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阿基米德与杠杆原理

合集下载

【推荐下载】阿基米德和杠杆原理的故事

【推荐下载】阿基米德和杠杆原理的故事

[键入文字]
阿基米德和杠杆原理的故事
在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左右,就有人用杠杆来抬起重物,不过人们不知道它的道理。

阿基米德潜心研究了这个现象并发现了杠杆原理。

在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原理之前,是没有人能够解释的。

当时,有的哲学家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口咬定说,这是魔性。

阿基米德却不承认是什么魔性。

阿基米德确立了杠杆定律后,就推断说,只要能够取得适当的杠杆长度,任何重量都可以用很小的力量举起来。

据说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叙拉古国王听说后,对阿基米德说:凭着宙斯起誓,你说的事真是奇怪,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向国王解释了杠杆的特性以后,国王说:到哪里去找一个支点,把地球撬起来呢?
这样的支点是没有的。

阿基米德回答说。

那么,要叫人相信力学的神力就不可能了?国王说。

不,不,你误会了,陛下,我能够给你举出别的例子。

阿基米德说。

国王说:你太吹牛了!你且替我推动一样重的东西,看你讲的话怎样。

当时国王正有一个困难的问题,就是他替埃及国王造了一艘很大的船。

船造好后,动员了叙拉古全城的人,也没法把它推下水。

阿基米德说:好吧,我替你来推这一只船吧。

1。

初中物理重要人物

初中物理重要人物

初中物理重要人物
1. 阿基米德(Archimedes):古希腊学者,被誉为物理学的奠
基人之一,提出了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等重要物理定律。

2. 加尔弗斯顿(Galileo Galilei):意大利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首次提出了自由落体的定律,并对运动学和机械
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牛顿(Isaac Newton):英国科学家,被誉为经典力学的奠
基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等一系列重
要物理理论。

4.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
应现象,建立了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对电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汤姆逊(J.J. Thomson):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提
出了电子的粒子性质,奠定了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基础。

6. 普朗克(Max Planck):德国物理学家,提出了量子论,解
释了黑体辐射现象,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7.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瑞士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
论和光量子假说,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8. 居里夫人(Marie Curie):波兰物理学家,是放射性研究的
先驱者,发现了镭元素,并首次提出了放射性现象的理论解释。

9. 赫兹(Heinrich Hertz):德国物理学家,首次成功产生和
检测出电磁波,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为电磁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
基础。

10. 玻尔(Niels Bohr):丹麦物理学家,提出了原子结构的量
子理论,建立了现代量子力学的基础,对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是怎样的

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是怎样的

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是怎样的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

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

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其中公式这样写: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这样就是一个杠杆。

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

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力臂力距);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

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

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力矩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

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

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

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瓶盖扳子,动滑轮,手推车p=“" 剪铁皮的剪刀及剪钢筋用的剪刀等。

费力杠杆L1F2,费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裁缝用的剪刀理发师用的剪刀等。

等臂杠杆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没有任何一种杠杆既省距离又省力杠杆原理的科学有什么解释杠杆原理的科学解释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

杠杆原理(小故事)

杠杆原理(小故事)

杠杆原理的应用阿基米德将自己锁在一间小屋里,正夜以继日地埋头写作《浮体论》。

这天突然闯进一个人来,一进门就连忙喊道:“哎呀! 你老先生原来躲在这里.国王正调动大批人马,在全城四处找你呢.”阿基米德认出他是朝廷大臣,心想,外面一定出了大事.他立即收拾起羊皮书稿,伸手抓过一顶圆壳小帽,随大臣一同出去,直奔王宫。

当他们来到宫殿前阶下时,就看见各种马车停了一片,卫兵们银枪铁盔,站立两行,殿内文武满座,鸦雀无声.国王正焦急地在地毯上来回踱步.由于殿内阴暗,天还没黑就燃起了高高的烛台.灯下长条案上摆着海防图、陆防图.阿基米德看着这一切,就知道他最担心的战争终于爆发了。

原来地中海沿岸在古希腊衰落之后,先是马其顿王朝的兴起,马其顿王朝衰落后,接着是罗马王朝兴起.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本土后向西扩张,遇到另一强国迦太基。

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221年两国打了23年仗,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人取得胜利。

公元前218年开始又打了4年,这是”第二次布匿战争”,这次迦太基起用一个奴隶出身的军事家汉尼拔,一举擒获罗马人5万余众。

地中海沿岸的两个强国就这样连年争战,双方均有胜负.叙拉古,则是个夹在迦、罗两个强国中的城邦小国,在这种长期的战争风云中,常常随着两个强国的胜负而弃弱附强,飘忽不定。

阿基米德对这种外交策略很不放心,曾多次告诫国王,不要惹祸上身。

可是现在的国王已不是那个阿基米德的好友亥尼洛。

他年少无知,却又刚愎自用。

当”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后,公元前216年,眼看迦太基人将要打败罗马人,国王很快就和罗马人决裂了,与迦太基人结成了同盟,罗马人对此举很恼火。

现在罗马人又打了胜仗,于是采取了报复的行动,从海陆两路向这个城邦小国攻过来,国王吓得没了主意。

当他看到阿基米德从外面进来,连忙迎上前去,恨不得立即向他下跪,说道:“啊,亲爱的阿基米德,你是一个最聪明的人,先王在世时说过你都能推动地球。

”关于阿基米德推动地球的说法,却还是他在亚历山大里亚留学时候的事。

杠杆原理简介

杠杆原理简介

杠杆原理简介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杠杆原理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句话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

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

这些公理是:(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

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5)相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般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概念分析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

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
B. 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变大
C. 人所受到的浮力减小
D. 人所受到的浮力增大
能力提升
某物体重0.5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 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D )
A.一定为0.3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可能为0.4N.
练习二
1、如图,甲乙两球体积相同在浸没水中静止不动
,则 乙
A、两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 C )
B、乙球受到的浮力大

C、甲球受到的浮力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下面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只要液体密度大,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的浮力就一定大 B、只要物体的体积大,所受的浮力一定大 C、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与物体的形状及浸没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
米德原理
2020/8/26
一、阿基米德其人: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是古希腊 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 有两项:其一是关于浮力问题;其二是关于 杠杆问题。
传说澡盆的水溢出给了阿基米德启发 ,由此他鉴别出了国王的王冠是否由纯金所 制。
阿基米德还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 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D、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液体
复习浮力测量的方法:
1.称下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2.浮力随液体密度增大而增大
液体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体积 =?
排开液体的质量
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
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V排
ρ
m
G

杠杆法则原理读后感

杠杆法则原理读后感

杠杆法则原理读后感
推动地球不费吹灰力,横扫劲敌才知科学威。

——题记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地球。

”这句话大家应该都熟悉吧?它虽已被多次改编,但是,这句话却永远留在了史册。

它是出自阿基米德的口中,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杠杆原理的发现。

关于阿基米德撬动地球之说,还是他在亚历山大留学时的事儿。

当时他看见农民提水用的吊杆和奴隶撬石头时用的撬棍,可以达到一个省力的目的,由此,他得出了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为此,他还给国王写信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在一场战争中,阿基米德就运用杠杆原理保护了自己的国家。

他的对手罗马军队,是一支强大的队伍,到了进攻的第二天,罗马军队就开始了围攻,这时城中飞出一块儿又一块儿石头,士兵连忙举越盾来挡,可是,石头将敌人带盾一起砸成了肉泥,罗马军队渐渐支撑不住,狼狈而逃,这时,城中又飞出了飞蝗般的利箭,又射杀了许多罗马兵。

阿基米德一夜之间造出了什么东西,使罗马人大败而归呢?其实,他造出了一个特大的弓(gong)弩抛石器。

这么大的弓,人们根本拉不动,这不他就运用了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不仅仅只是在这些方面有用处,比如,打水。

所以,阿基米德把杠杆原理给利用活了。

阿基米德无疑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他的死亡使科学之门推迟了一千多年才被伽利略、开勒普等人打开,所以我们要牢记杠杆原理,记住阿基米德!。

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

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

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在日常的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二、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三、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四、应用: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五、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扩展资料杠杆原理,又称“杠杆平衡条件”,是一条物理学力学定理。

其内容是: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

阿基米德定律

阿基米德定律

阿基米德定律阿基米德定律是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定律也适用于气体。

接下来为您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杠杆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又扭轴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作杠杆平衡条件。

必须并使杠杆均衡,促进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成正比。

即为:动力×颤抖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则表示为f1· l1=f2·l2。

式中,f1则表示动力,l1则表示颤抖力臂,f2则表示阻力,l2则表示阻力臂。

战国时代的墨子最早提出杠杆原理,在《墨子· 经下》中说衡而必正,说在得;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

这两条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

里面存有等臂的,存有左右臂的;存有发生改变两端重量并使它偏动的,也存有发生改变两臂长度并使它偏动的。

这里还要顺带提到的就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存有这样一句流传好久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砸开整个地球!”,这句话就是说道杠杆原理。

2.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定律。

公式: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浮力就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上压力差产生的。

灌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同于它两边的液体受的重力。

f浮 = g排在=ρ液v排在g。

从公式中可以窥见: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两边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的深度等均毫无关系。

3.求积原理:穷竭法。

阿基米德还有一个杰出发现是指出圆球的体积和表面积都是外切圆球的圆柱体体积和表面积的2/3。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是描述了一个物体在杠杆上平衡的现象和原理。

这个原理是由古希腊数学家和科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的,它是力学学科的一个基本定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杠杆是什么。

杠杆是一个刚性杆,它是通过一个支点旋转的。

当施加力于杠杆的一端时,它会产生一个力矩,这个力矩会使杠杆绕着支点旋转。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表示:力乘以力臂等于负载乘以负载臂,即F1 ×L1 = F2 ×L2。

其中,F1代表施加在杠杆上的力,L1代表施加力的力臂(即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F2代表杠杆上的负载,L2代表负载的力臂。

这个原理表明,当施加在杠杆的两边的力和力臂成比例时,杠杆将保持平衡。

杠杆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平衡天平中,我们可以使用杠杆原理来确定物体的重量。

通过调整天平两端的负载和力臂的长度,使得力矩平衡,则可以确定物体的重量。

杠杆的原理也被用于工程设计中,例如吊车、点火器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平衡杠杆,支点位于中间。

在杠杆左边施加一个10牛的力,力臂的长度是2米,并且杠杆右边没有负载。

根据杠杆原理,右边需要施加一个力,以使杠杆保持平衡。

假设这个力臂的长度是4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计算得到右边需要施加的力:F1 ×L1 = F2 ×L210 ×2 = F2 ×420 = 4F2F2 = 5牛因此,为了保持杠杆平衡,我们需要在右边施加一个5牛的力。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不仅可以用于平衡杠杆,还可以用于非平衡杠杆。

在非平衡杠杆中,杠杆的两边的力和力臂不再平衡,但是仍然满足杠杆原理。

例如,当一个较小的力施加在较长的力臂上时,可以平衡一个较大的力施加在较短的力臂上。

这种情况常见于门锁、开瓶器等设备中。

总结一下,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是描述了杠杆平衡的现象和原理。

通过施加在杠杆上的力和力臂的组合,实现了平衡杠杆和非平衡杠杆的设计。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投石器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投石器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投石器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其应用广泛,包括投石器在内。

投石器是一种古老的战争武器,通过利用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将石块或其他抛射物体投掷出去,以达到攻击敌人或防守的目的。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是指:当一个物体在一个支点上平衡时,它对该支点产生的力矩等于其距离支点的力臂与该物体的重力矩的乘积。

这一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杠杆上施加的力乘以力臂的长度等于物体的重力乘以重力臂的长度。

投石器利用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投石器通常由一个杠杆和一个支点组成。

支点位于杠杆的中间,而石块或其他抛射物体则位于支点的一端。

为了投掷石块,人们需要用一根长杆或其他工具施加力在杠杆的另一端,从而使石块离开地面。

当施加的力作用在杠杆的一端时,杠杆将其传递到石块上,并通过支点将力转化为一个力矩。

根据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投石器上的力矩等于施加的力乘以力臂的长度。

由于力矩的存在,石块将产生旋转运动,并且在一定角度上离开地面。

通过调整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人们可以控制石块的速度和角度,以达到预期的投掷效果。

投石器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它是一种主要的攻击和防御武器。

投石器可以在远距离上投掷石块,从而有效地攻击城墙、堡垒或敌人的阵地。

它的威力主要来自于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较小的力量投掷出巨大的力量。

此外,投石器还可以用于对抗敌人的攻击,例如用来抛射燃烧物或毒物。

随着科技的发展,投石器逐渐被弓箭、火炮等更先进的武器所取代。

然而,阿基米德杠杆原理作为基本物理原理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

例如,起重机、平衡器等都是基于杠杆原理设计的工具。

此外,阿基米德杠杆原理也在机械设计、建筑工程和航天技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投石器是一种利用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古老战争武器。

它通过施加力矩将石块或其他抛射物体投掷出去,以达到攻击或防守的目的。

投石器的原理简单而有效,由于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应用,人们可以用较小的力量投掷出巨大的力量。

阿基米德 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 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嘿,你知道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不?这玩意儿可太有意思啦!
话说有一次啊,我家那老房子要翻新,屋里有个超级重的大柜子,得挪个地儿。

我和老爸就对着这柜子发愁,我俩那小身板,咋搬得动嘛。

这时候我就突然想到了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

我赶紧满村子找能当杠杆的东西,最后在邻居家借来了一根粗粗的木棍。

然后又在院子里翻出了一块大石头当支点。

我和老爸把木棍伸进柜子底下,小心翼翼地调整好位置,让支点稳稳地卡在中间。

我站在木棍的这头,老爸在那头。

我就像个小指挥官一样,喊着口号:“一、二、三,压!” 我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往下压,老爸那头也配合着往上抬。

嘿,你还别说,那原本纹丝不动的大柜子,还真就慢慢被撬动了。

随着我们的努力,柜子一点点地挪动着。

我这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感觉自己就像个超级英雄,靠着这神奇的杠杆原理,战胜了这个大难题。

每压一下木棍,我都能感受到力量的传递,那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

最后,在我们爷俩的共同努力下,大柜子终于被挪到了指定的位置。

虽然我们累得气喘吁吁,但看着自己的成果,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这就是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厉害之处啊!它就像一个隐藏在生活中的魔法,平时可能不觉得啥,但在关键时刻,真能帮上大忙。

就像这次挪柜子,要是没有它,我和老爸还不知道得费多大劲儿呢。

所以啊,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可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个知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发挥作用呢。

下次遇到什么困难,说不定我还能靠着它想出好办法来,哈哈!。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故事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故事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故事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故事阿基米德将自己锁在一间小屋里,正夜以继日地埋头写作《浮体论》.这天突然闯进一个人来,一进门就连忙喊道:“哎呀! 老先生原来您躲在这里.国王正调动大批人马全城四处找你呢.'阿基米德认出他是朝廷的大臣,心想:外面一定出了大事.他立即收拾起羊皮书稿,伸手抓过一顶圆壳小帽,随大臣一同出去,直奔王宫。

当他们来到宫殿前阶下时,就看见各种马车停了一片,卫兵们银枪铁盔,站立两行,殿内文武满座,鸦雀无声。

国王正焦急地在地毯上来回踱步。

由于殿内阴暗,天还没黑就燃起了高高的烛台。

灯下长条案上摆着海防图、陆防图。

阿基米德看到这一切就知道!他最担心的战争终于爆发了。

原来地中海沿岸在古希腊衰落之后,先是马其顿王朝的兴起,马其顿王朝衰落后,接着是罗马王朝兴起。

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本土后向西扩张,遇到另一强国迦太基.公元前264 年到公元前221 年两国打了23 年仗,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人取得胜利.公元前218 年开始又打了4 年,这是`第二次布匿战争',这次迦太基起用一个奴隶出身的军事家汉尼拔,一举擒获罗马人5 万余众.地中海沿岸的两个强国就这样连年争战,双方均有胜负.叙拉古,则是个夹在迦、罗两个强国中的城邦小国,在可现在这个小国王并不懂得什么叫科学,他只知道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借助阿基米德的神力来救他的驾.可是罗马军队实在太厉害了.他们作战时列成方队,前面和两侧的士兵将盾牌护着身子,中间的士兵将盾牌举在头上,战鼓一响这一个个方队就如同现代的坦克一样,向敌方阵营步步推进,任你乱箭射来也丝毫无损.罗马军队还有特别严明的军纪,发现临阵脱逃的立即处死,士兵立功晋级,统帅获胜返回罗马时要举行隆重的凯旋仪式.这支军队称霸地中海,所向无敌,一个小小的叙拉古哪里放在眼里.况且旧恨新仇,早想进行一次彻底清算.这时由罗马执政官马赛拉斯统帅的四个陆军军团已经挺进到了叙拉古城的西北.现在城外已是鼓声齐鸣,杀声震天了.在这危急的关头,阿基米德虽然对因国王目光短浅造成的这场祸灾非常不满,但木已成舟,国家为重,他扫了一眼沉闷的大殿,捻着银白的胡须说:`如果单靠军事实力,我们决不是罗马人的对手.现在若能造出一种新式武器来,或许还可守住城池,以待援兵.'国王一听这话,立即转忧为喜说: `先王在世时早就说过,凡是你说的,大家都要相信.这场守卫战就由你全权指挥吧.'两天以后,天刚拂晓,罗马统帅马赛拉斯指挥着他那严密整齐的方阵向护城河攻来.今天方阵两边还预备了铁甲骑兵,方阵内强壮的士兵肩扛着云梯.马赛拉斯在出发前曾口出狂言:`攻破叙拉古,到城里吃午饭去.'在喊杀声中,方阵慢慢向前蠕动.照常规,城头上早该放箭了.可今天城墙上却是静悄悄地不见一人.也许是几天来的恶战使叙拉古人筋疲力尽了吧.罗马人正在疑惑,城里隐约传来吱吱呀呀的响声,接着城头上就飞出大大小小的石块,开始时大小如碗如拳一般,以后越来越大,简直有如锅盆,山洪般地倾泻下来.石头落在敌人阵中,士兵们连忙举盾护体,谁知石头又重,速度又急,一下子连盾带人都砸成一团肉泥.罗马人渐渐支持不住了,连滚带爬地逃命.这时叙拉古的城头又射出了密集的利箭,罗马人的背后无盾牌和铁甲抵挡,那利箭直穿背股,哭天喊地,好不凄惨.阿基米德到底造出了什么秘密武器让罗马人大败而归呢? 原来他制造了一些特大的弩弓——发石机.这么大的弓,人是根本拉不动的,他就利用了杠杆原理.只要将弩上转轴的摇柄用力扳动,那与摇柄相连的牛筋又拉紧许多根牛筋组成的粗弓弦,拉到最紧时,再突然一放,弓弦就带动载石装置,把石头高高地抛出城外,可落在1000 多米远的地方.原来这杠杆原理并不是简单使用一根直棍撬东西.比如水井上的辘轳吧,它的支点是辘轳的轴心,重臂是辘轳的半径,它的力臂是摇柄,摇柄一定要比辘轳的半径长,打起水来就很省力.阿基米德的发石机也是运用这个原理.罗马人哪里知道叙拉古城有这许多新玩艺儿.就在马赛拉斯刚被打败不久,海军统帅古劳狄乌斯也派人送来了战报.原来,当陆军从西北攻城时,罗马海军从东南海面上也发动了攻势.罗马海军原来并不十分厉害,后来发明了一种舷钩装在船上,遇到敌舰时钩住对方,士兵们再跃上敌舰,变海战为陆战,占一定的优势.今天克劳狄乌斯为了对付叙拉古还特意将兵舰包上了一层铁甲,准备了云梯,并号令士兵,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奇怪的是,这天叙拉古的城头却分外安静,墙的后面看不到一卒一兵,只是远远望见几副木头架子立在城头.当罗马战船开到城下,士兵们拿着云梯正要往墙上搭的时候,突然那些木架上垂下来一条条铁链,链头上有铁钩、铁爪,钩住了罗马海军的战船.任水兵们怎样使劲划桨都徒劳无功,那战船再也不能挪动半步.他们用刀砍,用火烧,大铁链分毫无损.正当船上一片惊慌时.只见大木架上的木轮又`嘎嘎'地转动起来,接着铁链越拉越紧,船渐渐地被吊起离开了水面.随着船身的倾斜,士兵们纷纷掉进了海里,桅杆也被折断了.船身被吊到半空后,这个大木架还会左右转动,于是那一艘艘战舰就像荡秋千一样在空中摇荡,然后有的被摔到城墙上或礁石上,成了堆碎片;有的被吊过城墙,成了叙拉古人的战利品.这时叙拉古的城头上还是静悄悄的,没有人射箭,也没有人呐喊,好像是座空城,只有那几副怪物似的木架,不时伸下一个个大钩钩走一艘艘战船.罗马人看着这`嘎嘎'作响的怪物,吓得全身哆嗦,手腿发软,只听到海面上一片哭喊声和落水碰石后的呼救声.克劳狄乌斯在战报中说:“我们根本看不见敌人,就像在和一只木桶打仗.”阿基米德的这些"怪物"原来也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并加了滑轮。

阿基米德和杠杆

阿基米德和杠杆

阿基米德和杠杆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假如给我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挪动!”这句话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

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

这些公理是:(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

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5)相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般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1、省力和省距离不能兼顾杠杆平衡条件说明: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动力等于阻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必须明确,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违反力学原理的,是不存在的。

可以设想,如果能给阿基米德“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阿基米德把地球撬起万分之一毫米那么一点儿,他就将在空中划过一个很大很大的弧,一辈子都走不到头。

2、各类杠杆的选择选择的原则是按人力允许的条件,从有利于生产出发。

用杠杆的原理

用杠杆的原理

用杠杆的原理杠杆原理是应用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用于描述在物体上施加力量时,通过杠杆的作用,可以放大力量的效果。

其原理基于力的平衡和转矩的平衡。

杠杆原理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他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和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这句话概括了杠杆原理的精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力矩的概念。

力矩是除力外,产生力矩的标量量,它描述了力引起的物体转动的效果。

力矩的大小等于力与支点之间距离的乘积,即M = F ×d。

力矩可以使物体绕支点旋转或平衡。

在杠杆原理中,支点是至关重要的。

杠杆的支点又称为枢纽,是杠杆的固定点,使杠杆能够固定或旋转。

支点的选择会影响到杠杆的效果。

杠杆原理分为三种类型: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这三种类型的杠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稍有不同。

一级杠杆是最简单的类型,它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组成,例如,剪刀和撬棍就是一级杠杆的例子。

在一级杠杆中,当两边的力臂相等时,力矩也会相等,实现平衡。

如果一个力臂较长,另一个较短,那么力矩也会相应改变,从而实现力的放大或减小。

二级杠杆由两个力臂和一个支点组成,其中一个力臂与支点相连,另一个力臂与物体相连。

二级杠杆可以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来放大或减小力的效果。

当物体与支点的距离较大时,力臂会变长,力矩也会增加,力的效果也会放大。

这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使用的撬棍的原理。

三级杠杆是最复杂的类型,它由三个力臂和一个支点组成。

在三级杠杆中,力的效果可以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和力的大小来实现。

当物体与支点和另一个力臂的距离较远时,力的效果可以极大地放大。

船锚抬起船体的过程就是通过三级杠杆实现的。

总之,杠杆原理的基本原理是力矩的平衡。

通过选择合适的支点和调整力臂的长度,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或减小。

杠杆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例如,撬棍、剪刀、传动装置、工具等。

理解杠杆原理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力和力矩的作用。

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是怎样的

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是怎样的

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是怎样的杠杆原理是很多人都熟知的科学知识,但是有一部分的人不知道杠杆原理是如何解释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

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

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其中公式这样写: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这样就是一个杠杆。

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

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力臂 > 力距);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

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

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力矩> 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

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

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

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瓶盖扳子,动滑轮,手推车 p="" 剪铁皮的剪刀及剪钢筋用的剪刀等。

费力杠杆L1F2,费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裁缝用的剪刀理发师用的剪刀等。

等臂杠杆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2.一某游泳者发现水中有一块漂亮的大石头,想 把它搬上岸,但石头一出水面就变”重”了。 解释这个现象:
巩固练习:
3.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铁块重7.9N,当它全部 浸没在水中时, 测力计的示数是6.9N, 铁块 受到的浮力是 N。
7.4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的科学成就
力学方面: 1、阿基米德系统地研究了物体的重心和杠杆原理。提出了精确地 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指出在物体的中心处支起来,就能使物体保持平 衡; 2、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 德定律 几何学方面: 1、阿基米德确定了抛物线弓形、螺线、圆形的面积以及椭球体、 抛物面体等各种复杂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推演这些公 式的过程中,他创立了“穷竭法”,类似于现代微积分中所说的逐步近 似求极限的方法。 2、他是科学的研究圆周率的第一人。他提出用圆内接多边形与外 切多边形边数增多、面积逐渐接近的方法求圆周率。 天文学方面: 1、他发明了用水利推动的星球仪,并用它模拟太阳、行星和月亮 的运行及表演日食和月食现象; 2、他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一观点比哥白 尼的“日心地动说”要早一千八百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你根据刚才的活动对浮力下一个定义 浮力的施力物体: 液体 浮力 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 对它竖直向上托的力
气体浮力实验
此时的杠杆为什么不能保持平衡?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 托的力。
练习: 1.画出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的示意图,用F浮表示。 2.沉在水底的铁球,受到大小为2牛的浮力, 画出其力的图示。 3.画出风中飘摇的氢气球受到的浮力。 F浮 F浮=2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
阿基米德与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

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

这些公理是:(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

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又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船顺利下水。

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在我国历史上也早有关于杠杆的记载。

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墨经》中就有两条专门记载杠杆原理的。

这两条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

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

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杠杆平衡条件: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或反比。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 L1=W·L2 式中,F 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

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

但是,要想省力,
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

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五要素:
三点两臂:支点(用O表示),动力(F)作用点,阻力(W)作用点,杠杆的固定转轴就是通常所说的“支点”,从转轴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从转轴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

【动力】任何机械,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在工作时,总要受到两种力的作用:一种是推动机械的力叫作“动力”,另一种是阻碍机械运动的力叫作“阻力”。

动力可以是人力,也可以是畜力、风力、电力、水力、蒸汽压力等,阻力除了我们要克服的有用阻力之外,还有一些是不可避免的无用阻力。

【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引的直线,叫作“力的作用线”。

【动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作“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作“阻力臂”。

如果把从动力点到支点的棒长距离作为动力臂,或把从阻力点到支点的棒长距离作为阻力臂,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认识不清所致。

【阻力臂】见动力臂条。

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对杠杆的分类一般是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以支点、阻力点和动力点所处的位置来分的;另一种是按省力或费力来区分的。

无论怎样来划分,总离不开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这几种情况。

分别简述如下:
第一种分类法
第一类杠杆:是动力和有用阻力分别在支点的两边。

这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例如,剪金属片用的剪刀,刀口很短,它的机械利益远大于1。

这是因为金属板很硬,刀口短,刀把长,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少用力。

属于这种情况的杠杆还有克丝钳等。

家庭裁衣剪布用的剪刀,把与刃基本是等长的,即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不省力也不费力的类型。

因为布的厚度较薄,不需太大的力,剪布要直故刀口要长些,为此用力不大,布剪的也直。

属于这种类型的还有物理天平。

又如理发用的剪刀,刀口很长,即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它的机械利益小于1。

这是因为剪发本来不需要多大的力,刀口长一些,能够剪得快一些和齐一些。

第二类杠杆:是支点和动力点分别在有用阻力点的两边。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其机械利益总是大于1,所以总是省力的。

例如,用铡刀铡草、独轮车等都是这类杠杆。

第三类杠杆:是支点和有用阻力点分别在动力点的两边,这类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其机械利益总是小于1,所以总是费力的。

例如,缝纫机的脚踏板、夹食品的竹夹子都属于这类杠杆。

第二种分类法
第一类杠杆:是省力的杠杆,力点离支点愈远则愈省力,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例如,羊角锤、木工钳、独轮车、汽水板子、铡刀、开瓶器、榨汁器、胡桃钳等等。

第二类杠杆:是费力的杠杆,力点离支点愈近就愈费力,即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如镊子、钓鱼杆、理发用的剪刀。

第三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重点、力点距离支点一样远,就不省力也不费力,即动力臂等于阻力臂,这样的杠杆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如夭平、定滑轮等。

有一些杠杆例如:剪刀、钉锤、拔钉器……可能省力可能费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这要看力点和支点的距离:
1.剪较硬物体: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剪开硬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大。

用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的剪刀。

2.剪纸或布:用较小的力就能剪开纸或布之类较软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小,同时为了加快剪切速度,刀口要比较长。

用动力臂较短、阻力臂较长的剪刀。

3.剪树枝:修剪树枝时,一方面树枝较硬,这就要求剪刀的动力臂要长、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齐,要求剪刀刀口要长。

用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同时刀口较长的剪刀。

扳手,门,抽水马桶,秤,天平,自行车脚踏板,剪刀、开罐器、钳子、指甲刀、自动锁、电灯开关,螺丝起子、火车铁轨交换控制杆等等
自行车中的杠杆原理
前触闸:前触闸是靠杠杆原理制动的。

当手握紧闸把时,闸把的另一头将接头、拉杆、拉管向下压,使闸皮向下压至与轮胎接触,产生摩擦制动力。

其缺点是刹车效果与轮胎充气程度有关。

充气不足时,会使摩擦力减小,影响刹车效果。

脚蹬是轮轴,但是轮轴也用了杠杆的原理。

自行车是一种机械,它由许多的
简单机械构成:执行部分的车把,控制部分中的车闸把,后闸部件中的前曲拐,后曲拐及支架,货架上的弹簧夹,车铃的按钮等部件都属于杠杆。

传动部分中的脚蹬。

1:脚踏板是动力,链条是阻力。

支点是中间圆盘的轴
2:后轮外圈的车胎是阻力,自行车链条是动力。

车轮轴是支点
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比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支持人重和货重的杠杆、三角杠、货架、前叉、后三角杠,都是广义的杠杆,用以形成车身和承重。

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自行车的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和自行车的平衡。

B、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自行车的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和自行车的平衡。

生活中的杠杆
铡草的铡刀,撬瓶盖的起子,建筑工地的独轮车和铁锨,羊角锤,吊车,啤酒瓶起子,托盘天平,缝纫机,剪刀,钳子,
人前臂等等。

你身上的杠杆
在人体生理卫生课上已经学过,人身上有206块骨,其中有许多起着杠杆作用,当然这些起杠杆作用的骨不可能自动地绕支点转动,必须受到动力的作用,这种动力来自附着在它上面的肌肉。

肌肉靠坚韧的肌腱附着在骨上。

例如肱二头肌上端肌腱附着在肩胛骨上,下端肌腱附着在桡骨上,肱三头肌上端有肌腱分别附着在肩胛骨和肱骨上,下端附着在尺骨上。

人前臂的动作最容易看清是个杠杆了,它的支点在肘关节。

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松弛时,前臂向上转,引起曲肘动作;而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松弛时,前臂向下转,引起伸肘动作。

前臂是个费力杠杆,但是肱二头肌只要缩短一点就可以使手移动相当大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