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案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案

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
一、学习目标
①通过实验探究、阅读文本,能够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

②通过资料分析、师生交流,能够读懂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

③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
2.教学难点及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利用学生已学的内容分析种群增长方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明白种群数量的变化。

比较两种增长方式和解决生活中种群数量变化问题加深学生对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主要在于环境阻力作用。

比较两种增长方式:
“S ”型曲线
“J”型曲线
前提条件
环境
资源有限
环境资
源无限
增长速度
先增
加后减少
一直增

有无K值
有K

无K值
练习:下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l)图中的增长曲线是___形,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

学生归

学生完
成习题

时的反
馈和评
价,让
学生体
验成功
的喜悦。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生物科学091 李凤09260111一.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种群》第二节,包括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种群的相关知识,前一节已经介绍了种群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本节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种群的数量波动与调节打下基础,让学生全面学习关于种群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尝试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生物学上的问题。

此外,本节内容可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特征,这有利于本节内容的深入学习,同时,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规律,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逻辑分析能力,但本节内容要求学生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来尝试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这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最终理解掌握本节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2.区别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3.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种群增长方式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增长、逻辑斯谛增长、环境容纳量。

教学难点: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1.回顾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特征。

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种群的概念。

接下来让学生回答种群的基本特征。

回顾旧知后,直接进入种群增长方式的学习。

学生活动:听讲,回答:种群是占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它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它的基本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

2.新课教学:教师活动:ppt展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视频。

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向学生讲解实验的过程。

浙江版高中生物《种群增长方式》教案新部编本

浙江版高中生物《种群增长方式》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根据《生物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阐明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

(2)举例说明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3)通过“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概述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2.能力目标(1)能概述数学模型建模的一般过程,能利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结果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

(2)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章为《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二节。

本课内容包括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种群增长的方式两大内容。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较多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是新课,学生不熟悉种群的增长方式,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得出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

四、重点与难点及教学策略的选择本节课重点是种群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难点是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本节课通过四组不同条件下培养的酵母菌数量,请学生画成曲线图并进行分析,得出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及环境容纳量,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五、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洞庭湖区鼠灾现场的视频.观察并思考:目前,该地方政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且不单单洞庭湖区连年鼠害,历史上世界多个地区都曾发生类似的鼠类大爆发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的埃尔顿、美国的阿利、罗利麦等生态学家都积极投入到种群动态变化的研究工作之中。

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条(详见前面本节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

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本节的引入有两种思路:一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即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二是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内容,事先布置,让学生(或部分学生)在课外完成。

从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或体验引入,结合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讨论相关内容,展开教学。

现以第一种思路为例说明,本节共2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当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循环上升的轨迹。

1.具体。

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不难回答问题。

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2.抽象。

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再具体。

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4.再抽象。

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数学模型;结合实例讨论“K”值。

5.进一步回到具体。

讨论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说明“J型”和“S型”增长的生物学意义),列举实例。

浙江版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案

浙江版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案

种群的增长方式一、教学理念本节课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理念:用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各种科学研究实例都不直接呈现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学生在环环相扣的任务中逐渐建构起种群增长模型,最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

模型构建法是新课程、新教材中提出的新的科学方法,而数学模型又是是高中阶段模型构建法的难点。

本节课遵循建构主义的理论,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阐明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

(2)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2、能力目标(1)尝试建构数学模型。

(2)利用实验结果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四、学习任务分析(3)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4章第2节内容。

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层次,也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同时也是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内容的基础。

本节教材是在对种群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介绍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本节教材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数学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并领悟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此外,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基本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根据此要求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提出基本要求:1、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能概述数学建模的一半过程,能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黄敏(定海一中 316000)一、设计思想本节课循着现象→本质→现象的思路,将本节的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研究性学习内容,事先布置,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通过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的数据,辅以教师的层次设问引导学生依次推导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S”形曲线及衰退曲线,构建种群的增长模型。

再经讨论、分析,引导学生的思路渐次深入,直至发现问题的核心,揭示出影响种群增长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最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果。

上述方法体现了生物实验与探究性教学结合的理念,可让学生阶段式体验成功,感受探究的乐趣,产生学习动力。

同时,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1)内容与地位: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4章第2节内容,承接第1节《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也是种群的特征之一,因此种群的增长方式是种群特征的进一步深入。

同时也为后面的种群数量波动及调节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数学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并领悟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此外,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浙科版教材中这节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二是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以及环境容纳量。

由于探究活动周期长,安排在课余时间完成。

(2)教学重点:①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②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3)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连续7天的观察后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总结,探究变化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绘制变化曲线,并尝试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

2.学情分析(1)初中时学生对种群已有初步了解,且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强化了种群的概念,学习了种群的特征,尤其是各种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种群增长方式的学习顺理成章;由生活经验也熟悉环境中部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为探究种群的增长方式提供了基础。

种群的增长方式学案

种群的增长方式学案

种群的增长方式学案资料1鲫鱼肉质细嫩,肉味甜美,营养价值很高,药用价值极高,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

鲫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由于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繁多,供采食的面广。

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是鲫鱼爱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鲫鱼最能获得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

硅藻和一些状藻类也是鲫鱼的食物,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它们也很爱吃。

池塘养殖中,鲫鱼饲料粒径的选择标准“就小不就大”。

一般鲫鱼规格在10g/尾以下时,饲料粒径选0.5mm;lO---30g/尾时选1.5mm;75—100g/尾时选2.0mm;150--300g/尾时选2.4mm;300g每尾以上时选3.2mm。

池塘主养鲫鱼要求面积以0.1~0.2公顷为宜,水深1.5米以上,池底有10~15厘米的淤泥,村前屋后有生活污水的池塘主养鲫鱼效果较好。

病虫害防治上,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可用敌百虫或农用敌喷杀。

大多数鲫鱼都是雌雄异体的,通常雄鱼身材比较小,而且略为瘦长,在群体中所占比例极少。

一般1冬龄鱼怀卵量为1万~2.8万粒;2冬龄鱼为2万~5.9万粒;3冬龄鱼为2.6万~6.8万粒;5冬龄鱼可达11万粒以上。

鲫鱼属分期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从3月延至8月。

资料2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请画出细菌数量变化的曲线图资料3某实验小组研究一自然池塘鲫鱼的种群数量变化。

每年定时随机取样估计种群数量。

连续观察11年,得到数据如下表:以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鲫鱼的增长曲线。

(以时间为横坐标,鲫鱼数量为纵坐标。

)讨论:从K值的角度考虑,怎样实现鲫鱼养殖的最大收益??。

种群的增长方式

种群的增长方式

种群的增长方式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一、设计理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结果,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知识应该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

另外,《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要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学习生物学知识。

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我将以家庭酿酒创设情境作为主线,组织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与讨论,建构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两种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解释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实现生物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这两种增长方式,是本章的重难点内容之一。

在学习了种群的特征的基础上,本节课的学习实为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同时也为后续种群的数量波动及其调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知识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2)教学难点:环境容纳量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从原有认知结构上,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种群的增长方式有了一个大概的感知,但未曾深入剖析其本质。

而且前面种群的特征的学习更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性的铺垫,本节课的学习将主要体现为一个同化的过程。

从认知特征上,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在经过了必修1、2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初步学会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更是逐步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密遵循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创设具体的实例情境,组织学生以合作小组展开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教学目标《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学知识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增长方式》名师教案1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增长方式》名师教案1

《种群的增长方式》名师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浙科版《生物学(必修)·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内容。

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层次,也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同时也是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内容的基础。

本节教材是在对种群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介绍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本节教材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数学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并领悟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此外,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教学建议2课时(含活动),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种群增长方式,环境容纳量等概念。

上课时间40分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能够说出“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两种增长方式的条件、特点,描述隐含在曲线中的信息。

(2)通过阅读文本、查阅资料,能够比较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的区别和联系;(3)通过师生互动,能够举例说明环境容纳量对种群增长的限制。

能力目标(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2)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科素养(1)基本思想(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形成辨证的生态学观点)(2)基本活动经验(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艰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自主、协作的精神,培养责任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实物展示】水葫芦盆栽。

【提问】有没有同学认识这盆栽?【讲述】水葫芦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凤眼莲。

原产于南美,后传播到各个国家。

水葫芦外表浑身碧透,绿得醉人,但上个世纪人们畏之如虎,称他为“德国恶草”、“佛罗里达恶魔”、“日本烦恼”。

原来呢,水葫芦进到一个新环境,疯狂繁殖,强占了整个水面,严重影响了航运,窒息鱼类等。

高中生物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一)课件 浙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一)课件 浙教版必修3

2、自然条件下数学模型的建构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被用以对人体 内红、白血球进行显微计数之用, 也常用于计算一些细菌、真菌、 酵母等微生物的数量,是一种常 见的生物学工具。
返回
血细胞计数板使用的注意事项
压在中格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 的细胞数 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 则算独立个体
C.若此图表示菜青虫的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开始
D.若此图表示某海洋鱼类的增长曲线,在c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1、理想状态下数学模型的建构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 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 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Nn=2n
1、理想状态下数学模型的建构
拓展:将某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从 理论上推算,子3代中Aa出现的概率?并尝试 建构关于子n代中Aa出现概率的数学模型。
度约等于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70多万陪
在实验室内把黄猩猩果蝇饲养在瓶内并喂 食酵母菌,其种群增长表现出一种典型的 逻辑斯蒂曲线
“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解 读
“J”形曲线和“S”形曲线的解读
“J”形曲线 “S”形曲线
前提条件 理想条件:资源无 自然条件:资源有限、
限、空间无限、不 空间有限、受其他生 受其他生物制约 物制约
方格内细胞数目过多,可以稀释以后再进行记数
研究小组的做法是:当中格里的细胞数目超过100 个,则进行稀释。将1mL的酵母菌培养液加9mL的 无菌水混合。相当于稀释10倍。
时间(h)
起始 2
4
6
稀释次数(m)
8
10
1
1
中格1菌体个数 3
12
16

种群的增长方式复习课教学设计

种群的增长方式复习课教学设计

“种群的增长方式”复习课教学设计孙艳(舟山中学 316000)一、设计思想高三的生物教学以复习为主,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已没有新鲜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炒冷饭”的感觉,学习变得枯燥无味。

这样的课缺乏吸引力,很少有学生的参与,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复习课是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课绝不是旧课的重复与罗列,它是在对既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知识层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从4种实验条件下培养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的所测得的一组数据展开,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模型的应用,一方面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出现的4种曲线的原因,重点挖掘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增长模型隐含的信息;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与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适时利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具体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想品质,可使一些重、疑、难点化繁为简,既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1)内容与地位:本节内容承接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也是种群的特征之一,因此种群的增长方式是种群特征的进一步深入。

并且前面种群特征内容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增长模型,同时也为后面的种群数量波动与调节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重点难点分析: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2.学情分析(1)高三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已经具备对一些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通过层层深入,不仅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复习也避免了旧课的重复与罗列,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1.2不同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方式不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1.2不同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方式不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种群的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对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和Logistic增长模型,他们可能还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已知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在能力层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他们能够运用观察、实验、模拟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然而,对于复杂的种群增长问题,他们可能还缺乏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一定难度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能力解决新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第1.2节的相关内容。教材中应包含种群的特征、种群增长规律以及不同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的介绍。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可以准备一些真实的案例图片,展示不同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增长情况,以及一些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种群增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5. 实践操作
题目:请设计一个实验,展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和Logistic增长模型。
答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如使用小球和计数器来模拟种群增长。将小球代表个体,将计数器代表种群数量。在实验中,将小球随机放入一个容器中,模拟初始种群数量。然后,逐渐增加小球的数量,观察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和Logistic增长模型的形成。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种群增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种群增长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案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案

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4章第2节内容。

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层次,也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同时也是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内容的基础。

本节教材是在对种群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在种群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本节教材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数学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并体会数学模型这种思想和方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和意义;此外,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由于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学生已很好掌握,所以本节课以入侵北美大陆淡水生态系统的亚洲鲤鱼为例来构建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来检验和修正模型。

二、学习者分析及学法设计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生物知识基础、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但对知识的联系整合及拓展运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通过之前学习,学生对种群及其特征已有了初步了解,由生活经验也熟悉环境中部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些都为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提供了基础。

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因此在学法指导上采用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对原有知识加深理解。

本节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因此借助学生生活中有接触的例子进行探究,有了具体直观的了解后再展开。

教学内容采取了力求通俗、多举实例、联系实际的处理方法,从而使这部分内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说明其内在原因;2.阐明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的区别和联系;3.举例说明环境容纳量对种群增长的限制。

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说课稿高一

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说课稿高一

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说课稿高一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说课稿高一
种群的增长方式说课稿一、教学理念
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本节教学设计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科学结论出现在探究试验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质疑、表达和交流等探究式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4 章第2 节内容。

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层次,也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同时也是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内容的基础。

本节教材是在对种群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介绍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本节教材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数学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并领悟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此外,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但对知识的联系整合及拓展运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注重学生对知识整体的理解。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材 _______________裁 沖r 为基臥 突出 铀主学习”1 •实验原理 (1)在无菌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 ____________________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度之间呈正相关。

2 •材料用具 酵母菌贮用培养液、无菌葡萄糖溶液、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移液管 (或移液枪)、滴管、有螺旋盖的试管、试管架、记号笔、直尺、坐标纸、比浊计(或比色计)、显微镜。

3.实验步骤(1)设计实验记数据记录表,预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试管A : 10 mL 无菌葡萄糖溶液,+ 0.1 mL 酵母菌贮用培养液 ⑵配制样品1卄试管B: 10 mL 无菌葡萄糖溶液,-不加酵母菌贮用培养液同样的方法配置样品 2。

晨背理解•教材新知1.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 理想条件下,种群会呈指数增长。

2 •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 的条件下,种群会呈逻辑斯谛增长。

3.指数增长曲线又称“ J ”形增长曲线, 逻辑斯 谛增长曲线又称“ S ”形增长曲线。

4 •环境容纳量(K 值)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 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5. K 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环境条件发生变 、化时,K值就改变。

採究贰学习 层级化设计新即亍■?與应学生用书------------ P46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①将试管倒转数次,使酵母细胞分布均匀②用滴管从试管中取1滴培养液到血细胞计数板3样品1、2 的方格区细胞计数③镜检计数④算出试管内酵母细胞总数1■⑤第0、2、4、7天进行细胞计数⑷样品1、2浑浊度测定:每天(双休日除外)用比浊计测定各试管的浑浊度。

(5)记录数据,绘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①将数据填入记录表,计算样品1、2两次计数的平均值②绘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彳轴代表浑浊度,y轴代表酵母细胞数③利用第0、2天的标记点,连线以估算此后两天的酵母细胞数量.④利用第4、7天的标记点修正之前绘制的估算曲线4 .注意事项(1)通过配制多份样品,多次取样计数,求“平均值”,可以提高计数的准确性。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案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案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说明其内在原因;
2.阐明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的区别和联系;
3.举例说明环境容纳量对种群增长的限制。

能力目标
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
2.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艰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自主、协作的精神,培养责任心;
2.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形成辨证的生态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教案

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教案

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教案教案标题: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种群数量增长的基本规律;2. 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公式和计算方法;3. 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因素;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白板、计算器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增长规律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关于兔子繁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对兔子每个月都能繁殖一对新的兔子,那么经过几个月后,兔子的数量会是多少?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白板,讲解种群数量增长的基本规律和公式。

包括:1. 种群数量增长的指数规律;2. 种群数量增长的公式:Nt = N0 * (1 + r)^t;其中,Nt表示t时刻的种群数量,N0表示初始种群数量,r表示种群增长率,t表示经过的时间。

3. 种群数量增长的计算方法。

Step 3: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某种昆虫的种群数量每年增长50%,如果初始种群数量为100只,那么经过5年后,种群数量会是多少?Step 4:讨论与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因素,如初始种群数量、增长率等。

引导学生总结种群数量增长规律,并与实际案例进行比较。

Step 5:拓展与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更多的种群数量增长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例如,某种植物的种群数量每年增长10%,如果初始种群数量为2000个,那么经过多少年后,种群数量会达到5000个?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计算种群数量增长的结果,并给出解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种群数量增长的基本规律,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
丽水中学叶伟媛
一、教学理念
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本节教学设计打破以往学生一贯接受结论性知识,而对于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知之甚少的情况,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科学结论出现在探究试验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质疑、表达和交流等探究式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4章第2节内容(1课时复习课)。

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层次,也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同时也是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内容的基础。

本节教材是在对种群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介绍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本节教材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数学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并领悟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此外,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基本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根据此要求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提出基本要求: 1.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能概述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能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实验设计:不同温度对酵母种群增长的影响。

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已知条件,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和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3.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读懂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

4.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由于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学生已很好掌握,所以本节课以更复杂的鼠为例来构建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来检验和修正模型。

三、学习者分析及学法设计
高三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但对知识的联系整合及拓展运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注重学生对知识整体的理解和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以及对知识的拓展提升。

通过高二的学习,学生对种群及其特征已有了初步了解,由
生活经验也熟悉环境中部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些都为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提供了基础。

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因此在学法指导上采用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对原有知识加深理解。

本节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因此教材安排通过我们熟悉的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例子进行探究,有了具体直观的了解后再展开。

教学内容采取了力求通俗、多举实例、联系实际的处理方法,从而使这部分内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说明其内在原因;
2.阐明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的区别和联系;
3.举例说明环境容纳量对种群增长的限制。

能力目标
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
2.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艰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自主、协作的精神,培养责任心;
2.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形成辨证的生态学观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六、教学方法和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特点、学习者的情况和教学目标,本节课所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目的是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突出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创新思维。

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重视把凝结在教材中的科学活动充分展开,重视概念的产生、知识的形成及思维获得过程,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设计以鼠为线索贯穿整节课。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鼠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鼠灾引入数学方法来构建
指数增长的公式模型和曲线模型;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公式、曲线)→模型检验修正,思考数学公式、曲线的生物学意义。

通过一农田生态系统鼠的数量变化引出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理解环境容纳量。

最后还是通过对鼠的治理学习种群增长曲线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
2.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指数增长【提问】我们刚才采用建交数学模型的方法解
决洞庭湖的鼠大量增长的问题,请问这个模型
是否正确?我们应如何检验修正?
【讲述】采用实验来检验修正,高二时我们做
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
行小结。

通过回忆培
养液中酵母
菌种群数量
的动态变化
这个实验,培
养学生科学
思维能力和
严谨的科学
态度。

逻辑斯谛增长【过渡】这个“J”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
假设洞庭湖田鼠若继续持续增长下去,会出现
什么问题?种群数量将怎么变化?
【提问】请同学到黑板上画出种群数量变化曲
线图。

并请同学对此曲线图进行评价和分析。

【过渡】此曲线呈“S”型,称“S”型增长曲
线,即逻辑斯谛增长曲线。

【提问】请同学观察思考种群逻辑斯谛增长的
产生原因和增长特点。

【提问】请同学根据种群逻辑斯谛增长的增长
特点画出其增长速率曲线。

【提问】K值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
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是种群在该环
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请问其在自然界中,种
群数量是否总能稳定在K值?为什么?
【过渡】根据我们复习的种群两种增长方式,
接下来我们可利用此模型解决很多的生物学
问题?
【展示】鼠是繁殖力很强的有害动物,考虑应
当采取什么措施来控制田鼠的数量?这些措
施实际上是在影响种群增长模型的什么参数?
【展示】请根据种群数量增长的相关知识,分
析大熊猫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生活资源和空间有
限、天敌增多
学生相互讨论得到曲
线。

学生总结种群逻辑斯
谛增长的产生条件和
增长特点。

学生相互讨论回答。

通过具体的
实例引入
“S”型曲
线。

通过学生相
互讨论分析,
培养学生合
作能力,学会
从材料中获
取信息能力。

能应用数
学模型解
八板书设计(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