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汽车发展史从历史发展的长河,展示人们追求方便、快捷、高效交通的梦想及对梦想的执著追求。
内容包括从轮的发现与发明、中外古车、人畜力车辆、蒸汽汽车、内燃机,到汽车的诞生与汽车工业的早期形成、汽车的批量生产时期、汽车的精益生产时期,直至目前的汽车定制生产时期,以及中国汽车产业解放前、解放后的发展历史。
授课过程中,通过展示各个时代的基本交通面貌,介绍各个时期标志性(具有划时段意义)的产品技术成果和生产管理成果,让学生感受科技进步的伟大力量,感受汽车发展引起的社会变革,感受历史卓著人物不屈不饶的探索精神。
(二)汽车公司与品牌故事介绍世界上主要汽车公司和国内主要汽车公司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展示他们产品品牌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介绍各汽车公司及其经营管理者的成败得失及其企业文化的发展轨迹,讲解汽车品牌的文化内涵及其市场价值,让学生感受管理大师、经营大师对企业发展和品牌价值提升的突出作用及他们博大的人格魅力,感受企业管理者敏锐洞察能力和稳定政治环境对企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三)汽车娱乐在现代社会,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它已远远超越了知识索具有的物质属性,已经演变成社会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延伸出来的精神产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章主要介绍汽车文化的延伸表现形式,包括汽车俱乐部文化、汽车会展、赛车运动、汽车广告的相关内容。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31ce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7.png)
汽车文化教案汽车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理解汽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汽车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文化特色。
4. 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1.1 汽车的起源1.2 汽车的发展历程1.3 汽车的分类和功能2. 汽车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1 汽车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2 汽车文化的特点和表现方式3.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文化3.1 美国的汽车文化3.2 德国的汽车文化3.3 日本的汽车文化3.4 中国的汽车文化4. 汽车文化的影响和意义4.1 汽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2 汽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3 汽车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5. 汽车文化的欣赏与体验5.1 汽车博物馆参观和展览5.2 汽车文化节和赛事观摩5.3 汽车文化创作和欣赏三、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引发学生对汽车文化的思考。
2. 讲授(20分钟)讲解汽车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汽车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汽车文化进行研究,并展示给全班。
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文化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4. 教师点评(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小组研究进行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汽车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5. 拓展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博物馆,观摩汽车文化节或赛事,或者进行汽车文化相关的创作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文化,加深对汽车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激发学生总结和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汽车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汽车文化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4. 学生对汽车文化拓展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创造能力。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大全五篇)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1408a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2.png)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大全五篇)第一篇:《汽车文化》教学大纲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中文名称:汽车文化英文名称:Automobile Culture 学时数:34学分:2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讲述了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汽车公司和商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花絮、汽车公害、汽车未来和交通漫谈等内容。
是一门集汽车历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公共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公路运输和综合交通体系,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教学基本要求:1.让学生通过对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汽车知识。
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公路运输和综合运输体系。
2.本课程内容全面而生动,通俗而易懂,针对对汽车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培养。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全面地了解汽车知识,热爱汽车文化。
能够了解并讲述汽车的相关知识和发展史。
3.通过学习,提高和培养自觉性、意志力、价值观、精益求精、审美观等,学会感恩、做人、沟通及合作的能力等。
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汽车发展简史(4学时)1.了解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发明的贡献和第一辆蒸汽汽车的发明。
2.了解尼古拉斯·奥托对内燃机发明的贡献。
3.掌握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是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人。
4.掌握汽车的定义和组成。
(重点)5.了解汽车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及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6.掌握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
(重点)7.了解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汽车地位(6学时)1.掌握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难点)2.掌握公路运输的地位。
(难点)第三章汽车造型的变化(4学时)1.掌握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
2.掌握确定汽车色彩的主要因素。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39ca2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b.png)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汽车文化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X总学时:X适用专业:具体专业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汽车文化是一门介绍汽车发展历程、汽车技术、汽车品牌、汽车设计、汽车运动以及汽车与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汽车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汽车文化素养。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掌握汽车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技术。
(2)熟悉汽车的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理解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
(3)认识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及其文化内涵,了解汽车品牌的发展与市场竞争。
(4)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欣赏汽车的美学价值。
(5)了解汽车运动的种类和发展,感受汽车运动的魅力。
(6)理解汽车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认识汽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类型的汽车进行分析和评价。
(2)具备一定的汽车文化鉴赏能力,能够欣赏汽车艺术和汽车广告。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提出关于汽车发展的新观点和新想法。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汽车文化的奥秘。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汽车发展带来的环境和能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汽车的起源与发展1、汽车的诞生(1)介绍汽车发明的背景和先驱者。
(2)讲解第一辆汽车的诞生过程和特点。
2、汽车发展的重要阶段(1)工业革命对汽车发展的影响。
(2)20 世纪汽车技术的重大突破。
3、现代汽车的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智能汽车的发展。
(二)汽车的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1、汽车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
(2)按动力类型分类。
2、汽车的结构(1)发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等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等](https://img.taocdn.com/s3/m/eabb72ab767f5acfa0c7cd96.png)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汽车文化》是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专业的入门教材,是汽车及相关知识启蒙课程,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汽车知识普及课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汽车知识,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了解主要的汽车品牌,了解汽车新技术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1. 汽车基本知识2. 汽车工业的发展3. 著名汽车及其商标4.汽车名人5. 汽车与社会6.汽车新技术7. 汽车时尚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一)、先修课程无(二)、后续课程《汽车构造》、《汽车及配件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等。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及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36学时。
其中,理论课时为32学时;电教学为4学时,内容为《名车欣赏》和《汽车运动》。
二、推荐教材及要求(一)、推荐学生使用教材王世铮.《汽车文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二)、教学参考书宋景芬.《汽车文化》.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1.教学环境:具有适合理论课教学的教学环境。
2.设备条件:多媒体教室。
3.学生基础条件: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对学生无特殊要求。
四、考核(一)、考核范围本课程所教授的全部内容。
(二)、考核形式期末考核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计算,形成期末总评成绩。
期末总评成绩60分为及格。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绪论(讲授:3学时)【教学内容】(一)、汽车的概念及功用(二)、汽车文化概述(三)、汽车的发明、演变【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学习范畴和汽车的发明、演变过程。
二、汽车基本知识(讲授:3学时)【教学内容】(一)、汽车的类型掌握汽车的分类(二)、汽车的总体构造1.汽车的总体构造;2. 汽车车身结构;3. 发动机和底盘的主要构造。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f015d54767f5acfa1c7cd37.png)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本课程是必修课,课程类别基本素质课。
2、本课程讲述了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充分体现了汽车文化的历史性,动态性,知识性,技术性,趣味性。
3、能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过去,现在和未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全面的了解汽车专业热爱汽车提高在汽车维修上的技能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汽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汽车专业,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汽车专业学习中。
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公路运输和综合运输体系。
2、本课程内容全面而生动,通俗而易懂,针对刚刚开始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全面地了解汽车专业,热爱汽车专业。
能够了解并讲述汽车的相关知识和发展史。
3、通过学习,提高和培养自觉性、意志力、价值观、精益求精、审美观等,学会感恩、做人、沟通及合作的能力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汽车概述教学目标:通过对汽车基本知识的了解,使同学们从更深层次认识了汽车;增加同学们对于今后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第一节汽车定义第二节汽车总体构造一、汽车的基本组成二、汽车的整体布局第三节汽车的行驶原理一、驱动条件二、附着条件第四节汽车特征参数与性能指标一、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二、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第五节汽车分类与编号一、国内汽车的分类二、国外汽车的分类三、车辆识别代号教学重点:汽车分类与编号教学难点:汽车行驶原理第二章汽车史话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史教学内容:第一节车轮和车的发明史一、车轮和车的发明二、中国古代的车三、自走式车辆的幻想与探索第二节、蒸汽机汽车的发明史一、蒸汽机的发明二、蒸汽机汽车的发明三、电动汽车的发明史四、内燃机汽车的发明史(一)内燃机的发明(二)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五、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一)德国是汽车工业的摇篮(二)法国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三)福特公司的大批量生产(四)通用汽车公司建成现代化公司(五)西欧、日本发展廉价汽车(六)日本发展丰田生产方式(七)以法规管理汽车企业(八)西班牙、巴西引进外资(九)韩国汽车借船出海(十)世界汽车工业的重组潮流六、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业(二)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教学重点:汽车发展史教学难点:国外汽车发展史第三章汽车外形和色彩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外形和色彩教学内容:第一节汽车外形一、确定汽车外形的因素二、汽车外形的发展第二节汽车色彩一、色彩的种类与基本特征二、汽车色彩与联想三、汽车色彩的设计四、汽车色彩现状与未来趋势教学重点:确定汽车色彩的主要因素优哪些?教学难点:什么是收缩色?什么是膨胀色?第四章著名汽车公司及其车标教学目标:1、通过对于汽车公司、名车及商标的了解;2、能够认识著名汽车车标;3、讲述各著名汽车公司及商标的深层含义。
《汽车文化》教学指导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指导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5cfb164f01dc281e53af049.png)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本课程是选修课,课程类别基本素质课。
2、本课程讲述了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着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充分体现了汽车文化的历史性,动态性,知识性,技术性,趣味性。
3、能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过去,现在和未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全面的了解汽车专业热爱汽车提高在汽车维修上的技能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汽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着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汽车专业,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汽车专业学习中。
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公路运输和综合运输体系。
2、本课程内容全面而生动,通俗而易懂,针对刚刚开始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全面地了解汽车专业,热爱汽车专业。
能够了解并讲述汽车的相关知识和发展史。
3、通过学习,提高和培养自觉性、意志力、价值观、精益求精、审美观等,学会感恩、做人、沟通及合作的能力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汽车概述教学目标:通过对汽车基本知识的了解,使同学们从更深层次认识了汽车;增加同学们对于今后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第一节汽车定义第二节汽车总体构造一、汽车的基本组成二、汽车的整体布局第三节汽车的行驶原理一、驱动条件二、附着条件一、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二、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第五节汽车分类与编号一、国内汽车的分类二、国外汽车的分类三、车辆识别代号教学重点:汽车分类与编号教学难点:汽车行驶原理第二章汽车史话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史教学内容:第一节车轮和车的发明史一、车轮和车的发明二、中国古代的车三、自走式车辆的幻想与探索第二节、蒸汽机汽车的发明史一、蒸汽机的发明二、蒸汽机汽车的发明三、电动汽车的发明史四、内燃机汽车的发明史(一)内燃机的发明(二)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五、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一)德国是汽车工业的摇篮(二)法国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三)福特公司的大批量生产(四)通用汽车公司建成现代化公司(五)西欧、日本发展廉价汽车(六)日本发展丰田生产方式(七)以法规管理汽车企业(八)西班牙、巴西引进外资(九)韩国汽车借船出海(十)世界汽车工业的重组潮流(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业(二)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教学重点:汽车发展史教学难点:国外汽车发展史第三章汽车外形和色彩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外形和色彩教学内容:第一节汽车外形一、确定汽车外形的因素二、汽车外形的发展第二节汽车色彩一、色彩的种类与基本特征二、汽车色彩与联想三、汽车色彩的设计四、汽车色彩现状与未来趋势教学重点:确定汽车色彩的主要因素优哪些?教学难点:什么是收缩色?什么是膨胀色?第四章着名汽车公司及其车标教学目标:1、通过对于汽车公司、名车及商标的了解;2、能够认识着名汽车车标;3、讲述各着名汽车公司及商标的深层含义。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bbc8fd131126edb6e1a109d.png)
汽车文化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一)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作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等交通运输专业及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等制造类专业的基础教材。
本课程参照了相关专业的岗位标准,结合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认知特点及兴趣编写,具有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志趣的作用。
2.课程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常见汽车及发展历程,让学生知道汽车的来源。
2.介绍世界著名汽车公司的企业文化及主要产品,让学生在国际视野下了解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并学会收集资料。
3.了解中国汽车公司,介绍中国著名汽车公司的企业文化及主要产品及发展简史,让学生在目光收缩到国内来,同时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能力培养目标
1•能了解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及发展情况。
2.掌握汽车常见车标车型。
3•掌握常见汽车相关的知识及赛事。
4.能通过课后练习及作业提高自主学习及思考能力。
3.课程内容
4.教学实施建议
(1)采用现场式教学,开放网络平台及使用多媒体教学
(2)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3)对于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4)本课程的考核采用理论考试的方法,在安排考核时,既可采用每单元分别考核的方法,也可用采用期中、期末集中考核的方法。
理论考试的知识点是每单元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考试时应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加考试的可信度。
实验考核可在实验内容中随机抽取I/4〜I /3的项目进行考核,检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
1-1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进度表与教学大纲60课时
![1-1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进度表与教学大纲60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309b1c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9.png)
课程: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进度表60课时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大纲【本课程简介】:课程通过对汽车的认识,汽车发展史,汽车构造以及汽车维修设备四个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史、汽车的构造和常见的维修检测设备。
【本课程教学目标】:1、形成对汽车的初步认识2、了解汽车的发展史3、了解汽车的构造4、认识汽车的维修设备【本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的认识第一节汽车的定义【本节教学目标】:1.知道汽车的定义2.掌握各种汽车区分【本节教学重难点】:掌握客车、乘用车和载货汽车【教学内容】:一、汽车定义二、汽车用途分类1、客运车辆2、乘用车3、载货汽车4、普通货车5、厢式货车6、封闭货车7、罐式货车8、平板货车9、集装厢车10、自卸货车11、特殊结构货车【本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客运汽车、载货汽车和乘用车【本节作业】:举些实例,来说明客车、乘用车和载货车第二节汽车组成【本节教学目标】:1.学会发动机分类方法(知识目标)2.掌握发动机的组成(能力目标)【本节教学重难点】:发动机组成【教学内容】:一、汽车组成1.发动机2.底盘3.车身4.电气设备【本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知道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
【本节作业】:列出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第二章汽车发展史第一节汽车前史【本节教学目标】:1.学会发动机分类方法(知识目标)2.掌握发动机的组成(能力目标)【本节教学重难点】:发动机组成【教学内容】:一、汽车前史1、国外汽车前史2、国内汽车前史二、发动机分类1、按其结构分:(1)转子式(2)往复式2、按其燃料分:(1)柴油发动机(2)汽油发动机3、按其进气方式:(1)自然吸气发动机(2)增压发动机4、按其喷油位置(1)缸内喷射(2)缸外喷射三、发动机组成1、汽油机二大机构五大系统2、柴油机二大机构四大系统【本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各大车商的汽车前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制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化机系
执笔人:孙玉兰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中文名称:汽车文化
2. 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Culture
3.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4. 总学时:32学时
5. 总学分:2学分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主要讲述汽车文化的含义、汽车的民族性、汽车的诞生过程、汽车的分类、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汽车的 VIN 码、汽车的基本构造、汽车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汽车技术发展的六个里程碑、汽车业界著名人物的业绩、汽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汽车运动、汽车俱乐部和汽车博览会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理论,奠定专业课学习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 概论(1学时
讲述课程地位和作用;课程主要内容;教学方法。
2.第一章汽车地位(4学时
讲述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简谈汽车;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掌握汽车概念、定义及分类;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3.第二章汽车史话(4学时
讲述汽车的萌芽阶段; 汽车生产的三次变革, 掌握第一辆汽车以及柴油机的发展; 掌握汽车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
4.第三章汽车外形和色彩(3学时
讲述汽车外形及汽车色彩。
掌握汽车色彩对汽车的使用功能; 汽车的使用环境; 汽车的使用对象;汽车的流行色彩;汽车的行驶安全的影响。
5.第四章汽车公司和商标(6学时
讲述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中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及其商标。
能够
识别各汽车公司的商标及其含义。
6. 第五章汽车名人 (4学时
讲述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亨利·福特、威廉·杜兰特、阿尔弗莱得·斯隆、沃尔沃·克莱斯勒等的事迹。
掌握他们对汽车工业的贡献几深远影响。
7.第六章汽车运动 (2学时
讲述汽车运动的起源、汽车运动的种类、汽车运动冠军车手、赛车和车队、汽车运动的魅力。
掌握汽车运动的种类,掌握 F1赛事等。
8.第七章汽车花絮(2学时
讲述蒸汽汽车的由来等汽车史传; 汽车新旧分类法及汽车命名法。
掌握汽车分类, 了解汽车命名。
9.第八章汽车公害 (2学时
讲述汽车排放污染的成因以及相应标准; 汽车噪声成因以及相应标准; 道路交通的公害。
掌握环境、能源、安全和畅通为汽车技术管理的四大课题对汽车发展的影响。
10.第九章汽车未来 (4学时
讲述汽车质量轻量化;汽车燃料多样化;汽车控制电子化、智能化。
掌握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四、考核方式
考查
五、成绩评定
五级评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六、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拓展知识面, 培养和提高综合专业素质。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理论,奠定专业课学习基础。
学会查找汽车专业文献。
培养热爱汽车专业的感情, 激发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信心。
激发学习专业课的热情, 学会自主学习专业课的能力, 培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素质。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郎全栋《汽车文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参考书:[1]俞宁曹建国《汽车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
[2]黄庆生《进入汽车时代》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