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计量学复习预测参考.1doc

合集下载

信息计量学考试知识点整理-精选.

信息计量学考试知识点整理-精选.

信息计量学一、信息计量学概述1. 信息计量学的由来和发展1.1 信息计量学的由来※信息计量学来自于德文Informetrie,由德国学者昂托.纳克(Otto Nache)在1979年最早提出,其后很快出现了与之对应的英文术语informetrics;※由于1987年以来的有关学术会议论文集上都有informetrics标题,因此,很多情报学家都将1987年看成是informetrics被国际情报学界正式承认的一年;※我国将informetrics译为情报计量学,将其作为对应于“情报学”的三级分支学科,1992年,我国有关部门将information从情报改译为信息,informetrics也改译为信息计量学。

1.2 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1)信息计量学是在传统文献计量学及科学计量学的基础上扩展和演变而成的;(文献计量学主要服务于图书馆学,情报数量>文献数量,情报计量方法>文献计量方法,情报学需要开辟与情报学对应的定量化研究领域);(2)信息计量学是情报学发展的需要和必然产物。

布鲁克斯提到:情报学如果不实现定量化,它将是一堆支离破碎的技艺,而不会成为科学。

情报学定量化研究不可或缺。

(3)一批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推动了信息计量学发展。

1.3 信息计量学的形成与发展(1)信息量化研究的前期实践(2)信息计量规律的探索和发现(3)信息计量学的形成Statistical bibliography(1923)——Bibliometrics(1969)——Scientometrics(1969)——Informetrics(1979)(4)信息计量学的发展1988年,英国布鲁克斯提出informetrics代替bibliometrics;1990年,比利时埃格赫和鲁索在Introduction to informetrics:quantitative metiods inlibrary,documentation and in formation science中提出学科演进:统计书目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1980年,国际文献联合会(FID) 设“信息计量学委员会”(Committee on Informatrics,FID/IM),得到国际信息学界的承认研究内容逐步从文献研究到内容研究从传统的小样本抽样统计到信息计量工具的改进国内情况2.信息计量学的概念和内容体系2.1 信息计量学的概念信息计量学包含:广义和狭义信息计量学:广义信息计量学中的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共同构成客观世界的3个基本要素,以系统不确定性变化的程度来度量信息;狭义的信息计量学:主要是研究情报信息(或文献情报)的计量问题,主要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信息过程中的种种矛盾。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参考重点:计量经济学的一般建模过程第一章课后题1.4.6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计量经济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4.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答: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1设定理论模型,包括选择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致性;3估计模型参数;4检验模型,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型预测检验;6.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答: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的预测检验;在经济意义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检验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大小是否与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经济理论所拟订的期望值相符合;在统计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即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包括随机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模型的预测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对样本容量变化时的灵敏度,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于样本观测值以外的范围;第二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考重点: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概念、联系以及区别2.总体随机项与样本随机项的区别与联系3.为什么需要进行拟合优度检验4.如何缩小置信区间P46由上式可以看出1.增大样本容量;样本容量变大,可使样本参数估计量的标准差减小;同时,在同样置信水平下,n越大,t分布表中的临界值越小;2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因为样本参数估计量的标准差和残差平方和呈正比,模型的拟合优度越高,残差平方和应越小;5.以一元线性回归为例,写出β的假设检验1.对总体参数提出假设H 0:=0, H1:2以原假设H0构造t统计量,3由样本计算其值4给定显着性水平,查t分布表得临界值t/2n-2 5比较,判断若 |t|> t /2n-2,则拒绝H0 ,接受H1;若 |t| t /2n-2,则拒绝H 1 ,接受H 0 ;上届重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随机误差项产生的原因、最小二乘法、参数经济意义、决定系数、第二章PPT 里的表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人均GDP 的回归、t 检验△平方代表意义;△平方的认识、能够读懂Eviews 输出的估计结果第二章课后题1.3.9.101.为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程中必须包含随机干扰项经典模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答:计量经济学模型考察的是具有因果关系的随机变量间的具体联系方式;由于是随机变量,意味着影响被解释变量的因素是复杂的,除了解释变量的影响外,还有其他无法在模型中独立列出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样,理论模型中就必须使用一个称为随机干扰项的变量宋代表所有这些无法在模型中独立表示出来的影响因素,以保证模型在理论上的科学性;3.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主要有哪些违背基本假设的模型是否不可以估计答: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有两大类:一类是关于随机干扰项的,包括零均值,同方差,不序列相关,满足正态分布等假设;另一类是关于解释变量的,主要有:解释变量是非随机的,若是随机变量,则与随机干扰项不相关;实际上,这些假设都是针对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在违背这些基本假设的情况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就不再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因此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己无多大意义;但模型本身还是可以估计的,尤其是可以通过最大似然法等其他原理进行估计;假设1. 解释变量X 是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假设2. 随机误差项具有零均值、同方差和不序列相关性:E i =0 i=1,2, …,nVar i =2 i=1,2, …,nCov i, j =0 i≠j i,j= 1,2, …,n假设3. 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X 之间不相关:CovX i , i =0 i=1,2, …,n假设4. 服从零均值、同方差、零协方差的正态分布i ~N0, 2 i=1,2, …,n假设5. 随着样本容量的无限增加,解释变量X 的样本方差趋于一有限常数;即假设6. 回归模型是正确设定的9、10题为计算题,见课本P52,答案见P17第三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上届重点:F 检验、t 检验 调整的样本决定系数、“多元”里为什么要对△平方系数进行调整第三章课后题1.2.7.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在证明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有效性的过程中,哪些基本假设起了作用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仍然是针对随机干扰项与针对解释变量两大类的假设;针对随机干扰项的假设有:零均值,同方差,无序列相关且服从正态分布;针对解释量的假设有;解释变量应具有非随机性,如果后随机的,则不能与随机干扰项相关;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完全线性相关关系;在证明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中,利用了解释变量非随机或与随机干扰项不相关的假定;在有效性的证明中,利用了随机干扰项同方差且无序列相关的假定;2.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检验和F检验有何不同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二者是否有等价作用见课本P70答: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检验常被用作检验回归方程中各个参数的显着性,而F检验则被用作检验整个回归关系的显着性;各解释变量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显着的线性关系,并不意味着每一个解释变量分别对被解释变量有显着的线性关系;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二者具有等价作用,因为二者都是对共同的假设——解释变量的参数等于零一一进行检验;7、9、10题为计算题,见课本P91,答案见P53第四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重点掌握:参考重点:1.以多元线性回归为例说明异方差性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可能为论述题2.检验、修正异方差性的方法3.以多元线性回归为例说明序列相关会产生怎样的后果预测,矩阵表达式推到4.检验、修正序列相关的方法5.什么是DW检验法前提条件6.以多元线性回归为例说明多重共线性会产生怎样的后果7.检验、修正多重共线性的方法8.随机解释变量问题的三种分类分别造成的后果是什么9.工具变量法的前提假设1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2与随机干扰项不相关3与模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以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上届重点:异方差、序列相关、多重共线性等违背基本假设的情况产生原因、后果、识别方式方法、、广义差分法第四章课后题1、2题为计算题,见课本P134,答案见P84第五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专门问题上届重点:虚拟变量的含义与设定、滞后变量的含义、为何加入滞后和虚拟变量第五章课后题1.3.4.101.回归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作用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的引入方式它们各适合用于什么情况答: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主要是为了寻找某些定性因素对解释变量的影响;加法方式与乘法方式是最主要的引入方式;前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产生影响的情况,后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斜率项产生影响的情况;除此外,还可以加法与乘法组合的方式引入虚拟变量,这时可测度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与斜率项同时产生影响的情况;3.滞后变量模型有哪几种类型分布滞后模型使用OLS方法存在哪些问题答:滞后变量模型有分布滞后模型和自回归模型两大类,前者只有解释变量及其滞后变量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不包含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变量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而后者则以当期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若干期滞后变量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分布滞后模型有无限期的分布滞后模型和有限期的分布滞后模型;自回归模型又以Coyck模型、自适应预期模型和局部调整模型最为多见;分布滞后模型使用OLS法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无限期的分布滞后模型,由于样本观测值的有限性,使得无法直接对其进行估计;2对于有限期的分布滞后模型,使用OLS方法会遇到:没有先验准则确定滞后期长度,对最大滞后期的确定往往带有主观随意性;如果滞后期较长,由于样本容量有限,当滞后变量数目增加时,必然使得自由度减少,将缺乏足够的自由度进行估计和检验;同名变量滞后值之间可能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即模型可能存在高度的多重共线性;4.产生模型设定偏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模型设定偏误的后果以及检验方法有哪些答:产生模型设定偏误的原因主要有:模型制定者不熟悉相应的理论知识;对经济问题本身认识不够或不熟悉前人的相关工作:模型制定者手头没有相关变量的数据;解释变量无法测量或数据本身存在测量误差;模型设定偏误的后果有:1如果遗漏了重要的解释变量,会造成OLS估计量在小样本下有偏,在大样本下非一致;对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估计也是有偏的;2如果包含了无关的解释变量,尽管OLS估计量具有无偏性与一致性,但不具有最小方差性;3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函数形式,则后果是全方位的,不但会造成估计的参数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意义,而且估计结果也不同;对模型设定偏误的检验方法有:检验是否含有无关变量,可以使用t检验与F 检验完成:检验是否有相关变量的遗漏或函数形式设定偏误,可以使用残差图示法,Ramsey提出的RESET检验来完成;10.简述约化建模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异同点答:Hendry的约化建模理论的核心是“从一般到简单”的建模思想,即首先提出一个包括各种因素在内的“一般”模型,然后再通过观测数据,利用各种检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并化简,最后得到一个相对简单的模型;传统建模理论的主导思想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模思想,它首先提出一个简单的模型,然后从各种可能的备选变量中选择适当的变量进入模型,最后得到一个与数据拟合较好的较为复杂的模型;从二者的主要联系上看,它们都以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为目标,以已有的经济理论为建模依据,以对数据的拟合程度作为模型优劣的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也都有若干检验标推;从二者的主要区别上看,传统的建模理论往往更依赖于某种单一的经济理论,旧“从一般到简单”的建模理论则更注重将各种不同经济理论纳入到最初的“一般”模型中,甚至更多地是从直觉和经验来建立“一般”的模型;尽管两者都有若干种检验标准,但约化建模理论从实践上有更大量的诊断性检验来看每一步建模的可行性,或寻找改善模型的路径:与传统建模实践中存在的过渡“数据开采”问题相比,由于约化建模理论的初估模型是一个包括所有可能变量的“一般”模型,因此也就避免了过度的“数据开采”问题;另外,由于初始模型的“一般”性,所有研究者在建模的初期往往有着相同的“起点”,因此,在相同的约化程序下,最后得到的最终模型也应该是相同的;而传统建模实践中对同一经济问题往往有各种不同经济理论来解释,如果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经济理论建模,得到的最终模型也会不同;当然,由于约化建模理论有更多的检验,使得建模过程更复杂,相比之下,传统建模方法则更加“灵活”;第六章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上届重点: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先定变量、结构式模型、简化式模型、参数关系体系、模型识别第六章课后题1.2.3.1.为什么要建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适用于什么样的经济现象答:经济现象是极为复杂的,其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单一方程所能描述的那种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这时,就必须用联立的计量经济学方程才能描述清楚;所以与单方程适用于单一经济现象的研究相比,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适用于描述复杂的经济现象,即经济系统;2.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识别状况可以分为几类其含义各是什么答: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识别状况可以分为可识别和不可识别,可识别又分为恰好识别和过度识别;如果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某个结构方程不具有确定的统计形式,则称该方程为不可识别,或者根据参数关系体系,在已知简化式参数估计值时,如果不能得到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某个结构方程的确定的结构参数估计值,称该方程为不可识别;如果一个模型中的所有随机方程都是可以识别的,则认为该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系统是可以识别的;反过来,如果一个模型系统中存在一个不可识别的随机方程,则认为该联立方程汁量经济学模型系统是不可以识别的;如果某一个随机方程具有唯一一组参数估计量,称其为恰好识别;如果某一个随机方程具有多组参数估计量,称其为过度识别;3.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单方程估计有哪些主要方法其适用条件和统计性质各是什么答:单方程估计的主要方法有:狭义的工具变量法IV,间接最小二乘法ILS,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狭义的工具变量法IV和间接最小二乘法ILS只适用于恰好识别的结构方程的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既适用于恰好识别的结构方程,又适用于过度识别的结构方程;用工具变量法估计的参数,一般情况下,在小样本下是有偏的,但在大样本下是渐近无偏的;如果选取的工具变量与方程随机干扰项完全不相关,那么其参数估计量是无偏估计量;对于间接最小二乘法,对简化式模型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具有线性性、无偏性、有效性;通过多数关系体系计算得到结构方程的结构参数估计量在小样本下是有偏的,在大样本下是渐近无偏的;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得到结构方程的结构参数估计量在小样本下是有偏的,在大样本下是渐近无偏的;补充资料计算题一给出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1.判断模型估计的结果如何,拟合效果如何2.说明每一个参数所代表的经济意义3.判断有没有违背四个基本假设计算题二给出数值,计算:1.t检验,F检验的自由度2.在给定显着性水平下参数是否显着3.估计值是有偏、无偏、有效计算题三加入虚拟变量D1,D2,D3问:虚拟变量的经济含义。

(完整)信息计量学_邱均平_模拟试卷四与答案

(完整)信息计量学_邱均平_模拟试卷四与答案

《信息计量学》模拟试卷四一.单项选择1. 以下不属于“三计学"范畴的是()A信息计量学 B 文献计量学 C 网络信息计量学 D 科学计量学2。

一般来说,某一学科或领域文献的“普赖斯指数"越(),半衰期就越(),说明其文献的老化速度就越()。

A小、短、慢 B 大、短、快 C 小、短、快 D 大、长、慢3.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学科的文献半衰期要(),而应用技术学科的文献半衰期相对()一些,其老化也较().A短、长、快 B 长、长、慢 C 长、短、慢 D 长、短、快4。

以下不属于信息计量学“三大基本定律"的是()A洛特卡定律 B 普赖斯定律 C 布拉德福定律 D齐普夫定律5。

不属于对文献信息统计及其数据的原则要求的是()A原则性 B 针对性 C 准确性 D 代表性二.多项选择1。

从文献利用的角度来说,文献老化的类型主要有()A静态老化 B 动态老化 C 局部老化 D 普遍性老化 E 自然老化 F 人为老化2. 测定核心期刊的方法,如果从测定的标准来划分,主要包括()A以载文量为标准的方法 B 文摘法和引文法 C 以流通量为标准的方法 D 综合评价法3. 可用于剔除陈旧资料文献老化指标有()A 半衰期 B老化系数 C 普赖斯指数 D 剩余有益性指标 E 载文量 F 读者反馈数据4。

利用信息计量评价人才的方法主要有()A书目分析法 B计算机辅助分析法 C数学模型分析法 D综合统计法 E引文分析法5。

科学技术预测主要包括()A科学预测 B 技术预测 C 产品预测 D 科技事业预测 E 科技对经济、社会影响的预测三.简答题1.简述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2.简述维克利对布氏定律的确立和发展做出的贡献。

3.简述布鲁克斯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各符号的含义。

4.简述信息计量学方法学结构内容。

5.简述文献信息统计的原则要求.四.论述题1。

试述文献信息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2. 试述科学文献逻辑增长率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信息计量学复习(1)

信息计量学复习(1)

第一章绪论1.信息计量学定义: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各种定量方法,对社会化的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信息的组织、存储、分布、传递、相互引证和开发利用等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以便揭示社会信息交流过程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三计学”关系(1).“三计学”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研究领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交叉之处。

(2).从发展历史来看,信息计量学是在传统文献计量学及科学计量学的基础上扩展和演变而成的,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是信息计量学的学科基础。

(3).从研究现状来看,“三计学”仍然是相互独立的科学学科。

(4).从发展趋势来看,“信息计量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三计学”将融合到“信息计量学”这一统一的学科体系之下。

定义:文献信息流:具有一系列主题特征的科学文献的集合。

●静态特性:在一定时间内科学文献在空间的分布性质。

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定律、洛特卡定律动态特性:科学文献随时间的延续而增长和老化的性质。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文献信息老化规律●科学知识量的急剧增长是科学文献激增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社会、教育、材料和加工技术等因素●分类一:绝对值指标:图书数量、期刊数量、论文数量…… 相对值指标:某个学科文献占全部文献的比例、不同类型文献的比例、不同语种文献的比例…..●分类二:非累积数(增量)累积数(总量)●内容:F(t)=ae b t(a>0,b>0)①指数增长模型表示的是“文献累积量”(总量)与时间(年)的关系,未能反映“非累积量”的变化规律。

②科学文献并不总是按指数函数关系增长。

③指数增长公式对起始时间很敏感。

④指数规律不能预测文献的未来增长趋势。

⑤指数增长模型未考虑文献“老化”、“停刊”等问题,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内容:F(t)=k/ (1+ae-kb t) (k, a, b>0)①当t较小时,逻辑曲线与指数曲线相似;在曲线的最初阶段,科技文献是近似地按照指数规律增长的。

②当t很大时,逻辑曲线趋向于一个固定值k;此后不管经过多长时间,文献的累积量只能无限地接近一个固定的数值,但永远不会越过这一极限。

网络信息计量学-文档资料

网络信息计量学-文档资料
•16
•.
2.2 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存在问题 实证研究多于和先于理论研究 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 实验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网上引用与被引用关系变得十分复杂。
•17
•.
发展趋势
1.信息计量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将消除和缓解 网络时代信息无序带来的知识积累与利用间 的矛盾激化,使各学科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
•15
•.
(三)基本状况:
基于实证和应用的研究较多,而对理论方法 的研究较少,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在许多方面 至今仍然没有成熟。 基于某一方面和专题的研究较多,而从整体 上进行综合分析的较少,缺乏系统的研究。 基于一般性的问题介绍较多,而对某一方面 的深入研究较少,目前还缺少具有普遍规律 意义的认识。
•.
第十四章 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 ---网络信息计量学
•1
•.
网络信息计量学概述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方法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 案例
•2
•.
1 .网络信息计量学概述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概念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意义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特征
•29
•.
(5)可视化方法
信息可视化技术是帮助人们表现数据或 蕴含信息的手段,目的是辅助人们得出某种 结论性观点。
其特点主要有:①交互性、②多维性、 ③可视性。
•30
•.
(6)数据挖掘法
数据挖掘是从数据集合中自动发现隐含 的、有意义的知识,进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 的行为的一种方法。
功能主要有:①预测趋势和行为、②关 联分析、③聚类、④概念描述、⑤偏差检测。
意义之二:有助于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6

信息计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计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1、 信息计量学有代表性的各种定义,其有共同之处,构成的基本要素为:a 是一门学科;b 采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c 以各类文献为基础;d 对文献及其各种特征进行定量统计分析2、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内容是由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决定的,形成三大模块:时间序列、信息分布、引证研究。

是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向网络计量学发展3、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方法体系: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分析法,引文分析法,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4、 信息计量学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文献可计量;大数量;有规律5、 文献计量学的特点(现象):人为的计量、近似的统计、精确的计算6、 信息计量学研究对象:消息、数据、事件、实物、文本和文献7、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有哪些?文献增长/分散/老化/引用/著者/词频/利用……P198、 图书馆有那些可量度的单位? 枚举图书馆常用的文献计量学单位(量度)或衡量一个图书馆的基础指标是哪些?馆藏量/馆舍/TDB/用户数。

藏书,建筑面积,年经费,工作人员…… 成为衡量一个馆大小的量度9、 文献计量学特征变量:文献量/类型/读者/馆空间容量/文献信息检索点。

如:期刊,学位论文,专利,DB10、 图书馆工作中的计量单位:利用率,满意度,文献购置结构,差错率,借阅率,拒借率。

藏书利用率=全年出借册数/全馆藏书总册数x100%11、 从图书馆OPAC 查书,(小于100),可借状态下,在架的拒借率是与什么因素有关?12、 信息计量工具:SCI (WOS ), SSCI A&HCI, ESI, JCR CSCD, CSSCI, CNKISPSS13、 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是情报的“载体”表象—形式特征。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是情报的“信息”知识—内容特征14、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类型有:出版物、著者、科技用语、引文分析、信息利用等统计15、 统计一般过程:收集 (聚集)\整理 (分类 / 整序)\分析(找规律)\推断(预测)16、 统计特征值有:中位数,极差,众数,平均值,加权,环比17、 情报吸收系数 I=N/M 统计时内发文总数/被利用的文献总数P26218、 文献信息统计原则: 针对性,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累积性19、 文献增长规律研究的模型:与质量有关,指数;逻辑;滑动;直线20、 增长模型。

文献计量学专业复习资料

文献计量学专业复习资料

信息计量学复习预测参考一.名词解释信息论: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度量,传输和变换规律的一门学科。

信息计量学:采用定量方法来描述和研究情报(信息)的现象,过程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期刊载文量:在给定时间内,期刊发表的全部论文数量。

期刊引证率:在给定时间内,期刊引证的全部参考文献数量。

期刊被引率:在给定时间内,期刊被引证的全部次数。

平均引文率:反映期刊平均引文水平的统计量,以修正由于载文量大小不同带来的偏差。

知识发现:对数据中隐含的,以前不知道的,潜在的有用的信息的有价值的提取。

聚类:利用论文间的同被引关系把本来无外部联系的论文“聚”在一起而形成“类”的过程。

引文聚类:引文之间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学科专业相关性,根据专业属性,引文可聚集成为一个个聚类群体。

引文耦合:引证文献通过其参考文献(被引证文献)建立的耦合关系。

文献同被引:指两篇(或多篇)文献同时被后来的一篇或多篇论文所引证,则称这两篇论文具有“同被引“关系。

期刊同被引:以期刊为基本单元而建立的同被引关系。

普赖斯定律:撰写全部论文一半的高产作者的数量,等于全部科学作者总数的平方根,这就是普赖斯定律.普赖斯指数:普赖斯指数等于(出版年限不超过5年的被引文献数量/被引文献总量)X100%文献信息流:在信息计量学中,通常把文献所含信息的汇流称为文献信息流。

由于文献是信息的最基本的载体形式,文献信息流是具有一系列主题特征的科学文献的集合,所以有时将文献信息流简称为文献流。

文献信息老化:科学文献随其“年龄”的增长,其内容日益变得陈旧过时,作为情报源的价值不断减小,甚至完全s丧失其利用价值。

过程观认为文献老化是一种过程,状态观认为文献老化是一种状态,过程状态辩证观认为文献老化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

半衰期: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共时半衰期);该学科一半文献失效所经历的时间(历时半衰期)。

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信息计量学 期末复习精华缩减版 题目

信息计量学 期末复习精华缩减版 题目

1.信息计量学的发展:进展:1文献量增长快,形成本学科核心的情报源2确定并提高学科地位3主要分支领域研究取得重要成果4文献计量的工具和手段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5专业教育起步快,发展迅速6形成一支骨干队伍7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态势良好。

2.信息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1都是要探讨科学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把科学发展的特性和规律作为自己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2方法上两者都要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定量方法,对科学文献等信息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3在研究内容上,两者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是彼此交叉的4信息计量学的范围要比科学计量学的范围广得多5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目的是服务信息科学的研究需求,而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并验证科学的产生、传播和利用的量的规律性6他们应用的领域也有所不同,信息计量学在文献、人才、数据、学科等评价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科学计量学在科学机制和科技政策的制定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3.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研究意义:确定文献信息数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可以大致地揭示科学发展某些特点和规律,根据有关文献数量的变化而进行科学预测,这是情报分析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情报模型法。

同时通过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研究,还可以预测文献增长的趋势,从而为科学情报工作未来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因此,研究文献信息的增长规律不但是文献计量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而且能直接为科学情报工作服务,以利于缓和和克服日益严重的情报危机。

4.文献信息统计的指标: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概念及具体数值,一般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部分。

1按描述对象可分为:藏书指标、引文指标、著者指标、流通指标、读者指标等2按数据形式分为:绝对数和相对数指标3按管理用途分为:工作评价指标和工作控制指标。

5.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步骤:1统计调查,确定具体方法、选准统计工具、明确指标项目、统计原始数据2统计整理,即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加工整理,工作内容包括:计算、排序、表示3统计分析,它是整个文献统计分析的关键步骤,包括统计数据的结论分析和误差分析,分析方法有:理论指导下的分析、数值分析、图像分析。

信息计量学_邱均平_模拟试卷二与答案

信息计量学_邱均平_模拟试卷二与答案

《信息计量学》模拟试卷二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1. 所谓(),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A统计分析法B 数学模型分析法C 引文分析法D 计算机辅助分析法2. 文献信息流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A静态特性、动态特性B 长期特性、短期特性C 目录特性、全文特性D 表层特性、深层特性3. 不属于布拉德福定律应用的基本步骤的是()A选用统计工具并获取原始数据B 将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C 等级排列统计数据D 分析统计资料,得出统计分析结果4. 在信息计量学的体系中,()是基础,()是手段,()是目的。

三者相辅相承,是信息计量学体系的三个基本构成。

A理论、应用、方法B 方法、理论、应用C 理论、应用、方法D 理论、方法、应用5. 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值(),说明其重要性()。

A越大、越小、越大B越大、越小、越小C 越大、越大、越大D 越小、越小、越大二.多项选择1.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消息B 数据C 事件D实物 E 文本、文献2. 信息计量的方法体系主要包括()A统计分析法B 数学模型分析法C 引文分析法D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3. 文献计量的指标可以分为()A绝对值指标B 一级指标 C相对值指标D 二级指标E 多级指标4. 科学文献老化的量度指标主要有()A半衰期B 普赖斯指数C 总被引次数D 剩余有益性指标E 平均被引次数5. 布拉德福最初选择应用地球物理等领域为样本,使用了()等三种方法对期刊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A统计分析B 区域分析C 图像观察D 概率模型E 数学推导三.简答题1、论述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简述文献指数增长规律的局限性并分析其原因。

3、简要说明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的结构、功能与特点。

文献计量学复习资料

文献计量学复习资料

文献计量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2.信息计量学的发展3.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目的和应用4.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5.信息计量学的概念6.信息计量学的内容体系7.信息计量的数据来源8.信息计量的方法体系9.信息计量学与相关学科的异同第二章1.文献信息流的特性2.文献信息增长的影响及对策3.文献信息的指数增长规律4.文献信息的逻辑增长规律5.文献信息增长的其他数学模型6.文献信息增长的原因7.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应用第三章1.文献信息老化的概念和量度指标2.文献信息老化的研究方法3.文献信息老化的数学模型及老化指标4.文献信息老化的几种类型5.文献信息老化的几种情形6.文献信息老化的影响因素7.文献信息老化规律的应用第四章1.布氏定律的创始人2.布氏定律的产生背景3.布拉德福定律的基本内容4.布氏定律的发展过程5.布氏定律应用的基本方法及应用领域6.布氏定律应用的条件与局限第五章1.齐普夫定律的理论基础2.最省力法则3.齐普夫定律的基本内容4.齐普夫定律的应用第六章1.信息计量学的三大基本定律2.洛特卡定律的形成和基本内容3.洛特卡定律的应用第七章1.信息计量学的基础与结构模型2.文献信息分布特征、规律及其理论解释3.信息计量学分布规律的理论体系研究第八章1.统计资料2.统计学方法的功能3.文献信息统计中的一般概念4.文献信息统计的原则要求5.文献信息统计的指标体系6.文献信息统计的主要类型7.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8.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的应用9.数理统计方法概述10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第九章1.数学方法的特征2.数学模型法原理3.数学模型的类型4.数学模型法的基本步骤5.数理统计常用的参数指标6.数学模型分析法的应用7.回归分析法及其应用第十章1.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2.引文分析的基本类型和步骤3.引文分析的主要工具4.引文分布规律及主要指标分析5.评价期刊的主要测度指标6.引文耦合与同被引的概念7.引文的聚类分析8.引文分析法的应用领域第十一章1.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意义2.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可行性3.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基本原理4.引文分析数据库5.引文分析系统的设计6.引文数据的挖掘分析方法7.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的应用8.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发展方向第十二章1.核心期刊的概念和测定的重要意义2.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3.文献收藏工作的评价4.检索工具完整性的测定5.布氏定律用于信息检索6.文献信息利用规律的研究方法7.科技人员利用文献信息规律的研究第十三章1.信息计量学在科学学研究中的应用2.信息计量学评价人才的原理3.信息计量学评价人才的方法4.科技预测及其基本内容第十四章1.网络信息计量学2.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意义3.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4.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特征5.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方法6.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

信息计量学复习题

信息计量学复习题

第一章1.信息计量学的发展逻辑过程:统计书目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2.(了解)与文献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相类似,网络计量学的内容体系是由它的理论、方法和应用三部分组成的,理论是基础,方法是手段,应用是目的。

3.信息计量学(名词解释):主要内容是应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方法来分析和处理信息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信息的动态特性,并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4.信息计量学的三大定律: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定律、洛特卡定律5.引文分析(名词解释):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和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6.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的关系:从信息计量学的概念和内容体系来看,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彼此交叉渗透,既有许多共同的研究内容,又有着不尽相同的地方:1)信息计量学着眼于“信息”本身的计量问题,文献计量学主要以作为情报载体的“文献”为计量对象2)信息计量学较之文献计量学来说,其研究范围更广泛一些3)从任务和方法上来看,信息计量学研究的任务更为艰巨,更难找到恰当的定量方法及途径第二章1.文献信息流的特性:文献信息流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科学文献在空间的分布性质,如集中-离散分布、文献按著者分布、词汇在文献中分布、引文分布、主题相关分布等规律性;动态特性是指:科学文献随时间的延续而增长和老化的性质)2.科学知识量的急剧增长的科学文献激增的主要原因3.普赖斯是最早提出“文献信息指数增长规律”4.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应用(论述):1)在科学学和科技史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文献数量的增长变化规律来判断和预测科学知识的增长状况,继而探索整个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科学史和科学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2)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情报学的角度出发,科学文献增长规律的研究是科技人员和情报工作人员开展情报分析研究,掌握科技发展动态,进行科学预测的可靠手段。

信息计量学概论

信息计量学概论

3 科技报告
– Report(报告书) – technical note (技术札记) – memorandum (备忘录) – paper (论文) – bulletin (通报) – technical translation (技术译丛) – special publication (特种出版物) ; – primary report (初步报告) – progress report (进展报告) – interim report (期中/临时报告) – final report (最终报告)等。
增进和深化信息学理论研究方面旳应用; 图书馆管理中旳应用; 在信息分析和预测中旳应用; 信息检索方面旳应用; 在科学评价方面旳应用;
在其他社会学科中旳应用。
2.2.1 信息计量学旳研究对象
根据巴克兰(美国)旳解释,信息计量 学旳研究对象比文件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旳 研究对象范围广得多。主要涉及:
(7)学位论文 (8)产品资料 (9)技术档案 (10)科技报纸 (11)光盘数据 (12)网络数据
38
文件信息计量----10类文件信息源
1 科技图书
– 专著 – 论文集 – 教材 – 百科全书 – 字(词/辞)典 – 手册等。
2 科技期刊
– acta(学报) – journal(杂志) – annual(纪事) – bulletin(通报) – transaction(汇刊) – proceeding(会刊) – review(评论) – progress / advance(进展)等。
3 引文分析法
– 引文数量分析(时序、著者、国别、语种等) – 引文网研究(耦合、同引、链引等) – 引文主题有关性分析
信息计量学
第一章 绪 论

信息计量学考试

信息计量学考试

1.核心期刊的概念,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核心期刊的概念。

“核心期刊〞(Core Periodicals),是指针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来说,刊载大量专业论文和利用率较高的少数重要期刊,就称为该学科(专业)的核心期刊。

从测定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来看,核心期刊有两种根本的类型:一是“学科核心期刊〞;二是“馆藏核心期刊〞。

两种类型:一是利用文献计量学工具和指标直接选定各学科的核心期刊。

二是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按照一定的根本步骤来测定核心期刊。

利用布拉德福定律测定核心期刊又有3种具体做法。

1区域分析法。

2图像分析法。

3布氏定律法及百分比补偿。

3.2累积百分比法(80%法)将某一领域的期刊按相关载文量的多少递减排列,然后依次累计排在前面的n种期刊的载文量,并求出前n种期刊的累积载文量与所统计的全部期刊总载文量的百分比;假设到达了选定的要求,则前n种期刊为核心期刊,否则,还须计算n以后的期刊,直到到达这个比值为止。

3.3文摘法。

根据被二次文献摘录的频率大小将期刊依次排成顺序目录,并以此作为期刊重要程度及选择的依据。

凡期刊中被摘录或索引的论文数量较大者,可选为核心期刊。

根据期刊在一次文献中被引用的频率大小将期刊排列成顺序目录,靠前的被大量引用的期刊被认为是某学科的核心期刊。

根据期刊被读者使用(借阅)的频率,也可以产生一个反映读者实际需要的顺序目录,可作为确定核心期刊的依据。

具体来说,就是对馆藏杂志在一定期间内的出借次数、馆内阅览次数、复制量及外借文献的使用次数进展统计分析,流通频率较高者即为核心期刊。

期刊被引用、被摘录、被流通的次数都说明了期刊的利用情况,可以用来作为判断期刊的重要性、确定核心期刊的依据,但它们又各有短处。

为了取长补短,提高核心期刊测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可以综合上述3种方法,提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综合评价法。

2.影响因子的概念,影响因子在科学评介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亦称效果系数):这是一种期刊中论文的平均被引率,等于期刊论文被引量与可引论文总数之比。

信息计量学_邱均平_模拟试卷三与答案

信息计量学_邱均平_模拟试卷三与答案

《信息计量学》模拟试卷三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1. 以下不属于目前讨论的广义上的科学评价主要范围的是()A科学出版物评价B 信用评价C 科研工作评价D 学科评价2. 科学文献的指数增长规律是由()率先提出的。

A齐普夫B 布拉德福C 普赖斯D 布鲁克斯3. 齐普夫认为,在任何语言中,凡是使用频率()的词,功能总是不会太()。

因为词义本身在这个场合中价值(),因而传递它们所需要的“力”就不()。

A低、小、小、大 B 低、大、小、小 C 高、小、小、大 D 高、大、小、大4. 信息计量学的发生发展符合恩格斯提出的()的结构模式:若从信息计量学的内容的发生来看,它是服从()的;若从信息计量学的形式的发生来看,它是服从()的。

A双律性、他律性、自律性B 双律性、自律性、他律性C 自律性、双律性、他律性D 他律性、双律性、自律性5. 许多研究表明,引文的分布随时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来说,随着年度的由远而近,引文量呈()趋势,即时间愈(),被引证的文献愈()。

A减少、近、少B增长、远、多C 减少、近、少D 增长、近、多二.多项选择1. 信息计量学的三个层次的体系结构分别是()A现象学层次 B 元学层次C理论学层次D数学层次 E 方法学层次2. 下列指标中,属于文献信息统计中最常用的指标有()A流通量B 藏书利用率C 图书周转率D 读者借阅率E 时差系数F 情报吸收系数3. 每一篇被引文献,对于引证者(论文作者)来说,就是有了一篇(),而对于被引证者来说,则是有了一篇()。

通常将这种相互引证的关系结构称为()。

A引文网络B 参考文献C 参考网络D 引证关系E引证文献、4. 布拉德福分布存在着众多的分布模型,主要有()A 西蒙的随机模型B 布鲁克斯的混合泊松分布模型C 纳兰南的序性流模型D 阿拉麦斯库的科学势扩散模型5. 布拉德福定律得基本原理是由其()和()两部分组成的。

A 数学表达B 经验描述C 区域描述D 图像描述三.简答题1. 简述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信息计量学习题

信息计量学习题

信息计量学习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信息计量学”?其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是什么?2.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何在?3.什么叫“科学计量学”和“信息(情报)计量学”?它们与文献计量学的关系怎样?4.信息计量学是怎样产生的?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5.我国信息计量学的发展有何特点?其主要趋势如何?6.什么叫“网络信息计量学”?其产生背景和基本内容是什么?第二章信息增长规律1.何谓文献情报流?它具有什么基本特性?2.科学文献量的增长与科学知识量的增长有何关系?3.科学文献指数增长律是怎样发现的?其基本内容是什么?4.简述科学文献逻辑增长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第三章信息老化规律1.什么叫文献老化和情报老化?两者有何区别?2.何谓“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两者关系如何?3.简述科学文献老化的两种主要数学模型。

4.科学文献老化的机理是什么?文献老化规律的主要应用有哪些?第四章信息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1.布拉德福定律的产生背景是什么?该定律是怎样形成的?2.简述布氏定律的基本内容。

3.分析布氏定律原理与实际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指出其主要原因。

4.维克利对布氏定律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5.写出布鲁克斯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各符号的含义。

6.布氏定律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第五章信息词频分布规律齐普夫定律1.何谓最省力法则?它与图书情报工作有何联系?2.齐普夫定律是怎样形成的?其基本内容是什么?3.简述齐普夫定律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成果。

4.简述齐普夫定律的主要应用。

第六章信息作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1.何谓“科学生产率”,其研究有何意义?2.洛特卡定律是怎样形成的?其基本内容是什么?3.简述洛氏定律的发展和普赖斯定律。

4.简述洛特卡定律的主要应用。

第七章信息计量学的理论基础1.科学文献的分布呈现何种规律性?如何从理论上进行解释?2.信息基本循环模式是什么?3.如何理解布-齐-洛分布的一致性?第八章信息统计分析法1.什么叫信息统计分析方法?其原则要求有哪些?2.信息统计有哪些主要类型?其基本步骤是什么?3.简述信息统计方法的主要应用。

信息计量学_邱均平_模拟试卷一与答案

信息计量学_邱均平_模拟试卷一与答案

《信息计量学》模拟试卷一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1. 信息计量学的逻辑发展过程一般认为是()A统计书目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B 统计书目学→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C 科学计量学→统计书目学→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D 文献计量学→统计书目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2. 科学文献激增的直接的主要原因是()A信息技术的发展B图书馆增多C科学知识量急剧增长D人们对知识的渴求3. 一般来说,历史悠久的学科的文献要比新兴学科的半衰期();比较稳定的学科的文献,要比在内容上或技术上正在经历重大变化的学科的文献半衰期()。

A长、长B 短、短C 长、短D 短、长4. 不属于信息计量学三个层次的结构的是()A现象学层次B 理论学层次C 元学层次D 方法学层次5. 布拉德福定律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预计检全论文总数B 计算查准率C估计检索范围D 计算检全率二.多项选择题1.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消息B 数据C 事件D实物E 文本、文献2. 文献计量的指标可以分为()A绝对值指标B 一级指标C相对值指标D 二级指标E 多级指标3. 信息计量学的三个层次的体系结构分别是()A现象学层次B 元学层次C理论学层次D数学层次E 方法学层次4. 布拉德福分布存在着众多的分布模型,主要有()A 西蒙的随机模型B 布鲁克斯的混合泊松分布模型C 纳兰南的序性流模型D 阿拉麦斯库的科学势扩散模型5. 测定核心期刊的方法,如果从测定的标准来划分,主要包括()A以载文量为标准的方法B 文摘法和引文法C 以流通量为标准的方法D 综合评价法三.简答题1、文献信息老化的主要度量指标有哪两个?两者有何异同?2、简述布拉德福定律的基本内容。

3、简述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何谓核心期刊?举一种方法说明其测定步骤。

5、信息计量学在科学研究中应用原理是什么?其基本内容有哪些?四.论述题1. 论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趋势。

信息计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计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1、 信息计量学有代表性的各种定义,其有共同之处,构成的基本要素为:a 是一门学科;b 采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c 以各类文献为基础;d 对文献及其各种特征进行定量统计分析2、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内容是由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决定的,形成三大模块:时间序列、信息分布、引证研究。

是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向网络计量学发展3、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方法体系: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分析法,引文分析法,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4、 信息计量学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文献可计量;大数量;有规律5、 文献计量学的特点(现象):人为的计量、近似的统计、精确的计算6、 信息计量学研究对象:消息、数据、事件、实物、文本和文献7、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有哪些?文献增长/分散/老化/引用/著者/词频/利用……P198、 图书馆有那些可量度的单位? 枚举图书馆常用的文献计量学单位(量度)或衡量一个图书馆的基础指标是哪些?馆藏量/馆舍/TDB/用户数。

藏书,建筑面积,年经费,工作人员…… 成为衡量一个馆大小的量度9、 文献计量学特征变量:文献量/类型/读者/馆空间容量/文献信息检索点。

如:期刊,学位论文,专利,DB10、 图书馆工作中的计量单位:利用率,满意度,文献购置结构,差错率,借阅率,拒借率。

藏书利用率=全年出借册数/全馆藏书总册数x100%11、 从图书馆OPAC 查书,(小于100),可借状态下,在架的拒借率是与什么因素有关?12、 信息计量工具:SCI (WOS ), SSCI A&HCI,ESI, JCR CSCD, CSSCI, KI SPSS13、 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是情报的“载体”表象—形式特征。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是情报的“信息”知识—内容特征14、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类型有:出版物、著者、科技用语、引文分析、信息利用等统计15、 统计一般过程:收集 (聚集)\整理 (分类 / 整序)\分析(找规律)\推断(预测)16、 统计特征值有:中位数,极差,众数,平均值,加权,环比17、 情报吸收系数 I=N/M 统计时内发文总数/被利用的文献总数P26218、 文献信息统计原则: 针对性,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累积性19、 文献增长规律研究的模型:与质量有关,指数;逻辑;滑动;直线20、 增长模型。

信息计量学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信息计量学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信息计量学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科技文献的指数增长规律是由()率先提出来的
参考答案:
普赖斯
2.科学文献老化的度量指标主要有()
参考答案:
半衰期_普赖斯指数_剩余有益性指标
3.文献计量的指标可以分为()
参考答案:
绝对值指标_相对值指标
4.文献信息流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
参考答案:
静态特性、动态特性
5.一般来说,某一学科或领域文献的“普赖斯指数”越(),半衰期就越(),
说明其文献的老化速度就越()。

参考答案:
大、短、快
6.测定核心期刊的方法,如果从测定的标准来划分,主要包括()
参考答案:
以载文量为标准的方法_文摘法和引文法_以流通量为标准的方法_综合评价法
7.以下不属于“三计学”范畴的是()
参考答案:
网络计量学
8.在信息计量学的体系中,()是基础,()是手段,()是目的。

三者相辅
相成,是信息计量学体系的三个基本构成。

参考答案:
理论、方法、应用
9.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值(),说明其重要性()
参考答案:
越大、越大、越大
10.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参考答案:
数据_事件_实物_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计量学复习预测参考一.名词解释信息论: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度量,传输和变换规律的一门学科。

信息计量学:采用定量方法来描述和研究情报(信息)的现象,过程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期刊载文量:在给定时间内,期刊发表的全部论文数量。

期刊引证率:在给定时间内,期刊引证的全部参考文献数量。

期刊被引率:在给定时间内,期刊被引证的全部次数。

平均引文率:反映期刊平均引文水平的统计量,以修正由于载文量大小不同带来的偏差。

知识发现:对数据中隐含的,以前不知道的,潜在的有用的信息的有价值的提取。

聚类:利用论文间的同被引关系把本来无外部联系的论文“聚”在一起而形成“类”的过程。

引文聚类:引文之间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学科专业相关性,根据专业属性,引文可聚集成为一个个聚类群体。

引文耦合:引证文献通过其参考文献(被引证文献)建立的耦合关系。

文献同被引:两篇(或多篇)论文同时被后来的一篇或多篇论文所引证,则称这两篇论文(被引证论文)具有“同被引”关系。

期刊同被引:以期刊为基本单元而建立的同被引关系。

普赖斯定律:撰写全部论文一半的高产作者的数量,等于全部科学作者总数的平方根,这就是普赖斯定律.普赖斯指数:普赖斯指数等于(出版年限不超过5年的被引文献数量/ 被引文献总量)X100%文献信息流:在信息计量学中,通常把文献所含信息的汇流称为文献信息流。

由于文献是信息的最基本的载体形式,文献信息流是具有一系列主题特征的科学文献的集合,所以有时将文献信息流简称为文献流。

文献信息老化:科学文献随其“年龄”的增长,其内容日益变得陈旧过时,作为情报源的价值不断减小,甚至完全s丧失其利用价值。

过程观认为文献老化是一种过程,状态观认为文献老化是一种状态,过程状态辩证观认为文献老化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

半衰期: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共时半衰期);该学科一半文献失效所经历的时间(历时半衰期)。

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核心期刊:指针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来说,刊载大量专业论文和利用率较高的少数重要期刊,就称为该学科(专业)的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评价和比较一种期刊相对于同学科中其他期刊影响力和重要性的指标。

影响因子等于某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该年的被引证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即年指标:评价期刊中的论文被引证的速度,或者在同一年内期刊中的论文被引证的频率。

即年指标等于该刊某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的被引次数除以当年发表论文的篇数。

科技预测:根据预测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推测,从而得出预见性的结论。

网络信息计量学:是综合采用文献计量,信息计量,统计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对网络信息规律进行计量分析的一门科学。

格鲁斯下垂:布拉德福曲线在进入直线部分后,并非无休止的直伸下去,后来总要弯曲下垂,因而使得布拉德福的图形变为明显的三个部分:上升的曲线部分—直线部分—弯曲下垂部分。

剩余有益性指标:某一年份某一期刊被用户所利用的文献数被称为期刊有益性,经过若干年后,期刊还保留的有益性即剩余有益性,是期刊老化程度的一种量度。

二.填空题1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引进量的概念,和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揭示信息单元的体系结构和数量变化规律,从理论上提高情报学及信息管理学科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促使这些学科向定量阶段发展。

2信息的三种含义:过程信息,知识信息和事物信息。

3信息计量基本定律:洛特卡定律,布拉德福定律和齐普夫定律。

4信息流模型:文献增长模型,文献老化模型,文献离散分布模型和引文分布模型。

5引文分析的三种基本类型:引文数量分析,引文间的网状或链状关系分析以及引文反映出的主题相关性分析。

6文献计量的指标:绝对值指标和相对值指标。

7引文分析法的历时法符合过程观,共时法符合状态观。

8引文测度的主要指标:引文年代,引文语种,引文文献类型,引文国别和引文按作者。

9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对象是网络的信息。

10.网络信息计量方法包括:网络信息统计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引文分析法,书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

三.简答题1.文献计量学的主要进展(7个方面)①每年发表的文献量增长较快,并逐步形成了本学科的核心情报源;②确立并提高了学科的地位;③主要分支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④文献计量工具和手段的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⑤专业教育起步快,发展迅速⑥形成了一支骨干队伍(核心研究队伍已基本形成);⑦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

2.信息计量学的内容体系①信息计量学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包括信息概念的数学描述,学科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和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等。

②信息的基本测度,建立“信息量”等一整套测度指标,确定信息计量的准绳;关于比特,知识单元,信息熵,信息场,信息势等计量概念的讨论。

③几个基本定律的研究,包括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定律和洛特卡定律等。

④信息流模型的研究,如文献增长,老化,离散,引文分布等模型的建立与评价⑤信息计量化方法的讨论,如等级排序方法,对数透视原理及方法和模糊数学,信息论,集合论等的应用,情报利用和效益的定量评价等。

⑥信息计量方法和工具的自动化实现方面的研究,如聚类,相关分析,引文数据库,计量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词频统计等的计算机实现问题。

⑦在图书情报工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科学学与科学评价等领域的应用。

3.信息计量的数据来源信息计量的数据来源包括传统的“十大信息(情报)源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光盘数据和网络数据等新型数据。

十大数据: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科技情报,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产品资料,技术档案和科技报纸。

光盘数据:《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网络数据:Alta,Vista,Google,Vip,万方数据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网,CSSCI,CSTPC,SCI等。

4.信息计量工具和应用软件工具:①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

②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Index),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③A&HCI(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即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

④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⑤EI(Engineering Index),即工程索引。

⑥ISTP(Index to Scientific&Technical Proceedings),即科技会议录索引。

⑦CCSI(China 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⑧CSTPC(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and Citation Index),中科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⑨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其引证报告。

应用软件:①MATLAB(Matrix Laboratory)②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即统计分析系统。

③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即社会科学应用软件包。

5.信息计量的方法体系①统计分析法:一是信息计量的一些专业统计术语;二是指数理统计。

②数学模型分析法:解析式和图像模型,方程组模型,图表模型。

③引文分析法: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6.信息计量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从其学科性质来看,信息计量学是介于文献学,情报学和图书馆学之间的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

2从影响信息计量过程的因素来看,既有科学技术等客观因素,也有社会的,心理的等许多人为控制的主观因素,因此信息计量学本身既联系着自然科学又涉及到社会科学。

7.文献信息流的特性①静态特征:在一定时间内科学文献在空间的分布性质,如集中-离散分布,文献按著者分布,词汇在文献中分布,引文分布,主题相关分布等的规律性。

②科学文献随时间的延续而增长和老化的性质。

科学文献既增长又老化,在增长之中不断老化,在老化之中不断增长;增长是文献信息流的主要趋势。

8.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研究意义①确定文献信息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以大致的揭示科学发展的某些特点和规律;②根据有关文献数量的变化进行科学预测,这是情报分析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情报模型法”。

③通过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研究,预测文献增长的趋势,为科学情报工作未来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9.文献信息量度指标和方法指标:①绝对值指标:表示文献数量多少的,有图书数量,期刊数量,论文数量等;②相对值指标:表示不同部分文献的数量比例的,有某一部分文献占全部文献的比例,各类型文献的比例,各语种文献的比例等。

方法:①以每年所出版的文献的累积总量为依据的;②以每年新出版的文献数量为依据的。

10.文献信息指数增长规律的分析(1)文献指数增长规律的正确性(2)文献指数增长规律的局限性:①科学文献并不总是按指数函数关系增长②指数规律不能预测文献的未来增长趋势。

(3)文献指数增长规律存在局限性的原因:①对科学文献增长的机理研究不够,因而难以对影响文献增长的各种因素通盘考虑,全面权衡,给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定量描述②在确立科学文献的指数增长律时,普赖斯没有考虑,也难以考虑文献日益严重的老化因素。

③在统计某年的科学期刊累积总数时,普赖斯没有排除已停刊的期刊。

11.文献老化的主要量度指标①半衰期指标②普赖斯指数指标③剩余有益性指标12.布拉德福定律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①区域描述(4-2公式)。

②图像描述(4-2分散曲线)。

13.齐普夫定律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

理论基础:最省力法则(在各种人为选择中,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遵守着这一基本的行为选择法则,即最省力法则)。

基本内容:①文字表述(5-3)②图像描述(5-2)14.文献信息统计的原则和指标。

原则:①针对性原则:有的文献信息统计是图书情报单位的业务统计,有的则是为了某一目的的专题研究的统计。

②准确性原则: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是文献信息统计的核心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