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油气成藏物理模拟实验系统设计论证
石油工程中油藏物理模型的创建与模拟研究
石油工程中油藏物理模型的创建与模拟研究引言:石油工程中的油藏物理模型是石油勘探与开发的重要工具。
通过创建和模拟油藏物理模型,石油工程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油藏中的流体运动规律和储量分布情况,从而优化采油方案、提高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
本文将围绕石油工程中油藏物理模型的创建与模拟研究展开讨论,包括模型建立方法、参数确定、模拟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一、油藏物理模型的创建1. 实验室模型建立方法在石油工程实验室中建立油藏物理模型是研究油藏物理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方法包括物质缩放模型、透明模型和实际岩心模型等。
物质缩放模型通过调整模型中流体和固体的参数比例来模拟真实油藏的物理现象,透明模型通过使用类似玻璃或塑料材料来实现模型的透明化,以便观察和记录流体的运动情况,实际岩心模型则直接使用采自油田的岩心样品来进行模拟实验。
2. 数值模拟建模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成为了创建油藏物理模型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数值模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油藏中的流体流动和岩石变形等问题进行模拟。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更精确地描述油藏内部的复杂物理现象,并对不同地质、岩石参数进行模拟对比,为油藏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油藏物理模型的参数确定1. 地质参数的确定油藏地质参数的确定是建立油藏物理模型的基础之一。
地质参数包括岩石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这些参数的准确确定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地质参数的确定可以通过现场岩心采集与实验室测试相结合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地震勘探等非侵入性技术进行模型推断。
此外,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方法和设备来辅助地质参数的确定,如无人机扫描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
2. 流体参数的确定在油藏模拟研究中,流体参数的确定十分关键。
流体参数包括油水气相渗透性、相对渗透特征曲线、含油饱和度等。
这些参数的准确确定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监测等手段来获取。
油藏工程 K26油藏模拟和物理模拟分析方法
解析法的优点在于它们的精确和简明性,能正确识别给定系统主要物 理特性的能力,易于得到比较明确的物理概念。缺点是只能求解一些 比较简单的物理概念。如多维多相多组分,非均质渗流,各种提高采 收率方法等无法求解。对于利用数值方法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来说, 解析方法是初始的和必要的。——试井理论。 数值法是一种离散化的近似方法,把连续函数变成离散函数,用计算 机求解,常用的方法是有限差分方法。这种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 以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数学和油藏工程以及其他学科的不断发展, 目前已经建立了功能强大的软件并在油气田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油藏数值模拟。
1、物理模拟新进展
自从物理模拟用于油田开发以来,根据模型的作用不同,国内外 分别研究出了一维、二维和三维模型。同时,随着人造模型的制造技 术以及相应仪器的测试精度不断提高,物理模拟参数的个数以及应用 范围不断拓宽。近几年国内外在物理模拟研究中主要突出了如下几项 技术:
➢ 微观仿真模型 ➢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 高温高压三维水平井物理模拟 ➢ 电加热采油物理模拟
建立缝洞模型
数字岩芯—孔隙结构三维模型重构技术
(a)由 CT 切片形成的数字岩心 3mmх3mmх3mm 立方体 3 万多
个孔隙和喉道组成
(b)数字岩心孔隙中轴线
(c)基于岩心的孔隙网络模型
图 5-16 数字岩芯孔隙结构三维模型重构(据姚军,2006 )
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现状与思路
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现状与思路油气成藏过程包括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既是石油地质理论的核心问题,又是有效解决油气勘探活动的关键问题。
自石油工业产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课题,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初始阶段,以沿背斜褶皱带分布油气藏的背斜学说或重力学说为代表,并提出了陆相成油理论;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本阶段是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形成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油气成藏机理,同时建立了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第三阶段(80年代—至今),主要表现在通过先进的油气勘探技术和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物理模拟技术进行系统的油气成藏的各项条件、机制和相互之间有机配置关系的研究,同时进行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定量和半定量研究。
但是由于油气藏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很多,研究难度大,致使油气成藏机理仍为石油地质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许多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目前仍停留在推理阶段,严重地影响了油气资源分布规律和预测油气藏的准确性,制约着许多盆地(或区带)的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
因此,需要从典型沉积盆地和典型区带的实际油气藏解剖分析出发,采用系统的、动态的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将典型油气藏解剖分析与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综合考虑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与保存过程,建立油气成藏定量模式。
油气藏成藏理论研究现状特别是近年的时间里,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紧张的世界能源形势,对油气成藏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油气成藏条件(生、储、盖层等)的研究,无论从方法、手段和理论上,已基本上成熟和完善。
(2)成藏过程,成藏期次的研究,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对油气藏的形成进行历史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史、沉降史、热史及成岩史研究,开展了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分析、油藏地化分析等大量研究,对油气成藏有了相当的认识。
《2024年特低渗透储层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范文
《特低渗透储层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紧张,特低渗透储层因其丰富的储量成为了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
然而,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难度大,需要借助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本文以特低渗透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对储层的物理性质、渗流规律及开发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 实验原理特低渗透储层大型物理模拟实验是基于相似性原理和流体动力学原理,通过模拟地下储层的物理性质和渗流过程,研究储层的开发策略和开发效果。
实验中需保证模型与实际储层在地质条件、物性参数、渗流规律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2. 实验方法(1)模型设计:根据实际储层的地质条件、物性参数等设计实验模型,包括模型尺寸、材料选择、边界条件等。
(2)实验装置:采用大型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包括高压驱替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观察系统等。
(3)实验过程:通过高压驱替系统向模型中注入流体,观察并记录流体的渗流过程及压力变化,同时采集相关数据。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1. 实验过程(1)模型制备:根据设计要求制备实验模型,确保模型与实际储层在地质条件、物性参数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2)实验装置安装:将模型安装到大型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上,连接高压驱替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3)实验操作:启动高压驱替系统,向模型中注入流体,观察并记录流体的渗流过程及压力变化。
2. 结果分析(1)渗流规律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流体的渗流过程及压力变化,分析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规律。
(2)物性参数分析: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储层的物性参数,如渗透率、孔隙度等。
(3)开发策略研究:根据渗流规律和物性参数,研究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策略,包括注水方式、采收率等。
四、结论与展望1. 结论通过特低渗透储层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规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岩石性质、流体性质、温度、压力等。
《2024年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范文
《裂缝性特低滲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篇一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一、引言在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领域,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因其特殊的储层结构而成为重要的开采对象。
本文针对这一特殊油藏,提出了物理模拟实验方法,通过精确的物理模型来模拟和解释地下油气储层的实际情况,以期为油气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实验原理与目的物理模拟实验是利用物理模型来模拟地下油藏的储层特征和流体流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对于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其储层中裂缝发育,渗透率低,流体流动复杂,因此需要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来研究其流动规律和开发策略。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研究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流体流动特性,为油田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材料与设备- 砂箱:用于构建物理模型。
- 沙子:用于模拟地下岩石结构。
- 岩芯或石粉:用于配制砂箱中岩石结构的介质。
- 测量设备:包括压力计、流量计等。
- 实验用油:用于模拟原油。
2. 实验步骤- 构建物理模型:根据地质资料和实际需求,在砂箱中构建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物理模型。
- 填充介质:将沙子、岩芯或石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填充到砂箱中,以模拟地下岩石结构。
- 注入流体:通过注入管向模型中注入实验用油,模拟原油在地下的流动过程。
- 数据采集: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压力计、流量计等设备采集数据。
- 分析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分析流体在物理模型中的流动规律和储层特性。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中流体的流动受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较大,裂缝发育程度越高,流体流动性越好。
2. 在一定压力下,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与注水速率、注水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合理的注水策略可以显著提高采收率。
3.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可以较好地预测实际油田的开发效果,为油田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五、应用实例以某油田为例,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其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流体流动特性。
油气地质 虚实结合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定义说明解析
油气地质虚实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将介绍油气地质虚实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油气地质概念的简要介绍,探讨虚实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方式,以及具体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同时,我们还将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探讨该项目的实践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油气地质虚实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特点、作用和意义,以及对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为了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让读者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通过引言部分可以让读者明白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油气地质概述、虚实结合教学方法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三个小节,将详细介绍油气地质相关知识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内容和意义。
结论部分包括教学效果评估、实践意义和展望未来三个小节,通过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展望,以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整体结构紧凑,内容丰富,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油气地质教学中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介绍一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通过对油气地质知识的梳理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油气地质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提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真实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油气地质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油气地质人才,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2.正文2.1 油气地质概述油气地质是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产出和利用的科学,在石油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研究地球内部岩石圈内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勘探、开发和利用的方法与技术。
油气地质主要涉及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和地球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在油气地质的研究中,需要掌握地质构造、矿床地质、沉积学等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钻探等勘探开发技术。
油藏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
油藏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油藏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是石油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使用计算方法来模拟油藏的流体运移过程,进而实现油藏的最优开发与生产设计。
本文将介绍油藏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一、油藏数值模拟的原理油藏数值模拟是基于油藏动态性质的数学方程和物性参数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模型,从而获得油藏内流体的分布、流动速度、压力等信息。
其基本原理为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对油田的地质构造和流体性质进行分析,建立描述油藏特性的数学方程组。
常用的数值解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有限体积法。
二、油藏数值模拟的关键参数1. 渗透率:描述了油藏储层岩石对流体运移的阻碍程度。
通过实验室测定或重力推断方法获得,是数值模拟的基础参数之一。
2. 孔隙度:用于计算储层的有效储油空间以及油藏各组分的相对饱和度。
是描述储层孔隙结构的参数。
3. 收缩因子:油藏产量与储油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在模拟时,收缩因子的选择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4. 井底流压:地下井底静态压力,对模拟油藏开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井底流压的准确预测是进行数值模拟的前提条件。
5. 油藏温度:影响油藏内流体的物理性质,对油藏开采具有重要影响。
在数值模拟中,温度场的准确预测可以加强模拟对油藏动态变化的描述。
三、油藏数值模拟的应用1. 优化油藏开发方案:通过模拟不同开采方案下的油藏动态变化,评估其效果,寻找最优开发方案。
包括确定注水井和生产井的位置、井网布局、开采周期等。
2. 预测油藏产能:通过对储层物性参数进行测定和模型求解,预测油藏的产能和生产寿命。
为油田的开发规划和油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评估油藏油水分离效果:模拟油藏内流体的相分离,预测各组分的相对饱和度等参数,用于评估油藏中的水驱效果与气驱效果,以及采油剂的加入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4. 优化注采配水:基于数学模型和模拟结果,优化注水方案和注采井间的配水方案,从而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油气成藏机理模拟实验室建设与实践
油气成藏机理模拟实验室建设与实践高温压下油气成藏机理模拟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是建立高温压下油气成藏机理模拟实验室,以开展高温压下油气成藏与替代储集及油气构成、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为各地油气藏重点开发研究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实验室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高温压模拟实验室的设备组装和调试;实验操作室;实验检测实验室;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室;立体实验室;实践研究部分。
高温压模拟实验室设备需要准备高温压模拟装置、高压泵、水泵等,以及有关操作室所需的设备。
实验操作室需要准备成像系统,实验室检测室需要准备有关油气分析仪器和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室需要准备计算机设备和相关软件,立体实验室需要准备有关的立体实验室设备。
实践研究涉及的内容有:采样研究,特殊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各种变化;地质实验,对岩石样品及油气样品的实验表征及模拟;改造实验,研究地质体改造动力学及热力学变化;油气藏资源潜力评价,采用分析实验方法模拟油气藏资源开发研究;油气构成、形态特征研究。
油气藏多尺度物理模拟计算方法研究
油气藏多尺度物理模拟计算方法研究摘要:油气藏多尺度物理模拟计算方法研究旨在开发一种能够准确描述油气藏中多尺度物理现象的模拟计算方法。
本文将首先介绍多尺度物理模拟的背景和意义,然后探讨现有的物理模拟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理论的新型计算方法,并进行验证和实验。
1. 引言油气资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油气藏的开发利用却面临着诸多困难。
油气藏的多尺度物理现象是油气开采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例如渗流、相分离、流体传输等。
目前,常用的物理模拟方法往往在处理这些多尺度物理现象时存在一定的不足。
2. 传统物理模拟计算方法的优缺点2.1. 常规物理模拟方法常规的物理模拟方法主要是基于经典流体力学理论,如渗流模型、相分离模型等。
这些方法有效地描述了宏观尺度的物理过程,但在处理微观尺度的物理现象时存在限制。
2.2. 离散化方法离散化方法是常用的求解多尺度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如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考虑到油气藏介质的非均质性和非线性性,但在处理多尺度问题时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2.3. 多尺度方法多尺度方法是一种将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相结合的求解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基于多尺度理论,通过建立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之间的关联来求解多尺度物理问题。
多尺度方法能够准确地处理多尺度问题,但需要对物理学和数学进行深入理解。
3. 多尺度物理模拟计算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基于多尺度理论的物理模拟计算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为油气藏多尺度物理现象的建模和计算提供了新的途径。
多尺度方法融合了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信息,能够准确预测油气开采过程中的复杂现象。
4. 多尺度物理模拟计算方法的验证与实验为了验证多尺度物理模拟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理论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油气藏中的多尺度物理现象,并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5. 讨论与展望多尺度物理模拟计算方法为油气藏开发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石油工程中的油气藏模拟分析
石油工程中的油气藏模拟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成为了一个越来越紧迫的话题。
而其中的石油资源,也一直都是人们所需要的。
想要有效地开采石油资源,需要对于油气藏进行模拟分析。
本文将重点阐述石油工程中的油气藏模拟分析的相关内容,探讨其在石油工程的应用。
一、油气藏模拟分析的概念油气藏模拟分析是指加工处理油田地质资料,利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建立油藏数学模型,模拟出油藏中油气流动、输送、汇聚和储集的过程,预测油藏内的流体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以便指导油藏开发和管理,以实现油气的最大化采收。
二、油气藏模拟分析的要素1. 地质模型建立地质模型建立是油气藏模拟分析的核心。
地质模型包括地质构造和岩性等因素,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出来,其确定因素主要是地震勘探、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
地质模型应包括岩性描述、构造形态、地层地质特征、孔隙度和渗透系数等重要因素。
2. 流体物理属性流体物理属性是经典的岩石物理方法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根据物理实验测量得到的油气水的物理参数,例如渗透率、孔隙度、饱和度、粘度系数等。
测定这些参数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常规实验法、井测法、岩心物理实验法等。
3. 数值模拟方法石油工程中,普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作为计算机实现油气藏模拟分析的基础。
这种模拟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把地质模型和流体物理方程拟合在一起,来模拟岩石中流体流动过程,并预测油气藏内的产出。
4. 物理模型试验物理模型试验是指建立一个物理模型,采用类似真实场地的负载和约束条件,并进行实际的实验室试验,以模拟油气藏流体流动和油藏开发过程。
它是一种较为严谨的试验方法,在油气藏模拟分析中广泛使用。
三、油气藏模拟分析的应用油气藏模拟分析在石油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应用包括以下几个领域:1. 油藏储量预测油藏储量预测是石油工程开发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油气藏模拟分析利用多种参数对油气藏进行建模,可以非常准确地预测油藏储量,为油田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一种多功能油藏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油藏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乐平,杜志敏,黎伟,刘清友,陈小凡,陈朝晖
申请号:CN201310026715.X
申请日:20130124
公开号:CN103104254A
公开日:
201305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油藏模拟实验装置,它包括立方体容器、模拟实验井筒(1)、多参数传感器(2)和线缆接头(3),立方体容器包括箱体(4)和盖板(5),箱体(4)内设有容腔,箱体(4)的底板上均布有多个接入孔(6),每个接入孔(6)的四周均设置隔板(7),箱体(4)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模拟井井筒和线缆接头(3)均安装于不同的接入孔(6)内,多参数传感器(2)布置于容腔内部;还公布了使用该装置的实验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模拟多种井况,箱体底部压力分布的更均匀,也能够模拟压力非均匀分布的场合;可测得任意井筒内任意小段的流量,实验结果更加真实可信,能更加直观地观察底水上升动态。
申请人:西南石油大学
地址: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袁英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评价系统的研制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评价系统的研制
何大伟;毛小平;杨甲明;吴景富;潘明太
【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
【年(卷),期】2007(029)005
【摘要】在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评价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各种地质因素,包括快速底层数据建模、模拟数据的透明化、油气初次运移模型、多因数控制的油气运聚模拟、油气最优运移路径的法线追踪等,建立了地质模型,并将地质模型转化成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型,提升了该系统的模拟能力, 使该系统成为地质学家的一个油气系统三维可视化分析工具.利用该系统对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开展了实际应用,得出丽水凹陷总生烃量为158×108 t,其中生油78×108 t,生气79×1011 m3,从而对该凹陷的油气勘探起到了指导作用.
【总页数】4页(P527-530)
【作者】何大伟;毛小平;杨甲明;吴景富;潘明太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北
京,1000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100027;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100027;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10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3
【相关文献】
1.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现状与展望 [J], 李日容
2.含油气盆地成藏动力学系统模拟评价方法 [J], 吴景富;何大伟;张云飞
3.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模拟思路 [J], 崔可
4.砂岩透镜体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与含油气性定量预测 [J], 陈冬霞;庞雄奇;邱桂强;张俊;高永进
5.大庆油田西部地区姚一段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 [J], 雷裕红;罗晓容;潘坚;赵建军;王鸿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气藏模拟与优化技术研究
油气藏模拟与优化技术研究油气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如何更高效地开采油气,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油气藏模拟和优化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油气藏模拟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油气藏地质特征和物理运动规律来预测油气藏产出量和开采效益的方法。
该技术既可以对已知油气藏进行分析预测,也可以对未知油气进行勘探。
油气藏模拟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平衡法,另一类是数值模拟法。
物质平衡法是利用物质平衡方程对油气藏进行描述和模拟,主要计算油气藏中各种物质的流动、分布情况,从而预测油气产出量。
而数值模拟法则主要是利用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数学算法建立模型,再用计算机对模型进行求解,以评估油气藏的开采潜力。
油气藏模拟技术对油气勘探与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开发者准确预测油气藏的产量和储量,制定合理的生产方案,降低开采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油气藏模拟技术还可以帮助勘探人员了解油气藏的属性、特征和流动规律,指导勘探活动的开展,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
除了油气藏模拟技术,油气藏优化技术也是提高油气勘探与开发效率的重要手段。
油气藏优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对油气藏进行优化设计和生产过程的优化调整的方法。
油气藏优化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提高油气藏开采效率、提高油气采油率和提高油气藏生产综合效益。
提高油气藏开采效率是油气藏优化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其核心在于充分挖掘油气藏潜力,降低采收比和处理成本。
常见的提高油气藏开采效率的方法有:增加注水量、合理选择工作方式和井网结构,以及采用先进的提高采收率措施等。
提高油气采油率是提高油气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油气采油率是指在油气列出口压力稳定下降到一定程度,开采已达到规定产量后,每厘米有效储层厚度的平均采油量。
提高油气采油率的方法有:减缓油气钟形曲线的下降速度、增加油气列的有效厚度、提高油气列产量。
提高油气藏生产综合效益是油气藏优化技术的最终目标。
物理模拟实验在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和马海气田成藏过程为例
物理模拟实验在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和马海气田成藏过程为例
张洪;庞雄奇;姜振学
【期刊名称】《地质论评》
【年(卷),期】2004(50)6
【摘要】物理实验模拟是研究油气运移和聚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天然气物理模拟实验则是一个研究相对不足而又非常重要的领域,它的操作和完善可以大大促进我国西部天然气勘探,直接影响着西气东输的国策.本文正是涉及这个领域,选取柴北缘马海、南八仙气田作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其成藏模式,认为在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过程中断层与不整合及输导层相比,一般是优势通道;而南八仙凝析气田的形成具有差异聚集的特点,即下盘聚气而上盘不聚气,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断层本身的非均质性、圈闭幅度不足及通天断层的存在等.
【总页数】5页(P644-648)
【作者】张洪;庞雄奇;姜振学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南八仙构造带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J], 高长海;查明
2.马海—南八仙地区油气输导体系特征及其成藏作用 [J], 翟肖峰;彭立才;常象春;
崔岩波;张爱玲
3.松南腰英台深层气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过程 [J], 王亚琳
4.南八仙油气田油气成因及成藏分析 [J], 高秀伟;石剑英;王明;连丽霞;吴维彬
5.断层输导型天然气成藏模式的动态成藏过程——以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二段气藏为例 [J], 张世华;田军;叶素娟;杨映涛;付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侵分馏作用
原油热蚀变作用 运移分馏作用
水驱油作用、气驱油作用
煤层气成藏过程 ……
地质色层效应
…………
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
系统构成
压力系统 补液系统
模拟实验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 进行自由组合,达到多功能的 目的:
硬件系统自由组合 控制系统任意参数输入输出
中间容器系统
两端有注入口、挤压口、出 口,中间每隔100mm一个采 出口和一个压力传感器
每个恒温箱可放置三个散样 模型 散样模型可根据需要调整模 型的角度(从直立到水平)
模型角度可调 不同角度的散样模型
(4)模型系统
岩心模型
模型尺寸:25×50mm、 25×80mm、25×160mm、 各三组 两端有注入口、围压挤压口、 出口和压力传感器
记录参数
恒温箱温度,升温速率(是否与压力保存联 动状态)
注入压力、回压、挤压(围压)、传感器跟 踪的压力值(8组) 各阀门的开关显示 注入流量值
三组低温模型系统代表 三个油气藏,每个模型 系统由三个模型构成
(4)模型系统
散样模型
岩心模型
自由流体模型
(4)模型系统
散样模型
模型尺寸:25×100mm、 25×200mm、 25×400mm 各三组
泵水箱
抽真空 气源及 气体增 及气泵 废气回收 压泵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
补液 系统
恒温箱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
泵1 泵2
泵3 泵4
泵5 泵6
泵7-9 中间容器
气 源
泵3 泵4
流体注入
(2)补液系统
压力系统配置表单
设备类型 设备名称 气动阀 型号 参数 120MPa 数量 7 8 备注 需选型对比 需选型对比
气体增压泵需列出详细的设计方案,附图。
(4)模型系统
功能
物理模拟实验的本体 由四组带温压系统箱体构成 其中三组:温度常温~300度,第四组:常 温~800度 压力:70MPa,第四组100MPa 模型组工作状态(是否开启)
关键技术问题
回压跟踪技术 出口流速控制技术
组成
模型系统 油气水分离计量及采样系统 控制系统 废液气收集及回收系统
辅助系统
系统构成
多功能油气成藏物理模拟系统
(1)压力系统
功能
能机动可选择地为补液系统、中间容器、 模型、回压、废液回收等提供压力支持 4台68MPa,ISCO-A100 3台139MPa,ISCO-A65 2台13.9MPa,ISCO-A1000 9个回压容器(120MPa) 泵开关(是否工作) 状态(恒压或恒速、跟踪) 状态值(压力值、流速值、累计流量值) 设置参数时一定要根据仪器标准限定压 力和流量值。
每个恒温箱可放置三个模型
模型水平放置
三组模型可以 串联和并联
(4)模型系统
自由流体模型
模型尺寸:25×200mm、 25×400mm各四组(三组 工作、一组备用) 两端有注入口、流体挤压口、 出口
A65
13.96MPa
120MPa
2
1 18 18 若干 需选型对比 需选型对比 需选型对比 需选型对比
泵箱体及水箱体
自制设备 回压容器 水箱 0.5L 20L 100MPa
5
9 2
箱பைடு நூலகம்有照明(外有开关)
耐酸碱 需过滤功能,带提手
标准设备除指明型号外,需进行选型和对比,选择质量最好的。
(2)补液系统
提要
国内外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油气成藏对一维模拟实验需求与实现 多功能油气成藏物理模拟实验系统设计
物理模拟系统技术招标方案
实验系统功能目标
油气运移聚集路径和动力 学的物理模拟
断层封闭性
油气运移聚集过程中成分 变化
水溶作用
盖层封闭性
运移优势通道 扩散效应
功能
为中间容器提供流体(油气水)
气体增压泵
组成
由三组6个装流体的缸和一个气 体增压泵组成 每个缸容积5L,耐压2MPa 箱体温度:常温~80度
恒温箱
记录参数
流体名称 缸体状态(是否工作) 缸体压力、温度
气 源
三种流体
(2)补液系统
泵1注入 ISCO-1000D 外接口
标准设备
控制开关
管线及软管等
补液缸 自制设备 气瓶 恒温箱 5L
120MPa
2MPa 80度
若干
6 2 1
需选型对比
三组耐酸碱 He和天然气
手动阀
120MPa
13
(3)中间容器系统
功能
为模型系统提供流体(油气水)
组成
由四组8个装流体的缸组成 每个缸容积0.5L,耐压70MPa 箱体温度:常温~300度 流体名称 缸体状态(是否工作) 缸体压力、温度
补液 系统
恒温箱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
泵1 泵2
泵3 泵4
泵5 泵6
泵7-9 中间容器
气 体 增 压 泵
流体注入
(3)中间容器系统
压力系统配置表单
设备类型 设备名称 气动阀 标准设备 控制开关 管线及软管等 中间容器 自制设备 气体增压泵 恒温箱 手动阀 500ml 120MPa 120MPa 60MPa 300度 120MPa 型号 参数 120MPa 数量 8 8 若干 6 1 1 2 备注 需选型对比 需选型对比 需选型对比 三组耐酸碱 带压力数显表,压力传感器
泵5 泵6
泵7-9
A100每2台为一组,3台A65为一组 其中抽真空要有外接口 泵水箱具循环过滤功能 安排两个水箱(进、出)
(1)压力系统
压力系统配置表单
设备类型 设备名称 ISCO泵 ISCO泵 型号 A1000 A100 参数 13.9MPa 68MPa 数量 2 4 备注
标准设备
ISCO泵
空气压缩机 气动阀 控制开关 管线及软管等
注入
四组模型系统挤压 围压、回压
中 间 容 器
补 液 系 统
组成
记录参数
注意问题
9台ISCO泵:3台139MPa,4台68MPa,2台13.9MPa
(1)压力系统
泵水箱
抽真空 气源及 气体增 及气泵 废气回收 压泵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
泵1 泵2
泵3 泵4
恒温箱
气 源
记录参数
各阀门的开关显示
气 体 增 压 泵
问题:
气体中间容器及增压怎样解决? 气体安全问题(最大容器量?最 大压力值?)
中间容器系统构成示意图
(3)中间容器系统
泵2注入 ISCO-100DX 气 源
泵水箱
抽真空 气源及 气体增 及气泵 废气回收 压泵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