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学科门类:(计算机类)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计算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良好的专业素质,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开发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数据库、网络和大数据分析;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4-6年毕业条件:本专业的学生,德、体合格,在校期间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和其它教学环节,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75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必修课84.5学分,专业选修课46.5学分,全校公共选修课8学分。

授予学位:本专业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遵义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要课程及简介(一)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统计理论(二)课程简介:1.程序设计基础【主要内容】学习C语言的基本语法、语义、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三种基本结构、数组、指针、函数、结构体与链表、文件等基础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5)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计算机工程技术初步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宜在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从事计算机技术应用及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值分析、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通信原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综合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四、修业年限、学分要求和授予学位类别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毕业学分要求:修满195学分。

其中:通识课43学分、学科基础课73.5学分、专业课26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40.5学分、全校性公选课12学分。

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五、培养措施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加学科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得到培养和训练。

2、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学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保证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模版)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模版)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模版)第一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适应我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战略目标,从一定程度上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对计算机类中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为了加强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人才培养方案。

一、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并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智、体、技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维护和调试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施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型人才。

要求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一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教育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

2、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信息平台的开发与管理、计算机信息的处理、网页制作、网络的组装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并要求学生具有如下岗位知识与能力结构:(1)、文化基础知识具有所学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①.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②.掌握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③.掌握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3)、专业互补性知识①.了解人口、法律、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②.了解创业、立业与就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③.了解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当今备受热门的专业之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到计算机基础理论、计算机系统与软件技术开发等多个领域,是数字化时代各个领域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也有所变化和创新。

第一年:理论学习与程序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一年,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原理和程序设计语言。

在这一学期中,学生将专注于学习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为后续的课程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学生还将学习编程语言和软件工具,以及基本的程序设计技能和计算机编程语言。

第二年:系统软件与计算机网络在第二年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开发和运作原理。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多媒体技术。

这些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原理,设计、压缩和处理各种类型的媒体数据,并在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第三年:软件开发与人工智能在第三年中,学生将学习软件的开发过程、软件设计模式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人工智能系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主题,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对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四年:课程设计与实践项目在最后一年的成长中,学生将学习高级的软件工程方法和课程设计基础。

此外,学生将参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实践项目,以应用他们所学的技术和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并准备项目展示。

这些实践项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总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旨在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

本计划将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的支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n-Teacher Preparation)一、专业定位与方向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已有5 0多年的历程, 经历了初创、发展和高速发展几个时期,形成了多层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教育体系,专业的办学单位和在校学生人数也随着专业的发展快速增长。

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已经过了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教学师资团队和规范的教学实践体系。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加速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随着我国经济及I T产业的发展,单一的人才规格已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未来几年内的重点是根据新的形势调整教育内容,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不断充实新技术,注重专业实践性,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和软硬件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能在科研部门、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学研究、应用系统开发、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一) 学制:4年, 学生可在3—6年完成学业。

(二) 毕业标准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毕业标准》要求,准予毕业。

(三) 授予学位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评定工作细则》要求,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 人才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化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80605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学生毕业后能继续攻读计算机及相关交叉学科硕士学位;可以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IT企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以便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之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与能力;3、 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4、 了解与计算机领域有关的法规;5、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6、 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离散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应用、JAVA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软件工程、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主要实践环节: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习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 、接口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实践、数据库开发实践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综合实践 、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综合设计实践 、毕业论文或设计等。

最低学分要求:最低修读29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不低于225学分(另设免费10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60学分。

毕业标准及要求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95 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四年,学习年限3---6年;工学学士学位专业建制时间:199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类型课程名称 学分开课学期前修课程 备注公 共 基 础 课 ︵ 91 学 分 ︶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3 1另有1学分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概论6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 1 另有1学分实践 入学教育与就业指导 1 另有1学分实践 大学英语(1) 6 1大学英语(2) 6 2大学英语(3) 6 3大学英语(4) 6 4军事理论 1.5 2 另有2学分军训计算机导论 3 1计算机导论实验 1.5 1大学体育(1) 2 1大学体育(2) 2 2大学体育(3) 2 3高等数学I(上) 8 1高等数学I(下) 8 2线性代数 3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 3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基础物理Ⅱ 9 2 高等数学I(上)基础物理Ⅱ实验 2 2 基础物理Ⅱ工程制图II 2 1学科 基础 课 ︵ 46.5 学分 ︶ C语言程序设计 5 2 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1.5 2 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 3 3 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1.5 3 JAVA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 5 3 基础物理Ⅱ 前半学期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1 3 电路分析基础 前半学期 模拟电子技术 5 3 电路分析基础 后半学期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1 3 模拟电子技术 后半学期 数字电子技术 5 4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1.5 4 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 5 4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实验 1.5 4 数据结构离散数学II 4 4 高等数学 前半学期微机原理及应用 5 5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 1.5 5 微机原理及应用专业 核心课︵ 32.5 学分︶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4 5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 1.5 5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 4 5 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实验 1 5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5 微机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 4 6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实验 1 6 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I 4 6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I实验 1 6 软件工程I接口技术及应用Ⅰ 4 6 微机原理及应用接口技术及应用Ⅰ实验 1 6 接口技术及应用Ⅰ 编译原理 3 7 数据结构任 选 课 ︵ 55 学分 ︶ 专业选修课模块 37素质教育类体育选修课程组 2 4素质选修课程组 16 3-6 含大学语文实践教学60专业选修课(合计 74学分,最低选修 37 学分)课程类型课程名称 学分开课学期先修课程 备注专业任选课(合计74学分,最低选修37学分) 图论及其应用 2 4 离散数学基础 后半学期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C++) 3 5 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设计方法(C++)实验1 5面向对象设计方法(C++)C#程序设计 3 5 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实验 1 5 C#程序设计语言最优化方法 4 5 高等数学数值分析 3 5 高等数学数值分析实验 1 5 数值分析XML数据管理技术 3 6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图形学 2 6 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实验 1 6 计算机图形学Internet技术及应用 3 6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Internet技术及应用实验 1 6 Internet技术及应用LabVIEW程序设计 2.5 6LabVIEW程序设计实验 0.5 6 LabVIEW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I 4 6 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I实验 1 6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IWeb开发技术 3 6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Web开发技术实验 1 6 Web开发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 3 6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动漫设计基础 3 6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漫设计基础实验 1 6 计算机动漫设计基础数字媒体制作 2 7 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媒体制作实验 1 7 数字媒体制作嵌入式系统技术基础 4 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基础实验 1 7 嵌入式系统技术基础人工智能原理 3 7 离散数学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3 7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实验 1 7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Linux操作系统 3 7 操作系统原理Linux操作系统实验 1 7 Linux操作系统电子商务II 3 7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电子商务II实验 1 7 电子商务II数据挖掘基础 3 7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专业英语 3 5实践平台实践 教学︵ 60 学分︶模块名称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先修课程 安排方式课程实践(16学分)军训 2 1 集中进行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习 2 5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集中进行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2 4C/JAVA语言程序设计集中进行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2 4 数据结构 集中进行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2 5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集中进行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2 6 操作系统 集中进行接口技术及应用Ⅰ课程设计2 6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接口技术及应用Ⅰ集中进行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2 7 编译原理 集中进行专业实践(37学分)软件工程实践Ⅰ 3 6 软件工程集中进行数据库开发实践 3 5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集中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综合实践3 6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等分散进行 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综合设计实践3 7 计算机组成与接口课程设计等分散进行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与测试 1 8 分散进行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设计)24 8分散进行思政实践(3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分散进行形势与政策实践 1 分散进行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实践 1 集中进行 素质拓展(4学分)社会实践 1 分散进行科研训练 2 分散进行文化素质活动 1 分散进行(安排方式 :分为集中进行和分散进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摘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学科,它贯穿于社会信
息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在不断走向深入中。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特殊性,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背景,论述了加强师资和就业培养,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的科研研究,以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资培养;就业培养;教学方法;科研
研究
Abstract
一、师资培养
1、招聘和培养高水平师资力量。

积极引进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具
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优秀师资力量,既让师资团队素质更优,也能满足企业
实习和毕业实践的需求。

2、定期举办专业讲座,邀请行业大咖或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讲,为本专业的师资培养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野,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3、强化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教师学术视野,增强教师专业能力和教
学水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大方向,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应用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工程技术
和教育管理的高级人才。

二、学位类型
本专业学位类型为工学学士学位。

三、课程设置
(一)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等。

(二)计算机技术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算
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技术等。

(三)专业教育管理方面的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大学课程与教学管理、教育计算机应用、教育教学设计、教育信息化等。

四、实践性教学/教研
(一)实践性教学:以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为主体,兼及计算机应用管
理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实践性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

(二)教研:以计算机应用管理、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技术及其相关学
科的研究为目标,以拓宽教学领域为旨,将科研结果应用于教学中。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全球顶尖的计算机专业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计算机人才。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通过开展系统化的教育、科研和实践活动,以及与国内外优秀学府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养与就业支持,助力其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成功。

一、培养目标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计算机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开发和设计计算机系统的能力;2. 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工作;3.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中开展工作;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

二、课程设置清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等。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各类选修课程,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实践教学清华计算机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项目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参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实践各种计算机技术,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科研和创新清华计算机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可参加学术论文撰写、科研项目设计等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校还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科研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拓展学术圈。

五、就业支持清华计算机专业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支持,助力他们顺利就业。

学校会组织各类招聘会和就业培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

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

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导言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旨在培养具备扎实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广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人才的需求。

课程设置本培养方案将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基础阶段-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数据结构与算法- 离散数学和数理逻辑基础- 编程基础与实践-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原理中级阶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网络原理与应用- 软件工程与开发- 图形学与图像处理- 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 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级阶段- 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数据挖掘与机器研究- 智能交互与人机界面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方案设立了以下实践环节:实实训学生将参与为期一定时间的实实训活动,通过与企业合作,将研究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实验课程学生将参与各种计算机科学实验课程,包括软件开发实验、网络实验、数据挖掘实验等,以锻炼其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进入开放实验室自主研究和实践,进行各种计算机科学相关的项目开发和研究。

综合素质培养除了专业知识的培养外,本方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研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训练。

学术论坛与交流定期组织学术论坛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的计算机科学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

结束语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

该方案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本科)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基本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地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4.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8.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C与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编译原理。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为20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6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2学分)44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爱岗敬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计算机有关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等方面旳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现代IT行业从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计、测试、维护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旳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规定(一)知识构造1、具有扎实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重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学等;2、掌握本专业领域所需旳技术理论基础知识,重要包括:离散数学、数据构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构成原理等方面旳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必要旳专业知识并理解其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

(二)能力构造1、具有良好旳英语水平;2、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初步编程能力;3、具有一般旳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4、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开发综合应用方面旳知识与技能;5、具有硬件设计基本能力;6、具有一定旳信息管理能力和数据库设计能力。

(三)素质构造1、品德素质:热爱祖国,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旳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旳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等能力。

应与生存能力;有很好旳团体合作精神;具有健康旳身体,良好旳体魄。

3、人文素质:具有对旳运用本国语言、文字旳体现能力;具有初步旳文学、艺术鉴赏力;具有很好旳社会科学基础。

4、专业素质:具有一定旳程序开发、调试能力以及硬件开发、维护能力;具有较强旳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强旳竞争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专业重要课程本专业重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构造、数字逻辑、计算机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等。

五、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应用技术基础实训、金工实习、电子电工实习、数据构造课程设计、汇编语言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软件综合课程设计、选修方向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 学科门类:工学类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需要的信息科学、数学基础、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运维部署、大数据可视化的能力,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如下要求:(一)素质要求1.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高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2.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现代意识和国际化视野,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的精神与创业意识。

3.能够基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大数据行业技术人员在相关行业中应承担的责任。

4.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素质:能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并评价大数据工程实践对客观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给出可行的建议或措施。

5..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知识要求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需要的信息科学、数学基础、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2.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大数据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大数据应用系统在构思、设计、实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工程问题。

(三)能力要求1.分析问题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大数据领域的基本原理及知识,通过文献研究、实验分析、工程推理、数学建模、工程经验提炼等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与实施,以获得有效结论。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计算机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等;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应用技术,熟悉计算机系统原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系统构造和分析过程。

2 .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应用能力。

3 .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

4 .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开发管理、使用和维护。

5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能力。

三、修业年限:标准学制四年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五、毕业最低学分:167.5学分六、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七、专业课程:JAVA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实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经济学、工程制图与CAD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 .综合性课程设计:12学分2 .专业见习、实习:8学分3 .毕业设计:6学分4 .专业实践、竞赛、讲座等:4学分5 .课程实践等:12.17学分九、主要专业实验1 .基础系列实验: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导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软件)一、专业概述从20世纪末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逐渐成为热门专业。

计算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其应用已经深入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传统企业纷纷采用各种计算机技术和平台以提高生产效率,政府、事业部门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工作岗位,带来了数量巨大的需求缺口。

二、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综合素质,系统地、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与应用、建设与运行的工程实践能力,拥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适应社会需求,能够在计算机相关领域独立承担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毕业后可进入信息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国家机关、高校、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发与应用、教学等工作。

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知识。

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好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

3.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工作适应能力,能分析和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

4.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协调配合的团队精神和能力。

5.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

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协调事务能力。

具有基本的资料搜集、文献检索能力。

6.应用知识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

能掌握使用常用的实验仪器,具有实验方案设计和选择的一定能力。

能分析工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具备处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定能力。

在综合类实习、实验中具有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系统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财经大数据管理方向)专业代码:0806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学校财经学科优势,强化学科交叉,采用“厚基础、重工程、深融通、精方向”的培养模式,培养既熟悉财经领域的组织与运营模式、理解财经领域业务流程及业务逻辑,又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程序设计与算法、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系统分析与集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胜任在银行、证券、保险等财经领域单位从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产品运营策划与咨询、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管理系统研发及架构设计等工作,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卓越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1.素质要求(1)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审美观和艺术修养;(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谐的人际关系、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知识要求(1)熟练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2)掌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财经领域的组织与运营模式,理解财经领域业务流程及业务逻辑,了解软件版权保护及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3)掌握系统的观点,以及数学与运筹学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思想和方法,熟练掌握一种软件开发工具(平台);(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3.能力要求(1)具有较强的财经大数据管理能力,包括财经领域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分析的能力;掌握大数据管理系统架构的能力,围绕财经领域的信息化和数据管理需求,通过对计算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创建优化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2)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不断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3)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4)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交流和沟通能力;(5)了解本专业和本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前沿及发展动态,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专业编码:080605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获得开发、构建、管理和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构建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等良好训练,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开发、教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工作。

二、培养规格
1、计算机应用方向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动态,熟悉常见计算机可视化软件开发平台、掌握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设计信息系统能力和较强的开发、维护和管理能力。

2、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方法和技能。

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动态,了解网络安全防与监控、网络软件开发方法,
具有计算机网络构建、管理和维护能力;
3、具有较强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和身心素
质,具有较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4、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刊,参加全国大学
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合格。

5、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学制、学分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分:178.5/178
学位:工学学士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一)公共基础课程
络方向),
五、学时、学分构成表
六、四年课程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七、修读指导
(一)、四年修满公共基础课44学分(包括公共选修课10学分),专业课程115.5/115学分,实践课程19学分,总计178.5/178学分方可毕业。

1、公共基础课中的“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就业指导”,实践教学课程中的“两课实践”、“军事训练”、“劳动”不计修读学时与学分。

2、公共选修课可在全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中选修,选修时必须注重文理渗透和艺术素质的培养,要求每个学生至少修读2个学分的公共人文科学类课程,2个学分的公共艺术类课程,2个学分的公共健康教育类课程,总共修满10学分。

3、每位学生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取得由学校“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认证中心”认定的10学分。

4、本专业设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两个方向,每位学生须选修其中一个方向,修满该方向上所有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

5、任选课程须修满至少11个学分。

(二)、主要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研究函数的极限、微分和积分,
介绍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以及常微分言和等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微积分的知识,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准确的计算能力。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本课程以经典物理、近代物理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科学技术中的初步应用为容的《普通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医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这些物理基础知识是构成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该课程在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现代的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本课程作为大学生在进校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不仅应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创新能力。

课程名称:线性代数
本课程是讨论代数学中线性关系经典理论的课程,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是高等学校工科类、管理类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由于线性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而某些非线性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线性问题,因此本课程所介绍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

尤其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该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更显得重要。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相关课程及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课程名称:离散数学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是以研究离散对象之间的数量结构和相互关系为主要目标,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计算机各专业理论课的讲授作必要的教学准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慎密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讲授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为提高专业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名称:概率与统计
本课程是专门研究和探索客观世界中随机现象的科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在工程、经济、金融与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既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亦为数学应用开拓了空间,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尤为重要。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
课程名称:模拟/数字电子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半导体电路(包括运放、集成电路)的基本分析、设计方法,掌握差放电路、反馈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功放电路、电源电路等单元电路分析方法,掌握MOS电路分析方法。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基本容包括逻辑代数基础、TTL 及MOS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包括逻辑门电路及集成电路)分析设计、触发器、时序
逻辑电路(包括以触发器为核心的时序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分析设计、由555时基电路构成的脉冲电路及由逻辑门构成的脉冲
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该课程教学的二个基本的目标和任务是认知与导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组成方法和相互关系,了解计算机指令系统和中央处理器的组织、数据传递路径和指令控制流程、存储管理、微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等,具有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的初步概念。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介绍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及其应用,了解设计算法及分析算法的基本方法。

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相互之间,通过对典型操作及相关数据结构的分析,为学生进行相关的程序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本课程课程是介绍操作系统这一系统软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运行环境,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及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 主要容包括操作系统引论、进程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中断、死锁等方面的概念和技术方法等。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及相关理论,理解式概念及标准,掌握标准SQL语法。

为实践中使用数据库进行系统开发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掌握标准SQL的语法及数据库的基本理论,了解数据库的新发展。

理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软件度量和管理,怎样进行质量保证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

为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通信协议及分层实现方法,掌握以太网/快速以太网、WAN、LAN及TCP/IP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网络安全及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课程名称:C与C++程序设计语言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也是学生大学期间所必需掌握的一门高级语言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
学习,应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具有使用C语言编写一般程序及使用一种操作系统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

学习本课程之后,经过后继课上机及相应的专业训练,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解决一般性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习今后在学习其它语言的时候能做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的综合能力。

介绍软件的基本概念和软件工程的目标,通过对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和过程管
课程名称:计算机体系结构
本课程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从计算机的组织和结构的角度出发,向学生介绍有关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目前的计算机中所采用的基本的体系结构的技术,近十数年的体系结构新发展,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