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华罗庚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

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伊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

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他在信中袒露出了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

从此,他开始了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

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

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的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1【概括内容】请你关注文中的人物和主要事件,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内容】华罗庚为什么写信告诉留学生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A.美国虽然繁华,但住久了就会不习惯。

B.他认为留学生们应当回国报效祖国。

C.美国虽然舒适,但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

D.美国虽然繁华,但不如自己的家乡。

3【理解句子】对文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数学是属于世界的,但是数学家对自己的祖国有深厚的感情B.数学的发展是由许许多多不同国度的数学家一起创造的C.数学是为全世界服务的,没有国界,但是数学家只能为自己的国家服务4【评价人物】华罗庚的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远远看去,黄河远上天际,一座孤城耸立在万仞高山脚下。

华罗庚阅读答案

华罗庚阅读答案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

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

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思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

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查字典。

不认识“庚”,可用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 ;会读“意”,不知文中加点词“大意”中“意”的确切意思,可以用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

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意思;②心愿,愿望;③意料,料想。

“大意”的“意”应取第_______种解释。

3.填空。

(1)陈景润写信时,华罗庚是一位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明珠”指_______,“一粒微尘”指_______。

4.陈景润的信写了哪三层意思?(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2.部首广 5画音序 Y yi ①3.(1)数学家中学教师(2)《傩叠素数论》一个算错的问题4.(1)觉得《堆叠素数论》得很好。

(2)发现一个问题计算错了。

(3)希望能更正。

高考现代文阅读人物传记

高考现代文阅读人物传记

高考现代文阅读人物传记篇一: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类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含答案)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类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含答案)(一)下笔不觉师造化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

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

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

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

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

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

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

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

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

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

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

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

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理解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理解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理解答案数学奇才华罗庚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

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

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

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加入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该行了就不一样了。

”“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

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

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来越大。

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

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

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

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

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

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

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一)华罗庚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

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

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

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 根据下列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3分)①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

()②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的错误。

()③不停地称赞。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分)普通()错误()3. 陈景润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4. 读第三自然段,“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中“明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粒微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5. 用“√”标出下面正确的答案。

(2分)①本文歌颂了华罗庚虚心接受批评,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②本文赞扬了陈景润钻研学问,认真严密的精神。

()③本文赞扬了陈景润敢于向专家提意见的精神。

()(二)献给母亲的歌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

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

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让瓜结得大大的,甜甜的,让儿女们假期美美地吃上好瓜;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能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

数学奇才华罗庚

数学奇才华罗庚


答案: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 助与指教,提高自己; 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 主动指出来; 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 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 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 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 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 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数学奇才华罗庚
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 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
审题不准不细,没理解“漫”的内涵 ① 敢于退却,重新选择,在新的领域寻求 突破; ② 把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 贯通,提炼关键性的问题来; ③ 敢于暴露缺点,以便改正,提升。
答案: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 的高水平; 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 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 大; 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 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意思答 对即可。)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 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 必到班门”; 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 棋不语非君子”; 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 子有悔大丈夫”。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 读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白这些熟语的常用意义。 然后,找出华罗庚在文中是如何解读的。根据这些,结合 你自己的理解来谈看法。注意,分析时,首先要表明自己 的观点,然后具体展开,要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没想清楚思路就下笔答题
• • 答: 我认为有道理。 “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虽是流传 至今的熟语,但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必有不同 的含义,而华罗庚正是站在数学的角度深读 具有一学上多于有高 深思想的人交流,及善于指出他人缺点和自 己缺点等精神。

寻找自然界中的“数学家”阅读理解含答案

寻找自然界中的“数学家”阅读理解含答案

寻找自然界中的“数学家”阅读理解含答案寻找自然界中的“数学家”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寻找自然界中的“数学家”①说起自然界,很多人都会想到茂密的丛林、波涛汹涌的大海、巍峨壮阔的高山、肆意奔腾的野马、结伴飞行的丹顶鹤……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自然界中的“数学天才”.在大家的日常认知里“数学天才”说的都是像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阿基米德这些伟大的人类数学家,那么动物或者植物怎么会被称作“数学家”呢?②蚂蚁——“数学奇才”。

年幼的我们总是对很多事情感到好奇,看到蚂蚁搬家也会趴在地上看好长时间,尤其是在夏季的雨后,在被雨水冲刷的地面上会有许多突起的小土堆,土堆下面隐藏着蚂蚁洞穴的洞口,当我们把洞穴一点一点扒开,会发现蚂蚁的洞穴如此巧夺天工。

英国科学家兴斯顿还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死蚱蜢切成三块,第一块比第二块小一倍,第二块比第三块小一倍,当蚂蚁发现这些食物40分钟后,聚集在最小的一块蚱蜢旁的蚂蚁有28只,第二块44只,第三块89只,后一组较前一组差不多多一倍。

蚂蚁的计算本领如此精确,令人称奇!③蜜蜂——“建筑高手”。

你是否注意过蜂房的结构,它是由很多正六角形的孔洞紧密排列而成,看上去非常美观整洁,并且经过很多数学家的不断计算研究发现,蜜蜂之所以把蜂房建造成这样,是因为使用同样多的原材料,正六边形具有最大的面积,从而可贮藏更多的蜂蜜。

有人甚至把蜂房誉为自然界的奇异建筑,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都感到“惭愧”。

对于蜜蜂的数学才华,我们不得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④蜘蛛——“几何专家”。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就是蜘蛛,有人说蜘蛛是“几何专家”,看它们结的“八卦”网是那么复杂而又精细,即使专业的木工师傅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八角形几何图案。

细心的朋友还可以从蜘蛛网中发现数学里的“半径、弦、平行线段、三角形、全等对应角、对数螺线、悬链线和超越线”,是不是觉得非常的神奇?⑤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的资源,还教会了我们许许多多的智慧,让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步与发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4(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4(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那里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

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

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信的大意是___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___(2)文中“明星”指的是________,“微尘”指的是________。

(3)陈景润给华罗庚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____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____。

(4)陈景润在信中写了三层意思,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本文赞扬了华罗庚的哪些品质?六年级答案:(1):《》,。

,。

,。

(2)华罗庚;计算错误(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更正(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向日葵春天来了,雪化冰消,山青了,水绿了。

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

他们把玉米、大豆、谷子等优良种(zhǒnɡzhònɡ)子种(zhǒnɡzhònɡ)进了责任田,也把乌黑发亮的葵花籽儿,撒进肥沃的泥土里。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我读书!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我的最大东西是:知识。

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

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

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

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加入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该行了就不一样了。

”“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

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

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来越大。

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

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

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

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

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数学奇才华罗庚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

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

他曾屡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局部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

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屡次说的,“参加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完毕了,但该行了就不一样了。

”“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

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

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来越大。

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那么。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

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

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

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

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

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作文习作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那里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

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

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信的大意是___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___(2)文中“明星”指的是________,“微尘”指的是________。

(3)陈景润给华罗庚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____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____。

(4)陈景润在信中写了三层意思,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本文赞扬了华罗庚的哪些品质?【答案】(1):;《;》,;。

;,;,;,;。

(2)华罗庚;计算错误(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更正(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高中语文(实战演练+智慧阅读)2.5 华罗庚(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实战演练+智慧阅读)2.5 华罗庚(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5华罗庚华罗庚趣事1953年,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朱冼等许多人。

途中闲暇无事,华罗庚题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

这里的“三强”说明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战国,却又隐语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同志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隔了一会儿,华罗庚见大家还无下联,便将自己的下联揭出: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又恰好是代表团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华罗庚的妙对使满座为之倾倒。

华罗庚诗词选(一)神奇妙算古名词,师承前人沿用之。

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

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

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

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勤劳一分才。

(二)向来城市里,今来大地边。

东风勤拂拭,绿满万顷田。

规划处处用,数学入田间。

移植谁之力?靠党非靠天!(三)杜甫有诗古柏竹,他为大树鸣不平。

我今为之转一语,此树幸得到门庭。

苗长易遭牛羊践,材成难免斧锯侵。

怎得参天三千尺,端赖丞相遗爱深。

树大难用似不妥,大可分小诸器成。

小材充大倾楼宇,大则误国小误身。

为人休怪做小事,小善原是大善根。

自负树大不小就,浮薄轻夸负此身。

十六字令——读《攻关》难?英雄岂惧书千万。

纵险阻,苦战能过关。

难?不畏艰辛向上翻。

从头越,群山脚下看。

难?科学高峰竞登攀。

集众智,更上出云端。

难?最怕刻苦与顽强。

年继年,战果数不完。

难?科学顶峰是峰峦。

登攀上,远望喜开颜。

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署名(ǔ)苏家驹(jū)(fēi)戎马倥偬(zǒnɡ)B.怠慢(dài)吴筱元(ǎo)(fēi)呱呱坠地(ɡū)C.怜悯(mǐn)停滞不前(ì)(ōu)聊以慰藉(è)D.追溯(sù)置若罔闻(wǎnɡ)(è)汪洋恣肆(zī)解析:D.汪洋恣zì肆。

从勤杂工到数学家的华罗庚阅读答案

从勤杂工到数学家的华罗庚阅读答案

从勤杂工到数学家的华罗庚阅读答案
我从华罗庚身上学到:我们要努力学习,遇到难题,不要轻易放弃,要面对困难,取得成功!!!华罗庚出名就是出名在有关代数方程的解法上。

1926年上海的《学艺》杂志在其第7卷第十期上刊登了苏家驹的文章《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

当时华罗庚看了以后非常纳闷,因为早在1820年左右挪威天才数学家阿贝尔就证明了五次及五次以上的代数方程是没有代数解的,即没有“通用的代数求根公式”,经过反复推算验证,他发现文中的一个阶为12的行列式的计算有误,从而导致错误的结果,为此写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发表在上海的《科学》杂志。

正是这篇文章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看到,于是邀请仅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随后华罗庚的才华受到熊庆来的赏识,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终成一代数学大师。

逆境中的华罗庚阅读答案华罗庚教授就一直担任着数学研究所的所长

逆境中的华罗庚阅读答案华罗庚教授就一直担任着数学研究所的所长

逆境中的华罗庚阅读答案华罗庚教授就一直担任着数学研究所的所长从建国之初,华罗庚教授就一直担任着数学研究所的所长。

他为数学所的发展不遗余力,培养人才呕心沥血,数学所取得的每一项可以在国际上站得住脚的重大成果,都与华先生的亲力亲为密不可分。

“文革”中,一个南方来的中学教师说“相对论违反毛泽东思想”,并且他还有自己的实验数据来“推翻‘相对论’”。

而他的无稽之谈,竟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革委会”的大力支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逆境中的华先生,不顾安危,坚持真理,运用他那杰出的数学能力和自己独创的方法,科学而严格的逻辑推理,重新推导出“相对论’的基本结论,证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真理。

华先生异常坚定地说:“爱因斯坦批不得!”他或许希望能够尽力去阻止那些只能令国际社会耻笑、国家声誉受损的荒唐事情的发生。

袁传宥是个自学数学的高中毕业生,华先生头一次见他,出了一道题:能否在任何的平面凸域中找到一个点,使得通过该点的任何直线划分凸域成面积之比介于4:5与5:4之间的两部分?袁传宥经过数天苦干,终于解决了华先生的问题,先生有些意外:“你找到的点与我不同,我想到的是凸域的‘重心’,但你找到的点比‘重心’更好,因为它保证了至少有通过它的三条直线都是均分凸域的。

”华先生很谨慎,又找出几本英文、德文有关“凸体几何学”方面的书籍查阅,然后说:“你证明了一条新的定理,我看就叫做‘三线共点六均分凸域定理吧!”华先生自己一生都在研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数学分支,他也经常谆谆教诲与指点学生:不论是纯粹数学,抑或应用数学,首先必须鉴别哪些是有生命力的数学,是值得下工夫研究的方向。

他常说:“新的教学方法与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因为它们有更普遍的作用和意义,并将数学引向深入发展。

”先生不仅重视解决问题,更加注重归纳与提炼解决问题的想法与方法。

他指导、教授青年学习数学的方法也独特,常常是从引导他们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从中观察、启发、调动青年学生的数学创造潜能。

小学阅读题及答案——华罗庚

小学阅读题及答案——华罗庚

小学阅读题及答案——华罗庚
小学阅读题及答案——华罗庚
①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的太好了。

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②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

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o
③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

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地方计算错了。

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④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o
⑤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⑥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练一练
1、把上面这段错乱排列的文字整理成一篇短文,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排列的。

3、在下面找出能正确概括这篇短文中心的一句话,在后面括号里打。

A.本文歌颂了华罗庚虚心接受批评,善于发现人才的
精神。

()
B.本文赞扬了陈景润钻研学问认真严密的精神。

()
C.本文赞扬陈景润敢于向专家提意见的精神。

()
4.给这篇短文选个题目,下列短语哪个合适?在后面括号里打。

A.华罗庚和陈景润
B.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C.人才难得
答案:
1.(6)(4)(3)(1)(2)(5)
2.事情发展的先后
3.A
4.A。

华罗庚语文阅读答案

华罗庚语文阅读答案

华罗庚语文阅读答案华罗庚语文阅读答案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

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

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思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

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查字典。

不认识“庚”,可用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 ;会读“意”,不知文中加点词“大意”中“意”的确切意思,可以用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

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意思;②心愿,愿望;③意料,料想。

“大意”的“意”应取第_______种解释。

3.填空。

(1)陈景润写信时,华罗庚是一位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明珠”指_______,“一粒微尘”指_______。

4.陈景润的信写了哪三层意思?(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2.部首广 5画音序 Y yi ①3.(1)数学家中学教师(2)《傩叠素数论》一个算错的问题4.(1)觉得《堆叠素数论》得很好。

(2)发现一个问题计算错了。

(3)希望能更正。

“明星”上的“微尘”阅读答案

“明星”上的“微尘”阅读答案

“明星”上的“微尘”阅读答案
“明星”上的“微尘”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明星”上的`“微尘”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的《堆素数论》这本书,觉得很好。

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

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能予以改正。

华罗庚看完信,连声说:“提得对,真是太好了!”他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并把它的作者一位普通的中学教题——陈景润请来参加会议。

华罗庚就是这样,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文中的“明星”指_________;“微尘”指_________。

2、简要回答陈景润给华罗庚信的主要内容。

3、写出第三小段段意。

4、判断中心,在正确的后面画“√”。

(1)赞扬华罗庚重视别人的发言。

()
(2)赞扬陈景润敢于提意见。

()
(3)赞扬华罗庚谦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美德。

()
参考答案:
1、华罗庚;计算错误。

2、陈景润觉得华罗庚的书写得很好,但发现了一个错误,希望改正。

3、华罗庚在会上宣布了陈景润的来信并请他参加会议。

4、(3)√。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
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

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

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

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加入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该行了就不一样了。

”“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

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

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来越大。

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
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
一种就够了。

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

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

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

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

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

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

‘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

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

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

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

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
指教。

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0"在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
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
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予有悔大丈夫”。

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

可见,华罗庚的
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试题答案】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 不给分。

(2)从解析数论中“漫”。

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
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使他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试题答案】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
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8分) 【试题答案】观点一:有道理。

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

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

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
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

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