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雁门太守行》综合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雁门太守行》综合练习附答案

24 《雁门太守行》综合练习附答案一、基础巩固: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赡(zhàn)养亲昵(nì)拾(shè)级而上含情脉脉(mò)B. 秘(bì)鲁古刹(chà)鸭绿(lù)江岸骁(xiāo)勇善战C. 颤(zhàn)栗哄(hǒng)骗心广体胖(pàng)一撮(zuǒ)胡子D. 伺(cì)侯联袂(mèi)晕头转(zhuàng)向果实累累(lěi)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逸事座右铭集腋成裘一言既出,驷马难追B. 脉膊口头禅未雨绸缪打破沙锅问到底C. 羁拌破天荒唇枪舌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D. 跳槽磨洋工声败名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_______的色彩,但也有一些作品内容健康,格调明朗。

②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关注的,往往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___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撞击时,就可能诱发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③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_____是对台海地区_______亚太地域的和平稳定构成的重大威胁。

A. 神秘经历更/和B. 神秘体验也/乃至C. 神奇经历也/乃至D. 神奇体验更/和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它堪称不易之论。

B. 中超联赛冠军深圳健力宝足球队将倾巢出动,参加中日韩三国A3联赛,健力宝队的队员们摩拳擦掌,力争取得好成绩。

C.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作文常常是文不加点,字迹潦草,即使是有标点的,往往也是极不规范,令很多语文教师头痛。

《雁门太守行》李贺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雁门太守行》李贺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雁门太守行》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寒夜中,将士们的鲜血凝结成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2、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3、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

B、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

C、三、四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

角声呜呜,本来就是一种十分悲凉的音响;现在又是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自然就显得更加悲壮了。

D、“塞上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

写出了边塞壮美的夜色。

3、对《雁门太守行》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雁门太守行》综合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雁门太守行》综合练习附答案

24 《雁门太守行》综合练习附答案一、基础巩固: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赡(zhàn)养亲昵(nì)拾(shè)级而上含情脉脉(mò)B. 秘(bì)鲁古刹(chà)鸭绿(lù)江岸骁(xiāo)勇善战C. 颤(zhàn)栗哄(hǒng)骗心广体胖(pàng)一撮(zuǒ)胡子D. 伺(cì)侯联袂(mèi)晕头转(zhuàng)向果实累累(lěi)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逸事座右铭集腋成裘一言既出,驷马难追B. 脉膊口头禅未雨绸缪打破沙锅问到底C. 羁拌破天荒唇枪舌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D. 跳槽磨洋工声败名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_______的色彩,但也有一些作品内容健康,格调明朗。

②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关注的,往往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___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撞击时,就可能诱发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③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_____是对台海地区_______亚太地域的和平稳定构成的重大威胁。

A. 神秘经历更/和B. 神秘体验也/乃至C. 神奇经历也/乃至D. 神奇体验更/和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它堪称不易之论。

B. 中超联赛冠军深圳健力宝足球队将倾巢出动,参加中日韩三国A3联赛,健力宝队的队员们摩拳擦掌,力争取得好成绩。

C.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作文常常是文不加点,字迹潦草,即使是有标点的,往往也是极不规范,令很多语文教师头痛。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综合练习 附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综合练习 附答案

《雁门太守行》综合练习附答案一、基础巩固: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赡(zhàn)养亲昵(nì)拾(shè)级而上含情脉脉(mò)B. 秘(bì)鲁古刹(chà)鸭绿(lù)江岸骁(xiāo)勇善战C. 颤(zhàn)栗哄(hǒng)骗心广体胖(pàng)一撮(zuǒ)胡子D. 伺(cì)侯联袂(mèi)晕头转(zhuàng)向果实累累(lěi)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逸事座右铭集腋成裘一言既出,驷马难追B. 脉膊口头禅未雨绸缪打破沙锅问到底C. 羁拌破天荒唇枪舌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D. 跳槽磨洋工声败名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_______的色彩,但也有一些作品内容健康,格调明朗。

②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关注的,往往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___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撞击时,就可能诱发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③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_____是对台海地区_______亚太地域的和平稳定构成的重大威胁。

A. 神秘经历更/和B. 神秘体验也/乃至C. 神奇经历也/乃至D. 神奇体验更/和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它堪称不易之论。

B. 中超联赛冠军深圳健力宝足球队将倾巢出动,参加中日韩三国A3联赛,健力宝队的队员们摩拳擦掌,力争取得好成绩。

C.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作文常常是文不加点,字迹潦草,即使是有标点的,往往也是极不规范,令很多语文教师头痛。

人教版初中语文《雁门太守行》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雁门太守行》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雁门太守行》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2.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联“黑云圧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圧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C.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尾联“扱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
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解析】诗中“不起”是指因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结合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现出的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可知,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依然是斗志昂扬,毫不气馁。

《雁门太守行》李贺赏析习题及答案

《雁门太守行》李贺赏析习题及答案

《雁门太守行》李贺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寒夜中,将士们的鲜血凝结成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作者】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

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主旨】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该诗用浓墨重彩描会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意境。

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典故的使用,”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的色彩斑斓,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场景。

【名句赏析】首句于“云”上着“黑”字,已感气氛沉重。

而这“黑云”又“压城”以至压得“城欲摧”,明显有象征意义。

“云”上特加“黑”字,自然不会用以象征我军而是象征敌军。

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

“甲光向日金鳞开”,在色彩和形相上,与上句形成强烈对比,明含欣喜、赞美之情。

一、二两句写围城与突围,构成一个意义单位。

以下八句写乘胜追杀,直至兵临易水,是又一个意义单位。

“角”,古代军用乐器。

“角声满天秋色里”一句,正是以虚写实。

在读者想象中展现敌退我追的壮阔场景。

“塞上胭脂凝夜紫”中的“夜”字照应第一句中的“日”字,表明从突围至此,已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双方互有杀伤。

《雁门太守行》习题附答案

《雁门太守行》习题附答案

《雁门太守行》习题附答案1.词语积累:摧:。

甲光:。

甲,指。

金鳞开:。

金:。

角:。

塞上燕脂凝夜紫:。

临:。

霜重鼓寒:。

声不起:。

玉龙:君:。

2.本诗选自,作者(790~816),着名诗人,史称为“”,汉族,河南福昌人。

字,与,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是中唐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1.首联写景又写事:第一句运用和比喻,渲染一个“压”字,把敌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第二句写,借日光显示。

颔联从听觉和两方面渲染。

颈联写的场面。

尾联引用写出将士。

4.后四句写唐军将士,。

“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临易水”既表明,又暗示。

接着描写: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

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5.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表现悲壮鏖战场面;一个在,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这首诗有鲜明的色彩,如、和,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6.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战国时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他慷慨而歌:“,!参考答案1. 毁坏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铠甲,战衣(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号角晚霞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一样,夜色中浓艳得近似紫色抵达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君王2.《李贺诗歌集》李贺唐代诗鬼长吉李白、李商隐浪漫主义诗人3.夸张。

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人马众多,来势凶猛。

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守军威武雄壮。

视觉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援军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典故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4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交战的地点,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云南省中考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云南省中考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云南省中考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塞上”又做“塞土”。

12.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2分)答:1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分)答: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4分)12.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

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淳尽致地揭示出来。

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示例三: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

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紧迫。

1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赞颂了边关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2),不亦君子乎?(《论语》)(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6)请写出连续两句含“家”字的古诗文名句:,。

答案: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白露为霜(2)人不知而不愠(3)弓如霹雳弦惊(4)伤心秦汉经行处(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五、诗歌鉴赏(共7分)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7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从炼字或修辞手法中任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3分)(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中的“黄金台”和“玉龙”分别指什么?此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13.(1)示例一:炼字角度:①“压”字,本意为“逼近”/“压迫”。

(1分)②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

(1分)③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1分)④衬托守军将士士气高昂,严阵以待。

(1分)示例二:修辞角度:①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②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

(1分)③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1分)(2)①“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后用来指招揽贤士的地方。

(1分)(只答到“招揽贤士的地方”就可得分)②“玉龙”:指宝剑。

(1分)③情感:赞扬了将士们为维护国家统一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2分)出处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资料1 四川省广元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基础知识及运用(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3字音字形(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4成语使用不当(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5 病句(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6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7《岳阳楼记》《范仲淹罢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8《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9古诗文默写(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10《西游记》名著阅读(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11刘洪文《卧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12综合性学习及语言运用(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13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作文题目“那一刻,让我成长”。

《雁门太守行》李贺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雁门太守行》李贺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雁门太守行》李贺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12、【原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寒夜中,将士们的鲜血凝结成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作者】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

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背景】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诗中所属之事,难以考证。

这不是某一次战争,写意而非写实。

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

李贺当时仅17岁。

【主旨】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该诗用浓墨重彩描会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意境。

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典故的使用,”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的色彩斑斓,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场景。

【名句赏析】首句于“云”上着“黑”字,已感气氛沉重。

而这“黑云”又“压城”以至压得“城欲摧”,明显有象征意义。

“云”上特加“黑”字,自然不会用以象征我军而是象征敌军。

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

“甲光向日金鳞开”,在色彩和形相上,与上句形成强烈对比,明含欣喜、赞美之情。

《雁门太守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

《雁门太守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
《雁门太守行》习题及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句子是: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2、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答: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渲染出什么样的氛围?
答:运用了比喻和夸张 把敌军压向边城比喻成“黑云压城”。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式
4、诗中引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
答:“临易水”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豪情。“黄金台”引用燕昭王设黄金台求天下奇才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报效祖国的决心。
5、《雁门太守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二、赏析简答题:
1、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的作用。
答: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
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淳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雁门太守行》试卷及答案

《雁门太守行》试卷及答案

《雁门太守行》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字词在《雁门太守行》中出现了多次?A. 黑云B. 金鳞C. 燕脂D. 玉龙2.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主题是?A. 描绘山水美景B. 表达爱国情怀C. 叙述战争经过D. 抒发思乡之情3. 以下哪个句子不是出自《雁门太守行》?A. 黑云压城城欲摧B. 甲光向日金鳞开C. 角声满天秋色里D.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 “报君黄金台上意”中的“黄金台”指的是?A. 宫殿B. 赏赐功臣的地方C. 战场D. 山峰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李贺的作品?A. 《雁门太守行》B. 《将进酒》C. 《马诗二十三首》D. 《长吉集》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黑云压城城欲摧(解释“压”)2. 甲光向日金鳞开(解释“鳞”)3. 角声满天秋色里(解释“秋色”)4. 塞上燕脂凝夜紫(解释“燕脂”)5. 报君黄金台上意(解释“报”)三、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15分)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四、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2.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

3. 半卷红旗临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4. 报君________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五、内容理解概括(5分)请简要概括《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六、描写手法(5分)请分析《雁门太守行》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举例说明。

七、句子赏析(5分)请任选一句诗句,进行赏析,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

八、人物环境情感分析(5分)请分析诗中描绘的人物形象,以及所表现的环境和情感。

九、主旨剖析(5分)请剖析《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主旨,以及诗人想要传达的思想。

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B. 金鳞2. B. 表达爱国情怀3. D.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春望》)4. B. 赏赐功臣的地方5. B. 《将进酒》(《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压”在这里是动词,意为压迫、逼近,形容敌军如黑云般逼近城墙,给人以极大的压迫感。

《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

《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

《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篇一」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第一套1.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2、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3、“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4、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5、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压城守军到阵也未必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

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营造意境的手段。

6、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

7、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

雁门太守行精读测试及答案.doc

雁门太守行精读测试及答案.doc

雁门太守行() ______________一、译文:漫山遍野的敌军好像乌云一样,围住城池,似乎要把城墙摧垮;城头上,战士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鱼鳞一般金光闪闪。

秋色中,军营中的号角之声响彻整个天空; 边塞之上的泥土,在夜色中,犹如胭脂凝成,发出浓艳的紫色。

救援部队的红旗在寒风中半卷,在夜色中悄悄靠近了易水;浓霜打湿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利厚爱,我愿手操宝剑为国君血战到死!二、默写:1、①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②“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利危急形势以及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诗句是:2、《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3、《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夜浓霜,夜袭敌阵的诗句是:4、《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决心的诗句是:5、“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箫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三、赏析1、“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义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而。

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 请筒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5、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 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6、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7、①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奇特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说明。

8、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哪些故事和诗句?有什么作用?9、清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1()、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鉴赏练习及答案

李贺《雁门太守行》鉴赏练习及答案

李贺《雁门太守行》鉴赏练习及答案
《雁门太守行》原文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鉴赏练习一
①全诗采用了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1分)
②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1分)
【答案】
①夸张②爱国热情评分说明:
《雁门太守行》鉴赏练习二
8.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9.示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六)(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六)(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3分)
1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一)(5分)
11.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及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场面。

评分:共3分。

修辞方法占2分,作用占1分。

12.赞颂了边关战士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评分:共2分。

《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8篇

《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8篇

《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1古诗词阅读(4分)[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4.甲诗三、四句和乙诗的一、二句都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气氛。

(1分)15.据说王安石对甲诗的一、二句曾提出疑问:“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你能否从诗歌赏析的角度为王安石解疑?‘(3分) 阅读答案:14.(1 分)苍凉悲壮。

15.(3 分)“黑云压城”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而“甲光向日”则是描写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2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⑴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也象征着当时战况的严峻。

C.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⑵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2分)参考答案:(1 )C(2) 提示: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雁门太守行》古诗词赏析题2020.1

《雁门太守行》古诗词赏析题2020.1

《雁门太守行》古诗词赏析题2020.1《雁门太守行》古诗词赏析题(40个阅读)2020.1一、阅读下面着两首诗,回答7-8题(6分)【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首联叙写了两件大事:一是作者文天祥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如今作者文天祥兵败被俘。

B.甲诗颈联巧借地名,一语双关,写出了国家形势的危急和自己境况的艰辛。

C.乙诗“半卷”两句先以“半卷红旗”写趁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感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

D.乙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8.【甲】【乙】诗结尾句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答:答案:7.A “二是如今作者文天祥兵败被俘”不对,二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起兵抗元(2分)8.【甲】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表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爱国情怀和坚贞的民族气节。

(2分,意思对即可)【乙】表达诗人高昂的士气、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和爱国热情。

(2分,意思对即可)二、古诗词阅读(4分)【甲】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3.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争的内容,但表达的主旨不同,【甲】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雁门太守行》习题附答案
1.词语积累:
摧:。

甲光:。

甲,指。

金鳞开:。

金:。

角:。

塞上燕脂凝夜紫:。

临:。

霜重鼓寒:。

声不起:。

玉龙:君:。

2.本诗选自,作者(790~816),着名诗人,史称为“”,汉族,河南福昌人。

字,与,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是中唐
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1.首联写景又写事:第一句运用和比喻,渲染
一个“压”字,把敌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第二句写,借日光显示。

颔联从听觉和两方面渲染。

颈联写的场面。

尾联引用写出将士。

4.后四句写唐军将士,。

“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临易水”既表明,又暗示。

接着描写: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

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5.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表现悲壮鏖战场面;一个在,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这首诗有鲜明的色彩,如、和,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6.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战国时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他慷慨而歌:“,!
参考答案
1. 毁坏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铠甲,战衣(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号角晚霞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一样,夜色中浓艳得近似紫色抵达
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君王
2.《李贺诗歌集》李贺唐代诗鬼长吉李白、李商隐浪漫主义诗人
3.夸张。

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人马众多,来势凶猛。

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守军威武雄壮。

视觉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援军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典故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4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交战的地点,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苦战的场面
5.白天黄昏前半夜金色胭脂色紫红色黑色(黑云,黑夜)秋色(黄)玉白色(玉龙)
6.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