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垃圾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4de73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d.png)
我们身边的垃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3. 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来源和分类:讲解垃圾的来源,介绍常见的垃圾分类方法。
2. 垃圾的处理方法:介绍垃圾的处理方式,如填埋、焚烧等。
3.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讲解垃圾分类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4. 环保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减少垃圾产生。
5. 实践活动: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学生动手实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垃圾分类。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 准备垃圾分类小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垃圾的来源,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处理的问题。
2. 讲解垃圾分类方法:介绍常见的垃圾分类方法,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
3. 讲解垃圾处理方法:介绍垃圾的处理方式,如填埋、焚烧等。
4. 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析垃圾分类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5. 实践活动: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学生动手实践。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当地垃圾处理设施和垃圾分类情况。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知识。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对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日记,记录自己的感悟。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垃圾分类游戏中的表现。
3.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日记的内容,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
也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等。
中班环保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精选
![中班环保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28ec44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7.png)
中班环保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精选一、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与标识2. 垃圾对环境的危害3. 垃圾减量与回收利用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垃圾分类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和减量的习惯。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实物、教学PPT、环保视频等。
2. 学具:分类垃圾箱、垃圾卡片、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垃圾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垃圾的分类名称。
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思考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PPT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分析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引导幼儿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完成垃圾分类任务后,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经验。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垃圾减量和回收利用。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图示2. 垃圾减量与回收利用方法3. 环保标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家庭垃圾分类记录表,记录一周内的垃圾分类情况。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的实践操作能力。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可回收垃圾写一遍作文
![可回收垃圾写一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e50e016770bf78a64295467.png)
篇一:《我们身边的垃圾》我们身边的垃圾今天早上,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别人在地上乱扔垃圾,我想:别人乱扔垃圾,会给人们带来不好的环境,真不应该呀!如果这些垃圾在一个地方放久了,会引来许多蚊子、蚂蚁、苍蝇之类的东西,这样危害可就大了。
如果污染了花草树木,也就破坏了土壤。
如果破坏了土壤,我们就再也闻不到芬芳扑鼻的气味了。
如果垃圾污染了江河,那么,鱼虾之类的水生动物就会死了,我们就不能够吃到这么美味的鱼虾了。
如果污染了空气,那我们也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了,而且这样我们很容易生病呢!现在,让我把这些可恨的垃圾处理掉吧!我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一类可回收垃圾,另一类是不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的垃圾我们可以进行加工利用,以后,可以用的时候可以用;而不可回收的垃圾,我们要及时进行焚烧、掩埋。
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够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那么,我们就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能够吃到美味的鱼虾。
难道这样不好吗?爱护美好的环境吧!简评:小作者句子写起来通顺了,分段也比较合理。
基本能够读懂讲义指导的内容,希望你更加努力,写出更优秀的文章。
我门身边的垃圾今天,妈妈带我到菜市场上去吃早餐。
在走过去的路两旁堆积了很多垃圾。
垃圾里面包含着塑料袋、易拉罐、纸杯、纸屑等。
走在路上就闻到一股臭气熏天的味道。
这些垃圾把我们这个村变得不美观了。
而且,夏天还会引来很多苍蝇在路两旁嗡嗡地飞来飞去。
如果没有这些垃圾就不会有这些讨人厌的苍蝇。
我想提出我的三个建议。
第一,在路的两旁放几个垃圾桶,一个装可回收利用垃圾,另一个装不可回收利用垃圾。
第二,在路的两旁设置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不要随地扔垃圾”。
第三,告诉身边的人要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
大家会采纳我建议吗?关于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人民环境保护、可持持续发展的意识。
?由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已经日益重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全人类一致呼吁“拯救地球”,世界各大中城市、乡村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垃圾困扰,垃圾问题已刻不容缓,不得不解决。
我们身边的垃圾ppt课件
![我们身边的垃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3640bfb4daa58da0114aa0.png)
修建公园、体育场。
4、填埋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建筑房屋
。
5、焚烧垃圾不会造成污染。
说说在垃圾填埋模拟实验中,各部分代
表什么?
.
一、卫生掩埋法:顾名思义,就是 找块空地,把垃圾掩埋起来。
二、焚烧法:将垃圾分类之后,送 入焚化炉里燃烧。
三、积肥法:把垃圾堆叠起来,使 废弃物的纤维质和有机质腐化,变 成肥料来改良土壤。
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 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 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 庄稼。
.
垃圾处理的第二种方法: 垃圾焚烧
.
.
垃圾焚烧的优点:占地小, 避免了垃圾污染地下水,产生的 热量还可以用来发电。
焚烧的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 题,不仅会消耗大量电能、留下 残余物,如果控制不Leabharlann ,还会产 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
垃圾的危害
生物性污染。垃 圾中有许多致病 微生物,同时垃 圾往往是蚊、蝇、 蟑螂和老鼠的孳 生地,这些必然 危害着广大市民 的身体健康。
.
垃圾的危害
6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小区居 民的有机垃圾二次污染后所产生的,也就 是说,小区有机垃圾的不断增多是城市生 活垃圾不断增加的源头。
.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 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
商场、工厂、 学校、机关、 农业生产也 要生产大量
垃圾!
.
.
• 垃圾对环境有哪些危害?
.
• 污染空气、土壤、水体,还会招 引蚊蝇,传播疾病。
.
农村生活垃圾
问题突出
村垃 圾
围
垃圾堵河
.
垃圾的危害
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严重污染 了大气和城市的生活环境。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0b9f9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4.png)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最新」第一章:垃圾的定义与分类1.1 垃圾的定义:垃圾是指生活、生产和服务活动中产生的,人们对它不再具有使用价值或者暂时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弃物。
1.2 垃圾的分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1.3 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处理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第二章:垃圾的产生与处理2.1 垃圾的产生:垃圾主要来源于生活、生产和服务的活动。
2.2 垃圾的处理方式:垃圾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埋、焚烧、资源化和生物处理等。
2.3 垃圾处理的环境影响:不同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有不同的影响,如填埋会导致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
第三章:垃圾的回收与利用3.1 垃圾的回收:可回收垃圾可以通过回收渠道进行回收再利用。
3.2 垃圾的利用:回收的垃圾可以作为原料或者燃料进行再利用。
3.3 垃圾利用的技术:垃圾利用的技术包括分选、破碎、烘干、焚烧等。
第四章:垃圾分类的实践与应用4.1 垃圾分类的实践:垃圾分类的实践包括垃圾分类的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节。
4.2 垃圾分类的应用:垃圾分类的应用包括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垃圾分类技术研发和垃圾分类政策制定等。
4.3 垃圾分类的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成功的垃圾分类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第五章:垃圾问题的解决与可持续发展5.1 垃圾问题的解决:解决垃圾问题的关键是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和推广垃圾分类。
5.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5.3 垃圾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广绿色包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保教育等。
第六章:垃圾减量与资源化6.1 垃圾减量策略:通过产品设计、消费模式改变等手段减少垃圾产生。
6.2 资源化技术:介绍废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资源化的具体技术。
6.3 生活垃圾分类案例分享:分析成功实施垃圾分类的地区和单位,学习其经验。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身边的垃圾》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身边的垃圾》](https://img.taocdn.com/s3/m/82c3e93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0.png)
《我们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激发对环境的关爱之情。
3.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及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及环保行动的落实。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垃圾分类卡片3.环保宣传手册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垃圾的名称。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影响吗?(二)学习垃圾的分类1.教师简要介绍垃圾的分类,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垃圾分类的标准,将垃圾卡片分类。
(三)垃圾分类实践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垃圾卡片。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垃圾卡片分类放入相应的垃圾桶。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学生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
(四)环保行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减少垃圾产生,保护环境?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环保行动方案。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2.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动手操作,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4.教师在课堂中及时解答学生疑问,保证了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在垃圾分类环节,对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仍存在困惑,需要加强引导。
2.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对每个学生的环保行动方案进行详细讨论,课后可以继续跟进。
3.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具体,今后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评价。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引导,让学生直观感受垃圾的分类,如:“同学们,看看这个废弃的塑料瓶,它属于哪一类垃圾呢?对,它是可回收垃圾。
我们身边的垃圾
![我们身边的垃圾](https://img.taocdn.com/s3/m/1ed5300ca5e9856a57126010.png)
我们身边的垃圾
我们周围每天都会有很多垃圾,就象我们家每天都有满满一大袋,有时来了客人,垃圾还要多呢!这些垃圾我们一般都扔在社区专门设立的大垃圾箱里。
第二天一早就会有环卫叔叔开着蓝色的大车将它们运走,社区的街道每天都会有穿着黄色马夹的阿姨们清扫。
他们为了搞好我们社区的卫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我觉得未来的垃圾处理厂应该是全自动的,能变废为宝的自动化装置。
环卫部门的叔叔们只需要将垃圾投入自动化垃圾处理器里,从另一端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又能重新使用的东西,那该多好呀。
我们身边的垃圾问题
![我们身边的垃圾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94646f48d7c1c708a145ff.png)
我们身边的垃圾问题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垃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商品的过度包装我们生活中很多商品包装用料太精,它们看起来很华丽,可这样的包装就是摆在那里比较好看,商品一旦用完它们也就无法利用了,变成垃圾,这不但浪费材料、资源、能源,还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量。
如每年中秋节时的月饼包装盒越来越精美、越来越豪华,可再精美、豪华的包装不可能象月饼一样被吞到肚子里,节日过后,满大街都是丢弃的月饼空盒子,加重了环卫工人的负担。
二、生活垃圾废菜叶、剩饭、剩菜、果皮纸屑、各种骨头、口香糖等。
三、塑料制品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防水,耐用,成本低,质轻等优点,自问世以来,便被现代生活所广泛应用,深受人们欢迎。
然而人们将废弃的塑料制品抛弃后,马路旁,草丛间,街头巷尾,凡是人们居住过、游览过的地方无不留下一道道“白色风景线”。
后来,人们把塑料等物质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统称为白色污染。
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除了遍地乱扔产生“视觉污染”之后,更重要的是塑料本身很难降解,一旦进入土地就会长期存在,日积月累。
废弃的塑料袋即使被埋入地下,土层中的细菌只能吃掉占10%的淀粉,而对大部分聚乙烯却无能为力,即不能分解也不会腐烂,可以说是“永垂不朽”。
四、旧手机电池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废旧电池和废旧手机也成了一种新的污染,这些电子产品,不但难以处理,而且有很多化学部件会放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五、建筑垃圾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在我们周围主要的垃圾来源还包括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对于这些垃圾的处理的方法是将垃圾分类,能回收利用的就回收利用,不用回收利用的就通过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处理掉。
比如说生活垃圾中的废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利用;那些有机垃圾,也就是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主要指厨余垃圾(剩饭菜和瓜果壳等),就可以做堆肥处理;而干电池等危险废物就要专门收集起来集中处理了。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e737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4.png)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最新」第一章:垃圾的定义与分类1.1 垃圾的定义:垃圾是指生活、生产和服务活动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利用价值或者暂时失去利用价值的物质。
1.2 垃圾的分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和干垃圾(其他垃圾)。
第二章:垃圾的处理与利用2.1 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处理主要包括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四个环节。
2.2 垃圾的利用:垃圾可以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其中可回收垃圾可以重新回到生产环节,有害垃圾需要特殊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三章:垃圾的环境影响3.1 垃圾对土壤的影响:垃圾填埋、堆放会对土壤结构、肥力和地下水造成影响。
3.2 垃圾对水资源的影响:垃圾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水质和生态环境。
3.3 垃圾对空气的影响: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影响空气质量。
第四章:垃圾的减量与资源化4.1 垃圾减量:通过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垃圾的分类率和优化垃圾处理方式来实现垃圾减量。
4.2 垃圾资源化: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有害物等进行资源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第五章:我们身边的垃圾行动指南5.1 垃圾分类:了解并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
5.2 垃圾减量: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如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选择可持续使用的商品等。
5.3 垃圾资源化:积极参与垃圾资源化的行动,如捐赠可回收物,参与环保活动等。
第六章:垃圾的法律法规6.1 我国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6.2 垃圾管理的国际法律法规:介绍国际上关于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如《Basel 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等。
第七章:环保意识教育7.1 环保意识的培养:介绍如何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方式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
7.2 环保行为的实践:引导公众从日常生活做起,实践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如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分类投放垃圾等。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c629873968011ca20091a8.png)
这
样
的 水
你 敢 喝
吗
?
这样洗出来的衣服
你想穿吗?
这
样 游 泳 ,
会 快 乐 吗
?
这样的环境, 你喜欢吗?
同学们一起来想想办法 把这些垃圾处理掉吧!
二号行动
处理身边的垃圾
各类垃圾 有各种不同 的处理办法 哦!
开动脑筋 认真思考 大胆发言 你们是最棒的!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口语交际
一号行动
找出我们身边的垃圾
我在 (家里) 发现了 (废电池) 我觉得它是 (遥控器上用完的)
说:
1、声音洪亮、态度大方 2、语言规范、有条有理
听:
1、认真 发现了( ) 我觉得它是( )
垃圾危害着 我们的环境!
这样的鱼你敢吃吗?
五年级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
![五年级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fb54b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3.png)
教案:五年级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口语交际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运用。
2. 口语交际的表达技巧。
教学准备:1. 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
2. 口语交际的范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垃圾。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垃圾的了解和分类方法。
二、学习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重要性。
三、口语交际训练(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如:“你会如何向别人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2. 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宣传方案。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宣传方案,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深化理解:垃圾的循环利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垃圾的循环利用过程。
2. 学生讨论垃圾循环利用的意义和好处。
七、角色扮演:环保小卫士(10分钟)1. 教师为学生设置不同的角色,如垃圾分类员、环保宣传员等。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知识,向其他同学宣传环保理念。
八、案例分析:垃圾处理问题(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些关于垃圾处理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九、课堂小结:环保行动从我做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并提出实际行动,如:垃圾分类、减少浪费等。
我们身边的垃圾
![我们身边的垃圾](https://img.taocdn.com/s3/m/8eec388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d.png)
我们身边的垃圾
我们每天都有丢弃的垃圾,比如我喝完饮料的瓶子、吃的零食袋、画过的纸、用完的电池,还有奶奶扔的烂菜叶、爷爷抽的香烟头等等。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
但是垃圾远不止这些,医院里就有像水银、针管、针头、吊瓶、纱布等医疗垃圾;建筑工地有造房子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砖头等建筑垃圾;马路两边有枯萎的花儿和落叶等植物垃圾。
垃圾实在是太多了,不仅占用了地球上太多的地盘儿,而且污染空气,破坏环境。
所以说,垃圾必须要处理,还我们一个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
可是垃圾不能随便处理的?因为有些垃圾有毒,比如废电池,如果胡乱丢弃,会严重破坏环境,所以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有的像烂菜叶、剩饭剩菜、落叶这些垃圾,可以焚烧和堆肥,为植物提供新的养料;有的废旧书报、金属、塑料、玻璃等,可以经过加工再使用。
但是医疗垃圾,就必须要高温消毒烧毁掉。
还有的垃圾通过技术处理焚烧——发电。
在我们生活的小区、学校、马路边都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桶,我们应该从我做起,养成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丢弃的好习惯。
未来,我想做一个更高级的垃圾桶,可回收的垃圾就自动再加工;不可回收的垃圾就自动烧毁。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3篇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1ed5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d.png)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3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3篇(身边的垃圾备课教案),以供借鉴。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身边的垃圾》2篇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身边的垃圾》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7bc1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b.png)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身边的垃圾》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身边的垃圾》精选2篇(一)教案:课题:《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材:大班社会教材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定义、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垃圾:引导学生思考垃圾的定义,明确垃圾的概念;2. 分类垃圾:介绍不同种类的垃圾,并让学生分辨不同种类的垃圾;3. 垃圾的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正确处理方法,如分类投放、回收利用等;4.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引发学生思考;5. 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垃圾的认识和感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探究:通过示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是垃圾;3. 讲解: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垃圾,并让学生尝试分类;4. 观察:带学生观察一段垃圾处理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总结垃圾的正确处理方法;5. 拓展:分享一些有关垃圾处理的小知识,如如何回收利用旧衣物、废纸等;6. 讨论:带领学生讨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并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和关注;7. 总结:总结本课的重点和要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8. 小结:引导学生回答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环保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问题引导、讨论、观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考和探究垃圾的概念、分类和处理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另外,我还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然而,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及课后反思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及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a7d1b5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c.png)
一、教案主题:我们身边的垃圾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垃圾分类的习惯。
(3)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 教学重点:(1)垃圾的分类方法。
(2)垃圾的处理方式。
3. 教学难点:(1)垃圾的分类依据。
(2)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4. 教学准备:(1)收集各种垃圾样品。
(2)准备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
二、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各种垃圾样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应该怎么处理吗?”2. 新课导入:(1)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2)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3. 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经验。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如某个社区的垃圾分类经验。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三、课堂实践:1. 垃圾分类模拟游戏:(1)教师设计垃圾分类的游戏,让学生动手实践。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提高垃圾分类的能力。
2.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的垃圾分类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日记。
四、教学反思: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如是否清晰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师考虑如何改进教学,如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表现。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六、教案主题:垃圾的资源化利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资源化的概念和意义。
(2)培养学生养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习惯。
(3)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 教学重点:(1)垃圾资源化的概念和意义。
(2)垃圾资源化的方法和技术。
3. 教学难点:(1)垃圾资源化的技术和方法。
(2)垃圾资源化的实际应用。
4. 教学准备:(1)收集垃圾资源化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6877a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b.png)
一、教案主题:我们身边的垃圾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定义和分类。
2. 培养学生正确投放垃圾的习惯。
3.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减少垃圾污染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和正确投放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垃圾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垃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第一课时:认识垃圾1. 导入:提问学生对垃圾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垃圾与生活的关系。
2. 讲解垃圾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3. 学生讨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垃圾的分类与投放1. 讲解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2. 示范垃圾分类投放,引导学生现场实践。
3.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分享心得体会。
第三课时:减少垃圾产生1. 讲解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如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购物自带环保袋等。
2. 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提出建议。
3. 分享垃圾减量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第四课时:垃圾处理与资源利用1. 讲解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如填埋、焚烧等。
2. 介绍垃圾资源化的意义和途径,如废品回收、生物降解等。
3. 学生讨论垃圾资源利用的优点,思考如何推广。
第五课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2. 学生发表自己对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的看法和行动计划。
3. 布置课后作业: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倡导环保生活。
六、教案主题:垃圾的循环与回收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循环利用过程。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回收利用垃圾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活动的积极性。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的循环利用过程和回收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回收利用垃圾的意识。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设计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bdb2a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0.png)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倡绿色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来源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途径,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2. 垃圾的处理方法:介绍垃圾处理的现状,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垃圾的处理方式。
3. 环保意识培养: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减少垃圾产生,提倡绿色生活。
4.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垃圾分类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环保意识的培养。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资料,以便进行教学演示。
2. 准备垃圾分类的实际物品,如垃圾分类桶、垃圾袋等。
3. 准备实践活动场地,确保学生能顺利进行垃圾分类实践。
4. 提前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垃圾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垃圾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垃圾处理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5. 讨论:让学生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6. 总结: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操作准确性。
3.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是否能付诸实践。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们身边的垃圾
![我们身边的垃圾](https://img.taocdn.com/s3/m/fe7570f9700abb68a982fb78.png)
你能说出以下会出现的垃圾吗? 你能说出以下会出现的垃圾吗?
吃零食: 吃零食: 喝饮料: 喝饮料: 爸爸吸烟 :
你还能说出 一些关于这 类的东西吗? 类的东西吗?
出现的垃圾: 出现的垃圾:
周围的环境
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吗? 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吗? 为什么美呢 ? 找一找: 找一找:
垃圾的来源
妈妈拣菜: 妈妈拣菜:
妈妈买菜 把菜放 出现的垃圾:
没用的菜 + 白色塑料袋
垃圾的来源
削苹果: 削苹果:
小女孩削苹果 把皮削掉
出现的垃圾: 出现的垃圾:
苹果皮
垃圾的来源
刨铅笔: 刨铅笔:
小男孩刨铅笔 把笔削短 留下了铅笔削 (xuè)
出现的垃圾: 出现的垃圾:
周围的环境
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吗? 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吗? 为什么美呢 ? 找一找: 找一找:
校园角落的垃圾, 校园角落的垃圾, 并想一想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 并想一想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
点 子 公 司
看谁是“ 看谁是“金点 子小奖章” 子小奖章”
我们身边的垃圾
漫步街头时,我们经常看到街头巷尾堆放着一堆堆的垃 圾,这些垃圾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感到恶心,如果被 风一吹,到处飘扬,不但污染了周围的环境,而且影响 了市貌市容。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垃圾作为废物 丢弃的物资,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工业垃圾 工业垃圾是指各种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如在工 工业垃圾 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有毒 有害物质、化工残余物等。 2、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所生产的各种废弃 生活垃圾 物,品种多、结构杂。如随意丢弃的废纸、废玻璃、一 次性塑料用品以及乱倒的污水、剩饭剩菜等。 3、医疗垃圾 医疗垃圾是指各类医院、卫生防疫、病员休养、禽兽防 医疗垃圾 治、医学研究和生物制品等产生的特殊废弃物,如医疗 污水、医疗废弃物,一次性输液器具、废弃针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
东街学校温彩丽
教材说明
《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中第三单元中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
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在单元整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指导下,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了“我们身边的垃圾”,以“身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通过发现了解垃圾的来源,思考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理解力,引导学生从小养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好品质。
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学校、家附近、公园大街等公共场所。
)
2、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学生用废旧垃圾制成的工艺品。
4、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入话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图片,你们想看吗?(出示有关垃圾。
从哪里来的图片:如妈妈拣菜、削苹果、刨铅笔等。
)看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齐读课题。
联系生活,积极地投入到说话情景中去。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由老师担任《实话实说》主持人,小朋友做现场来宾,交流自己的发现: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1、小组讨论
句式(1)、我发现(或看到)(什么地方)的(什么垃圾)是(怎么或从哪里)来的。
(2)、我发现,(什么地方)的(什么垃圾)是从(哪里)来到这里,使那里变得()
2. 全班交流
(1)垃圾都是人们把自己家的没有用的东西丢出来的。
(2)垃圾是不讲卫生的人随意丢的
(3)我们觉得垃圾是该丢掉,有什么用呢?
(4)垃圾是我们人类的垃圾,但有些还可以利用,有些是没有用的。
(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对身边垃圾有了初步认识,并产生不同的意见。
)
三、创设情景,处理垃圾
引导学生进行角度转换,如果你是被邀请的公园管理员,谈谈你对垃圾该怎样处理。
1.同桌讨论。
2.全班交流、评价。
课前老师请小朋友去收集处理垃圾的方法了,现在就把课前收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结合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1)、课件一:村子里人们把易拉罐、瓶子、废纸等拿到废物回收站卖掉。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回收?你怎么知道的?
点评:看来我们随意丢弃的垃圾还是个宝呢!你很会观察,真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师结合学生说话随机课件出示小资料袋:垃圾分类放的环保垃圾桶
(2)、课件二:我们村子里每家都把食品袋、包装盒、烟头、果皮等扔到蓝色垃圾桶内。
追问:那么垃圾桶里的垃圾最后到了哪里呢?你怎么知道的?点评:有了不懂可以及时询问,这可是我们学到更多知识的捷径哦!
教师结合学生说话随机课件出示小小资料袋:
卫生掩埋法:顾名思义,就是找空地,把垃圾掩埋起来。
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已遭淘汰。
焚烧法;将垃圾分类后,送入焚化炉里燃烧,并以焚烧所产生的
热能进行发电、取暖等等。
但我们中国等亚洲国家很少做到将垃圾分类,所以焚烧垃圾时所产生的热量能真正用到发电、取暖的则很少。
而且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停止这一方法。
读一读,说说你认为这种办法还有哪里不够好?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3)、课件三:在家里,一家人吃饭后,把剩饭、剩菜倒进小盆去喂猪。
点评:看来我们吃剩下的饭菜还是有用的哦!
(4)、课件四:在家里,爸爸把死猪,在田里挖了个坑放在坑里深埋。
点评:爸爸这样处理你觉得怎么样?请你评价,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知道垃圾不能乱扔)
教师结合学生说话随机课件出示小小资料:
积肥法:把垃圾堆叠起来,使废气物的纤维质和有机质腐化,变成肥料来改良土壤。
我们常把落叶堆在一起,用做树木的养料,这就是一种积肥法。
这种方法很少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应用这一技术的国家很多。
学生评价: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结合追问:你的资料是从哪里得来的?
小结方法:你真会收集资料。
爸爸妈妈可以告诉我们;自己观察到的;电视里介绍的;看课外书知道的;电脑上查等,你看,只
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从生活中学到那么多的知识呢!
3、小结:我们人类可真聪明,能根据垃圾种类的不同人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四、创设情景,展示才能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做的小物品带来了吗?学生上台展示并作汇报,如
(1)“我的作品是个花篮,我先找一个没用的瓶子,拿一把剪刀把上边剪去,再剪出一条条的花边,把花边圈起来就是漂亮的花篮。
(2)我的作品是一条军舰,我把没用的泡沫和牙签还有一些纸片制成这艘军舰。
通过展示,既对垃圾有了处理场所,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小组合作,把自己的想法画一幅画。
小组合作画画《未来垃圾处理场》促进学生交际互动,在互动中说话,在互动中交际。
教学反思:
《我们边的垃圾》这是小学语文第二册语文园地三里的一个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题。
这个主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的熟悉。
当然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不例外。
再加上有了《美丽的小路》、《失物招领》两篇课文学习的铺垫,学生对身边的垃圾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从学校到家里,从家里到校外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垃圾。
因而,垃圾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
从这堂课中我总结出这么几个方面:
1、情境化原则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因此,我依据教学内容,把握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特点,努力创设多个交际情境,让口语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
“垃圾”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而抗污染问题又是全世界人类所关注的,“垃圾该怎么处理”这个十分生活化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我要说”的欲望呼之欲出,教学设计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互动化原则
新课程对“人际沟通”的解释为“口语交际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活动,交际的双方不断发出、接受信息,不仅运用口述语言,而且体态情态语言等促使彼此的表达成为一条畅达的信息通道,形成交际场。
”可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只有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功能。
于是,教学
时,我创设和谐民主、生气勃勃、富有创意的课堂氛围,创设生与生、生与师多向互动的口语交流动态过程。
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想象的翅膀张开;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关注学生交际的态度、习惯、技能,恰当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即时评价,点拨调控,步步引领,释放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童趣活力促进口语交际目标的达成。
3、个性化原则
因为语言的多样性、灵活性,在口语交际时,学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就更加突出。
所以,口语交际应该是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十分个性化的。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充分显现,课堂中,我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使学生感到置身于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增强自主性;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赞美和激励,充分调动学生进步的信心和力量;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提意见,甚至允许学生插话,做到形式自由、思想上放胆随意、表达上言无不尽,不但让学生说,而且还要说得出与众不同。
让课堂成为“百花齐放”的花园,成为“群星闪烁”的智慧园。
4、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这堂课上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问题一、学生对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表达不够清楚。
这主要是在让学生说一说处理垃圾的办法的时候,学生把办法说不清楚。
问题二、学生对于垃圾的来源,说的时候范围不够广。
学生一般只能说一些小范围的垃圾,
如家里的一些零食垃圾,学校的果皮纸削等,而不能把它扩大到我们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垃圾。
学生把垃圾的理解范围只限于在生活中的一些垃圾,而不能够扩大到工业,农业等社会各部门出现的垃圾。
当然这主要和学生的生活阅历有关。
但出现这样问题我自己也有很大的原因,如果在上课时采用多媒体先让学生看些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垃圾的话,学生的理解可能会广,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