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自然的语言

合集下载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引言大自然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她孕育了万物生灵,同时也教授了我们许多宝贵的知识。

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大自然的语言课堂,聆听大自然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第一节:蔚蓝的天空当我们仰望蔚蓝的天空时,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片广袤无垠的蓝色,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语言。

云朵在天空中飘动,它们的形状和颜色传递着天气变化的信息。

白云如绵羊般的飘逸告诉我们天气晴朗;暗云密布则预示着暴雨或雷电即将来临。

大自然通过云朵告诉我们,她的语言不仅存在于文字和声音中,更融入了天空的一切。

第二节:沉静的大海大海是大自然中另一个宏大的语言课堂。

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悦耳的声音;海浪涌动在一起时,却又形成了浩渺的怒涛。

海鸥翱翔在海面上,在它们的叫声中,我们感受到了大海的喜怒哀乐。

大自然用她的海洋告诉我们,她的语言是以跌宕起伏的海浪为音符,以海鸥的鸣叫为歌词。

第三节:绿意盎然的森林走进森林,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海洋中。

森林中的生物们通过声音和气息传递着信息。

鸟儿的歌声告诉我们四季的变迁,蝉鸣传递着夏日的热情,虫鸣预示着雨水的到来。

大自然用森林告诉我们,她的语言不仅存在于文字和声音中,更融入了大地的万物。

第四节:绚丽的花朵花朵是大自然中绚丽多彩的美丽之物,它们以鲜艳的颜色和愉悦的香气吸引着昆虫和鸟类。

人们通过观察花朵的开放和闭合,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一朵花在阳光下绽放,是大自然用花朵告诉我们,她用美丽和香气向我们传递信息。

结论大自然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她拥有无限的智慧和语言。

通过天空的云朵、海洋的浩渺、森林的生命和花朵的绚丽,她用非言语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信息。

让我们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从她那里学习到更多宝贵的知识和智慧。

注:本文引以为荣地使用了Markdown文本格式编写,将素材组织成了一篇1200字以上的文档,展现了大自然中几个代表性元素的语言信息。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知识讲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知识讲解

《大自然的语言》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高清课堂:倾听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

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课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

竺可桢写作《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知识积累1.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2.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3.销声匿(nì)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销,消失;匿,隐藏。

4.载(zài)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5.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是模拟布谷鸟的叫声,赋予它这样的意义。

禾,这里指稻秧。

6.农谚(yàn):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7.数据:科学实验中记录的可以作为研究根据的数字。

8.连翘(qiáo):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可以入药。

9.生态学:研究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条件之相互关系的科学。

10.萌发:开始发芽。

比喻事物的开端。

11.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12.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13.风雪载途:风雪满路、遍地的意思。

14.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15.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16.簌簌(sù):象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形容眼泪等纷纷落下的样子;形容肢体发抖的样子。

大自然的语言好句摘抄

大自然的语言好句摘抄

大自然的语言好句摘抄
大自然的语言是美丽而深刻的,它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启示。

以下是一些摘抄,展现了大自然的语言的美妙之处:
1. "大自然是一本开放的书,只要你有心,就能读懂它的语言。

" 这句话表达了大自然的语言是开放的、包容的,只要我们用心去
感受,就能领略到它的美妙。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这句诗描绘了山水
交错、绿树成荫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幻无穷。

3. "春风十里,不如你。

" 这句古诗表达了对自然美好的赞美,将春风与心爱的人相提并论,展现了对大自然的倾慕之情。

4.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这句诗意蕴深,表
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万物共通的理解,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
奥妙。

5.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她用风景、用生灵、用天地万物,创造了无尽的美丽。

" 这句话彰显了大自然的创造力和无穷的
魅力,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这些摘抄展现了大自然的语言的美丽和深刻,它们启发我们用
心感受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美妙和奥秘。

大自然的语言是无声的,但却是最深刻、最动人的,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的意义。

希望这些摘抄能让你更加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之美。

关于大自然的语言句子

关于大自然的语言句子

关于大自然的语言句子1.大自然是神奇而壮丽的。

2.碧绿的树叶在风中摇曳。

3.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4.阳光洒在大地上,温暖而舒适。

5.瀑布如银河倾泻而下。

6.彩虹横跨天空,美丽动人。

7.花儿绽放,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8.河水潺潺流过,清澈见底。

9.山峦连绵,景色壮丽。

10.草地上有小动物在嬉戏玩耍。

11.星空璀璨,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12.大海波涛汹涌,震撼人心。

13.晨雾弥漫,宛如仙境。

14.松树的树影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15.落日映照在湖面上,美轮美奂。

16.荷花盛开,如梦如幻。

17.雪山耸立,雪白一片。

18.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19.风吹过麦田,起伏如海。

20.雨后的空气清新宜人。

21.沙漠中的风沙吹得漫天黄沙。

22.老树枝繁叶茂,树荫婆娑。

23.干枯的河床此时水草丰茂。

24.落叶飘飘,如雨如烟。

25.海浪拍打着礁石,哗啦啦的声音。

26.山间溪流清澈见底,鱼儿游来游去。

27.大风吹动树枝,发出呼呼的声音。

28.狼嚎声在山谷中回荡,令人不寒而栗。

29.冰川裹挟着庞大的力量徐徐前行。

30.雹子砸向大地,砰砰作响。

31.浓密的雾气弥漫在山谷间,朦胧而美丽。

32.萤火虫在夜晚闪烁,犹如星星萤灯。

33.枫叶红似火,秋风吟唱。

34.花瓣随着微风飘落,如诗如画。

35.小溪潺潺流淌,水波粼粼。

36.浪花拍打着沙滩,悠扬动听。

37.草原上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

38.秋高气爽,天空湛蓝无云。

39.薄雾缭绕,晨曦中宛如仙境。

40.雨水打在叶子上,嘀嗒声不绝。

41.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电闪雷鸣。

42.天边的晚霞映照着山川河流,美不胜收。

43.冬日的阳光洒在白雪上,银光闪烁。

44.雨露滋润着大地,生机盎然。

45.春风轻拂,万物复苏。

46.秋天的果实累累,五彩斑斓。

47.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璀璨夺目。

48.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珍爱和保护它。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

作者是我过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简介: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由以上目标我指定本课教学重点如下: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四)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二、说学生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

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

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大自然的语言好词好句摘抄

大自然的语言好词好句摘抄

大自然的语言好词好句摘抄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自然语言的好词好句摘抄:
好词:
1. 万物复苏
2. 花红柳绿
3. 春意盎然
4. 鸟语花香
5. 草长莺飞
6. 山清水秀
7. 湖光山色
8. 碧海蓝天
9. 万紫千红
10. 春华秋实
好句:
1. 大自然是一本无言的书,它用独特的语言诉说着生命的奥秘。

2. 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是大自然的诗篇,它们用色彩和姿态诉说着生命的故事。

3. 鸟儿的歌声是大自然最动听的语言,它们用美妙的旋律传递着快乐和希望。

4. 潺潺流水是大自然的琴声,它们用清脆的音符弹奏着生命的乐章。

5. 晨曦中的露珠宛如大自然的明珠,闪耀着生命的光芒。

6.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种颜色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

7. 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大自然用它的语言展示着力量和威严。

8. 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阳光、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花,都是大自然的情书,它们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轮回和变化。

9.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无声的诗,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用眼睛去观察,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美妙。

10. 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它的呼吸和节奏,我们会发现自己与它融为一体,成为它的一部分。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笔记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笔记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笔记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笔记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的文章。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将有韵味的科学内容讲解得淋漓酣畅,引人入胜。

文章条理清晰,说明有序,逻辑性强。

文章开头没有从一年四季讲起,而是以物候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具体的自然现象说起,让读者体会到“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进而认识到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方面条理分明地加以说明。

最后,文章指出:研究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意义与应用。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平实又不乏生动,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符合读者的认知规律。

此外,文章还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对物候现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例如在说明经度对物候的影响时,作者通过具体数字的比较,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程度。

总的来说,《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说明文,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向读者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使读者对这一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文章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8、大自然的语言

8、大自然的语言

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五年级语文导学助教案◆8* 大自然的语言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1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五年级语文导学助教案◆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2 第一课时一、【目标导学】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要求会读会组词。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

4么。

5、学习难点:发现诗歌中纪律性的说话现象,仿写诗歌。

二、【自主学习】1、情景导入(课件出示):的信息。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些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课题)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3、教师播放生字词语课件,学生读一读,老师强调要点。

4、自己再读课文,想想书中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五年级语文导学助教案◆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三、【合作探究】1相机进行指导)重点:(1)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字多,名称连续)(2)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啊。

(“啊”变音读na)2、小组内再读课文,想想书中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四、【展示质疑与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那么,它们是怎样和我们人类交流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能力检测】1、请给下列词语加拼音。

睁开眼睛蚂蚁搬家蝌蚪游泳黑色逗号大雁南飞汪洋大海撒在庐山钓到大鱼一串省略号2、回答问题: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六、【课外拓展】关大自然的语言呢?可以请求家长帮忙哦!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 五年级语文 导学助教案◆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4七、【星级评价】自评☆☆☆ 他评 ☆☆☆ 师评☆☆☆ 及时订正△第二课时一、【目标导学】1围的事物的想法,2实的、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的知识的。

3兴趣。

4么。

5、学习难点:发现诗歌中纪律性的说话现象,仿写诗歌。

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五年级语文导学助教案◆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二、【自主学习】1、情景导入:呢?2、上节课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三、【合作探究】1、再读课文,找出疑问话来说一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PPT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PPT
地的意思。
预习检查
【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例句:虽然你没有青松的英姿,没有垂柳的婀娜,没有桃李 的绚烂,但你仍然这样周而复始、不屈不挠地生长着。 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循环往复”“终而复始”等。
【草长莺飞】 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 例句:春天来了,百花齐放,草长莺飞,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人类 用语言来进行交流,来表情达意,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也 有着自己的语言呢!
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田野金黄,北雁南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告诉我们冬天来 了…… 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来去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 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课时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大自 然的语言以及研究大自然语言的意义,这一节课我 们继续学习课文,探究本文是如何来说明事理,把 物候学介绍得如此浅显易懂,饶有趣味的。
合作探究
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运用了哪些 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 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 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合作探究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 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 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 实的时期。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春回大地、 生机勃发的图画,使文章亲切动人,富有情趣。
语言生动形象
合作探究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 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 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8.大自然的语言

8.大自然的语言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阿基米德鉴别皇冠
富兰克林风筝实验
8.大自然的语言
文中提到的大自然语言有哪些?我们能 从这些语言中得到什么信息?请同学们 组成四人小组讨论并完成以下表格:
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高高
雁南飞 大树年轮 鱼鳞 “三叶虫”化石 “漂砾”
春天来了
秋天来了 树的年龄 鱼的年龄 喜马拉雅曾是汪洋 庐山有过冰川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东虹日出西虹雨
电闪雷鸣
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 古动物,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全身明显分为头、胸、尾三部分, 背甲坚硬,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片——一个 轴叶和两个肋叶,因此名为三叶虫。 三叶虫在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 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 力极强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演化出繁多的种类, 有的长达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

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小练笔作文

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小练笔作文

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小练笔作文大自然的语言,用口语说。

风一吹,树叶就哗哗地响,好像在跟咱们说悄悄话,告诉咱们夏天快过去啦。

早晨起床,看到那些露珠儿,亮晶晶的,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小宝石,给花儿戴上了一圈儿项链,真好看!
晚上抬头看星星,它们一闪一闪的,就像是天上的小眼睛在偷偷瞧咱们。

星星真多,数都数不完,感觉宇宙就像个超级大的大房子。

溪水流动的声音,听着就让人舒服。

那声音就像是在唱歌,唱得还特别好听,感觉心情都变好了。

走在山里,那些五颜六色的花儿,一朵接一朵地开,好像是在跟咱们打招呼,说,“嘿,看我漂亮不?”真的美极了!
大自然说话的方式真多,只要咱们留心听,就能听到它的声音,感受到它的美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在这个世界上,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巨著,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阅读和理解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会我们如何去感知和领悟这个世界,教会我们如何与周围的环境产生联系和互动。

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每一滴雨水,都承载着大自然的语言,讲述着它们独特的故事。

大自然的节奏大自然有着独特的节奏,这是一种无声的音乐,是一种让我们心灵安宁的旋律。

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草叶轻轻摇曳,树叶沙沙作响。

在夜晚的寂静中,昆虫的鸣叫、流水的声音仿佛在为我们讲述一个美妙的故事。

大自然的节奏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律动,让我们与自然产生共鸣。

大自然的韵律大自然的韵律是多姿多彩的,是如此丰富多样。

在春天,万物复苏,花开蝶舞,生机勃勃;在夏天,炎炎烈日下,蝉鸣鸟叫,阳光灿烂;在秋天,果实累累,风吹黄叶,景色宜人;在冬天,雪花飘飘,寒冷凛冽,一片银装素裹。

大自然的韵律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变化,让我们领略到季节轮回的美妙。

大自然的情感大自然有着深邃的情感,它会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激起共鸣。

当我们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时,我们会感到一种敬畏和震撼;当我们漫步在青青草原上,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时,我们会感到一种平静和宁静;当我们坐在海边,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时,我们会感到一种宽广和自由。

大自然的情感与我们的情感相互交融,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大自然的启示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它在默默地教导着我们许多道理。

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要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告诉我们要珍惜资源,要爱护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告诉我们要坚强勇敢,要顽强生存。

大自然用它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着智慧和启示,让我们茅塞顿开,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大自然就像一本无穷无尽的书籍,只有用心去读,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深刻含义。

让我们倾听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学会欣赏和感悟,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愿大自然的语言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丽的课文,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自然的语言》概念

《大自然的语言》概念

《大自然的语言》概念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旨在以语言为媒介,引导读者从气象、动物、植物等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感受其神奇之处,并激发探索和研究大自然的兴趣。

该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第二部分解释大自然语言的形成原因和影响,第三部分探讨如何理解和利用大自然的语言。

该文主要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来说明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大自然语言的美丽和神奇。

同时,文章也探讨了大自然语言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出只有通过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语言,才能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总之,《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旨在引导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增强环保意识,珍惜自然资源,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贡献力量。

描述大自然的语言

描述大自然的语言

描述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无比壮阔的景象,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

我们可以看到
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春天的田野草木茂盛,夏日的湖泊清澈碧蓝,
秋日的树叶缤纷多彩,冬天的雪景银装素裹。

处处都是自然奇观,山
川河流,群山叠翠,湖光山色,溪水潺潺,鸟语花香,万物生长。

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食物都源自自然。

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则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基础。

大自然,是宝贵的资源和不可替代的伙伴,也是我们生存的母亲。

我们需要爱护、保护它,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张坊中学古兆军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心词由“大自然”来修饰,这就让我们明白:此处所说的“语言”可不是人类的,文章要讲的是“大自然”(即自然界)的“语言”。

于是,这就让我疑惑: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所特有的,大自然怎会有语言?进而,好奇心也驱使我思考:若真有语言,自然界的语言是什么呢?带着渴求,走进正文。

课文第一段劈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使人感到突兀非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

但是,只要细心推敲句中“苏醒”一词,还是能够理解这句话讲到了春季即将来临(“立春”的“立”字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季即将来临),大地上开始万物复苏。

紧接着往下读第二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第三句“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第四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笔墨描绘了花草鸟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

继续往下读,便看到“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这句话。

刚读完时,脑子里慢慢出现了骄阳下,各种水果慢慢长大的动画。

但定睛再读,我们发现这句话的主干是“夏季是时期”。

查词典,时期是(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的意思。

结合词义,那么这句话就有了强调夏天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之意。

让人似有所感:这像是在介绍吧。

下面的第六、七句写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紧接着,第八句的后半句又展现了冬天的“风雪载途”。

如果仅看前八句,文章开始部分只是由形象优美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风景画。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勾勒诗情画意的四季图仅仅就是为了展现大自然景色的迷人色彩吗?若这样写下去,似乎文章就成了写景的散文了吧。

接着往下读,第九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引起了我的注意。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搜集大自然的语言

搜集大自然的语言

搜集大自然的语言篇1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小鸟,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小鸟急忙躲屋檐,今天准下雨。

你看那地上的小狗,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小狗汪汪大叫,一定有陌生人来了。

蝴蝶在空中飞翔,不就像在跳舞?大自然在空中写着:春天就要来临。

松树在地上找食物不就像捡小球一样?大自然在地面上写着:冬天就在眼前。

你如果捡到贝壳,上面有条线那是他的年龄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看见蟾蜍大搬家,一群一群到处搬表示地震前兆,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贝壳放在地底下,嵌在晋江市。

这是告诉我们以前这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篇2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是,睁开眼就能发现。

你看那天边的晚霞,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晚霞映红天边,明天准是艳阳天。

你看那水中的鱼儿,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鱼儿跃出水面,出门要带雨伞。

你看那地上的小草,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小草刚刚钻出地面,春天已到人间。

杨柳黄叶飘飘,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在落叶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如果你在海边捡到贝壳,就会把生命线发现。

一天只长一条波纹,从不把人欺骗。

如果在冰冷的冬天,令人害怕的蛇出现。

这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地震将会再现。

大自然的语言啊,妙不可言:懒汉永远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会发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内容也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其实,“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

二、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另著有《竺可桢全集》。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次第:依次。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sù簌:形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载zài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yīng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连翘qiáo:一种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可以入药。

衰shuāi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二、主题概述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内容,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于农业丰产的科学,人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为农业带来更大的进步。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

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

四、思考探究1.课文第1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描写;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它们的轻快敏捷;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作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
撒在江南的庐山。 那又在提醒大家, 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漂砾是冰川消融后沉积下来的巨大
的石块,上面常有冰川擦痕,看到树 林当中的一块很大的花岗石,对它的 出现产生了疑问,原来是冰搬来的, 说明当时这儿还根本没有森林,漂砾 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的。
思考
地质考古学 知识
• 喜马拉雅山的“三叶虫化石”告诉人民世 界屋脊原是海洋 • 庐山的“漂砾”告诉人们温暖的江南曾有 过寒冷冰川。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思考
四季变化的 常识
• 蝌蚪水中游,春天到人间。 • 大雁向南飞,秋天在眼前。
大树若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只有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想一想
气象知识
• 白云高飘,第二天是晴天。 • 蚂蚁忙搬家,预示要下雨。
文中分别从哪些 地方进行论述呢? 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从来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用心观察自然,刻骨专研
• 哥白尼——创建“太阳中心说” • 阿基米德——浮力问题重大发现 • 富克兰林——收集雷电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农事的谚语? 试举出一两条。
比一比,谁说得多。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古 代 农 蚂蚁垒窝要落雨。 谚 选 粹 燕子低飞要落雨。
麻雀囤食要落雪。
古 代 农 谚 选 粹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你看那天空飞翔的大雁,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读中感悟,合理交流
• 1、熟读全诗,说说哪几小节告诉我们“大 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哪几小节告诉我们 “怎么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学习2-—9节,文中列举了大自然的哪 八种现象,这八种现象告诉我们常识? 3、我们要怎样才能发现和看懂大自然的 语言?
课文分层
• 第一层:(1)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有语 言。 • 第二层:(2-9)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语 言是什么。 • 第三层:(10-14)告诉我们怎样才能 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 “清明前,开秧田” •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燕子低飞要落雨。
• 龟背潮,下雨兆。
•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 馒头云,天气晴。


语文S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单元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yàn lú
jiàn zhēng
大雁 庐山 鉴别
风筝
会认生字
•雁 庐 鉴 筝
大雁 雁子 庐山 • 三顾茅庐 鉴定 鉴别 • 风筝 古筝
词语采集
• 视而不见 斗转星移 • 妙不可言 刻苦专研
Hale Waihona Puke 桃花开了秋 叶 飘 零
燕子低飞
电闪雷鸣
这语言到处都有,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小结:
与同学讨论一下:
今天你都知道了哪些大 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 • • • • • • • 白云飘得高——晴天 蚂蚁搬家——下雨 善于观察 蝌蚪游泳——春天到 勤于思考 大雁南飞——秋天到 刻苦钻研 大树的年轮—记载树的年龄 鱼鳞上的圈圈—表明鱼的年龄 三叶虫化石—高山原先是汪洋 漂砾——江南有过冰川


你若钓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圆圈—— 一圈就是一岁,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想一想
动植物 生长的 知识 • 大树上的年龄
• 鱼鳞上的圆圈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经是汪洋一片。
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化石,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学名叫三 叶虫化石。三叶虫(TRILONITES),属古生节肢动 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 一,从一厘米至一米,生于寒武纪(6亿年)至奥 陶纪(4.5亿年)最盛,“三叠纪”晚灭绝(1亿8 千万年)。估计生于古生代的中寒武纪,距今约有 5亿年左右。又因这里的三叶虫化石与其他地方不 同,不是完整的虫体化石,而是在形成过程中只有 虫体的硬体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 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 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 三叶虫属海生无脊椎动物,主要营底栖生活,也有 部分在泥沙中生活和漂浮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