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偃龙荥巩煤田二1煤层的沉积模式和聚煤特征
李岗煤矿区二1煤层煤质特征及沉积环境浅析
李岗煤矿区二1煤层煤质特征及沉积环境浅析何伟民【摘要】通过对李岗煤矿区二1煤层煤质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二1煤层的宏观煤岩成分以亮煤和镜煤为主,暗煤次之;显微煤岩组分有机质以镜质组为主,无机质以黏土类为主;灰分产率多在11.00%~15.00%之间,硫质量分数小于0.5%,磷质量分数平均0.059%,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平均32.24 MJ/kg;二1煤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7.00%~10.62%,黏结指数为0,胶质层最大厚度为0,属特低硫、中磷、低灰、特高热值的无烟煤.【期刊名称】《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二1煤层;煤质特征;沉积环境;李岗煤矿区【作者】何伟民【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 4514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截止2016年年底,河南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达919.71亿t,其中新密市境内煤炭资源总量为288 197.94万t,探明煤炭储量75 423万t,可采储量21 049.52万t。
新密市最大的煤矿有:和成煤矿、大磨岭煤矿、崔岗井田及丰祥煤矿等,大部分矿井均开采山西组二1煤层,东南部和东北部个别煤矿开采七4煤层。
1 矿区背景新密煤田属华北地层豫西分区之嵩箕小区,李岗煤矿区位于新密煤田的东部。
地理位置处于郑州市西南约32 km,西距新密市区约15 km。
东西平均长约4.6 km,南北宽约4.9 km,面积约22.54 km2。
在地质单元上位于五指岭—白寨背斜东端的南翼,荟萃山—风后岭背斜的北翼。
区内除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及上统石千峰组(P2sh)地层局部出露外,其余地层均被新近系地层覆盖。
区内岩浆岩不发育。
区内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区,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标高149~284 m。
2 煤层特征矿区内含煤岩系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及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含煤地层平均总厚度730.17 m,分为九个煤组,含煤12层。
浅析河南省荥巩煤田煤厚变化成因
岩层 而不 断煤 , 其下 隐伏 有断 裂构 造 ( 1 。 图 )
2 煤 厚 变 化
二 层在 横 向 上 属 普 遍 发 育 的 可 采 煤 层 , 煤 平 均 2 8 但 煤层 厚度 变化 较 大 , . 4m, 0~1 3 的薄 煤 .0 m 层 点 和 13 . 1~3 5 的 中厚 点 约 占 7 % , . 1~ .0 m 3 35 5 O 的厚煤 点约 占 1 % , 于 5m 的特厚 点约 占 . 0m 0 大 1 % , 主要 为 0~ . 0 I 的 薄一 中厚 煤 层 点 。共 7 故 3 5 l l 有 7个 不可 采带 , 中 2个 为 多 点 组 成 , 积 较 大 , 其 面 其 余 5个 由孤立 点形 成 。特 厚 点 分 布 于 浅 部 , 不 距
0 0 0 3 夹 矸 岩 性 为 炭 质 泥 岩 或 泥 岩 。 . 3~ .9 m,
可采 点 相 距 较 近 。二 . 层 厚 度 沿 倾 向 有 一 定 起 煤 伏 , 向北 部 相 对变 薄 ( 2 , 走 向变 化 较 大 , 且 图 )沿 中 部较 薄 ( 3 。另据 钻孔 统 计 资料 ,0线 以西 平 均 图 ) 5 煤厚 3 1 5 . 2m,0~10线 问平 均煤 厚 2 6 10线 0 .0 m,0 以东平 均煤 厚 2 7 总 体变 化 趋势 为 东 部 和西 部 . 0m, 较厚 , 中部相对 较薄 。
于 焦作 矿业 学 院 , 事 科 研 、 质 与 勘 探 工 作 。 从 地
20 7 0
-
0 -0 5 93 煤厚变化成源自因 ._ ,一 。 … 一 ・
29 ・
维普资讯
20 年第 3 07 期
荥巩煤田二1煤层煤层气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本区的二。煤层在构造应 力作用下,遭受了强烈的破坏,进而使煤层的渗透性 降低,积蓄了大量的煤层气,形成了中部的高压煤层 气带。 3.2等温吸附特征
第21卷6期 2009年6月
d文oi章:1编0.号39:69,16j.74i—ssn1.8106374(—20180093).0260-090.0036蜥.009
中国煤炭地质
COAL GEOLOGY OF CHINA
V01.2l No.6 Jun. 2009
荥巩煤田二,煤层煤层气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荥巩煤田地质区划上位于荥密背斜北翼,基本 构造形态为地层走向近EW,倾向N200E左右,倾角 50-250的单斜构造;构造特征以断层为主,按其展布 方向,大致可分为近EW向、NE向和NW向三组,其 中近EW向断层最为发育.构成煤田的基本构造格 架,区内在黄庄、徐庄、计河井田和三李勘探区的中 浅部还普遍发育徐庄滑动构造,从而使煤层变浅闭。
本区二。煤为构造煤,其内生裂隙(割理)不发
万方数据
图1荥巩煤田二,煤层煤层气地质单元分区图 Figure 1 No.Ⅱ一l coal seanl CBM geological zoning
中国煤炭地质
第2l卷
育,镜质体最大反射率尺。.。为4.92%,为高变质无 烟煤。在显微煤岩组分中镜质组含量约占有机组分 的83.66%.无机组分占11.34%E3]。
Abstract:After synthetically analyzed large amount drilling data and measured data from active mines,basically find out the No.II一1 coal seam CBM content distributing pattern of increasing from west to east,shallow to deep in the Xinggong coalfield.Based on changes in CBM content and differences in geological setting,divided the coalfield into four CBM geological units.Considered that the surrounding rock,coal seam thickness,buried depth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ar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to CBM hosting pattern, and their superimposing effects have increased complexity and heterogeneity of CBM hosting.On these grounds,CBM bonanza and escaping zones in Xinggong coalfield confirmed. Keywords:No.II一1 coal seam;CBM;hosting pattern;Xinggong coalfield
偃龙矿区“三软”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研究
工作 面 下 端 头 工 作面 下部
1 9 81 91 .
19 O 6 3.6
08 .7
07 . 6.
2 7 1 01 . 2
0.2 9
煤壁的片帮及 前端顶板的维护 ,增大接 顶面积 , 增强顶 、 帮稳定性 。 ② 支 架 后 尾 梁 低 , 间 较 小 , 插 板 空 后
表 1支架循环 末阻力分布统计表
较 小 , 利 于控 制 煤壁 片 帮 。 不 改 进 :针 对 这 一 问 题 ,将 规 格 为 4 0× 5 m( ×长 ) 支 架 护 帮 板 改 5 90m 宽 的 造 为 7 0 5 m( ×长 ) 护 帮 板 , 5 ×110m 宽 的 采用增 加前探 支架间装置 ,有利于 防止
工作 面 上 部
工作 面 上 端 头 1 9 1 5 .1 # 1 8 17
08 1 5 .1 .4 8 17
08 . 4
注 : 率 为 平 均 工 作 阻 力除 以 额 定 工 作 阻 力 的 比 值 。 比
4 工作面两巷 围岩变形特征
在 工 作 面 两 巷 观测 研 究 巷 道 围岩变 形 ,其 目的 是弄 清巷道表面位移 随时间及距 工作 面距离的变化规律 , 分 析 工作 面前 方 支 承 应 力分 布 规 律 ,从 中找 出巷 道 围 岩移
一
一
] }
I l
/
=工 ̄ J作二二 2 : 。页 0 二 1 面 . !
0 皮 带 集 中 巷 1
图 1 2 0 工 作 面 巷 道 布 置 平 剖 面 图 21
作者简 介 : 小磊 ( 9 2 , , 南新安 县 人 , 理 工程 师 ,0 6 邓 18 一) 男 河 助 20
河南禹州煤田二1煤层沉积环境聚煤特征及煤质分析
关键词:二 煤层;沉积环境 ;聚煤特征 ;煤质分析 ;禹州煤田
禹州煤 田处于豫西 伏牛 山余脉 与华北 平原接壤 地带 “ 。 上部灰岩段不稳定 ,在断面上呈透镜状 ,宽不 足 1 m,下部为含砾的粗粒石英砂岩 ,向上变细为中粒 ,顶 随着近几年在禹州 向斜核部及东部的地质勘查 ,在 - 6 0 0 k m 以深发现的煤炭储量大于 3 0亿 t ,其中向斜北翼的葡 部为细粒 ,具大型交错层理 ,厚度不足 1 0 m,在空间上 萄 寺一 扒 村 详查 矿 区提 交 资 源量 5 亿 t ,西 南 翼 的方 山 呈长 条 带 状 ,显示 为潮 渠 的 沉 积 特征 。 白沙 一 许 昌复 向
1 太原组 的沉 积环境和聚煤特征
1 . 1太原 组的沉积环境
禹州煤田所处 的嵩箕地 区 自奥陶世中期开始进入海 潮下带,为滨海成水、半咸水且富含钙质的沼泽,因此
退期 , 海 平 面下 降 , 使得 该 区隆升 成 隆处于 风化 剥蚀 阶 段 , 形成的薄煤层多为多夹矸、高硫 ( 含量 2 %~6 % ) 、高磷 由于 后 来 的 海 侵 ,海 平 面 上 升 ,使 风 化 的 泥 铁 质 、黏 土 煤 。
矿床地 质 ・ K U A N G C H U A N G D I Z H I
河南禹州煤田二 煤层沉积环境聚煤特征及煤质分析
马红义 董永志 姚健 郝萌 张笑笑
( 河 南省地 质矿产勘 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环境 调查院 ,河南郑州 4 5 0 0 5 3 )
摘要:禹州煤矿区曾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随着近年来的深部勘查工作 ,煤炭找矿成果显著。禹 ・ I ' 1 煤 田二 . 煤层主要产于中二叠世早期山西组,形成于典型的海退潮坪沉积的半闭塞海湾 。煤层具低硫 、低灰 、低磷、煤质好 、厚
河南焦作矿区二_1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
$*/*& .(/( *0/( *,/’ .*/-. *&/(0
,$/0’ ,$/(,(/0( $,/+. .+/*& .-/0. $+/&&
./&( ./’./00 ./.( (/&. (/&( */’.,
0/.. (/+( ./&+ */+’ (/-(/$’ ./&*
’/$( ,/($ $/-& ./+./&.
第 !. 卷 & 期 %""* 年 !% 月
文章编号: !""2B’!..(%""* ) "&B$
!"#$ %&"$"%’ "( !)*+#
CDE-!. 3D-& FGH- %""*
=>?@!"; ! +0,)*A+,6BCDEFG
!三强@田张丽
( 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 河南 郑州
8 !%%@ABCD@ ! C2345EF
,/*, <(.+/% & @7)2;%/,"$ "07)/12()- 6+/A%7 )? 3)4B& C%$$D B+;"-7;"- ,(-%?(%$0(
! !"""#$%&’( # ))*+,-./01
!"#$% & ’(")*+) ,(-(-. "/%" 0%%1 1"/2 3)4&5 6)"$ 7%", 89: 6)-2%-2 1/%0(62%0 /%7+$27
河南偃龙煤田西村矿区煤层地质特征浅析
河南偃龙煤田西村矿区煤层地质特征浅析矿区地处华北地台南缘渑池-确山陷褶断束内、嵩山背斜北翼的偃龙煤田南部东段。
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内的嵩箕小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段和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地层在矿区出露,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二叠系的山西组(即二煤段)含可采煤层(二2、二1煤层)外,其它均不含可采煤层。
标签:构造煤田偃龙1概况矿区位于嵩山山脉的北麓,偃龙煤田东段含煤区,上庄井田、瑶岭井田和铁生沟井田深部,与荥巩煤田以五指岭断层为界。
浅部外围曾有矿井开采二1煤和一1煤层。
1950~1991年间,先后有河南省煤炭工业厅地质队、中南127队、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等地质单位在本区做过煤田地质调查、地质测绘和煤田地质勘查工作。
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上、下石盒子组。
大部分可采煤层为二1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为二2煤层。
2矿区地质2.1地层矿区基岩主要出露在东部和南部,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段和石千峰组平顶山砂岩段、砂泥岩段、泥灰岩段及同生砾岩段、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地层零星出露在区内北东部冲沟内,新近系地层零星出露在矿区北东部山庙下南侧。
第四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地层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北部,全新统在坞罗河、瑶岭河和外河的河床均有分布,覆盖于各不同时代的老地层之上。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共八个煤段,除二叠系的山西组(即二煤段)含可采煤层(二2、二1煤层)外,其它均不含可采煤层。
根据钻孔揭露及区域地层资料,矿区地层由老到新为,寒武系(∈)、奥陶系(O)、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新近系(N)、第四系(Q)。
2.2构造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秦岭—嵩山东西构造带东段,嵩山背斜北翼,箕山—嵩山纬向构造带北部边缘。
含煤地层展布方向基本受其控制。
但由于受中生代晚期的北西向构造(嵩淮弧)的影响和干扰,致使本区地层走向呈北东展布的单斜构造,地层总体走向245~260°,倾向335~350°,倾角一般8°~21°。
浅析荥巩矿区二1煤层厚度变化规律
浅析荥巩矿区二1煤层厚度变化规律【摘要】通过对荥巩矿区主要煤层二1煤层的厚度、稳定性变化进行总结,论证出二1煤层属基本属较稳定型,局部为不稳定型厚煤层。
浅析了二1煤层厚度变化主要影响因素,为以后的生产提供更多依据。
【关键词】荥巩矿区;二1煤层;厚度;变化规律荥巩矿区位于豫西荥阳市和巩义市境内,紧邻经济高速发展的省会郑州市,煤炭资源埋藏较浅,储量较丰富,是河南省重点规划建设开发的主要矿区之一。
隶属于荥阳市、巩义市、新密市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0′~114°00′,北纬30°30′~34°52′。
矿区区范围:西以沙鱼沟断层与偃龙矿区毗邻,东到郑州市小乔村附近与太康隆起边界;南起一1煤层露头,北至二1煤层埋深1500m。
矿区东西走向长50km,南北倾向宽13km,面积约600km2。
矿区主体位于荥阳市、巩义市境内,已经勘查部分分为五个井田,自西向东依次为大峪沟井田、谷山井田、黄庄井田、计河井田、三李井田。
1、煤层发育情况本区含煤地层自下而上有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总厚689m。
共含9个煤段,即太原组为一煤段;山西组为二煤段;下石盒子组包括三、四、五、六煤段;上石盒子组包括七、八、九煤段。
共含煤23层,煤层总厚15.33m,含煤系数2.2%。
其中山西组和太原组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山西组二1煤层厚度0~23.6m,平均4.30m,煤层较稳定,全区可采。
2、二1煤层厚度变化情况二1煤层厚度在走向上自西向东由厚(其中大峪沟井田1207孔,煤厚23.8m 为矿区最厚点)到薄相间出现,全区共出现薄煤带49处,面积12.42km2,最大薄煤带面积约3km2(三李井田)。
矿区二1煤层厚度变化情况见图1。
3、二1煤层稳定性评价矿区浅部各井田二1煤层稳定性见表1。
①二1煤煤厚两极值及平均值:煤厚极小值在浅部五个井田中仅计河最小为0.24m,其余井田都出现孤立零点。
偃龙煤田西村煤构造特征分析
李国敬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Fra bibliotek局第五地质勘查院
河南郑州 4 5 0 0 0 0
【 摘 要l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 , 秦 岭一 嵩山东西构造带东段 , 嵩山 育情况 , 表 1矿区地 层划分及煤段划分简裹 确定 本区构 造复杂 程 背斜北翼 , 箕山一 嵩山纬向构造带北部边缘 。 内含煤地 层为石炭系和二叠 度属 中等。 统 组 段 符 号 系, 共八 个煤段 , 除二 叠系的山西组 ( 即二煤段 ) 含 可采煤 层 ( 二。 、 二 煤 4 . 1 褶曲 : : 层) 外, 其它均不含可采煤层。 含 煤地层展布方向基本受其控制 。 本区 构造 上 庄 向斜 : 由于 受 五 指 F 和 尚沟 组 T 1 h 叠 统 期属燕山期, 其应 力场为南北向挤压 力, 与区域 应力场相吻合。 岭压 扭性断层的 影响 , 产生一 系 刘 家沟 组 T 1 I 【 关 键词l煤田; 构追 ; 西村 箕形 褶 曲。 向斜轴部 出露二叠 系上 统石 千 峰 组 和上 石盒 子 同生砾 岩 段 1 . 引 育 组, 两 翼 出露 石 千 峰 组 和 刘 泥灰 岩段 石 千峰组 砂泥 岩段 P 2 s h 矿 区地处 偃龙 煤田南部 东段 , 区域地 层属华 北地 层区豫西 分 区内 家沟 组 以 下 地 层 。向斜 轴 走 上 的嵩箕 小区 , 太古 宇登 封群 、 古元 古界嵩山群 、 中元 古界 汝 阳群 、 寒武 向北西 , 轴面 倾 向北 东 。 北 东 统 平顶 山砂 岩段 系、 奥 陶系、 石炭 系在矿 区以南广泛 出露 , 二叠系、 三叠 系、 古近系、 新 翼地 层走 向3 1 5 -3 4 5 。 , 倾 向 八煤 段 近 系在 区 内局 部出露 , 第四 系在 区内北部大面 积覆 盖。 其 中石炭 、 二叠 2 2 5 -2 5 5 。 , 倾 角较 陡 , 达 到 上石盒 子 组 P 2 s 叠 七煤段 系是 区内主要的含煤 地 层。 2 0 -7 0 。 , 沿北 庄、老井沟 、 罗 六煤 段 2 . 区域 构造 泉一带倾 角增大 至7 0 -8 0 。 。 系 区域 构 造位 置位于 华北 地 台南缘 渑池 一 确 山陷褶断 束内 , 嵩 山背 西南翼地 层走 向2 4 5 - 2 6 0 。 , 下 下石 盒子 组 五煤 段 四煤 段 P z x 斜 北翼 , 西部 和 北部 地 层走 向一 般为 近东 西 向, 倾 向北 北西 , 倾 角为 倾向3 3 5 -3 5 0 。 , 倾 角较平缓 , 统 1 2 。 -1 8 。 } 东部走 向北 东6 O 。 , 倾向北西, 倾角为1 0 。 - 1 5 。 。 构造以断裂 般为8 。 - 2 1 。 。 三煤 段 为主 , 多呈 高角度 正断层, 按展布方 向可分为北西 、 北东 、 近南北 向和近 4 . 2 断层 山西 组 =煤 段 P l s 东 西向四组 。 矿区 发育北西 、 北东、 南 石 上 太原 组 …煤 段 C 2 t 2 . 1 褶皱 北和近 东西 向断层四组 。 矿区 炭 统 嵩山背斜轴 向近 东西, 核部为震旦纪 以前的古老变质岩系及元古代 东 端和 西 端分 别发 育有北 西 系 下 本溪 组 C 统 = b 的酸性 岩浆岩 体。 其南翼 因受 月湾断 层的强烈破 坏, 地 层残缺 不全。 北 向的五指岭正断层和 嵩山正断 奥 翼 地层 比较完整 , 为震旦纪 至 三叠纪 地层 。 岩层倾向北北 西, 倾角一 般 层 , 两 条断层均为 区域性 大断 陶 中 马家 沟 组 0 系 统 2 m 为1 2 -1 8 。 。 背斜 轴被北西向断层切 割, 发生 水平位 移。 裂。 其 中五指 岭断层走 向北北 2 . 2 断层 西, 倾 向2 2 9 。 左右 , 倾角7 5 。 ( 1 ) 嵩山断层 : 位于 区域 中部, 走 向北西3 1 0 。 , 区域上 被伊河 断层和 左右 , 落差在7 0 0 m。 在上述 两条断裂牵 引作用下, 在断裂两侧 形成 紧密 朝 阳一 首 阳山断层切 断, 倾 向南西 , 正 断层 , 垂直落 差约 2 0 0 - 3 0 0 m。 的 向斜构造 , 并伴生有次级断 裂及缓 倾角滑动构 造。 区内发育断层8 条, 为矿 区 西部 边界 , 北 西 和南 东 方 向延 出区外。 ( 2 ) 五 指岭 断层 : 位 于区 全部为正断层, 其 中落差小于l O O m的断层l 条, 落差在 l O 0 - 2 0 0 m的断 层 域东 部边 缘 , 走 向北西 3 1 0 。 , 倾向南 西, 左行 平推 正断层 , 垂直落 差约 3 条, 落差大于2 0 0 m的断层4 条。 7 0 0 m, 为矿 区东部 边界, 北 西和南 东方 向延出区外。 ( 3 ) 朝阳 一 首阳山断 4 . 3 节理 层: 位于区域北 部, 走 向近 东西 , 西起 平乐镇 , 东止巩 义市, 为区域 东西 矿 区由于受多期构造 运动影 响 , 节 理较发 育, 归纳所测 节理产 状, 向大 断层的一 部分。 倾 向南 南西 , 倾 角约5 5 。 , 长 度大 于3 8 k m, 断 距达 主要 为两组 共轭剪切节 理, 其节理 主要特征 为 : ( 1 ) 最 主要 两组节理 的走 向为南北 向和 近东西 向, 且两 者直交 或近 于直 交。 为同期共 轭 , X型 交 3 0 0 0 m, 为正断层。 该断层应为洛河地堑与邙岭 地垒的边界断层。 叉, 呈棋盘格 状 。 ( 2 ) 节理面 光滑平直 , 倾 角近 于直立 , 局 部 有钙质薄 膜 3 , 地 层 矿 区基岩 主要 出露 在东 部和 南部 , 二叠 系上统 上石 盒子组 上段和 及方解石充填 。 石 千峰 组平顶 山砂岩 段、 砂 泥岩段、 泥灰岩 段及同生砾 岩段、 三叠 系下 5 、 结论 统 刘家沟组 、 和 尚沟组 地层零星出露 在区内北东部及 冲沟内, 新近 系地 综上 所述褶 皱、 断 裂、 节理 及地 层产状等构造 形迹 , 本区构造期 应 其应 力场 为南北 向挤压 力, 与区域应 力场相吻合。 层零星 出露在矿 区北 东部 山庙下 南侧。 第 四系中更新统 上 更新 统地 层 属燕 山期 , 矿 区断层稀少, 落 差不大; 褶 曲平缓 , 地 层倾角一般 8 。 - 2 1 。 , 矿区 主要分布在矿 区的北部, 全 新统在坞 罗河、 瑶岭河 和外河 的河床 均有分 内无岩浆 岩, 未发现 陷落柱构造 , 矿 区构造 复杂程度为 中等。 布, 覆盖干各不同时代的老地 层之上。 矿区内含 煤地 层为 石炭系和二叠 系, 共八个 煤段 , 除二叠系的山西 组( 即二煤 段) 含可采 煤层 ( 二 、 二 煤 层) 外, 其 它均不可采 。 据 钻孔揭 参 考文 献 露及区域地层资料, 矿 区地 层由老 到新见表 l 。 【 1 】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 河南 省区 域 地质志【 M ]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1 9 8 9 . 4 . 构 造 【 2 】 杨孟 达 , 刘新 华, 王 瑛 等. 煤 矿地 质 学【 M 】 . 北 京: 煤 炭工 业 出版 2 0 o o : 1 6 1 — 1 6 4 . 矿 区内构造 形迹 主要形成 于侏 罗一 白垩纪 时期的 燕山运 动, 在 新 社 , 生代构造 运动 中, 铁生 沟井 田在 区域 应力场 的多次转变 过程 中, 使燕 山 [ 5 】 傅 学海, 秦勇等. 煤层 气地质【 M 1 . 北京: 中国矿业 大学出 版 社, 2 0 0 8 , 1 — 期形成 的构造形迹 得以改 造, 且受 已有构 造的控制 , 形成 目 前 的构造体 5. 【 4 】 马杏垣 , 索书田, 刘如琦 . 嵩山构造 变形一一 重力构造、 构造 解析【 M 】 . 系。
安阳、鹤壁矿区二1煤层瓦斯赋存及突出的地质因素分析
安阳、鹤壁矿区二1煤层瓦斯赋存及突出的地质因素分析马黎明;张小连;熊亮【摘要】Anyang and Hebi mining areas are important coal production base in north of Henan province,with stabilized coal seam,high⁃quality coal,coal⁃complete and the mining technical conditions is good. Based on abundant historical gas geological data and combined with sufficient practical field work,this paper analyzedⅡ1 coal seam gas occurrence status of mines in Anyang and Hebi of Henan prov⁃ince,analysis the main geological factors of affecting gas occurrence,and assessed the potential risk about coal⁃gas outburst.In the min⁃ing area,Ⅱ1 coal gas weathered zone doesn′t have the danger of coal⁃gas outburst,generally north and south ends don′t have obvious danger.And in central section,generally have the outburst danger.Th rough the research,Ⅱ1 coal seam gas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burial depth ofcoal⁃seam, coal thickness, geological structure, roof⁃floor of coal seam and emission factors. The study about geological factors of Ⅱ1 coal seam gas occurrence and outburst,contribute to 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of gas disasters in mines,and promot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for mines.%安阳、鹤壁矿区是豫北重要煤炭生产基地,煤层稳定,煤质优良,煤种齐全,开采技术条件较好,结合以往大量的瓦斯地质资料,从河南省安、鹤矿区二1煤层瓦斯赋存状况出发,对影响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做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作了评估,认为该矿区二1煤瓦斯风化带不具备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矿区南北两端一般也没有突出的危险性,矿区中部瓦斯带内,一般有突出危险性。
荥巩煤田煤层气控气因素分析及赋存特征研究_杨晓娜
荥巩煤田受构造运动影响,煤层气含量变化大, 自西向东含气量逐渐增加。
根据煤层气含量等值线走向趋势及煤层气富集 特征( 图 3) ,由西向东可将该区划分为 3 个煤层气 地质单元:Ⅰ、Ⅱ、Ⅲ。
图 3 荥巩煤田煤层气含量等值线
(1) Ⅰ单元煤田西部的大峪沟井田分布了吸附
能力极低的超无烟煤因造成二1 煤层渗 透率极低,渗透性差,荥巩二1 煤糜棱煤测试渗透率 仅为(0. 006 ~ 0. 009) × 10 - 3 μm2 。 3. 2. 4 煤层含气性
根据荥巩煤田钻孔资料,二1 煤层气含量变化 为 4. 52 ~ 43. 25 m3 / t,平均为 16. 45 m3 / t,甲烷浓度 在甲烷风化带以下介于 80. 91% ~ 99. 59% 之间,其 平均值为 93. 67% 。煤田西部的金龙井田基本处于 甲烷风化带中,大峪沟井田平均浓度达 86. 59% ,煤 田中部的计河井田、谷山井田以及煤田东部的三李 井田,其甲烷浓度在 94. 50% 以上。
煤层渗透率是衡量煤层气开发难易程度的重要 指标,对于 煤 层 气 的 采 收 率 及 产 量 起 决 定 性 作 用。 煤的渗透性好坏主要取决于外生裂隙的发育程度, 荥巩煤田为地应力松弛区,断裂构造较发育,有利于 外生裂隙的发育,但变质程度高,限制了外生裂隙的 发育。此外,该区煤层受重力滑动构造的强烈挤压 揉搓,煤体结构、构造破坏严重,多以糜棱煤和碎粒
荥巩煤田自东向西发育有徐庄滑动构造、大峪 沟滑动构造等多个滑动构造,滑动构造的形成对煤 层产生了巨大的剪切应力作用,致使煤层在区域挤 压构造背景上的变形进一步加剧,使煤层变浅。如 米河—贾峪滑 动 构 造,由 于 滑 动 强 度 的 差 异,致 使 东、西段煤层赋存好、厚度大,中段则较差,无煤带— 厚煤带—中厚煤带呈规律性分布,恰好与上盘滑移
河南省巩义市二叠系岩石粒度分析及沉积环境探讨
河南省巩义市二叠系岩石粒度分析及沉积环境探讨作者:向传华孙成永魏杰王志强来源:《城市地质》2019年第04期摘要:选取巩义市马岭实测剖面的42个样品进行分析,采用薄片粒度法结合剖面及概率累积曲线图来分析反映该测区地层岩石特征。
同时揭露了石盒子组云盖山段(P1-2sy)、平顶山段(P1-2sp)、孙家沟组一段(P3s1)、孙家沟组二段(P3s2)、孙家沟组三段(T1s3)、刘家沟组(T1l)的地层沉积环境特征。
结果表明:区内经历了从海相到陆相的环境变化,从早二叠世早期的陆表海过渡到早二叠世晚期的滨海沼泽,中二叠世以后形成三角洲沉积环境,在晚二叠世早期形成滨海海滩环境,晚二叠世晚期为近海湖泊沉积环境。
关键词:地质特征;粒度分析;沉积环境;巩义中图分类号:P534.46; ;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03(2019)04-0110-07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uid mechanics properties can be reflected by sediment size 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 kind of important basis for analysis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The total 42 samples for grain size analysis from the Maling measured section in Gongyi are selected to reflect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 and stratum lithology, which are composed of sediment grains from such strata as Yungaishan Member of Shihezi Formation (P1-2sy),Pingdingshan Member of Shihezi Formation (P1-2sp), Member 1 of Sunjiagou Formation(P3s1), Members 2 of Sunjiagou Formation (P3s2), Member 2 of Sunjiagou Formation (T1s3), Liujiagou Formation ( T1l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y area has undergo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from sea to land, i.e., from the early Early Permian epicontinental sea to the late Early Permian coastal marshes; delta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fter Middle Permian; the early Late Permian coastal beach environment; the late Late Permian coastal lak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Keyword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rain size analysi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Gongyi City0 前言河南巩义市二叠系地层岩性复杂,零星出露于中部的大峪沟一带,少量出露于西南部的涉村一带,整合于石炭系之上,包括下二叠统山西组,下-中二叠统石盒子组。
河南省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河南省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摘要:研究区位于河南省主要富铝(粘)土矿成矿带之一“偃(师)巩(县)荥(阳)”成矿带,为新发现的一处超大型隐伏铝土矿床。
通过对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类型及品级等分析研究,分析矿床成因,最终提出找矿标志。
关键词:偃龙煤田铝土矿矿体特征找矿标志1、矿区地质概况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陆块南部,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盆地的东南侧,受秦岭构造带和中国东部构造带明显影响。
属于嵩箕断隆上嵩山背斜北翼,地层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嵩山地层小区,属于偃(师)巩(县)荥(阳)IV级铝土矿成区。
研究区南部有少量寒武系馒头组、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三山子组灰岩、白云岩出露,东部出露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西部新近系中新统洛阳组零星出露,奥陶系、石炭系地层区内无出露,大面积被第四系坡积物、Ⅱ级阶地冲洪积物覆盖。
另外,区内地层受嵩山背斜控制,总体为一向北倾斜的舒缓单斜构造,构造线近东西向展布,地层产状倾向350°~20°,倾角12°~23°,在岩溶漏斗中,本溪组下部地层倾角可达30°~50°。
构造表现形式以断裂作用为主,褶皱作用次之。
区内岩浆活动较弱,局部有岩脉侵入。
区内铝土矿和煤炭资源丰富。
该区铝土矿矿体连续性较好,厚度大、品位高,是河南省主要的富铝土矿成矿带之一。
2、矿床地质特征2.1含铝岩系地质特征据钻孔资料分析:区内含铝岩系形态大体上为层状,局部呈似层状或连续的透镜状,与下伏古岩溶侵蚀面有密切关系,往往在古岩溶坑凹处形成厚度较大的透镜体,而古岩溶坑凹中心向外逐渐变薄,含本溪组矿岩系分层结构明显,,为一套铁铝岩层,铝土矿赋存于含矿岩系的中上部,其上下均为粘土岩,含铁岩石位于下部,与下伏奥陶系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太原组整合接触,厚0. 5~60m ,平均厚约15.18m,由下而上分为5层:(1)铁质粘土岩夹山西式铁矿层:为褐红色铁质粘土岩、含铁绿泥石及褐、赤铁矿组成。
分析偃龙煤田西村煤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分析偃龙煤田西村煤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偃龙煤田南部东段,所处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主要为偃龙煤田岩溶水系统。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是造成矿井底板突水的重要水源之一。
太原组下段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是开采一1煤层顶板主要充水水源之一。
太原组上段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是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二1煤层的主要充水水源为底板石炭系灰岩岩溶裂隙水,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对二1煤开采有一定的影响,断层导水对二1煤层开采有较大的威胁。
标签:煤田构造水文西村1引言矿区位于嵩山背斜的北翼东端,属黄河水系。
所处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主要为偃龙煤田岩溶水系统,岩溶水赋存于寒武系灰岩的岩溶裂隙中,是由嵩山复式背斜北翼地层构成的单斜储水构造。
偃龙岩溶水系统四周边界由断层、地表分水岭组成,均为隔水性质边界。
岩溶水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系统,具有独立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西村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东部的子系统内,根据地层岩性、厚度、含水空间性质及埋藏条件,含水岩组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层。
2矿区水文地质矿区在区域上以嵩山背斜轴为分水岭,成为南部补给边界,深部以伊河断层组成了北(深)部边界,以嵩山断层为西部边界,以五指岭断层为东部边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向斜汇水盆地构造。
区内除南部、东部二叠系、三叠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组出露外,其它含水层均被新近系及第四系覆盖,各含水层水位比毗邻矿区偏高,大气降水为各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来源。
2.1含水层区内主要含水层有马家沟组石灰岩、太原组下段石灰岩、太原组上段石灰岩、山西组中粗粒砂岩、下石盒子组中粗粒砂岩、上石盒子组中粗粒砂岩、石千峰组平顶山中粗粒砂岩、刘家沟组金斗山中粗粒砂岩、第四系砂砾石等含水层。
本文仅对与煤层有影响的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太原组下段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太原组上段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山西组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作主要描述。
陇河煤田安定组沉积特征的探讨
晒于水面之上 。 主 要 分 布 在 各 剖 面 的 中上 部 。( 4 ) 含 砂 屑 微 晶 次 物 。
( 云) 岩 。灰 、 黄 绿、 紫 红色 。具水平及不规则层理 , 含砂屑 晶结
区内砂岩 很少 , 仅采集三个粒度分析样 。黑水寺剖面 的二
构 。岩 石 由 6 5  ̄7 6 %微 ( 泥) 晶方解石 ( 或 白云石) 、 2 0 %微 晶灰 个样品分析结果是 , 概率 曲线 为直线型 , 斜率 7 1 。~7 2 。, Mz 岩( 泥 晶云岩) 砂屑 , 5 %氧化铁、 少量石英陆屑组成。含铁、 钙质 为 2 .3 3 、 3 . 9 7 ( P、 a l 为0 .5 , O .5 5 ,分选性 中等 。S K I 为一 结 核。分布在黑水寺剖面 。 ( 5 ) 微( 粉) 晶云灰岩紫 红、 黄 绿、 灰 0 . 2 、 一0 . 1 1 , 属负偏态。 K G为 1 . 0 6 , 1 , O 7 , 中等尖锐 。 频率 曲线单 色。 具水平及波状层理 。 岩石 由粉 晶方解石和微届 白云石组成 , 含少量氧化铁 , 生属 、 泥质和陆屑 。分布在 黑水寺 、 药阜头剖面 。 峰。 在 S K I . a i 离散 图中落入湖区。综合判别式结果为湖相。 养 马 峪剖 面 一个 样 。概 率 曲线 为似 直 线 型 。下 段含 量
云石 为 主 , 少 量泥 质 ( 1 . 6 ~6 . 8 9 6 ) 及铁质( 1 . 7— 8 . 5 ) , 颗 粒 占 铁 矿 。具 水 平 层理 。分 布 在 各 剖 面 的 顶 , 底部。
浅析荥巩煤田煤层瓦斯地质特征
浅析荥巩煤田煤层瓦斯地质特征
范云霞
【期刊名称】《中州煤炭》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荥巩煤田位于郑州市所辖的荥阳市、巩义市境内.由于该区二1煤层瓦斯含量高,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收集、整理该区大量瓦斯地质资料的
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该区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阐述了影响煤层瓦斯形成、赋存和运移的主要因素.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范云霞
【作者单位】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1
【相关文献】
1.荥巩煤田西段二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J], 刘宏江
2.荥巩煤田与登封煤田二1煤层瓦斯地质特征对比研究 [J], 刁良勋
3.荥巩煤田西部地热开发前景浅析 [J], 米利华
4.荥巩煤田西部地热开发前景浅析 [J], 米利华
5.河南省荥巩煤田大峪沟矿段深部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代耕;李志勇;付永乾;邵卫东;李小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床地质特征
河南省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床地质特征李建全;周红春;曹高社;张清;陈光;陈永才;杨园园【摘要】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赋存于中奥陶统侵蚀面之上的石炭系本溪组中.含矿岩系的厚度及矿体形态受古岩溶面控制,构造对矿体影响较大.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一水硬铝石、高岭石、伊利石等含铝矿物.上部铝质泥岩以高岭石为主,下部铝质泥岩以伊利石为主.铝土矿共生矿产综合开发价值大,伴生矿产有待进一步研究.【期刊名称】《地质与资源》【年(卷),期】2016(025)004【总页数】6页(P345-350)【关键词】铝土矿床;矿体特征;本溪组;偃龙;河南省【作者】李建全;周红春;曹高社;张清;陈光;陈永才;杨园园【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3;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2河南铝土矿分布主要在京广铁矿以西的三门峡-焦作-郑州-平顶山之间的3×104km2的三角地带中.河南省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床属于该三角地带中嵩箕成矿区偃师-巩义-荥阳铝土矿成矿带[1],铝(黏)土矿为赋存于寒武—奥陶系古风化剥蚀面上的一水硬铝石型铝(黏)土矿,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本溪期[2-3].许多研究者对该矿床的夹沟[4-5]、孙破-管茅[6]、焦村[7]等矿段300 m以浅的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和控矿规律等进行了总结,但对400~700 m深部的成矿地质条件没有研究.同时矿区浅部为诸多老煤矿范围区,煤炭资源频临枯竭,为了资源转型和铝资源量的勘探,在本区实施煤下铝(黏)土矿整装勘查项目.经过130余个钻孔的勘查,初步勘查发现铝土矿已达到超大型规模.笔者通过该区的勘查工作和铝土矿成矿地质条件专题研究,对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初步总结.1.1 区域地层本区地层主要为太古宇,元古宇,下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下统,上古生界的石炭系、二叠系,以及中生界三叠系.太古宇和元古宇主要分布在嵩山复背斜的核部,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复背斜的两翼,中新生界分布于断陷盆地中(图1).1.2 区域构造区域造线方向主要呈近东西向,主要褶皱构造有嵩山、箕山复背斜,主要构造断裂有近东西、北西、北东向3组.近东西向构造对区域地形、地层控制明显,北西向断层规模大、延伸远、切割深,使得近东西向构造有明显的错动.1.3 岩浆岩区域上岩浆岩活动微弱,在嵩阳期—燕山期侵入岩(花岗岩)主要出现与嵩山复背斜的核部.2.1 地层矿区位于嵩山背斜北翼上,区内地层受嵩山背斜控制,总体为一向北倾斜的舒缓单斜构造,构造线近东西向展布.地层产状倾向350~20°,倾角12~23°.在岩溶漏斗中,本溪组下部地层倾角可达30~50°.2.1.1 含矿岩系本区铝土矿的含矿岩系主要由铝土矿、黏土矿、硫铁矿组成,厚0.5~57.95 m,一般1~10 m.含矿岩系赋存在上石炭统本溪组(C2b)中,自下而上分3段.下段(C2b1):为铁质页岩,呈紫红、褐黄、灰及深灰色,由铁质、黏土质和砂质组成,局部为泥岩,与黏土矿、铝土矿呈逐渐过渡关系.浅部风化岩石为褐铁页岩、赤铁页岩,页理发育.深部为黄铁、菱铁页岩,泥质结构,常见鲕状黄铁页岩及菱铁矿等,具叶片结构.该段中下部常由深灰、灰黑色鲕状菱铁页岩或灰、浅灰色黄铁页岩组成“山西式”硫铁矿,其厚度0~9.72 m.中段(C2b2):为铝土矿、黏土矿矿层,主要由铝土矿和黏土矿(硬质黏土矿或高铝黏土矿)组成,局部夹黏土矿级外品、黏土页岩或炭质页岩.铝土矿呈灰色、浅灰色,局部为深灰色,碎屑状、豆鲕状、蜂窝状结构,主要矿物为一水硬铝石,其次为高岭石、水云母等,厚度为0.40~28.15 m,平均为2.95 m,呈似层状、透镜状,在溶斗中常呈洼斗状产出.黏土矿呈深灰—灰黑色,硬而脆,具贝壳状断口,高铝黏土矿常呈致密状或稀豆鲕状结构,多位于铝土矿层的上部或下部,时常呈相变过渡并有相互消长的关系,厚度为0.39~3.92 m,平均为1.30 m.上段(C2b3):一般以黏土页岩为主,有时相变为砂质页岩或炭质页岩.黏土页岩呈浅灰白色,局部深灰色—黑色,偶因铁质污染呈土黄、紫红等杂色,泥质结构,显页理,岩性柔软,易风化破碎,含植物化石和根系化石.矿物成分以水云母为主,次为高岭石及铁质氧化物.厚度一般在1 m至数米之间.2.1.2 含矿岩系的顶底板含矿岩系的底板为中奥陶统峰峰组[1,8],为灰黄色粉晶灰岩、泥晶灰岩、砂屑灰岩夹灰白色白云岩,局部有灰白色方解石细脉,为一套海相的碳酸盐岩组合,其古岩溶特征控制矿体的形态.含矿岩系顶板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与本溪组连续沉积.主要岩性下部为生物碎屑灰岩和中粗粒砂岩,夹薄层泥岩及薄煤层;中、上部为黏土岩、黏土质页岩、砂岩等;顶部为生物碎屑灰岩.厚度28.91~52.46 m,平均39.24 m.2.2 构造矿区内主要构造形式有褶曲、断裂和滑动构造.断裂构造以北西向的走滑(平滑)断层和高角度的伸展型断层为主,次为低角度小规模的挤压断裂.矿区内断裂构造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3组,对铝土矿影响较大的断层主要为F15、F13、F14、F7和F6(图2).F15、F14断层使得油赵矿段的铝土矿向北平移了600 m,F14、F13断层使得寇店矿段的铝土矿向北平移了700 m,F7断层使得府店矿段的铝土矿向南西平移了320 m,F6断层使得府店矿段的铝土矿向北东方向平移了120 m.矿区铝土矿体赋存于中奥陶统石灰岩古侵蚀面上,分布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的中上部.矿体的形态、大小与沉积成矿时基底地形密切相关.根据钻孔工程揭露情况,形态大体上为层状,局部呈似层状或连续的透镜状、溶斗状及不规则状,往往在古岩溶坑凹处形成厚度较大的透镜体(图3),而古岩溶坑凹中心向外逐渐变薄.例如油赵矿段167线,厚度变化从0.5~57.95 m,明显地受古侵蚀面喀斯特地形控制.在倾向上,一般由浅部往深部延伸厚度逐渐变薄.如偃师夹沟在埋深150 m以内,底板岩溶发育,厚度变化大,大的厚度较多,平均厚度达15.18 m;在埋深150~350 m范围,厚度稳定,平均厚度9.55 m;在埋深350~600 m,平均厚度只有7.77 m.目前,区内共确定铝土矿体10个,矿体一般长100~1000 m.夹沟矿段厚大的熔斗状和透镜状矿体之间由薄矿体相连,构成大型综合矿体,长度可达4000 m,厚0.5~57.95 m.4.1 矿石结构偃龙深部铝土矿石的主要矿石结构为豆鲕状、碎屑状、泥晶结构.豆鲕状结构:鲕粒由一水铝石、少量高岭石及铁质矿物组成,形态呈不规则的圆球状或椭球状,鲕径0.5~2 mm,常含豆状颗粒,粒径2~4 mm.椭球状颗粒的长轴呈略具定向排列,与整体的岩层产状和胶结物中显示的纹层相平行.碎屑状结构:碎屑多呈次圆状、次棱角状,粒径1~5 mm,个别达15 mm.碎屑由显微晶粒状、隐晶状一水铝石及少量高岭石组成,分选较差,常具定向排列. 泥晶结构:主要由半自形晶体相互交织的一水硬铝石组成,含少量黏土矿物和金红石等.晶体一般呈板柱状,大小一般在5~20 μm,在电镜下见到结晶较好的硬水铝石常被黏土矿物所包裹,且在微空隙中见到结晶良好的硬水铝石晶体.常出现在中部豆鲕(碎屑)状铝土矿层中.4.2 矿石构造偃龙深部铝土矿石的主要构造有致密块状构造、纹层状构造、多孔状构造和粒序构造(图4).致密块状构造:主要表现为由微晶或隐晶质的黏土矿物组成的不显任何层理和纹层的块状,非常致密,手感平滑细腻,碎后呈棱角状,主要出现在上下部铝土质泥岩的不同层段.纹层状构造:根据纹层的形态可分为水平纹层状构造和不规则纹层状构造.前者表现为成分略有差异的条带相间水平排列,每一纹层厚度在毫米级,主要出现在上部铝土质泥岩中,在其上部常可见到铝土质泥岩纹层与煤组成的纹层相间排列,最后过渡到太原组底部煤层;后者常出现在下部铝土质泥岩层的上部和整个中部豆鲕(碎屑)状铝土矿层中,形态上表现为波浪状、褶曲状,呈现明显的流动状态. 多孔状构造:矿石多空隙,大小不一,导致表面较粗糙,有砂感.在近地表风化作用下,该类构造常常变化为砂状、土状、蜂窝状等构造.这类构造常出现在中部豆鲕(碎屑)状铝土矿层.粒序构造:粒序层理明显,多见到的是正粒序.下部粒度较粗,并与具有流动纹层的铝土质泥岩呈截然的接触,冲刷现象明显,向上部粒度逐渐减小,并且颗粒的含量也降低,逐渐过渡为铝土质泥岩.4.3 物质成分区域上铝土矿的矿物成分研究程度较高,本铝土矿床的夹沟、孙坡-管茅、焦村、下徐马等矿段也有不少科研单位和地勘单位进行大量分析研究[5,9-12].主要矿物成分为一水硬铝石、高岭石、伊利石等含铝矿物,赤铁矿、黄铁矿、菱铁矿、针铁矿等含铁矿物,以及锐钛矿、金红石、白钛石、板钛矿等含钛矿物.根据含矿岩系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分别对上、中、下3段的深部铝(黏)土矿的含铝矿物进行研究.下段(C2b1):该层位主要赋存硫铁矿,含铝矿物为黏土矿物,X衍射图谱中没有特征的硬水铝石的峰,但差热曲线表明,在520℃有一个明显的吸热峰,与硬水铝石的吸热峰相对应.但这一吸热谷较为微弱,可能说明含量较少,并且主要以隐晶质的形式存在于黏土矿物中.通过差热分析,含铝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伊利石.中段(C2b2):铝土矿主要赋存在该岩性段,含铝矿物主要分布在碎屑状铝土矿中的碎屑以及豆鲕状铝土矿的鲕粒和豆粒中.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晶较好的硬水铝石呈柱状、薄板状、板状(图5A),发育在呈不规则状、结晶较差的硬水铝石颗粒中.并发现在一些空隙中硬水铝石结晶较好,呈短柱状(图5B).在薄片和电镜中,碎屑及豆鲕的胶结物中,结晶较好的硬水铝石填充在胶结物因体积收缩而引起的干缩裂缝中.上段(C2b3):主要赋存黏土矿,薄片中硬水铝石粒度很小,一般几至十几微米,呈微晶存在,均匀分布.电镜下没有发现典型的硬水铝石晶体,X衍射分析中大部分样品硬水铝石的特征峰不明显,差热分析中,硬水铝石的吸热峰也不太明显(图6),可能是硬水铝石呈微晶或隐晶质存在.但对黏土矿物X衍射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高岭石.总之,对含矿岩系垂向上的矿物研究表明:上部和下部铝土质泥岩以黏土矿物为主,含有少量呈隐晶质的硬水铝石.但上部铝质泥岩以高岭石为主,下部铝土质泥岩以伊利石为主,中部豆鲕(碎屑)状铝土矿主要以结晶较好的硬水铝石为主,含有1.4 μm的黏土矿物和少量的高岭石,反映了风化作用较为强烈.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初步圈出铝土矿矿体10个,规模达到超大型,与铝土矿共生的矿产有耐火黏土矿、硫铁矿、铁矾土及煤.煤炭资源是目前区内最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其赋存在本溪组上部的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中,区内河南煤华集团等已开采生产几十年.耐火黏土矿一般赋存在含铝岩系的上部,初步圈出耐火黏土矿矿体18个.主黏土矿体赋存在铝土矿的上部,由于铝土矿和黏土矿呈渐变过渡关系,无明显沉积分界.黏土矿有的作为夹石赋存在铝土矿之中,有的赋存在铝土矿体之下.目前估算黏土矿资源量的规模已达大型.硫铁矿赋存在本溪组的底部,由于多数钻孔所见铝土矿与底板灰岩直接接触,硫铁矿的连续性差,初步圈出硫铁矿矿体7个,其资源量规模已达大型.与铝土矿伴生的矿产主要有镓、锂、轻稀土氧化物和钛.本次工作还未对该类伴生矿产的资源量进行统计估算,但区域上认为该类矿产综合开发前景较好,在距本矿床约70 km的同类型郁山铝土矿,镓、锂和轻稀土氧化物等伴生矿产资源量规模达中型,钛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因此应注重本铝土矿床的伴生矿产研究,同时开展相应的开发利用研究.【相关文献】[1]陈旺.豫西石炭纪铝土矿成矿系统[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9: 41-49.[2]吴国炎,姚公一,吕夏.河南铝土矿床[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6:79-96.[3]廖士范,梁同荣.中国铝土矿地质学[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1:7-11.[4]胡志强,马杨,张焱.河南省偃师夹沟铝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J].工程技术,2013(7):37. [5]温同想.河南石炭纪铝土矿地质特征[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 11(4):491-579. [6]智强,廉松洲.孙破-管茅铝土矿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J].华北国土资源,2011,42(1):28-30.[7]陈丽娟,张建东.豫西偃师南部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条件[J].地质找矿论丛,2008,23(2):144-148.[8]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河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9:152-170.[9]吴国炎.华北铝土矿的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探讨[J].河南地质, 1997,15(3):161-166. [10]刘学飞,王庆飞,李中明,等.河南铝土矿矿物成因及其演化序列[J].地质与勘探,2012,48(3):449-459.[11]王庆飞,邓军,刘学飞,等.铝土矿地质与成因研究进展[J].地质与勘探,2012,48(3):430-448.[12]马瑞申,刘百顺,李中明,等.河南省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地质特征[J].地质与勘探,2012,48(3):479-48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义煤普查 区地下 7 0 0  ̄1 5 0 0 m深处找到资源量为 1 5  ̄
1 0 t 大 型煤 矿 ( 图1 ) 。从 而 使 偃 龙 荥 巩 煤 田成 为华 北 晚 古 生带 聚 煤盆 地 南带 中的 重要 煤 田之 一 。晚石 炭世 太原组 、 早二 叠 世早 期 山西 组 含 有 主要 煤层 , 与华 北煤
煤 田虽 已靠近秦岭构 造带 , 太原组的沉积面貌 与本 区 相似 , 未见 边缘 相特 征 ( 图2 ) 。
图2河南省二 。 煤 聚煤 前岩相古地理图
2 山西 组沉积 环境
向的河 流携 带 大量 泥 沙 , 在河 南 北部 的安 阳一 鹤壁 、 焦
早二 叠 世早 期 山西 组 是一 套 碎 屑岩 占绝 大 比例 的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2 9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0 5 — 3 1 第一作者简 介: 王俊德 ( 1 9 8 0 一) , 男( 汉族 ) , 山西神池人 , T程 师 , 中国地质 大学 ( 北京) 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地质矿产勘查及水1 = 环地质。
乃 至河 南省 范 围 内寻找 二 煤 层前 景 广 阔。
关 键词 : 沉积模 式 ; 聚 煤特征 ; 二 煤层 ; 找煤 前 景 ; 偃 龙 荥巩
中图分 类 号 : P 6 1 8 . 1 1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5 7 1 6 ( 2 0 1 4 ) 0 3 — 0 0 8 5 — 0 5 豫 西 偃 龙 荥巩 煤 田位 于 华北 晚 古 生代 巨型坳 陷盆 地 的 南带 , 经过 2 0 0 6  ̄2 0 0 9 年 的地 质勘 查 工作 , 在 偃 龙
2 .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
摘 要: 偃 龙 荥巩 煤 田位 于华 北 聚煤 区南部 , 通 过 近年 探 矿发 现 , 该 区晚 古 生代 早二 叠世 山 西组二
煤层 在地 表 以下 O - 2 0 0 0 m 内, 厚度 2  ̄ 6 m 比较 稳 定 , 煤质 较好 , 煤炭 资源储 量 极 为丰 富 。从 总结 偃龙 荥巩 煤 田晚 古 生代 太原 组 、 山西组 岩 性特 征 入 手 , 分析 其 二 煤 层 成煤 环境 和 聚 煤特 征 , 认 为在 本 区
沉积 , 在 荥 巩 和新 郑一 带 , 由于 受到 较强 的潮 汐作 用 的
影响 , 在 分 流 河 口地 区形 成 以潮 汐 作 用 为 主 的潮 控 三 角洲 沉积 ( 图6 ) 。
2 . 1 山西 组 的地层 分布 与岩 性特 征
山 西组 厚度 从 西 向东 , 从 北 向南 变 薄 , 厚度 较 大 的 条带 呈 NW-S E向延 伸 ( 图4 ) , 根据 岩 性组 合 和含 煤 特 征可划分为4 个岩性段 ( 图5 ) : ① 二 煤层段 ; ② 大 占砂 岩段 ; ③ 香炭 砂 岩段 ; ④小 紫 泥岩段 。
2 0 1 4 年第 3 期
西部 探矿 工 程
8 5
河南偃 龙荥巩煤 田二 煤层 的沉积模式和聚煤特征
王俊德 , 张怡静 , 刘文 忠 , 刘伟颉 , 刘君 华 , 王 晶晶 , 程蓓 雷
f 1 . 河南 省地 质矿 产勘 查开 发局 第 一地 质矿产 调查 院 , 河南 洛阳 4 7 1 0 0 0 ;
石盒子组也含可采煤层则与华南情况 相当 , 成煤植 物 亦属潮湿的热带 、 亚热带气候区的华夏植物群 。因此
豫 西 偃 龙 荥 巩煤 田带 的晚 古 生 代 含煤 沉积 具 有 “ 北 型
南相” 煤之特征。
1 太原 组岩 性特 征 和沉 积岩 环境
图1偃 龙一荥巩 地质简图 1 . 控制 背斜轴; 2 . 控制 向斜轴; 3 . 推断背斜轴; 4 . 推断 向斜轴; 5 . 正断层; 6 . 平推断层; 7 . 煤层露头线; 8 . 煤 田边界; 9 . 地 质界线; 1 0 . 登 封群 ; 1 1 . 嵩 山群; 1 2 . 元古代花 岗岩
作一 荥 阳一 新 郑 和 济 源 下 冶 一 洛 阳一 登 封 暴 雨 山 井
含煤 岩系 , 偶夹 泥岩灰岩透镜体 , 与太原组 为连续沉 积, 厚9 0 m左 右 , 下 段含 区域 内主要 可 采煤 层 二 煤, 煤
平均 3 ~6 m( 图3 ) 。
田一 偃师一带形成 3 个 以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体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灰岩 为 主 , 夹薄 层 泥岩 和 煤层 ; 中部 以 障壁 岛 、 泄湖 、 潮 坪相 的碎 屑岩 为 主 , 含薄煤 , 夹不 稳 定 的灰 岩 透镜 体
( L5 -L 6 灰岩 ) ,太原 组及 所 含灰 岩 的厚 度 和岩 性 变化
反 映 了聚 煤 古 构造 条 件 : 在 大 区 域 内 它们 的厚 度 和灰 岩 层 数 都 有 向东南 增 厚 、 向西北 变 薄 的趋 势 , 临汾 、 宝 丰一 带 有 接 近 聚煤 盆地 西 缘 的特 征 , 而南 面 的平 顶 山
8 6
西部 探 矿工 程
2 0 1 4 年第 3 期
偃 龙 荥巩 煤 田晚 生代 煤 系平 行 不 整合 于早 古 生代 的浅灰 、 灰 色 厚层 状 灰岩 之 上 , 底部 古 风化 壳 上 的 由滨 海 泄 湖相 铁铝 岩 、 泥岩 ; 滨 岸相 碎 屑岩 及正 常 海相 灰 岩 组成 , 其 厚 度 受 基底 风 化壳 地 形 控 制 , 为5  ̄3 0 m, 呈 西 南薄 、 东 北厚 的趋势 。太 原 组是 一 套 陆表 海碳 酸 岩 、 滨 岸 相 碎屑 岩及 泄 湖相 铁 铝岩 沉 积 , 总厚 2 2 . 5  ̄1 6 9 m, 浅 水碳酸盐约 占1 / 2 , 夹 薄煤 8 ~1 0 层, 剖 面具 三分性 , 下 部灰岩段 ( I 1 -L 4灰岩 ) 和上 部 灰 岩 段 ( L 7 - L1 0 灰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