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练习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篇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3)含答案13、在某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

将此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消失了。

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14.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现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⑵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

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

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A、金属镁B、氯化钾c、氢氧化钠D、硫酸铜(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一、实验室制取物质的探究1、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

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

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____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 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 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1)当然A 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 (2)装置B 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______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 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 ②原因二:反应C+2CuO 2Cu+CO 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 ③原因三:……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4含答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4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42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已知:白磷在40℃就能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燃烧产物一样。

实验步骤:Ⅰ.实验前,将注射器活塞从40mL刻度处推至3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水。

若活塞仍能返回至40mL刻度处,说明。

Ⅱ.将足量的白磷放入试管中,将40mL水装入注射器中。

Ⅲ.将试管放入盛有生石灰的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适量的水,观察到白磷燃烧,说明生石灰与水反应会(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Ⅳ.待白磷熄灭,冷却,读出活塞的刻度。

(1)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白磷一定要足量的原因是。

(2)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最终活塞停止在mL附近。

(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寨(填字母)。

A.向左移B.向右移C.先向左移,再向右移D.先向右移,再向左移2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展开探究。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1、图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实验改进】甲同学认为误差主要是由实验装置造成的,于是改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

(1)按图2装置实验,实验开始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实验中燃烧匙内盛放红磷的量必须。

(2)按图3装置实验,点燃红磷的方式不同于图1,而是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与图2装置相比,图3装置的优点是。

【提出问题】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得的氧气含量约为14%.为什么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呢?【查阅资料】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

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实验探究】乙同学利用图4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

图5是用该装置测得的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复习测试(实验探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复习测试(实验探究)

九年级化学复习测试(实验探究)班级: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1.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目的方案 A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CuO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KCl 中混有的少量KClO 3 取样,加二氧化锰,充分加热C 鉴别化肥NH 4Cl 和(NH 4)2SO 4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D除去N 2中混有的少量O 2通过灼热的铜网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3.下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③④⑤ 4.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达到初步提纯的目的B .用KClO 3制氧气通常加入MnO 2作催化剂C .氢气可以燃烧,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D .配制50克5%的NaCl 溶液时,把称好的固体倒入到量好水的量筒中进行溶解 5.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6.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的炭黑B .用洁净的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C .用两杯等体积的水比较报纸与保鲜膜的透气性D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得纯净水 7.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洗涤剂去除油污B.用白酒去除水垢C.用小苏打发酵面粉D.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稀盐酸和BaCl 2溶液检验Na 2SO 4溶液中是否含有H 2SO 4B.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CaCl 2溶液C.用足量NaOH 溶液除去CO 2气体中的少量HCI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Na 2CO 3溶液中是否含有K 2CO 3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MnO 2固体中的KCl,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鉴别化肥氯化铵和硝酸钾,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C.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称取5.0g 氯化钠,加入50.0g 水使之溶解D.鉴定本地雨水是否为酸雨,用pH 计测定雨水的pH 值 二.填空题10.用化学符号填空(1)三个硫酸根离子 (2)氖气 (3)17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5)碱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11.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一条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目。

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系统复习专题七 实验探究题(Ⅰ)

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系统复习专题七 实验探究题(Ⅰ)
吸入25 mL稀硫酸。
Ⅲ. 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
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
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下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200 400 515
x
525
(1)上表中的数据x=_5_2_0_。
【评价反思】(1)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小艳的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 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稀__盐__酸__和__氯__化__钠__都__能__与__硝__酸__银__反__应__生__ _成__氯__化__银__白__色__沉__淀__。 (2)小平的实验中强调“溶液pH≤7”而不是“溶液pH减小”作为判断二 者发生化学反应的理由是_溶__液__p_H__减__小__,__可__能__是__由__于__加__入__稀__盐__酸__后__氢__氧__ _化__钠__溶__液__浓__度__变__小__,__碱__性__减__弱__;__溶__液__p_H_<__7_,__说__明__溶__液__显__酸__性__,__或__溶__液__ _p_H_=__7_,__说__明__溶__液__显__中__性__,__可__证__明__反__应__发__生__,__氢__氧__化__钠__消__失___。
金属的形状
收集50mL氢气 所需时间/s
粉状
60
片状
120
片状
102
片状
110
(1)要比较金属的形状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①__③____。 (2)通过对比实验②③,可得出的结论是_其__他__条__件__一__定__时__,__镁__与__酸__的__反___ _应__速__率__比__铁__快__。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一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B中盛放溶液。

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步实验目的是小丽认为:通常状态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试验,分别量取50mL 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二.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无色气体。

某同学想知道稀盐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Cl-)能使碳酸钙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完成这次探宄话动。

(1) 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通过实验①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钙并产生无色气体,还需要进行实验③和④:在③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④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的探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猜想二:铁>铜>锰;猜想三:。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一般)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一般)练习题(含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1.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中,发现最终生成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外,还有气体生成.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一)生成气体可能是H2、HCl、NH3中的一种或几种.【查阅资料】①浓硫酸既可吸收水,也可吸收氨气②NH3+HCl NH4Cl;③2NH3+3CuO △ 3Cu+N2+3H2O④H2+CuO △ Cu + H2O【实验探究】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如右装置:(各步反应均完全)① A装置中出现红色,证明有_________;② A、B实验装置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调,理由是_________;③ C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_,证明有H2.【反思与评价】他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你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查阅资料】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受热会分解,生成MgO和HCl。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灰白色固体样品,充分加热,得到4g白色固体和3.65g气体.【结论】x∶z =_________,所得碱式氯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也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资料在线】Ⅰ.金属钙的活动性很强,遇水立刻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产生一种气体。

Ⅱ.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Ⅲ.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的方法可制得氢化钙。

Ⅳ.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吸水后会变蓝。

Ⅴ.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都可以吸收水分。

【探究一:定性分析】(1)对于“金属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如下猜想:甲:氧气,乙:氢气你支持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C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练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练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实验探究一选择题1.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 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错误的是()A. 对比①③, 温度越高, 反应速率越快B. 对比②③, 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 反应速率越慢C. 对比③④, 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D.对比①②③④, ④的反应速率最慢2.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3.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4.如图所示, 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 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 a, b为止水夹, 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 充分燃烧后, 恢复至室温, 同时打开a、b, 则烧杯中的水()A.进入甲瓶B.进入乙瓶C.同时进入甲乙两瓶D.无法判断5.如图的锥形瓶内是空气, 试管中盛有部分水, 现向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 会使U形管内b处的液面高于a处的液面, 则该物质不可能是()(注: 生石灰、NaOH遇水、浓硫酸稀释都会放出大量热;NaCl溶于水不会放出热量)A.氯化钠B.浓硫酸C.生石灰D.氢氧化钠固体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多个实验(氨气、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其中对相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有()①若分液漏斗中装蒸馏水, 烧瓶中放足量的细铁丝, 则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②若分液漏斗中装滴有石蕊试液的足量水, 烧瓶中充满HCl, 烧杯中盛放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则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与盐酸反应③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烧瓶中充满CO2, 烧杯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则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与CO2反应④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水, 烧瓶中充满NH3, 烧杯中盛放无色酚酞试液, 则可证明NH3的水溶液显碱性⑤若分液漏斗中装稀盐酸, 烧瓶中装石灰石, 烧杯中盛放紫色石蕊试液, 则可证明CO2气体显酸性⑥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稀硫酸, 烧瓶中装铁片, 烧杯中盛放足量水, 则可证明H2是难溶于水的气体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M中盛放硫酸, N中隔板上放大理石, 可以制二氧化碳B.关闭弹簧夹, 在M中不断加水, 水面不断下降, 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D.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体8.如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止水夹a、b, 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 水被压入上瓶B.取用气体时, 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 、b, 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排出C.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后, 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D.该装置也可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二非选择题1. 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Cu、Al、Ag的活动性顺序时, 做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 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05 实验探究题(20题)(人教版)(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05  实验探究题(2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5 实验探究题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 __。

(2)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C 和D 都可以收集O 2,选择D 装置的优点_____。

(3)E 装置中水的作用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 ;(3)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解析】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装置A 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采用的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和D 都可以收集O 2,D 装置是排水法,选择D 装置的优点是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E 装置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3)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2.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

(1)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取O 2。

能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的事例有_______(写一点即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某些空气净化剂含超氧化钾,其净化原理为:222324KO 2CO 2K CO 3O +=+。

该方法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1)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或食物在空气中腐败等;合理即可);(2)BC 或BE ; 过氧化氢=====MnO 2 水+氧气 ;(3)酒精灯;9. 9 ;(4)气体不纯【解析】(1)人和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食物在空气中腐败都说明空气中有氧气,故填: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或食物在空气中腐败等;合理即可)。

九年级第二单元化学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第二单元化学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第二单元化学实验探究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1)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甲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乙同学用图1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种即可):_________.(3)丙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1/5.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6)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_________.2.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1)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_________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_________而生成了固态的_________,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③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他依据的实验原理可能是_________.①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________.②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_________.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之后,产生了灵感,设计了如下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与事实】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留有30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团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实验中观察到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问题探究】明明与兰兰做这个实验时,结果与理论值都有较大差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写出2种可能)4.(7分)图1A是课本上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某同学在此原理上进行了改进,如图1B和1C.(1)该实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小组按A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实验前瓶中空气体积的,你认为一定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填序号).①燃烧匙中的红磷放少了②橡皮管上的弹簧夹没有夹紧③集气瓶口上的瓶塞没有塞紧④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⑤把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2)图1B中气球的作用是.(3)图1C中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该实验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经典实验探究题练习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经典实验探究题练习
பைடு நூலகம்4.课外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铁与氧气的反应.
(提出问题)铁丝燃烧时为什么会有“火星四射”的现象?
(查阅资料)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有关.
(进行实验)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
现象
解释与结论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
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的火星四射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经典实验探究题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科学探究题
1.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 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4)通过比较发现,小明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差距,你认为引起本实验的误差还有什么因素?请你再探究一种因素即可________.
2.由于 能作 溶液分解的催化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其他一些金属氧化物是否也可以作 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细小的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速率很慢
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上述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____,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科学探究题1.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科发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内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提出猜想】小科在老师指导下,猜想灰白色沉淀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①镁;①氯化镁;①氢氧化镁;①碱式氯化镁[Mg(OH)Cl]。

老师肯定了小科的猜想,并鼓励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一:将上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灰白色滤渣;步骤二: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步骤三:取少量灰白色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无其他现象;步骤四:将剩余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

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分析及结论】(1)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因为。

(2)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步骤四中将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是为了。

(4)根据实验探究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

【实验思考】实验后小科继续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的碱式氯化镁(Mg(OH)Cl)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氢气体和一种氧化物。

小科于是把灰白色沉淀放进试管进行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石蕊试纸,则小科会看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联系生活实际作了如下探究:①.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烧杯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和澄清石灰水,并罩上一玻璃杯。

(1)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火焰熄灭,且。

(2)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①.小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产生了兴趣,并做了如下实验。

(3)将鳔浸在水里剪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他立即用法收集到了甲、乙、丙三瓶气体(连续多次操作)。

(4)将点燃的红磷迅速放入甲瓶中(装置如图2所示),等装置冷却后松开夹子,流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4;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

初三化学探究性试题习题

初三化学探究性试题习题

一、物质成分的探究例1: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

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

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 CO3、灰份;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OH、KOH、Na2CO3、CaCO3、灰份。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问题与讨论】(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用。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写化学式)。

(3)请写出步骤中发生的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是正确的,其理由是例2:小云同学对烧煮食物的某种固体酒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提出问题】:固体酒精是固态的酒精吗?【查阅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2H6O,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得出结论】:小云认为固体酒精不是固态的酒精,她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Ⅰ】:取少量固体酒精置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白色固体。

【提出新问题】:白色固体究竟是什么呢?【查阅资料二】:由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作为凝固剂,酒精填充在硬脂酸钠骨架间隙中,即可得到固体酒精。

固体酒精在较高的温度下燃烧时,硬脂酸钠可完全转化为硬脂酸和氢氧化钠,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Ⅱ】: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用铂丝蘸取该固体在酒精灯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固体中含有Na+。

②将该固体置于足量蒸馏水中。

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可溶于水。

③取少量①所得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

溶液变蓝。

溶液为碱性。

④(此格不必填写)实验结论:小云认为该白色固体为 。

【联想与解释】小云联想到老师用玻璃导管将纯净的氢气导出并点燃时,燃烧火焰为黄色,其原因可能是: 。

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实验与探究题)

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实验与探究题)

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实验与探究题)1.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2)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色。

实验 2 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请回答:①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 (写化学式);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A B C D(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2)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混有一氧化碳.(3)如果混合气体中混有一氧化碳,为了保护环境,应在D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⑴〖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⑵〖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

⑷〖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⑸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某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以验证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确实是铜与氧化合生成的CuO,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2)为进一步证明步骤二铜片表面黑色物质的元素组成,他们选用了以下装置继续进行实验:A B Ca.甲同学向A 装置中通入纯净的H 2,为检验反应产物,A 的右边应连接上面的装置 (填番号),所选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 。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探究题(新)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探究题(新)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探究题(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三位同学进行了三个实验,以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实验一是点燃镁条,在反应结束后称量生成物的质量;实验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观察到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再称量混合液的质量;实验三是将稀盐酸和大理石混合,等待反应结束后称量混合液的质量。

实验数据表明,在这三个实验中,前后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即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选用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

另外,如果实验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需要选择其中一个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写出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燃烧条件的探究三个对比实验探究了物质燃烧的条件。

实验一点燃小木条,实验二点燃小煤块,实验三罩在玻璃杯中的蜡烛。

实验结果表明,物质燃烧要具有一定的温度、氧气和可燃物质,否则不能燃烧。

同时,点燃小木条和小煤块所需的条件不同,小煤块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点燃。

因此,物质燃烧还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

三、催化剂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了氧化铝是否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少量氧化铝后,木条可以复燃,说明氧化铝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这个结果与他们的猜想相符。

Al2O3 XXX hydrogen peroxide。

which XXX(5) [n and Improvement] After n。

some students believe that only the above two pieces of XXX Al2O3 XXX:XXX 3:Purpose] XXX.re] ① Accurately weigh the mass m1 of a small amount ofAl2O3.① Complete Experiment 2.① After the n is over。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大全)(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大全)(含(答案))

A B CNaOH是否发生反应。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

改进装A B C。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V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现象为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甲同学认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于是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2)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3)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33.(6分)小明看到一则新闻: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

对此现象【提出问题】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A B C图-12通过实验发现:铁锈蚀是铁与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3实验结论及解释过氧化钠燃着木条N2)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的变化是过氧化钠水A B C)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A B C D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33.(7分)【实验一】(1)CO 2 (2)澄清石灰水【实验二】(1)200 mL (2)防止二氧化碳溶解在B 装置的水中(3)依据化学方程式,一包“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反应物(柠檬酸和小苏打)的量有关,与温度无关 (2分)(4)不断摇动两套装置中的锥形瓶A ,继续收集气体并测量体积 2\33.【反思与改进】SO 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方案一:10 mL 水和10 mL 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将200 mL 的SO ..2.完全吸收....d 方案二:有水倒吸入集气瓶,会使余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 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 中 3\4\33.(1)H 2SO 4(4)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6)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合理给分)(7)B 中的溶液褪色,C 中的溶液不褪色,D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练习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练习

先找到有电信热点的地方,打开无线网属性搜索无线网络, 找到Chinanet 连接它,然后打开一个网页就会进入中国电信WIFI页面,输入手机号码并获得短信密码~输入密码~登陆~OK 注意:登陆后电信页面不能关闭~要上网请重新打开一个页面。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练习(含答案)1.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字母)A.碳酸氢铵[NH4HCO3] B.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磷矿粉[Ca3(P04)2]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作用。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I.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Ⅱ.SO2+2NaHCO3==Na2SO3+H2O+2CO2Ⅲ.SO2+2Na0H==NaSO3+H2O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答案。

(1)①A ②不能;二者混合使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2)①光合②甲;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SO2与NaHCO3能反应,不但能除去SO2,而且还能增加C02的含量2.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练习
1.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字母)
A.碳酸氢铵[NH4HCO3] B.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磷矿粉[Ca3(P04)2]
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
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作用。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I.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Ⅱ.SO2+2NaHCO3==Na2SO3+H2O+2CO2
Ⅲ.SO2+2Na0H==NaSO3+H2O
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
上述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
答案。

(1)①A ②不能;二者混合使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①光合②甲;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SO2与NaHCO3
能反应,不但能除去SO2,而且还能增加C02的含量
2.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2不存在的实验。

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实验一:
(1)氧气(或02)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a2C03.取少量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没有CO32-存在.
(2)碱:2Na2O2+2H2O==4NaOH+O2↑
3.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再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1)[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2)[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4)[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2O3(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

[讨论]如果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Al2O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答案.(3)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二:加入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
(5)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干燥
(6)Al2O3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4.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

(2)[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对实验作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图如下)。

请你完成下表:
(3)[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认假设3成立。

(4)[反思与评价]
①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实验时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

③从环保角度看,上面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5)[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A.硝酸铜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亚铁溶液
答案.(1)铜粉和氧化铁粉的混合物
(2)
(4)①3CO+Fe2O3 2Fe+3CO2
②防止加热时硬质玻璃管发生爆炸
③在b处用酒精灯点燃,或用塑料袋(气球)收集
(5)ABC
5.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乙酸(CH3C00H)又名醋酸,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有机酸。

乙酸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

乙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1)请你就乙酸的化学性质提出一个探究问题:
(2)根据你提出的问题,设计探究方案,并完成下表:
答案(1)乙酸能否与比较活泼的金属反应
6.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

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

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
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

你认为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化学方程式为
(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①废弃定影液立金属混合物+溶液A
②金属混合物 Ag+溶液B
请回答:操作a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

答案.(2)①乙铁粉和银粉能分离,(而铜粉和银粉不能分离)或过量的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最后得不到纯净的银或过量的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而除去或铁粉比铜粉更易被除去
2AgNO3+Fe=Fe(NO3)2+2Ag
②(稀)盐酸(或稀硫酸)
Fe+2HCl==FeCl2+H2↑ (或Fe+H2SO4==FeSO4+H2↑)
(3)过滤漏斗FeCl2(或FeSO4)
(4)用磁铁接触,看银粉是否被磁铁吸引或取少量固体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看是否有气泡放出
7.“京都议定书”是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制定的国际公约。

某研究小组为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用50 mL注射器吸取红色含酚酞的稀氨水(氨水是一种碱,具有碱的性质)10 ml并密封,然后在下列地点分别抽取空气到50 ml刻度处,堵住注射器吸入口,振荡后,将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

重复上述操作若干次(n),直至注射器内溶液的红色褪去。

记录数据如下表:
(1)已知抽气次数与CO2的含量(体积)成反比,请计算并填写上表的①②两个空格。

(2)这个实验中使红色褪去的化学原理是:。

(3)请提出—个能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防止温室效应的可行措施:。

答案.(1)①O.045%;②0.060%.
(2)二氧化碳与碱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减弱,至接近中性时,使酚酞褪色
(3)答案举例: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类:使用H2等新能源;控制汽车增长等
②增加二氧化碳消耗类:植树造林;设法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等。

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的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见
装置A),并轻轻振荡试管。

①描述产生的现象:。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Na0H溶液滴入
烧瓶,并轻轻振荡,系在导气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1)①试管中液面上升,溶液变红②CO2+H2O=H2CO3 (2)CO2+2NaOH=Na2CO3+H2O,CO2被吸收烧瓶中压强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