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知识点复习课PPT优秀课件
高三数学复习专题课优质课件PPT
(2)、(2001年高考题)过点A(1,-1)、 B(-1,1)且圆心在直线x+y-2=0上的圆的 方程是( C) A、(x3)2(y1 )24B、(x3)2(y1 )24 C、(x1)2(y1)24D、(x1 )2(y1 )24
(2)多项式f(x)≡g(x)的充要条件是:两 个多项式各同类项的系数对应相等。
2021/02/02
4
二、案例探究
(一)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7、若函数f(x)= (xa)3,对任意的实数x都
满足有f(2+x)=-f(2-x)成立,求f(-3)+f(3)的值。
解:因为f(2+x)=-f(2-x)对任意实数x都成 立,故令x=0 则f(2)=-f(2) 得f(2)=0。
令 x 1 ,x 2 是a 方 2 x 2 a 程 x a 1 5 0 的,两
则 x 1x 22 ,x 1x 2a a 15
x 1 3 x 2 3 ( x 1 x 2 ) 3 3 x 1 x 2 ( x 1 x 2 )83aa15217
整5 理 a 3得 0 a 6
f(x ) 6 x 2 1x 2 9
设 f(x ) a 2 x b c x (a 0 )
a(1x)2b(1x)ca(1x)2b(1x)c恒成 则 4a4cab215
x31x2317
这方法显然很难行通!请另找思路吧!
2021/02/02
6
依题意设 f(x ) a (x 1 )2 1(a 5 0 )
即 f(x)a2 x2a xa15
2021/02/02
2
3、已知数列{ an}满足 3an1an4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PPT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PPT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高三学生需要综合掌握各个知识点,并运用于解题中。
本文将对高三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如何制作一份高质量的知识点归纳PPT。
二、必修知识点1.函数与导数-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导数与函数的关系- 导数的计算法则- 导数的应用:极值与曲线的凹凸性2.三角函数- 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与恒等变换3.概率与统计- 事件与概率- 随机变量与分布律- 数学期望与方差- 正态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三、选修知识点1.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数列与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递归数列与递推公式-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2.平面向量与立体几何- 向量的基本运算- 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 立体几何中的投影与距离- 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3.平面解析几何-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点、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的方程与性质- 圆与椭圆的方程与性质- 图形的对称性与性质四、PPT制作要点1.清晰明了的页面布局- 使用统一的字体,字号和颜色- 突出重点知识点,并配以示意图或实例- 尽量避免过多文字,以点式叙述为主2.精选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确定哪些知识点是关键和容易混淆的- 将知识点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归纳- 提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应用示例3.动态展示与互动设计- 使用动画效果和转场方式增加视觉效果- 设置问题和演示步骤,引导学生思考与参与- 适当使用配乐和背景图片,提升PPT的整体感受五、结语通过对高三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
制作一份高质量的知识点归纳PPT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的内涵,并通过互动设计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您的PPT制作有所帮助,祝愿您在高三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数学复习课件:数列知识要点(共20张PPT) (1)
ban
• 等差数列 • 等比数列
两种数列
三个定义
• 1 数列定义 • 2 等差数列定义 • 3 等比数列定义
六种解题思想
• 1 累加法 • 2 累乘法 • 3 倒序相加法 • 4 错位相减法
• 5 裂项(1)分母有理化(2)分母是等差 乘积(3)分组求和
• 6 构造新数列
五种题型
• 知三求二 • 古典问题 • 实际问题 • 等比等差中项问题 • 知道sn求an及最值问题
参考资料
• 一。数列课程标准 • 二。数列一章沭阳中学做法 • 三。2012-2017沭阳数列试题 • 四。数列知识点填空
恳请各位教师批评指正
项数成 等差数列
对应项仍成等 差数列
对应项仍成等 比数列
m∈N*, Sm为前n 项和Sm≠0
Sm,S2m-Sm, S3m-S2m,…仍 成等差数列
Sm,S2m-Sm, S3m-S2m,…仍 成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区别与联系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不 (1)强调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1)强调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
同 (2)a1和d可以为零.
(2)a1与q均不为零.
点
(1)都强调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关系;
相 同
点
(2)差或比结果都必须是常数; (3)数列都可以由a1,d或a1,q确定.
(1)若{an}为正项等比数列,则{logaan}(a>0且a≠1)为等差数
联
列;
系 (2)若{an}为等差数列,则{ }为等比数列(b≠0).
等差 中项 公式
a+b 若三个数a,A,b成等差数列,则中项A=___2__.
6.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讲义课件41---正弦、余弦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
2
2
=cosx+π2的最小正周期 T=21π=2π,D 正确.故选 C、D.
答案:CD
2.(多选)若函数 f(x)=sin ωx 的最小正周期为 4π,则 ω 的值可能是 ( )
A.2
1 B.2
C.-12
D.-2
解析:因为函数 f(x)=sin ωx 的最小正周期为 4π,所以|ω|=2Tπ=24ππ=12, ω=±12.
答案:BC
[典例]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1)y=|sin x|;
(2)y=1+cossinx
; x
(3)y=sin x+tan x;
(4)y= 1-cos x+ cos x-1.
[解] (1)对任意 x∈R ,因为 f(-x)=|sin(-x)|=|-sin x|=|sin x|=f(x),所
[对点训练] 1.(多选)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 2π 的是
A.y=sin 2x B.y=cos12x C.y=cos12x+32π D.y=cosx+π2
()
解析: y=sin 2x 的最小正周期 T=22π=π,A 不正确;y=cos12x 的最小正周期
T=21π=4π,B 不正确;y=cos12x+32π的最小正周期 T=π1=2π,C 正确;y
()
解析:当 φ=π 时,f(x)=sin(x+π)=-sin x,是奇函数. 当 φ=π2时,f(x)=sinx+π2=cos x,是偶函数. 所以 A、C 错误,B 正确. 无论 φ 为何值,f(x)不可能恒为 0,故不存在 φ,使 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 数,故 D 正确. 答案:BD
(2)判断函数y=Asin(ωx+φ)或y=Acos(ωx+φ)(其中A,ω,φ是常数,且 A≠0 , ω>0) 是 否 具 备 奇 偶 性 , 关 键 是 看 它 能 否 通 过 诱 导 公 式 转 化 为 y = Asin ωx(A≠0,ω>0)或y=Acos ωx(A≠0,ω>0)其中的一个.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复习pppt课件
• ak+2+(a+1)2k+1
• =(a+1)2[ak+1+(a+1)2k-1]+ak+2-ak+1(a
+1)2
27
=(a+1)2[ak+1+(a+1)2k-1]-ak+1(a2+a+1)能被 a2+a+1 整除.
即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1)(2)可知,对于任意 n∈N+,an+1+(a+1)2n-1 能被 a2 +a+1 整除.
+
1 2k+1-1
-
1 2k+1
=k+1 1+k+1 2+…+21k+2k+1 1-2k+1 1
=k+1 2+k+1 3+…+21k+2k+1 1+k+1 1-2k+1 1
=
k+11+1+
k+11+2+…
+k+11+k+
1 k+1+k+1
=右边,
13
• 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 综合(1)(2)知对一切n∈N* ,等式都成立.
• (2)(n归=k纳+1递推)假设当n=k(k∈N*,k≥n0)时 命题成立,推出当__________时命题也成 立.
3
•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n取 第一个值后面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上述证 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 质疑探究:数学归纳法两个步骤有什么关系?
• 提示:数学归纳法证明中的两个步骤体现了 递推思想,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 递推的依据,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否则就会 导致错误.
第十一章 复数、算法、推理与 证明
第5节 数学归纳法
1
•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 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
题.
2
• [要点梳理]
• 数学归纳法
•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 按下列步骤进行:
高三数学复习备考讲座PPT课件
11.空间向量: 旧考纲对立体几何有A,B两种要求,
考生可以不掌握空间向量知识,新考纲 突出了空间向量的应用,要求能用向量 语言表述线面平行、垂直关系,能用向 量方法证明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 解决空间三种角的计算问题.
第33页/共92页
例(09年浙江卷理)如图,平面PAC⊥平 面ABC,△ABC是以AC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 形,E,F,O分别为PA,PB,AC的中点,AC= 16,PA=PC=10.
大小分别为2和4,则F3的大小为 ( )
A. 6 B. 2
C.2 5 D.2 7
第29页/共92页
9.解三角形:
新考纲要求能运用正弦定理、余弦 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 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强调解三 角形的实际应用.
第30页/共92页
例(09年宁夏/海南卷)为了测量两山顶M, N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在A,B两点进行 测量,A,B,M,N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飞 机能够测量的数据有俯角和A,B间的距离, 请设计一个方案,包括:①指出需要测量的 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②用 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M,N间的距离的步骤.
数y=ax(a>0且a≠1)的反函数,其图像
经过点( a, a),则f(x)=
A.log2 x B.log1 x
C.
1 2x
2
() D.x2
第21页/共92页
3.圆的方程: 新考纲要求能根据给定的两个圆的方程
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提高了考查圆方程的 能力要求.
例(09年江苏卷)已知圆C1:(x+3)2+(y-1)2 =4和圆C2:(x-4)2+(y-5)2=4. (1)若直线l过点A(4,0),且被圆C1截得的弦长
高三数学总复习优秀ppt课件(第33讲)等比数列(46页)
an bn
是等比数列吗?
是
(2)已知数列an,数列{ bn }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
列,那么数列an bn是等比数列吗? 不一定
an bn (n≥ 2)? an1 bn1
回顾反思
(1)思想方法:回到定义去! (2)基本策略:作商! aann1(n≥2)为常数. (3)思维误区:作商时不考虑等比数列的特征. (4)解题策略:注重整体思想的应用.
聚焦重点:知三求二的策略
基础知识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比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比是 q,则等比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a1qn1.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当q=1时, Sn na1
当q≠1时,
Sn
a1(1 qn ) 1 q
a1 anq 1 q
问题研究
对于等比数列{an}中的a1,q,n,an,Sn,如 何由其中已知的三个量求出其余两个量?
是以
1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
试问:S1,S2,S3…,Sn,…能否构成等比数列?
为什么?
1.14 2.2n-1
参考答案
3. 当 n=1 时,S1=a1=1.
当
n≥2
时,an=a2qn-2=-
1 2
(
1 2
)n-2=-(
1 2
)n-1.
1 (n 1),
∴an=
(
1 2
)n1
= 3n-3n-1=3 3n1 3n1=2·3n-1.
纵上,an
1 (n 1),
2
3n1(n
≥
2).
可知a1=1,a2=6,a3=18. ∵a22≠a1 a3,
高考数学高中复习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知识点讲解PPT课件
类题通法 解分式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就是利用符号法则,将分式不等式转化 为两个整式不等式组或转化为与其同解的整式不等式(组).
二、易错易混 3.当 x∈{x|1<x<2}时,不等式 x2+mx+4<0 恒成立,则实数 m 的 取值范围是( ) A.{m|-5≤m≤-4} B.{m|m≤-4} C.{m|m≤-5} D.{m|m<-5}
答案:C 解析:令 y=x2+mx+4,由题意知 x=1 与 x=2 时,y 的值恒小 于等于 0,即 1+m+4≤0 且 4+2m+4≤0,所以 m≤-5 且 m≤-4. 所以 m≤-5.故选 C.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
Δ=b2-4a0
y=ax2+bx+ c(a>0)的图象
ax2+bx+c= 0(a>0)的根
ax2+bx+ c>0(a>0)的解集
ax2+bx+ c<0(a>0)的解集
有 两 个 _不__相__等___ 有 两 个相__等__ 的 实
答案:{x|x<2 或 x≥5} 解析:移项得xx-+21-2≤0,整理得xx- -52≥0, 不等式等价于(x-5)(x-2)≥0 且 x-2≠0, 解得 x<2 或 x≥5,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x<2 或 x≥5}.
(2)不等式x2+x+x+2 1>1 的解集为________.
答案:{x|-1<x<1} 解析:∵x2+x+1=(x+12)2+34>0 ∴原不等式化为 x+2>x2+x+1 即 x2-1<0,解得-1<x<1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x<1}.
答案:C 解析:M={x|4x2-4x-15>0}={x|x>52或 x<-32} N={x|x2-5x-6>0}={x|x>6 或 x<-1} ∴M∩N={x|x>6 或 x<-32}.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讲义课件19--- 函数的单调性
(1)函数的单调区间是其定义域内的某一个区间,如函数 y=x2+2x-1 的单调减区间 (-∞,-1]⊆(-∞,+∞),故在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时,必须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若函数 y=f(x)在其定义域内的两个区间 A,B 上都是增加(减少)的,一般不认为 y=f(x)在区间 A∪B 上
一定是增加(减少)的.如:函数 f(x)=1x在区间(-∞,0)上是减少的,在区间 (0,+∞)上也是减少的,但不能说它在整个定义域(-∞,0)∪(0,+∞)上是减少的.
对增函数与减函数定义的理解
(1)定义中x1,x2有三个特征:一是x1,x2同属于一个单调区间;二是x1,x2是 任意的两个实数,证明单调性时不可随意用两个特殊值代替;三是x1与x2有大小, 通常规定x1<x2,但也可规定x2<x1.
(2)函数的递增(或递减)是针对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而言的,显然D⊆I. (3)当函数值的改变量与其对应的自变量的改变量符号相同时,函数单调递增; 符号相反时,函数单调递减.
(2)已知函数 f(x)是定义在[-1,1]上的增函数,且 f(x-2)>f(1-x),求 x 的 取值范围.
[解析] (1)f(x)=-x2-2(a+1)x+3 =-(x+a+1)2+(a+1)2+3. 因此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1], 由f(x)在(-∞,3]上单调递增知3≤-a-1, 解得a≤-4,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4].
a<0时,在R上单调递减
反比例函数y=(a≠0)
a>0时,减区间是(-∞,0)和(0,+∞); a<0时,增区间是(-∞,0)和(0,+∞)
二次函数y=a(x-m)2+ a>0时,减区间是(-∞,m],增区间是[m,+∞);
n(a≠0)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知识点复习-第一章-第2节-常用逻辑用语【课件】
程组无解,故不存在实数m,使得x∈A是x∈B的充要条件.
1
[对点训练2](1)(2024·广东惠州模拟)设p: lo1 (2x+1)>m;q: >1 .若p是q的必
3
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D )
A.[1,+∞)
B.(-∞,1]
C.[-1,+∞)
D.(-∞,-1]
1
1
解析 由 log 1 (2x+1)>m,得- <x< 3
4
,∴其充分不必要
(2)(2024·辽宁沈阳检测)设x∈R,则lg x>ln x的充要条件是( D )
A.x>0
B.x>1
解析 由 lg x>ln x,得 lg
∴0<x<1.
C.x>10
lg
x-lg e>0,即
lg
D.0<x<1
1
x(1-lg e)>0,可判断
1
1-lg e<0,∴lg
x<0,
考点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
2α≤2
D.∃α∉(0, ),sin2α+tan
4
2α≤2
解析 原命题为全称量词命题,其否定为“∃α∈(0,
C.
π
2α+tan
),sin
4
2α≤2”,故选
(2)(2024·山西太原模拟)命题“存在等差数列{an},满足 52 = a3a7”的否定
2
对于任意一个等差数列{a
},都不满足
n
5 =a3a7 .
(3)∃m∈N,√m2 + 1∈N;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讲义课件46---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7
·cos
7
2sin =-
7
·cos
7 π
·cos
7
2sin7
4sin7
4π 4π
8π
=-2sin87sin·cπ7os 7 =-s8isnin7π7=18.
(2)cos51ππ6-sin51ππ6=cos51π6cos1π6π-sinπ51π6sin1π6=c1os38ππ=2cosπ2-π π8=2sinππ8=2.
(2)对于 S2α 和 C2α,α∈R ,但是在使用 T2α 时,要保证分母 1-tan2α≠0 且 tan α 有意义,即 α≠π4+kπ 且 α≠-π4+kπ 且 α≠π2+kπ(k∈Z ).当 α=π4+kπ 及 α=-π4+kπ(k∈Z )时,tan 2α 的值不存在;当 α=π2+kπ(k∈Z )时,tan α 的 值不存在,故不能用二倍角公式求 tan 2α,此时可以利用诱导公式直接求出 tan 2α=tan(π+2kπ)=0.
答案:C
3.(2021·全国乙卷)cos21π2-cos251π2=
()
1 A.2
C.
2 2
3 B. 3
D.
3 2
解析:因为1π2+51π2=π2,所以 cos51π2=cosπ2-1π2=sin 1π2,所以 cos21π2-cos251π2 =cos21π2-sin21π2=cos2×1π2=cosπ6= 23.故选 D.
矢×矢).弧田是由圆弧(弧田弧)和以圆弧的端点为端点的线段(弧田弦)围成
的平面图形,公式中的“弦”指的是弧田弦的长,“矢”指的是弧田所在
圆的半径与圆心到弧田弦的距离之差,现有一弧田,其弧田弦 AB 等于 6
米,其弧田弧所在圆为圆 O,若用上述弧田面积计算公式算得该弧田的面
高三数学高考总复习要点—知识篇(新人教版)课件(共137张PPT)
x
(x 0) 单调性:增区间 ,1, 1, 减区间 1,0, 0,1
奇偶性: 奇函数
1 三角函数的有关概念
⑴ 定义 抓住x , y , r
⑵ 符号 一全二正三切四余
⑶ 三角函数线 正切线的起点特殊
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sin 2 x cos2 x 1
tan x sin x (x k )
数量积积为零是判定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设非零向量a x1, y1,b x2, y2 ,则a b x1x2 y1y2 0
2.当a与b同向时, a b a b ;当向量a与b反向时, a b a b
2
特别地, a a a 或 a a a
设a x, y,则a x2 y2 用于计算向量的模
1 集合及其表示
列举法 描述法
元素: 确定性 互异性 无序性
2 子集
⑴
⑵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集合a1, a2,an有2n 个子集
3 交集、并集、补集
1 函数的有关概念
⑴ 概念 ① 非空数集
② “每一个”到“惟一”
⑵ 分段函数
2 函数的基本性质
⑴ 定义域 ⑵ 值域
⑶ 单调性 ① 任取-作差-化简、变形-定号 ② 两个单调区间一般不能用“U”连接
⑴ 向量的加法:
① OA AB OB
② 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⑵ 向量的减法:
① OB AB OB BA OA
② 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⑶ 向量的数乘:
1)概念 一般地,我们规定实数λ与向量 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
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 ,它的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① | a || || a |; ② 当 0 时, 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讲义课件3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③单调性: 当x∈时,sin|x|=-sin x,|sin x|=-sin x, 则f(x)=-sin x-sin x=-2sin x为减函数; 当x∈时,sin|x|=sin x,|sin x|=sin x, 则f(x)=sin x+sin x=2sin x为增函数; ④当sin|x|=1,|sin x|=1时,f(x)取得最大值2, 当x=kπ(k∈Z)时,f(x)取得最小值0; ⑤函数的值域为[0,2];
[对点训练]
用“五点法”作出下列函数的简图:
(1)y=12+sin x,x∈[0,2π];
(2)y=1-13cos x,x∈[-2π,2π]. 解:(1)按五个关键点列表如下:
x sin x
0
π 2
π
3π 2
2π
0
1 0 -1 0
y=12+sin x
1 2
3 2
1 2
-12
1 2
描点,并将它们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可得其图象如图所示.
所以此函数的定义域为[-4,-π)∪(0,π).
[拓展]
在本例(1)中把“x∈[0,2π]”改为“x∈R”,求不等式2sin x-1≥0的解集.
解:由例(1)知所求不等式在 x∈[0,2π]上的解集为π6,56π.
所以 x∈R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π6
+2kπ≤x≤56π+2kπ,k∈Z
.
[方法技巧]
解析:由y=cos x+4, y=4 得 cos x=0,当 x∈[0,2π]时,x=π2或32π, ∴交点坐标为π2,4,32π,4. 答案:π2,4,32π,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习本章知识时,应善于运用类比的思 想方法。
⑴通过平面向量的概念与平面几何中的概 念的类比;
⑵向量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与实数相应的 运算律进行横向类比;
⑶将平面向量知识与物理有关知识进行类 比。
2.向量是数形结合的载体,学习本章知识应 注意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研究向量的有关 概念与运算,既要善于以向量为工具,数形 结合地解决数学和物理的有关问题,又要善 于通过向量的坐标表示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 何问题。
圆锥曲线部分常考:圆锥曲线的 定义与性质,探求曲线方程和轨迹, 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研究曲线方程 中的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 7.已知圆 C : (x 3)2 ( y 4)2 4 , 直线 l1 过定点 A(1,0) 。 (1)若 l1 与圆相切,求 l1 的方程; (2)若 l1 与圆相交于 P、Q 两点,线段 PQ 的中点为 M ,又 l1 与 l2 : x 2y 2 0 的 交点为 N ,判断 AM AN 是否为定值,若 是,则求出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而f x
2
k
2k
2
)
Y
C MQ
OA
P X
N
H
∴ AM AN
k2 (
4k
3
1) 2
4k 2 (
2k )2
1 k2
1 k2
( 2k 2 1)2 ( 3k )2
2k 1
2k 1
2 2k 1
1 k2
1 k2 3 1 k2 2k 1
6为定值。
故 AM AN 是定值,且为 6。
3
(六)不等式
1.重视不等式建模思想,重视不等式应用。 包括:①建立不等模型,解不等式(组); ②建立函数式求最值 ③线性规划问题。
2.解不等式的核心问题是不等式的同解变形, 不等式的性质是不等式变形的理论依据。
例6. 若不等式mx2+mx+2>0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 试确定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1)当m≠0时,mx2+mx+2>0对于一切实 数恒x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m m 0,28m0解0得 m8.
B x x2 2ax a 0.若 B A ,求实数 a 的
取值范围.
解: A=1,2 ①若 B ,则△<0,得 0< a <1
f 1 0
②令
f
x
x2
2ax
a
,则
f
2
0
1 a 2
得: a 1
综上: a 的取值范围是
0< a ≤1
1.研究集合问题,审题是要弄清楚集合的元素指
什 么 , 如 集 合 y y 2x 1 、 x y 2x 1 与 集 合
x, y y 2x 1的区别。
2. A B的关系中,应注意 A 的讨论。常用的等 价形式有:
A B AB A AB B。
解:(1)由
f
'
1
0
a
1 2
,验证
x
1是极值点;
(2) f ' x x 1x 1x 2 易知函数在
,1, 1,1 1,2 2,
所以,函数有极大值 f 1 5 , f 2 8 ,
12
3
y
有极小值
f
解:①若直线 l1 的斜率不存在, 即直线是 x 1,符合题意。
②若直线l1 斜率存在,设直线 l1 为 y k(x 1), 即 kx y k 0 。由题意知,圆心 (3,4) 到已知
直线l1 的距离等于半径
2,即:
3k 4 k k2 1
2,
解之得
k
3 4
所求直线方程是 x 1, 3x 4y 3 0
(2)法一:由题知,可设直线 l1 方程为 kx y k 0
由
x 2y kx y
20 l 0
得
N
(
2k 2K
2 1
,
3k 2K
) 1
y kx k
又直线
CM
与
l1
垂直,由
y
4
1 k
(
x
3)
得
M
(
k
2
4k 1 k2
3
,
4k 1
则它的通项公式 an
解:当 n 2时, an Sn Sn1 4n 5
当 n 1时, a1 0
0, n 1
所以 an 4n 5, n 2
(四)向量
向量作为一项工具将广泛应用于高中 各个学科当中.特别是与解析几何、函数、 立体几何的有机结合将成为一种趋势,向 量将不再停留在问题的表述语言水平上, 其综合性程度将会逐渐增强.向量和平面几 何结合将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亮点.
PBAD 平 平面 面AABB CCPDDABD
D AC平面PA C平 ,面 PAPAC
ACPAA
C
BD平面PAC平面PA平 C 面P。 B
BD平面PBD
(九)导数
1.会用定义、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法 则和四则运算法则求导。
2.利用导数知识研究函数的性质,主 要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及最值。
(2)当m=0时,原不等式为2>0,显然对一切实数 x
恒成立. 综合(1)、(2)可得,当0≤m<8时,对一切实 数x不等式恒成立.
(七)解析几何
直线与圆部分常考:倾角与斜率, 切线与导数,平行与垂直,距离与夹角, 线性规划,对称问题。
圆方程部分的试题注重结合与圆相 关的平面几何知识,注重直线与圆的位 置关系。
解 (1)由f(x-3)=f(5-x)可知,
函数f(x)的对称轴为直线x=1,
即 b 1.
①
2a
又方程f(x)=x有等根.即ax2+(b-1)x=0.
所以b-1=0,故b=1.
代入①可得 a 1 .
2
所以 f(x)1x2 x.
2
(2)f(x)1x2 x1(x1)2 11,
3.以多面体和旋转体为载体考察直 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证明和数量关系 的计算。
立体几何中“转化思想”
面面关系
线面关系
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垂直
线面垂直
线线关系
线线平行 线线垂直
例8.已知直线PA垂直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 面,A为垂足。
求证:平面PAC平面PBD。
P
A
O
B
证明:正方形ABCD中C,ABD
例2.已知二次函数 fxa2xbx(a,b为常数且
a≠0)满足条件f(x-3)=f(5-x),且方程f(x)=x有 等根. (1)求f(x)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实数m,n (m<n)使f(x)的定义域 和值域分别为[m,n]和[3m,3n].如果存在, 求出m,n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三角函数的求值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给角求 值、给值求值、给值求角。
2.重视函数图象在解题中的应用,如图象的对 称轴、对称中心的问题。
3.善于将三角问题代数化。对于三角函数的值 域、最值问题,除了借助三角函数的图象、性 质外,代数化也是值得重视的一种思想,如通 过整体代换将三角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二次 分式函数、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等。
OB OC
2
法二:令 OA t,t 0,2,则 2t2 t 2t 12 2 2
(五)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初等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复习 中,一方面应深刻理解三角函数中数与形的 内在联系,掌握互换的方法,另一方面在三 角函数式的化简、计算、证明中应注意公式 变形的特性。
例 9. 已知函数 在区间 f x 1 x4 2 x3 ax2 2x 2 43
1,1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 1,2 上单调递增.
(1)求实数 a 的值;
(2)若关于 x 的方程 f 2x m 有三个不同的 实数解,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 y log 2 f x p的图像与 x 轴无交 点,求实数 p 的取值范围.
2
2
22
3n1,mn11,
2
6
∴函数f(x)在[m,n]上单调递增.
假设存在实数m,n (m<n)使f(x)的定义
域和值域分别为[m,n]和[3m,3n],则
f (m) 3m,
有
f
(n)
3n,
即m,n是方程f(x)=3x的两根.
由f(x)=3x,得x1=-4,x2=0. 所以m=-4,n=0.
高三数学知识点复习课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何 洁
一 、2010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建议 (一)认真研读考纲,把握复习方向 (二)深入研究考题,积累解题经验 (三)夯实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能 (四)分析试卷特征,掌握命题规律 (五)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应试技巧
二.重点章节的复习再建议
(一)集合、简易逻辑
4.代数问题的三角化也是值得重视的一种思想 方法。
例
5.若 sin
4 7
3,
c
os
11 14
,
且、 均为锐角,则
。
解:∵ 、
均为锐角, sin
4 7
3,cos 11
14
∴ cos 1 ,sin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