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练习卷(二)言语2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两则》达标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两则》达标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两则》达标训练及答案第一篇:人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两则》达标训练及答案第一单元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2)撒盐空中差可拟.(3)陈太丘与友期行.(4)太丘舍去.(5)去后乃至.(6)君与家君期日中..(7)相委而去.()()()(8)元方入门不顾.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女孩儿)..B.尊君在不(通“否”).C.俄而雪骤,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5.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这两篇讲述的都是少年儿童聪敏机智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

6.默写。

(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2)“”“”,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二、课内阅读阅读《咏雪》,回答7~9题。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与儿女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3)撒盐空中差可拟.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9.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三人行.B.君与家君期日.中吾日.三省吾身C.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D.过中.不至仁在其中.矣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思而.不学则殆B.尊居在不.不.亦乐乎C.下车引之.日月之.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与.儿女讲论文义31.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一句,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也暗示文中内容与守时、守信相关。

B.从“怒”到“惭”,写友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态度的变化,可表明友人是也知错能改的人。

C.结尾“入门不顾”四个字,表现出陈元方在语言和道义上战胜了对方后内心的满足与自豪感。

D.本文虽简短却内容丰富,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为人处世,应讲礼守信的道理。

3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惭,下车引之。

【答案】29.A30.D31.C32.(1)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解析】29.A.“行”都是“行走”的意思;B.“日”分别是“中午”和“每天”的意思;C.“时”分别是“当时”和“按时”的意思:D.“中”分别是“中午”和“其中”的意思。

故选A。

30.A.“而”,第一个是“表顺承”,第二个是“表转折”;B.“不”,第一个是通假字,通“否”,第二个是表否定,不是;C.“之”,第一个是代词,代元方,第二个是“的”;D.“与”,都是“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练习题)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枯涸(hé)结(jiē)实憔(qiáo)悴葡萄蔓(màn)B.黄晕(yùn)曲肱(ɡōnɡ)祷(dǎo)告一霎(chà)时C.澄(chénɡ)清屏(bǐnɡ)息荫(yìn)蔽褪了色(shǎi)D.撩(liāo)起贮(zhù)蓄抚弄(lònɡ)看(kān)护妇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女孩儿)B.尊君在不(通“否”)C.俄而雪骤,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7.默写。

(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

(2)“”“”,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1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1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③。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①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

虞(yú)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②焉之:到哪里。

③罢之:取消这次活动。

208.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B.去后乃.至(才)/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是.日,饮酒乐,天雨(这)D.太丘舍去.(去……地方)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209.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友人惭,下车引之.B.择其善者而从之.C.送孟浩然之.广陵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10.翻译下面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211.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陈元方的做法,你认为对吗?212.(甲)(乙)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完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答案】208.B209.C210.(1)您和我父亲约定正午。

到了正午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2)虽然快乐,怎么可以不遵守约定呢?211.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

212.为人一定要讲诚信;诚信是立身之本,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将诚信放在第一位,诚信之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套 复习试题(含答案) (2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套 复习试题(含答案) (2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一)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二)李德裕神俊①,其父吉甫,每以敏辩夸于同列。

丞相武元衡召之,谓曰:“吾子②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

德裕不应。

翌日③,元衡具④告吉甫,因戏曰:“诚大痴耳⑤。

”吉甫归责之,德裕曰:武公身为丞相不问理国⑥调而问所读书书者礼部之职也。

其言不当,所以不应。

吉甫复告,元衡大惭。

由是振名。

(选自孙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注)①神俊:天赋才智出众。

②吾子:你。

③翌日:第二天。

④具:详尽。

⑤诚大痴耳:(你儿子)实在是非常痴呆啊。

⑥:理国:治理国家。

28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B.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C.吾子在家,所嗜.何书(喜欢,爱好)D.其言不当,所以不应.(应该)286.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武公身为丞相/不问理国/而问所读书/书者礼部之职也B.武公身为丞相/不问理国而问/所读书书者/礼部之职也C.武公身为/丞相不问理国/而问所读书书者/礼部之职也D.武公身为/丞相不问理国而所读书/书者礼部之职也。

28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友人,下车引之。

②意欲探其志也。

288.陈元方“不顾”,李德裕“不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答案】285.D286.A287.(1)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2)想借此试探德裕的志向。

288.陈元方“不顾”是因为他父亲的朋友不守信用而且没有礼貌;李德裕“不应”是因为丞相武元衡说话不恰当、有失身份。

浙江省绍兴县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练习卷(二)言语2(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浙江省绍兴县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练习卷(二)言语2(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浙江省绍兴县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练习卷(二)言语2 人教新课标版(8)邓艾口吃,语称“艾艾”①。

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风②。

”【注释】①邓艾:三国时魏人,司马懿召为属官,伐蜀有功,封关内侯,后任镇西将军,又封邓侯。

艾艾:古代和别人说话时,多自称名。

邓艾因为口吃。

自称时就会连说“艾艾”。

②凤兮凤兮:语出《论语·微子》,说是楚国的接舆走过孔子身旁的时候唱道:“凤兮风兮,何德之衰..”(凤啊凤啊,为什么德行这么衰微),这里以凤比喻孔子。

邓艾引用来说明,虽然连说”凤兮凤兮”,只是指一只凤,自己说“艾艾”,也只是一个艾罢了。

1、翻译全文:2、邓艾回答得很巧妙,试分析巧妙在哪里?(9)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①。

王者世数,系此多少②。

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

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③。

”帝说,群臣叹服。

【注释】①晋武帝:司马炎,夺魏国政权而称帝。

登阼(zuò):登上帝位,阼,大堂前东边的台阶。

帝王登上阼阶来主持祭祀,所以也用阼来指帝位。

策:古代占卜用的蓍(shī)草。

帝王登位时,靠占卜来预测帝位能传多少代。

②世数:指帝位传承多少世代的数目。

③“天得一”三句:引自《老子)三十九章。

有的本子“贞”作“正”,二字意义可通。

《老子》所谓一,是指它所说的道,以为天地侯王都是来源于道,有了道,才能存在。

1、断句(断2处)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2、翻译全文:3、群臣叹服的原因是什么?(10)诸葛靓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①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②!【注释】①诸葛靓(jìng):字仲思,他父亲诸葛诞反司马氏,被司马昭杀害。

他入吴国,任右将军、大司马。

吴亡,逃匿不出。

朝堂:皇帝议政的地方。

孙皓:吴国末代君主。

“卿字”句:仲思的思,字面义是思考,考虑,所以孙皓才这样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课内文言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面小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古今词义一致的一项是()A.未若柳絮因.风起B.则是无信.C.相委而去.D.元方入门不顾.10.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对/子骂父B.即公/大兄/无奕女C.与儿女/讲/论文义D.元方/入门/不顾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都是敬词,前者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答案】9.B10.D11.C【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词古今义的理解。

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熟记重点的课下注释,然后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进行归纳整理。

A.“因”在句中是“凭借”的意思,今义是“因为”。

B.“信”在句中是“诚信”的意思,现在也指诚信。

C.“去”在句中是“离开”的意思,现在指“到、往”。

D.“顾”在句中是“回头看”的意思,现在指照顾。

故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为:B。

10.A.句意为:对着孩子骂父亲。

应划分为:对子/骂父;B.句意为: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

应划分为:即/公大兄/无奕女;C.句意为: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2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2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文言文阅读[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28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相委.而去③使君何.日当还④及.事讫287.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288.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

289.(材料探究)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谈谈你对诚信有什么认识。

材料一: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

徐君很喜欢季子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

等季子返回时,徐君已经死了,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坟前的树上,然后再离去。

材料二:北宋词人晏殊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对皇帝说:“这个题目我10天前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答案】286.①期,约定②舍弃什么等到287.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住元方,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2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2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3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俄而雪骤.:__________ (2)公欣然..曰:__________ (3)尊君在不.:__________ (4)下车引.之:__________232.翻译下列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33.《咏雪》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如果删去,好不好?为什么?234.元方还有一个弟弟,叫季方,结合《陈太丘与友期行》和《客有问陈季方》的内容,说一说他们两兄弟共同的品质(围绕一个方面简要概述即可)。

客有问陈季方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选自《世说新语》)(译文)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好的声名?”季方说:“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当然我的父亲也不会知道这功德是有还是无。

”【答案】231.(1)急(2)高兴的样子(3)同“否”(4)拉,牵拉232.(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到一起。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七上《〈世说新语〉二则》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临川王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所选两则中,《咏雪》出自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篇。

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1)通假字尊君在不同,(2)古今异义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今义: )②与友期.行 (古义:;今义: )③太丘舍去. (古义:;今义: )④相委.而去 (古义:;今义: )⑤下车引.之 (古义:;今义: )⑥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①而:俄而.雪骤:相委而.去:②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下车引之.:(4)特殊句式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

疑问代词“何”做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

“……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三、其它重要词语。

1.《咏雪》①内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义③俄而..:__________________ ④欣然..:__________________⑤骤.:__________________ ⑥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⑦未若..:__________________ ⑧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2.《陈太丘与友期》①日中..: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③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 ④期.日中:__________________⑤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______________⑥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28)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28)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曰:“白雪纷..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屋下架屋①庾仲初②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

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③云:“可三《二京》、四《三都》④。

”于此人人竞写,都下⑤纸为之贵。

谢太傅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选自《世说新语·文学》)(注释)①屋下架屋:愿意是在屋子底下再建屋子,比喻结构、内容重复。

②庾仲初:指庾阐,字仲初,和太尉庾亮同宗族。

③名价:称道、评价。

④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并列为三,与《三都赋》并列为四。

⑤都下:都城,此指建业。

31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庾仲初作《扬都赋》成.大功告成.B.与儿女....讲论文义英雄儿女C.公欣然..曰欣然..自得D.俄而雪骤.风驰雨骤.317.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B.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C.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D.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318.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319.明代胡应麟评《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请结合以上两篇文章内容,谈谈对谢太傅形象的理解。

【答案】316.B317.C318.(1)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 从此人人争着传抄,京都建康的纸张也因此涨价了。

319.①谢太傅性情温和,对子侄们教育有方,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对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的讨论,每个人都能各抒己见。

浙江省绍兴县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练习卷(二)言

浙江省绍兴县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练习卷(二)言

七年级《世说新语》练习卷(二)言语(1)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①?”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若令:如果。

物:指人和事物。

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1、断句(断两处)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2、翻译全文:3、结合原文,说说徐孺子是个怎样的人?(2)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①。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②;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③。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④。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⑤?”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⑥。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⑦。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⑧,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⑨。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垴坼⑩。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名士、文学家,历任北海相、少府、太中大夫等职。

曾多次反对曹操,被曹燥借故杀害。

②李元礼:见《德行》第4 则注①。

司隶校尉:官名,掌管监察京师和所瞩各郡百官的职权。

③诣(yì):到。

清称:有清高的称誉的人。

中表亲戚:参《德行》第18 则注②。

④府君:大守称府君,太守是俸禄二千石的官,而司隶校尉是比二千石,有府舍,所以也通称府君(二千石的月俸是一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是一百斛)。

⑤仆:谦称。

⑥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著有(老子)一书。

师资:师。

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

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⑦奇:认为他特殊、不寻常。

⑧太中大夫:掌管议论的官。

陈韪(wěi):《后汉书·孔融传)作陈炜。

⑨了了:聪明;明白通晓。

⑩垴坼(cù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1、翻译全文:2、孔文举能言善辩,哪些事可以看出?(3)孔融被收,中外惶怖①。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②。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③?”寻亦收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③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④?”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

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值:适逢。

②郡:这里指城。

③一:整个。

④独止:一个人留下。

34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尊君在不.(_____)(2)不忍委.之(_____)(3)下车引.之(_____)(4)子可去.(_____)34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B.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C.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D.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34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43.(甲)(乙)两文都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甲)文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陈太丘之友_______的性格;(乙)文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荀巨伯_______的性格。

【答案】340.不,通“否”,相当于“吗”委:丢下,丢弃引,牵,拉。

去,离开。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两则 达标训练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两则 达标训练

更上一层楼筑基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太傅.()(2)无奕.()(3)柳絮.()(4)雪骤.()(5)撒盐空中差可nǐ()(6)尊君在fǒu()答案:(1)fù(2) yì(3)xù(4)zhòu (5)拟(6)不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期.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久,一会儿(2)约定(3)拉(4)走了3.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A.“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和女儿。

B.《咏雪》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有力的暗示,表明谢安赞赏道韫的才气。

C.《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融洽欢乐的家庭气氛。

D.“尊君”是敬词,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解析:本题选项中考查面较广,既有对词句的赏析,又有对词语的解释,还需要我们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品味。

不难发现A选项中所述有误,“儿女”属古今异义词,今义是“儿子女儿”,古义是“子侄辈的人”。

答案:A4.《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朝_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答案:南刘义庆5.翻译下列句子。

(1)相委而去。

(2)尊君在不?答案:(1)丢下我走了。

(2)您爸爸在吗?6.默写平台。

(1)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对子骂父,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1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1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日: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体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今复为相,以全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7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或短语。

(1)入门不顾 (2)相委而去(3)王贤其母 (4)即舍田子罪17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174.选出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B.乙文中“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中的“欲”在文中指不取不义之财,不做不忠之事。

C.乙文中“退请就狱”的朗读停顿可以这样标:“退请/就狱”D.甲文中的友人和乙文中的田子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是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175.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172.回头看丢下我走了认为……贤德赦免173.(1)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2)孝顺父亲兄长的事情要亲力亲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诚意,而不道义的东西,不能带回家中。

174.C175.甲文: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

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足叔、足昔)。

19、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4分)20、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

(3分)2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大未必佳(大:)⑵韪大(大:)⑶人以其语语之(语:语:)⑷诣门者(诣:)⑸奕世为通好(奕世:)⑹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22、译文:(4分)⑴莫不奇之。

⑵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23、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4分)24、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辨驳陈韪的?(4分)25、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4分)《世说新语两则》答案1.刘义庆2.⑴俄而:不久,一会儿⑵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⑶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⑷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⑸不:通“否”⑹委:丢下,舍弃3.“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4.“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5.略6.略7.元方,语言和行为8.守信用、讲礼貌。

9.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10.“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

”11.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12.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13.略14、⑴对……说⑵您,对对方的尊称⑶正义⑷放弃15、⑴为了活命而不顾道义,难道是我荀巨伯应当做的吗?⑵你是什么汉子,竟敢独自留下?⑶我们这些不懂仁义道德的人,不该侵犯文明的礼义之邦!16、探病访友;胡人入侵17、不肯“败义而求生”18、遂班军而还。

19.陈韪;聪明20.年老未必佳21.⑴大:长大⑵大:非常,表程度深⑶语:话;语:告诉⑷诣:前往,到⑸奕世:累世,世世代代⑹盛名:很大的名望22.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1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1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套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8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一处)(1)陈太丘与友期行(2)择其善者而从之18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2)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3)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4)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19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91.结合(甲)文内容,说说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192.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

【答案】188.(1)陈太丘/ 与友期行(2)择其善者 /而从之189.(1)拉,牵拉(2)舍弃(3)好的方面,优点(4)同“悦”,愉快190.(1)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2)友人(听了元方的话)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七年级语文上册5世说新语两则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5世说新语两则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

《世说新语》2.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则是无信. C.相委.而去 D.下车引.之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君/久不至 B.即公/大兄/无奕女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人门/不顾4.指出下列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1)即公大兄 (2)尊君在不 (3)君久不至 (4)君与家君5.下面诗句你觉得哪一句最美妙,请写几句赏析文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故事的大意。

(1)《咏雪》:(2)《陈太丘与友期》:课内精读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翻译下列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9.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10.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元方入门不顾。

11.《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12.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

课外选读故事两则王冕读书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②,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③复如初。

母日:“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⑤僧寺以居。

七年级语文上册 5《世说新语》两则精典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5《世说新语》两则精典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5.《〈世说新语〉两则》能力测试
一、语言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寒雪日内集
..()雪骤.()..()俄而
公欣然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
..()柳絮因.风起()
太丘舍去
..()元方入门不顾.()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

(不少于四个)
二、阅读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3题。

(一)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
7.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绍兴县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练习卷(二)言语2 人
教新课标版
(8)邓艾口吃,语称“艾艾”①。

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风②。


【注释】①邓艾:三国时魏人,司马懿召为属官,伐蜀有功,封关内侯,后任镇西将军,又封邓侯。

艾艾:古代和别人说话时,多自称名。

邓艾因为口吃。

自称时就会连说“艾艾”。

②凤兮凤兮:语出《论语·微子》,说是楚国的接舆走过孔子身旁的时候唱道:“凤兮风兮,何德之衰..”(凤啊凤啊,为什么德行这么衰微),这里以凤比喻孔子。

邓艾引用来说明,虽然连说”凤兮凤兮”,只是指一只凤,自己说“艾艾”,也只是一个艾罢了。

1、翻译全文:
2、邓艾回答得很巧妙,试分析巧妙在哪里?
(9)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①。

王者世数,系此多少②。

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

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③。

”帝说,群臣叹服。

【注释】①晋武帝:司马炎,夺魏国政权而称帝。

登阼(zuò):登上帝位,阼,大堂前东边的台阶。

帝王登上阼阶来主持祭祀,所以也用阼来指帝位。

策:古代占卜用的蓍(shī)草。

帝王登位时,靠占卜来预测帝位能传多少代。

②世数:指帝位传承多少世代的数目。

③“天得一”三句:引自《老子)三十九章。

有的本子“贞”作“正”,二字意义可通。

《老子》所谓一,是指它所说的道,以为天地侯王都是来源于道,有了道,才能存在。

1、断句(断2处)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2、翻译全文:
3、群臣叹服的原因是什么?
(10)诸葛靓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①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②!
【注释】①诸葛靓(jìng):字仲思,他父亲诸葛诞反司马氏,被司马昭杀害。

他入吴国,任右将军、大司马。

吴亡,逃匿不出。

朝堂:皇帝议政的地方。

孙皓:吴国末代君主。

“卿字”句:仲思的思,字面义是思考,考虑,所以孙皓才这样问。

②如斯:如此;这样。

断句(断三处)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翻译全文:
3、从诸葛靓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11)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①。

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
廉且贞。

”孙云:“其山?巍以嵯峨②,其水浃渫而扬波③,.. 其人磊赤而英多④。

” 【注释】①王武子:王济,字武子,太原晋阳人,历任中书郎、太仆。

孙子荆: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仕至冯诩太守。

②?(zuì)巍:山险峻的样子。

嵯峨(cuóé ):形容山势高峻。

③浃渫:浃渫(jiá dié):水波连续的样子。

④磊赤(lěi luǒ):形容人才卓越众多。

英多:杰出众多。

按:以上几句描写人和物多用两个形容词,而两词意义都是相近的。

1、翻译全文:
2、你觉得谁的话更好?为什么?
(12)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①。

主人问病,曰:“患疟也。

”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疟②?”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
【注释】①中朝:西晋,晋帝室南渡后称渡江前的西晋为中朝。

②尊侯:尊称对方的父亲。

明德:光明的德行。

当时俗传行疟的是疟鬼,形体极小,不敢使大人物得病,所以主人这样问。

1、全文翻译:
2、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儿的话里有什么深意?
(13)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惭。

”①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毫无定处,九鼎迁洛邑②。

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③。


【注释】①元帝:晋元帝司马睿(ruì),原为琅邪王、安东将军。

在西晋末年的战乱中,国都失守,晋愍帝被俘。

他先过江镇守建康(南京),几年后又在此登位称帝。

建康原是东吴之地,江东士族的势力很大,所以有寄人国土之感。

顾骠(piào)骑:顾荣,字彦先,吴人,吴亡后到洛阳。

元帝镇守江东时任军司,加散骑常侍。

死后赠骠骑将军。

顾荣是江东士族,名望很大,所以元帝时他说这番话。

②耿、亳(bó):商代成汤迁国都到毫邑,祖乙又迁到耿邑,盘庚再迁回毫邑。

从成汤到盘庚,共迁都五次,所以说“无定处”。

九鼎:传说夏禹铸九鼎,是传国之宝,权力的象征。

周武王定都镐京,却把九鼎迁到同的东都洛邑。

③迁都:指迁移镇守地,都指都邑。

按:晋元帝初为琅邪王,镇守下邳,后移镇建康。

移镇之初,吴地人士不靠拢他。

按:顾荣死在元帝即位之前,这里不当称陛下。

全文翻译:
2、顾荣为什么要这样说?
(14)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借卉饮宴①。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②!”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揪然变色③,.. 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④!”..
【注释】①过江诸人:西晋未年战乱不断,中原人士相率过江避难。

“过江诸人”本指这
些人,这里实际却是指其中的朝廷大官,士族人士。

美日:风和日丽的日子。

新亭:也叫劳劳亭,原是三国时吴国所筑,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借卉(huì):坐在草地上。

②”正自”句:指北方广大领土已被各族占领。

正自,只是。

③王丞相:王导,字茂弘,晋元帝即位后任丞相。

愀(qiǎo)然:形容脸色变得不愉快。

④戮力:并力;合力。

神州:中国,这里指沦陷的中原地区。

楚囚:楚国的囚犯。

据《左传?成公九年》载:一个楚囚弹琴时奏南方乐调,表示不忘故旧。

后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

1、断句(断三处)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借卉饮宴
2、翻译全为:
3、王丞相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15)顾司空未知名,诣王丞相①。

丞相小极,对之疲睡②。

顾思所以叩会之③,因谓同坐曰:“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④体小不安令人喘息⑤。

”丞相因觉。

谓顾曰:“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⑥。


【注释】①顾司空:顾和,字君孝。

王导任扬州刺史时,召他为从事。

累迁尚书令。

死后追赠司空。

②极:疲乏。

疲睡:打瞌睡。

③叩会:询问、会见。

④元公:指顾荣,他是顾和的族叔。

颐荣死后,溢号为元,所以称为元公。

中宗:晋元帝的庙号。

按:顾和初出仕是在元帝时,还不可能有元帝的庙号。

江表:长江之外,即江南。

⑤喘息:呼吸急促,比喻焦急不安。

⑥珪璋特达:珪和璋是玉器,是诸侯朝见天子时所用的重礼。

用?璋时可以单独送达,不须加上别的礼品为辅。

后用来比喻有才德的人不用别人推荐也会有成就。

1、断句(断3处)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
2、翻译全文:
3、王丞相为什么称赞顾和“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